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574882_30005_0.jpg)
广域网发展九大趋势
趋势1、算网一体:算网融合,算力资源灵活调度,让所有企业和个人能够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算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训练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推动了运营商、政府、行业和企业建设算力中心。算力建设的分布式化是提升算力服务体验的关键。如何高效整合各类算力资源,服务于各行各业,是算力网络的核心问题。面向未来,需要探索多样化算力感知,算网协同,应用级网络感知,广域无损网络等相关技术,实现算力应用与网络的深度融合。
趋势2、IPv6+全域智联:基于IPv6+技术实现空天地海全域智联(卫星、物联、工业、6G)
随着物联网、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和6G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万物互联成为现实。Ipv6技术是唯一能够支持海量连接的技术, IPv6+技术将是实现万物智联的核心。卫星网络作为地面网络的延伸和补充,未来将采用IPv6+技术与地面网络无缝连接,构建天地一体化的IPv6网络。此外,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及6G网络的互联互通也将基于IPv6+技术进行构建和扩展。总之,我们将以IPV6+为技术底座,对Ipv6+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联算、联智、联数、联空的全域智联的新质互联网(新一代互联网)。
趋势3、网元智能化:AI技术引入网元,让网元具备了边缘推理、决策实时下发等能力,从而提升整个网络的智能化水平
未来,AI技术不仅要融入网络架构,更要渗透至网络组件及部件层面,构建从上到下的一体化网络智能,推动网络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和自治化发展。AI技术下沉至网元,使网元能够毫秒级感知业务、流量和应用等数据,为全网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智能主控板、智能线卡和智能算力卡的协作,AI智能网元将具备智能感知、智能转发和智能控制三大能力,并实现以下应用能力:
l AI可靠:设备级可靠,快速感知、隔离与自愈;网络级可靠,秒级解除拥塞;协议级可靠,预测下一跳实现极速收敛;链路级可靠,微秒级倒换等。
l AI运维:光纤故障智能定位;流量静默故障识别;智能视频质差识别及故障定界;整网分钟级环路探测和溯源;路由策略在线预验证等。
l AI 安全:设备内生安全;AI-DDoS 秒级闪防;全网安全检测与自闭环等。
趋势4、网络运维智能化:专家知识库与运维大模型驱动网络自动化、自主化及智能化,最终实现广域网络L5级自动驾驶
大模型和AI智能体凭借其强大的语言处理、工具编排和智能化能力,成为智能运维(AIOps)落地突破的关键。未来运维系统通过集成专家知识库、运维大模型和多AI智能体,将逐步改变传统的人工被动运维模式,转变为系统主动运维,显著扩展传统运维的功能范围和智能化水平,推动网络运维向L5级自动驾驶方向发展。
l 网络数字孪生:全景网络数字地图、网络仿真与网络调优。提供多维网络可视化、配置意图仿真验证及流量调优,是实现L4/L5自智网络的关键技术。
l 网络运维智能助手:借助自然语言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为不同角色定制专属数字助理,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完成复杂任务。利用大模型的意图理解和逻辑推理,实现复杂问题的分解与最优决策,并通过API调用系统功能,实现特定场景下的网络自治。
趋势5、网络原生安全:超越防护,架构/设备/协议 全面融合,安信智韧 四维一体
传统安全依赖外挂式防护手段,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威胁;网络原生安全将安全能力融入网络自身,实现更主动、更智能的防护。未来的网络原生安全在架构上将与现有网络架构深度融合,在设备和协议层面全面内置安全机制,突破传统安全边界约束,在安全能力上将进一步融合信任、智能和韧性,实现安全可靠、信任、智能、韧性四维一体的能力。当前正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和生态构建演进。可信计算、可信路由、网安联动、源地址安全、AI防攻击等成为当前热点技术方向。
趋势6、量子互联网:量子密钥分发,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安全通信,颠覆传统网络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量子互联网的构建成为可能,它将为网络安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量子互联网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量子纠缠和量子不确定性,实现信息的绝对安全传输。在量子互联网的框架下,量子加密通信技术将成为保护数据传输安全的新手段,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将使得密钥的生成和分发过程无法被窃听,从而为网络通信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
量子互联网的发展将开启网络空间的新纪元,它不仅能够提供更加安全的通信渠道,还能够推动量子计算、量子传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技术的进步。在这一趋势下,量子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为全球网络通信安全带来新的解决方案。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量子互联网将逐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为网络空间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趋势7、确定性网络:提供路径确定性,带宽确定性,时间确定性能力,确保端到端的业务体验
未来的网络必须具备确定性网络能力。无人驾驶、远程手术、远程工业控制、AR/VR游戏等应用场景均需确定性网络提供高确定性的传输服务,确保极低丢包率和确定的端到端传输时延。当前,确定性网络主要通过SRv6与SDN技术实现路径确定性,网络切片技术实现资源确定性,周期队列调度技术实现时间确定性。确定性网络的创新和探索方向包括:
l 可规模部署方向:小型化、高性能的确定性网络设备;与TSN交换机异构对接;探索跨域端到端确定性方案;控制器上规模化部署和管理确定性网络及业务。
l 可落地方向:无损网络技术与确定性网络技术融合;降低确定性网络的复杂度和成本,如减少时间同步依赖;支持确定性转发芯片。
趋势8、边缘计算:数据本地处理,降低时延,释放终端算力,赋能多元应用,重塑广域网
随着物联网、实时应用和数据隐私需求的增长,传统云计算面临挑战;边缘计算应运而生,通过在网络边缘侧进行数据本地处理,降低时延,赋能多元应用,并重塑广域网。边缘计算的核心优势在于降低时延和释放终端算力,适用于自动驾驶、AR/VR、工业自动化等时延敏感应用,并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视频监控等领域。
边缘计算推动广域网向智能化、分布式演进。SD-WAN与边缘计算融合,实现智能流量优化;MEC推动移动广域网向5G演进;边缘云构建分布式云架构;网络架构则向扁平化、网状化演进,更好地支持边缘计算。
趋势9、绿色超宽趋势:广域网设备性能密度持续提升,每比特能耗不断降低,实现广域网的绿色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移动AI时代的到来,生成式内容为主的交互方式显著提升了交互效率,3D和空间视频为主的交互内容大幅增加了信息量,推动业务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亟需一系列技术手段提高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满足民众对高速互联网的需求,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l 网络带宽向400G/800G演进:提升单芯片转发性能,增加400G/800G接口密度,骨干网带宽从100G升级至400G/800G。
l 设备级节能:优化风道结构和风扇设计,采用高性能导热材料,并引入冷板式液冷系统,以提升散热效率、降低能耗,并简化部署。通过智能风扇技术、电源动态配置和低功耗模式切换,结合网板与通道级的节能措施,实现高效散热、灵活供电和精细调节,以大幅提升能效并节省能源。
l 网络级节能:通过网络能耗地图引入智能预测能力,支持在线学习与流量潮汐变化趋势预测,动态调整网络转发能力,以适应实时流量需求,同时避免因预设阈值不合理导致的数据丢包。
基于以上对未来广域网九大技术趋势的展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广域网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融合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特征。从算网一体的算力融合与灵活调度,到IPv6+全域智联构建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从网元智能化带来的网络自治能力提升,到网络运维智能化实现的L5级自动驾驶;从网络原生安全的内生安全防护,到量子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性安全变革;从确定性网络保障的极致业务体验,到边缘计算重塑的网络架构;再到绿色超宽趋势驱动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趋势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描绘了未来广域网的宏伟蓝图。未来的广域网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输通道,而是集算力、连接、智能、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它将更好地支撑人工智能、物联网、6G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