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 关于我们

H3C UniStor X10000 G3系列存储 配置指导-R12xx-6W105

07-文件存储基础配置

本章节下载 07-文件存储基础配置  (3.88 MB)

docurl=/cn/Service/Document_Software/Document_Center/Storage/Catalog/Massive_Scale_Out/H3C_UniStor_X10000_G3/Configure/Operation_Manual/H3C_X10000_G3_CG-R12xx-6W105/202102/1382493_30005_0.htm

07-文件存储基础配置


7 文件存储基础配置

7.1  简介

文件存储是指通过文件系统管理存储资源的一种存储服务,该存储方式是以文件为基本单位对数据进行存取。

UniStor采用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能够自动整合不同节点内的硬盘资源,并对外显示为一个根目录。

7.2  配置方法

要使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能够访问UniStor的存储资源,需要完成文件存储的基础配置,包括建立文件系统、指定NAS服务器、创建共享目录、指定文件共享访问方式、创建访问的用户等。

管理界面提供了两种配置方法供用户选择:

·     根据配置向导进行配置

·     按照功能模块单独配置

前者配置方法简单快捷,后者配置方法灵活丰富。

7.2.1  根据配置向导进行配置

1. 简介

本功能用于引导用户快速搭建整个文件存储架构。具体的配置顺序与配置内容如表7-1所示。

表7-1 配置向导内容

配置顺序

配置内容

(1)     文件系统

·     元数据池

·     数据池

(2)     NAS管理

·     NAS组

·     NAS服务器

·     (可选)NFS共享

·     (可选)CIFS共享

(3)     用户管理

本地鉴权或匿名接入的配置

 

2. 配置步骤

根据配置向导进行配置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单击左侧导航树中的[配置向导]菜单项,进入配置向导页面。如图7-1所示,配置元数据池与数据池。元数据池仅支持“副本”冗余策略,数据池支持“副本”与“纠删码”两种冗余策略。

¡     若冗余策略选择为“副本”,则需设置副本个数。

¡     若冗余策略选择为“纠删码”,则需设置数据块个数和校验块个数。

图7-1 配置元数据池与数据池

 

(2)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7-2所示页面,确认文件系统配置信息是否正确(配置向导会自动将集群中所有节点添加为元数据服务器)。

图7-2 确认文件系统配置信息

 

表7-2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文件系统名

创建的文件系统的名称,缺省为CAPFS,且不可更改

元数据池

元数据池的信息,包括名称和副本个数,其中名称缺省为Metadata,且不可更改

数据池

数据池的信息,包括名称和冗余策略信息

元数据服务

元数据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

 

(3)     确认文件系统配置信息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7-3所示页面,创建NAS组。

图7-3 创建NAS

 

表7-3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组名

创建的NAS组的名称

支持1~9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且不能以中划线开头和结尾

动态业务IP类型

动态业务IP的类型

支持IPv4和IPv6

动态业务IP地址

分为动态业务IPv4地址和动态业务IPv6地址。具有动态绑定、故障时可“漂移”的特性,保证业务高可用;同时用于实现负载均衡

配置向导中的动态业务IP地址最多可创建5条,且必须使用业务网段、管理网段、存储前端网段或存储后端网段内的IP地址,推荐使用业务网段内的IP地址

IPv4子网掩码

动态业务IPv4地址的子网掩码

-

IPv4业务网关

动态业务IPv4地址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

-

IPv6掩码长度

动态业务IPv6地址的前缀长度

-

 

(4)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NAS服务器配置页面,创建NAS服务器。

说明

·     NAS服务器为逻辑角色,可由任意节点担任。若选择“集群已有主机”,则该主机在担任其原本角色的同时也兼任NAS服务器的角色;若选择“指定新的主机”,则该主机仅充当NAS服务器。

·     由于集群内角色众多,请合理分配角色给集群各个节点,以免造成单点瓶颈。

 

¡     如图7-4所示,选择“集群已有主机”,在下拉框中选择集群中的节点作为NAS服务器,单击<添加>按钮。

图7-4 选择集群已有主机

 

¡     如图7-5所示,选择“指定新的主机”,输入集群外的新主机IP地址与root密码,单击<添加>按钮。

图7-5 指定新的主机

 

表7-4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IP地址

作为NAS服务器的集群外主机的IP地址

取值范围合法的网络地址,且必须为管理网段地址

root密码

root用户的密码

-

 

(5)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7-6所示页面,(可选)选择创建NFS共享。

图7-6 创建NFS共享

 

表7-5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共享名

创建的NFS共享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不能以小数点结尾

共享目录

NFS共享所共享的目录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不能以小数点结尾

允许访问的主机

允许访问NFS共享的主机的IP地址或网段

支持添加多个取值范围合法的网络地址或网段,*表示所有主机均可访问NFS共享

共享方式

允许访问的主机对共享文件的权限

可选择“读写”或“只读”

新建文件权限

共享目录下新创建的文件的权限

可选择“rwx/u”或“rwx/ugo”,其中rwx代表文件的权限:r表示可读,w表示可写,x表示可执行。ugo代表文件权限的所有者:u表示文件所有者,g表示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成员,o表示其它用户

 

(6)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7-7所示页面,(可选)选择创建CIFS共享

图7-7 创建CIFS共享

 

表7-6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共享名

创建的CIFS共享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不能以小数点结尾

共享目录

CIFS共享所共享的目录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不能以小数点结尾

允许访问的主机

允许访问CIFS共享的主机的IP地址或网段

支持添加多个取值范围合法的网络地址或网段。*表示除禁止访问的主机外,所有主机均可访问CIFS共享

禁止访问的主机

禁止访问CIFS共享的主机的IP地址

取值合法的主机IP地址或IP网段(IP网段合法输入形式举例:192.168.1.0/24)

 

(7)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7-8所示页面,选择用户鉴权方式(此处以“本地鉴权”为例进行介绍,若选择“匿名接入”则无需创建用户组和用户),输入用户组名并单击<添加>按钮(重复操作可创建多个),创建用户组。

说明

配置向导中仅支持设置“本地鉴权”和“匿名接入”两种用户鉴权方式,若需设置“AD鉴权”或“LDAP域配置”,请在文件系统创建成功后,转至文件存储[用户管理]菜单下相应页面中进行设置。

 

图7-8 创建用户组

 

表7-7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本地鉴权

用户鉴权的一种方式,仅允许UniStor自身创建的用户访问CIFS共享

-

匿名接入

用户鉴权的一种方式,允许任何用户匿名访问CIFS共享,无需创建具体的用户组和用户

-

用户组名

创建的用户组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但不能为纯数字

 

(8)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7-9所示页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选择用户组(单击<+>按钮可添加至多个用户组),单击<添加>按钮,创建用户(重复本步骤操作可创建多个用户)。

图7-9 创建用户

 

表7-8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用户名

创建的用户的名称

支持3~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

密码

创建的用户的密码

·     长度必须为8~16个字符

·     由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中的至少两种以及特殊字符组成,特殊字符包括:!#$%&()*+,-./:;<=>?@[\]^`{_|}~和空格

·     密码不能和账号或者账号的倒写相同

用户组

创建的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9)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7-10所示页面,确认文件存储信息无误后,单击<开始创建>按钮,开始创建文件存储,请耐心等待文件存储创建完成

图7-10 确认文件存储信息

 

7.2.2  按照功能模块单独配置

除了根据配置向导进行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用户还可以选择对各个功能模块单独进行配置,此配置方法更灵活,可配置的功能点更广。

表7-9 文件存储配置

操作内容

说明

创建文件系统

根据操作向导按照创建元数据池、创建数据池和创建元数据服务器的步骤进行配置

创建NAS组

创建NAS组,然后添加NAS服务器

创建目录

创建共享目录

文件共享

对指定的目录创建文件共享,然后设置共享方式

用户管理

创建和管理本地用户组/用户,设置CIFS共享的用户鉴权方式及设置NFS共享的LDAP域配置

 

7.3  文件系统

7.3.1  简介

传统文件系统将元数据与数据保存在本地,如果元数据与数据中有任何一部分损坏都会造成文件不可读写,且不可恢复。

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建立在由多个节点组成的集群上,将数据与元数据彻底分离。元数据存放在元数据池中,通过元数据服务器进行管理;数据存放在数据池中,通过NAS服务器对外提供存取服务。此文件系统模型降低了服务器的负载,提升了整个集群的性能。

图7-11 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

 

7.3.2  概念与原理

1. 概念

·     元数据

元数据是定义数据的数据,描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指示历史数据、查找资源、文件记录等功能。元数据存放在元数据池中(存储系统中一种虚拟化的存储空间)。

·     元数据服务器

用来管理元数据的服务器称为MDS(Metadata Server,元数据服务器),是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存放元数据以及计算元数据位置等。

使用配置向导创建文件系统时,CAPFS会默认将集群内所有节点都作为MDS;在文件系统单页面创建文件系统时,至少需要创建3个MDS。MDS的主、备状态由系统自动确定。

·     子树迁移

CAPFS文件系统的目录文件结构为树型结构,整个目录树可以划分成多个子目录(即子树),每个子树由一个主用MDS管理,一个主用MDS可以管理多个子树。主用MDS之间定期进行负载均衡检测,发现不均衡时将进行子树的迁移。

主用MDS之间会周期性地相互发送心跳消息,该消息携带自身的负载情况。每个主用MDS获取到集群所有主用MDS的负载信息后,会计算出集群的平均负载,然后判断自身负载是否超出平均负载的110%,若已超出则计算超出部分的负载量,匹配合适热度(根据目录的访问量计算)的子树迁移到低负载的主用MDS上,同时迁入子树的MDS会缓存该子树的前缀。MDS的子树迁移的最小单位为目录。

图7-12所示,客户端访问集群文件,MDS 1负载超过集群的平均负载的110%。此时MDS 1计算超出部分的负载量,并将对应的子树迁移到其它MDS上,如图7-13

图7-12 子树迁移前

 

图7-13 子树迁移后

 

·     副本

一种备份技术,是指将同一个数据备份M份,然后分别写到不同的存储设备上,在读取数据时,系统随机读取其中一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采用M副本机制,系统最多允许M/2个(M为奇数时,向下取整)节点故障,此时数据仍然可正常被访问。

图7-14所示的三副本方式,文件切分为多块数据,每一份数据复制为三份,分别存放在不同的节点的不同硬盘内。

图7-14 三副本方式

 

·     纠删码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采用ODC(Original Data Count,原始数据)+RDC(Redundant Data Count,冗余数据)模式,简称为K+M模式,K为原始数据分块个数,M为冗余数据分块的个数。

它将一份数据分割、计算,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获得校验数据块,然后将原始数据块和校验数据块分别写到不同的存储设备中。在读取数据时,系统随机读取其中K个数据块,然后编码恢复出完整数据。

纠删码方式下,系统最多允许M个设备故障(此处的设备指主机或OSD,具体以实现纠删码时所基于的设备单元而定),此时数据仍然可正常被访问,并自动恢复。

图7-15所示,集群规模3节点,采用“2+1”保护模式:文件切分为多块数据,每一份数据又切分为A、B两部分,然后由这两部分计算出校验数据,将A数据、B数据、校验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主机上的不同硬盘内。

图7-15 “2+1”校验

 

2. 文件系统工作机制

集群中的NAS服务器通过挂载CAPFS文件系统,将CAPFS文件系统服务共享给客户端,客户端通过访问NAS服务器使用CAPFS文件系统进行文件存取。

·     数据存放

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存放数据,涉及到元数据的存放和数据的存放,引入元数据可以达到后期高效读取数据的目的。文件数据存放过程如图7-16所示。

图7-16 存放数据过程

 

a.     客户端通过NAS服务器访问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进行数据存放。

b.     文件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将其存放到数据池中。

c.     在数据往数据池存放的过程中,主用MDS同时进行元数据信息计算,数据存放完毕,元数据将同步生成。

d.     MDS将生成的元数据存放在元数据池中,对于活跃性强的元数据同时会在内存中保留一份。

·     数据读取

由于数据存放时保留了对应的元数据,在读取这部分数据时,通过元数据信息,可以快速定位并读取此数据。文件数据读取过程如图7-17所示。

图7-17 读取数据过程

 

a.     客户端通过NAS服务器向分布式文件系统发起读取某文件信息的请求。

b.     主用MDS接收到该请求后,开始查找此文件对应的元数据信息,如果在内存中未找见,MDS会从元数据池中查找并读取元数据。

c.     文件系统根据MDS读取的元数据,提取存放数据的位置信息并反馈给NAS服务器。

d.     NAS服务器根据文件的存放位置信息,在数据池中读取对应的文件,并反馈给客户端。

·     元数据服务器故障切换

图7-18所示,以三节点的集群为例。

图7-18 元数据服务器故障切换

 

a.     正常情况下,用户进行数据存取时,会由主用MDS进行元数据的计算和读取。

b.     当主用MDS出现故障时,系统会随机选择一台备用MDS,将其状态切换成主用状态。

c.     新的主用MDS继续为系统提供元数据服务。

7.3.3  配置任务概览

表7-10 配置任务概览

配置任务

说明

创建文件系统

按照填写的信息创建元数据池、数据池及元数据服务器

文件系统管理

删除文件系统

删除整个文件系统、清空所有数据

新增数据池

在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会根据设置自动创建数据池,后续增加数据池时,可在Pool信息中的文件存储页签内创建,也可在文件系统超链接的存储池页签内创建

修改缓存容量

修改元数据池或数据池的缓存容量(仅当存储池所属的硬盘池已开启缓存才支持修改)

创建元数据服务器

创建新的元数据服务器

删除元数据服务器

删除已有的元数据服务器

启动元数据服务器

启动元数据服务器,使其启用

停止元数据服务器

停止元数据服务器,使其停用

启动所有服务

启动所有元数据服务器

停止所有服务

停止所有元数据服务器,此时文件系统异常,无法访问

 

7.3.4  创建文件系统

说明

·     文件系统是其他文件存储操作的基础,需要首先进行配置。

·     一个集群仅支持创建一个文件系统。

 

(1)     单击导航树中的[文件系统]菜单项,进入文件系统管理页面,如图7-19所示。

图7-19 文件系统页面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20所示对话框中,设置元数据池相关信息,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7-20 创建元数据池

 

(3)     在如图7-21所示对话框中,设置数据池相关信息,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     若冗余策略选择“副本”,则需设置副本个数。

¡     若冗余策略选择“纠删码”,则需设置数据块个数和校验块个数。

图7-21 创建数据池

 

(4)     在如图7-22所示对话框中,选择主机,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添加,重复操作直至至少添加3个元数据服务器,然后将继续添加选项修改为“否”,单击<下一步>按钮。

说明

至少需要添加3个元数据服务器才能创建文件系统。

 

图7-22 创建元数据服务器

 

(5)     图7-23所示对话框中确认文件系统配置信息,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23 确认配置信息

 

表7-11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文件系统名

创建的文件系统的名称,缺省为CAPFS,且不可更改

元数据池

元数据池的信息,包括名称和副本个数,其中名称缺省为Metadata,且不可更改

数据池

数据池的信息,包括名称和冗余策略

元数据服务器

元数据服务器的IP地址,位于管理网段内

缓存容量

开启缓存的硬盘池内所有Pool均拥有缓存,缓存容量即为Pool设定的缓存大小

 

7.3.5  文件系统管理

1. 删除文件系统

说明

·     删除文件系统前,需先将NAS组、NFS共享、CIFS共享、FTP共享、负载均衡以及目录的WORM等文件系统相关配置删除,才可以删除文件系统。

·     删除文件系统会导致文件存储池信息被全部删除,请谨慎操作。

 

单击导航树中的[文件系统]菜单项,进入文件系统管理页面,选中已创建的文件系统,单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图7-24所示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24 删除文件系统

 

2. 新增数据池

(1)     单击导航树中的[文件系统]菜单项,进入文件系统管理页面,单击已创建的文件系统的名称,进入存储池配置页面,如图7-25所示。

图7-25 存储池配置页面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26所示对话框中,设置数据池相关信息,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     若冗余策略选择“副本”,则需设置副本个数。

¡     若冗余策略选择“纠删码”,则需设置数据块个数和校验块个数。

说明

文件存储pool一旦创建,将无法删除。

 

图7-26 创建Pool

 

 

3. 修改缓存容量(仅当存储池所属的硬盘池已开启缓存才支持修改)

(1)     单击导航树中的[文件系统]菜单项,进入文件系统管理页面。

(2)     单击文件系统的名称,进入存储池配置页面。

(3)     选中待修改的存储池,单击<修改>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缓存容量,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说明

修改缓存容量操作不支持缩小缓存容量。

 

4. 创建元数据服务器

说明

创建元数据服务器时,其主用/备用状态由系统自动确定,若用户需要修改主用MDS个数,请在[参数配置]中“高级配置”页签下“CAPFS配置”中进行修改。

 

(1)     单击导航树中的[文件系统]菜单项,进入文件系统管理页面。

(2)     单击文件系统的名称,进入存储池配置页面。

(3)     选择“元数据服务”页签,进入元数据服务配置页面,如图7-27所示。

图7-27 元数据服务配置页面

 

(4)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28所示对话框中选择主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28 创建元数据服务器

 

5. 删除元数据服务器

说明

·     主用状态的元数据服务器不可直接删除,需停止后才能删除,备用状态的元数据服务器可直接删除。

·     文件系统至少需要有3个元数据服务器,当元数据服务器的数量不大于3个时,不允许删除元数据服务器。

 

(1)     单击导航树中的[文件系统]菜单项,进入文件系统管理页面。

(2)     单击文件系统的名称,进入存储池配置页面。

(3)     选择“元数据服务”页签,进入元数据服务配置页面。

(4)     选中待删除的元数据服务器,单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图7-29所示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二次警告对话框中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备用MDS数量不大于2时,需额外输入“DELETE”)完成操作。

图7-29 删除元数据服务器

 

6. 启动元数据服务器

说明

若文件系统有N个元数据服务器,则至少需要N/2(N为奇数时向下取整)个元数据服务器启用为“主用”状态,文件系统才能提供服务。

 

在元数据服务配置页面,如图7-30所示,选择待启动的元数据服务器,单击<启动>按钮完成操作。

图7-30 启动元数据服务器

 

7. 停止元数据服务器

在元数据服务配置页面,如图7-31所示,选择待停止的元数据服务器,单击<停止>按钮,在弹出的警告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31 停止元数据服务器

 

8. 启动所有服务

在元数据服务配置页面,如图7-32所示,单击[更多/启动所有服务]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32 启动所有服务

 

9. 停止所有服务

注意

停止所有服务会导致业务中断,请谨慎处理。

 

在元数据服务配置页面,如图7-33所示,单击[更多/停止所有服务]按钮,在弹出的警告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33 停止所有服务

 

7.4  NAS管理

7.4.1  简介

NAS服务器是Uni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储系统通过NAS服务器将文件系统服务共享给客户端。

UniStor通过创建NAS组,对内实现NAS服务器的统一管理;对外提供了虚拟的动态业务IP地址供用户访问,一旦某台NAS服务器出现故障,该设备上的动态业务IP地址会自动漂移到其它NAS服务器上,保证业务不中断,实现其高可用性。

7.4.2  概念与原理

1. 概念

·     NAS组

NAS组是为了实现集群NAS服务统一管理而设计的一个概念,它是由多台NAS服务器组成的集合。用户可为NAS组添加多个动态业务IP地址,使集群充分利用NAS组内每台NAS服务器。

·     NAS服务器

NAS服务器将文件系统服务共享给客户端,客户端访问存储系统时,实际访问的是NAS服务器,然后由NAS服务器访问数据池存取数据。用户可创建多台NAS服务器,实现集群的负载均衡,降低每个NAS服务器的业务负担,提升集群的整体性能。

·     NAS组动态业务IP地址

用户访问的动态业务IP地址,支持IPv4和IPv6两种IP类型。该地址是一个虚拟的IP地址,在NAS组创建完之后,系统会自动分配该IP地址给组内的NAS服务器。动态业务IP地址并不会固定在某一台NAS服务器上,当某台设备发生故障后,该设备上的动态业务IP地址会漂移到其它健康的设备上,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建议NAS组的动态业务IP地址的数量与组内NAS服务器的数量保持一致,使得每个NAS服务器上都能分配到一个动态业务IP地址,让用户请求能均匀分配到每个NAS服务器,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     负载均衡

为了让客户端的请求平均分发给不同的NAS服务器而引入的特性,该特性可以使请求能够被迅速处理,并降低单个节点的业务负担,提升集群的整体性能。关于负载均衡特性的详细描述和配置,请参见本手册“文件存储负载均衡”章节。

2. NAS服务器工作机制

NAS服务器提供了面向客户端的文件级数据访问。在未创建负载均衡的情况下,用户通过访问NAS组对外提供的动态业务IP地址来访问文件存储,具体过程如图7-34所示。创建负载均衡的情况下,用户访问文件存储的过程请参见本手册“文件存储负载均衡”章节。

图7-34 NAS服务器工作机制

 

(1)     系统将NAS组的动态业务IP地址分配给每台NAS服务器,IP地址和NAS服务器间建立了绑定关系。

(2)     客户端使用管理员提供的动态业务IP地址来访问NAS服务器。

(3)     与该动态业务IP地址匹配的NAS服务器将响应用户的业务请求。

由于客户端访问的IP地址是随机选择的,在未创建负载均衡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客户端的服务请求连接分布不均的情况。

3. NAS服务器高可用机制

说明

动态业务IP地址的漂移由系统自动决定,用户无法干预。

 

NAS服务器高可用机制是通过动态业务IP地址漂移来实现的,通过NAS服务器高可用机制,保证了在NAS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客户端业务不中断。NAS服务器高可用机制如图7-35所示。

图7-35 NAS服务器高可用机制

 

(1)     正常情况下,Host A与NAS服务器A进行业务交互。

(2)     当与客户端建立连接的NAS服务器A发生故障而失效时,系统将收回NAS服务器A的动态IP地址,将其分配给状态正常的NAS设备,这里以NAS服务器B为例。

(3)     由于动态地址仍然有效,Host A可以继续通过之前的IP地址访问业务,保证在线业务不中断。

(4)     后期若故障NAS服务器恢复正常,动态业务IP地址将进行重新分配。

7.4.3  配置任务概览

表7-12 配置任务

配置任务

说明

NAS组管理

创建NAS组

创建NAS组及NAS服务器,提供NAS服务

修改NAS组

修改NAS组的动态业务IP地址

删除NAS组

删除NAS组前需要清空该组内所有NAS服务器

NAS服务器管理

添加NAS服务器

向指定的NAS组中添加NAS服务器

删除NAS服务器

删除NAS组内的NAS服务器

 

7.4.4  NAS组管理

1. 创建NAS

说明

·     NAS管理基于文件系统,在进行NAS管理时,请保持文件系统状态正常。

·     若已开启负载均衡,在创建NAS组时会显示全局域名信息,否则不显示。

·     建议动态业务IP地址数量与NAS服务器数量保持一致,以实现最佳均衡。

·     系统最多支持255个动态业务IP地址(包含IPv4和IPv6)。

·     NAS管理页面上最多只能显示NAS组的5个动态业务IP地址,若要显示全部,请单击IP地址下的“更多…”超链接。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如图7-36所示。

图7-36 NAS管理页面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37所示对话框中输入组名、选择动态业务IP地址添加方式和动态业务IP类型,并添加相应IP类型的动态业务IP地址。

¡     若动态业务IP地址添加方式选择“单个IP”,输入一到多个动态业务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等信息。

¡     若动态业务IP地址添加方式选择“IP段”,输入起始IP地址、结束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等信息。

图7-37 创建NAS

 

表7-13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组名

创建的NAS组的名称

支持1~11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且不能以中划线开头和结尾

动态业务IP添加方式

为NAS组添加动态业务IP地址的方式

可选择“单个IP”或“IP段”

动态业务IP类型

动态业务IP的类型

可选择“IPv4”和“IPv6”

动态业务IP地址

分为动态业务IPv4地址和动态业务IPv6地址。具有动态绑定、故障时可“漂移”的特性,保证业务高可用;同时用于实现负载均衡

必须使用业务网段、管理网段、存储前端网段或存储后端网段内的IP地址,推荐使用业务网段内的IP地址

起始IP地址

动态业务IP地址段的起始地址

必须使用业务网段、管理网段、存储前端网段或存储后端网段内的IP地址,推荐使用业务网段内的IP地址

结束IP地址

动态业务IP地址段的结束地址

必须使用业务网段、管理网段、存储前端网段或存储后端网段内的IP地址,推荐使用业务网段内的IP地址

IPv4子网掩码

动态业务IPv4地址的子网掩码

-

IPv4业务网关

动态业务IPv4地址所在网络的网关地址

-

IPv6掩码长度

动态业务IPv6地址的前缀长度

-

 

(3)     选择是否创建NAS服务。

¡     若选择创建NAS服务,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步骤(4)

¡     若选择不创建NAS服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     选择目标主机。

¡     如图7-38所示,选择“集群已有主机”,在下拉框中选择集群中的已有节点作为NAS服务器,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38 选择集群已有主机

 

¡     如图7-39所示,选择“指定新的主机”,输入集群以外的新主机的IP地址与root密码,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39 指定新的主机

 

表7-14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IP地址

作为NAS服务器的集群外的主机IP地址

取值范围合法的网络地址,且必须为管理网段地址

root密码

root用户的密码

-

 

2. 修改NAS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中待修改NAS组,单击<修改>按钮,在弹出的图7-40所示对话框中选择动态业务IP类型,修改、增加或删除相应IP类型的动态业务IP地址,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40 修改NAS

 

3. 删除NAS

说明

·     请保持文件系统正常,否则NAS组无法删除。

·     若NAS组内存在NAS服务器,则不允许删除NAS组。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中待删除的NAS组,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41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41 删除NAS

 

7.4.5  NAS服务器管理

1. 添加NAS服务器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2)     单击待添加NAS服务器的NAS组的名称,进入NAS服务器页面,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目标主机。

·     如图7-42所示,选择“集群已有主机”,在下拉框中选择集群中的已有存储节点作为NAS服务器,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42 选择集群已有主机

 

·     如图7-43所示,选择“指定新的主机”,输入集群外新主机的IP地址与root密码,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43 指定新的主机

 

表7-1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IP地址

作为NAS服务器的集群外的主机IP地址

取值范围合法的网络地址,且必须为管理网段地址

root密码

root用户的密码

-

说明

·     NAS服务器页面上最多只能显示每个NAS服务器的5个动态业务IP地址,若要显示全部,请单击IP地址下的“更多…”超链接。

·     NAS服务器页面上可直接显示每个NAS服务器的NFS、CIFS和FTP连接数,若要显示对应连接的具体客户端IP地址及端口号,请单击NFS、CIFS或FTP连接数下的超链接。

 

2. 删除NAS服务器

说明

请保持文件系统正常,否则NAS服务器无法删除。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单击待删除NAS服务器的NAS组的名称,进入NAS服务器页面,选中待删除的NAS服务器,单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图7-44所示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44 删除NAS服务器

 

7.5  目录管理

7.5.1  简介

UniStor以目录的形式来管理文件,用户可访问对应的目录,对文件进行存取。集群缺省存在一个根目录,管理员可根据实际场景划分子目录。

7.5.2  配置任务概览

表7-2 配置任务

配置任务

说明

创建目录

创建一个新目录。首次创建时请选中根目录后进行创建操作

删除目录

删除目录前请确保该目录为空目录,且不存在配额信息、不被共享

 

7.5.3  创建目录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目录管理]菜单项,进入目录管理页面,如图7-45所示。

图7-45 目录管理页面

 

(2)     选中一个目录(首次创建时请选中根目录“/”),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46所示对话框中输入目录名称,选择数据池,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46 创建目录

 

表7-3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目录名称

新创建的目录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不能以小数点结尾

数据池

新创建目录所在的文件存储数据池

-

 

7.5.4  删除目录

说明

·     待删除的目录必须为空目录。

·     若待删除的目录是WORM根目录,则需先在WORM管理页面删除该目录的WORM属性。

 

单击导航树中的[目录管理]菜单项,进入目录管理页面,选中待删除的目录,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47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47 删除目录

 

7.6  文件共享

7.6.1  简介

UniStor提供三种文件共享方式,即NFS共享、CIFS共享和FTP共享,允许运行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通用网络文件系统)及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本传输协议)协议的客户端接入并访问UniStor的存储资源。管理员可通过设置NFS、CIFS及FTP三种共享的权限来限制访问的用户

1. NFS共享

NFS是当前主流异构平台共享协议之一,主要应用在Linux、UNIX环境中。NFS共享通过NFS协议实现共享文件给用户,且通过IP地址限制用户登录,管理员可以在管理界面上设置用户登录的相关信息。

2. CIFS共享

CIFS是由微软开发用于连接Windows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文件共享协议。CIFS共享通过CIFS协议实现共享文件用户,且通过IP地址与用户名/密码两种方式限制用户登录,管理员可以在管理界面上设置用户登录的相关信息。

3. FTP共享

FTP是一种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传输和共享文件的网络协议。用户通过在FTP客户端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成功后,即可根据该用户具有的FTP共享权限在共享目录中执行相应的操作,如上传文件、下载文件、新建目录等。

7.6.2  配置任务概览

表7-4 配置任务

配置任务

说明

NFS共享管理

创建NFS共享

对选定目录设置NFS共享,并设置权限或允许访问的主机

管理NFS共享权限

包括增删NFS共享中允许访问的主机,以及修改主机的访问权限

删除NFS共享

删除NFS共享,使其共享目录为空

CIFS共享管理

创建CIFS共享

对选定目录设置CIFS共享,并设置允许或禁止访问的主机等信息

修改CIFS共享

对CIFS共享中的允许访问的主机和禁止访问的主机进行管理

删除CIFS共享

删除CIFS共享,使其共享目录为空

添加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

新增CIFS共享的用户或用户组

修改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

对CIFS共享用户或用户组权限修改

删除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

删除CIFS共享用户或用户组的权限

修改CIFS高级配置

修改CIFS共享的大小写敏感和权限筛选参数

查看CIFS共享连接详情

查看CIFS共享连接总数和已连接的所有用户及其IP地址等信息

FTP共享管理

创建FTP共享

用于新创建一个FTP共享

删除FTP共享

用于删除已创建的FTP共享

配置匿名用户访问FTP共享

用于配置允许或禁止匿名用户访问FTP共享

添加FTP共享用户

用于在已创建的FTP共享中新增共享用户

查询FTP共享用户

查询FTP共享中已添加的FTP共享用户

修改FTP共享用户

修改FTP共享用户的相关设置及共享权限

删除FTP共享用户

删除FTP共享中已添加的FTP共享用户

 

7.6.3  NFS共享

1. 创建NFS共享

说明

NFS共享基于NAS组,若集群内无NAS服务器,NFS共享可以创建,但必须在添加NAS服务器后才能使用该共享。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2)     选择“NFS共享”页签,进入NFS共享页面,如图7-48所示。

图7-48 NFS共享页面

 

(3)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49所示对话框中输入共享名,单击<浏览>按钮。

图7-49 创建NFS共享

 

表7-5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共享名

创建的NFS共享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不能以小数点结尾

共享目录

NFS共享所共享的目录的名称

选择当前已有目录(根目录不允许共享),若没有目录,则需进入目录管理页面,创建目录

允许访问的主机

允许访问NFS共享的主机的IP地址或网段

取值范围合法的网络地址或网段,*表示所有主机均可访问NFS共享

权限

允许访问的主机对共享文件的权限

可选择“读写”或“只读”

新建文件权限

共享目录下新创建的文件的权限

可选择“rwx/u”或“rwx/ugo”,其中rwx代表文件的权限:r表示可读,w表示可写,x表示可执行。ugo代表文件权限的所有者:u表示文件所有者,g表示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成员,o表示其它用户

 

·     如图7-50所示,若存在共享目录,则选择共享目录,添加允许访问的主机,选择权限、新建文件权限,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50 选择共享目录(存在共享目录)

 

·     如图7-51所示,若不存在共享目录,则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跳到目录管理页面,创建共享目录,然后重新执行步骤(1)~步骤(3)。

图7-51 创建共享目录(不存在共享目录)

 

2. 管理NFS共享权限

说明

修改、删除等操作会导致正在访问该共享目录的服务异常或终止,建议在无访问的情况下对NFS共享进行修改、删除操作。

 

·     添加允许访问的主机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NFS共享”页签,进入NFS共享页面。选中待添加访问权限的NFS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单击NFS共享名称链接,进入共享权限页面,如图7-52所示。

图7-52 共享权限页面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53所示对话框中输入允许访问的主机的IP地址或网段,设置权限,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53 创建NFS共享允许访问的主机

 

表7-6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允许访问的主机

允许访问NFS共享的主机的IP地址或网段

取值范围合法的IP地址或网段,*表示所有主机均可访问NFS共享

权限

允许访问的主机对共享文件的权限

可选择“读写”或“只读”

 

·     修改允许访问的主机的权限

(1)     在NFS共享页面,选中待修改权限的NFS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单击NFS共享名的链接,进入共享权限页面,如图7-54所示,选中待修改权限的主机,单击该主机对应的<读写/只读>滑动按钮,将允许访问的主机的权限置为“读写”或“只读”。

图7-54 共享权限页面

 

(2)     单击<修改权限>按钮,如图7-55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55 修改权限

 

·     删除允许访问的主机

(1)     在NFS共享页面,选中NFS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单击NFS共享名的链接,,进入共享权限页面。

(2)     选择待删除的允许访问的主机,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56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56 删除NFS共享允许访问的主机

 

3. 删除NFS共享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NFS共享”页签,进入NFS共享页面。选中待删除的NFS共享,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57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57 删除NFS共享

 

7.6.4  CIFS共享

1. 创建CIFS共享

说明

CIFS共享基于NAS组,若集群内无NAS服务器,CIFS共享可以创建,但必须在添加NAS服务器后才能使用该共享。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2)     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如图7-58所示。

图7-58 CIFS共享页面

 

(3)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59所示对话框中输入共享名,单击<浏览>按钮。

图7-59 创建CIFS共享

 

表7-7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共享名

创建的CIFS共享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不能以小数点结尾

共享目录

CIFS共享所共享的目录的名称

选择当前已有目录(根目录不支持共享),若没有目录,则需进入目录管理页面,创建目录

允许访问的主机

允许访问CIFS共享的主机的IP地址或网段

取值范围合法的IP地址或网段。*表示除禁止访问的主机外,所有主机均可访问CIFS共享

禁止访问的主机

禁止访问CIFS共享的主机的IP地址或网段

取值范围合法的IP地址或网段

 

·     如图7-60所示,若存在共享目录,则选择共享目录,添加允许访问的主机和禁止访问的主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60 选择共享目录(存在共享目录)

 

·     如图7-61所示,若不存在共享目录,则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跳转到目录管理页面,创建共享目录,然后重新执行步骤(1)~步骤(3)。

图7-61 创建共享目录(不存在共享目录)

 

2. 修改CIFS共享

说明

该操作可能会导致正在访问该共享目录的服务异常,建议在无访问的情况下对CIFS共享进行修改。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选中已创建的CIFS共享,单击<修改>按钮,在弹出的图7-62所示对话框中修改允许访问的主机和禁止访问的主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62 修改CIFS共享

 

3. 删除CIFS共享

说明

该操作会导致正在访问该共享目录的服务终止,建议在无访问的情况下对CIFS共享进行删除。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选中已创建的CIFS共享,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63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63 删除CIFS共享

 

4. 添加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

说明

权限的优先级顺序为:禁止>完全控制>读写>只读,当用户、用户所属组、everyone都配置权限后,用户的有效权限为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权限。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选中待添加用户/用户组的CIFS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直接单击共享名链接),进入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64所示。

图7-64 用户(组)管理页面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65所示对话框中选择用户/用户组类型,具体信息请参见表7-8。输入查找的名称,然后单击<查找>按钮(若用户/用户组类型选择everyone,则直接单击<增加>按钮后跳到步骤(4))。

图7-65 增加CIFS共享用户(组)权限

 

表7-8 鉴权方式与用户/用户组

鉴权方式

可选择的用户/用户组类型

本地鉴权

everyone/本地认证用户/本地认证用户组

AD鉴权

everyone/AD认证用户/AD认证用户组

匿名接入

everyone

 

(3)     选择相应的用户/用户组,在弹出的图7-66所示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图7-66 选择用户/用户组

 

(4)     在图7-67所示对话框中设置权限,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67 增加CIFS共享用户(组)权限

 

表7-9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用户

通过CIFS共享访问共享目录的用户

用户组

通过CIFS共享访问共享目录的用户组

everyone

所有用户都能够通过CIFS共享访问共享目录

权限

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的权限,分为“完全控制”、“读写”、“只读”和“禁止”四种:

·     完全控制:具有读、写、删除、重命名和更改文件NTACL等所有权限

·     读写:具有读、写、删除、重命名权限,但不能更改文件NTACL

·     只读:只具有读的权限,不具有其它权限

·     禁止:无法访问CIFS共享目录

 

5. 修改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选中待修改用户/用户组的CIFS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直接单击共享名链接),进入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68所示。

图7-68 用户(组)管理页面

 

(2)     选中待修改权限的用户/用户组,单击<修改权限>按钮,在弹出的如图7-69所示对话框中修改共享权限。

图7-69 修改CIFS共享用户(组)权限

 

表7-10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权限

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的权限,分为“完全控制”、“读写”、“只读”和“禁止”四种:

·     完全控制:具有读、写、删除、重命名和更改文件NTACL等所有权限

·     读写:具有读、写、删除、重命名权限,但不能更改文件NTACL

·     只读:只具有读的权限,不具有其它权限

·     禁止:无法访问CIFS共享目录

 

6. 删除CIFS共享用户/用户组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选中待删除用户/用户组的CIFS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直接单击共享名链接),进入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70所示。

图7-70 用户(组)管理页面

 

(2)     选择待删除CIFS共享权限的用户/用户组,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71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71 删除CIFS共享用户(组)权限

 

7. 修改CIFS高级配置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选中待修改的CIFS共享,单击<高级配置>按钮,在弹出的图7-72所示对话框中修改大小写敏感和权限筛选参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72 修改大小写敏感参数

 

 

表7-11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大小写敏感

客户端在CIFS共享目录下创建文件/目录,文件/目录名称是否区分大小写,缺省自动

·     自动:根据客户端情况自动判断是否区分文件/目录名称大小写,一般未进行特殊配置的windows客户端大小写不敏感

·     开启:文件/目录名称区分大小写

·     关闭:文件/目录名称不区分大小写

权限筛选

用户通过客户端查看CIFS共享中的文件/目录时,是否仅显示自身有操作权限的文件/目录,缺省关闭

·     开启:用户只能查看到CIFS共享中自身有操作权限的文件/目录

·     关闭:用户可以查看到CIFS共享中的所有文件/目录

 

8. 查看CIFS共享连接详情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2)     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

(3)     单击<连接详情>按钮,在弹出的图7-73所示对话框中即可查看相关信息。

图7-73 CIFS共享连接详情

 

7.6.5  FTP共享

1. 创建FTP共享

说明

FTP共享的使用基于NAS组。当集群内无NAS服务器时可以创建FTP共享,但必须在添加NAS服务器后才能使用该共享。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2)     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如图7-74所示。

图7-74 FTP共享页面

 

 

(3)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75所示的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

图7-75 创建FTP共享

 

表7-12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共享目录

用于FTP共享的目录,根目录无法用于FTP共享

-

 

·     如图7-76所示,若存在共享目录,则选择共享目录,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76 选择共享目录(存在共享目录)

 

·     如图7-77所示,若不存在共享目录,则跳到目录管理页面,创建共享目录,然后重新执行步骤(1)~步骤(3)。

图7-77 创建共享目录(不存在共享目录)

 

2. 删除FTP共享

说明

删除FTP共享将清空该共享中的所有用户。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选中已创建的FTP共享,单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图7-78所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78 删除FTP共享

 

3. 配置匿名用户访问FTP共享

说明

·     缺省情况下禁止匿名用户访问FTP共享。

·     匿名用户访问FTP共享的缺省共享目录为/ftp。当配置允许匿名用户访问时,若/ftp目录不存在,则会自动创建;若/ftp目录已存在,则已存在的/ftp目录将会被自动配置为匿名用户的FTP共享目录。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单击<已允许/已禁止>匿名用户访问按钮,在弹出的图7-79图7-80所示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79 允许匿名用户访问

 

图7-80 禁止匿名用户访问

 

4. 添加FTP共享用户

说明

·     一个本地认证用户只能被添加到一个FTP共享中。

·     客户端编码方式选择“utf-8”时,若用户使用Linux系统FTP客户端,则需确认当前Linux系统支持中文“utf-8”编码且所使用的FTP客户端软件支持中文,否则中文目录名称在客户端显示时会出现乱码。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选中FTP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单击共享目录链接),进入用户管理页面,如图7-81所示。

图7-81 FTP共享用户管理页面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82所示对话框中的本地认证用户一栏输入待添加的本地认证用户的用户名关键字,单击<查找>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待添加的本地认证用户,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填写最大上传带宽、最大下载带宽、选择客户端编码方式、勾选用户权限,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82 增加FTP共享用户

 

 

表7-13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本地认证用户

通过FTP共享访问共享目录的本地用户

-

最大上传带宽

用户上传的最大带宽

取值范围0MB/s~1000MB/s,0MB/s为无限制,缺省为0MB/s

最大下载带宽

用户下载的最大带宽

取值范围0MB/s~1000MB/s,0MB/s为无限制,缺省为0MB/s

客户端编码方式

针对不同的FTP客户端软件,用户所选择的客户端编码方式

可选择“gbk”或“utf-8”,缺省为“gbk”

权限

FTP共享用户的权限

可在“上传、下载、新建目录、删除和重命名”五项权限中进行勾选

说明

“上传”权限仅指上传文件的权限,若用户要上传文件夹,则必须具有“新建目录”权限,否则无法上传文件夹。

 

5. 查询FTP共享用户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选中FTP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单击共享目录链接),进入图7-83所示的用户管理页面即可查询该FTP共享中的用户。

图7-83 FTP共享用户管理界面

 

 

表7-14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用户

FTP共享用户

最大上传带宽

用户上传的最大带宽,单位为MB/s

最大下载带宽

用户下载的最大带宽,单位为MB/s

客户端编码方式

用户的FTP客户端软件所采用的编码方式

权限

用户在FTP共享中所具有的权限

 

6. 修改FTP共享用户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选中FTP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单击共享目录链接),进入用户管理页面,如图7-84所示。

图7-84 FTP共享用户管理页面

 

(2)     选中待修改的用户,单击<修改>按钮,在弹出的图7-85所示的对话框中,修改相关信息,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85 修改FTP共享用户

 

表7-15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最大上传带宽

用户上传的最大带宽

取值范围0MB/s~1000MB/s,0MB/s为无限制,缺省为0MB/s

最大下载带宽

用户下载的最大带宽

取值范围0MB/s~1000MB/s,0MB/s为无限制,缺省为0MB/s

客户端编码方式

针对不同的FTP客户端软件,用户所选择的客户端编码方式

可选择“gbk”或“utf-8”,缺省为“gbk”

权限

FTP共享用户的权限

可在“上传、下载、新建目录、删除、重命名”五项权限中进行勾选

 

7. 删除FTP共享用户

(1)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选中FTP共享,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单击共享目录链接),进入用户管理页面,如图7-86所示。

图7-86 FTP共享用户管理页面

 

(2)     选中待删除的用户,单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图7-87所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87 删除FTP共享用户

7.7  用户管理

7.7.1  简介

用户管理用于管理访问文件存储共享目录的本地用户组和本地用户,以及管理NFS共享LDAP域配置和CIFS共享鉴权方式。

1. 本地用户组

将具有相同权限的本地用户划分为一个本地用户组,管理员可通过设置本地用户组权限,对组内的本地用户进行统一管理。一个本地用户可以加入多个本地用户组,每个本地用户组可以包含多个本地用户。

2. CIFS共享鉴权方式

CIFS共享支持以下三种鉴权方式,管理员可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配置不同的鉴权方式。

·     本地鉴权

通过本地用户数据库,对访问共享目录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若访问共享目录的用户为已创建的本地用户,则允许其访问共享。

·     AD鉴权

通过AD域服务器对访问共享目录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若访问共享目录的用户为合法的AD域用户,则允许其访问共享。管理员可通过设置AD域权限对AD域用户进行集中管理。

·     匿名接入

允许任意用户访问共享,不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3. CIFS共享鉴权方式对用户类型的限制

CIFS共享鉴权方式对访问CIFS共享目录的用户类型限制如下:

·     本地鉴权:仅本地用户可访问共享。

·     AD鉴权:AD用户与本地用户均可访问共享。

·     匿名接入:任意用户均可访问共享。

4. NFS共享LDAP域配置

通过LDAP域配置,可将存储集群的NAS服务器加入到NFS客户端所在的LDAP域中,这样NAS服务器和NFS客户端就可以共享该LDAP域中的用户信息,存储集群可直接通过LDAP域用户信息对访问NFS共享目录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7.7.2  配置任务概览

表7-16 配置任务

配置任务

说明

用户组管理

创建本地用户组

创建访问文件系统的本地用户组

删除本地用户组

删除本地用户组

查看本地用户组用户

查看本地用户组下的用户

用户管理

创建本地用户

创建访问文件系统的本地用户

批量导入用户

大批量导入用户信息

删除本地用户

删除本地用户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本地用户的密码

修改本地用户所在组

修改本地用户所处于的用户组

LDAP域配置

加入LDAP域

设置LDAP域信息,并将NAS节点加入LDAP域

退出LDAP域

将NAS节点从LDAP域脱离

CIFS共享鉴权

本地鉴权

修改鉴权方式为本地鉴权

AD鉴权

修改鉴权方式为AD鉴权

匿名接入

修改鉴权方式为匿名接入

 

7.7.3  用户组管理

1. 创建本地用户组

说明

·     集群最多允许创建1024个本地用户组。

·     创建本地用户组时,其CIFS过期时间缺省设置为默认过期时间(即[参数配置]中“高级配置”页签下“CIFS配置”中设置的默认过期时间)。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88所示。

图7-88 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89所示对话框中输入本地用户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89 创建用户组

 

表7-17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名称

创建的用户组的名称

支持1~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但不能为纯数字

 

2. 删除本地用户组

说明

删除本地用户组前,需首先清空待删除的用户组内的所有用户,否则无法删除用户组。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中待删除的本地用户组,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90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90 删除用户组

 

3. 查看本地用户组用户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中待查看的本地用户组,单击<查看用户>按钮(或单击本地用户组名称链接),查看该本地用户组下的所有用户,如图7-91所示。

图7-91 查看用户组下的用户

 

4. 修改本地用户组CIFS过期时间

注意

修改用户组的CIFS过期时间时,若组内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大于修改后的用户组的CIFS过期时间,则该组内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将被自动修改为与用户组相同的CIFS过期时间。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92所示。

图7-92 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

 

(2)     选中待修改的本地用户组,单击<CIFS过期时间>按钮,进入图7-93所示修改对话框,选择过期时间,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93 修改本地用户组CIFS过期时间

 

表7-18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过期时间

限制本地用户组访问CIFS共享的时间,到达该时间后,系统将不允许该本地用户组访问CIFS共享(在该时间之前已建立的访问不受影响)

 

7.7.4  用户管理

1. 创建本地用户

说明

·     集群最多允许创建1024个本地用户。

·     一个用户最多只能属于4个用户组。

·     创建本地用户时,其CIFS过期时间缺省为其所在主组的CIFS过期时间。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本地用户”页签,进入本地用户管理页面,如图7-94所示。

图7-94 本地用户管理页面

 

表7-19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主组

添加的第一个用户组,用户继承主组的配额属性

附属组

除主组以外的其余用户组,附属组的配额限制对用户不生效

CIFS过期时间

限制本地用户组访问CIFS共享的时间,到达该时间后,系统将不允许该本地用户组访问CIFS共享(在该时间之前已建立的访问不受影响)

 

(2)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95所示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密码、选择用户组,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95 创建用户

 

 

表7-20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用户名

创建的用户的名称

支持3~30位字母、数字、中划线、下划线、小数点,且只能以字母和数字开头

密码

创建的用户的密码

·     长度必须为8~16个字符

·     由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中的至少两种以及特殊字符组成,特殊字符包括:!#$%&()*+,-./:;<=>?@[\]^`{_|}~和空格

·     密码不能和账号或者账号的倒写相同

用户组

创建的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2. 批量导入用户

注意

·     批量导入用户时,若新用户与集群已有用户重名,则重名的新用户将被跳过,不会被导入;若导入表格中的用户存在重名,则表格内的所有用户不允许被导入。具体信息可在执行导入操作后查询操作日志。

·     一个用户最多只能属于4个用户组。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本地用户”页签,进入本地用户管理页面,单击<导入>按钮,在弹出的图7-96所示对话框中单击“Excel模板”链接。

图7-96 导入用户

 

 

(2)     Web浏览器会自动下载批量导入本地用户模板,下载完成后打开该模板,按要求填写用户信息并保存。

(3)     在图7-97所示对话框中单击<选择文件>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查找并选择已填写好的批量导入本地用户模板Excel表格文件,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97 选择文件

 

 

3. 删除本地用户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本地用户”页签,进入本地用户管理页面,选中待删除的本地用户,单击<删除>按钮,如图7-98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98 删除用户

 

4. 修改用户密码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本地用户”页签,进入本地用户管理页面,选中待修改密码的本地用户,单击<修改密码>按钮,在弹出的图7-99所示对话框中输入新密码,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99 修改密码

 

表7-21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设置

新密码

修改后的密码

·     长度必须为8~16个字符

·     由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中的至少两种以及特殊字符组成,特殊字符包括:!#$%&()*+,-./:;<=>?@[\]^`{_|}~和空格

·     密码不能和账号或者账号的倒写相同

 

5. 修改本地用户所在组

注意

修改用户所属的用户组时,若主组未改变,则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将保持不变;若主组发生了改变,则系统将按照如下规则自动对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进行修改:

·     若新主组的CIFS过期时间为默认过期时间,则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保持不变。

·     若新主组的CIFS过期时间非默认过期时间,且用户当前的CIFS过期时间为默认过期时间,则将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修改为新主组的CIFS过期时间。

·     若新主组与用户当前的CIFS过期时间均非默认过期时间,且新主组的CIFS过期时间小于用户当前的CIFS过期时间,则将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修改为新主组的CIFS过期时间。

·     若新主组与用户当前的CIFS过期时间均非默认过期时间,且新主组的CIFS过期时间大于用户当前的CIFS过期时间,则用户的CIFS过期时间保持不变。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本地用户”页签,进入本地用户管理页面,选中待修改本地用户,单击<修改所在组>按钮,在弹出的图7-100所示对话框中修改本地用户所在组、添加新的本地用户组或减少本地用户组,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00 修改所属用户组

 

6. 修改本地用户CIFS过期时间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

(2)     选择本地用户页签,进入本地用户管理页面,如图7-101所示。

图7-101 本地用户管理页面

 

(3)     选中待修改的本地用户,单击<CIFS过期时间>按钮,进入图7-102所示修改CIFS过期时间对话框,选择新的过期时间,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02 修改本地用户CIFS过期时间

 

表7-22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过期时间

限制本地用户访问CIFS共享的时间,到达该时间后,系统将不允许该本地用户访问CIFS共享(在该时间之前已建立的访问不受影响)

 

7.7.5  LDAP域配置

1. 加入LDAP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LDAP域配置”页签,进入LDAP域管理页面,如图7-103所示。

图7-103 LDAP域管理页面

 

(2)     在LDAP域管理页面,设置LDAP域信息,单击<加入域>按钮,如图7-104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04 选择LDAP鉴权

 

表7-23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LDAP地址

提供LDAP服务的服务器的IP地址

基准DN

LDAP目录树的最顶部,即根目录

绑定用户名

root权限用户的名称,即LDAP服务器管理员的名称

绑定密码

管理用户所在域的管理员的密码

 

2. 退出LDAP

图7-105所示,在LDAP域管理页面,单击<退出域>按钮完成操作。

图7-105 退出域

 

7.7.6  CIFS共享鉴权

1. 本地鉴权

(1)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106所示。

图7-106 用户组管理页面

 

(2)     选择“CIFS共享鉴权”页签,进入CIFS共享鉴权页面,如图7-107所示。

图7-107 CIFS共享鉴权页面

 

(3)     选择本地鉴权,单击<应用>按钮,如图7-108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08 选择本地鉴权

 

2. AD鉴权

说明

对于AD服务器创建的用户和用户组,若用于AD鉴权,则:用户和用户组名称仅支持中文、字母、数字、空格和特殊字符~`!#$%^&()_-{}’.·!¥……()——【】:“”《》?;‘’,。、,不区分大小写。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鉴权”页签,进入CIFS共享鉴权页面,选择AD鉴权,如图7-109所示,输入全域名、域DNS服务器等信息,单击<应用>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09 选择AD鉴权

 

表7-24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全域名

用户所在域的名称

域DNS服务器

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服务器的IP地址

备用域DNS服务器

提供备用域名解析服务的服务器的IP地址

域管理员名称

管理用户所在域的管理员的名称

域管理员密码

管理用户所在域的管理员的密码

 

3. 匿名接入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用户组管理页面,选择“CIFS共享鉴权”页签,进入CIFS共享鉴权页面,选择匿名接入,单击<应用>按钮,如图7-110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10 选择匿名接入

 

7.8  配置举例

7.8.1  NFS共享配置举例

1. 场景描述

图7-111所示,现将一台Linux/Unix主机接入集群业务网络,管理员希望通过配置实现客户端访问集群的NFS共享。

图7-111 Linux/Unix客户端访问NFS共享

 

2. 场景分析

为使客户端能够访问NFS共享,管理员需在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创建NFS共享,并为客户端设置访问权限,然后在客户端将NFS共享的目录挂载到本地,才可正常访问。

3. 配置前提

集群文件系统正常。

4. 配置步骤

在进行本举例配置之前,请先完成CAPFS文件系统及NAS组和NAS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具体请参见“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相关章节。

(1)     创建目录/nfs

略。关于如何创建目录,请参见“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相关章节。

(2)     创建NFS共享,允许所有客户端都有读写权限。

a.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b.     选择“NFS共享”页签,进入NFS共享页面,如图7-112所示。

图7-112 NFS共享页面

 

c.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113所示对话框中输入共享名“nfs”,选择共享目录“/nfs”,选择权限为“读写”,新建文件权限为“rwx/ugo”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13 创建NFS共享

 

(3)     在客户端将NFS共享的目录挂载到本地。

a.     如图7-114所示,输入命令cd /mnt进入/mnt路径,然后输入mkdir nfs,回车后在/mnt路径下创建一个目录“nfs”。

图7-114 创建本地目录/mnt/nfs

 

b.     如图7-115所示,输入命令mount –t nfs 10.0.0.10:/NAS/CAPFS/data/nfs /mnt/nfs/,回车后将集群共享的nfs目录挂载到本地/mnt/nfs目录下。

图7-115 将NFS共享的目录挂载到本地

 

5. 验证配置

在客户端对目录的相关操作,会反馈到存储集群的目录管理页面中。

例如,在客户端/mnt/nfs目录下输入命令touch test。在目录管理页面中,则会在nfs目录下出现一个名为“test”的文件。

7.8.2  CIFS共享配置举例

1. 场景描述

图7-116所示,现将一台Windows主机接入集群业务网络,管理员希望通过配置实现客户端访问集群的CIFS共享。

图7-116 Windows客户端访问CIFS共享

 

2. 场景分析

为使客户端能够访问CIFS共享,管理员需在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创建CIFS共享,并设置用户信息以供客户端使用,然后在客户端映射网络驱动器,才可正常访问。

3. 配置前提

集群文件系统正常。

4. 配置步骤

在进行本举例配置之前,请先完成CAPFS文件系统及NAS组和NAS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具体请参见“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相关章节。

(1)     创建目录/cifs

略。关于如何创建目录,请参见“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相关章节。

(2)     创建用户,并设置CIFS共享鉴权。

a.     单击导航树中的[用户管理]菜单项,进入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117所示。

图7-117 本地用户组管理页面

 

b.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118所示对话框中输入用户组名称“test”,单击<确定>按钮。

图7-118 创建用户组

 

c.     选择“本地用户”页签,进入本地用户管理页面,如图7-119所示。

图7-119 本地用户管理页面

 

d.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120所示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test”、密码“NAS_test”、选择用户组“test”,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20 创建用户

 

e.     选择“CIFS共享鉴权”页签,进入CIFS共享鉴权页面,如图7-121所示。

图7-121 CIFS共享鉴权页面

 

f.     选择本地鉴权,单击<应用>按钮,如图7-122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22 选择本地鉴权

 

(3)     创建CIFS共享,并配置共享权限。

a.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b.     选择“CIFS共享”页签,进入CIFS共享页面,如图7-123所示。

图7-123 CIFS共享页面

 

c.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124所示对话框中输入共享名“cifs”,选择共享目录“/cifs”单击<确定>按钮。

图7-124 创建CIFS共享

 

d.     选中CIFS共享“cifs”,单击<共享权限>按钮,进入用户(组)管理页面,如图7-125所示。

图7-125 用户(组)管理页面

 

e.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126所示对话框中选择“本地认证用户”,查找并添加名称为“test”的用户,选择权限“读写”,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26 增加CIFS共享用户(组)权限

 

(4)     在客户端映射网络驱动器。

a.     如图7-127所示,在存储设备页面选择[工具/映射网络驱动器]菜单项。

图7-127 选择[工具/映射网络驱动器]

 

b.     在弹出的图7-128所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夹地址“\\10.0.0.10\cifs”,并勾选“使用其他凭据连接”,单击<完成>按钮。

图7-128 输入文件夹地址“\\10.0.0.10\cifs

 

c.     在弹出的图7-129所示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test”与密码“NAS_test”,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29 输入用户名与密码

 

d.     如图7-130所示,返回存储设备页面,即可看到映射的网络磁盘驱动器。

图7-130 存储设备页面

 

5. 验证配置

在客户端对目录的相关操作,会反馈到Handy的目录管理页面中。

例如,在网络磁盘驱动器内新建文件“cifs_test”。在目录管理页面中,则会在cifs目录下出现一个名为“cifs_test”的文件。

7.8.3  FTP共享配置举例

1. 场景描述

图7-131所示,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的用户UserA、UserB和UserC接入集群业务网络,希望通过配置实现三个异构平台用户之间的文件共享。

图7-131 FTP共享组网图

 

2. 场景分析

为使接入集群的异构平台上的用户之间实现文件共享,管理员需在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创建FTP共享,并将相关用户添加到FTP共享中,然后用户在各自系统平台上使用相应的FTP客户端软件访问CAPFS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创建的FTP共享,从而实现异构平台上用户之间的文件共享。

3. 配置前提

·     集群CAPFS文件系统正常。

·     集群NAS组和NAS服务器正常。

4. 配置步骤

在进行本举例配置之前,请先完成CAPFS文件系统及NAS组和NAS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具体请参见“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相关章节。

(1)     创建本地用户组FTP和组内本地用户UserA、UserB和UserC

略。关于如何创建本地用户组和本地用户,请参见“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相关章节。

(2)     创建目录/ftp

略。关于如何创建目录,请参见“文件存储基础配置”相关章节。

(3)     创建FTP共享,将目录/ftp设置为共享目录

a.     单击导航树中的[NAS管理]菜单项,进入NAS管理页面。

b.     选择“FTP共享”页签,进入FTP共享页面,如图7-132所示。

图7-132 FTP共享页面

 

c.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133所示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在图7-134所示对话框中选中目录/ftp,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33 创建FTP共享

 

图7-134 创建FTP共享

 

(4)     将用户UserA、UserB和UserC添加到FTP共享中

a.     在图7-135所示的FTP共享界面中选中FTP共享/ftp,单击<共享权限>按钮(或直接单击/ftp的超链接),进入用户管理页面,如图7-136所示。

图7-135 FTP共享页面

 

图7-136 FTP共享用户管理页面

 

b.     单击<创建>按钮,在弹出的图7-137所示的对话框中单击本地认证用户一栏后的<查找>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本地认证用户UserA、UserB和UserC,单击<确定>按钮,最大上传带宽和最大下载带宽均填写为0MB/s,单击客户端编码方式一栏的下拉列表选择客户端编码方式为gbk、勾选选中所有权限,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7-137 增加FTP共享用户

 

(5)     UserA、UserB和UserC使用各自的FTP客户端访问FTP共享

a.     打开FTP客户端,将FTP服务器地址设置为集群NAS组的动态业务地址10.0.0.10。

b.     输入本地认证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FTP共享,登录成功后即可在FTP共享目录/ftp中执行上传、下载、新建目录、删除和重命名的操作。

5. 验证配置

·     UserA使用FTP客户端登录FTP共享后,在FTP共享目录/ftp中上传一个名称为test的文件,UserB和UserC使用各自的FTP客户端登录后均可在共享目录中查看到该test文件并可以下载到本地。

·     UserB将test文件重命名为test1,UserA和UserC均可查看到共享目录中该文件已被重命名。

·     UserC将test1文件删除,UserA和UserC均可发现该文件已从共享目录中删除。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