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2章 安装前的准备
本章节下载: 02-第2章 安装前的准备 (2.16 MB)
目 录
本章将为您介绍安装M9000-X设备之前所需完成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对人和设备造成伤害,请您在安装前仔细阅读本节的安全建议。实际情况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 请保持设备清洁、无尘,请勿将设备放置在潮湿的地方,也不要让液体进入设备内部。
· 请确保您所处位置的地面是干燥、平整的,并确保您已做好防滑措施。
· 请勿将设备和安装工具放在行走区域内。
· 安装和维护设备时,请勿穿戴宽松的衣服、首饰(如项链等),或者其它可能被机箱挂住的东西。
· 请仔细检查您的工作区域内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比如电源未接地、电源接地不可靠、地面潮湿等。
· 安装前,请熟悉设备所在房间的紧急电源开关的位置,当发生意外时,请先切断电源开关。
· 移动机箱前,请拔掉机箱上的所有电源线和其它线缆。
· 对设备进行带电状态下的维护时,请尽量不要独自一人操作。
· 对设备进行断电操作时,请先仔细检查,确认电源已经关闭。
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请您在搬运设备时注意以下要求:
· 搬运或移动设备之前,请拔掉该设备的所有外部电缆(包括电源线)。
· 推荐您使用机械设备搬运,如无机械设备,请安排多人配合搬运设备。
· 请确保搬运设备过程中,用力均匀、缓慢,紧握机箱上的承重把手。抬起或放置设备时,请勿用力过猛。
为了避免静电对设备的电子器件造成损坏,请您在安装和维护设备时注意以下要求:
· 为设备提供良好的接地系统,并确保设备良好接地。
· 安装和拆卸设备的各类可插拔模块时,请佩戴防静电腕带并确保防静电腕带良好接地。
· 取拿单板时,请勿用手直接接触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
· 存放单板时,请使用防静电屏蔽袋,请勿将其随意搁置。
M9000-X设备前侧和后侧各有一个ESD插孔。
在工作状态操作光纤时,请勿用眼睛直视光模块的光发射口和与其相连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纤出口。
· 在断开光纤连接器之前,在命令行接口视图下使用shutdown命令以确保关闭光源。
· 断开光纤后,请使用光纤帽保护光纤连接器,避免因灰尘过多而产生静电,导致光纤连接器损坏或影响其性能指标。
· 不使用光模块时,请盖上光模块防尘塞,避免因灰尘过多而产生静电,导致光模块损坏。
设备必须在室内使用,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安装场所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请根据待安装设备、附件以及机柜等的实际重量来评估地面承重要求,并确保安装场所地面的承重能力满足此要求。有关设备及其附件的重量信息,请参见“附录B 设备硬件规格”。
评估地面承重要求时,请考虑设备扩容(比如增加单板等)的需要。
为了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请确认机柜有足够的预留空间(高度、深度)安装设备。推荐的机柜尺寸请参见表2-1。有关设备尺寸的详细介绍,请参见“附录B 设备硬件规格”。
表2-1 M9000-X设备对机柜的要求
机型 |
设备尺寸 |
对机柜的要求 |
M9000-X06/M9000-X06-G/M9000-X06-B/M9000-X06-B-G |
· 宽440mm · 高263.9mm · 装配风扇时总深为977mm ¡ 机箱本体深857mm ¡ 挂耳后端面到走线架最前端距离102mm ¡ 挂耳后端面到后侧风扇框把手距离875mm |
推荐您选配深度大于等于1100mm的机柜,并且要求: · 前方孔条到前门有不小于140mm空间 · 前方孔条到后门有不小于950mm空间 |
M9000-X10 |
· 宽440mm · 高529.6mm · 装配完成后总深977mm mm ¡ 机箱本体深857mm ¡ 挂耳后端面到走线架最前端距离102mm ¡ 挂耳后端面到后侧风扇框把手距离875mm |
图2-1 M9000-X设备对机柜的要求
· 设备为前后维护方式,机柜必须前后都能开门。
· 为便于设备后续维护,建议机柜前后与墙面或其它设备的距离不小于1200mm。
M9000-X系列两款设备均采用前后风道设计,为了便于设备通风散热,请您根据设备的风道方向,合理规划安装场所。
· 请确保安装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 请确保用于安装设备的机柜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 请确保设备的进风口及出风口处预留有足够空间(建议大于300mm),以利于设备的通风散热。
图2-2 M9000-X设备风道示意图(以M9000-X06为例)
良好的供电系统是设备上电启动和稳定运行的基础。设备支持交流供电、直流供电和高压直流供电,因此机房的供电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 交流电供电系统能良好供电,且功率满足设备要求,除了市电引入线外,一般应有柴油机备用电源。
· 直流电、高压直流电供电系统能良好供电,且输出电压稳定,输出值在设备规定范围之内。
· 供电系统可提供足够容量的蓄电池,在发生供电事故时,保证设备不间断运行。
良好的供电系统是设备上电启动、稳定运行的基础。为了满足设备的供电要求,请您完成如下步骤:
(1) 计算设备的整机功耗。
由于设备支持的单板种类丰富,当同一机型设备插入不同的单板时,整机功耗会有所不同,有关设备整机功耗方面的详细介绍,请参见“附录B 设备硬件规格”。
(2) 根据整机功耗的大小选配合适的电源模块。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需保证为设备供电的电源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设备的整机功耗。您可以根据设备的实际功耗需求选配合适数量的电源模块。有关电源模块的详细介绍,请参见“附录A 可插拔部件及适配关系”。
为达到更好的防雷效果,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 保证机箱的保护地用保护地线与大地保持良好接触。
· 保证交流电源插座的接地点与大地良好接触。
· 如若有交流电源线从户外直接引入设备电源输入口的情况,交流电源输入口前端应加装电源避雷器,这样可大大增强电源的抗雷击能力。
· 如若有出户网线进入设备的情况,需要给所有的电缆出户网口安装网口避雷器,以起到防护作用。
· 网口避雷器和交流电源避雷器不随机提供,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购。
· 网口避雷器和交流电源避雷器的的相关技术参数及安装维护说明请参见避雷器的相关资料。
为保证设备长期可靠工作,机房内需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 机房内的温度过高、过低或者剧烈变化,都将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影响其使用寿命。
· 机房内温度过高,高温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过程,使设备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设备安装场所的温度要求,请参见表2-2。
指标 |
工作 |
非工作 |
温度 |
0℃~40°C |
-40℃~70°C |
当设备从低温环境进入高温环境时,如果机箱上出现冷凝水,在设备上电运行前,请务必采取一定的措施(如烘干、晾干等)消除冷凝水,以防止设备内部器件发生短路而被烧坏。
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机房内需维持一定的湿度。
· 若机房内湿度过高,易造成绝缘材料绝缘不良甚至漏电,或材料机械性能变化、金属部件锈蚀等问题。
· 若机房内湿度过低,绝缘垫片会干缩而导致紧固螺丝松动;另外,在干燥的环境下,易产生静电,危害设备上的电路。
设备安装场所的湿度要求,请参见表2-3。
指标 |
工作 |
非工作 |
相对湿度 |
5%RH~95%RH,无冷凝 |
5%RH~95%RH,无冷凝 |
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机房内需维持一定的洁净度。
· 灰尘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一大危害。室内灰尘落在机体上,可能造成静电吸附,使金属接插件或金属接点接触不良,不但会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容易引起通信故障。有关机房内灰尘含量及粒径要求,请参见表2-4。
· 有害气体(如SO2、H2S、NH3、Cl2等)会加速金属器件的腐蚀和某些部件的老化。机房内应防止有害气体的侵入,其具体限制值请参见表2-5。
机械活性物质 |
单位 |
含量 |
灰尘粒子 |
粒/m3 |
≤3×104(3天内桌面无可见灰尘) |
注:灰尘粒子直径≥5μm |
气体 |
最大值(mg/m3) |
SO2(二氧化硫) |
1.0 |
H2S(硫化氢) |
0.5 |
NH3(氨) |
3.0 |
Cl2(氯气) |
0.3 |
NO2(二氧化氮) |
1.0 |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干扰,干扰源可能来自设备外部,也可能来自设备内部,会以电容耦合、电感耦合、电磁波辐射、公共阻抗(包括接地系统)耦合、导线(包括电源线、信号线和输出线等)等多种传导方式对设备产生影响。因此请注意:
· 对供电系统要采取有效的防电网干扰措施。
· 请勿将设备的接地设施与其它电力设备的接地设施或防雷接地设施合用,并尽可能相距远一些。
· 远离强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发射台、高频大电流设备。
· 必要时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
设备不随机附带安装工具,请根据实际需求准备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工具。
图2-3 安装工具参考
图2-4 安装附件介绍
M9000-X06/M9000-X06-G/M9000-X06-B/M9000-X06-B-G挂耳 |
M9000-X10挂耳 |
走线架 |
M4挂耳螺钉 |
|
表2-6 安装前的Checklist
项目 |
要求 |
是否满足 |
|
安装场所 |
承重要求 |
· 地面或地板承重满足设备实际重量的要求 · 机柜中滑道的承重满足设备实际重量的要求 |
|
空间要求 |
· 室内最低高度(指梁下或风管下的净高度)要求不低于3m · 建议机柜前后与墙面或其它设备的距离不小于1200mm |
|
|
通风散热 |
· 设备入风口及通风口处留有大于300mm的空间 · 安装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
|
|
供电要求 |
· 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 · 建议使用UPS(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 · 明确外置电源开关位置,以备在操作设备发生事故时切断电源 |
|
|
接地要求 |
· 机房建筑的接地规范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 机房内各通信设备均已做好接地保护 · 通信电源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与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 |
|
|
工作环境温度 |
0℃~40℃ |
|
|
工作环境湿度 |
5%RH~95%RH(非凝露) |
|
|
洁净度要求 |
灰尘粒子≤3×104粒/m3(三日内桌面无可见灰尘) |
|
|
抗干扰要求 |
· 对供电系统采取有效的防电网干扰措施 · 设备工作地不要与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或防雷接地装置合用,并尽可能相距远一些 · 远离强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发射台和高频大电流设备 · 采取电磁屏蔽的措施 |
|
|
安全注意事项 |
· 设备远离热源和潮湿之地 · 识别外置电源开关 |
|
|
设备附件 |
设备自带的安装附件 |
|
|
参考文档 |
· 设备的随机资料 · 网站资料 |
|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