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ARP攻击防御配置
本章节下载: 13-ARP攻击防御配置 (397.21 KB)
设备提供了多种ARP攻击防御技术对局域网中的ARP攻击和ARP病毒进行防范、检测和解决。常见的ARP攻击方式包括:
· 攻击者通过向设备发送大量目标IP地址不能解析的IP报文,使得设备试图反复地对目标IP地址进行解析,导致CPU负荷过重及网络流量过大。
· 攻击者向设备发送大量ARP报文,对设备的CPU形成冲击。
· 攻击者可以仿冒用户、仿冒网关发送伪造的ARP报文,使网关或主机的ARP表项不正确,从而对网络进行攻击。
如下所有配置均为可选,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置。
· 防止泛洪攻击
· 防止仿冒用户、仿冒网关攻击
如果网络中有主机通过向设备发送大量目标IP地址不能解析的IP报文来攻击设备,则会造成下面的危害:
· 设备向目的网段发送大量ARP请求报文,加重目的网段的负载。
· 设备会试图反复地对目标IP地址进行解析,增加了CPU的负担。
为避免这种IP报文攻击所带来的危害,设备提供了下列两个功能:
· ARP源抑制功能:如果发送攻击报文的源是固定的,可以采用ARP源抑制功能。开启该功能后,如果网络中每5秒内从某IP地址向设备某接口发送目的IP地址不能解析的IP报文超过了设置的阈值,则设备将不再处理由此IP地址发出的IP报文直至该5秒结束,从而避免了恶意攻击所造成的危害。
· ARP黑洞路由功能:无论发送攻击报文的源是否固定,都可以采用ARP黑洞路由功能。开启该功能后,一旦接收到目标IP地址不能解析的IP报文,设备立即产生一个黑洞路由,并同时发起ARP主动探测,如果在黑洞路由老化时间内ARP解析成功,则设备马上删除此黑洞路由并开始转发去往该地址的报文,否则设备直接丢弃该报文。在删除黑洞路由之前,后续去往该地址的IP报文都将被直接丢弃。用户可以通过命令配置ARP请求报文的发送次数和发送时间间隔。等待黑洞路由老化时间过后,如有报文触发则再次发起解析,如果解析成功则进行转发,否则仍然产生一个黑洞路由将去往该地址的报文丢弃。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IP报文的攻击,减轻CPU的负担。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ARP源抑制功能。
arp source-suppression enable
缺省情况下,ARP源抑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3) 配置ARP源抑制的阈值。
arp source-suppression limit limit-value
缺省情况下,ARP源抑制的阈值为10。
当用户配置的ARP主动探测总时长(发送次数×发送时间间隔)大于黑洞路由老化时间时,系统只会取小于等于该老化时间的最大值作为真正的探测总时长。
当发起ARP主动探测过程结束且生成的黑洞路由还未老化时,设备无法主动对黑洞路由对应的设备进行ARP解析,为了缓解该问题,用户可以配置较大的发送ARP请求报文次数。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ARP黑洞路由功能。
arp resolving-route enable
不同型号的设备的缺省情况不同,请以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准。
(3) (可选)配置发送ARP请求报文的次数。
arp resolving-route probe-count count
缺省情况下,发送ARP请求报文的次数为3次。
(4) (可选)配置发送ARP请求报文的时间间隔。
arp resolving-route probe-interval interval
缺省情况下,发送ARP请求报文的时间间隔为1秒。
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显示ARP源抑制的配置信息。
display arp source-suppression
某局域网内存在两个区域:研发区和办公区,分别属于VLAN 10和VLAN 20,通过接入交换机连接到网关Device,如图1-1所示。
网络管理员在监控网络时发现办公区存在大量ARP请求报文,通过分析认为存在IP泛洪攻击,为避免这种IP报文攻击所带来的危害,可采用ARP源抑制功能和ARP黑洞路由功能。
图1-1 ARP防止IP报文攻击配置组网图
· 如果发送攻击报文的源地址是固定的,需要配置ARP源抑制功能
# 开启ARP源抑制功能,并配置ARP源抑制的阈值为100。即当每5秒内的ARP请求报文的流量超过100后,对于由此IP地址发出的IP报文,设备不允许其触发ARP请求,直至5秒后再处理。
<Device> system-view
[Device] arp source-suppression enable
[Device] arp source-suppression limit 100
· 如果发送攻击报文的源地址是不固定的,需要配置ARP黑洞路由功能
# 开启ARP黑洞路由功能。
[Device] arp resolving-route enable
本特性根据ARP报文的源MAC地址对上送CPU的ARP报文进行统计,在5秒内,如果收到同一源MAC地址(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报文超过一定的阈值,则认为存在攻击,系统会将此MAC地址添加到攻击检测表项中。
当开启了ARP日志信息功能(配置arp check log enable命令),且在该攻击检测表项老化之前,系统会根据设置的检查模式对源MAC地址存在于攻击检测表项中的ARP报文有如下处理:
· 如果设置的检查模式为过滤模式,则会打印日志信息并且将该源MAC地址发送的ARP报文过滤掉。
· 如果设置的检查模式为监控模式,则只打印日志信息,不会将该源MAC地址发送的ARP报文过滤掉。
对于已添加到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表项中的MAC地址,在等待设置的老化时间后,会重新恢复成普通MAC地址。
关于ARP日志信息功能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中的“ARP”。
根据ARP报文的源MAC地址对上送CPU的ARP报文进行统计时,设备支持如下两种统计方式:
· 基于三层接口(除VLAN接口外)的统计方式:每个接口单独进行报文统计计数。在固定时间(5秒)内,如果某接口收到同一源MAC地址(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报文超过一定的阈值,则认为存在攻击。
· 基于VLAN接口的统计方式:对VLAN接口所属slot上所有物理接口的报文进行统一计数。在固定时间(5秒)内,如果某slot收到同一源MAC地址(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报文超过一定的阈值,则认为存在攻击,表项记录第一次收到攻击报文的物理接口。
切换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查模式时,如果从监控模式切换到过滤模式,过滤模式马上生效;如果从过滤模式切换到监控模式,已生成的攻击检测表项在老化前还会继续按照过滤模式处理,新增的攻击检测表项会按照监控模式处理。
对于网关或一些重要的服务器,可能会发送大量ARP报文,为了使这些ARP报文不被过滤掉,可以将这类设备的MAC地址配置成保护MAC地址,这样,即使该设备存在攻击也不会被检测或过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功能,并选择检查模式。
arp source-mac { filter | monitor }
缺省情况下,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3) 配置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报文攻击检测的阈值。
arp source-mac threshold threshold-value
本命令的缺省情况与设备的型号有关,请以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准。
(4) 配置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表项的老化时间。
arp source-mac aging-time time
缺省情况下,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表项的老化时间为300秒,即5分钟。
(5) (可选)配置保护MAC地址。
arp source-mac exclude-mac mac-address&<1-n>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任何保护MAC地址。
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显示检测到的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表项。
display arp source-mac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slot slot-number ] | slot slot-number }
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显示丢弃的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报文计数统计信息。
display arp source-mac statistics slot slot-number
请在用户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清除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丢弃ARP攻击报文的计数统计信息。
reset arp source-mac statistics { all | [ slot slot-number ] }
某局域网内客户端通过网关与外部网络通信,网络环境如图1-2所示。
网络管理员希望能够防止因恶意用户对网关Device发送大量ARP报文,造成设备Device瘫痪,并导致其它用户无法正常地访问外部网络;同时,Device对于正常的大量ARP报文仍然会进行处理。
图1-2 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功能配置组网图
# 开启源MAC固定ARP攻击检测功能,并选择过滤模式。
<Device> system-view
[Device] arp source-mac filter
# 配置源MAC固定ARP报文攻击检测阈值为30个。
[Device] arp source-mac threshold 30
# 配置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检测表项的老化时间为60秒。
[Device] arp source-mac aging-time 60
# 配置源MAC固定攻击检查的保护MAC地址为0012-3f86-e94c。
[Device] arp source-mac exclude-mac 0012-3f86-e94c
ARP报文源MAC地址一致性检查功能主要应用于网关设备上,防御以太网数据帧首部中的源MAC地址和ARP报文中的源MAC地址不同的ARP攻击。
配置本特性后,网关设备在进行ARP学习前将对ARP报文进行检查。如果以太网数据帧首部中的源MAC地址和ARP报文中的源MAC地址不同,则认为是攻击报文,将其丢弃;否则,继续进行ARP学习。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ARP报文源MAC地址一致性检查功能。
arp valid-check enable
缺省情况下,ARP报文源MAC地址一致性检查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
显示ARP攻击检测功能丢弃的源MAC地址固定的ARP攻击报文计数统计信息。
display arp valid-check statistics slot slot-number
请在用户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清除ARP报文源MAC地址一致性检查功能丢弃的ARP报文计数统计信息。
reset arp valid-check statistics { all | slot slot-number }
ARP的主动确认功能主要应用于网关设备上,防止攻击者仿冒用户欺骗网关设备。ARP主动确认功能分为非严格模式和严格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实现如下:
· 配置非严格模式的ARP主动确认功能时,处理方式如下:
¡ 收到目标IP地址为自己的ARP请求报文时,设备会发送ARP应答报文,但先不建立对应的表项。同时,设备立即向ARP请求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发送ARP请求,在一个探测周期内如果收到发送端IP地址对应的设备回复的ARP应答报文,则建立ARP表项。
¡ 收到ARP应答报文时,需要确认本设备是否在当前探测时间周期内对该报文中的源IP地址发起过ARP请求:
- 若发起过请求,则设备建立该ARP表项;
- 若未发起过请求,则不建立ARP表项。同时,设备立即向ARP应答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发送ARP请求,在一个探测周期内如果收到发送端IP地址对应的设备回复的ARP应答报文,则建立ARP表项。
· 配置严格模式的ARP主动确认功能时,处理方式如下:
¡ 收到目标IP地址为自己的ARP请求报文时,设备会发送ARP应答报文,但不建立ARP表项;
¡ 收到ARP应答报文时,需要确认本设备是否在当前探测时间周期内对该报文中的源IP地址发起过ARP请求:若发起过请求,则设备建立该ARP表项;若未发起过请求,则设备丢弃该报文,不建立表项。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ARP主动确认功能。
arp active-ack [ strict ] enable
缺省情况下,ARP主动确认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在严格模式下,只有ARP黑洞路由功能处于开启状态,ARP主动确认功能才能生效。
所谓授权ARP(Authorized ARP),就是动态学习ARP的过程中,只有和DHCP服务器生成的租约或DHCP中继生成的安全表项一致的ARP报文才能够被学习。关于DHCP服务器和DHCP中继的介绍,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中的“DHCP服务器”和“DHCP中继”。
配置接口的授权ARP功能后,可以防止用户仿冒其他用户的IP地址或MAC地址对网络进行攻击,保证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使用网络资源,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支持的接口类型包括三层以太网接口、三层以太网子接口、三层聚合接口、三层聚合子接口、VSI虚接口。
(3) 开启授权ARP功能。
arp authorized enable
缺省情况下,接口下的授权ARP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 Device A是DHCP服务器,为同一网段中的客户端动态分配IP地址,地址池网段为10.1.1.0/24。通过在接口GigabitEthernet1/0/1上开启授权ARP功能来保证客户端的合法性。
· Device B是DHCP客户端,通过DHCP协议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
图1-3 授权ARP功能典型配置组网图
(1) 配置Device A
#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DeviceA> system-view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10.1.1.1 24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quit
# 开启DHCP服务。
[DeviceA] dhcp enable
[DeviceA] dhcp server ip-pool 1
[DeviceA-dhcp-pool-1] network 10.1.1.0 mask 255.255.255.0
[DeviceA-dhcp-pool-1] quit
# 进入三层以太网接口视图。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 开启接口授权ARP功能。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arp authorized enable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quit
(2) 配置Device B
<DeviceB> system-view
[DeviceB]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dhcp-alloc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1] quit
Device B获得Device A分配的IP后,在Device A查看授权ARP信息。
[DeviceA] display arp all
Type: S-Static D-Dynamic O-Openflow R-Rule M-Multiport I-Invalid
IP address MAC address VLAN/VSI name Interface Aging Type
10.1.1.2 0012-3f86-e94c -- GE1/0/1 960 D
从以上信息可以获知Device A为Device B动态分配的IP地址为10.1.1.2。
此后,Device B与Device A通信时采用的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必须和授权ARP表项中的一致,否则将无法通信,保证了客户端的合法性。
· Device A是DHCP服务器,为不同网段中的客户端动态分配IP地址,地址池网段为10.10.1.0/24。
· Device B是DHCP中继,通过在接口GigabitEthernet1/0/2上开启授权ARP功能来保证客户端的合法性。
· Device C是DHCP客户端,通过DHCP中继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
图1-4 授权ARP功能典型配置组网图
(1) 配置Device A
#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DeviceA> system-view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10.1.1.1 24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quit
# 开启DHCP服务。
[DeviceA] dhcp enable
[DeviceA] dhcp server ip-pool 1
[DeviceA-dhcp-pool-1] network 10.10.1.0 mask 255.255.255.0
[DeviceA-dhcp-pool-1] gateway-list 10.10.1.1
[DeviceA-dhcp-pool-1] quit
[DeviceA] ip route-static 10.10.1.0 24 10.1.1.2
(2) 配置Device B
# 开启DHCP服务。
<DeviceB> system-view
[DeviceB] dhcp enable
#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DeviceB]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10.1.1.2 24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1] quit
[DeviceB]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2] ip address 10.10.1.1 24
# 配置GigabitEthernet1/0/2接口工作在DHCP中继模式。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2] dhcp select relay
# 配置DHCP服务器的地址。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2] dhcp relay server-address 10.1.1.1
# 开启接口授权ARP功能。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2] arp authorized enable
[DeviceB-GigabitEthernet1/0/2] quit
# 开启DHCP中继用户地址表项记录功能。
[DeviceB] dhcp relay client-information record
(3) 配置Device C
<DeviceC> system-view
[DeviceC] ip route-static 10.1.1.0 24 10.10.1.1
[Device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DeviceC-GigabitEthernet1/0/2] ip address dhcp-alloc
[DeviceC-GigabitEthernet1/0/2] quit
(1) Device C获得Device A分配的IP后,在Device B查看授权ARP信息。
[DeviceB] display arp all
Type: S-Static D-Dynamic O-Openflow R-Rule M-Multiport I-Invalid
IP address MAC address VLAN/VSI name Interface Aging Type
10.10.1.2 0012-3f86-e94c -- GE1/0/2 960 D
从以上信息可以获知Device A为Device C动态分配的IP地址为10.10.1.2。
(2) 此后,Device C与Device B通信时采用的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必须和授权ARP表项中的一致,否则将无法通信,保证了客户端的合法性。
建议在网吧这种环境稳定的小型网络中使用ARP自动扫描、固化功能。ARP自动扫描功能一般与ARP固化功能配合使用:
· 配置ARP自动扫描功能后,设备会对局域网内的邻居自动进行扫描(向邻居发送ARP请求报文,获取邻居的MAC地址,从而建立动态ARP表项)。
· 开启了ARP周期自动扫描功能后,会按照扫描速率周期性的向扫描区间的所有IP地址发送ARP请求报文进行扫描。设备发送ARP报文的速率可在系统视图下通过arp scan auto send-rate命令设置。
· 如果用户指定了周期自动扫描的扫描区间并指定了ARP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则接口将对ARP扫描区间进行扫描,不判断与接口网段的交集;如果用户指定了周期自动扫描的扫描区间但没有指定ARP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则接口将对ARP扫描区间和接口所在网段的交集进行扫描。
· ARP固化用来将当前的ARP动态表项(包括ARP自动扫描生成的动态ARP表项)转换为静态ARP表项。通过对动态ARP表项的固化,可以有效防止攻击者修改ARP表项。
固化后的静态ARP表项与配置产生的静态ARP表项相同。
接口上开启了ARP自动扫描功能后,会向扫描区间的所有IP地址同时发送ARP请求报文,这会造成设备瞬间CPU利用率过高、网络负载过大的问题。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接口发送ARP报文的速率解决此问题。
· 对于已存在ARP表项的IP地址不进行扫描。
· 如果接口下同时配置了ARP自动扫描功能和ARP周期性扫描功能,则两个功能可以同时生效。通常,仅建议在网络中用户频繁上下线的环境下开启ARP周期性扫描功能。
· 固化生成的静态ARP表项数量同样受到设备可以支持的静态ARP表项数目的限制,由于静态ARP表项数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只有部分动态ARP表项被固化。
· 通过arp fixup命令将当前的动态ARP表项转换为静态ARP表项后,后续学习到的动态ARP表项可以通过再次执行arp fixup命令进行固化。
· 通过固化生成的静态ARP表项,可以通过命令行undo arp ip-address [ vpn-instance-name ]逐条删除,也可以通过命令行reset arp all或reset arp static全部删除。
· 支持通过arp scan auto enable [ start-ip-address to end-ip-address [ source-addr source-ip-address ] ]命令配置多个IP地址网段的扫描范围。系统中最多允许配置16个IP地址网段的扫描范围,且各扫描范围间的网段地址不能重叠。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3) 开启ARP自动扫描功能。
arp scan [ start-ip-address to end-ip-address ]
扫描操作可能比较耗时,用户可以通过<Ctrl_C>来终止扫描(在终止扫描时,对于已经收到的邻居应答,会建立该邻居的动态ARP表项)。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设置ARP周期自动扫描速率。
arp scan auto send-rate { ppm ppm | pps }
缺省情况下,ARP周期自动扫描速率为每秒发送48个包。
(3)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4) 开启ARP周期自动扫描功能。
arp scan auto enable [start-ip-address to end-ip-address [ source-addr source-ip-address ] ]
缺省情况下,接口上的ARP周期性扫描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将设备上的动态ARP表项转化成静态ARP表项。
arp fixup
在规模较大的组网环境中(比如园区网络),使用ARP周期性扫描功能后,如果指定的扫描范围过大,会导致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扫描到异常下线的主机。开启本功能后系统可以通过Keepalive表项快速定位异常下线的主机,并在老化时间内对异常下线主机的状态进行监测。
ARP的Keepalive表项的老化时间可以在系统视图和接口视图下同时配置,优先使用接口视图下的配置,如果接口视图下为缺省配置则使用系统视图下的配置。
用户上线后,系统会生成动态ARP表项。开启本功能后,系统会根据这些表项建立状态为在线的Keepalive表项。用户下线后其ARP表项会被删除,对应的Keepalive表项的状态被置为离线。设备每隔一段时间会向处于离线状态的Keepalive表项对应的IP发送ARP请求报文,直到Keepalive表项的状态恢复成在线或离线状态的Keepalive表项被删除。处于离线状态的Keepalive表项在老化时间内没有恢复成在线便会被删除。对于某处于离线状态的Keepalive表项,设备发送ARP请求报文的间隔时间由已经向此Keepalive表项对应的IP地址发送的ARP请求报文的个数决定。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可选)设置ARP的Keepalive表项扫描速率。
arp scan keepalive send-rate pps
缺省情况下,ARP的Keepalive表项扫描速率为每秒发送48个ARP请求报文。
(3) (可选)配置ARP的Keepalive表项的老化时间
arp scan keepalive aging-time time
缺省情况下,系统视图下ARP的Keepalive表项的老化时间为60分钟,接口视图下ARP的Keepalive表项的老化时间采用系统视图下的配置。
(4)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5) 开启ARP的Keepalive表项扫描功能。
arp scan keepalive enable
缺省情况下,接口上的ARP的Keepalive表项扫描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ARP的Keepalive表项扫描的相关信息。
在用户视图下,用户可以执行reset命令清除接口向异常状态的Keepalive表项发送的ARP请求报文的计数信息。
表1-1 ARP的Keepalive表项扫描显示和维护
操作 |
命令 |
显示ARP的Keepalive表项信息 |
display arp scan keepalive entry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count ] |
显示接口向异常状态的Keepalive表项发送的ARP请求报文个数 |
display arp scan keepalive statistics [ slot slot-number ]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清除接口向异常状态的Keepalive表项发送的ARP请求报文的计数信息 |
reset arp scan keepalive statistics [ slot slot-number ] |
配置本功能后,网关设备在进行ARP学习前将对ARP报文进行检查。如果指定VLAN内的ARP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不在指定源IP地址范围内,则认为是攻击报文,将其丢弃;否则,继续进行ARP学习。
· 当Super VLAN与Sub VLAN间建立映射关系时,本功能在Sub VLAN内配置。
· 如果配置了Primary VLAN和指定的Secondary VLAN间三层互通,则本功能必须Primary VLAN中配置;否则,本功能可在Primary VLAN或任意Secondary VLAN中配置。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VLAN视图。
vlan vlan-id
(3) 配置ARP报文发送端IP地址检查功能,并配置允许学习ARP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范围。
arp sender-ip-range start-ip-address end-ip-address
缺省情况下,ARP报文发送端IP地址检查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用户可根据业务需求开启指定功能的ARP模块的告警。
· 开启了触发ARP主动确认的告警功能后,如果设备由于主动确认功能而没有建立ARP表项,设备会将收到的ARP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和收到ARP报文的接口信息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
· 开启了ARP Miss消息和ARP报文发送限速的告警功能后,如果设备每秒发送的ARP Miss消息或ARP报文的个数超过了设备定制的阈值,设备会将超速峰值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
· 开启了ARP表项被修改的告警功能后,当设备检测到用户在设备上的ARP表项可能被刷新成攻击者的ARP表项时,设备会将ARP欺骗攻击报文的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
· 开启了ARP表项达到最大个数的告警功能后,如果当前全局ARP表项的数量超过了告警阈值,设备会将当前ARP表项的数目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
· 当开启了ARP网关保护的告警功能后,当设备受到仿冒网关攻击时,设备会将因网关保护功能丢弃的ARP攻击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发送端MAC地址、收到ARP攻击报文的接口索引等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当同一发送端IP地址的ARP报文3分钟内再次触发告警,则认为此次告警恢复,同时发送告警恢复信息到设备的SNMP模块。
· 开启了ARP模块终端与本机冲突的告警功能后,设备会将冲突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和MAC地址、目标IP地址和MAC地址等信息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
· 开启了ARP MAC地址不一致的告警功能后,当设备上配置的静态ARP表项的MAC地址和用户实际的MAC地址不一致时,设备会将该ARP表项的IP地址、VRF、MAC地址等信息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
· 非法ARP报文指报文中的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协议地址长度、操作类型或VLAN等信息存在非法值的ARP报文。比如当ARP报文的操作类型不是请求或响应时,操作类型为非法值,此ARP报文非法。当开启了非法ARP报文检查的告警功能后,设备将接收到的非法ARP报文的接口名、发送端MAC地址、发送端IP地址、用户VLAN ID、服务提供商VLAN ID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出去,生成的告警信息将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通过设置SNMP中告警信息的发送参数,来决定告警信息输出的相关特性。
· 开启了ARP模块终端用户间IP地址冲突的告警功能后,设备会将冲突报文的发送端IP地址和MAC地址、发生冲突的本地表项的MAC地址等信息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有关开启ARP记录终端用户间IP地址冲突功能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中的“ARP”。
· 开启了ARP模块终端用户端口迁移的告警功能后,设备会将发生了端口迁移的用户的IP地址、MAC地址、迁移前后的端口名称等信息作为告警信息发送到设备的SNMP模块。有关开启ARP记录终端用户端口迁移功能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中的“ARP”。
可以通过设置SNMP中告警信息的发送参数,来决定告警信息输出的相关特性。有关告警信息的详细描述,请参见“网络管理和监控配置指导”中的“SNMP”。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ARP模块的告警功能。
snmp-agent trap enable arp [ active-ack | arp-miss | entry-check | entry-limit | gateway-check | local-conflict | mac-mismatch | packet-check | user-ip-conflict | user-move ] *
缺省情况下,ARP模块的告警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如果不指定任何参数,则表示打开ARP模块的所有告警功能。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