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应急Shell配置
本章节下载: 09-应急Shell配置 (169.54 KB)
目 录
设备的启动软件包分为Boot包、System包、Feature包和补丁包。当设备启动,并且当前启动软件包列表中有System包、Feature包、补丁包时,只要其中有一个包不存在或异常,设备便会进入应急Shell环境(Emergency Shell,相当于windows下的Cmosh环境)。应急Shell下提供了一系列的命令,帮助用户加载System软件包,顺利进入Comware系统。本文描述是应急Shell下支持的操作。
· 本文描述的操作均是在故障成员设备上执行,且只能对本设备进行操作。比如,某成员设备上System包不存在或者异常,进入应急Shell环境,请使用该成员设备的Console口登录,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操作给该成员设备加载System包。
· 关于启动软件包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基础配置指导”中的“软件升级”。
应急Shell提供了基本的文件系统操作,以方便用户对存储介质上的文件进行管理。
表1-1 文件系统操作命令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显示目录或文件信息 |
dir [ /all ] [ file-url ]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在存储介质的指定路径下创建目录 |
mkdir directory |
如果创建的文件夹与指定路径下的其它文件或目录重名,则创建操作失败 在使用该命令创建目录之前,指定的路径必须已经存在。比如:创建文件夹flash:/test/mytest,这时,test目录必须已经存在,否则,创建失败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显示当前工作路径 |
pwd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复制文件 |
copy fileurl-source fileurl-dest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移动文件 |
move fileurl-source fileurl-dest |
目标目录必须空间足够,否则,移动操作失败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显示指定文件的内容 |
more file-url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彻底删除指定文件 |
delete file-url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删除已有目录 |
rmdir directory |
被删除的目录必须为空目录,即删除目录前,必须先删除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格式化存储介质 |
format device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 执行delete操作后,设备会彻底删除指定文件,并且不可恢复,请谨慎使用。
· 执行format操作后,存储介质上的所有文件将丢失,并且不可恢复,请谨慎使用。
设备进入应急Shell环境后,只有Console口、和管理以太网端口可用,请在管理以太网端口下配置网络参数,通过FTP和TFTP协议从远程服务器上获取Syetem包。
在获取Syetem包前,请使用display version命令查看Boot包的版本信息,并根据System包的版本发布说明,获取和Boot包版本相同的System包。
应急Shell下要使用FTP、TFTP、SSH、Telnet等网络功能,首先必须正确配置网络参数,包括给管理以太网端口配置IP地址,如果需要跨网段访问,则还需要给管理以太网端口配置网关。
表1-2 配置管理以太网端口(IPv4网络)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进入系统视图 |
system-view |
- |
进入管理以太网端口视图 |
interface M-GigabitEthernet |
- |
配置端口的IPv4地址 |
ip address ip-address { mask-length | mask } |
缺省情况下,管理以太网端口下没有配置IPv4地址 |
配置端口的IPv4网关地址 |
ip gateway ip-address |
缺省情况下,管理以太网端口下没有配置IPv4网关地址 |
激活管理以太网端口 |
undo shutdown |
缺省情况下,管理以太网端口处于激活状态 |
从当前视图退回到上一级视图 |
quit |
- |
表1-3 配置管理以太网端口(IPv6网络)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进入系统视图 |
system-view |
- |
进入管理以太网端口视图 |
interface M-GigabitEthernet |
- |
配置端口的IPv6地址 |
ipv6 address ipv6-address prefix-length |
缺省情况下,管理以太网端口下没有配置IPv6地址 |
配置端口的IPv6网关地址 |
ipv6 gateway ipv6-address |
缺省情况下,管理以太网端口下没有配置IPv6网关地址 |
激活管理以太网端口 |
undo shutdown |
缺省情况下,管理以太网端口处于激活状态 |
从当前视图退回到上一级视图 |
quit |
- |
网络参数配置完成后,可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可达。
表1-4 检查指定目的端是否可达(IPv4网络)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检查指定IPv4地址是否可达 |
ping [ -c count | -s size ] * ip-address |
该命令在任意视图下执行 |
表1-5 检查指定目的端是否可达(IPv6网络)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检查指定IPv6地址是否可达 |
ping ipv6 [ -c count | -s size ] * ipv6-address |
该命令在任意视图下执行 |
应急Shell环境下,设备可以作为Telnet、SSH客户端,用于远程登录到其它主机进行操作;也可以作为FTP、TFTP客户端,从远程文件服务器上下载软件包来启动设备,或者将设备上的文件上传至远程服务器进行备份。
表1-6 访问远程服务器(IPv4网络)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Telnet登录到IPv4远程服务器 |
telnet server-ipv4-address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SSH登录到IPv4远程服务器 |
ssh2 server-ipv4-address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在IPv4网络中,下载/上传指定文件到FTP服务器 |
ftp server-ipv4-address user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 { 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 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在IPv4网络中,下载/上传指定文件到TFTP服务器 |
tftp server-ipv4-address { 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 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表1-7 访问远程服务器(IPv6网络)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Telnet登录到IPv6远程服务器 |
telnet ipv6 server-ipv6-address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SSH登录到IPv6远程服务器 |
ssh2 ipv6 server-ipv6-address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在IPv6网络中,下载/上传指定文件到FTP服务器 |
ftp ipv6 server-ipv6-address user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 { 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 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在IPv6网络中,下载/上传指定文件到TFTP服务器 |
tftp ipv6 server-ipv6-address { 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 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获取System包后,请使用display version和display install package命令查看Boot包和System包的版本信息,确认两软件包版本完全相同后,再执行加载操作。
获取System包后,需要加载System包,以便引导设备进入Comware系统。
表1-8 加载System包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加载System包 |
install load system-package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表1-9 重启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重启当前登录的成员设备 |
reboot |
该命令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应急Shell下的相关配置信息,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表1-10 应急Shell显示和维护
操作 |
命令 |
显示版权信息 |
display copyright |
查看指定软件包的信息 |
display install package package |
显示管理以太网端口M-GigabitEthernet的信息 |
display interface M-GigabitEthernet |
显示IPv4路由信息表 |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
显示IPv6路由信息表 |
display ipv6 routing-table |
显示Boot包版本信息 |
display version |
Device作为TFTP客户端,PC作为TFTP服务器。IP地址如组网图所示,Device和PC之间路由可达。
系统只有boot.bin包,Device需要通过TFTP协议从PC上下载对应版本的system.bin包,启动设备。
图1-1 应急Shell配置举例组网图
# 查看存储介质上存在哪些文件以及存储介质上的使用情况。
<boot> dir
Directory of flash:
0 drw- 5954 Apr 26 2007 21:06:29 logfile
1 -rw- 1842 Apr 27 2007 04:37:17 boot.bin
2 -rw- 1518 Apr 26 2007 12:05:38 startup.cfg
3 -rw- 2045 May 04 2007 15:50:01 backcfg.cfg
524288 KB total (513248 KB free)
以上信息表明,当前只有boot.bin包,没有system.bin包,存储介质上的空闲内存大小为513248KB,有足够的空间存放System包。
# 查看boot包的版本信息。
<boot> display install package flash:/boot.bin
flash:/boot.bin
[Package Info]
Vendor: H3C
Product: S5820V2_5830V2
Service name: boot
Platform version: 1.1.0
Product version: Alpha 2106P01
Supported board: mpu
[Component Info]
Component: boot
Description: boot package
# 给管理以太网端口配置IP地址和网关。
<boot> system-view
[boot] interface M-GigabitEthernet0/0/0
[boot-M-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1.1.1 16
[boot-M-GigabitEthernet0/0/0] ip gateway 1.1.1.2
# 测试和TFTP服务器之间是否可达。
<boot> ping 1.2.1.1
PING 1.2.1.1 (1.2.1.1): 56 data bytes
56 bytes from 1.2.1.1: seq=0 ttl=128 time=2.544 ms
56 bytes from 1.2.1.1: seq=1 ttl=128 time=0.648 ms
56 bytes from 1.2.1.1: seq=2 ttl=128 time=0.601 ms
56 bytes from 1.2.1.1: seq=3 ttl=128 time=0.553 ms
56 bytes from 1.2.1.1: seq=4 ttl=128 time=0.604 ms
--- 1.2.1.1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0.553/0.990/2.544 ms
# 从TFTP服务器上下载文件system.bin。
<boot> tftp 1.2.1.1 get system.bin flash:/system.bin
# 查看system.bin的相关信息,确认是否和当前的boot包版本一致。
<boot> display install package flash:/system.bin
flash:/system.bin
[Package Info]
Vendor: H3C
Product: S5820V2_5830V2
Service name: system
Platform version: 7.1.023
Product version: Alpha 2106P01
Supported board: mpu
[Component Info]
Component: system
Description: system package
# 加载System包,引导设备进入Comware系统。
<boot> install load flash:/system.bin
Check package flash:/system.bin ...
Extracting package ...
Loading...
User interface aux0 is available.
Press ENTER to get started.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