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H3C BBU3120基带处理单元 VLAN终结配置举例
本章节下载 (340.76 KB)
H3C BBU3120基带处理单元
VLAN终结配置举例
Copyright © 20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在实际组网中,BBU可以使用不同的IP地址分别与网管和EPC核心网通信,通信在传输链路上通过VLAN隔离。从网管和EPC核心网接收的报文会携带不同的VLAN标签,此时,可以通过VLAN终结将报文的VLAN标签剥离;并在发送报文时,为报文添加指定的VLAN标签。
本文档即介绍VLAN终结配置举例。
本文档不严格与具体软、硬件版本对应,如果使用过程中与产品实际情况有差异,请以设备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档中的配置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配置和验证,配置前设备的所有参数均采用出厂时的缺省配置。如果您已经对设备进行了配置,为了保证配置效果,请确认现有配置和以下举例中的配置不冲突。
本文档假设您已了解以太网链路聚合、VLAN终结等特性。
本节只介绍了与VLAN终结强相关的注意事项,其他配置注意事项请参见《H3C BBU3120基带处理单元 特性手册》。
· 用户删除聚合接口时,系统将自动删除对应的聚合组,且该聚合组内的所有成员端口将全部离开该聚合组。
· BBU不支持端口隔离、QinQ、VLAN映射、VLAN配置等属性类配置,对端设备不能进行相关属性类配置,否则可能导致成员端口无法成为选中端口。
· 聚合链路的两端应配置相同的聚合模式。对于不同模式的聚合组,其选中端口存在如下限制:
¡ 对于静态聚合模式,用户需要保证在同一链路两端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的一致性,否则聚合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 对于动态聚合模式,聚合链路两端的设备会自动协商同一链路两端的端口在各自聚合组内的选中/非选中状态,用户只需保证本端聚合在一起的端口的对端也同样聚合在一起,聚合功能即可正常使用。
· 主备倒换期间删除聚合组或修改聚合接口IP地址,可能会导致基于该聚合组的S1接口管理相关配置无法恢复。
· 在BBU添加的聚合组参数缺省值如表1所示。
参数 |
缺省值 |
适用的聚合模式 |
端口优先级 |
32768 |
静态聚合、动态聚合 |
LACP优先级 |
32768 |
动态聚合 |
LACP工作模式 |
ACTIVE |
动态聚合 |
LACP超时时间 |
长超时(90秒) |
动态聚合 |
如图1所示,BBU3120通过聚合链路与交换机连接,并通过交换机连接到EPC和网管,EPC属于VLAN 10,网管属于VLAN 20。在BBU3120的聚合接口下配置子接口,并为子接口配置VLAN终结,使BBU3120可以通过不同子接口与属于不同VLAN下的EPC和网管进行通信。具体需求如下:
· BBU3120的三层接口GE6/0/3与交换机的二层接口GE1/0/1连接,三层接口GE7/0/3与交换机的二层接口GE1/0/2连接。
· 在交换机上配置二层动态链路聚合,并将接口GE1/0/1和GE1/0/2添加到二层动态链路聚合组。交换机的二层聚合接口为TRUNK端口。
· 在BBU上配置三层动态链路聚合,将接口GE6/0/3和GE7/0/3添加到三层动态链路聚合组。
· 为三层聚合接口添加子接口RAGG1.1和RAGG1.2,并分别配置IP地址为192.168.1.1/24和192.168.2.1/24。
· 为三层聚合子接口配置VLAN终结,并分别指定VLAN值为10和20。
图1 VLAN终结组网图
本举例是在BBU3120 R2227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 本手册只介绍VLAN终结相关的配置内容,其他配置的介绍,如时钟配置、路由配置、小区配置等,请参见业务开通指南或相应的特性手册。
· 本手册以H3C S5560X-EI以太网交换机为例介绍交换机的配置。不同交换机上的配置可能不同,请具体参见相应的配置手册。
· 由于聚合链路两端的动态聚合模式不同,用户需保证本端聚合在一起的端口的对端也同样聚合在一起,聚合功能才能正常使用。
(1) 依次点击Web页面左侧导航栏中的[传输管理/链路聚合]菜单项,进入链路聚合页面。
(2) 点击链路聚合页面中的<添加>按钮,进入添加聚合组页面。
(3) 在添加聚合组页面中,将如下参数配置成对应“取值样例”的值,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
参数 |
取值样例 |
聚合类型 |
三层聚合 |
聚合组编号 |
1 |
聚合模式 |
动态 |
成员端口 |
· GE6/0/3 · GE7/0/3 |
(1) 依次点击Web页面左侧导航栏中的[传输管理/端口管理]菜单项,进入端口管理页面,并点击端口管理页面的“Vlan”页签。
(2) 添加子接口RAGG1.1
a. 勾选中聚合接口RAGG1。
b. 点击页面右上方的<创建子接口>按钮,进入创建以太网子接口页面。
c. 在创建以太网子接口页面,将如下参数配置成对应“取值样例”的值,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
参数 |
取值样例 |
以太网口 |
RAGG1 |
子接口编号 |
1 |
(3) 添加子接口RAGG1.2
a. 勾选中聚合接口RAGG1。
b. 点击页面右上方的<创建子接口>按钮,进入创建以太网子接口页面。
c. 在创建以太网子接口页面,将如下参数配置成对应“取值样例”的值,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
参数 |
取值样例 |
以太网口 |
RAGG1 |
子接口编号 |
2 |
(1) 为子接口RAGG1.1配置VLAN终结
a. 在端口管理页面的“Vlan”页签下,点击指定子接口RAGG1.1右侧的<>按钮,进入修改接口设置页面。
b. 在“VLAN终结”参数处,点选“Dot1q终结”。点选“Dot1q终结”后,系统自动指定为精确终结。
c. 在新弹出的输入框中指定VLAN值为10。
d.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VLAN终结的配置。
(2) 为子接口RAGG1.2配置VLAN终结
a. 在端口管理页面的“Vlan”页签下,点击指定子接口RAGG1.2右侧的<>按钮,进入修改接口设置页面。
b. 在“VLAN终结”参数处,点选“Dot1q终结”。点选“Dot1q终结”后,系统自动指定为精确终结。
c. 在新弹出的输入框中指定VLAN值为20。
d.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VLAN终结的配置。
(1) 依次点击Web页面左侧导航栏中的[传输管理/IPv4]菜单项,进入接口IPv4地址页面。
(2) 为子接口RAGG1.1配置IP地址
a. 点选接口IPv4地址页面中的聚合接口Route-Aggregation1.1,进入该聚合接口的修改IP设置页面。
b. 在修改IP设置页面中,将如下参数配置成对应“取值样例”的值,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
参数 |
取值样例 |
描述 |
Route-Aggregation1.1 Interface |
IP地址 |
指定IP地址 |
IP地址/掩码长度 |
192.168.1.1/24 |
(3) 为子接口RAGG1.2配置IP地址
a. 点选接口IPv4地址页面中的聚合接口Route-Aggregation1.2,进入该聚合接口的修改IP设置页面。
b. 在修改IP设置页面中,将如下参数配置成对应“取值样例”的值,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
参数 |
取值样例 |
描述 |
Route-Aggregation1.2 Interface |
IP地址 |
指定IP地址 |
IP地址/掩码长度 |
192.168.2.1/24 |
(1) 创建VLAN 10,并将端口GigabitEthernet1/0/3加入到该VLAN中。
<Switch> system-view
[Switch] vlan 10
[Switch-vlan10] port gigabitethernet 1/0/3
[Switch-vlan10] quit
(2) 创建VLAN 20,并将端口GigabitEthernet1/0/4加入到该VLAN中。
[Switch] vlan 20
[Switch-vlan20] port gigabitethernet 1/0/4
[Switch-vlan20] quit
(3) 创建二层聚合接口1,并配置该接口为动态聚合模式。
[Switch]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witch-Bridge-Aggregation1]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Switch-Bridge-Aggregation1] quit
(4) 分别将端口GigabitEthernet1/0/1至GigabitEthernet1/0/2加入到聚合组1中。
[Switc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Switch-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itch-GigabitEthernet1/0/1] quit
[Switc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Switch-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itch-GigabitEthernet1/0/2] quit
(5)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1为Trunk端口,并允许VLAN 10和20的报文通过。
[Switch]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witch-Bridge-Aggregation1]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Bridge-Aggregation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Switch-Bridge-Aggregation1] quit
(1) 查看链路聚合页面,页面新增了名为RAGG1的动态聚合组;点击该聚合组成员端口处的<+>按钮,可以看到该聚合组有两个成员端口,为GE6/0/3和GE7/0/3。
(2) 查看接口IPv4地址页面,页面新增了名为Route-Aggregation1.1和Route-Aggregation1.2的聚合子接口,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255.255.255.0和192.168.2.1/255.255.255.0。
(3) RAGG1.1与EPC可以互通,RAGG1.2与网管可以互通。
· 《H3C BBU3120基带处理单元 Web网管配置指导》
· 《H3C BBU3120基带处理单元 特性手册》
· 《H3C BBU3120基带处理单元 单站单小区业务开通指南》
· 《H3C BBU3120基带处理单元 多站多小区业务开通指南》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