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H3C SecPath ACG1000系列应用控制网关 典型配置举例(R6618)-5W100

目录

35-路由管理典型配置举例(仅支持非Cavium平台硬件款型)

本章节下载 35-路由管理典型配置举例(仅支持非Cavium平台硬件款型)  (1.60 MB)

35-路由管理典型配置举例(仅支持非Cavium平台硬件款型)


1  简介

设备路由管理功能优化后支持的路由协议包括:BGP、BGP4+、OSPFv3、OSPF、RIP、,RIPng、静态路由和BFD,并且都可以绑定VRF使用。

本文档用于介绍设备路由管理功能配置举例。

 

说明

本章节介绍的路由管理功能仅支持以下硬件款型:ACG1000-AI-50、ACG1000-AK2080、XSP 1046、ACG1000-ME-G、ACG1000-AE-G。

 

2  配置前提

本文档中的配置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配置和验证,配置前设备的所有参数均采用出厂时的缺省配置。如果您已经对设备进行了配置,为了保证配置效果,请确认现有配置和以下举例中的配置不冲突。

3  使用限制

(1)     VRF不支持OSPF6/RIPNG/BGP4+动态路由协议,OSPF6/RIPNG页面和命令行进行屏蔽,BGP4+和BGP共用一个实例,页面和命令行未屏蔽, BGP4+可配但功能不可用。

(2)     动态路由协议开关关闭时会删除所有协议相关配置,请谨慎关闭。

(3)     RIP协议不支持路由汇总,包括手工汇总和自动汇总。

(4)     RIPNG协议不支持接口被动模式、管理距离修改、接口认证、route-map、offset-list、路由汇总。

(5)     OSPF/OSPF6不支持虚链路。

(6)     OSPF接口网络类型设置为p2p类型时,OSPF路由优先级还是会按照设置的优先级去协商,但是p2p类型中已经不涉及dr选举,所以这里优先级的值也不影响。

(7)     如果是和友商设备对接(仪表),则会按照友商发来的优先级0去协商建邻。

(8)     原优化前的路由协议,BGP只有创建实例时才会触发router id筛选动作,直接创建接口时,实例无法自动修改router id;优化后创建接口会自动修改router id。

(9)     GRE隧道接口不支持建立OSPF6邻居,如若需要可以使用IPSec隧道建立OSPF6邻居。

(10)     BFD会话达到128规格后,新建地址探测BFD配置不成功,新建静态路由绑定BFD配置成功,但不会生成BFD会话,可以通过display bfd peer X.X.X.X命令查看具体的BFD会话信息。

(11)     BFD联动多跳BGP场景中,多跳ibgp场景暂不支持BFD。

(12)     多跳eBGP联动BFD时ebgp-mutilhop 不可配置255。在该场景中bfd ttl取值 = 256 - "ebgp-mutilhop",配置过大的eBGP跳数会导致bfd跳数不够,BFD会话无法建立。

4  配置举例

4.1  RIP配置举例

4.1.1  组网需求

如下图所示,在网络中有3台设备,设备配置接口IP地址,要求设备Device1、Device2、Device3开启RIP进程创建RIP实例,实现Device1、Device2和Device3网络互连。

图1 RIP配置举例组网图

 

4.1.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启用RIP功能

(3)     创建RIP实例

(4)     配置RIP网络

4.1.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1.4  配置步骤

(1)     按照组网图组网。

(2)     配置Device1

进入“网络配置>接口配置>物理接口”,点击<操作>按钮,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图2 配置接口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勾选<启用>开启RIP

图3 开启RIP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点击<新建>按钮,新建RIP实例。

图4 新建RIP实例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点击RIP实例对应的“RIP网络”,点击<新建>配置RIP网络。

图5 新建RIP网络

(3)     配置Device2、Device3

配置方式与Device1相同,不再赘述。

4.1.5  验证配置

(1)     登录Device1的Web管理页面,进入“网络配置>路由管理>路由信息>IPv4静态路由”页面,查看IPv4路由表,设备Device1学习到了Device3的路由,如下图所示。

图6 Device1的IPv4路由表

 

(2)     登录Device3的Web管理页面,进入“网络配置>路由管理>路由信息>IPv4静态路由”页面,查看IPv4路由表,设备Device3学习到了Device1的路由,如下图所示。

图7 Device3的IPv4路由表


 

4.2  RIPng配置举例

4.2.1  组网需求

如下图所示,在网络中有3台设备,要求设备Device1、Device2、Device3开启RIPng进程创建RIPng实例,实现Device1、Device2和Device3网络互连组网图。

图8 RIPng配置举例组网图

4.2.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启用RIPng功能

(3)     创建RIPng实例

(4)     配置RIPng网络

4.2.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2.4  配置步骤

(1)     按照组网图组网。

(2)     配置Device1

进入“网络配置>接口配置>物理接口”,点击<操作>按钮,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图9 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ng信息"页面,勾选<启用>开启RIPng

图10 开启RIPng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ng信息"页面,点击<新建>按钮,新建RIPng实例。

图11 新建RIPng实例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ng信息"页面,点击RIPng实例对应的“RIPng网络”,点击<新建>按钮配置RIPng网络。

图12 配置RIPng网络

 

4.2.5  验证配置

(1)     登录Device1的Web管理页面,进入“网络配置>基础网络>IPv6网络>IPv6路由表”页面,查看IPv6路由表,设备Device1学习到了Device3的路由,如下图所示。

图13 Device1的IPv6路由表

 

(2)     登录Device3的Web管理页面,进入“网络配置>基础网络>IPv6网络>IPv6路由表”页面,查看IPv6路由表,设备Device3学习到了Device1的路由,如下图所示。

图14 Device3的IPv6路由表


 

4.3  OSPF配置举例

4.3.1  组网需求

按照组网图所示,配置接口IP地址,要求设备R1和设备R2上开启OSPF进程,在R1和R2上创建OSPF实例,实例内分别配置network 10.1.14.1/24属于区域0。配置完成后,每台设备上都能看到邻接关系相互建立成功,state状态变为”full”,并且学习到路由属性为OSPF的10.1.14.0/24网段路由。

图15 OSPF配置举例组网图

4.3.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启用OSPF功能

(3)     创建OSPF实例

(4)     配置OSPF网络

4.3.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3.4  配置步骤

(1)     在R1开启OSPF协议开关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OSPF信息”,进入OSPF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图16 OSPF信息显示界面

 

(2)     在R1创建OSPF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OSPF信息”,进入OSPF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17 新建OSPF实例界面

配置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3)     在R1配置OSPF网络

点击OSPF显示界面中OSPF实例的<OSPF网络>按钮,显示OSPF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IP地址/掩码为10.1.14.1/24,区域为0,配置完成后点击“提交”。

图18 OSPF网络配置

 

(4)     在R1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选中“ge0”物理口,配置接口主地址为10.1.14.1/24。

图19 配置接口ge0

 

 

(5)     在R2开启OSPF协议开关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OSPF信息”,进入OSPF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6)     在R2创建OSPF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OSPF信息”,进入OSPF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20 新建OSPF实例界面

配置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7)     在R2配置OSPF网络

点击OSPF显示界面中OSPF实例的<OSPF网络>按钮,显示OSPF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IP地址/掩码为:10.1.14.2/24,区域为0。

图21 OSPF网络配置

 

(8)     在R2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配置ge0接口地址为10.1.14.2/24,然后点击<提交>按钮。

图3-16配置接口

 

4.3.5  验证配置

查看邻居建立成功。

(1)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 ospf neighbor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Full/DR”,邻居建立成功。

图22 Device1邻居状态显示

 

(2)     登录设备Device2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 ospf neighbor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Full/ Backup”,邻居建立成功。

图23 Device2邻居状态显示


 

4.4  OSPF6配置举例

4.4.1  组网需求

按照组网图所示,配置接口IP地址,要求设备R1和设备R2上开启OSPF6进程,在R1和R2上创建OSPF6实例,并在实例内添加ge0口属于区域0。配置完成后,每台设备上都能看到邻接关系相互建立成功,state状态变为”full”,并且学习到路由属性为OSPF6的2010:14::0/64网段路由。

图24 OSPFv3配置举例组网图

4.4.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启用OSPF6功能

(3)     创建OSPF6实例

(4)     配置OSPF6接口

4.4.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4.4  配置步骤

(1)     在R1开启OSPF6协议开关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OSPF6信息”,进入OSPF6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2)     在R1创建OSPF6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OSPF6信息”,进入OSPF6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25 新建OSPF6实例界面

 

配置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3)     在R1配置OSPF6接口

点击OSPF6显示界面中OSPF6实例的<OSPF6接口>按钮,进入OSPF6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接口为ge0,区域为0。

图26 OSPF6接口配置

 

(4)     在R1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配置ge0接口主地址为2010:14::1/64。

图27 ge0接口配置页面

 

(5)     在R2开启OSPF6协议开关

通过菜单点“网络配置 > OSPF6信息”,进入OSPF6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6)     在R2创建OSPF6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OSPF6信息”,进入OSPF6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OSPF6信息。

图28 新建OSPF6实例界面

配置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7)     在R2配置OSPF6接口

点击OSPF6显示界面中OSPF6实例的<OSPF6接口>按钮,进入OSPF6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接口为ge0,区域为0。

图29 OSPF6接口配置

 

(8)     在R2上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配置ge0接口主地址为2010:14::2/64。

4.4.5  验证配置

查看邻居建立成功。

(1)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v6 ospf6 neighbor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Full/DR”,邻居建立成功。

图4-1 Device1邻居状态显示

 

(2)     登录设备Device2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v6 ospf6 neighbor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Full/DR”,邻居建立成功。

图4-2 Device2邻居状态显示


 

4.5  iBGP信息配置

4.5.1  组网需求

iBGP用于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交换路由信息。如下图所示,在设备R1和设备R2上开启BGP进程,创建BGP实例并配置相同AS号1,在实例内配置对端接口地址为邻居,在R1与R2之间建立iBGP邻居关系。

图30 iBGP配置举例组网图

 

4.5.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启用BGP功能

(3)     创建BGP实例,配置相同的AS号

(4)     配置BGP邻居地址

4.5.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5.4  配置步骤

(1)     在R1开启BGP协议开关

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2)     在R1创建BGP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31 新建BGP实例界面

 

(3)     在R1配置BGP邻居

点击BGP显示界面中BGP实例的<邻居配置列表>,进入BGP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邻居IP为10.1.14.2,AS号为1。

图32 BGP邻居配置

 

(4)     在R1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配置ge0接口主地址为10.1.14.1/24,然后点击<提交>按钮。

图33 配置接口ge0

 

(5)     在R2开启BGP协议开关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6)     在R2创建BGP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34 新建BGP实例界面

(7)      在R2配置BGP邻居

点击BGP显示界面中BGP实例的<邻居配置列表>,显示BGP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邻居IP为10.1.14.1,AS号为1。

图35 BGP邻居配置

 

(8)     在R2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配置ge0接口主地址为10.1.14.2/24,然后点击<提交>按钮。

图36 物理接口编辑界面

 

4.5.5  验证配置

查看邻居建立成功。

(1)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 bgp neighbors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Established”,邻居建立成功。

图37 Device1邻居状态显示

 

(2)     登录设备Device2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 bgp neighbors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Established”,邻居建立成功。

图38 Device2邻居状态显示


 

4.6  eBGP信息配置

4.6.1  组网需求

用于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如下图所示,在设备R1和设备R2上开启BGP进程,创建BGP实例并配置不同的AS号,在实例内配置对端接口地址为邻居,在R1与R2之间建立eBGP邻居关系。

图39 eBGP配置案例组网图

eBGP配置案例组网图

4.6.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启用BGP功能

(3)     创建BGP实例,配置不同的AS号

(4)     配置BGP邻居地址

4.6.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6.4  配置步骤

(1)     在R1开启BGP协议开关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2)     在R1创建BGP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40 新建BGP实例界面

 

(3)     在R1配置BGP邻居

点击BGP显示界面中BGP实例的<邻居配置列表>,显示BGP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邻居IP为10.1.14.2,AS号为2。

图41 BGP邻居配置

 

(4)     在R1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配置ge0接口主地址为10.1.14.1/24,然后点击<提交>按钮。

(5)     在R2开启BGP协议开关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勾选<启用>按钮。

(6)在R2创建BGP实例

通过菜单“网络配置 > BGP信息”,进入BGP的显示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42 新建BGP实例界面

 

(6)     在R2配置BGP邻居

点击BGP显示界面中BGP实例的<邻居配置列表>,显示BGP高级配置界面。

在高级配置页面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配置邻居IP为10.1.14.1,AS号为1。

图43 BGP邻居配置

 

(7)     在R2配置接口地址

进入“网络配置 > 接口配置”页面,配置ge0接口主地址为10.1.14.2/24,然后点击<提交>按钮。

4.6.5  验证配置

查看邻居建立成功。

(1)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 bgp neighbors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Established”,邻居建立成功。

图44 Device1邻居状态显示

 

(2)     登录设备Device2的命令行界面,在enable视图下,使用 display ip bgp neighbors命令查看邻居状态为“Established”,邻居建立成功。

图45 Device2邻居状态显示


 

4.7  地址探测BFD配置举例

4.7.1  组网需求

在网络中有两台设备,在Device1和Device2上开启BFD地址探测,配置完成后,链路不通时BFD状态不活跃,链路连通时BFD状态活跃,从而实现Device1和Device2 链路连通性的BFD探测。

图46 地址探测BFD配置举例组网图

  

4.7.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配置地址探测BFD

4.7.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7.4  配置步骤

配置Device1。

(1)     进入“网络配置>接口配置>物理接口”,点击<操作>按钮,配置设备ge1接口IP地址。

图47 配置接口

 

(2)     进入“策略配置> 对象管理>地址对象>地址探测”页面,点击<新建>按钮新建地址探测,类型选择BFD,配置地址探测BFD参数,探测目标为对端设备Device2的ge1口地址,本地标识符和Device2的远端标识符对应,远端标识符和Device2的本地标识符对应。

图48 配置地址探测

 

Device2与Device1配置相同。

 

4.7.5  验证配置

(1)     登录设备Device1的Web管理界面,进入“策略配置>对象管理>地址对象>地址探测”查看地址探测BFD状态,状态显示“”。

图49 查看地址探测状态

 

(2)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display track NAME,查看地址探测BFD状态为“up”。

图50 命令行查看地址探测BFD状态


 

4.8  静态路由BFD配置举例

4.8.1  组网需求

在网络中有两台设备,在Device1和Device2之间配置静态路由并与BFD绑定。配置完成后当链路故障时,设备通过BFD的毫秒级检测通知静态路由不可达,实现链路的快速检测。

图51 静态路由BFD配置举例组网图

4.8.2  配置思路

(1)     配置设备接口地址

(2)     配置静态路由绑定BFD

4.8.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8.4  配置步骤

配置Device1。

(1)     进入“网络配置>接口配置>物理接口”,点击<操作>按钮,配置设备接口IP地址。

(2)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静态路由”页面,点击<新建>按钮,配置静态路由绑定BFD,下一跳配置为Device2的ge1口地址。

图52 配置静态路由绑定BFD

Device2与Device1配置相同。

4.8.5  验证配置

(1)     登录设备Device1的Web管理界面,进入“网络配置>路由管理>静态路由>IP4静态路由”页面,查看静态路由状态显示“”。

图53 查看Device1静态路由状态

 

(2)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display bfd peers NAME,查看静态路由绑定的BFD状态为“up”

图54 命令行查看Device1静态路由BFD状态为up

 

(3)     登录设备Device2的Web管理页面,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静态路由页面,配置静态路由,取消勾选BFD

图55 配置Device2静态路由

 

(4)     登录设备Device1Web页面,查看静态路由状态显示为,如下图所示。

图56 查看Device1静态路由状态

 

(5)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display bfd peers NAME,查看静态路由绑定的BFD状态为“down”,如下图所示。

图57 命令行查看Device1静态路由BFD状态为down


 

4.9  VRF多实例配置(以RIP为例)

4.9.1  组网需求

在网络中有三台设备Device1、Device2、Device3,要求在三台设备上均配置VRF,开启RIP进程创建RIP多实例,实现RIP多实例共存下的网络互连。

图58 VRF多实例配置组网图

4.9.2  配置思路

(1)     创建子接口

(2)     创建VRF并绑定接口

(3)     配置接口地址

(4)     启用RIP功能

(5)     创建root下的RIP实例

(6)     创建VRF下的RIP实例

(7)     配置root下的RIP网络

(8)     配置VRF下的RIP网络

4.9.3  使用版本

本举例是在R6618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4.9.4  配置步骤

配置Device1。

1. 创建子接口

进入“网络配置>接口配置>子接口”,点击<新建>创建ge1的子接口ge1.10和ge1.20。

图59 新建子接口ge1.10

 

图60 新建子接口ge1.20

2. 创建VRF并绑定接口

进入”网络配置>基础网络>VRF配置>VRF配置”页面,点击<新建>,新建VRF并绑定ge1.20接口。

图61 新建VFR

3. 配置子接口地址

(1)     进入“网络配置>接口配置>子接口”,配置设备子接口地址。

图62 配置子接口ge1.10的地址

 

图63 配置子接口ge1.20的地址

 

4. 配置RIP信息

(1)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勾选<启用>开启RIP。

图64 开启RIP

 

(2)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点击<新建>按钮,新建root下的RIP实例。

图65 新建root下的RIP实例

 

(3)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点击<新建>按钮,新建vrf下的RIP实例。

图66 新建vrf下的RIP实例

 

(4)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单击root下RIP实例的“RIP网络”进入高级配置页面,点击<新建>按钮配置RIP网络。

图67 配置root实例的RIP网络

(5)     进入"网络配置> 路由管理>RIP信息"页面,单击vrf下RIP实例的“RIP网络”进入高级配置页面,点击<新建>按钮配置RIP网络。

图68 配置vrf实例的RIP网络

 

5. Device2、Device3配置类似,请参考Device1的配置步骤。

4.9.1  验证配置

(1)     登录设备Device1的Web管理页面,进入”网络配置>路由管理>路由信息>IPv4路由表”,查看root下的IPv4路由表,学习到了Device3 root下的路由

图69 查看root下的IPv4路由表

 

(2)     进入”网络配置>路由管理>路由信息>IPv4路由表”,查看vrf-rip001下的IPv4路由表,学习到了Device3 VRF下的路由。

图70 查看VRF下的IPv4路由表

 

(3)     登录设备Device1的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display ip route all 查看IPv4路由,root和vrf-rip001的RIP路由共存,如下图所示。

图71 命令行查看Device1的IPv4路由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