05-第5章 线缆连接
本章节下载 (3.78 MB)
目 录
本章为您介绍如何连接以太网电口线缆,安装光模块以及连接光纤,包含以下内容:
以太网电口一般采用以太网双绞线进行连接通信。目前,10M/100M以太网使用五类双绞线,1000M以太网推荐使用超五类双绞线或六类双绞线,双绞线又分为标准网线和交叉网线两种。
五类线的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也可以用来传输1000M以太网数据。
超五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具有更高的衰减串扰比(ACR),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较五类线得到很大的提高。超五类线主要用于1000M以太网。
六类线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线改善了在串扰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其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10/100M以太网只使用橙白、橙、绿白、绿这两对线来收发数据,而1000M以太网使用双绞线的四对线来收发数据。
每条以太网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将RJ-45连接器具有引脚的一面向上,塑料扣片向下,插入RJ-45以太网端口的一端向外,引脚从左向右依次标号为1-8,如下图所示。
图5-1 RJ-45连接器引脚序号示意图
RJ-45连接器引脚序号与铜导线颜色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和568B。
· 标准568A:白绿--1,绿--2,白橙--3,蓝--4,白蓝--5,橙--6,白棕--7,棕--8。
· 标准568B:白橙--1,橙--2,白绿--3,蓝--4,白蓝--5,绿--6,白棕--7,棕--8。
白绿是指浅绿色,或者白线上有绿色的色点或色条,白橙、白蓝、白棕亦同。
根据线序的不同,以太网双绞线可分为直通线(Straight-Through Twisted-Pair Cable)和交叉线(Crossover Twisted-Pair Cable)。
两种双绞线的线序如下表所示,A和B分别代表双绞线的两端:
表5-1 标准网线线序关系表
引脚号 |
A |
B |
1 |
橙白 |
橙白 |
2 |
橙 |
橙 |
3 |
绿白 |
绿白 |
4 |
蓝 |
蓝 |
5 |
蓝白 |
蓝白 |
6 |
绿 |
绿 |
7 |
棕白 |
棕白 |
8 |
棕 |
棕 |
表5-2 交叉网线线序关系表
引脚号 |
A |
B |
1 |
橙白 |
绿白 |
2 |
橙 |
绿 |
3 |
绿白 |
橙白 |
4 |
蓝 |
蓝 |
5 |
蓝白 |
蓝白 |
6 |
绿 |
橙 |
7 |
棕白 |
棕白 |
8 |
棕 |
棕 |
区分和制作两种以太网线时可参考上表,制作时应严格按照上表排列线序,否则即使可以连通两端设备,也会影响通信质量。
(1)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的双绞线长度。
(2)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并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并把这部分的保护胶皮去掉(压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RJ-45连接器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3) 将4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4)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细导线顶部裁剪整齐,缓缓地用力把8条细导线同时沿RJ-45连接器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并确保每一根细导线都已经紧紧地顶在RJ-45连接器的末端。
(5) 把RJ-45连接器插入压线钳的槽中,用力握紧线钳,直到听到轻微的“啪”一声。
(6) 使用网线测试仪测试。
(1) 线缆连接:将一端连接到路由器的以太网电口或者管理以太网口,另一端连接到对端设备的以太网电口上。由于路由器的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固定以太网电口以及接口模块上的以太网电口,支持MDI/MDIX自适应,所以使用标准网线或交叉网线均可。
(2) 连好线缆后请检查:接口指示灯的状态说明,请参见《H3C CR19000-20核心路由器 硬件描述》。
接口类型为光接口时,需要配合SFP、SFP+、XFP、CFP2、QSFP28或者QSFP+光模块使用,采用带LC型或MPO型光纤连接器的光纤。单板与光模块的适配关系请参见对应的单板手册。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SMF,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MF,Multi Mode Fiber)。单模光纤的纤芯中只能传送一种模式的光,多模光纤允许在同一纤芯里面同时传送多种模式的光。
表5-3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特性
|
单模光纤 |
多模光纤 |
纤芯特征 |
小芯(10微米或更小) |
大芯(50,62.5微米或更大) |
散射特征 |
很少散射 |
允许散射,所以存在信号丢失 |
光源及传输距离 |
用激光作光源,通常用于区域骨干网,距离达数千米 |
用发光二极管作光源,通常用于局域网内或园区网中数百米的距离 |
插拔光纤连接器时请勿用力过猛,避免用力拉、压、挤光纤。光纤允许的拉伸力和压扁力的最大值请参见下表。
受力时间 |
拉伸力(N) |
压扁力(N/mm) |
短暂受力 |
150 |
500 |
长期受力 |
80 |
100 |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它的使用实现了光通道间的可拆式连接,使光系统的调测与维护更为方便。光纤连接器的种类很多,设备支持LC型、MPO型和MTP型光纤连接器。
· 如果待安装的光模块上插有光纤,请先拔出光纤再进行模块的安装。
· 不使用的光接口、光模块需要安装防尘塞,不使用的光纤需要安装防尘帽。
· 各型号光模块的详细安装情况请参考对应的光模块安装指导。
(1) 佩戴好防静电腕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取下待安装光接口的防尘塞(对于防尘塞为附件形式的业务板,未安装光模块的接口请及时安装防尘塞)。
(3) 将待安装模块的拉手向上垂直翻起(塑料拉手模块无此步骤),用手捏住待安装模块两侧,对准插槽时需注意插入方向。
(4) 将待安装模块沿插槽水平缓慢推入,直至模块与插槽紧密接触。如果业务板上光模块密度较高,建议使用专用镊子进行操作。
(5) 取下光模块的防尘塞和光纤的防尘帽,并清洁光纤端面。
(6) 连接光纤至光模块。
¡ LC型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将光纤连接器对准光模块,轻推光纤连接器直到听到“咔”的声音,表示插接到位。
¡ MPO型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将光纤连接器上的白色圆点朝右,水平插入光模块中,捏住连接器后端黑色接头部分轻轻向前推,直到听到“咔”的声音,表示插接到位,轻拉无松脱,安装完成。
(7) 使用线扣绑扎光纤,每隔150mm捆扎一个线扣。
(8) 按照粘贴线缆标签的规范,在光纤适当的位置粘贴信号线标签。
(9) 检查光接口的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有关指示灯状态的详细介绍请参见“《H3C CR19000-20核心路由器 硬件描述》。
在工作状态操作光纤时,请勿用眼睛直视光模块的光发射口和与其相连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纤出口。
图5-2 安装光模块和光纤示意图(LC型接口)
CR19000-20核心路由器的集群网板已经内置光模块,集群接口上均可直接连接MTP型连接器的光纤,不用再单独安装光模块,具体方法如下:
(1) 佩戴好防静电腕带。
(2) 取下待安装光纤的集群接口上的防尘塞。
(3) 取下光纤的防尘帽,捏住连接器有PULL标识的部件,将连接器上有突起的一面对准集群接口有凹槽的方向,水平将连接器插到集群接口中,直到听到“咔”的声音,表示插接到位,轻拉无松脱,安装完成。
图5-4 集群接口连接MTP型光纤示意图
(4) 使用线扣绑扎光纤,每隔150mm捆扎一个线扣。
(5) 按照粘贴线缆标签的规范,在光纤适当的位置粘贴信号线标签。
同轴连接器、75欧姆E1中继电缆为选配附件,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购买。
接口类型为E1接口(HM96公头)时,通过选配的E1电缆可实现HM96到BNC、RJ-45以及SMB头的转接。
连接时请认准接口上的标识,以免误插入其它接口,导致接口子卡或设备主机的损坏。
(1) 将E1 120欧姆电缆的HD96母头与接口子卡的HM96接口相连,并拧紧电缆固定旋钮。
(2) 电缆的另一端RJ-45直接连接至对端网络设备。
BNC和SMB转接电缆的连接方法类似,此处以安装BNC头转接电缆举例说明。
· 如果不需要延长转接电缆,可将E1 75欧姆电缆的BNC头直接连至对端网络设备:
(1) 将E1 75欧姆电缆的HD96母头与接口子卡的HM96接口相连,并拧紧电缆固定旋钮。
(2) 电缆的另一端为多对75欧姆BNC接头,确认每对BNC接头的序号,应将标记为TX的接线与对端设备标记为RX的接线相连,标记为RX的接线与对端设备标记为TX的接线相连。
图5-5 E1 75欧姆电缆连接示意图
· 如果需要延长电缆,可将E1 75欧姆转接电缆的BNC头连接到同轴连接器,同轴连接器的另一侧通过75欧姆E1中继电缆连接对端网络设备:
图5-6 E1 75欧姆电缆连接示意图
· 如果对端设备的E1接口的阻抗为120欧姆,则需要通过阻抗转换器转接:
图5-7 阻抗转换连接器示意图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