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00-配置指导导读

手册下载


1 配置指导导读

本配置指导介绍了L5000-SV500负载均衡产品各软件特性的原理及其配置方法,包含原理简介、配置任务描述和配置举例。

1.1  适用款型及版本

L5000-SV500负载均衡产品均为分布式IRF设备,适配的产品软件版本为R1101。用户可在任意视图执行display version命令,查询当前设备的软件版本信息。本手册以R1101P25版本举例,各SP版本之间的差异,请参见版本说明书。

1.2  内容简介

本节以列表的形式介绍了安全产品支持的特性,不同产品款型之间对于这些特性的支持情况有所差异,具体支持情况请参见相关的模块资料。本手册的内容如下:

手册名称

内容简介

基础配置指导

介绍了如何使用命令行接口、如何登录设备,以及设备管理、自动配置等功能的配置。包括如下内容:

·     CLI配置(快速了解命令行接口、命令行接口的进阶应用、命令行接口的高级应用)

·     RBAC配置

·     登录设备配置(CLI登录、登录用户配置和管理)

·     License配置

·     设备管理配置

·     FTPTFTP配置

·     文件系统管理

·     配置文件管理

·     软件升级配置

·     ISSU配置

·     Tcl配置

·     Python配置

负载均衡配置指导

介绍了如何配置负载均衡

虚拟化技术配置指导

介绍了如何配置虚拟化技术,包括如下内容:

·     IRF配置

·     Context配置

接口管理配置指导

介绍了引擎口、以太网接口、Loopback接口和Null接口等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     接口批量配置

·     以太网接口配置

·     LoopBack接口、NULL接口和InLoopBack接口配置

二层技术-以太网交换配置指导

介绍如何配置以太网交换相关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     MAC地址表配置

·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     VLAN配置

·     VLAN终结配置

·     生成树配置

·     LLDP配置

·     二层转发配置

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

介绍了如何手工配置IPv4/IPv6地址,如何动态获取IP地址,如何调整IP的参数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佳,如何将IPv4/IPv6地址解析为以太网MAC地址,包括如下内容:

·     ARP配置

·     IP地址配置

·     DHCP配置

·     域名解析配置

·     NAT配置

·     IP转发基础配置

·     快速转发配置

·     CPU报文负载分担配置

·     邻接表配置

·     IP性能优化配置

·     IPv6基础配置

·     IPv6快速转发配置

·     隧道配置

·     GRE配置

·     WAAS配置

三层技术-IP路由配置指导

介绍了构建不同规模的网络所需要的路由信息学习及控制技术。包括:IPv4IPv6网络的各种路由学习技术,影响路由选择或者路由表生成的策略,包括如下内容:

·     IP路由基础配置

·     静态路由配置

·     RIP配置

·     OSPF配置

·     策略路由配置

·     IPv6静态路由配置

·     RIPng配置

·     OSPFv3配置

·     IPv6策略路由配置

·     路由策略配置

·     BGP配置

ACLQoS配置指导

介绍了ACLQoS配置方法。通过ACL或其他匹配规则,您可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分类,以实现多种基于数据类型的流量控制功能,合理分配有限的网络资源,提高网络使用效率:

·     ACL配置

·     QoS配置

·     时间段配置

安全配置指导

介绍了多种安全业务特性及其配置方法,主要包括:身份认证(AAAPKI等)、接入安全(Portal认证等)、安全管理(SSH等),以及攻击防御技术(攻击检测与防范、ARP攻击防御、uRPF等),包括如下内容:

·     安全域配置

·     AAA配置

·     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配置

·     Password Control配置

·     公钥管理配置

·     PKI配置

·     SSH配置

·     SSL配置

·     APR配置

·     会话管理配置

·     连接数限制配置

·     对象组配置

·     安全策略配置

·     攻击检测与防范配置

·     ARP攻击防御配置

·     ND攻击防御配置

·     uRPF配置

·     加密引擎配置

·     ASPF配置

VXLAN配置指导

介绍如何配置VXLAN

服务链配置指导

介绍如何配置服务链

高可靠性配置指导

从故障检测和快速保护倒换两个方向介绍了H3C提供的多种可靠性技术。故障检测技术侧重于网络的故障检测和诊断,保护倒换技术侧重于网络的故障恢复,包括如下内容:

·     高可靠性配置

网络管理和监控配置指导

介绍了如何对网络进行管理,以及如何查看系统信息、对网络流量进行统计、对报文进行采样、对网络质量进行分析,并且使用pingtracertdebug等命令来检查、调试当前网络的连接情况,包括如下内容:

·     系统维护与调试配置

·     NQA配置

·     NTP配置

·     SNMP配置

·     RMON配置

·     Event MIB配置

·     NETCONF配置

·     EAA配置

·     进程监控和维护配置

·     快速日志输出配置

·     信息中心配置

·     报文捕获配置

·     Flow日志配置

·     BFD配置

·     Track配置

·     进程分布优化配置

VPN多实例配置指导

介绍VPN多实例的创建和应用

PPPPPPoE配置指导

介绍PPP的创建和应用

缩略语

列举了负载均衡产品配置指导中用到的缩略语

 

1.3  产品简介

1.3.1  设备前视图

设备前面板上有2个主控板插槽、6个接口模块插槽和2个硬盘扩展插槽,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1 设备前视图

1: 接口模块插槽(Slot2/1Slot2/6

2:主控板插槽(Slot0/0Slot1/0

3: 硬盘扩展插槽HD0

4: 硬盘扩展插槽HD1

5: 设备指示灯

 

1.3.2  设备后视图

设备后面板有4COMBO口其中包括410/100/10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电口和41000BASE-X以太网光口、2USB接口、1CONSOLE接口、2个风扇插槽以及2个电源模块插槽。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2 设备后视图

1: 10/100/1000BASE-T以太网电口(COMBO口)

2: 1000BASE-X以太网光口(COMBO口)

3: 配置口(CONSOLE

4: USB

5: 风扇模块插槽FAN0

6: 风扇模块插槽FAN1

7: 电源模块插槽PWR0

8: 接地螺钉

9: 电源模块插槽PWR1

10: 管理以太网口MGMT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