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05-网络互通命令参考

目录

18-隧道命令

本章节下载 18-隧道命令  (272.89 KB)

18-隧道命令


1 隧道

1.1  隧道配置命令

1.1.1  bandwidth

bandwidth命令用来配置接口的期望带宽。

undo bandwidth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bandwidth bandwidth-value

undo bandwidth

【缺省情况】

接口的期望带宽=接口的最大速率÷1000(kbps)。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bandwidth-value:表示接口的期望带宽,取值范围为1~400000000,单位为kbps。

【使用指导】

接口的期望带宽会影响链路开销值。具体介绍请参见“网络互通配置指导”中的“OSPF”。

【举例】

# 设置接口Tunnel1的期望带宽为100kbps。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Sysname-Tunnel1] bandwidth 100

1.1.2  default

default命令用来恢复当前接口的缺省配置。

【命令】

default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导】

接口下的某些配置恢复到缺省情况后,会对设备上当前运行的业务产生影响。建议您在执行该命令前,完全了解其对网络产生的影响。

您可以在执行default命令后通过display this命令确认执行效果。对于未能成功恢复缺省的配置,建议您查阅相关功能的命令手册,手工执行恢复该配置缺省情况的命令。如果操作仍然不能成功,您可以通过设备的提示信息定位原因。

【举例】

# 将接口Tunnel1恢复为缺省配置。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Sysname-Tunnel1] default

1.1.3  description

description命令用来设置当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undo description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escription text

undo description

【缺省情况】

接口的描述信息为“该接口的接口名 Interface”,如“Tunnel1 Interface”。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text:接口的描述信息,为1~255个字符的字符串,区分大小写。

【使用指导】

当设备上存在多个接口时,可以根据接口的连接信息或用途来配置接口的描述信息,以便区别和管理各接口。

本命令仅用于标识某接口,并无特别的功能。使用display interface等命令可以看到设置的描述信息。

【举例】

# 设置Tunnel1接口的描述信息为“tunnel1”。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Sysname-Tunnel1] description tunnel1

【相关命令】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1.4  destination

destination命令用来设置隧道的目的端地址。

undo destination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estination { ipv4-address | ipv6-address }

undo destination

【缺省情况】

未设置隧道的目的端地址。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ipv4-address:隧道的目的端IPv4地址。

ipv6-address:隧道的目的端IPv6地址。

【使用指导】

配置手动隧道时,需要通过本命令设置隧道的目的端地址;配置自动隧道时,无需设置隧道的目的端地址。

隧道的目的端地址是对端接收报文的接口的地址,该地址将作为封装后隧道报文的目的地址。

在本端设备上为隧道指定的目的端地址,应该与在对端设备上为该隧道指定的源端地址相同;在本端设备上为隧道指定的源端地址,应该与在对端设备上为该隧道指定的目的端地址相同。

同一台设备上,多个Tunnel接口不要同时配置完全相同的目的端地址和源端地址。

【举例】

# Sysname1上接口Vlan-int100的IP地址是193.101.1.1,Sysname2上接口Vlan-int100的IP地址是192.100.1.1。配置Sysname1的源端地址为193.101.1.1,目的端地址为192.100.1.1。‌

<Sysname1> system-view

[Sysname1] interface tunnel 1 mode gre

[Sysname1-Tunnel1] source 193.101.1.1

[Sysname1-Tunnel1] destination 192.100.1.1

# 配置Sysname2的源端地址为192.100.1.1,目的端地址为193.101.1.1。‌

<Sysname2> system-view

[Sysname2] interface tunnel 1 mode gre

[Sysname2-Tunnel1] source 192.100.1.1

[Sysname2-Tunnel1] destination 193.101.1.1

【相关命令】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     interface tunnel

·     source

1.1.5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命令用来显示Tunnel接口的相关信息。

【命令】

display interface [ tunnel [ number ] ] [ brief [ description | down ] ]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参数】

tunnel [ number ]:显示指定Tunnel接口的信息。number表示Tunnel接口编号,取值为已创建的Tunnel接口的编号。如果不指定tunnel参数,将显示设备支持的所有接口的相关信息。如果指定tunnel参数,不指定number参数,将显示所有已创建的Tunnel接口的相关信息。

brief:显示接口的概要信息。如果不指定该参数,则显示接口的详细信息。

description:用来显示用户配置的接口的全部描述信息。如果某接口的描述信息超过27个字符,不指定该参数时,只显示描述信息中的前27个字符,超出部分不显示;指定该参数时,可以显示全部描述信息。

down:显示当前物理状态为down的接口的信息以及down的原因。如果不指定该参数,则不会根据接口物理状态来过滤显示信息。

【举例】

# 显示接口Tunnel1的详细信息。

<Sysname>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

Tunnel1

Current state: UP

Line protocol state: UP

Description: Tunnel1 Interface

Bandwidth: 64kbps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1476

Internet address: 10.1.2.1/24 (primary)

Tunnel source 2002::1:1 (Vlan-interface10), destination 2001::2:1

Tunnel TOS 0xC8, Tunnel TTL 255

Tunnel protocol/transport GRE/IPv6

    GRE key disabled 

    Checksumming of GRE packets disabled

Last clearing of counters: Never

Last 300 seconds input rate: 0 bytes/sec, 0 bits/sec, 0 packets/sec

Last 300 seconds output rate: 0 bytes/sec, 0 bits/sec, 0 packets/sec

Input: 0 packets, 0 bytes, 0 drops

Output: 0 packets, 0 bytes, 0 drops

表1-1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描述

Tunnel1

接口Tunnel1的相关信息

Current state

Tunnel接口的物理状态和管理状态,可能的取值及含义如下:

·     Administratively DOWN:表示该接口已经通过shutdown命令被关闭,即管理状态为关闭

·     DOWN:该接口的管理状态为开启,但物理状态为关闭

·     UP:该接口的管理状态和物理状态均为开启

Line protocol state

Tunnel接口的链路层协议状态。其值由链路层经过参数协商决定,取值为:

·     UP:表示该接口的链路层协议状态为开启

·     UP (spoofing):表示该接口的链路层协议状态为开启,但实际可能没有对应的链路,或者所对应的链路不是永久存在而是按需建立。通常NULL、LoopBack等接口会具有该属性

·     DOWN:表示数据链路层协议状态为关闭

Description

Tunnel接口的描述信息

Bandwidth

Tunnel接口的期望带宽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Tunnel接口的MTU

Internet protocol processing: Disabled

接口当前不能处理IP报文

Internet address: ip-address/mask-length (Type)

接口IP地址。Type表示地址获取方式,取值如下:

·     Primary:手动配置的主地址

·     Sub:手动配置的从地址。当配置了主地址时,仅显示主地址;仅配置从地址时,才显示本信息

·     DHCP-allocated:通过DHCP获取的IP地址,详细介绍请参见“网络互通配置指导”中的“DHCP”

·     BOOTP-allocated:通过BOOTP获取的IP地址,详细介绍请参见“网络互通配置指导”中的“DHCP”

·     PPP-negotiated:PPP协商过程中由Server端分配的IP地址,详细介绍请参见“网络互通配置指导”中的“PPP”

·     Unnumbered:借用其他接口的IP地址

Tunnel source

隧道的源端地址。如果为Tunnel接口配置的是隧道的源接口,则该字段除了显示源端地址外,还会显示源接口

destination

隧道的目的端地址

Tunnel keepalive enabled, replay-check-only, Period(xx s), Retries(x)

启用GRE的keepalive功能探测Tunnel接口状态,设置为只检查应答报文模式,未配置keepalive reply-check-only功能不显示本字段,本端设备keepalive报文的发送周期为xx秒,最大发送次数为x

Tunnel keepalive disabled

GRE的keepalive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在开启keepalive功能时不显示本字段

Tunnel TOS

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oS值

Tunnel TTL

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TL值

Tunnel protocol/transport

隧道模式和传输协议,可能取值为:

·     GRE/IP:表示GRE over IPv4隧道模式

·     GRE/IPv6:表示GRE over IPv6隧道模式

·     GRE_ADVPN/IP:表示GRE封装的IPv4 ADVPN隧道模式

·     GRE_ADVPN/IPv6:表示GRE封装的IPv6 ADVPN隧道模式

·     UDP_ADVPN/IP:表示UDP封装的IPv4 ADVPN隧道模式

·     UDP_ADVPN/IPv6:表示UDP封装的IPv6 ADVPN隧道模式

·     IP/IP:表示IPv4 over IPv4隧道模式

·     IPv6/IP:表示IPv6 over IPv4手动隧道模式

·     IPv6/IP ISATAP:表示IPv6 over IPv4 ISATAP隧道模式

·     IPv6/IPv6:表示IPv6 over IPv6隧道模式

GRE key disabled

未设置GRE类型隧道接口的密钥

GRE key value is xxx

GRE类型隧道接口的密钥为xxx

Checksumming of GRE packets disabled

未开启GRE报文校验和功能,在开启GRE报文校验和功能时不显示本字

Checksumming of GRE packets enabled

开启GRE报文校验和功能,在未开启GRE报文校验和功能时不显示本字段

Last clearing of counters

最近一次清除计数的时间

Last 300 seconds input rate: 0 bytes/sec, 0 bits/sec, 0 packets/sec

最近300秒钟的平均输入速率:

·     bytes/sec表示平均每秒输入的字节数

·     bits/sec表示平均每秒输入的比特数

·     packets/sec表示平均每秒输入的包数

Last 300 seconds output rate: 0 bytes/sec, 0 bits/sec, 0 packets/sec

最近300秒钟的平均输出速率:

·     bytes/sec表示平均每秒输出的字节数

·     bits/sec表示平均每秒输出的比特数

·     packets/sec表示平均每秒输出的包数

Input: 0 packets, 0 bytes, 0 drops

总计输入的报文数,总计输入的字节,总计丢弃的输入报文数

说明

统计的输入报文为通过硬件和软件解封装后的报文。

Output: 0 packets, 0 bytes, 0 drops

总计输出的报文数,总计输出的字节,总计丢弃的输出报文数

说明

统计的输出报文为通过硬件和软件加封装前的报文。

 

# 显示接口Tunnel1的概要信息。

<Sysname>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 brief

Brief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s in route mode:

Link: ADM - administratively down; Stby - standby

Protocol: (s) - spoofing

Interface            Link Protocol Primary IP     Description

Tun1                  UP    UP        1.1.1.1         Tunnel1

# 显示接口Tunnel1的概要信息,包括用户配置的全部描述信息。

<Sysname>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 brief description

Brief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s in route mode:

Link: ADM - administratively down; Stby - standby

Protocol: (s) - spoofing

Interface            Link Protocol Primary IP     Description

Tun1                  UP    UP        1.1.1.1         Tunnel1

# 显示当前物理状态为down的接口的信息以及down的原因。

<Sysname>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brief down

Brief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s in route mode:

Link: ADM - administratively down; Stby - standby

Interface            Link Cause

Tun0                  DOWN Not connected

Tun1                  DOWN Not connected

表1-2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brief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描述

Brief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s in route mode:

三层模式下(route)的接口的概要信息,即三层接口的概要信息

Link: ADM - administratively down; Stby - standby

·     如果某接口的Link属性值为“ADM”,则表示该接口被管理员通过shutdown命令关闭,需要在该接口下执行undo shutdown命令才能恢复接口本身的物理状态

·     如果某接口的Link属性值为“Stby”,则表示该接口是一个处于Standby状态的备份接口,使用display interface-backup state命令可以查看该备份接口对应的主接口

Protocol: (s) - spoofing

如果某接口的Protocol属性值中带有“(s)”字符串,则表示该接口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状态显示为UP,但实际可能没有对应的链路,或者对应的链路不是永久存在而是按需建立的。通常NULL、LopBack等接口会具有该属性

Interface

接口名称缩写

Link

接口物理连接状态,取值为:

·     UP:表示接口物理上是连通的

·     DOWN:表示接口物理上不通

·     ADM:表示接口被手工关闭了,需要执行undo shutdown命令才能打开接口

·     Stby:表示该接口是一个备份接口

Protocol

接口数据链路层协议状态,取值为:

·     UP:表示接口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状态为开启

·     DOWN:表示接口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状态为关闭

·     UP(s):表示该接口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状态显示为UP,但实际可能没有对应的链路,或者对应的链路不是永久存在而是按需建立的。通常NULL、LoopBack等接口会取该值

Primary IP

接口的主IP地址。取值为“--”时,表示接口尚未配置IP地址

Description

接口的描述信息

Cause

接口物理连接状态为down的原因,取值为:

·     Administratively:表示本链路被手工关闭了(配置了shutdown命令),需要执行undo shutdown命令才能恢复真实的物理状态

·     Not connected:表示未成功建立隧道

 

【相关命令】

·     destination

·     interface tunnel

·     source

1.1.6  mtu

mtu命令用来设置Tunnel接口的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值。

undo mtu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mtu size

undo mtu

【缺省情况】

隧道接口的状态始终为Down时,隧道的MTU值为64000;隧道接口的状态当前为Up时,隧道的MTU值为根据隧道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而得到的出接口的MTU值减隧道封装报文头长度。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size:Tunnel接口的MTU值,取值范围为100~64000,单位为字节。

【使用指导】

如果未手工配置隧道的MTU,则只有在隧道接口状态为Up时才会根据出接口的MTU计算、更新隧道的MTU,而在Down状态不会计算、更新。隧道的MTU被手工配置后,其值不受隧道接口状态和出接口MTU的影响,以手工配置为准。

为了防止隧道封装后的报文二次分片,手工配置隧道的MTU时,建议隧道的MTU与封装报文头长度之和不大于出接口的MTU。

【举例】

# 设置接口Tunnel1的MTU值为1000字节。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Sysname-Tunnel1] mtu 1000

【相关命令】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1.7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tunnel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tunnel命令用来清除Tunnel接口的统计信息。

【命令】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 tunnel [ number ] ]

【视图】

用户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tunnel [ number ]:指定Tunnel接口类型及其编号。number为Tunnel接口的编号。如果不指定tunnel参数,则清除所有接口的统计信息;如果指定tunnel参数,而不指定number参数,则清除所有Tunnel接口的统计信息。

【使用指导】

如果需要统计一定时间内Tunnel接口的流量来判断接口和链路工作是否正常,可以使用该命令先清除接口原有的统计信息,然后让接口自动重新统计。

【举例】

# 清除接口Tunnel1的统计信息。

<Sysname>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tunnel 1

【相关命令】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1.8  shutdown

shutdown命令用来关闭Tunnel接口。

undo shutdown命令用来打开Tunnel接口。

【命令】

shutdown

undo shutdown

【缺省情况】

缺省情况下,Tunnel接口处于开启状态。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导】

执行shutdown命令会导致使用该接口建立的链路中断,请谨慎使用。

【举例】

# 关闭接口Tunnel 1。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Sysname-Tunnel1] shutdown

【相关命令】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1.9  source

source命令用来设置隧道的源端地址或源接口。

undo source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source { ipv4-address | ipv6-address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undo source

【缺省情况】

未设置隧道的源端地址和源接口。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ipv4-address:隧道的源端IPv4地址。

ipv6-address:隧道的源端IPv6地址。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隧道的源接口的接口类型及接口编号。指定的源接口需要是处于up状态、且已配置IP地址的接口。

【使用指导】

如果设置的是隧道的源端地址,则该地址将作为封装后隧道报文的源地址;如果设置的是隧道的源接口,则该接口的地址将作为封装后隧道报文的源地址。通过display interface tunnel命令可以查看隧道的源端地址。

同一台设备上,多个Tunnel接口不要同时配置完全相同的目的端地址和源端地址。

在本端设备上为隧道指定的目的端地址,应该与在对端设备上为该隧道指定的源端地址相同;在本端设备上为隧道指定的源端地址,应该与在对端设备上为该隧道指定的目的端地址相同。

如果在同一个隧道接口下多次执行本命令,最后一次执行的命令生效。

【举例】

# 配置接口Tunnel1的源接口为Vlan-interface10。‌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mode gre

[Sysname-Tunnel1] source vlan-interface 10

# 配置接口Tunnel1的源IP地址为192.100.1.1。‌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mode gre

[Sysname-Tunnel1] source 192.100.1.1

【相关命令】

·     destination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     interface tunnel

1.1.10  tunnel dfbit enable

tunnel dfbit enable命令用来设置封装后的隧道报文的DF(Don’t Fragment,不分片)标志,即转发隧道报文时不允许分片。

undo tunnel dfbit enable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tunnel dfbit enable

undo tunnel dfbit enable

【缺省情况】

封装后的隧道报文未设置DF标志,即转发隧道报文时允许分片。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导】

转发报文时对报文进行分片、重组,可能会导致报文的转发延时较大。通过本命令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DF标志,不允许对隧道报文进行分片,可以避免引入分片延时。这种情况下,要求隧道报文转发路径上各个接口的MTU大于隧道报文长度,否则,会导致隧道报文被丢弃。如果无法保证转发路径上各个接口的MTU大于隧道报文长度,则建议不要设置DF标志。

模式为GRE over IPv6隧道和IPv6隧道的Tunnel接口不支持本命令。

【举例】

# 在接口Tunnel1上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DF标志,不允许对隧道报文进行分片。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mode gre

[Sysname-Tunnel1] tunnel dfbit enable

1.1.11  tunnel tos

tunnel tos命令用来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oS(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值。

undo tunnel tos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tunnel tos tos-value

undo tunnel tos

【缺省情况】

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oS值与封装前原始报文的ToS值相同。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tos-value: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oS值,取值范围为0~255。

【使用指导】

ToS值用于标识IP报文的服务类型。通过本命令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oS值后,同一个隧道中转发的报文将具有相同的ToS值,即报文的业务类型都相同。关于ToS的详细介绍请参见“QoS配置指导”中的“QoS”。

【举例】

# 在接口Tunnel1上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oS值为20。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mode gre

[Sysname-Tunnel1] tunnel tos 20

【相关命令】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1.1.12  tunnel ttl

tunnel ttl命令用来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值,从而决定隧道报文的最大跳数。

undo tunnel ttl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tunnel ttl ttl-value

undo tunnel ttl

【缺省情况】

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TL值为255。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ttl-value: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TL值,取值范围为1~255。

【使用指导】

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TL值用来限制报文在隧道中转发的最大跳数。当报文转发跳数大于设置的TTL值时,该隧道报文将被丢弃,以避免出现环路。

【举例】

# 在接口Tunnel1上设置封装后隧道报文的TTL值为100。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 mode gre

[Sysname-Tunnel1] tunnel ttl 100

【相关命令】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