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安装指导
本章节下载: 01-安装指导 (31.12 MB)
H3C GPON OLT交换机
安装指导
Copyright © 20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
现场安装和维护人员只有在阅读和完全理解所有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告后,才能按照本手册的说明进行操作。
在安装和使用本设备时,始终遵循以下安全原则:
· 安装设备的区域为限制进入区。限制进入区只允许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专用的工具、钥匙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入,该区域由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控制管理。
· 只有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可以执行安装、使用和维护任务。
· 在安装和服务现场不允许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 安装前、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完成后,保持设备区域无障碍物且无灰尘。
· 通道区域不得放置工具和设备。
· 在安装和使用设备时,不要穿宽松的衣物或者其他可能被设备钩住的衣物。并将长发束起。
· 电缆上不允许重压或在其上行走,必要时应加装护板。
· 除安装或设计的特殊要求外,机架的所有门(包括前门、后门和侧门)应安装并处于关闭状态。
· 产品的最终配置必须符合所在国家的安全标准和规则。必要时,请咨询相应的管理部门。
· 严禁自行在设备、机柜上钻孔。擅自钻孔会损坏机柜内部的接线、电缆。钻孔所产生的金属屑可能进入设备并导致电路板短路。另外钻孔还会破坏设备的防电磁辐射(EMC)功能。
当设备很重,无人协助或者不正确的抬升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必须采用正确的防护措施。
安装设备前,确保安装地点已经确定,避免后续因电源连接或者其它连接而移动设备。
抬设备或者手工处理物料时,只使用确保个人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方法。不要抬过重或者过大的物体。尽量推设备而不是拉设备。
在搬运不同重量的设备时,所需的人数及搬运方法,如图1-1所示。
当需要抬任何重的物体时,注意以下事项:
· 找到可以协助你的另一个人,不要试图一个人搬动。
· 抬物体时注意脚的稳固,抬物体时保持双脚受力均匀。
· 慢慢移动物体,避免突然移动或抬物体时扭伤身体。
· 抬设备时保持背部挺直。如果必须弯下身抬物体时,弯曲膝盖以减少对后背的压力,避免只有腰部受力。
· 抬升或移动设备之前,拆除所有的外部连接线。
· 千万不要抓住设备或板卡面板上的把手,来抬起整个设备。这些把手不能支撑整个设备的重量。
· 徒手搬运设备时,尽量佩带保护手套,防止被边角等锋利处割伤。
· 查看设备正常运行的环境温度要求。设备安装到封闭的机柜、或者多个机柜并柜安装时,各单元之间应保留足够的空间使得空气能够流动(典型情况下,机柜内的环境温度高于室温)。
· 确保机柜通风良好。空气流动应保持顺畅,通风口不能太热。
· 设备机框通风口附近至少应保留60毫米的空隙。
· 避免将设备放置在拥挤的机柜里,或者紧靠另外一个设备机柜。其他设备散发的热量会进入通风口,而导致本设备过热。
· 靠近机柜底部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会向上进入机柜上部的设备,导致机柜上部的设备过热。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措施,例如,减少机柜内设备数量,增加设备之间的距离,等等。
· 确保其他设备引出的线缆不影响本设备的通风。
· 机框上的各种散热孔是为防止设备运行温度过热而设计的,在运行过程中不得覆盖散热孔。设备可能配置了可拆卸的防尘过滤网,以保证机框内空气清洁,请注意定时清洗防尘网,以防止防尘网上堆积灰尘阻碍通风。
· 对于S7500X-G系列交换机,为了便于交换机通风散热,请您根据交换机的风道方向,合理规划安装场所。
¡ 请确保交换机的进风口及出风口处预留有足够空间(建议大于10cm),以利于交换机的通风散热。
¡ 请确保用于安装交换机的机柜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 请确保安装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图1-2 S7500X-G系列交换机风道示意图(以S7506X-G为例)
1: 电源进风方向 |
2: 电源出风方向 |
3: 机箱进风方向 |
4: 机箱出风方向 |
本手册描述的设备包含有静电敏感的部件,操作设备时应采取静电释放预防措施。并且在安装或者拆除设备组件时,需要遵循以下操作注意事项:
· 为了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设备机房地板的表面必须是导电材料,进入室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穿着导电鞋或戴上接地脚腕。
· 在接触设备机框、板卡、板卡端口、线缆和光纤时,必须佩戴接地的防静电手腕或脚腕,并且站在接地的防静电垫子上。
· 确认手腕或脚腕已通过测试。防静电手腕或脚腕在佩戴时,应始终与皮肤保持紧密接触。手腕的接地线应连接到机框上的ESD插孔。
为确保安全,需要定期检查防静电手腕或脚腕的阻抗值。测量值应该在1兆到10兆欧姆之间。
· 不要让衣服靠近板卡,防静电手腕或脚腕只保护板卡不受身体的静电电压损害,但衣服上的静电电压仍可以对板卡造成损害。
· 机房的相对湿度尽可能保持在20%以上。
在电磁场中布放长距离的线缆时,磁场和线缆上的信号之间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在安装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强电磁干扰,特别是由于雷电或者无线电发射器造成的干扰,可能会损坏设备中的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还可能通过线路将浪涌传导到设备中,导致电力危险。设备应远离电磁干扰源。
· 布线不规范可能导致设备受到无线频率干扰。
所有的板卡都包含有电子部件。静电放电或者错误的操作方法都有可能使电子部件受损。处理板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只有在准备安装的时候,并只在安装板卡的地点,才能将板卡从防静电保护袋中取出。
· 将未使用的板卡,单独保存在防静电保护袋内,或原始的包装盒中。返修的故障板,也需要以这种方式保存。防静电保护袋中一般应放置干燥剂。
· 运输板卡时,需要将板卡单独放到原始包装盒中,或者放在防静电保护袋内。进行包装时,不能对板卡挤压。
· 板卡之间不能互相堆叠。
· 将板卡从包装盒中取出时,或者在设备机框上插拔板卡前,请佩戴防静电手腕或脚腕。
· 拿板卡时应小心谨慎,避免其意外跌落。
· 拿板卡时,应握住板卡面板,或握住面板上的扳键或拉手,严禁触摸板卡的电子部件。
· 板卡插入设备机框前,需要使板卡的温度达到室内温度,并检查连接器针脚是否受损。
· 使用干净的防尘帽,保护好板卡上所有未连接光纤的光接头。
· 插拔板卡前,应确保单板上没有接入线缆及光纤。
· 板卡表面过热会导致烧伤。在接触电路板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阅读每种类型电路板的具体说明。强烈建议在拆除电路板时佩戴绝缘手套。
设备通常使用-48VDC直流供电。有时受环境所限时,会使用110/220VAC交流供电。交流供电时应采用三线式交流单相电源连接,三线分别为火线,零线和保护地线,地线的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
110/220VAC和-48VDC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请注意安全。
在操作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在对设备进行操作前,首先需要确定所处房间紧急电源开关的位置。
· 如果电源线裸露,需要用绝缘胶布对其进行包扎。
· 在安装或拆除设备机框之前,需要将所有电源及外部电缆断开。
· 了解工作区的潜在危险,例如是否有湿地板、未接地的电源延长线或无安全接地。如果可能有潜在危险,请排除危险后再进行操作,请不要独自一人进行操作。
· 接触已上电的设备时,应摘除所有佩戴的首饰,包括耳环、项链和手表。这些金属物体连接到电源和大地时会发热,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烧伤。
· 每次操作之前都应进行检查电源,千万不要假设电路的电源已断开。
· 如果断路器跳闸,表示可能已发生过流事件。在复位断路器之前,维护人员必须遵循以下两点:
¡ 确定由该断路器进行供电的设备或部件。
¡ 查找上述部件及线缆是否有导致跳闸的明显原因,例如由部件过热引起的明显征兆和气味。
· 对电压源或在其附近进行操作时,不要同时使用双手。
· 设备上电后,如果需要拆除电源板,必须先断开配电框(PDP)上的断路器,并断开电源输入线,才可拔出电源板。
· 如果电源线另一端已通电,严禁将其连接到电源板,或者从电源板拔出。
· 设备机框背板上的某些接头可能会有电力危险。设备上电后,严禁把导电工具或者无任何防护的双手伸进机框内。
· 发现机柜内有水或潮湿时,请立即断开电源。在潮湿环境下操作时,应防止水分进入设备。
· 短路会造成部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整个设备。在设备的安装、维护过程中,应避免金属物体进入设备内部造成短路。比如操作工具的使用不当、单板拔插操作不当而造成短路。
· 防止螺丝、螺帽等金属物体掉入设备内,以免造成短路。
· 按照所在国家用电规范,将设备妥善接地。
· 为避免雷电对设备损伤,应尽早做好设备的接地工作。
· 当安装在两地的设备需要相互连接时,不同安装地点的地线之间可能会存在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性能变差。因此在连接前必须先检测并消除这种电位差。(电位差通常应小于3VDC)
· 激光束会伤害您的眼睛!进行光纤的安装、维护等各种操作时,严禁肉眼靠近或直视光纤出口。
· 因为未终结的光接头可能会发出激光辐射,工作人员不能使用光学设备查看光束。
· 清洁光纤连接器时,必须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和材料。
· 安装或更换光纤时,暂时不使用的光纤,应该用防尘帽将光纤接头盖住,防止光接头受损。
使用设备前应仔细识别设备上的警告和安全标志,并遵循标志的提示进行操作。
标志 |
含义 |
|
激光器标志,提示您在操作时避免激光源直接照射眼睛或皮肤造成人身伤害。 |
|
设备接地标志,提示设备接地点的位置。 |
|
防静电标志,提示您操作时应佩戴防静电手腕,并将手腕的接地线连接到机框上的ESD插孔。 |
本章介绍了GPON OLT交换机安装前的现场准备步骤,详细介绍了系统对特殊环境、安全和供电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安装人员为了个人安全应遵守本章介绍的规范。另外,本章还介绍了正确的设备处理和操作步骤。
为更好的进行现场规划和安装准备,请根据下列清单检查:
· 检查安装人员资格
· 检查机房符合“机房要求”章节描述的要求
· 保证安装地点符合“P3100/P3500/P3600系列交换机供电要求”描述的电源要求
· 保证安装地点符合“接地要求”章节描述的设备接地要求
· 检查安装地点环境符合“环境标准”章节描述的要求
· 检查“户外型机柜/信息箱要求”和“机房机架/机柜安装要求”
· 按照“安装工具及材料的准备”章节,准备所有必需的工具和材料
安装人员在安装和维护设备之前应接受充分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在安装开始之前,安装人员必须和技术支持工程师设计全面的网络规划,并将其作为系统安装的指导和依据,避免盲目操作。
系统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装任务执行的好坏。安装人员应保证在整个安装过程中都严格遵循相关要求。
本手册介绍了GPON系统的一般安装步骤。应根据实际环境、系统配置、网络部署和用户需求准备具体的安装计划。
为更好的熟悉整个系统,安装人员还应参考其它相关手册。
检查设备的安装地点,保证安装地点符合以下要求:
本节介绍了对机房环境的具体要求:
· 机房的最小面积应该能够容下所有的机架设备,而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通风散热空间。此外,还需考虑到测试设备、网管设备等非上架设备的工作台空间。机房安排示意图请参见图2-1。
· 室内最低高度是指从地面到梁下或风管下的净高度,要求室内最低高度不低于3米为宜。
· 应设置开箱、堆放设备和材料的专用场地。
· 机房要求使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建议高度比底层地板高300mm)。
· 机房地面负荷≥450kg/m2。
· 机架上方的机房部分应安装用于走线的布线架。
· 各种沟槽应防潮,其边角应光滑平整。
· 照明与电力管线应尽量采用暗铺设。
对于S7500X-G系列交换机,为了便于交换机的安装和维护,您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空间要求。
· 请在用于安装交换机的机柜前后预留足够的空间,建议机柜前后与墙面或其它设备的距离不小于1米。为了便于交换机通风散热,建议机房的净高不小于3米。
· 请确认机柜有足够的预留空间(高度、深度)安装交换机,对机柜的空间要求请参见表2-1。
表2-1 S7500X-G系列交换机对机柜的要求
机型 |
设备深度 |
对机柜的要求 |
· S7503X-G |
· 设备装配完成后总深501mm · 挂耳安装面到信号线走线架最前端的距离61mm · 挂耳安装面到后侧PoE模块连接器保护盖的距离440mm |
· H3C推荐您选配深度为0.8m及以上的机柜,并且要求: · 前方孔条到前门有不小于61mm空间 · 前方孔条到后门有不小于444mm空间 |
· S7506X-G/S7506X-G-PoE/S7506X-G-MF |
· 设备装配完成后总深515mm · 挂耳安装面到信号线走线架最前端的距离99mm · 挂耳安装面到机箱背部把手的距离416mm |
· H3C推荐您选配深度为0.8m及以上的机柜,并且要求: · 前方孔条到前门有不小于100mm空间 · 前方孔条到后门有不小于420mm空间 |
· S7510X-G/S7510X-G-PoE |
· 设备装配完成后总深515mm · 挂耳安装面到信号线走线架最前端的距离99mm · 挂耳安装面到机箱背部把手的距离416mm |
· H3C推荐您选配深度为0.8m及以上的机柜,并且要求: · 前方孔条到前门有不小于100mm空间 · 前方孔条到后门有不小于420mm空间 |
S7503X-G交换机的设备深度示意图请参见图2-2;S7506X-G、S7506X-G-PoE、S7506X-G-MF、S7510X-G和S7510X-G-PoE交换机的设备深度示意图请参见图2-3。
(1): 后侧PoE模块连接器保护盖 |
(2): 信号线走线架 |
(1): 机箱背部把手 |
(2): 信号线走线架 |
电源线与信号线都在机箱前部出线。如果使用导体截面积为16平方毫米及以上的电源线,因电源线弯曲半径较大,请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大前方孔条到前门的空间。
P3100系统电源分为两个层次:
· 用户供电:由用户提供的交流电,终接在机架内。供电电压100V~240V(带避雷器),提供保险丝安全保护。
· 一次电源:机架内由PSS提供的110V/220V AC电源直接给设备供电。
P3500系统电源分为三个层次:
· 用户供电: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给机架供电。
采用直流供电时:保险丝保护的-48V直流电。
· 一次电源:机架内由PSS处理后的用于PDP的-48V DC电源。
· 二次电源:机架的电源分配框PDP将-48V DC电源分配给系统各框。
P3600系统由用户提供机架内部的交流或直流供电。
· 直流供电:断路器保护的-48V直流电,最大电流分别为60A/P3617,40A/P3608,15A/P3602。
· 交流供电:仅P3602支持交流供电,供电电压100V~240V(带避雷器),供电电流应不小于8A,并提供保险丝安全保护。
如果系统还有备份电源,把这两个电源连接到不同的输入电源上。否则,如果其中一个电源供应出故障,整个系统的供电很可能出问题。
为了满足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供电要求,请您完成如下步骤:
(1) 计算总功耗。
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总功耗与交换机所插的单板型号及数量、风扇框功耗等有关。有关总功耗的计算方式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2) 根据总功耗的大小选配合适的电源模块。
为了确保交换机的正常运行,需保证为交换机供电的电源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交换机的总功耗。在确定了交换机总功耗之后,您可以根据总功耗的大小选配合适的电源模块,可选配的电源模块型号的相关信息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3) 确认安装场所的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电源模块的输入要求。
请确保安装场所的供电系统稳定,并能够满足所选电源模块的输入方式、额定输入电压等参数的要求。
如果系统还有备份电源,把这两个电源连接到不同的输入电源上。否则,如果其中一个电源供应出故障,整个系统的供电很可能出问题。
系统的接地要求如下:
· 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多股铜芯线将FGND连接到机房的总接地排(MGB)
· 总接地排(MGB)应正确连接到外部地面。
· 为了使机房内的导体之间的电位差最小,总接地排(MGB)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 机架底部应加装绝缘垫。
确认周围环境达到以下标准:
· 环境温度:
¡ 工作温度:-15~60 °C(P3100);-5~45 °C(P3500);0~40 °C(P3600)
¡ 存放温度:-40~70 °C
· 相对湿度
工作湿度:10 ~ 90%(非冷凝)。
· 噪声
£ 75dBA(25 °C正常工作情况下)。
· 海拔
海平面以下60米到海平面以上3,962米。
· 安装地点
应选择通风良好、无灰尘的环境。不要将机架安装在太阳直射环境中,机架后部与墙至少要有0.8米的间隔。
· 照明要求
照明必须明亮,足够安装人员执行任务。建议的光强度为50到70英尺烛光(538~753流明/ m2)。
· 除如下型号光模块之外,其它型号光模块最大工作温度为50℃。当壳温过高时,会降低光模块的性能、信号收发质量及链路状态:
¡ SFP-GE-LX10-SM1310
¡ SFP-GE-LH20-SM1310-I
¡ SFP-GE-LH40-SM1310-I
¡ SFP-XG-CPRI-IR-SM1310
¡ SFP-XG-CPRI-LR-SM1310
对于安装GPON OLT设备,建议采用H3C专用于这些设备的信息箱和机架/机柜,尤其是楼道型(半户外型)和户外型,H3C专门对其进行了风道设计、散热设计、防水防尘设计,以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若客户采用第三方的信息箱和机柜,请参照下面的具体要求采购相应的信息箱和机架/机柜。
中心机房内的第三方机架/机柜,一般均能满足这些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正常运行要求。本节主要是针对楼道型(半户外型)和户外型的信息箱和机柜提出了其技术指标要求,以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表2-2列出了第三方楼道型信息箱的具体要求。
项目 |
技术指标 |
IP防护等级 |
IP31 |
散热要求 |
要求信息箱有散热百叶窗,并且能够防止昆虫等进入机箱; 嵌入墙式安装信息箱要求门上有散热孔; 挂墙式安装信息箱要求散热孔在机箱侧面或前门; |
尺寸要求 |
要求可安装19”标准设备; |
其它要求 |
信息箱内应提供备用交流插座; 信息箱应设置接地排,其截面积(不包含连接孔)应>16m㎡; 信息箱的金属部分应互连并接至接地排,任意两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应<0.1Ω; 信息箱内不允许放置UPS电源等发热量较大的设备; 当安装地区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要求信息箱有加热模块; 信息箱过线区应预留足够的过线容量,电源线、信号线和光缆应有独立的进线孔,避免相互干扰。 |
表2-3列出了第三方室外型信息箱的具体要求。
技术指标 |
|
IP防护等级 |
IP54 |
散热要求 |
要求箱体喷户外粉,颜色为浅色,白色最佳; 为了减少太阳的热辐射影响,信息箱箱体应有隔热层结构; 户外信息箱应有风扇强制散热; 设备在安装时,应考虑设备的风道与户外信息箱的风道尽量一致,以有利于设备的散热; 设备的功耗和风道详见下面表中的描述; |
尺寸要求 |
要求可安装19”标准设备; |
其它要求 |
户外信息箱内应提供备用交流插座; 户外信息箱应设置接地排,其截面积(不包含连接孔)应>16m㎡; 户外信息箱的金属部分应互连并接至接地排,任意两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应<0.1Ω; 户外信息箱箱应提供防雷模块; 当安装地区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要求户外信息箱有加热模块; 户外信息箱应有相应的监控告警单元,如门禁等; 户外信息箱过线区应预留足够的过线容量,电源线、信号线和光缆应有独立的进线孔,避免相互干扰; 通风式信息箱所有通风开口应采用防尘网或其它装置,防止虫和啮齿类动物进入。 |
表2-4列出了第三方室外型机柜的具体要求。
项目 |
技术指标 |
IP防护等级 |
IP55 |
散热要求 |
要求柜体喷户外粉,颜色为浅色,白色最佳; 为了减少太阳的热辐射影响,户外柜应有隔热层结构; 户外柜应有温控系统(如热交换器、空调、风扇、加热模块等),以保证设备运行在其要求的工作温度内; 设备在安装时,应考虑设备的风道与户外柜的风道尽量一致,以有利于设备的散热; 设备的功耗和风道详见下面表中的描述; |
尺寸要求 |
要求可安装19”标准设备; |
其它要求 |
户外柜内应提供备用交流插座; 户外柜应提供防雷模块; 当安装地区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要求户外柜有加热模块(P3100); 当安装地区环境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要求户外柜有加热模块(P3500/P3600); 户外柜应有相应的监控告警单元,如门禁等。 能为柜内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可靠的机械和环境保护; 机柜设计上应具备承受户外环境的能力; 机柜内部环境条件应满足设备所要求的工作环境条件; 机柜过线区应预留足够的过线容量,电源线、信号线和光缆应有独立的进线孔,避免相互干扰; 通风式机柜所有通风开口应采用防尘网或其它装置,防止虫和啮齿类动物进入; 机柜应具有温度适应性和防盐雾腐蚀; 机柜应设置接地排,其截面积(不包含连接孔)应>16m㎡; 机柜的金属部分应互连并接至接地排,任意两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应<0.1Ω; |
表2-5列出了GPON OLT设备的外形尺寸、功耗、风道。
表2-5 GPON OLT设备的外形尺寸/功耗/风道
设备型号 |
外形尺寸(mm)(宽 x 高 x 深) |
功耗(W) |
风道 |
P3108 |
442 x 44 x 210 |
55 |
从右往左吹风(右进左出) |
P3116 |
442 x 44 x 210 |
65 |
从右往左吹风(右进左出) |
P3500 |
482 x 219 x 259 |
450 |
从右往左吹风(右进左出) |
P3602 |
482.6 x 88 x 286 |
<508 |
从左往右吹风(左进右出) |
P3608 |
482.6 x 310 x 286 |
<1197 |
从左往右吹风(左进右出) |
P3617 |
530 x 486 x 286 |
<2262 |
从下往上吹风(下进上出) |
S7503X-G |
216 x 436 x 420 |
- |
参见1.3 通风 |
S7506X-G |
575 x 436 x 420 |
- |
|
S7506X-G-PoE |
575 x 436 x 420 |
- |
|
S7506X-G-MF |
575 x 436 x 420 |
- |
|
S7510X-G |
708 x 436 x 420 |
- |
|
S7510X-G-PoE |
708 x 436 x 420 |
- |
S7500X-G系列交换机整机功耗与所插的单板类型及数量、风扇框功耗有关,具体计算方式为:
· 交换机整机最小功耗=单板最小总功耗+风扇框最小功耗。
· 交换机整机最大功耗=单板最大总功耗+风扇框最大功耗。
本节介绍标准机架/机柜的固定、安装规范,以及在机架/机柜到达现场之前的操作。
通常机架/机柜是并排安装的。根据机架/机柜制造商的指示正确确定机架/机柜的位置。
如果机房有操作通道并有足够的通风空间,成排的机架/机柜可放置在机房的中央。
安装GPON OLT机框时,遵循以下原则:
· 机框前方和后方应留有足够的通道。
· 每个2.2米机架/机柜上安装的P3500机框不应超过4个。
· 每个2.2米高机架/机柜上安装的P3602机框不应超过8个。
· 每个2.2米高机架/机柜上安装的P3608机框不应超过3个。
· 每个2.2米高机架/机柜上安装的P3617机框不应超过2个。
· S7500X-G系列交换机可与所有19英寸标准机柜适配。如需了解机柜选用和安装的具体步骤,请参见《H3C通用机柜及配件安装指导》。
安全注意事项要求机架/机柜能支持满配的GPON OLT系统。
在设备到达现场前:
· 向运输公司指明可以卸载机架和开箱(如果必要)的区域
· 确保机架连同用来将机架从卸载区域安全运送到安装地点所需的设备推车和填料已被小心地运送到卸载区域
在机架/机柜安装前,保证:
· 完全符合系统要求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已到位
· 已安装光纤走线架
· IP网络连接完毕(VoIP、宽带和多业务应用)
· 有足够安装和维护机架/机柜的空间
建议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安装GPON OLT交换机:
电钻 |
RJ-45线钳 |
尖咀钳 |
镊子 |
RJ-11线钳 |
斜口钳 |
静电环 |
剥线钳 |
电烙铁 |
扳手 |
一字螺丝刀(大小各一个) |
十字螺丝刀(大小各一个) |
老虎钳 |
|
|
表2-7 安装材料
安装材料 |
||
线扎 |
线鼻 |
熔丝 |
电源线 |
膨胀螺栓 |
螺丝 |
螺帽 |
焊锡丝 |
|
表2-8 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 |
||
万用表 |
PC机 |
温度计 |
湿度计 |
光功率计 |
数字电话机 |
模拟电话机 |
|
|
项目 |
数量 |
|
Console口配置线缆 |
1根 |
|
接地线 |
1根 |
|
挂耳组件 |
挂耳 |
1对 |
M4十字槽沉头螺钉 |
· S7503X-G:8颗 · S7506X-G:12颗 · S7506X-G-PoE:12颗 · S7506X-G-MF:12颗 · S7510X-G:12颗 · S7510X-G-PoE:12颗 |
|
机箱走线架组件 |
机箱走线架 |
1个 |
M3十字槽沉头螺钉 |
· S7503X-G:3颗 · S7506X-G:3颗 · S7506X-G-PoE:3颗 · S7506X-G-MF:3颗 · S7510X-G:6颗 · S7510X-G-PoE:6颗 |
|
M6浮动螺母及M6面板螺钉
|
· S7503X-G:4颗 · S7506X-G:8颗 · S7506X-G-PoE:8颗 · S7506X-G-MF:8颗 · S7510X-G:12颗 · S7510X-G-PoE:12颗 |
|
防静电手腕 |
1个 |
|
光纤插拔镊子及镊子线 |
1套 |
表2-9中所示附件为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附件。部分附件随主机发货,部分附件需要用户自备。安装附件是否随主机发货请以主机配套的装箱清单为准。附件图片均为示意图,请以发货实物为准。
建议准备如下安装工具:
· 十字螺丝刀:P1-100mm、P2-150mm、P3-250mm
· 一字螺丝刀:P4-75mm
· 记号笔
· 卷尺
· 斜口钳、剥线钳、断线钳
· 六角套筒
· 接口线缆(如网线、光纤)
· 各种仪表(如HUB、万用表)
· 交换机配置终端(如PC)
· 安装工具或设备需要用户自备。
· 本节内容未包括机柜及其安装附件和工具。不同型号的机柜,用到的安装附件和工具可能不同,请参考机柜配套的安装说明书。
本节介绍P3100系列盒式设备的安装步骤:
· 开箱验货
· 安装机架
· 机框槽位分配
· 安装机框到机架中
· 硬件安装检查
本章所描述的操作步骤均以典型现场条件为例进行说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可能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不同的安装。
本手册出现的示意图只是为了说明,与实际设备可能会有细微不同。
设备装运箱包括机架箱、线缆箱、机框箱及其他设备箱,分别装有机架、电缆、机框及设备附件。其中机架可从H3C单独采购,采用木箱包装,其他设备均采用纸箱包装。
设备抵达后,打开包装并进行外观检查:
(1) 遵照制造商的指示处理和打开机架包装。
H3C机架木箱包装如图3-1所示。将机架木箱放在平坦坚固的表面上,开箱请小心谨慎,避免损坏机架!
(2) 将机框、电缆和附件等从纸箱中取出。
(3) 开箱后,应按照内附的装箱单和部件号核对每一个部件。确保收到所有的设备。
如发现有部件损坏或缺失,请立即与H3C售后服务中心联系。请妥善保存设备包装箱,以便于返修时使用!
一般情况下,在设备出厂前,已将部分设备按用户的配置要求预先安装,安装人员需检查预先安装的设备安装是否正确。表3-1为设备安装状态表。
P3100系统组件 |
安装状态 |
说明 |
机架 |
现场安装 |
/ |
PDP-B |
现场安装 |
已预先安装好断路器 |
机框 |
现场安装 |
已预先安装好风扇盘 |
PSS |
现场安装 |
/ |
上联口模块/PON模块 |
现场安装 |
/ |
第三方制造商提供的机架可能需要特别的安装步骤。具体参见机架制造商提供的文档。
遵照制造商的说明安装机架。
在地面钻定位孔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 在给地面钻定位孔前,根据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安装电钻。
· 所有安装人员以及在电钻附近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防尘面具和耳塞。
· 为预防人身伤害,使用动力工具时遵循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
· 混凝土地面的灰尘对设备和走线有害。用防水油布、布或塑料布盖住暴露的设备。
· 在定位机架前,仔细清理钻孔后留下的任何碎屑。
按照制造厂商的说明,将机架定位到地面。
机架固定到地面后必须水平。机架固定不水平可能导致并排的机架不能牢固地固定到地面。
P3100系列GPON OLT交换机支持机框槽位的固定配置。在网络中配置P3100系列GPON OLT交换机时,具体机框的槽位分配原则,请参见表3-2:
表3-2 P3100系列GPON OLT交换机上联口数量/PON口数量
设备型号 |
上联口数量 |
GPON口数量 |
P3108 |
4(2*10GE/GE+2*GE) |
8 |
P3116 |
4(2*10GE/GE+2*GE) |
16 |
安装机框的步骤为:
· 规划空间方案
· 定位与安装上架螺母
· 机框设备上架
· 更换风扇盘
· 清洗空气过滤网
P3100系列机框需安装在标准的19”机架上。上架设备包括系统机框、电源分配框PDP和电源转换系统PSS。
P3100系列典型上架方案如图3-2所示:
· 图3-2所示的上架设备包括一个主机框和1个PDP。
· 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电源分配框PDP负责为系统机框分配电源。为了保证足够的通风,PDP下方需留1U的空间。
· P3100机框上方需留1U空间,用于电源线走线。
可以先在机架中只安装一个机框,将机架其他位置预留待扩容时配置。
图3-2 P3100系列典型上架方案(前视图)
本节描述使用M6上架螺母和螺栓的安装步骤。机架类型不同,机框的硬件安装步骤可能也不同。
按照以下步骤安装上架螺母:
· 确定各机框的安装位置。表3-3提供了P3100系列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以上架方案为例)。
表3-3 P3100系列机框安装位置和尺寸
机框设备名称 |
安装占位 |
安装位置 |
PDP-B |
3U |
44U - 46U |
空面板(1U) |
1U |
43U |
P3108机框 |
1U |
42U |
空面板(1U) |
1U |
41U |
P3116机框 |
1U |
40U |
空面板(39U) |
39U |
1U - 39U |
注:机架安装空间为46U |
如需其他的上架配置方案,请根据设备的高度确定机框安装孔的间距,选择合适的机框安装布置,特别要考虑到操作方便及以后扩容升级的需求。
· 各机框的位置确定后,在机架上相应的安装孔处安装上架螺母,上架螺母的安装方法如图3-3所示。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机框安装到机架上:
· 拿住机框,把它滑入机架内,直到机框前方与机架前方接平。
· 将机框的安装孔与机架安装条上的相应方孔对好,并用4个安装螺栓将机框固定到机架上。
每个P3100系列机框配置了1个风扇盘来提供强制空气流通散热。出厂前风扇盘已经安装在机框中并且可以独立热插拔。风扇盘包含三个风扇,其中任何一个风扇出现故障时,将产生风扇盘故障告警,此时需要更换风扇盘。
请按照以下步骤更换风扇盘:
(1) 从包装纸盒中取出新风扇盘。
(2) 将位于机框上端的风扇盘面板的螺母拧开;
(3) 捏住风扇盘的前部,小心地将风扇盘沿轨道拖出;
(4) 捏住新风扇盘的边缘,小心地将新风扇盘沿轨道插入风扇框;
(5) 将风扇盘均匀用力向里推,确保风扇盘另一端的电源插头插入到背板上的电源插座。不要用力过大。
(6) 将风扇盘面板上的螺丝重新拧紧,确保风扇盘可靠安装。
为防止意外,在更换过程中切勿将手指放在风扇盘下!
每个P3100系列机框配置了1个防尘空气过滤网并已在出厂前安装在机框中。
如果空气过滤网阻塞导致通风不良,将严重影响散热甚至引起设备故障。因此,必须检查风扇转动是否正常,并每个月清洗过滤网一次。
请按照以下步骤清洗过滤网:
(1) 捏住空气过滤网的前部,小心地将空气过滤网沿轨道拖出;
(2) 清洗并晾干空气过滤网;
(3) 清洁保护盖上的入风口;
(4) 捏住过滤网,小心地将过滤网沿轨道插入机框;
(5) 将过滤网均匀用力向里推,直到过滤网插入到机框。
(6) 盖上底部的保护盖并拧紧保护盖上的螺丝。
在硬件设备安装完毕后,请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 机架台面整齐边缘成一直线且台面相互保持水平,衔接处看不出有高低不平现象;
· 机框及各板卡上的螺丝全部拧紧;
· 设备后部留有余地,便于电缆绑扎整齐;
· 检查设备背板上的电源插座是否有缺针或插针弯曲现象;
· 所有设备的标签应整齐干净、字迹清晰并置于正确位置;
· 检查机框空位、板卡或适配器的空槽位上是否安装了空面板。
本节描述了如何连接电缆,电缆连接的步骤为:
· 电缆概述
· 电缆走线要求
· 连接机架内部电源电缆
· 连接直流电源
· 连接交流电源
P3100系列系统的电缆可以分为两大类:
· 内部电缆:是指在安装在机架内部,为系统组件之间提供连接的电缆。
· 外部电缆:是指需要进出机架,为系统组件和外部设备之间提供连接的电缆。
表3-4根据电缆的类型,描述了电缆的用途及出厂时的安装状态:
电缆类型 |
电缆子类型 |
电缆描述 |
出厂时状态 |
内部电缆 |
电源和接地电缆 |
用于实现系统内部的供电 |
现场安装 |
外部电缆 |
供电电缆 |
用于连接到系统外部的供电设备 |
现场安装 |
为了保证机架内的空气流通和易于维护,所有电缆进出机架和在机架内的走线都应规范整齐,尽量利用机架边侧的走线槽、线夹,分类捆扎,减小体积,以利于机架内部的通风散热和电缆复查。
本章主要描述了对于电缆走线和绑扎的具体要求,内容包括:
· 内部电缆布放要求
· 外部电缆布放要求
· 电缆绑扎要求
· 电缆走道及槽道要求
· 上走线要求
· 下走线要求
机架内部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 布放电缆的规格、走线、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 电源电缆应分离布放;
· 电源电缆沿机架左侧(后视)走线;
¡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为60mm;
· 安装前,电缆的标签应正确、齐全;
· 对于属于端口密度较高的设备,在出线处安装走线托架,以防止因线束自重下垂而损坏电缆或连接器,或导致接触不良。
室内型机架适用于上走线和下走线的机房环境,机架上下均设计了走线孔。
机架外布放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源电缆和数据电缆应走不同的走线孔。
· 电源电缆沿机架左侧(后视)走线,数据电缆沿机架右侧(后视)走线。
· 布放电缆的规格、走线、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 不得损伤导线绝缘层。
· 电缆的布放须便于维护和将来扩容。
· 任何电缆都不允许在中间做接头或焊点。
·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该类电缆制造商的最小曲率半径要求。
· 机架的走线孔处,都已经安装了由厚尼龙布制作防鼠袋。电缆进出机架时,皆应穿过防鼠袋,并在放线完成后将防鼠袋的扎带扎紧。
· 机架内的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 电缆绑扎一般按功能分组,并用线扣扎好,沿机架两侧走线。
· 使用绑扎带绑扎电缆时,应根据情况使用不同规格的绑扎带,尽量避免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绑扎带连接后再进行绑扎,以避免绑扎后强度降低,绑扎带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平滑剪齐,在接头处不得留有尖刺,如图3-4所示。
· 电缆绑扎成束时,绑扎带的间距应为电缆束直径的3~4倍或足够紧密防止电缆下垂,且间距均匀,如图3-5所示。
· 绑扎成束的电缆转弯时,应尽量采用大的弯曲半径,以免在电缆转弯处因弯力过大造成内芯折断,如图3-6所示。
电缆走道及槽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 电缆槽道的安装尺寸应与机架排列位置相对应:
·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用防火材料封住洞口;
· 安装平直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 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 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 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道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架应牢固可靠防止电缆下垂,沿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均匀;
· 安装槽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 端正牢固,并与列架保持垂直;
¡ 列间槽道应成一直线,从前向后看左右偏差不超过3mm;
¡ 两列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2mm。
· 当采用上走线时,走线架必须与墙壁绝缘。
上走线需在机架上方安装走线架,走线架的位置根据机架在机房内的布置而定,走线架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机架的安装非常重要。以下是上走线方式的一些基本要求:
· 走线架必须设立在机架的正上方,每排机架上方均设走线架。
· 走线架下方与机架顶部的距离建议大于500mm,以免影响机架的散热。
· 走线架与天花板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电缆布线和布线工的操作。
· 当走线架下方与机架顶部的距离超过800mm时,应使用下走线架,以免拉力过大而损伤电缆。
· 走线架至配线架处下线时,不应将电缆拉得过紧,以保护电缆。
· 电缆在走线架上的绑扎请遵守相关线缆的绑扎工艺。
· 电缆在走线架顶请适当作拐弯处理,留一定的长度余量。
外部电缆的下走线基本要求:
· 电缆在架底留有少量余量,做成几个弯。
· 沿机框布线时,拉力不要过大。
· 在防静电地板下布放电缆要按照设计中规定的路由布放。
· 电缆在地板下绑扎尺寸采用900-1000 mm间隔,机架底下1米左右远的距离可以交叉。之后线扎应编排成整体。
· 电缆在地板下要4-8根一小扎,每环用扎扣串联成整体,电缆可以多排叠加布放,但最高叠加不能超过防静电地板下净空的四分之三,一般以一半为宜,以防阻止冷气的流动,影响机器的通风散热。
· 电缆布放完成之后要清理扎扣。
P3100系统由直流电或者交流电供电。如果是通过直流电供电,PSS将内部的交流电源转换成-48V直流电,通过PDP分配到P3100设备。
主机框上-48V、 -48V RTN和FGND的连接位置如图3-7所示。
如果是通过交流电供电,PSS将内部的交流电源分配到设备上。
按照以下步骤连接电源和接地电缆到设备。
· 从包装纸箱取出机框的电源和接地电缆,所有的电缆如表3-5所列: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数量 |
-48V PDP到机框 |
蓝色 |
2 |
-48V RTN PDP到机框 |
棕色 |
|
FGND PDP到机框 |
黄绿色 |
· 一些电缆需在现场切割到合适的长度并压接铜鼻子。这些电缆及相应的铜鼻子如表3-6所列: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铜鼻子类别 |
-48V PDP到机框 |
蓝色 |
Blade terminal |
-48V RTN PDP到机框 |
棕色 |
Ring terminal |
FGND PDP到机框 |
黄绿色 |
Ring terminal |
· 将电缆切割到可以连接到相应连接器的长度,然后使用压线钳在电缆上安装铜鼻子。
· 使用十字螺丝刀旋松PDP -48V端子上的螺丝,将所有2根蓝色电缆一端的铜鼻子分别连到PDP的-48V输出端子上。PDP上的端子位置如图3-8所示。PDP端子和每根电缆的具体连接如表3-7所列:
图3-8 PDP-B -48V输出上的电缆连接
表3-7 PDP-B -48V输出上的电缆连接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连接到 PDP端子 |
-48V PDP到机框 |
蓝色 |
PDP-B -48V (1A) |
-48V PDP 到机框 |
蓝色 |
PDP-B -48V (1B) |
· 使用十字螺丝刀旋松PDP -48V RTN端子上的螺丝,将所有2根棕色电缆一端的铜鼻子分别连到PDP的-48V RTN端子上。PDP上的端子位置如图3-9所示。PDP端子和每根电缆的具体连接如表3-8所列:
图3-9 PDP-B -48V RTN上的电缆连接
表3-8 PDP-B -48V RTN上的电缆连接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连接到PDP端子 |
-48V RTN PDP到机框 |
棕色 |
PDP-B -48V RTN (1A) |
48V RTN PDP到机框 |
棕色 |
PDP-B -48V RTN (1B) |
· 使用十字螺丝刀旋松PDP FGND端子上的螺丝,将黄绿色电缆一端的铜鼻子分别连接到PDP的FGND端子上。PDP上的端子位置如图3-10所示。PDP端子和每根电缆的具体连接如表3-9所列:
图3-10 PDP-B FGND的电缆连接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连接到PDP端子 |
FGND PDP到机框 |
黄绿色 |
PDP FGND |
本小节介绍如何将直流电源连接到P3100系列设备。
直流供电电缆规格要求如下:
电缆名称 |
电缆描述 |
数量 |
-48V输入电缆和RTN输入电缆 |
随机发货的电缆 |
2 |
FGND输入电缆 |
随机发货的电缆 |
2 |
(1) 检查安装站点是否已经按照H3C的要求完成了接地系统的施工。H3C对站点的接地有详细而严格的要求,请务必遵照H3C P3100系列设备雷电保护和接地规范来执行。
(2) 检查机房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
(3) 检查电源电缆和接地电缆的一端已安装好铜鼻子。
(4) 将–48V (蓝色), –48V RTN (棕色) 和 FGND (黄绿色)电缆放在实际安装地点附近。将电缆放在走线托架或走线槽。
(5) 将 –48V、–48V RTN和FGND电缆沿机架的走线孔走线,并布放在PDP正面,如图3-11所示。
图3-11 直流供电电缆与PDP的连接示意图
· 用扳手将-48V、–48V RTN和FGND电缆的铜鼻子分别固定在接地排的接线柱上。
· 固定铜鼻子时,应注意加垫片及弹簧垫圈,保证接触良好,紧固后用绝缘胶布进行缠绕密封包扎。铜鼻子的固定参见图3-12。
· 调整-48V、GND和FGND电缆,使其走线平整。调整完成后,在机架外用波纹管缠绕电缆,波纹管起保护和美观的作用。
· 将电缆的另一端安装铜鼻子,并固定到机房提供的供电设备端子上。
·
将直流电源线接入凤凰端子的两个孔中(“+”接线柱连接棕色直流电源线,“-”接线柱连接蓝色直流电源线,“”接黄绿色直流电源线),并用螺丝刀将凤凰端子顶侧的螺丝旋紧使其固定。
保护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小于5欧姆。为减少环境(环境温度或湿度)对接地电阻的干扰,维护人员应定期测量接地电阻并作相应处理,保证系统的良好接地。
安装时务必要拧紧螺母,以尽量减小接触电阻。
本节介绍如何将交流电源连接到P3100系列设备上。
交流供电电缆规格要求如下:
电缆名称 |
电缆描述 |
数量 |
110V/220V输入电缆 |
随机发货的电缆 |
2 |
FGND输入电缆 |
随机发货的电缆 |
(1) 检查安装站点是否已经按照H3C的要求完成了接地系统的施工。H3C对站点的接地有详细而严格的要求,请务必遵照设备雷电保护和接地规范来执行。
(2) 检查机房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
(3) 将110V/220V电缆 和 FGND (黄绿色)电缆放在实际安装地点附近。将电缆放在走线托架或走线槽。
(4) 用扳手将FGND电缆的铜鼻子分别固定在接地排的接线柱上。
(5) 对于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源连接,用随机的交流电源线连接设备的电源插槽和供电的电源插座。
(6)
将电源线的一端插入设备的交流电源插孔上,将另一端连接到外部的交流电源插座。将交流电源线接入凤凰端子的三个孔中(“L”接线柱连接交流电源线的棕色线,“N”接线柱连接交流电源线的蓝色线,“”接线柱连接交流电源线的接地线)。
本节描述了P3100系列设备的光纤端口和如何连接光纤,内容包括:
· 光纤端口连接
P3100系列可安装的PON模块数量不一样,P3108支持8个PON口,P3116支持16个PON口。每1个PON口提供1个SC SFP模块接口,每个SC SFP模块提供一个OLT端口。
P3100系列的PON口与分光器的接线位置如图3-13所示
图3-13 OLT PON口与分光器的连接
插入光纤插头时,确保插头上的薄片卡入适当位置,从而保证接触良好。
连线说明:
· P3100系列的PON端口和分光器之间连接
¡ 两头带SC接头的单模光缆
· 分光器和ONU之间连接
¡ 根据ONU的PON端口类型,选用相应接头的光缆。
从P3100系列设备到ONU,必须有14dB功率衰减。否则,可能对OLT或者ONU的收发器产生破坏。
P3100系列设备的上电检查包括:
· 测试PDP-B
· 板卡上电检查
PDP-B安装后的加电测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测试前先将PDP的输出端子到各个机框的连接电缆拆开。
(2) 将安装好的板卡拔出一部分,使得板卡与背板的连接断开。
(3) 检查直流电源到PDP或PSS到PDP的电缆连接。
(4) 合上直流电源或PSS上的断路器。
(5) 打开PDP-B的面板。
(6) 用万用表测量PDP-B上的各个–48V输入端子电压,正常应该为-48VDC。
(7) 将PDP断路器拨到“ON”。
(8) 测量PDP-B上每个-48V输出端子的电压,应该为-48VDC。
(9) 将PDP断路器拨到“OFF”。
(10) 将PDP的输出端子到各个机框的连接电缆重新连接好。
(11) 注:如果是交流供电,上电前需要检查交流输入电源电压是否在100V ~ 240V范围之内。
按照以下步骤测试电源板卡:
(1) 将PDP断路器拨到“ON”。
(2) 电源线插入PWR1或PWR2槽。
(3) 观察P3100机框上的指示灯。机框上的PW1,PW2灯亮,表明-48V/AC交流电输入电源正常。
(4) P3100系列设备的RUN指示灯刚应常亮。若RUN灯不亮,表明有问题。
指示灯的具体含义,参见《H3C P3100系列GPON OLT交换机 硬件介绍》。
(5) 将风扇盘拖出来,查看每个风扇的扇页是否有余转。
¡ 如果有,说明风扇正常工作;
¡ 如果没有,立即更换风扇盘。
本节介绍框式设备机架和机框的安装步骤:
· 开箱验货
· 安装机架
· 安装PDP到机架
· 安装机框到机架中
· 硬件安装检查
本节所描述的操作步骤均以典型现场条件为例进行说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可能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不同的安装。
本手册出现的示意图只是为了说明,与实际设备可能会有细微不同。
设备装运箱包括机架箱、板卡箱、线缆箱、机框箱及其他设备箱,分别装有机架、电缆、机框及设备附件。其中机架可从本公司单独采购,采用木箱包装,其他设备均采用纸箱包装。
设备抵达后,打开包装并进行外观检查:
(1) 遵照制造商的指示处理和打开机架包装。
本公司机架木箱包装如图4-1所示。将机架木箱放在平坦坚固的表面上,开箱请小心谨慎,避免损坏机架!
(2) 将机框、电缆和附件等从纸箱中取出。
(3) 板卡的开箱如图4-2所示。板卡由防静电袋包装,放置在有防震海绵的包装纸盒内。请佩戴防静电手环,检查板卡是否和发货单上一致。
(4) 开箱后,应按照内附的装箱单和部件号核对每一个部件。确保收到所有的设备。
如发现有部件损坏或缺失,请立即与售后服务中心联系。请妥善保存设备包装箱,以便于返修时使用!
一般情况下,在OLT设备出厂前,已将部分设备按用户的配置要求预先安装,安装人员需检查预先安装的设备安装是否正确。表4-1为设备安装状态表。
表4-1 OLT组件安装状态表
系统组件 |
安装状态 |
说明 |
机架 |
现场安装 |
/ |
PDP |
现场安装 |
已预先安装好断路器 |
机框 |
现场安装 |
已预先安装好风扇盘 |
板卡/适配器 |
现场安装 |
/ |
此安装程序适用于提供的19和21英寸机柜。
机柜的安装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固定机柜
· 柜门拆卸
· 柜门安装
第三方制造商提供的机架可能需要特别的安装步骤。具体参见机架制造商提供的文档。
深度作为螺栓的长度钻孔。钻孔完成后,清理地面并将膨胀螺栓插入孔中。
如图4-3所示,将M12弹簧垫圈和垫片依次插入螺栓上,然后移动机柜,使机柜底部安装孔的中心与地面安装孔对齐,调整水平度和柜体垂直。
1: 机柜 |
2: 地面 |
3: M12×90膨胀螺母(带螺栓) |
4: M12弹簧垫圈 |
5: 垫片 |
在地面钻定位孔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 在给地面钻定位孔前,根据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安装电钻。
· 所有安装人员以及在电钻附近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防尘面具和耳塞。
· 为预防人身伤害,使用动力工具时遵循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
· 混凝土地面的灰尘对设备和走线有害。用防水油布、布或塑料布盖住暴露的设备。
· 在定位机架前,仔细清理钻孔后留下的任何碎屑。
机架固定到地面后必须水平。机架固定不水平可能导致并排的机架不能牢固地固定到地面。
· 提供的机柜将保持前门完好。
· 前后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拆装,方便布线。
· 门安装过程是门体拆卸过程的逆过程。
拆卸柜门步骤如下:
(1) 打开前后门,拆下门下端的接地线。
(2) 松开上下铰链销旁边的固定螺钉,向上拉出上下铰链销。
(3) 轻轻拉起门,然后将门移出。
PDP安装机架顶部。关于PDP的上架细节,参见机框的安装步骤:
· 定位与安装上架螺母
· 机框设备上架
在机框安装到机架上前,对所有需安装的设备规划布局图。在规划时,考虑设备的上架位置、设备之间的空隙和走线。
安装机框的步骤为:
· 规划空间方案
· 更换挂耳
· 安装走线托架
· 定位与安装上架螺母
· 机框设备上架
机框的空气过滤网在出厂时已经安装好。
P3500设备机框可以安装在19英寸机架上。
P3500包含挂耳和走线架尺寸为482mm(W)*219mm(H)*259mm(D),为5U高。如图4-4所示。
P3600系列机框适用如下机架:
· P3617机框可以安装在标准的21英寸机架上。
· P3608/P3602机框既可以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和21英寸机架上。
P3600系列设备具有不同的容量和物理规格。
· P3617包含挂耳和走线架尺寸为530mm(W)*486mm(H)*286mm(D),为11U高。如图4-5所示。
· P3608包含挂耳和走线架尺寸为482.6mm(W)*310(H) *286mm(D),为7U高。如图4-6所示。
· P3602,包含挂耳和走线架尺寸为482.6mm (W)*88(H) * 286mm(D),为2U高。如图4-7和图4-8所示。
上架设备包括系统机框、电源分配框PDP。
P3500 2.2米(46U)机架典型上架方案如图4-9所示:
· 图4-9所示的上架设备包括一个主机框和1个PDP。
· 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电源分配框PDP负责为系统机框和各个风扇盘分配电源。为了保证足够的通风,PDP下方需留1U的空间。
· P3500机框上方需留1U空间,用于电源线走线。
可以先在机架中只安装一个机框,将机架其他位置预留待扩容时配置。
图4-9 P3500 典型上架方案(前视图)
P3600系列机架典型上架方案如图4-10所示:
· 图4-10所示的上架设备包括一个主机框和1个PDP。
· 安装在机架顶部的电源分配框PDP负责为系统机框分配电源。为了保证足够的通风,PDP下方需留1U的空间。
· OLT机框上方和PDP间需留1U空间,用于电源线走线。
· 机框间安装要求:
¡ P3617安装在600mm或者300mm深机架上;
¡ 上下留空6U左右,保证足够的进风和出风空间;
¡ 上部留空6U左右,下部安装导风框;
¡ 上部安装导风框,下部留空6U左右;
· P3608/P3602:可以上下各留空2U左右,保证足够的散热空间;
· 另外,P3608/P3602如需要和P3617同时安装在21英寸机架上,可以把缺省的挂耳更换成S8加长挂耳和S2加长挂耳。
可以先在机架中只安装一个机框,将机架其他位置预留待扩容时配置。
图4-10 P3600系列典型上架方案(前视图)
P3608/P3602出厂时默认挂耳可将设备安装至19英寸机架,如需安装到21英寸机架,请单独申请加长挂耳,将原挂耳拆除后并参考本节安装新挂耳。
(1) 从纸箱中取出挂耳。
(2) 将挂耳安装孔与机框左有侧的孔对齐,如图4-11和图4-12所示。
图4-11 P3608安装挂耳
图4-12 P3602安装挂耳
(3) 拧紧固定螺丝。
按照以下步骤安装走线托架:
(1) 从纸箱中取出机框的走线托架。
(2) 将走线托架的安装孔与机框左侧的孔对齐,拧紧固定螺丝,P3500设备如图4-13所示,P3600系列设备如图4-14、图4-15和图4-16所示。
图4-13 P3500设备安装走线托架
图4-14 P3617安装走线架
图4-15 P3608安装走线托架
图4-16 P3602安装走线托架
本节描述使用M6上架螺母和螺栓的安装步骤。机架类型不同,机框的硬件安装步骤可能也不同。
按照以下步骤安装上架螺母:
(1) 确定各机框的安装位置。
表4-2提供了P3500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以上架方案为例)。表4-3提供了P3600系列的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以上架方案为例,见图4-10)。
表4-2 P3500机框安装位置和尺寸
机框设备名称 |
安装占位 |
安装位置 |
PDP-B |
3U |
44U - 46U |
空面板(1U) |
1U |
43U |
P3500机框 |
5U |
38U -42U |
空面板(37U) |
37U |
1U - 37U |
注:机架安装空间为46U |
表4-3 P3600系列机框安装位置和尺寸
机框设备名称 |
安装占位 |
安装位置 |
PDP |
3U |
44U - 46U |
留空 |
6U |
38U- 43U |
P3617机框 |
11U |
27U - 37U |
导风框 |
3U |
24U - 26U |
P3608机框 |
7U |
17U - 23U |
留空 |
2U |
15U - 16U |
P3602机框 |
2U |
13U- 14U |
注:机架安装空间为46U |
如需其他的上架配置方案,请根据设备的高度确定机框安装孔的间距,选择合适的机框安装布置,特别要考虑到操作方便及以后扩容升级的需求。
(2) 各机框的位置确定后,在机架上相应的安装孔处安装上架螺母,上架螺母的安装方法如图4-17所示。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机框安装到机架上:
(1) 拿住机框,把它滑入机架内,直到机框前方与机架前方接平。
(2) 将机框的安装孔与机架安装条上的相应方孔对好,并用相应安装螺栓将机框固定到机架上,P3500设备如图4-18所示。P3600系列如图4-19、图4-20和图4-21所示。
图4-19 在机架中安装机框(以P3617为例)
图4-20 P3608安装走线托架
图4-21 在机架中安装P3602机框-19英寸
请用同样的步骤安装PDP。
在硬件设备安装完毕后,请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 机架台面整齐边缘成一直线且台面相互保持水平,衔接处看不出有高低不平现象;
· 机框及各板卡上的螺丝全部拧紧;
· 设备后部留有余地,便于电缆绑扎整齐;
· 检查设备背板上的电源插座是否有缺针或插针弯曲现象;
· 所有设备的标签应整齐干净、字迹清晰并置于正确位置;
· 检查机框空位、板卡或适配器的空槽位上是否安装了空面板。
安装板卡前需先确认机框槽位分布及板卡应安装的槽位位置。检查板卡面板上的板卡名称是否与包装盒上的标签一致,并确认印刷线路板及板卡上的器件没有损坏。
P3500系统支持机框槽位的灵活配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板卡配置方案。在网络中配置P3500时,具体板卡的槽位分配原则,请参见图4-22:
图4-22 P3500槽位分布
· 槽位P1和P2:只用于PWRA
· 槽位U1、U2和U3:
作为扩展槽位备用。
¡ 槽位U1可用于安装通用接口板
¡ 槽位U2和U3可用于安装独立上联板
· 槽位A和B:只用于主控板MXCA
· 槽位1-5:用于业务接口板GPFA
· 槽位FAN:只用于风扇盘
P3617支持机框槽位的灵活配置,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来调整板卡配置方案。其槽位分布见图4-23。槽位号可在槽位顶部或底部查看。
图4-23 P3617槽位分布
P3617各板卡可运行的槽位见表4-4。
表4-4 P3617 槽位和适配板卡
板卡类型 |
板卡名称 |
功能简介 |
可运行槽位号 |
系统控制板卡 |
MYCA |
系统控制板,支持4*25GE/10GE上联 |
CSM A、CSM B |
电源板卡 |
PDC1A |
DC电源板 |
P1、P2 |
接口板卡 |
PCU1S |
系统接口板 |
IO |
业务板卡 (Service) |
GPFB |
16口GPON单板 |
LC 1- LC 17 |
XGFSA |
16口XGPON/XGSPON单板 |
LC 1- LC 17 |
|
XGFCA |
16口XG(S)PON/GPON Combo单板 |
LC 1- LC 17 |
|
上联板卡 (Uplink) |
YEDA |
8口 25GE/10GE/GE上联板 |
LC 3- LC 15 |
CEBA |
2口 100G上联板 |
LC 3- LC 15 |
槽位FAN、P1、P2、IO、MYCA 必须安装指定板卡,LC1-LC17可根据业务需求安装业务板卡或上联板卡。如果根据业务需要机框中某些槽位未安装板卡,应安装对应的空面板。
XGFSA,XGFCA插在LC1、LC2、LC16、LC17这四个槽位时,只有port 1-port8可用。
板卡必须安装到对应的槽位上,如果强行插入其它槽位可能会损坏单板,请谨慎操作。
P3608支持机框槽位的灵活配置,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来调整板卡配置方案。其槽位分布见图4-24。槽位号可在槽位左侧或右侧查看。
图4-24 P3608槽位分配
P3608各板卡可运行的槽位见表4-5。
表4-5 P3608 槽位和适配板卡
板卡类型 |
板卡名称 |
功能简介 |
可运行槽位号 |
系统控制板卡 |
MYCA |
系统控制板,支持4*25GE/10GE上联 |
CSM A、CSM B |
电源板卡 |
PDC1A |
DC电源板 |
P1、P2 |
接口板卡 |
PCU1S |
系统接口板 |
IO |
业务板卡 (Service) |
GPFB |
16口GPON单板 |
LC 1- LC 8 |
XGFSA |
16口XGPON/XGSPON单板 |
LC 1- LC 8 |
|
XGFCA |
16口XG(S)PON/GPON Combo单板 |
LC 1- LC 8 |
|
上联板卡 (Uplink) |
YEDA |
8口 25GE/10GE/GE上联板 |
LC 1- LC 8 |
CEBA |
2口 100G上联板 |
LC 1- LC 8 |
槽位FAN、P1、P2、IO、CSM A、CSM B必须安装指定板卡,LC1-LC8可根据业务需求安装业务板卡或上联板卡。如果根据业务需要机框中某些槽位未安装板卡,应安装对应的空面板。
板卡必须安装到对应的槽位上,如果强行插入其它槽位可能会损坏单板,请谨慎操作。
P3602支持机框槽位的灵活配置,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来调整板卡配置方案。其槽位分布见图4-25。槽位号可在槽位左侧或右侧查看。
图4-25 P3602槽位分配
P3602各板卡可运行的槽位见表4-6。
表4-6 P3602 槽位和适配板卡
板卡类型 |
板卡名称 |
功能简介 |
可运行槽位号 |
系统控制板卡 |
MXCB |
系统控制板,支持4*10GE/GE上联 |
CSM A、CSM B |
电源板卡 |
PDC1C |
DC电源板 |
P1、P2 |
PAC1C |
AC电源板 |
LC 1- LC 2 |
|
业务板卡 (Service) |
GPFB |
16口GPON单板 |
LC 1- LC 2 |
XGFSA |
16口XGPON/XGSPON单板 |
LC 1- LC 2 |
|
XGFCA |
16口XG(S)PON/GPON Combo单板 |
LC 1- LC 2 |
槽位FAN、P1、P2、CSM A、CSM B必须安装指定板卡,LC1-LC2可根据业务需求安装业务板卡。如果根据业务需要机框中某些槽位未安装板卡,应安装对应的空面板。
PDC1C和PAC1C不能混用。
板卡必须安装到对应的槽位上,如果强行插入其它槽位可能会损坏单板,请谨慎操作。
板卡安装前,检查板卡面板上的板卡名称是否与防静电保护袋上的标识一致,并确认印刷线路板及板卡上的器件没有损坏。
为防止静电损坏板卡,安装人员务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带,如图4-26所示。
以下电源板卡带把手,可参考此节安装或移除板卡。
· PDC1A (P3617/P3608)
· PDC1C/PAC1C (P3602)
安装带把手的板卡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将板卡从防静电包装袋中取出。
(2) 检查板卡外观、面板上的接口和指示灯、连接背板的插座。如有异物则将其清除,如有损伤则将损伤的程度上报给相关的工程或管理人员。
(3) 用一只手抓住面板上的把手,保持水平。另外一只手托住板卡背部的金属板,保持金属板朝下。
(4) 将板卡与槽位的左右/上下导轨对齐。
(5) 在面板上均匀用力,将板卡轻轻地滑入槽位,直至板卡插到底为止(参见图4-27动作1、图4-28动作1和图4-29)。不要用力过猛。如果遇到阻力,将板卡取出,检查板卡和背板的连接插座,并确保槽位没有障碍物。
(6) (可选)用螺钉固定PDC1A面板(图4-27动作2和图4-28动作2)。
图4-27 安装带一个把手的板卡-P3617
图4-28 安装带一个把手的板卡-P3608
图4-29 安装带一个把手的板卡-P3602
按照以下步骤拔出带把手的板卡:
(1) 确定将要拔出的板卡,确认板卡上所有线缆都已拔下。
(2) 向右推动面板左上角的微动开关(参见图4-30动作1)。
图4-30 拔出带把手的板卡-P3602
(3) 一只手抓住面板上的把手,轻轻地将板卡沿着导槽拔出,注意用力均匀(参见图4-30动作2)。
(4) 将板卡拔出超过一半时,托住板卡底部的金属板将板卡完全拔出。
(5) 将板卡装在防静电袋中。
按照以下步骤拔出带把手的板卡:
(1) 确定将要拔出的板卡,确认板卡上所有线缆都已拔下。
(2) 将面板上的螺钉完全松开(参见图4-31动作1和图4-32动作1)。
图4-31 拔出带把手的板卡-P3617
图4-32 拔出带把手的板卡-P3608
(3) 一只手抓住面板上的把手,轻轻地将板卡沿着导槽拔出,注意用力均匀(参见图4-31动作2和图4-32动作2)。
(4) 将板卡拔出超过一半时,托住板卡底部的金属板将板卡完全拔出。
(5) 将板卡装在防静电袋中。
以下板卡带两个扳键,可参考此节安装或移除板卡。
· MYCA(P3617/P36108)
· GPFB(P3617/P36108/P3602)
· XGFSA(P3617/P36108/P3602)
· XGFCA(P3617/P36108/P3602)
· YEDA(P3617/P36108)
· CEBA(P3617/P36108)
安装带两个扳键的板卡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将板卡从防静电袋中取出。
(2) 检查板卡外观、面板上的接头和连接背板的插座。如有异物则将其清除,如有损伤则将损伤的程度上报给相关的工程或管理人员。
(3) 两只手抓住板卡面板两侧,保持水平。
(4) 将板卡与槽位导轨对齐,轻轻地将板卡滑入槽位大约一半的位置。
(5) 将扳键置于完全打开状态,并在面板上均匀用力,将板卡轻轻地滑入槽位,直至扳键卡在卡槽上(参见图4-33动作1、图4-34动作1)。
不要用力过猛。如果遇到阻力,将板卡取出,检查板卡和背板的连接插座,并确保槽位没有障碍物。
(6) 稍用力将两个扳键向面板中间按压,直到扳键完全卡在卡槽上(P3600系列参见图4-33动作2、图4-34动作2)。
(7) 用螺钉固定面板的左右或上下两侧(P3600系列参见图4-33动作3、图4-34动作3)。
图4-33 安装带两个扳键的板卡-P3617
图4-34 安装带两个扳键的板卡-P3608/P3602
图4-34为P3608安装两个扳键的板卡过程,P3602安装过程与其一致,可参考进行操作。
按照以下步骤拔出带两个扳键的板卡:
(1) 确定将要拔出的板卡,确认板卡上所有线缆都已拔下。
(2) 将面板左右或上下两侧的螺钉完全松开(参见图4-35动作1和图4-36动作1)。
图4-35 拆卸带两个扳键的板卡-P3617
图4-36 拆卸带两个扳键的板卡-P3608/P3602
(3) 一只手抓住一个扳键,轻轻地将其拉离面板,直到拉不动为止(参见图4-35动作2和图4-36动作2)。不要用力过猛。
(4) 一只手抓住面板上的把手,轻轻地将板卡沿着导槽拔出,注意用力均匀(参见图4-35动作3和图4-36动作3)。
(5) 将板卡拔出超过一半时,双手分别抓住面板上的两个把手将板卡完全拔出。
(6) 将板卡封装在防静电袋中。
为保证设备正常的通风散热,对于没有用到的单板槽位,务必要安装上相应的假面板。安装假面板时,请确保带静电棉侧在下方。
请按照以下安装板卡到机框中:
(1) 安装板卡前,检查并且确保机框和插槽内没有异物;
(2)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板卡安装的槽位;
(3) 一手捏住板卡的面板,一手托住印刷线路板,准备将板卡插入插槽。保持板卡的水平位置,将板卡放在合适的槽位,板卡的左右位置对齐导轨;
插拔板卡时,严禁用手接触印刷线路板上的器件和线路。
(4) 小心地将板卡滑入槽位,牢固地插入机框背板的插座,如图4-37中步骤①所示;
(5) 这时上下两个扳键会分别自动卡住机框上下边缘的卡槽。不要用力过大。
将板卡滑入槽位时,需将两个扳键都置于与板卡合适的角度,使得扳键卡在卡槽上。
图4-37 P3500板卡的安装
(6) 将板卡的上下两个扳键同时用力往下按,直到扳键卡在了卡槽上,如图4-37中步骤②所示;
(7) 拧紧板卡面板上的固定螺丝,如图4-37中步骤③所示。
图4-38 P3500板卡的拆除
请按照以下从机框中拆除板卡:
(1) 拧松板卡面板上的固定螺丝,如图4-38中步骤①所示;
(2) 抬起扳键上的锁至外侧,使其从机框上释放,如图4-38中步骤②所示;
(3) 同时将两个扳键向上抬起,然后将板卡沿导轨向外拔,直至板卡与背板的连接断开,如图4-38中步骤④所示。
为保证设备正常的通风散热,对于没有用到的单板槽位,务必要安装上相应的假面板。安装假面板时,请确保带静电棉侧在下方。
以下板卡带一个扳键,可参考此节安装或移除板卡。
· PCU1S (P3617/P3608)
· CSM2S (P3602)
安装板卡过程见图4-39和图4-40,拔出板卡过程见图4-41和图4-42,其操作步骤与带两个扳键板卡相同,详细步骤请参考“4.2.4 安装带两个扳键板卡”。
图4-39 安装一个扳键的板卡-P3617
图4-40 安装一个扳键的板卡-P3608
图4-41 拆卸带一个扳键的板卡-P3617
图4-42 拆卸带一个扳键的板卡-P3608
P3500机框配置了1个风扇盘来提供强制空气流通散热。出厂前风扇盘已经安装在机框中并且可以独立热插拔。风扇盘包含四个风扇,其中任何一个风扇出现故障时,将产生风扇盘故障告警,此时需要更换风扇盘。
P3617/P3608/P3602机框均分别配置了1个风扇盘来提供强制空气流通散热。出厂前风扇盘已经安装在机框中并且可以独立热插拔。
任何一个风扇盘故障,将产生风扇盘故障告警,此时应尽快更换风扇。P3600系列风扇包含的风扇盘个数如表4-7。
表4-7 P3600系列风扇
产品 |
风扇名称 |
风扇盘个数 |
P3617 |
FAN1A |
8 |
P3608 |
FAN3A |
6 |
P3602 |
FAN2A |
2 |
P3500和P3608请按照以下步骤拆除风扇:
(1) 将位于机框的风扇盘面板的螺母拧开(如图4-43中动作1);
(2) 一只手抓住把手,轻轻地将风扇沿着导槽拔出,注意用力均匀(参见图4-43动作2);
(3) 拔出超过一半时,托住风扇底部将其完全拔出。
图4-43 拆除风扇(以P3608为例)
P3617请按照以下步骤拆除风扇盘。
(1) 按下风扇左右两侧蓝色按钮(如图4-44动作1)。
(2) 捏住风扇盘左右边缘,小心地将风扇盘沿轨道拔出(如图4-44动作2),注意用力均匀。
(3) 拔出超过一半时,托住风扇底部将其完全拔出。
图4-44 P3617拆除风扇盘
P3602请按照以下步骤拆除风扇盘。
(1) 按下面板上的微动开关(参见图4-45动作1)
(2) 一只手抓住把手,轻轻地将风扇沿着导槽拔出(如图4-45动作2),注意用力均匀。
(3) 拔出超过一半时,托住风扇底部将其完全拔出。
图4-45 P3602拆除风扇盘
请按照以下步骤安装风扇:
P3500风扇安装方式与P3608类似。
(1) 捏住风扇盘的边缘,小心地将风扇盘沿轨道插入风扇框,(参见图4-46、图4-47动作1、图4-48)。
(2) 将风扇盘均匀用力向里推,确保风扇盘另一端的电源插头插入到背板上的电源插座,确保风扇盘已安装牢固,不要用力过大。
(3) (可选)将P3608风扇盘面板上的螺丝重新拧紧(P3600参见图4-47动作2)。
为防止意外,在更换过程中切勿将手指放在风扇盘下!
图4-46 P3617安装风扇
图4-47 P3608安装风扇
图4-48 P3602安装风扇盘
本章描述了如何连接电缆,电缆连接的步骤为:
· 电缆概述
· 电缆走线要求
· 连接RPS电源(适用于P3500)
· 连接RPS电源(适用于P3600)
· 连接电缆
P3500和P3600系统的电缆可以分为两大类:
· 内部电缆:是指在安装在机架内部,为系统组件之间提供连接的电缆。
· 外部电缆:是指需要进出机架,为系统组件和外部设备之间提供连接的电缆。
表4-8根据电缆的类型,描述了电缆的用途及出厂时的安装状态:
电缆类型 |
电缆子类型 |
电缆描述 |
出厂时状态 |
内部电缆 |
电源和接地电缆 |
用于实现系统内部的供电 |
现场安装 |
外部电缆 |
供电电缆 |
用于连接到系统外部的供电设备 |
现场安装 |
为了保证机架内的空气流通和易于维护,所有电缆进出机架和在机架内的走线都应规范整齐,尽量利用机架边侧的走线槽、线夹,分类捆扎,减小体积,以利于机架内部的通风散热和电缆复查。
本章主要描述了对于电缆走线和绑扎的具体要求,内容包括:
· 内部电缆布放要求
· 外部电缆布放要求
· 电缆绑扎要求
· 电缆走道及槽道要求
· 上走线要求
· 下走线要求
机架内部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 布放电缆的规格、走线、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 电源电缆应分离布放;
· P3500电源电缆沿机架左侧(后视)走线;
· P3600电源电缆沿机框电源板卡侧走线,如:P3617沿左侧走线,P3608/P3602沿右侧走线;
·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为60mm;
· 安装前,电缆的标签应正确、齐全;
· 对于属于端口密度较高的设备,在出线处安装走线托架,以防止因线束自重下垂而损坏电缆或连接器,或导致接触不良。
室内型机架适用于上走线和下走线的机房环境,机架上下均设计了走线孔。
机架外布放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源电缆和数据电缆应走不同的走线孔。
· 如果电源电缆沿机架左侧走线,数据电缆就沿机架右侧走线。
· 布放电缆的规格、走线、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 不得损伤导线绝缘层。
· 电缆的布放须便于维护和将来扩容。
· 任何电缆都不允许在中间做接头或焊点。
·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该类电缆制造商的最小曲率半径要求。
· 机架的走线孔处,都已经安装了由厚尼龙布制作防鼠袋。电缆进出机架时,皆应穿过防鼠袋,并在放线完成后将防鼠袋的扎带扎紧。
· 机架内的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 电缆绑扎一般按功能分组,并用线扣扎好,沿机架两侧走线。
· 使用绑扎带绑扎电缆时,应根据情况使用不同规格的绑扎带,尽量避免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绑扎带连接后再进行绑扎,以避免绑扎后强度降低,绑扎带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平滑剪齐,在接头处不得留有尖刺,如图4-49所示。
· 电缆绑扎成束时,绑扎带的间距应为电缆束直径的3~4倍或足够紧密防止电缆下垂,且间距均匀,如图4-50所示。
· 绑扎成束的电缆转弯时,应尽量采用大的弯曲半径,以免在电缆转弯处因弯力过大造成内芯折断,如图4-51所示。
电缆走道及槽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 电缆槽道的安装尺寸应与机架排列位置相对应:
·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用防火材料封住洞口;
· 安装平直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 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 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 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道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架应牢固可靠防止电缆下垂,沿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均匀;
· 安装槽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 端正牢固,并与列架保持垂直;
¡ 列间槽道应成一直线,从前向后看左右偏差不超过3mm;
¡ 两列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2mm。
· 当采用上走线时,走线架必须与墙壁绝缘。
上走线需在机架上方安装走线架,走线架的位置根据机架在机房内的布置而定,走线架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机架的安装非常重要。以下是上走线方式的一些基本要求:
· 走线架必须设立在机架的正上方,每排机架上方均设走线架。
· 走线架下方与机架顶部的距离建议大于500mm,以免影响机架的散热。
· 走线架与天花板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电缆布线和布线工的操作。
· 当走线架下方与机架顶部的距离超过800mm时,应使用下走线架,以免拉力过大而损伤电缆。
· 走线架至配线架处下线时,不应将电缆拉得过紧,以保护电缆。
· 电缆在走线架上的绑扎请遵守相关线缆的绑扎工艺。
· 电缆在走线架顶请适当作拐弯处理,留一定的长度余量。
外部电缆的下走线基本要求:
· 电缆在架底留有少量余量,做成几个弯。
· 沿机框布线时,拉力不要过大。
· 在防静电地板下布放电缆要按照设计中规定的路由布放。
· 电缆在地板下绑扎尺寸采用900-1000 mm间隔,机架底下1米左右远的距离可以交叉。之后线扎应编排成整体。
· 电缆在地板下要4-8根一小扎,每环用扎扣串联成整体,电缆可以多排叠加布放,但最高叠加不能超过防静电地板下净空的四分之三,一般以一半为宜,以防阻止冷气的流动,影响机器的通风散热。
· 电缆布放完成之后要清理扎扣。
P3500可使用H3C RPS800-A电源为其供电。P3500连接H3C RPS800-A电源时,请使用H3C提供的配套DC电源线。
图4-52 DC电源线
1: H2*7插头,连接RPS800-A直流电源输出口 |
2: 输出端子,连接P3500电源口 |
图4-53 P3500连接RPS800-A示意图
1: P3500电源口 |
2: 直流电源输出口 |
3: RPS800-A |
4: 交流电源输入口 |
具体连接步骤如下。
(2) 将电源线与P3500相连接:将电源线接口插入P3500电源接口直到听到卡紧的声音。
(3) 将电源线的H2*7插头插入RPS800-A的直流电源输出口,并拧紧固定螺钉。
图4-54 连接DC电源线至RPS800-A
(4) 为RPS800-A供电:将交流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入RPS800-A的交流电源输入口,确保接触良好;并将交流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交流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有关RPS800-A的详细介绍请参见《RPS800-A用户手册》。
P3600可使用H3C RPS1600-A2电源为其供电。P3600连接H3C RPS1600-A2电源时,请使用H3C提供的配套DC电源线。
图4-55 P3600连接RPS1600-A2示意图
具体连接步骤如下。
(2) 将电源线与P3600相连接:将P3600电源模块上接线端子的保护罩打开,露出接线端子。用十字螺丝刀松开接线端子的固定螺钉;将直流电源线中黑色线缆的OT端子连接到电源接入模块上保护罩标有“RTN(+)”下方的接线端子上,将直流电源线中蓝色线缆的OT端子连接到交换机电源接入模块上保护罩标有“NEG(-)”下方的接线端子上,并拧紧固定螺母;将接线端子保护罩改好并拧紧螺钉。
图4-56 电源线与P3600电源模块连接示意图
(3) 将电源线与RPS1600-A2电源相连接:将电源模块上接线端子的保护罩取下来,露出接线端子。用十字螺丝刀松开接线端子的固定螺钉;将直流电源线中黑色线缆另一端的OT端子连接到RPS电源正极的接线端子上,将直流电源线中蓝色线缆另一端的OT端子连接到RPS电源负极的接线端子上,并拧紧固定螺母;将接线端子保护罩装回接线端子上。
图4-57 电源线与RPS1600-A2电源连接示意图
(4) 为RPS1600-A2供电:将交流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入RPS1600-A2的交流电源输入口,确保接触良好;并将交流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交流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有关RPS1600-A2的详细介绍请参见《RPS1600-A2用户手册》。
P3500系统由直流电供电。
P3617/P3608仅支持直流供电,P3602支持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
如果是通过直流电供电,PSS将内部的交流电源转换成-48V直流电,通过PDP分配到P3500/P3617/P3608/P3602设备。
P3500主机框或扩展机框上-48V -48V RTN和FGND的连接位置如图4-58所示。
P3600主机框或扩展机框上-48V -48V RTN和FGND的连接位置如图4-59所示。
图4-59 P3617机框的电源线和接地线连接
P3500从机框到PDP-B的电源和接地连接,如表4-9所列。
从PDP-B |
到机框 |
电缆名称 |
断路器满载 |
PDP-B -48V (1A) |
P1槽 PWRA "-48(A)" |
-48V PDP到机框 |
32A |
PDP-B -48V RTN (1A) |
P1槽 PWRA "-48V RTN (A)" |
-48V RTN PDP到机框 |
N/A |
PDP-B -48V (1B) |
P2槽 PWRA "-48(B)" |
-48V PDP到机框 |
32A |
PDP-B -48V RTN (1B) |
P2槽 PWRA "-48V RTN (B)" |
-48V RTN PDP到机框 |
N/A |
PDP-B FGND (1) |
机框 "FGND" |
FGND PDP到机框 |
N/A |
P3600从PDP到机框的电源线和接地线连接,如表4-10所列。
从PDP |
到机框 |
电缆名称 |
断路器满载 |
PDP -48V (1A) |
P1槽 "-48" |
-48V PDP到机框 |
P3617:60A P3608:40A P3602:15A |
PDP -48V RTN (1A) |
P1槽 " RTN " |
-48V RTN PDP到机框 |
N/A |
PDP -48V (1B) |
P2槽"-48" |
-48V PDP到机框 |
P3617:60A P3608:40A P3602:15A |
PDP -48V RTN (1B) |
P2槽 "RTN " |
-48V RTN PDP到机框 |
N/A |
PDP FGND (1) |
机框"FGND" |
FGND PDP到机框 |
N/A |
按照以下步骤连接电源和接地电缆到设备。
(1) 从包装纸箱取出机框的电源和接地电缆,所有的电缆如表4-11所列: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数量 |
-48V PDP到机框 |
蓝色 |
2 |
-48V RTN PDP到机框 |
黑色 |
2 |
FGND PDP到机框 |
黄绿色 |
1 |
(2) 一些电缆需在现场切割到合适的长度并压接铜鼻子。这些电缆及相应的铜鼻子如表4-12所列。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铜鼻子类别 |
-48V PDP到机框 |
蓝色 |
环形端子 |
-48V RTN PDP到机框 |
黑色 |
环形端子 |
FGND PDP到机框 |
黄绿色 |
环形端子 |
(3) 将电缆切割到可以连接到相应连接器的长度,然后使用压线钳在电缆上安装铜鼻子。
(4) 使用十字螺丝刀旋松PDP -48V端子上的螺丝,将所有2根蓝色电缆(P3617/P3608/P3500:16mm2,P3602:6mm2)一端的铜鼻子分别连到PDP的-48V输出端子上。PDP上的端子位置如图4-60所示。PDP端子和每根电缆的具体连接如表4-13所示。
图4-60 PDP -48V输出上的电缆连接
表4-13 PDP -48V输出上的电缆连接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连接到 PDP端子 |
-48V PDP到机框 |
蓝色 |
PDP -48V (1A) |
-48V PDP 到机框 |
蓝色 |
PDP -48V (1B) |
(5) 使用十字螺丝刀旋松PDP -48V RTN端子上的螺丝,将所有2根黑色电缆( P3617/P3608/P3500:16mm2,P3602:6mm2)一端的铜鼻子分别连到PDP的-48V RTN端子上。PDP上的端子位置如图4-61所示。PDP端子和每根电缆的具体连接如表4-14所示。
图4-61 PDP -48V RTN上的电缆连接
表4-14 PDP -48V RTN上的电缆连接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连接到PDP端子 |
-48V RTN PDP到机框 |
黑色 |
PDP -48V RTN (1A) |
-48V RTN PDP到机框 |
黑色 |
PDP -48V RTN (1B) |
(6) 使用十字螺丝刀旋松PDP FGND端子上的螺丝,将黄绿色电缆(电缆要求见表4-15)一端的铜鼻子分别连接到PDP的FGND端子上。PDP上的端子位置如图4-62所示。PDP端子和每根电缆的具体连接如图4-62所示。
图4-62 PDP FGND的电缆连接
表4-15 PDP FGND的电缆连接
电缆名称 |
电缆颜色 |
连接到PDP端子 |
FGND PDP到机框 |
黄色/绿色 |
PDP FGND |
表4-16 PDP-机框FGND线列表
说明 |
适用产品 |
|
1 |
机框到PDP的FGND线,2.6m,OT5-6 to Open,UL1015 14AWG,600V 105C,黄/绿,RoHS |
P3602 |
2 |
接地线,3米,一端OT16-6端子,16平方毫米,黄绿双色,RoHS |
P3617/P3608/P3500 |
本节介绍如何将直流电源连接到设备。
直流供电电缆规格要求,如表4-17所示。
电缆名称 |
电缆描述 |
数量 |
-48V输入电缆 |
Power wire,P3617/P3608/P3500:16mm2,P3602:6mm2 (Blue), Rohs |
2 |
-48 RTN输入电缆 |
Power wire, P3617/P3608/P3500:16mm2,P3602:6mm2 (Black), Rohs |
2 |
FGND输入电缆 |
要求参见表4-16。 |
1 |
连接直流电缆步骤如下:
(2) 检查安装站点是否已经按照要求完成了接地系统的施工。本公司对站点的接地有详细而严格的要求,请务必遵照设备雷电保护和接地规范来执行。
(3) 检查机房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检查电源电缆和接地电缆的一端已安装好铜鼻子。
(4) 将–48V (蓝色), –48V RTN (黑色) 和 FGND (黄绿色)电缆放在实际安装地点附近。将电缆放在走线托架或走线槽。
(5) 将 –48V、–48V RTN和FGND电缆沿机架的走线孔走线,并布放在PDP接线区,如图4-63所示。
图4-63 直流供电电缆与PDP的连接示意图
(6) 用扳手将-48V、–48V RTN和FGND电缆的铜鼻子分别固定在接地排的接线柱上。接地位置参见图4-64。
图4-64 P3617接地位置
该图以P3617为例,其余产品接地均位于左右两侧挂耳上,可参考此图操作。
(7) 固定铜鼻子时,应注意加垫片及弹簧垫圈,保证接触良好,紧固后用绝缘胶布进行缠绕密封包扎。铜鼻子的固定参见图3-12。
(8) 调整-48V、GND和FGND电缆,使其走线平整。调整完成后,在机架外用波纹管缠绕电缆,波纹管起保护和美观的作用。
(9) 将电缆的另一端安装铜鼻子,并固定到机房提供的供电设备端子上。
保护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小于5欧姆。为减少环境(环境温度或湿度)对接地电阻的干扰,维护人员应定期测量接地电阻并作相应处理,保证系统的良好接地。
安装时务必要拧紧螺母,以尽量减小接触电阻。
本节介绍如何将交流电源连接到P3602。
(1) 检查机房接地点的接地电阻是否小于5欧姆(户外情况下小于10欧姆)。
(2) 将接地线的铜头分别连接到接地排的接线柱和设备的接地接口上。
(3) 对于AC交流电源连接,使用随附的AC交流电源线将P3602的电源插座连接到机柜内的电源插座。
本章描述了光纤端口和如何连接光纤,内容包括:
· 光纤端口说明
· 光纤端口连接
P3500的PON板名称为GPFA,每块PON板有16个PON口,每1个PON口提供1个SC SFP模块接口,每个SC SFP模块提供一个OLT端口。
P3600系列有四种类型的PON板,每种PON板可安装的PON模块数量不一样,每1个PON口提供1个SC SFP模块接口,每个SC SFP模块提供一个OLT端口。上行以太网使用LC接口SFP,速度为1G/10G/25G/100Gbps。
表4-18 PON板支持的PON口数量
PON板名称 |
PON板描述 |
PON口数量 |
GPFA |
GPON处理板 |
16 |
GPFB |
GPON处理板 |
16 |
XGFSA |
XGSPON or XGPON 处理板 |
16 |
XGFCA |
XG(S)PON & GPON 组合处理板 |
16 |
光模块接入和拔出操作步骤如下:
(1) SFP光模块拔出方法的如图4-66所示。
打出锁销(步骤1),拉出SFP光模块(步骤2)。
图4-66 SFP光模块拔出示意图
(2) 根据机房要求布放光纤。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现场勘测时应根据现场布置情况确定光纤长度。
(3) 光纤跳线操作还必须满足ODF机架整齐、布线美观、操作方便等原则。多余的光纤可按规定盘绕在ODF架侧面和底部的光纤盘上,不得影响以后的跳纤。P3617光纤布放如图4-67所示。
图4-67 P3617光纤布放示意图
没有连接光纤的物理端口,请勿移除 SFP 模块上的防尘塞或光纤上的橡胶帽。插入PON光纤插头时,确保光纤插头上的薄片卡入适当位置,以确保接触良好。
图4-68 OLT PON口与分光器的连接
OLT与ONU之间的连线说明:
· OLT的PON端口和分光器之间连接
¡ 两头带SC接头的单模光缆
· 分光器和ONU之间连接
¡ 根据ONU的PON端口类型,选用相应接头的光缆。
从OLT到ONU,必须有15dB功率衰减。否则,可能对OLT或者ONU的光收发器产生破坏。
上电检查包括:
· 测试PDP
· 板卡上电检查
PDP安装后的加电测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测试前,拆除连接PDP输出端子的电缆。
(2) 将已安装的板卡从机框背板上断开。
(3) 打开为PDP供电的直流电源的断路器。
(4) 将数字万用表的(-)引线连接到PDP的48V输入引线。
(5) 将数字万用表的(+)引线连接至PDP(-48V RTN)。
(6) 标称电压读数应为-48伏;然而,系统的工作电压范围为-40V至-60V。
(7) 通过PDP中的相关断路器“打开”系统机架的电源。
(8) 将数字万用表的(-)引线连接至PDP(–48V DC输出)。
(9) 将数字万用表的(+)引线连接至PDP(-48V RTN)。
(10) 标称电压读数应为-48伏;但是,系统的工作电压范围为-40V至-60V。
(11) 通过PDP中的相关断路器“关闭”系统机架的电源。
(12) 将已安装的板卡重新连接到机框背板。
按照以下步骤测试电源板卡:
(1) 将PDP断路器拨到“ON”。
(2) 将电源板卡插入电源槽位。
(3) 电源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点亮,表示系统输入电源正常。
(4) 把所有的板卡正确地插入机框。
(5) 观察板卡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
(6) 将风扇盘拖出来,查看每个风扇的扇页是否有余转。
· 如果有,说明风扇正常工作;
· 如果没有,立即更换风扇盘。
设备及各模块外观请以实际发货为准,本文中的图片仅供参考。
请您妥善保管交换机及各部件的包装盒、包装袋等物品,以便将来需要时使用。
安装交换机到19英寸标准机柜的具体流程如图5-1所示。
· 请确认已经仔细阅读“2 安装前的准备”,并按要求完成准备工作。
· 请确认已经准备好19英寸标准机柜(有关机柜安装的详细说明,请参见机柜安装说明书)。
· 请检查机柜的接地与平稳性,并确保机柜内的安装位置足够放置待安装的机箱,机柜内部和周围没有影响机箱安装的障碍物。
· 请确认已经准备好待安装的交换机,并搬运到离机柜较近,方便移动的位置。
为了保证机柜的平稳性,推荐您将S7500X-G系列交换机安装于机柜底部。如果要在机柜上安装多台设备,请将重量较大的设备安装于机柜下方。
在将机箱安装到机柜前,需要在机柜上安装滑道。如果机柜上已有滑道,此步骤可以跳过。
· 安装滑道之前,请您确认所用滑道的承重能力是否满足要求。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重量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 H3C推荐您订购H3C安装滑道附件-500mm~800mm(LSTM2KSGD0),此附件可以在前后立柱方孔条之间的距离在该滑道的伸缩范围之内的机柜上应用。
· S7500X-G系列交换机包括多款机型,高度各不相同,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机箱在机柜内的安装位置。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尺寸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 根据机柜种类不同,机柜外观和滑道的安装方法可能存在差异,以下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滑道上的标识区分左右滑道以及前后端(参见表5-1),避免装反。
1: 导轨 |
2: 滑道标识 |
3: 安装孔位 |
滑道标识 |
含义 |
安装指导 |
F/L |
左侧滑道前端 |
将此端安装在机柜前方左侧的方孔条上 |
F/R |
右侧滑道前端 |
将此端安装在机柜前方右侧的方孔条上 |
(2) 确定滑道在机柜方孔条上的安装位置,并用记号笔在安装螺钉的孔位做上标记。
¡ 请确保将滑道的承载平面和机柜方孔条相邻两个RU(Rack Unit)之间的分界线(整U分界线)对齐,如图5-3所示。
¡ 每根机柜方孔条上需要安装6颗螺钉以固定滑道,标记时标出安装螺钉的起始孔位即可。
¡ 在4根机柜方孔条的相同位置标记螺钉的安装孔位。
1 RU有3个孔的高度,中间孔为辅助安装孔,两侧孔为标准安装孔。其中相邻的两个标准安装孔之间的间距略小于辅助安装孔和与它相邻的标准安装孔之间的间距,请注意区别。
1: 整U分界线 |
(3) 在每根机柜方孔条的标记位置安装浮动螺母,一共安装24(6×4)颗浮动螺母。安装方法如图5-4所示。
(4) 将一侧滑道紧贴机柜对应侧的方孔条,使滑道前端的安装孔位与机柜前端方孔条的浮动螺母孔位一一对准,然后安装6颗固定螺钉,如图5-5所示。
(5) 将滑道保持水平,调节滑道长度,使滑道后端的安装孔位与机柜后端方孔条的浮动螺母孔位紧密贴合,并用螺钉逐一固定。
为确保承重,请将滑道所有安装孔位都安装好固定螺钉。
(6) 重复步骤(4)、(5),安装另一侧滑道(两侧滑道高度请保持一致,以保证导轨上的设备能水平放置)。
安装完毕后如图5-6所示。
在安装机箱到机柜之前,您需要先在机柜前方两侧的立柱方孔条上安装浮动螺母。
(1) 如图5-7所示,请根据挂耳孔位及滑道的安装位置确定浮动螺母的安装孔位。
(2) 如图5-4所示,安装浮动螺母到机柜前方两侧的立柱方孔条上。
1: 浮动螺母 |
在规划设备安装时,请确保待安装到机柜的所有设备的总高度不能超过机柜面板可安装高度。
在安装机箱到机柜之前,您需要在机箱上安装S7500X-G系列交换机随机提供的挂耳和走线架(挂耳用于将机箱固定到机柜,走线架用于交换机布线)。
S7500X-G系列交换机需要先将走线架安装到挂耳上,然后再将挂耳安装到机箱上。具体安装方法请参见5.1.4 1. 安装走线架、5.1.4 2. 安装挂耳。
在将S7500X-G系列交换机安装到机柜以前,需要先将挂耳安装到机箱上,图5-9所示。
安装时正对机箱单板插槽方向,将装有走线架的挂耳安装在交换机正面的左侧,将无走线架的挂耳装在交换机正面的右侧(风扇框侧)。
图5-9 安装挂耳示意图(以S7506X-G为例)
安装机箱到机柜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调整机箱方位,使机箱背面正对机柜前方。
(2) 多人配合(不少于2人),使用机箱上的把手或多人用手托住机箱底部抬起机箱,直至机箱底部略高于机柜上的承重滑道。
· 请勿试图通过抓握交换机模块(风扇框、电源)把手、机箱通风孔或机箱后面板拉手来进行设备的搬运,否则可能因该部件无法承重而引起交换机损坏,甚至会伤害到您的身体。
· S7500X-G系列交换机包括多款机型,对于较重机型,推荐您使用机械设备搬运。
(3) 将机箱放至在滑道上,并平稳滑入机柜,直到交换机挂耳紧贴机柜前方立柱方孔条。
将机箱放至滑道后,请勿立刻松手,以免机箱倾倒而损坏交换机,甚至伤害您的身体。
(4) 用随机附带的螺钉将机箱通过挂耳固定到机柜上。
如果挂耳上的螺钉孔与您在机柜上安装的浮动螺母无法完全对正,请您检查滑道的承重平面是否在整U分界线上,以及浮动螺母是否安装在正确的孔位。
交换机保护地线的正常连接是设备防雷、抗干扰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使用交换机前,请您首先正确接好保护地线。
S7500X-G系列交换机支持如下接地方式,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通过接地排接地
· 通过交流电源线接地
· 通过直流电源的回流线RTN接地
当安装场所有接地排时,交换机可以采用将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排的方式进行接地。
· 为了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请使用随机附带的接地线(黄绿双色保护接地电缆)。
· 消防水管和建筑物的避雷针接地都不是正确的接地位置,交换机的接地线应该连接到机房的工程接地。
具体步骤如下:
(1) 从包装袋中取出随机附带的接地线。
(2) 用螺丝刀将机箱背部接地点上的两个接地螺钉分别取下。
S7500X-G系列交换机随机提供的接地线(连机箱端采用双孔端子,连接地排端采用OT端子),符合NEBS标准。
(3) 用接地螺钉将接地线的双孔端子紧固到机箱接地点上。
(4) 将接地线的另一端(OT端子)套在接地排的接地柱上,用六角螺母将接地线紧固在接地柱上。
若交换机采用交流供电且安装场所没有接地排时,交换机可以通过交流电源线接地,如图5-12所示。
请确保交流电源采用带保护地线的三芯电缆,且交流电源线在配电室或交流供电变压器侧良好接地,并保证设备的电源线插座和交流电源线可靠连接。
若交换机采用-48V直流供电且安装场所没有接地排时,交换机可以通过直流电源的回流线(RTN)进行接地,如图5-13所示。
请确保机房直流电源柜的RTN母排可靠接地。
图5-13 利用直流电源的回流线RTN接地安装简图
禁止带电安装设备、模块和线缆。
· 设备及各模块外观请以实际发货为准,本文中的图片仅供参考。
· 各类可插拔模块的安装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推荐您安装完所需的可插拔模块后,最后再连接电源线。
请您妥善保管交换机及各部件的包装盒、包装袋等物品,以便将来需要时使用。
S7500X-G系列交换机随机配备有防静电腕带,为了避免静电对电子器件造成损坏,在安装各类可插拔模块的过程中,请您佩戴防静电腕带并确保防静电腕带良好接地。
防静电腕带的使用方法如下:
(1) 确认交换机已经良好接地。交换机的接地方法请参见“5.1.6 连接地线”。
(2) 将手伸进防静电腕带。
(3) 拉紧锁扣,确认防静电腕带与皮肤接触良好。
(4) 将防静电腕带接地端子插入交换机机箱的防静电腕带插孔(具有ESD标识)内,或者用鳄鱼夹夹在机箱的接地柱上。
为了安全起见,请使用万用表检查防静电腕带的阻值。人体与地之间的电阻应该在1~10兆欧姆之间。
· S7500X-G系列交换机主控板和业务板的安装方法基本相同,且均支持带电插拔。
· 安装单板到机箱前,请检查单板的连接器是否有破损和堵塞,以免对机箱背板造成损坏。
· 如果单板带有防护盒,安装前需要拆掉防护盒。防护盒拆卸方法为:松开松不脱螺钉后,将单板的两个扳手向外翻,然后将单板拉出。
单板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选择安装单板的插槽,若该插槽部位装有假面板,先将假面板取下(请妥善保存拆卸下来的假面板,以便将来需要时使用)。
(3) 将单板上两个扳手向外翻。
(4) 一只手握住单板前面板,另一只手托住单板底部(注意不要触碰到单板电路),将单板后端对准插槽导轨,沿着导轨平稳插入到底(请务必保持单板与插槽平行,避免与机箱内其他部件产生刮蹭)。
(5) 将扳手向内合拢,使单板与背板紧密接触。
(6) 用螺丝刀拧紧单板上的松不脱螺钉。
· 为保证设备正常的通风散热,对于没有用到的单板槽位,务必要安装上相应的假面板。
· 在安装假面板前,请注意区分主控板与业务板假面板。主控板假面板的底色标识与主控板一致。
S7500X-G系列交换机电源采用1+1冗余备份,支持双电网输入。可选择交流电源(AC)或者直流电源(DC)两种供电方式。您可以根据需求选配合适的电源模块,关于可选配电源模块的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 双电网输入时,输入电压的幅值、相位和频率需要保持一致。
· 双电源供电时,每个电源必须单独配一个断路器。
· 为保证设备正常的通风散热,对于没有用到的电源槽位,务必要安装上相应的假面板。
· 请保证设备上两个电源槽位上的电源配置完全相同。电源适配器和3RU电源模块不能混插,且如果使用电源适配器,两个电源槽位上的电源模块配置必须相同。
部分使用PSR1400-12D1等大功率电源模块的交换机,在整机功耗较小时,可选用其他方式为设备供电:
· 在整机功耗不大于650W,可以通过电源模块适配器配合PSR650-A/PSR650-D的方式为设备供电,但不建议使用这种配置。
· 用户要求电源模块适配器配合大于2块电源为设备供电时,可使用LSQM1PWRSPB(0231A5X0)电源模块适配器配合PSR650-A/PSR650-D/PSR1200-A/PSR1200-D的方式为设备供电。
关于电源模块与机箱的适配关系的详细情况,可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如果您选配了电源模块适配器,请先将电源模块适配器安装到机箱中,然后再将电源模块安装到电源模块适配器中。
电源模块适配器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从电源模块适配器包装盒中取出电源模块适配器。
(3) 用一只手握住电源模块适配器的拉手,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适配器底部,将电源模块适配器沿导轨插入,直到电源模块适配器完全插入机箱中,并且与背板连接器端子接触良好。
· 插入过程中,必须借助轻微的惯性将电源模块适配器插入机箱。
· 为了避免损坏电源模块适配器和背板的连接端子,在插入过程中,如果位置没有对正,必须先使电源模块适配器后退,然后重新插入。
(4) 用十字螺丝刀将松不脱螺钉拧紧,使电源模块适配器固定在设备机箱中。
安装固定螺钉时,如果发现螺钉不能拧紧,很可能是因为电源模块适配器没有正确安装引起的,请仔细检查。
图5-16 电源模块适配器安装示意图
· 安装电源模块前,请确保待安装电源模块的开关处于关闭(OFF)状态。
· 不同型号的电源模块不能混插在同一台设备上。
· 请确保待安装电源模块的供电功率能满足交换机的实际需求。
· 搬运电源模块时,请用手托住模块的底部,切勿提着模块拉手进行搬运,否则可能会损坏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选择安装电源模块的电源插槽,若电源插槽部位装有假面板,先将假面板取下(请您妥善保管好取下的假面板,以便将来需要时使用)。
(3) 从电源模块包装盒中取出电源模块,确认电源模块的型号与所需一致。
(4) 保证电源模块上下方向正确,用一只手抓住电源模块的拉手,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的底部,将其后端对准电源插槽。
(5) 将电源模块沿着电源插槽导轨,水平插入插槽,直到电源模块后端与背板插口良好接触。
为了避免损坏或弯曲电源端子,在插入过程中,如果位置没有对正,请先将电源模块拉出,调整位置后再重新插入。
(6) 用十字螺丝刀对准电源上的松不脱螺钉,并顺时针方向旋转,直至拧紧,使电源模块固定在交换机机箱中。
如果发现松不脱螺钉难以拧紧,请勿强行拧入,以免造成器件损坏。请仔细检查电源模块安装是否正确后再次尝试。
图5-17 电源模块安装示意图(以安装PSR1400-12D1电源模块为例)
连接电源线前,请确保待连接电源线的电源模块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通常情况下,用户机房使用的是10A电源线的插线排,而PSR1200-A、PSR1400-A和PSR2800-ACV电源模块的输入采用16A交流电源线,因此需要您选用适合16A电源线的插线排,并且确保交流供电系统能够提供相应的供电能力。不同类型的交流电源线插头制式与国家或地区对应关系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1) 在电源模块上安装电源线防脱卡钩。将防脱卡钩的两头分别插入电源线插座左侧的插孔中,安装完成后将电源线防脱卡钩向左扳。
(2) 从包装袋中取出交流电源线,确认型号与所需一致(PSR320-A/PSR650-A电源模块均使用10A交流电源线)。
(3) 将交流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入电源线插座,并确保接触良好。
(4) 将电源线防脱卡钩向右扳,卡住交流电源线。
(5) 将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交流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图5-18 PSR320-A/PSR650-A电源线连接示意图
不同批次的PSR1400-A/PSR2800-ACV电源附件不同。若电源附件中包含可拆卸式扎带,请参考此方式连接和固定电源线。
PSR650C-12A、PSR1200-A、PSR1400-A、PSR1400-12A1-F、PSR2800-ACV和PSR2800-A1-F的电源线连接步骤类似,本节以连接PSR650C-12A的电源线为例。电源线连接步骤如下:
(1) 从包装袋中取出交流电源线,确认型号与所需一致(PSR650C-12A电源模块使用10A交流电源线,PSR1200-A、PSR1400-A、PSR1400-12A1-F、PSR2800-ACV和PSR2800-A1-F电源模块使用16A交流电源线)。
(2) 将交流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入电源线插座,并确保接触良好。
(3) 用可拆卸式扎带将交流电源线固定在电源模块把手上。
(4) 将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交流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图5-19 PSR650C-12A电源线连接示意图
不同批次的PSR1400-A/PSR2800-ACV电源附件不同。若电源附件中包含电源线防脱套件,请参考此方式连接和固定电源线。
PSR1400-A和PSR2800-ACV的电源线连接步骤类似,本节以连接PSR1400-A的电源线为例。电源线连接步骤如下:
(1) 从包装袋中取出交流电源线,确认型号与所需一致(PSR1400-A/PSR2800-ACV电源模块使用16A交流电源线)。
(2) 用十字螺丝刀拧下用于固定电源线防脱套件左右侧的螺钉,取下防脱套件的右半侧。
(3) 将交流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入电源模块上的电源线插座,并确保接触良好。
(4) 将卸下来的右半侧电源线防脱套件重新用螺钉固定到另一半防脱套件上,以防止电源线脱落。
(5) 将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交流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图5-20 PSR1400-A电源线连接示意图
(1) 从包装袋中取出电源线,确认型号与所需一致(PSR2500-12AHD电源模块使用16A交流电源线或者高压直流电源线)。
(2) 将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入电源线插座,并确保电源线防脱落卡扣安装到位。
(3) 将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图5-21 PSR2500-12AHD电源线连接示意图(以连接16A交流电源线为例)
PSR6000-ACV是一款交流输入、直流输出的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可同时提供交换机系统供电和PoE供电,并可通过独立的开关对系统供电和PoE供电进行控制。连接PSR6000-ACV电源线之前,请确保系统电源开关和PoE电源开关都处于关闭状态。
PSR6000-ACV电源模块(使用16A交流电源线)具有4个电源插口:
· 1个系统输入电源插口,如图5-22中⑤所示。
· 3个PoE输入电源插口,如图5-22中⑧所示。
系统输入电源线和PoE输入电源线的连接方法相同,此处以系统输入电源线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图5-22 PSR6000-ACV交流电源模块面板示意图
1: 松不脱螺钉 |
2: PoE电源开关(“O”关,“—”开) |
3: 电源模块状态指示灯 |
4: 电源线防脱套件固定螺孔 |
5: 系统输入电源插口 |
6: 系统电源开关(“O”关,“—”开) |
7: 电源模块拉手 |
8: PoE输入电源插口 |
电源线连接步骤如下:
(2) 按照图5-23所示方位,将电源线防脱套件固定在电源线插头上(请注意左右两侧套件与电源线的相对位置,如果相对位置和图中不符,则电源线防脱套件上用于和电源模块固定的螺孔无法与电源模块上的螺孔对齐)。
(3) 用十字螺丝刀将电源线防脱套件左右两部分用螺钉固定在一起。
1: 电源线防脱套件与电源模块间固定螺孔 |
2: 电源线插头 |
3: 电源线防脱套件间固定螺孔 |
(4) 将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模块的电源插座。
安装过程中,如果发现防脱套件不能与电源模块固定螺孔对齐,则电源线防脱套件左右两部分位置与图5-23所示不符,此时可以将防脱套件向后拉出,然后旋转180度,再向前推至固定位置,则可以完成对齐。
(5) 用螺钉将电源线防脱套件固定在电源模块上,并用十字螺丝刀拧紧。
(6) 将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交流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图5-24 PSR6000-ACV交流电源线连接示意图
PSR650-D/PSR650C-12D电源线连接步骤类似,本节仅以连接PSR650-D电源线步骤为例。电源线连接步骤如下:
(1) 将直流电源模块上接线端子的保护罩取下来,露出接线端子。
(2) 用十字螺丝刀松开接线端子的固定螺钉。
(3) 将电源模块随机所带直流电源线标识为“-”的一端(其导线颜色为蓝色)插到标有“-”的端子上并拧紧固定螺钉。
(4) 将电源模块随机所带直流电源线标识为“+”的一端(其导线颜色为黑色)插到标有“+”的端子上并拧紧固定螺钉。
(5) 将接线端子保护罩套在接线端子上。
(6) 将直流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到外部供电系统。
¡ 将蓝色直流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到供电系统的-48V(-)接线端子上。
¡ 将黑色直流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到为交换机提供电源输入的RTN(+)接线端子上。
连接直流电源线到电源输入接线端子时,请确保电源输入端的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图5-25 PSR650-D电源线连接示意图
(1) 使用十字螺丝刀逆时针拧松电源模块上电源连接器的松不脱螺丝,将电源连接器从电源模块上拆除放在一边备用。
图5-26 拆卸电源连接器
(2) 将直流电源模块随机附带的直流电源线标有“-”的一端插到电源连接器标有“-”的端子上,并拧紧紧固螺钉;将标有“+”的一端插到电源连接器标有“+”的端子上,并拧紧紧固螺钉。
图5-27 将直流电源线安装到电源连接器
(3) 确定电源连接器安装的方向,将电源连接器插入到直流电源模块,并用十字螺丝刀顺时针方向拧紧电源连接器上的螺丝。
图5-28 将电源连接器安装到电源模块
(4) 将直流电源线的另一端连到直流供电设备上并使用绑线扎带将电源线固定在立柱上。
PSR1400-12D1和PSR2500-12D电源线连接步骤类似,本节仅以连接PSR1400-12D1电源线步骤为例。电源线连接步骤如下:
(1) 用十字螺丝刀松开保护罩的固定螺钉,将保护罩取下来,露出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上面由内向外排列有两个平垫片、一个弹簧垫片和一个M6紧固螺母。
(2) 用M6套筒依次松开四个接线端子的紧固螺母,取下弹簧垫片和外侧的平垫片。
(3) 将电源模块随机所带直流电源线标识为“-”的一端(其导线颜色为蓝色)插到标有“-”的端子上。
(4) 将电源模块随机所带直流电源线标识为“+”的一端(其导线颜色为黑色)插到标有“+”的端子上。
(5) 将刚才取下来的平垫片、弹簧垫片、紧固螺母依次套在接线柱上,用M6套筒拧紧紧固螺母。
(6) 将保护罩罩在接线端子上,拧紧固定螺钉。
(7) 将直流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到外部供电系统。
¡ 将蓝色直流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到供电系统的-48V(-)接线端子上。
¡ 将黑色直流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到为交换机提供电源输入的RTN(+)接线端子上。
连接直流电源线到电源输入接线端子时,请确保电源输入端的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图5-29 PSR1400-12D1电源线连接示意图
· 在安装过程中,请小心缓慢进行,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模块的金手指部分。
· 为了避免线缆损坏、保证线缆中信号完整性,在安装过程中,应直接对线缆两端的模块进行操作,切勿过度拉扯或缠绕线缆。
· 插入光模块或线缆时,请先检查光模块或线缆是否正确插入端口,确保模块无错位、偏移等误操作后,再将其推入到位。
· 在光模块正常工作时,请不要直视光模块的光纤插孔,避免激光对眼睛造成伤害。
· 安装线缆时,请保证线缆两端的模块与光口的适配性。
为了避免因安装步骤不当而造成器件损坏,请您在安装SFP/SFP+/SFP28/QSFP+/QSFP28模块之前仔细阅读本节内容。
QSFP+模块分为两种,一种模块采用金属拉手,另一种模块采用塑料拉手。两种QSFP+模块的安装方法类似。
SFP模块、SFP+模块、SFP28模块、QSFP+模块和QSFP28模块安装过程类似,下文描述以 SFP+ 模块为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选择安装光模块的光口,拔出光口上的防尘盖。
(3) 从包装袋中取出待安装的SFP+模块(请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模块的金手指部分)。
(4) 如图5-30所示,从包装盒中拿出SFP+模块(拉手状态为向上垂直卡住顶部卡扣),用手捏住待安装模块两侧,将其轻推入插槽(光模块和光口具有防反插设计,如遇到阻碍而无法完全插入,请将光模块翻转),直至模块与插槽紧密接触(可以感到待安装模块顶部和底部的弹片卡住插槽)。
图5-30 安装SFP+模块示意图
· 当SFP/SFP+/SFP28/QSFP+/QSFP28模块安装比较密集、空间有限时,也可使用手指轻推模块前部,将其轻推入插槽。
· 光模块上设计有卡钩,与光口上的卡槽互相配合形成卡接结构。当光模块向外滑出时,卡钩被卡槽阻挡,从而防止光模块意外脱出。
· 在连接光纤前,请勿将可插拔接口模块上的保护胶塞拔出。
· 勿将已插有光纤的可插拔接口模块直接插入插槽,请拔出光纤后再进行安装。
· 连接光纤的方法请参见“5.3.2 2. 通过光纤接入网络”。
端口之间进行短距离连接时,可使用电缆或光缆进行连接:
· SFP+端口之间进行短距离连接时,可使用SFP+ DAC电缆。
· SFP28端口之间进行短距离连接时,可使用SFP28 DAC电缆或QSFP28 AOC光缆。
· QSFP+端口之间进行短距离连接时,可使用QSFP+ DAC电缆或QSFP+ AOC光缆。
· QSFP28端口之间进行短距离连接时,可使用QSFP28 DAC电缆或QSFP28 AOC光缆。
· QSFP+和SFP+端口之间进行短距离连接时,可使用QSFP+ to SFP+ DAC电缆。
· QSFP28和SFP28端口之间进行短距离连接时,可使用QSFP28 to SFP28 DAC电缆。
各电缆和光缆的安装过程类似,此处以SFP+ DAC电缆为例进行介绍。
SFP+ DAC电缆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选择安装电缆的光口,拔出光口上的防尘盖。
(3) 从包装袋中取出电缆。
(4) 将电缆末端的模块水平插入交换机相应的端口上,插入时需注意插入方向(模块和光口具有防反插设计,如遇到阻碍而无法插入,请将模块翻转),直至模块与光口紧密接触(可以感到模块卡住光口),如图5-31所示。
(1): 拉手 |
(2):插头 |
初次登录交换机只能通过Console口/USB Console口进行本地登录。
通过Console口/USB Console口登录之前,需要先将PC机(或终端)的串口/USB接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USB Console口连接。
Console口和PC机(或终端)上串口之间的配置电缆
¡ 将配置电缆DB-9(孔)插头插入PC机(或终端)的9芯(针)串口插座。
¡ 将配置电缆压接的RJ-45插头插入交换机的Console口里。
图5-32 Console口和PC机(或终端)的串口之间电缆示意图
表5-2 Console口和PC机(或终端)的串口之间电缆连接关系
RJ-45 |
Signal |
DB-9 |
Signal |
1 |
RTS |
8 |
CTS |
2 |
DTR |
6 |
DSR |
3 |
TXD |
2 |
RXD |
4 |
CD |
5 |
SG |
5 |
GND |
5 |
SG |
6 |
RXD |
3 |
TXD |
7 |
DSR |
4 |
DTR |
8 |
CTS |
7 |
RTS |
· USB Console口和PC机(或终端)上USB接口之间的配置电缆
¡ 将配置电缆上的USB A型插头插入PC机(或终端)USB接口中。
¡ 将配置电缆上的Micro USB Type B型插头插入交换机的USB Console口里。
图5-33 USB Console口和PC机(或终端)的USB接口之间电缆示意图
表5-3 USB Console口和PC机(或终端)的USB接口之间电缆连接关系
USB A型插头 |
Signal |
Micro USB Type B型插头 |
Signal |
1 |
VBUS |
1 |
VBUS |
2 |
D- |
2 |
D- |
3 |
D+ |
3 |
D+ |
|
|
4 |
ID(NC) |
4 |
GND |
5 |
GND |
· 连接配置电缆时请认准端口上的标识,以免误插入其它端口。
· PC机串口不支持带电插拔,请不要在交换机带电的情况下,将配置电缆插入PC机或者从PC机拔出。当连接PC和交换机时,请先安装配置电缆连接PC机端的插头,再连接交换机端的插头;在拆下时,先拔出配置电缆上连接交换机端的插头,再拔下连接PC机端的插头。
图5-34 本地登录交换机配置环境
如果Console口和USB Console口同时连接电缆,仅USB Console口可以正常通信。
在通过Console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时,需要通过超级终端或PuTTY等终端仿真程序与设备建立连接。用户可以运行这些程序来连接网络设备、Telnet或SSH站点,这些程序的详细介绍和使用方法请参见该程序的使用指导。
打开终端仿真程序后,请按如下要求设置终端参数:
· 波特率:9600
· 数据位:8
· 停止位:1
· 奇偶校验:无
· 流量控制:无
在交换机上电之前,请对交换机进行如下检查:
· 确保交换机已安装牢固。
· 确保所有单板均已正确安装。
· 确保未使用的槽位均已安装假面板。
· 确保所有通信电缆、光纤以及电源线和地线均已连接正确。
· 确保供电电压与交换机的要求一致。
· 确保配置电缆连接正确,配置终端已经打开,终端参数设置完毕。
请确保交换机外部供电系统的开关已打开,并打开电源模块的开关。
输出的信息会因软件版本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Press Ctrl+D to access BASIC-BOOTWARE MENU...
RAM test successful.
Press Ctrl+T to start five-step full RAM test...
Press Ctrl+Y to start nine-step full RAM test...
Booting Normal Extended BootWare
The Extended BootWare is self-decompressing...........................Done.
****************************************************************************
* *
* BootWare, Version 1.00 *
* *
****************************************************************************
Compiled Date : Jul 26 2017
CPU Type : loongson-2h
CPU Clock Speed : 800MHz
Memory Type : DDR3 SDRAM
Memory Size : 2048MB
Memory Speed : 333MHz
BootWare Size : 832KB
Flash Size : 16MB
CPLD Version : 001
PCB Version : Ver.A
BootWare Validating...
Press Ctrl+B to access EXTENDED-BOOTWARE MENU...
Loading the main image files...
Loading file flash: /S7500XG-CMW710-SYSTEM-A7721.bin............................
............................................................................
.....................................................................Done.
Loading file flash: /S7500XG-CMW710-BOOT-A7721.bin...........................
Done.
Image file flash:/S7500XG-CMW710-BOOT-A7721.bin is self-decompressing..........
...................................................Done.
System image is starting...
Cryptographic algorithms tests passed.
Line con0 is available.
Press ENTER to get started.
以上提示信息出现后,标志着交换机启动完成。键入回车,终端屏幕显示<Sysname>,此时,用户可以开始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 S7500X-G交换机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接口,有关命令行接口的详细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基础配置指导》中的“CLI”。
· 以上启动界面的显示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际显示为准。
交换机启动完成后,请进行如下检查,以保证交换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交换机上电以后,通风系统工作,请检查是否可以听到风扇旋转的声音,交换机的通风孔是否有空气排出。
· 查看交换机上的各种指示灯是否正常,有关指示灯状态的详细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 建议在将交换机接入网络前先完成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 交换机接入网络后,可使用ping命令或tracert命令来检查交换机与网络的互通性,具体的命令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网络管理和监控命令参考》中的“系统维护与调试”。
· 关于以太网双绞线、光纤、电缆的详细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10/100Base-TX端口、1000Base-T端口和10GBase-T端口都采用RJ-45连接器,端口支持MDI/MDIX自适应。接入网络时,10GBase-T端口需要采用6A或者7类以太网双绞线进行连接,其他端口请采用5类或5类以上双绞线连接以太网端口到网络。
连接步骤:
(1) 将以太网双绞线的一端插入交换机的RJ-45端口。
(2) 将以太网双绞线的另一端插入接入网络的设备的RJ-45端口。
(3) 检查RJ-45端口的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指示灯的状态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使用光纤将交换机接入网络前,需先将光模块安装到交换机上,再将光纤连接器插入光模块。光模块的安装方法请参见“5.2.4 安装可插拔接口模块(可选)”。
在使用光纤进行连接时,请注意以下内容:
· 请确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的类型是否与所采用的可插拔接口模块的类型相符。
· 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部分配套单板上的光接口(如SFP光接口)具有屏蔽堵头,当需要使用这些光接口时,需要先取下屏蔽堵头。请妥善保管取下的屏蔽堵头,当不再使用这些光接口时,需要在这些光接口上重新安装上屏蔽堵头。
· 光纤连接器上具有防尘帽,在使用光纤连接器时,请妥善保管防尘帽。当不再使用时,光纤连接器上必须盖好防尘帽,以免在装配过程中将光纤连接器插芯端面划伤而影响其性能指标。如果防尘帽过松或有污染,请您及时更换。
· 使用光纤连接前,请用无尘纸沾无水酒精将光纤连接器插芯端面擦净,擦拭时只能向一个方向擦,同时也要擦拭与其对接的光纤接头端面。
· 请勿扭曲、弯折光纤,安装后光纤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40mm(动态弯曲情况下最小弯曲半径为20D,静态情况下为10D,D为光纤防尘帽外径)。
· 连接时,如果光纤需要穿过金属板孔,那么该金属板孔应具有光滑的、经过充分倒圆的表面(倒圆半径R应不小于2mm),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加保护套或衬垫。
· 插拔光纤连接器时请勿用力过猛,避免用力拉、压、挤光纤。光纤允许的拉伸力和压扁力的最大值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光纤连接器种类很多,安装方法相同。连接步骤:
(1) 将光模块安装到交换机和接入网络的设备上。
(2) 取下光纤连接器的防尘帽,并清洁光纤端面。
(3) 取下光模块的防尘帽,将光纤一端的连接器连接到交换机的光模块上,光纤另一端连接器连接到接入网络的设备的光模块上:
¡ LC型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如图5-35所示
¡ MPO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如图5-36所示
(4) 检查光接口的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有关指示灯状态的详细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除BIDI模块的光纤封装为单根以外,其它模块的光纤分为两根,当光纤的一端连接光模块的发接口时,另一端需连接光模块的收接口。
(5)
连接光纤时,请不要直视光接口和光纤连接器,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图5-35 LC光纤连接器连接光模块
图5-36 MPO光纤连接器连接光模块
S7500X-G系列交换机可以通过电缆接入网络,连接电缆的具体步骤请参见“5.2.4 安装可插拔接口模块(可选)”。
S7500X-G系列交换机采用了模块化、可插拔设计,支持在不间断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对可插拔模块进行更换。
· 在不间断设备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可插拔模块更换时,请注意用电安全。
· 更换过程中,请严格遵守更换步骤,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对人身造成伤害。
· 对于待废弃的部件,如涉及硬盘、Flash等存储介质,建议删除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以免数据被窃取。删除数据有如下方法:格式化存储介质、物理销毁废旧存储介质。
设备及各模块外观请以实际发货为准,本文中的图片仅供参考。
当挂耳出现故障时需要对挂耳进行更换,具体更换步骤如下:
(1) 松开固定机箱到机柜的螺钉。
(2) 多人配合(不少于2人),将机箱沿滑道缓慢向外滑动直至有足够空间用于更换挂耳。
图5-37 拆卸机箱示意图(以S7506X-G为例)
(3) 拆卸挂耳如如图5-38所示。
(4) 安装挂耳,详细安装步骤请参见“5.1.4 安装附件到机箱”。
(5) 多人配合将机箱归位,并拧紧固定机箱的螺钉,详细步骤请参见“5.1.5 安装机箱到机柜”。
对于使用电源模块适配器配合小功率电源模块的方式为设备供电的交换机,如果根据用户需求更换大功率电源模块,更换电源模块时需要拆卸电源模块适配器。
电源模块适配器的具体更换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防静电垫子,用于放置拆卸下来的单板。
(2)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3) 用十字螺丝刀松开待更换电源模块适配器的松不脱螺钉。
(4) 用一只手拉住电源模块适配器上的拉手,将电源模块适配器拉出来一部分,然后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适配器下方,将电源模块适配器缓慢拉出。
(5) 将拆卸下来的电源模块放置到防静电垫子上。
(6) 安装新电源模块适配器,电源模块适配器的安装步骤请参见“5.2.3 1. 安装电源模块适配器到机箱”。
图5-39 拆卸电源模块适配器示意图
电源模块的更换包括拆卸和安装过程:电源模块的拆卸和安装、电源线的拆卸和安装。断电拆卸和安装上电过程应严格按照图5-40和图5-41顺序进行,否则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对人身造成伤害。
双电源供电时,每个电源必须单独配一个断路器,更换电源模块前,需先将待更换模块的断路器断开。
S7500X-G系列交换机不支持交流电源模块和直流电源模块的混插,也不支持不同类型电源模块的混插,当采用双电源供电且更换的电源模块型号不同时,请在更换前将设备断电,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电源模块的具体更换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防静电垫子,用于放置拆卸下来的电源模块。
(2)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3) 关掉电源模块上的电源开关,使其处于OFF状态。
(4) 拆除电源模块上的电源线。
(5) 如图5-42中①所示,用十字螺丝刀沿逆时针方向松开电源模块上的松不脱螺钉。
(6) 如图5-42中②所示,用一只手拉住电源模块上的拉手,将电源模块拉出来一部分,然后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底部,将电源模块缓慢拉出。
(7) 将拆卸下来的电源模块放置到防静电垫子上。
(8) 安装新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安装步骤请参见“5.2.3 2. 安装电源模块到机箱”。
电源模块拆卸后,如果不立即安装新的电源模块,请安装假面板。安装方法为:将假面板的螺钉孔对准设备的螺钉孔,使用螺丝刀沿顺时针方向拧紧假面板的螺钉。
以下情况需更换单板(主控板或业务板):
· 单板出现故障
· 根据组网需求更换单板类型
· 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单板更换方法相同。
· 进行主控板和业务板的更换时,请先拆除主控板和业务板上连接的各种线缆。
· 在安装或更换LSCM2YSV16TSV32SD0业务板时,为确保拉手条的正常开合,建议您先取出1~4号端口和45~48号端口上的光模块。
单板的具体更换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防静电垫子,用于放置拆卸下来的单板。
(2)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3) 如图5-43中①所示,使用螺丝刀沿逆时针方向松开单板上的松不脱螺钉。
(4) 如图5-43中②所示,两手抓住单板两侧的扳手,将两个扳手同时向外翻,使单板的插头与背板脱离。
(5) 如图5-43中③所示,一手缓慢的将单板从机箱中拉出,用另一只手托住单板底部,将单板拉出导轨。
(6) 将拆卸下来的单板放置到防静电垫子上。
(7) 安装新单板,单板的安装步骤请参见“5.2.2 安装单板到机箱”。
如果单板卸下之后不再安装新的单板,请安装假面板,以保持设备正常的通风散热,避免灰尘进入。
当风扇框出现故障时,需及时更换风扇框,以保持设备的正常使用。
更换风扇框时,请不要接触转动中的风扇,以免受到伤害。
S7500X-G系列交换机的风扇框拉手采用了固定设计,如图5-44所示。
风扇框的具体拆卸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防静电垫子或者风扇框包装袋,用来放置拆卸下来的风扇框。
(2)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3) 用螺丝刀沿逆时针方向松开待更换风扇框的松不脱螺钉。
(4) 用手握住风扇框拉手,将待更换的风扇框从插槽中拉出。
(5) 将风扇框放到防静电垫子上或者包装袋中。
风扇框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从包装盒中取出新的风扇框,将风扇框沿风扇槽导轨向交换机内部推进,直到与交换机背板紧密接触为止。
(3) 用螺丝刀沿顺时针方向拧紧风扇框的松不脱螺钉。
(4) 查看设备主控板上的风扇指示灯(FAN),如果指示灯(OK)亮,表示风扇安装成功。关于风扇指示灯(FAN)的详细说明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图5-45 安装风扇框示意图
· 为保证交换机的正常使用,风扇框拆卸下来后,请务必在5分钟内安装新的风扇框。
· 通过display fan命令可查看更换后风扇的工作状态,详细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基础配置命令参考》中的“设备管理”。
风扇框的具体拆卸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防静电垫子或者风扇框包装袋,用来放置拆卸下来的风扇框。
(2)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3) 用手握住风扇框拉手,然后按下拉手上方的扳手,将待更换的风扇框从插槽中拉出。
(4) 将风扇框放到防静电垫子上或者包装袋中。
图5-46 拆卸S7506X-G-MF风扇框示意图
风扇框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从包装盒中取出新的风扇框,按住风扇框的扳手,将风扇框沿风扇框适配器导轨向交换机内部推进,直到与交换机背板紧密接触为止(风扇框有卡扣结构,将风扇框推到底,卡扣会自动扣上)。
(3) 查看设备主控板上的风扇指示灯(FAN),如果指示灯(OK)亮,表示风扇安装成功。关于风扇指示灯(FAN)的详细说明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硬件描述》。
图5-47 安装S7506X-G-MF(风扇框示意图)
· 为保证交换机的正常使用,风扇框拆卸下来后,请务必在5分钟内安装新的风扇框。
· 通过display fan命令可查看更换后风扇的工作状态,详细介绍请参见《H3C S7500X-G系列交换机 基础配置命令参考》中的“设备管理”。
· 操作时请不要直视光纤,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 为了避免线缆损坏、保证线缆中信号完整性,在拆卸的过程中,应直接对线缆两端的模块进行操作,切勿过度拉扯或缠绕线缆。
· 在拆卸模块的过程中,请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模块的金手指部分。
· 更换可插拔光模块时请确保光纤两端连接的光模块型号一致。
· 拔除光模块或光纤时如果操作空间不够,可借助镊子(随机附带)等工具辅助进行。
SFP/SFP+/SFP28/QSFP+/QSFP28模块的具体更换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将模块上插有的光纤拔出。拔出光纤时请先解除卡接结构,避免粗暴操作损害光模块的光纤插口、光纤连接器和光纤。
(3) 将待拆卸模块的拉手向下拉开,直至水平(QSFP+和QSFP28塑料拉手模块无此步骤)。
(4) 用手捏住模块的拉手,将模块向外缓慢拉出。
(5) 将保护胶塞插到拆卸下的模块上,并将模块放到包装袋中(如果拉出力与水平直线方向存在角度,会导致光模块很难拔出,甚至损坏光模块或光口),拉出时请均匀用力,避免损坏拉手,如果在没有扳下金属拉手的情况下强行拔出光模块,将可能损坏弹片或光口内的卡扣。
图5-48 拆卸SFP/SFP+/SFP28/QSFP+/QSFP28模块(以SFP+模块为例)
(6) 安装新的模块,模块的安装步骤请参见“5.2.4 1. 安装SFP/SFP+/SFP28/QSFP+/QSFP28模块”。
(7) 在SFP+模块上重新连接光纤。
各电缆和光缆的更换过程类似,此处以SFP+ DAC电缆为例进行介绍。
SFP+ DAC电缆的具体更换步骤如下:
(1) 佩戴防静电腕带,请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具体请参见“5.2.1 佩戴防静电腕带”。
(2) 用手指顶住电缆末端的模块,将模块轻轻地往里推。然后把模块后端的拉手水平地向后拉,将模块从交换机的对应端口上拔出(如果拉出力与水平直线方向存在角度,会导致线缆很难拔出,甚至损坏线缆或光口),拔出时请均匀用力,避免损坏拉环。
图5-49 拆卸电缆(以SFP+ DAC电缆为例)
(3) 安装新的电缆和光缆,安装电缆和光缆的步骤请参见“5.2.4 2. 安装电缆和光缆”。
· 拆卸电缆时要水平拉动模块端的拉环,否则会导致电缆很难拔出,甚至会对模块及插槽造成损坏。
· 更换过程中,请不要用力过猛,如果无法正常的拆卸或者安装,请检查更换方法是否正确。
在布放和绑扎电缆之前请检查电缆工程标签是否正确粘贴在电缆的适当位置。
· 线缆的布放须整齐、美观、易维护和便于扩容。
· 保证机柜内外走线槽光滑,并且无锋利的棱角,不得损伤导线绝缘层。
· 不同类型的电缆(电源线、信号线等)在机柜中应分开走线、绑扎。不得混扎在一起。当距离较近时,可采取十字交叉布线。当平行走线时,电力电缆与信号线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
· 绑扎电缆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规格的线扣,尽量避免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线扣连接起来绑扎电缆。
· 绑扎电缆时应保证扎带间距为线缆束直径的3~4 倍,且间距均匀。
· 电缆绑扎后,应平直、绑扎整齐,尽量避免电缆缠绕、弯曲、打结等现象。
· 在电缆需要弯曲时,需在电缆进行弯曲前进行绑扎。但线扣不能绑扎在弯曲的区域内,以免在电缆中产生较大的应力,而使电缆芯线断裂。在电缆中间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2倍,在接插件的出线处,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直径的5倍。
图5-51 电缆绑扎示范图(二)
· 电缆穿越的金属孔应具有光滑的、经过充分倒圆的表面,或装有绝缘衬套;光纤在穿越塑料套管时,在塑料套管边缘处应缠绕胶带等防割措施。
· 用线扣将电缆绑扎好后,应将多余的部分剪去,切口要平滑整齐,不得留有尖脚。如下图所示;
· 对于在装配中,不需要装配的电缆,或者电缆长出的部分,应将其折叠整齐,绑扎在机柜或线槽的适当位置上。适当位置是指在调试中,不会影响交换机运行,不会造成交换机损伤,亦不会造成线缆损伤的位置;
· 电缆不得绑扎在运动部件的导轨上;
· 对于连接活动部件的电源线,如门接地线等,装配后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免电缆承受应力;当活动部件到达安装位置时,应保证多余出来的电缆不会接触到热源、尖角、锐边等。当无法避免热源时,电缆应是高温电缆;
· 对于较硬的电源线,应在端接处附近对电缆进行固定,以防止在端接处及电缆上产生应力;
以下示例图片中所涉及的设备仅做示意参考,请以用户现场实际设备为准。
图5-53 网线绑扎示意图
光纤内芯较细,不能使用线扣绑扎,请使用软绑扎带小心绑扎,避免用力过度导致内芯断芯,详细操作步骤请参见光纤绑扎带附带的使用说明书。
图5-54 光纤绑扎示意图
图5-55 电源线绑扎示意图
本节仅适用于P3600系列GPON OLT交换机。
本章介绍业务配置前需进行的初始配置。
OLT的业务发放需要在基于SNMP的通用网络管理平台NMS上进行。关于网管软件安装的详细说明,请参见《网管安装指南》。OLT上电并建立网管后,需要对其进行本地或远程接入的初始配置。OLT可通过管理端口或带内上行端口与网管通信。
本文档以P3617设备为例介绍初始配置,业务配置前的初始配置包括:
· 配置超级终端
· 配置管理IP地址
· 登录网络管理系统
· 登录设备管理器
按以下步骤配置超级终端:
(1) 使用 RJ-45/DB9 RS-232 串口线。将 DB-9 连接器连接到 PC 上空闲的 RS232 串行端口,将 RJ-45 连接器连接到 OLT 的 COM 端口。如图6-1所示。
(2) 打开PuTTY软件,选择PC“设备管理器”自动识别的协议Serial和COM口,连接设备并进行如下设置,如图6-2所示。
图6-2 配置的 COM 1属性对话框
(3) 单击连接。
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进入命令行操作页面。
Console口使用的RJ-45连接器如下图所示。RJ-45插头对应于RJ-45插座。数字1到8是从左到右排列的,如图6-3所示。
图6-3 RJ45连接器PIN编码示意图
Console接口引脚定义,如表6-1所示。
表6-1 PON板支持的PON口数量
Pin number |
Description |
1 |
Undefined |
2 |
Undefined |
3 |
Undefined |
4 |
GND |
5 |
RX |
6 |
TX |
7 |
Undefined |
8 |
Undefined |
DB9和RJ45连接,如图6-4所示。
图6-4 RJ45连接器PIN编码示意图
在配置前,获取根据网络规划分配的OLT 管理IP地址。
实例:
· 管理IP地址:10.230.7.5
· 网关地址:10.230.7.254
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admin。
配置管理IP地址如下:
(1) 配置IP地址和路由
P3617 # ip
P3617(IP)# management ip 10.230.7.5 netmask 255.255.255.0 gw 10.230.7.254
This command will change the IP address to 10.230.7.5.
Execute anyway? (yes or no)
Y
(2) 保存配置
P3617#save config
现在可以使用带外管理端口(PCU1S的ETH端口)访问OLT。在管理端口 (RJ45) 和网络之间连接以太网电缆。
开始配置前必须先确认:
· 网管服务器软件已经安装并运行正常。
· 网管服务器和节点之间正常连通。
· 在网管服务器上用PING命令测试节点的IP地址,如果PING不通,可能是网络规划有问题,请和网络维护人员联系解决网络的连通性。
· H3C GPON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员用户名:admin;密码:Pwd@12345。
· 已根据网络规划分配好网元标签。通常情况用地名作为网元标签。本节以P3617为例。
按照以下步骤登录网管操作系统:
(1) 登录网管服务器,如图6-5所示在Web浏览器中输入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如:https:// 192.168.0.65),即可进入H3C GPON网络管理系统登录界面。
(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
通过认证后,显示拓扑图页,如图6-6所示。
图6-6 H3C GPON网络管理系统 初始页面
(1) 在拓扑图界面,选择“主拓扑”,鼠标双击“Main View”,右键空白处选择“新建网元”,输入网元信息,新建网元,如图6-7所示。
图6-7 H3C GPON网络管理系统 新建网元
(2) 在拓扑图界面中,双击需要配置的OLT网元,或右键单击需要配置的网元,然后选择“网元配置”,如图6-8所示。
图6-8 H3C GPON网络管理系统网元管理
(3) 将出现OLT的设备管理器界面,左边为“功能视图”导航树,右边则是对应功能可视化界面,如图6-9所示。
图6-9 OLT设备管理器界面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