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user
7月4日,由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主办的“2025工业互联+智能制造峰会”在杭州举行,以“聚能制造 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AI时代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等议题,汇聚全国制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协会代表,共探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融合新路径。
行业挑战催生转型需求
新华三引领智能跃迁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在致辞中指出,面对消费需求个性化、定制化带来的挑战,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柔性化转型,而数字化技术是关键驱动力,可助力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并优化产业链协同。新华三将依托自身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提供定制化转型方案。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
工业互联网正重构生产场景与方式,新华三躬身入局,全面拥抱。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赞表示:“H3C iConnecting工业互联网战略以‘联接驱动,数智赋能,重塑价值’为核心,释放智能工厂与数字平台的协同效应,助力制造业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赞
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轶平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新华三在AI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方面的实力。她表示,印刷业的数字化工厂建设已经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条布局,新华三的创新解决方案为印刷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科印传媒将携手新华三共同推动印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轶平
工业互联网与AI融合
驱动智能制造新未来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浩指出,工业互联网正推动制造向智能化迈进,核心在于通过数据与智能分析实现人机协同。AI融合将加速IT与OT协同、数据流通与工业大模型构建。他强调,AI应因地制宜、与人工协同,推动制造关键环节智能升级。
新华三自2021年实施数字化变革以来,不仅建成代表智能制造先进水平的未来工厂,而且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华三集团数字创新方案部总经理潘丁在演讲中表示,AI是应对当前复杂与不确定环境的关键技术,能有效支撑企业增长、创新与效率提升。
在制造领域,AI应用正进入加速期。新华三已在质检、设计、排产、物流等多个场景探索AI解决方案,并通过工程化手段降低算力成本,推动效率提升。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淑英表示,未来新华三将从智能工厂向上下游协同延伸,构建多链融合的“智能体”,助力产业整体智能化转型。
新华三集团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岳鹏分享了企业AI应用架构设计经验,覆盖数据、模型、应用三层:以业务语料激发模型理解力,以大模型+知识库构建智能体能力,通过场景适配优化用户体验。新华三正打造国家级AI应用孵化器,推动大模型在产业链中的深度应用与协同创新。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浩
新华三集团数字创新方案部总经理潘丁
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淑英
新华三集团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岳鹏
从方案合作到人才培养
拓展智能制造“朋友圈”
在赋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新华三不断扩展生态合作,携手产业伙伴、高校与职教机构,形成协同共赢、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合作伙伴代表、西门子数字化专家陈龙亭分享了绿色工厂与数字孪生的实践经验。西门子通过打通虚拟与现实,构建全生命周期仿真体系,推动工厂从初期规划到日常运营的持续优化。仿真技术正由可视化还原向管理赋能与运营提升演进,助力高效生产线的规模化复制,赋能制造业绿色智能升级。
在智能制造生态中,人才培养同样关键。郑州西亚斯学院以“2+1+1”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并将携手新华三共建“数字大脑”“工业操作系统”等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战能力。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则与新华三共建数字技能实训基地,探索职教协同新路径,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成为政校企合作的典范。
西门子数字化专家陈龙亭
郑州西亚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沈建京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科研处处长孙永斌
2025新华三工业互联+智能制造峰会展示了工业互联网与AI融合的广阔前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新华三将携手伙伴推动技术深度应用,助力企业构建“数字大脑”,实现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赋能制造之智,共筑智能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