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user

10月26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在北京成功举办“智存无界 数智跃迁——新华三AI智算数据存储应用论坛”。论坛汇聚产学研各界代表,围绕AI时代存储性能瓶颈突破、标准规范制定与生态协同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推动智算存储体系协同发展,为AI大模型全场景应用夯实基础、注入强劲动力。

智存无界 数智跃迁
新华三AI智算数据存储应用论坛现场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兼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总裁张弢在致辞中强调,智算的价值不仅在于算力规模的增长,更在于算力效能的释放。他指出,算力基础设施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支撑,只有存、算、网协同创新,才能深度释放算力效能、驱动智算价值提升。新华三提出“算力×联接”核心理念,通过多元化算力与标准化联接的深度融合打造强大算力基础设施。而存储作为智算数据底座,在算力效能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新华三通过重构存储底层平台架构,实现业界领先的带宽性能、跨协议访问及系统级可靠性,打造专为AI而生的高性能分布式存储产品,与算力、网络深度协同,实现 “效能共振”,让算力效能在全链路协同中释放“乘数效应”,真正激活数据价值、支撑智算应用高效运行。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
技术委员会主席兼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总裁张弢
聚焦技术演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大模型驱动的数据存储技术新进展》演讲中指出,数据规模与质量直接决定模型能力上限,存储系统需具备高吞吐、高并发、高容量、低延迟及强弹性等能力。他指出,当前存储技术正经历系统性变革:架构从以CPU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存储介质加速向全闪存演进,湖仓一体、向量数据库等新技术也为大模型提供了更高效的存储与检索支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
数智聚能Polaris X20000
破解智算时代“存力”难题
在AI大模型时代,分布式存储已成为推动智能算力发展的“隐形引擎”。新华三集团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存储产品部部长曹镇在主题演讲中介绍,面对海量数据训练与高并发推理需求,AI存储面临极致读写带宽与极致性能两大挑战。新华三推出的Polaris X20000系列智算存储通过大小IO分离、零拷贝IO栈、元数据缓存优化等核心技术,实现TB级Checkpoint快速下刷、150GB/s单节点带宽与200万IOPS性能、GPU训练时间缩短30%以上。凭借其强悍性能,在MLPerf Storage V2.0基准测试中一举夺得RoCE路线3D-UNet模型性能榜首。
此外,全新重构的傲擎存储引擎支持文件、对象、大数据等多协议融合,实现数据免搬迁;全分布式多活架构,支持在线扩容与硬件升级,业务无感知。结合AI智能运维,实现故障检测提速10倍、误报率降低10倍,全面提升系统可靠性,为智算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支撑。

新华三集团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存储产品部部长曹镇
以领先性能,满足多场景智算存储需求
智算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前沿技术攻关提供了强大助力,但同时也对数据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脑科学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信息计算平台主任李诚在演讲中指出,面对生命科学领域多组学、多模态数据带来的PB级存储与管理挑战,分布式文件存储是实现高效、可靠数据存储与访问的关键。当前,研究院携手新华三,正分阶段建设容量超40PB、吞吐接近TB/s的统一存储底座,通过全协议融合与智能管理,助力科研人员聚焦前沿探索,推动生命科学智能研究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人工智能研究院信息计算平台主任李诚
并行科技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刘海超在大会分享时表示,随着AI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的存储模式已经无法满足AI场景下的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容量的要求。HPC与 AI 业务对存储性能、协议、容量、可靠性及运维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并行科技与新华三一直保持着紧密合作,在算、存、网、安全四大领域建立深度合作。新华三高性能存储集群,为并行科技新平台搭建、新业务落地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直接助力业务推进。同时,双方也通过成立联合实验室,在国产算力、智算存储等前沿技术上共同研发,共同推进智算存储联合解决方案与国产算力创新。

并行科技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刘海超
在AI重塑产业格局的背景下,数据存储、处理与高效利用已成为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支撑。展望未来,新华三集团将持续推动存储技术创新,通过构建高性能、高可靠、绿色节能的智算存储底座,深化存算协同与数据智能,携手产业伙伴共筑繁荣生态,为百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数据动能,驱动AI产业实现新一轮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