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DRNI命令
本章节下载: 14-DRNI命令 (359.16 KB)
目 录
1.1.1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
1.1.2 display drni drcp statistics
1.1.4 display drni mad verbose
1.1.9 drni auto-recovery reload-delay
1.1.10 drni consistency-check disable
1.1.12 drni keepalive { ip | ipv6 }
1.1.13 drni keepalive hold-time
1.1.14 drni keepalive interval
1.1.15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适用于R2712及以上版本)
1.1.21 mad exclude interface(适用于R2710及以下版本)
1.1.23 port drni intra-portal-port
1.1.24 reset drni drcp statistics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配置一致性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 { type1 | type2 } { global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参数】
type1:显示Type 1类型的配置一致性信息。
type2:显示Type 2类型的配置一致性信息。
global:显示全局的配置一致性信息。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显示指定DR口的配置一致性信息。interface-type表示接口类型,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编号。
【举例】
# 显示全局的Type 1类型的配置一致性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 type1 global
VLAN consistency check: Success
Local IPP interface link type: Access
Peer IPP interface link type: Access
Local IPP interface PVID: 1
Peer IPP interface PVID: 1
STP consistency check: Success
Local global STP protocol state: Enabled
Peer global STP protocol state: Enabled
Local STP mode: MSTP
Peer STP mode: MSTP
Local MST region name: text
Peer MST region name: text
Local MSTP revision level: 0
Peer MSTP revision level: 0
MSTP VLAN-to-instance mappings: Consistent
STP-enabled VLANs: Consistent
# 显示全局的Type 2类型的配置一致性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 type2 global
VLAN consistency check: Success
Local VLAN interfaces:
2-10, 15, 20-30, 40, 50
Peer VLAN interfaces:
2-10, 15, 20-30, 40, 50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r PVID on Local IPP:
1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r PVID on Peer IPP:
1
Invalid VLANs on Local IPP interface:
None
# 显示二层聚合接口1的Type 1类型的配置一致性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 type1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LAGG consistency check: Success
Local 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Peer 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STP consistency check: Success
Local STP protocol state: Enabled
Peer STP protocol state: Enabled
VLAN consistency check :Success
Local link type: Trunk
Peer link type: Trunk
Local PVID: 10
Peer PVID: 10
# 显示二层聚合接口1的Type 2类型的配置一致性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 type2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VLAN consistency check :Success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n Local DR interface:
None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n Peer DR interface:
None
The passing VLANs-untagged on Local DR interface:
1
The passing VLANs-untagged on Peer DR interface:
1
Invalid VLANs on Local DR interface:
None
表1-1 display drni consistency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Feature consistency check |
指定Feature的配置一致性检查的结果: · Success:表示配置一致性检查成功 · Failure:表示配置一致性检查失败 |
Local IPP interface link type Peer IPP interface link type |
本端/对端IPP口链路类型: · Access · Hybrid · Trunk |
Local IPP interface PVID Peer IPP interface PVID |
本端/对端IPP口的PVID |
Local global STP protocol state Peer global STP protocol state |
本端/对端生成树功能全局是否开启: · Enabled:表示开启 · Disabled:表示关闭 |
Local STP mode Peer STP mode |
本端/对端生成树模式: · STP · RSTP · PVST · MSTP |
Local MST region name Peer MST region name |
本端/对端的MST域的域名 |
Local MSTP revision level Peer MSTP revision level |
本端/对端的MSTP的修订级别 |
MSTP VLAN-to-instance mappings |
MSTI与VLAN的映射关系是否一致: · Consistent:表示一致 · Inconsistent:表示不一致 |
STP-enabled VLANs |
VLAN内生成树功能开启情况是否一致: · Consistent:表示一致 · Inconsistent:表示不一致 |
Local VLAN interfaces Peer VLAN interfaces |
本端/对端的VLAN接口编号列表,该接口处于up状态,且已有IPP口加入了该VLAN |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r PVID on Local IPP |
本端的IPP口实际可以通过的携带Tag的VLAN或实际可以通过的PVID |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r PVID on Peer IPP |
对端的IPP口实际可以通过的携带Tag的VLAN或实际可以通过的PVID |
Invalid VLANs on Local IPP interface |
本端IPP口上无效的VLAN列表,包括: · 本端IPP口允许通过的不携带Tag的VLAN,不包括PVID · 本端存在,对端不存在的VLAN 不存在无效VLAN时,显示为None |
VLANs permitted on local IPP VLANs permitted on peer IPP |
本端/对端的IPP口加入的VLAN列表 |
Local aggregation mode Peer aggregation mode |
本端/对端的聚合组工作模式: · Static:表示静态聚合 · Dynamic表示动态聚合 |
Local STP protocol state Peer STP protocol state |
本端/对端的DR接口上的生成树功能是否开启: · Enabled:表示开启 · Disabled:表示关闭 |
Local link type Peer link type |
本端/对端DR接口链路类型: · Access · Hybrid · Trunk |
Local PVID Peer PVID |
本端/对端DR口的PVID |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n Local DR interface The passing VLANs-tagged on Peer DR interface |
本端/对端DR口实际可以通过的携带Tag的VLAN |
The passing VLANs-untagged on Local DR interface The passing VLANs-untagged on Peer DR interface |
本端/对端DR口实际可以通过的不携带Tag的VLAN |
Invalid VLANs on Local DR interface |
本端DR口上无效的VLAN列表,包括: · 本端DR允许通过的VLAN与两端IPP口实际可以通过的携带Tag的VLAN不一致的部分 · 本端DR允许通过的VLAN与两端IPP口实际可以通过的PVID不一致的部分 · 本端存在,对端不存在且携带Tag的VLAN · 本端存在,对端不存在且不携带Tag的VLAN 不存在无效VLAN时,显示为None |
display drni drcp statistics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DRCP报文的统计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drcp statistics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参数】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显示指定接口(目前仅支持二层聚合接口和Tunnel接口)上的信息,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如果未指定本参数,将显示IPP口和所有DR接口上的DRCP报文统计信息。
【举例】
# 显示分布式聚合DRCP报文的统计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drcp statistics
* indicates the port is the IPP.
Interface type:
BAGG -- Bridge-Aggregation, Tun -- Tunnel
Interface State Sent Received Error Unknown
*BAGG1 UP 6758 5576 50 121
BAGG5 UP 3324 3300 68 36
BAGG6 UP 256 124 23 19
BAGG7 UP 45 41 8 6
表1-2 display drni drcp statistics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Interface type |
接口类型 · BAGG:表示二层聚合接口 · Tun:表示Tunnel接口 |
Interface |
接口简名,*表示该接口为IPP口 |
State |
接口状态 · UP:表示该接口的物理状态为开启 · DOWN:表示该接口的物理状态为关闭 |
Sent |
发送的DRCPDU报文数量 |
Received |
收到的DRCPDU报文数量 |
Error |
错误的DRCPDU报文数量 |
Unknown |
不能识别的DRCPDU报文数量 |
display drni keepalive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Keepalive报文的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keepalive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举例】
# 显示分布式聚合Keepalive报文的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keepalive
Neighbor keepalive link status: Up
Neighbor is alive for: 135642 sec 501 ms
Last keepalive packet sending status: Successful
Last keepalive packet sending time: 2013.03.18 18:23:53 986 ms
Last keepalive packet receiving status: Successful
Last keepalive packet receiving time: 2013.03.18 18:23:54 99 ms
Distributed relay keepalive parameters:
Destination IP address: 10.0.0.2
Source IP address: 10.0.0.1
Keepalive UDP port : 6400
Keepalive vpn-instance : vpn1
Keepalive interval : 1000 ms
Keepalive timeout : 5 sec
Keepalive hold time: 3 sec
表1-3 display drni keepalive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Neighbor keepalive link status |
对端设备状态 · Unknown:未检测到对端,未配置keepalive报文的IP地址 · Up:对端设备存在,可以正常收发keepalive报文 · Down:对端设备故障 |
Neighbor is alive for |
邻居存活时间 |
Last keepalive packet sending status |
最近一次邻居Keepalive报文发包是否成功 · Successful:发包成功 · Failed:发包失败 |
Last keepalive packet sending time |
最近一次邻居Keepalive报文发包时间,当没有发送keepalive报文时,显示为N/A |
Last keepalive packet receiving status |
最近一次邻居Keepalive报文收包是否成功 · Successful:发包成功 · Failed:发包失败 |
Last keepalive packet receiving time |
最近一次邻居Keepalive报文收包时间,当没有收到keepalive报文时显示为N/A |
Destination IP address |
keepalive报文目的IP地址 |
Source IP address |
keepalive报文源IP地址 |
Keepalive UDP port |
Keepalive报文的UDP发送端口号 |
Keepalive vpn-instance |
Keepalive报文所属的VPN实例名 |
Keepalive interval |
keepalive报文发送间隔 |
Keepalive timeout |
keepalive报文超时时间 |
Keepalive hold time |
IPL链路DOWN后等待检测故障原因的时间 |
【相关命令】
· drni keepalive destination
· drni keepalive hold-time
· drni keepalive interval
display drni mad verbose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MAD的详细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mad verbose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举例】
# 显示DRNI MAD的详细信息。(适用于R2710及以下版本)
<Sysname> display drni mad verbose
DRNI MAD DOWN state : No
Restore delay : 30 s
MAD status : Normal
System number Keepalive source IP UDP port
1 1.1.1.1 1000
Excluded ports(user-configured):
Excluded ports(system-configured):
Management interfaces:
M-GigabitEthernet0/0/0
IPP:
Bridge-Aggregation3
Member interfaces of IPP Bridge-Aggregation3:
FortyGigE1/0/1
FortyGigE1/0/2
# 显示DRNI MAD的详细信息。(适用于R2712及以上版本)
<Sysname> display drni mad verbose
DRNI MAD DOWN state : No
Restore delay : 30 s
Keepalive status : Normal
System number Keepalive Destination IP UDP port
1 1.1.1.1 1000
Excluded ports(user-configured):
Excluded ports(system-configured):
Management interfaces:
M-GigabitEthernet0/0/0
DR interfaces:
Bridge-Aggregation4
IPP:
Bridge-Aggregation3
Member interfaces of IPP Bridge-Aggregation3:
FortyGigE1/0/1
FortyGigE1/0/2
表1-4 display drni mad verbose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DRNI MAD DOWN state(适用于R2710及以下版本) |
(暂不支持)当前设备接口是否被设置为MAD DOWN状态: · Yes:从设备上除IPP口、管理以太网口、IRF物理端口、保留接口以外的接口置于MAD DOWN状态 · No:设备接口没有被设置为MAD DOWN状态 |
DRNI MAD DOWN state(适用于R2712及以上版本) |
当前设备接口是否被设置为DRNI MAD DOWN状态: · Yes:从设备上DRNI保留接口和IRF保留接口以外的接口均置于DRNI MAD DOWN状态 · No:设备所有接口均未被设置为DRNI MAD DOWN状态 |
Restore delay |
延迟恢复时间,单位为秒 |
MAD status(适用于R2710及以下版本) |
DRNI MAD的工作状态: · Normal:DRNI MAD工作状态正常,即可以收到对端的Keepalive报文 · Faulty:DRNI MAD工作状态不正常,即未收到对端的Keepalive报文 |
Keepalive status(适用于R2712及以上版本) |
Keepalive链路的工作状态: · Normal:Keepalive链路工作状态正常,即可以收到对端的Keepalive报文 · Faulty:Keepalive链路工作状态不正常,即未收到对端的Keepalive报文 |
System number |
系统编号 |
Keepalive source IP(适用于R2710及以下版本) |
Keepalive报文源IP地址 |
Keepalive Destination IP(适用于R2712及以上版本) |
Keepalive报文目的IP地址 |
UDP port |
传输Keepalive报文的UDP端口号 |
Excluded ports(user-configured) |
用户配置的保留接口 |
Excluded ports(system-configured) |
系统默认保留的接口(不需要用户配置,自动保留): · Management interfaces:管理以太网接口 · DR口(仅R2712及以上版本支持) · IPP口 · Member interfaces of IPP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IPP口所对应的二层聚合接口的成员接口 |
display drni role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设备角色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role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举例】
# 显示分布式聚合设备角色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role
DR Role priority Bridge MAC Configured role Effective role
Local 32667 0000-0001-002e Primary Primary
Peer 32667 00e0-fc00-512d Secondary Secondary
表1-5 display drni role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DR |
本端和对端DR信息 |
Role priority |
角色优先级 |
Bridge MAC |
设备桥MAC地址 |
Configured role |
配置的设备角色 · None:设备状态未知 · Primary:主设备 · Secondary:从设备 |
Effective role |
生效的设备角色 · None:设备状态未知 · Primary:主设备 · Secondary:从设备 |
【相关命令】
· drni role priority
display drni summary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系统的接口摘要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summary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举例】
# 显示所有分布式聚合系统的接口摘要信息(全局配置一致性检查成功情况)。
<Sysname> display drni summary
Global consistency check : SUCCESS
Inconsistent type 1 global settings: -
IPP IPP ID State
BAGG2 1 UP
DR interface DR group ID State Check result Type 1 inconsistency
BAGG1 1 UP SUCCESS -
BAGG11 2 DOWN FAILURE STP/VLAN/LAGG
BAGG15 5 UP SUCCESS -
# 显示所有分布式聚合系统的接口摘要信息(全局配置一致性检查失败情况)。
<Sysname> display drni summary
Global consistency check : FAILURE
Inconsistent type 1 global settings: STP
IPP IPP ID State
BAGG2 1 UP
DR interface DR group ID State Check result Type 1 inconsistency
BAGG1 1 UP SUCCESS -
BAGG11 2 DOWN FAILURE STP/VLAN/LAGG
BAGG15 5 UP SUCCESS -
表1-6 display drni summary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Global consistency check |
配置一致性检查结果: · SUCCESS:表示检查成功 · FAILURE:表示检查失败 |
Inconsistent type 1 global settings |
Type 1类型全局配置一致性检查失败模块 |
IPP |
IPP口简名 |
IPP ID |
IPP端口ID |
DR interface |
DR口简名 |
DR group ID |
分布式聚合组ID |
State |
接口状态 · UP:表示处于UP状态 · DOWN:表示处于DOWN状态 |
Check result |
配置一致性检查的结果: · SUCCESS:表示检查成功 · FAILURE:表示检查失败 |
Type 1 inconsistency |
Type 1类型接口配置一致性检查失败的模块 |
【相关命令】
· port drni group
display drni system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系统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system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举例】
# 显示分布式聚合系统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system
IPP: Bridge-Aggregation10
State: UP
DR System number System MAC System priority
Local 1 0000-fc00-6504 32768
Peer 2 0000-fc00-6504 32768
表1-7 display drni system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IPP |
IPP口全称 |
State |
IPP口状态 · UP:表示处于UP状态 · DOWN:表示处于DOWN状态 |
Local |
本端DR信息 · System Number:系统编号,未配置时显示为N/A · System MAC:系统MAC地址,未配置时显示为N/A · System Priority:系统优先级 |
Peer |
邻居DR信息 · System Number:对端的系统编号,邻居未配置或邻居不存在时显示为N/A · System MAC:对端的系统MAC地址,邻居未配置或邻居不存在时显示为N/A · System Priority:对端的系统优先级,邻居不存在时显示为N/A |
【相关命令】
· drni system-mac
· drni system-number
· drni system-priority
· port drni intra-portal port
display drni verbose命令用来显示分布式聚合系统的接口详细信息。
【命令】
display drni verbose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视图】
任意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mdc-admin
mdc-operator
【参数】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显示二层聚合接口或Tunnel接口所对应分布式聚合接口或IPP口的详细信息。interface-number表示二层聚合接口或Tunnel接口的编号,该编号必须已经存在。若不指定该参数,则显示设备上的IPP口和所有分布式聚合接口的相关信息。
【使用指导】
当指定的接口为IPP口时,仅显示IPP口的详细信息。当指定的接口既不是IPP,也不是分布式聚合接口时,则无显示。
【举例】
# 显示二层聚合接口1所对应分布式聚合接口的详细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verbose bridge-aggregation 1
Flags: A -- Home_Gateway, B -- Neighbor_Gateway, C -- Other_Gateway,
D -- IPP_Activity, E -- DRCP_Timeout, F -- Gateway_Sync,
G -- Port_Sync, H -- Expired
DR interface/DR group ID: BAGG1/1
State: UP
Local state/Peer state: ABDFG/ABDFG
Local Selected ports Index: 16385, 16386
Peer Selected ports Index: 32769, 32770
# 显示二层聚合接口2所对应的IPP口的详细信息。
<Sysname> display drni verbose bridge-aggregation 2
Flags: A -- Home_Gateway, B -- Neighbor_Gateway, C -- Other_Gateway,
D -- IPP_Activity, E -- DRCP_Timeout, F -- Gateway_Sync,
G -- Port_Sync, H -- Expired
IPP/IPP ID: BAGG2/1
State: UP
Local state/Peer state: ABDFG/ABDFG
Local Selected ports Index: 16385, 16386
Peer Selected ports Index: 32769, 32770
表1-8 display drni verbose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Flags |
DRCP协议的状态标志,长度为1字节,该字节自低位至高位分别以字母A~H表示,取值为1的标志位显示为对应的字母,取值为0的标志为不显示。各标志位的含义如下 · A:本端设备DRCP是否开启标志。1表示开启;0表示关闭 · B:邻居设备DRCP是否开启标志。1表示开启;0表示关闭 · C:其他邻居设备DRCP是否开启标志。1表示开启;0表示关闭 · D:本端设备IPP端口认为邻居设备DRCP是否处于开启状态。1表示是;0表示否 · E:DRCP长/短超时标志。1表示短超时;0表示长超时 · F: 本端设备认为IPP端口是否可以通过指定网关会话ID的报文。1表示是;0表示否 · G:本端设备认为IPP端口是否可以通过指定端口会话ID的报文。1表示是;0表示否 · H:本端设备的接收状态机是否处于默认状态或超时状态。1表示是;0表示否 |
IPP |
IPP口简名 |
IPP ID |
IPP端口ID |
DR interface |
分布式聚合接口 |
DR group ID |
分布式聚合组ID |
State |
分布式聚合接口状态 |
Local state |
本端设备的DRCP协议状态标志,如果DRCP协议的状态标志取值都为0,则显示为Unknown |
Peer state |
邻居设备的DRCP协议状态标志,如果邻居不存在或DRCP协议的状态标志取值都为0,则显示为Unknown |
Local Selected ports Index |
本端当前聚合组选中成员端口索引 |
Peer Selected ports Index |
对端当前聚合组选中成员端口索引 |
【相关命令】
· port drni group
drni auto-recovery reload-delay命令用来配置设备重启后的自动恢复时间。
undo drni auto-recovery reload-delay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auto-recovery reload-delay delay-value
undo drni auto-recovery reload-delay
【缺省情况】
设备不自动恢复。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delay-value:自动恢复的时间,取值范围为240~3600,单位为秒。
【使用指导】
DR系统中主从设备由于故障重启,DR设备恢复启动后,如果IPL和Keepalive均处于donw状态,则DR设备上所有DR口处于down状态。此时用户流量无法转发。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出现,可以配置本功能,在设备重启后启动自动恢复定时器。设备在自动恢复定时器超时前未收到Keepalive或者DRCP报文时,将升级为主设备,DR口恢复up状态,保证用户流量正常转发。
【举例】
# 配置设备重启后的自动恢复时间为245秒。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auto-recovery reload-delay 245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role
drni consistency-check disable命令用来关闭分布式聚合配置一致性检查功能。
undo drni consistency-check disable命令用来开启分布式聚合配置一致性检查功能。
【命令】
drni consistency-check disable
undo drni consistency-check disable
【缺省情况】
分布式聚合配置一致性检查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使用指导】
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DRNI缺省会在DR系统建立过程中进行配置一致性检查。
当分布式聚合系统中两台DR设备因为版本升级等原因,导致DR设备配置不一致。此时,为了避免因配置一致性检查而关闭DR口,用户可以通过drni consistency-check disable命令关闭分布式聚合配置一致性检查,保证DR口正常工作。
请用户保证两端DR设备配置一致性检查功能开启状态一致。
【举例】
# 关闭分布式聚合配置一致性检查。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consistency-check disable
drni drcp period short命令用来配置端口的DR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3秒)。
undo drni drcp period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drcp period short
undo drni drcp period
【缺省情况】
端口的DRCP超时时间为长超时(90秒)。
【视图】
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使用指导】
仅R2712及以上版本支持在Tunnel接口上配置本命令。
本命令仅在配置为IPP口的Tunnel接口、配置为IPP口的二层聚合接口或者加入分布式聚合组的二层聚合接口下配置生效。
若DR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则对端将快速发送DRCPDU(每1秒发送1个DRCPDU);若DRCP超时时间为长超时,则对端将慢速发送DRCPDU(每30秒发送1个DRCPDU)。
请不要在DRNI进程重启时或ISSU升级前配置DR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否则在DRNI进程重启时或ISSU升级期间会出现网络流量中断,导致流量转发不通。有关ISSU升级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基础配置指导”中的“ISSU配置”。
【举例】
#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1的DR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3秒)。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ysname-Bridge-Aggregation1] drni drcp period short
drni keepalive { ip | ipv6 }命令用来配置分布式聚合Keepalive报文参数。
undo drni keepalive { ip | ipv6 }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keepalive { ip | ipv6 } destination { ipv4-address | ipv6-address } [ source { ipv4-address | ipv6-address } | udp-port udp-number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
undo drni keepalive { ip | ipv6 }
【缺省情况】
未配置分布式聚合Keepalive报文参数。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ip:Keepalive报文IPv4地址。
ipv6:Keepalive报文IPv6地址。
destination:Keepalive报文目的地址,指定的目的IP地址为对端设备接口的IP地址。
source:Keepalive报文源地址,指定的源IP地址为本地设备接口的IP地址。如果不指定本参数,则按照最长匹配原则选择Keepalive报文中源IP地址。
ipv4-address:IPv4地址。
ipv6-address:IPv6地址。
udp-port udp-number:Keepalive报文的目的UDP端口。udp-number表示UDP端口号,取值为1~65535,缺省值为6400。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指定Keepalive链路所属的VPN实例。其中,vpn-instance-name表示MPLS L3VPN的VPN实例名称,为1~31个字符的字符串,区分大小写。如果不指定本参数,则Keepalive报文地址属于公网。
【使用指导】
本地设备仅能识别以目的IP地址为源地址的Keepalive报文。当收到其他IP地址的Keepalive报文时,Keepalive链路变为down。
本地设备和邻居设备的UDP端口号需配置一致,否则无法收到对端的Keepalive报文。
多次执行本命令,最后一次执行的命令生效。
【举例】
# 配置Keepalive报文的目的IPv4地址为192.168.68.125,源IPv4地址为192.168.68.100。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keepalive ip destination 192.168.68.125 source 192.168.68.100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keepalive
drni keepalive hold-time命令用来配置IPL链路down后等待检测故障原因的时间。
undo drni keepalive hold-time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keepalive hold-time value
undo drni keepalive hold-time
【缺省情况】
IPL链路down后等待检测故障原因的时间为3秒。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value:IPL链路down后等待检测故障原因的时间,取值范围为3~10,单位为秒。
【使用指导】
IPL链路down后,设备启动本定时器。设备需要检测IPL链路down的原因,是设备故障即本端DR设备未收到对端DR设备的Keepalive报文,还是IPL链路故障。
在定时器超时前收到对端的Keepalive报文,则认为是IPL链路故障,否则认为设备故障。
通过配置本命令,等待链路上Keepalive报文收发完全,防止因为延迟造成错误检测。
【举例】
# 配置IPL链路down后等待检测故障原因的时间为5秒。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keepalive hold-time 5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keepalive
drni keepalive interval命令用来设置Keepalive报文发送间隔和超时时间。
undo drni keepalive interval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keepalive interval interval [ timeout timeout ]
undo drni keepalive interval
【缺省情况】
Keepalive报文发送的时间间隔为1000毫秒,超时时间间隔为5秒。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interval interval:Keepalive报文发送间隔,取值范围为100~10000,单位为毫秒。
timeout timeout:Keepalive报文的超时时间,取值范围为3~20,单位为秒。本端DR设备的Keepalive报文超时时间必须配置成对端DR设备的Keepalive报文发送间隔的2倍以上。
【使用指导】
当对端DR设备在超时时间内没有收到本端DR设备发送的Keepalive报文,则认为对端DR设备状态为down。
为了保证DRNI正常运行,用户需要将本端DR设备和对端DR设备的Keepalive报文的发送间隔配置一致,否则可能引起功能异常。
多次执行本命令,最后一次执行的命令生效。
【举例】
# 配置Keepalive报文发送的间隔为2000毫秒和超时时间为6秒。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keepalive interval 2000 timeout 6
Changing the keepalive interval might cause system setup failure. Continue? [Y/N]:y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keepalive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命令用来配置DRNI保留接口。
undo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命令用来将接口配置为非DRNI保留接口。
【命令】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undo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缺省情况】
未配置保留接口。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
【使用指导】
仅R2712及以上版本支持本命令。
IPL故障后,为了防止从设备继续转发流量,从设备会自动关闭本设备上除IRF保留接口、DRNI保留接口外的所有接口。如果希望DR系统中有特殊用途的接口(比如Keepalive接口)保持UP状态,可以将其配置为保留接口。
DRNI保留接口包括系统保留接口和用户配置的保留接口。系统保留接口包括:
· IPP口
· IPP口所对应的二层聚合接口的成员接口
· DR口
· 管理以太网接口
建议将Keepalive链路的接口配置为DRNI保留接口,避免该接口的状态变为DRNI MAD DOWN导致Keepalive链路down,从而造成错误检测。
接口处于DRNI MAD DOWN状态时,配置该接口为保留接口,该接口仍会保持DRNI MAD DOWN状态,不会恢复up状态。
如果配置Tunnel接口为IPP口,则必须将隧道出接口配置为保留接口,避免该接口的状态变为DRNI MAD DOWN,导致Tunnel处于down状态,IPL无法收发DRCP协议报文。隧道的出接口可以通过display fib ip-address命令或display ip routing-table ip-address命令查看。其中ip-address为隧道的目的端地址,可以通过display interface tunnel命令查看。
【举例】
# 配置Keepalive链路接口为DRNI保留接口。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 fortygige 1/0/1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mad verbose
· display fib(三层技术-IP业务/IP转发基础)
· display interface tunnel(三层技术-IP业务/隧道)
· display ip routing-table(三层技术-IP业务/IP路由基础)
drni restore-delay命令用来配置延迟恢复时间。
undo drni restore-delay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restore-delay value
undo drni restore-delay
【缺省情况】
定时器超时时间为30秒。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value:定时器超时时间,取值范围1~3600,单位为秒。
【使用指导】
本定时器用来设置设备作为Secondary设备加入分布式聚合系统时进行MAC地址表项等信息同步的最大时间。定时器超时之前,业务口(除IPP口、管理以太网口、保留接口外的接口)状态为MAD DOWN。定时器超时后,业务口状态变为up。
在表项较多或者进行ISSU升级时,可延长本定时器。以为避免出现丢包或者其它转发问题。
【举例】
# 配置延迟恢复定时器超时时间为50秒。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restore-delay 50
drni role priority命令用来指定DR设备的角色优先级。
undo drni role priority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role priority priority-value
undo drni role priority
【缺省情况】
DR设备的角色优先级为32768。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priority-value:设备角色优先级,取值范围0~65535。该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使用指导】
设备角色优先级用于两台设备间进行主从协商,值越小优先级越高,优先级高的为Primary设备。
如果优先级相同,那么比较两台设备的桥MAC地址,桥MAC地址较小的为Primary设备。
仅部分业务模块(如生成树)报文需要区分主从设备:
· 业务模块报文统一在主设备上处理,主设备DR口获取业务模块报文所携带信息后,将该信息的处理结果发送给从设备。
· 从设备的DR口收到业务模块报文时,会将该报文透传到主设备上,由主设备处理。
DR系统建立后,不建议修改DR设备的角色优先级,避免主从设备重新选举,导致网络震荡。
【举例】
# 配置DR设备的角色优先级为66。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role priority 66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role
drni system-mac命令用来配置DR系统MAC地址。
undo drni system-mac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system-mac mac-address
undo drni system-mac
【缺省情况】
未配置DR系统MAC地址。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mac-address:MAC地址,格式为H-H-H,不支持组播MAC地址、全0的MAC地址和全F的MAC地址。
【使用指导】
为了能够让对端设备将分布式聚合组中的两台设备看成一台设备,需要同一分布式聚合组中,所有DR设备的系统MAC地址必须相同。建议用户将系统MAC地址配置为其中一台DR设备的桥MAC地址,防止MAC地址冲突。
修改DR设备的系统MAC地址将会导致当前设备从已经建立的分布式聚合组中分裂。因此,不建议在分布式聚合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修改系统MAC地址。
【举例】
# 配置DR系统MAC地址为0001-0001-0001。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system-mac 1-1-1
Changing the system MAC address might flap the intra-portal link and cause DR system setup failure. Continue? [Y/N]:y
[Sysname]
drni system-number命令用来配置DR系统编号。
undo drni system-number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system-number system-number
undo drni system-number
【缺省情况】
未配置DR系统编号。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system-number:系统编号,取值为1或2。
【使用指导】
同一分布式聚合组中的DR设备应配置不同的系统编号。
修改DR设备的系统编号将会导致当前设备从已经建立的分布式聚合组中分裂。因此,不建议在分布式聚合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修改系统编号。
【举例】
# 配置DR系统编号为1。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system-number 1
Changing the system number might flap the intra-portal link and cause DR system setup failure. Continue? [Y/N]:y
[Sysname]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system
drni system-priority命令用来配置DR系统优先级。
undo drni system-priority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drni system-priority priority
undo drni system-priority
【缺省情况】
DR系统优先级为32768。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priority:系统优先级,取值范围0~65535。该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使用指导】
为了组成分布式聚合组,同一分布式聚合组中,所有DR设备的系统优先级必须相同。
分布式聚合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让对端设备将分布式聚合组中的两台设备看成一台设备,在与对端设备交互聚合组信息时,LACPDU中系统LACP优先级为本命令配置的DR系统优先级。
修改DR设备的系统优先级将会导致当前设备从已经建立的分布式聚合组中分裂。因此,不建议在分布式聚合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修改系统优先级。
【举例】
# 配置DR系统优先级为64。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rni system-priority 64
Changing the system priority might flap the intra-portal link and cause DR system setup failure. Continue? [Y/N]:y
[Sysname]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system
mad exclude interface命令用来配置保留接口。
undo mad exclude interface命令用来将接口配置为非保留接口。
【命令】
mad exclude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undo mad exclude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缺省情况】
未配置保留接口。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
【使用指导】
Keepalive链路up,IPP口变为down,DR设备角色为Secondary时,需要将该设备上除IPP口、管理以太网口、保留接口以外的接口状态变为MAD DOWN。如果Keepalive链路的接口没有配置成保留接口,该接口的状态变为MAD DOWN,导致Keepalive链路down,造成错误检测,认为邻居不存在,所以Keepalive链路的接口需要配置成保留接口。
【举例】
# 配置Keepalive链路接口为保留接口。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mad exclude interface fortygige 1/0/1
【相关命令】
· display mad verbose(虚拟化技术命令参考/IRF)
port drni group命令用来配置聚合接口加入分布式聚合组。
undo port drni group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port drni group group-id
undo port drni
【缺省情况】
聚合接口未配置为分布式聚合接口。
【视图】
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group-id:指定分布式聚合组的编号,取值范围为1~1024。
【使用指导】
如果当前二层聚合接口已经配置为IPP口,则不允许再将其配置为DR口。
一个二层聚合接口只能加入一个分布式聚合组。
【举例】
# 将二层聚合接口1加入分布式聚合组100。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ysname-Bridge-Aggregation1] port drni group 100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summary
· display drni verbose
port drni intra-portal-port命令用来配置二层聚合接口或Tunnel接口为IPP口。
undo drni intra-portal-port命令用来恢复缺省情况。
【命令】
port drni intra-portal-port port-id
undo port drni intra-portal-port
【缺省情况】
聚合接口不为IPP口。
【视图】
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Tunnel接口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port-id:表示IPP端口索引,取值为1。
【使用指导】
仅R2712及以上版本支持在Tunnel接口上配置本命令。
每台DR设备上只能配置一个IPP口。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或Tunnel接口为IPP口时:
· 该聚合接口不能是DR口。
· 该Tunnel接口的隧道模式必须为VXLAN隧道,且该Tunnel接口不能和VXLAN关联。仅在EVPN组网环境中支持使用Tunnel接口作为IPP口。有关EVPN的详细介绍,具体请参见“EVPN配置指导”中的“EVPN”。
【举例】
#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2为IPP 1口。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2
[Sysname-Bridge-Aggregation2] port drni intra-portal-port 1
reset drni drcp statistics命令用来清除分布式聚合的DRCP统计信息。
【命令】
reset drni drcp statistics [ interface interface-list ]
【视图】
用户视图
【缺省用户角色】
network-admin
mdc-admin
【参数】
interface interface-list:表示清除指定分布式聚合接口或IPP口上的DRCP统计信息。interface-list为分布式聚合端口列表,表示一个或多个分布式聚合端口。表示方式为interface-list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1 [ to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2 ]。其中,interface-type为接口类型,interface-number1和interface-number2为接口编号。interface-number2的值要大于等于interface-number1的值。若未指定本参数,则清除所有分布式聚合端口上的DRCP统计信息。
【举例】
# 清除所有分布式聚合接口上的DRCP统计信息。
<Sysname> reset drni drcp statistics
【相关命令】
· display drni drcp statistics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