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10-MPLS命令参考

目录

07-隧道策略命令

本章节下载 07-隧道策略命令  (189.37 KB)

07-隧道策略命令


1 隧道策略

1.1  隧道策略配置命令

1.1.1  binding-destination

binding-destination命令用来配置隧道与目的IP进行绑定,从而限制该隧道只能承载特定的VPN业务。

undo binding-destination命令用来取消隧道与目的IP的绑定。

【命令】

binding-destination dest-ip-address { sr-policy group sr-policy-group-id | te { tunnel number }&<1-n> } [ ignore-destination-check ] [ down-switch ]

undo binding-destination dest-ip-address

【缺省情况】

未将目的IP与任何隧道绑定。

【视图】

隧道策略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dest-ip-address:目的IP地址。

sr-policy group sr-policy-group-id:指定绑定的SR-MPLS TE Policy组。sr-policy-group-id为SR-MPLS TE Policy组ID,取值范围为1~4294967295。

te:指定绑定的隧道类型为TE隧道。

tunnel number:指定待绑定隧道接口的编号。number为设备上已创建的Tunnel接口的编号。

&<1-n>:表示前面的参数最多可以输入n次。n的取值为16。n>1时,流量在n条隧道之间进行负载分担。

ignore-destination-check:不检查TE隧道的目的地址/SR-MPLS TE Policy组的目的节点地址同隧道策略的目的地址是否一致。配置此参数后,选择隧道时即使TE隧道的目的地址/SR-MPLS TE Policy组的目的节点地址与隧道策略的目的地址不一致同样可以被选中。如果未指定本参数,TE隧道的目的地址/SR-MPLS TE Policy组的目的节点地址同隧道策略的目的地址必须一致。

down-switch:开启隧道切换功能。配置此参数后,当绑定的TE隧道/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不可用时,则按照隧道绑定策略—>首选绑定策略—>负载分担策略优先级的顺序选择一条可用隧道。如果未指定本参数,当绑定的TE隧道/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不可用时,不能切换到其他隧道策略。

【使用指导】

隧道绑定是指将某个目的地址与某条隧道进行绑定,从而使到该目的地址的业务流量只能承载在该条隧道上。

同一个隧道策略可以配置多个不同目的IP地址。

对于同一目的地址,可以指定多条TE隧道来进行负载分担;配置SR-MPLS TE Policy组时,同一目的地址只能绑定一个SR-MPLS TE Policy组ID。

在同一隧道策略视图下,对于同一目的地址,绑定不同类型隧道时,多次执行本命令,最后一次执行的命令生效。

如果同时配置了binding-destinationpreferred-pathselect-seq load-balance-number命令,则优先选择binding-destination命令指定的隧道,即:

(1)     如果对端PE地址与某条绑定隧道的目的地址相同,则采用隧道绑定策略指定的隧道转发流量。对于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的目的地址为SR-MPLS TE Policy组目的节点地址。

(2)     如果不存在隧道目的地址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绑定隧道,则采用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某条首选隧道,通过首选隧道策略指定的隧道/捆绑隧道转发流量。

(3)     如果不存在隧道目的地址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首选隧道,则根据负载分担方式选择隧道。

配置本命令前,需要在MPLS TE隧道接口下配置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命令。

【举例】

# 配置隧道策略policy1,目的地址100.1.1.9与4条TE隧道绑定来进行负载分担,且如果目的地址和隧道目的地址不同也可以选中该隧道,若该命令不生效时可以根据优先级切换到其他隧道策略。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tunnel-policy policy1

[Sysname-tunnel-policy-policy1] binding-destination 100.1.1.9 te tunnel 1 tunnel 2 tunnel 3 tunnel 4 ignore-destination-check down-switch

【相关命令】

·     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

·     preferred-path

1.1.2  display mpls tunnel

display mpls tunnel命令用来显示隧道信息。

【命令】

display mpls tunnel { all | statistics |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destination { ipv4-address | ipv6-address } }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参数】

all:显示所有隧道的信息。对于GRE和TE隧道,只有网络层UP时,才能显示。

statistics:显示隧道的统计信息。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显示指定VPN实例的隧道信息。vpn-instance-name表示MPLS L3VPN的VPN实例名称,为1~31字符的字符串,区分大小写。如果没有指定本参数,则显示公网的隧道信息。

destination:显示目的地址为指定地址的隧道的信息。

ipv4-address:显示目的地址为指定IPv4地址的隧道的信息。ipv4-address为隧道目的IPv4地址。

ipv6-address:显示目的地址为指定IPv6地址的隧道的信息。ipv6-address为隧道目的IPv6地址。

【举例】

# 显示所有隧道的信息。

<Sysname> display mpls tunnel all

Destination      Type     Tunnel/NHLFE      VPN Instance

2.2.2.2          LSP      NHLFE1024         -

3.3.3.3          CRLSP    Tunnel2           -

表1-1 display mpls tunnel all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描述

Destination

隧道目的地址

Type

隧道类型,取值为:

·     LSP:LSP隧道

·     GRE:GRE隧道

·     CRLSP:CRLSP隧道

·     SRLSP:SRLSP隧道

·     SRPolicy:SR-MPLS TE Policy隧道

·     SRPGroup: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

Tunnel/NHLFE

Tunnel隧道、捆绑隧道、NHLFE表项或者SR-MPLS TE Policy组ID

取值为NHLFEnumber时,表示与NID为number的NHLFE表项对应的Ingress LSP或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

VPN Instance

VPN实例名称,为“-”表示公网

 

# 显示隧道的统计信息。

<Sysname> display mpls tunnel statistics

LSP     :     1

GRE     :     0

CRLSP   :     0

SRLSP   :     0

SRPOLICY:     0

SRPGROUP:     0

表1-2 display mpls tunnel statistics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描述

LSP

LSP隧道的数量

GRE

GRE隧道的数量

CRLSP

CRLSP隧道的数量

SRLSP

SRLSP隧道的数量

SRPOLICY

SR-MPLS TE Policy隧道的数量

SRPGROUP

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的数量

 

1.1.3  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

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命令用来配置MPLS TE隧道只能用于隧道绑定策略。

undo 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

undo 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

【缺省情况】

MPLS TE隧道可以用于各种方式的隧道策略。

【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导】

在指定隧道策略绑定TE隧道之前,需要先配置本命令使MPLS TE隧道能够被隧道绑定策略选中。

对TE隧道配置本命令后,该隧道只能用于binding-destination命令配置的隧道绑定策略。

【举例】

# 配置MPLS TE隧道只能用于隧道绑定策略。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tunnel 10 mode mpls-te

[Sysname-Tunnel10] mpls te reserved-for-binding

【相关命令】

·     binding-destination

1.1.4  preferred-path

preferred-path命令用来配置指定的隧道或捆绑隧道为首选隧道。

undo preferred-path命令用来取消指定的隧道或捆绑隧道为首选隧道。

【命令】

preferred-path { tunnel number | tunnel-bundle number }

undo preferred-path { tunnel number | tunnel-bundle number }

【缺省情况】

未配置首选隧道。

【视图】

隧道策略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tunnel number:配置指定的MPLS TE隧道或GRE隧道为首选隧道。number为隧道接口的编号,取值范围为0~20479。

tunnel-bundle number:配置指定的捆绑隧道为首选隧道。number为隧道捆绑接口的编号,范围不同为0~1023。

【使用指导】

通过本命令配置首选隧道后,如果对端PE地址与隧道接口/隧道捆绑接口的目的地址相同,则通过该首选隧道转发到达该PE的流量。该方式为MPLS VPN显式指定了一条MPLS TE隧道、GRE隧道或捆绑隧道,选择的隧道是明确的、可以预期的,便于网络流量规划。推荐使用该方式配置隧道策略。

如果希望隧道/捆绑隧道只被特定策略使用,则不要将同一隧道指定为多个策略下的首选隧道。

如果在同一个隧道策略下配置的多条首选隧道的目的地址相同,则选择配置的第一条首选隧道,如果第一条首选隧道不可用,则选择下一条首选隧道,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址只能存在一条首选隧道,不会在多条隧道间进行负载分担。

一个隧道策略下最多可以指定128个首选隧道。

如果同时配置了binding-destinationpreferred-pathselect-seq load-balance-number命令,则优先选择binding-destination命令指定的隧道,即:

(1)     如果对端PE地址与某条绑定隧道的目的地址相同,则采用隧道绑定策略指定的隧道转发流量。对于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的目的地址为SR-MPLS TE Policy组目的节点地址。

(2)     如果不存在隧道目的地址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绑定隧道,则采用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某条首选隧道,通过首选隧道策略指定的隧道/捆绑隧道转发流量。

(3)     如果不存在隧道目的地址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首选隧道,则根据负载分担方式选择隧道。

【举例】

# 配置隧道策略policy1的首选隧道为接口Tunnel1和Tunnel2对应的隧道:优先选择Tunnel1;如果Tunnel1不可用,则选择Tunnel2。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tunnel-policy policy1

[Sysname-tunnel-policy-policy1] preferred-path tunnel 1

[Sysname-tunnel-policy-policy1] preferred-path tunnel 2

1.1.5  select-seq load-balance-number

select-seq load-balance-number命令用来配置隧道的选择顺序和负载分担的隧道数目。

undo select-seq命令用来恢复缺省配置。

【命令】

select-seq [ strict ] { cr-lsp | gre | lsp | sr-lsp | sr-policy } * load-balance-number number

undo select-seq

【缺省情况】

按照LSP隧道->GRE隧道->CR-LSP隧道->SRLSP隧道->SR-MPLS TE Policy隧道的优先级顺序选择隧道,负载分担的隧道数目为1。

【视图】

隧道策略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strict:负载分担的隧道类型不能混合。

·     指定本参数时,只能选择一种隧道类型。例如:配置了select-seq strict lsp cr-lsp load-balance-number 3命令,LSP数目小于3时,无论是否存在CRLSP和SRLSP,都只会选择LSP进行负载分担;只有不存在LSP的情况下,才会选用CRLSP或SRLSP。

·     未指定本参数时,支持不同类型的隧道混合进行负载分担。例如:配置了select-seq lsp cr-lsp load-balance-number 3命令,则优先选择LSP;在没有LSP或LSP不足3条的情况下,选用CRLSP或SRLSP。对于SR-MPLS TE Policy隧道和SRv6 TE Policy隧道,不能与其他类型的隧道形成负载分担。

cr-lsp:CRLSP隧道。

gre:GRE隧道。

lsp:LSP隧道。

sr-lsp:SRLSP隧道。

sr-policy:SR-MPLS TE Policy隧道。

load-balance-number number:指定负载分担的隧道条数,其中number参数的取值范围为1~128。

【使用指导】

在配置隧道选择顺序时,隧道类型越靠近关键字select-seq,其优先级越高。并且,只有本命令中列举的隧道类型可以被使用。

通过本命令配置隧道策略时,选择的隧道具有随机性,不便于网络流量规划。不推荐使用该方式配置隧道策略。

如果同时配置了binding-destinationpreferred-pathselect-seq load-balance-number命令,则优先选择binding-destination命令指定的隧道,即:

(1)     如果对端PE地址与某条绑定隧道的目的地址相同,则采用隧道绑定策略指定的隧道转发流量。对于SR-MPLS TE Policy组,隧道的目的地址为SR-MPLS TE Policy组目的节点地址。

(2)     如果不存在隧道目的地址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绑定隧道,则采用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某条首选隧道,通过首选隧道策略指定的隧道/捆绑隧道转发流量。

(3)     如果不存在隧道目的地址与对端PE地址相同的首选隧道,则根据负载分担方式选择隧道。

【举例】

# 配置隧道策略policy1为只能使用MPLS TE隧道,负载分担条数为2。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tunnel-policy policy1

[Sysname-tunnel-policy-policy1] select-seq cr-lsp load-balance-number 2

1.1.6  tunnel-policy (system view)

tunnel-policy命令用来创建隧道策略,并进入隧道策略视图。如果指定的隧道策略已经存在,则直接进入隧道策略视图。

undo tunnel-policy命令用来删除指定的隧道策略。

【命令】

tunnel-policy tunnel-policy-name

undo tunnel-policy tunnel-policy-name

【缺省情况】

不存在隧道策略。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参数】

tunnel-policy-name:隧道策略名称,为1~19个字符的字符串,区分大小写。

【举例】

# 创建名为policy1的隧道策略,并进入隧道策略视图。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tunnel-policy policy1

[Sysname-tunnel-policy-policy1]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