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安装指南
本章节下载: 01-安装指南 (6.08 MB)
目 录
2.7.1 PSR450-12A&PSR450-12A1电源线的连接
3.2.1 使用DB9-to-RJ45 Console口电缆进行配置连接
3.2.2 使用USB-to-RJ45 Console口电缆进行配置连接
本手册适用于如下以太网交换机产品:
产品系列 |
产品代码 |
产品型号 |
S6880系列 |
LS-6880-48Y8C |
S6880-48Y8C |
LS-6880-48X8C |
S6880-48X8C |
为避免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及对人身的伤害,请遵从以下的注意事项:
· 在清洁交换机前,应先将交换机电源模块的电源连接线拔出。不要用湿润的布料擦拭交换机,不可用液体清洗交换机。
· 请不要将交换机放在水边或潮湿的地方,并防止水或湿气进入交换机机壳。
· 请不要将交换机放在不稳定的箱子或桌子上,万一跌落,会对交换机造成严重损害。
· 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并保持交换机通气孔畅通。
· 交换机要在正确的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请确认工作电压同交换机电源模块所标示的电压相符。
· 为减少受电击的危险,在交换机工作时不要打开外壳,即使在不带电的情况下,也不要随意打开交换机机壳。
· 在更换可插拔电源模块和可插拔风扇模块时一定要使用防静电腕带,防止静电损坏部件。
本系列交换机必须在室内使用,安装场所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 确认交换机的入风口及通风口处留有空间,以利于交换机机箱的散热。
· 确认机柜自身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
· 确认安装场所的冷、热行的布局,以保证进入设备的气流方向是从冷的一边到热的一边。
· 确认上下设备间的气流方向,避免下层设备排出的热风再进入上层设备。
· 确认机柜足够牢固,能够支撑交换机及其安装附件的重量。
· 确认机柜的良好接地。
为保证交换机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安装场所还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为保证交换机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机房内需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若机房内长期湿度过高,易造成绝缘材料绝缘不良甚至漏电,有时也易发生材料机械性能变化、金属部件锈蚀等现象;若相对湿度过低,绝缘垫片会干缩而引起紧固螺丝松动,同时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易产生静电,危害交换机上的电路;温度过高则危害更大,长期的高温将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过程,使交换机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其寿命。
产品的具体温/湿度要求请参见本安装指导的硬件描述部分。
室内灰尘落在产品机体上,可造成静电吸附和积尘腐蚀,使金属接插件或金属接点接触不良,不但会影响设备寿命,还容易造成设备故障。机房内灰尘含量限值要求如下表。
表1-1 机房内灰尘含量限值要求
灰尘类别 |
单位 |
最大值 |
灰尘粒子(直径≥0.5μm) |
粒/m³ |
≤3.5×106 |
灰尘粒子(直径≥5μm) |
粒/m³ |
≤3×104 |
悬浮尘埃(直径≤75μm) |
mg/m³ |
0.2 |
可降尘埃(75μm≤直径≤150μm) |
mg/(m2h) |
1.5 |
为达到上述要求,可对机房采取如下措施:
· 机房远离污染源,工作人员禁止在机房内吸烟、饮食;
· 建议门、窗加防尘橡胶条密封,窗户建议装双层玻璃并严格密封。开向室外的门窗宜采用纱门、纱窗,外窗应具有较好的防尘功能;
· 地面、墙面、顶面采用不起尘的材料,应贴壁纸或刷无光漆,不要刷易粉化的涂料,避免粉尘脱落;
· 经常打扫机房,保持机房整洁,并每月定期清洗机柜防尘网;
· 相关人员进入机房前应穿好防静电工作服、戴好鞋套,保持鞋套、防静电工作服清洁,经常更换。
腐蚀气体可与电子产品内部的金属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不仅会腐蚀金属部件,加速产品老化,还容易导致产品故障。机房内腐蚀气体浓度限值要求如下表。
表1-2 机房内腐蚀气体浓度限值要求
腐蚀气体类别 |
平均值(mg/m³) |
最大值(mg/m3) |
SO2(二氧化硫) |
0.3 |
1.0 |
H2S(硫化氢) |
0.1 |
0.5 |
Cl2(氯气) |
0.1 |
0.3 |
HCI(氯化氢) |
0.1 |
0.5 |
HF(氟化氢) |
0.01 |
0.03 |
NH3(氨气) |
1.0 |
3.0 |
O3(臭氧) |
0.05 |
0.1 |
NOx(氮氧化物) |
0.5 |
1.0 |
注:平均值应是长期值,最大值是限值或峰值,每天不超过30min。 |
为达到上述要求,可对机房采取如下措施:
· 机房尽量避免建在腐蚀气体浓度较高的地方;
· 机房不得与下水、排污、竖井、化粪池等管道相通,机房外部也应远离此类管道,机房入风口应背对这类污染源;
· 机房装修使用环保材料,应避免使用含硫、含氯的保温棉、橡胶垫、隔音棉等有机材料,同时含硫较多的石膏板也应避免使用;
· 柴油、汽油机应单独放置,禁止与设备同处一个机房内;燃油机位于机房外部时,排风方向应在机房下风处,并远离空调进风口;
· 蓄电池应单独隔离放置,禁止放在同一个房间;
· 定期请专业公司进行监测和维护。
交换机在使用中可能受到来自系统外部的干扰,这些干扰通过电容耦合、电感耦合、电磁波辐射、公共阻抗(包括接地系统)耦合和导线(电源线、信号线和输出线等)的传导方式对设备产生影响。为此应注意:
· 交流供电系统为TN系统,交流电源插座应采用有保护地线(PE)的单相三线电源插座,使设备上滤波电路能有效的滤除电网干扰。
· 交换机工作地点远离强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发射台、高频大电流设备。
· 必要时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如接口电缆采用屏蔽电缆。
· 接口电缆要求在室内走线,禁止户外走线,以防止因雷电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将设备信号口损坏。
S688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属于1类激光设备。
S688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的光模块若处于工作状态,请不要直视这些光接口,因为光纤发出的光束具有很高的能量,可能会伤害到视网膜。
· 一字螺丝刀
· 十字螺丝刀
· 防静电腕带
· 记号笔
· 热风枪
· 剥线钳
· 斜口钳
S688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不随机提供安装工具,用户需要自己准备安装工具。
安装前请检查安装附件是否齐备,如果发现附件损坏或遗失,请使用下表编码信息订购新的附件。
表1-3 安装附件清单
附件编码 |
描述 |
配置情况 |
适配机型 |
2150A0AN |
前挂耳组件(含一对前挂耳,8个M4螺钉) |
标配1套 |
所有机型 |
2150A0BP |
后挂耳组件(含2个后挂耳,2个承重螺钉) |
标配1套 |
所有机型 |
2150A050 |
1U高长滑道及滑道导轨 |
选配1套 |
所有机型 |
2150A0CP |
1U高超短滑道及滑道导轨 |
选配1套 |
所有机型 |
2150A0GN |
1U延展滑道及滑道导轨 |
选配1套 |
所有机型 |
- |
M6螺钉 |
8个,用户自备 |
所有机型 |
- |
浮动螺母 |
8个,用户自备 |
所有机型 |
0404A0DT |
接地线 |
标配1根 |
所有机型 |
26010496 |
接地螺钉 |
标配1个 |
所有机型 |
2114A09C |
电源假面板 |
标配1个 |
所有机型 |
· 04041104(PSR450-12A和PSR450-12A1) · 0404A0TA(PSR450-12AHD) |
交流/高压直流电源线 各国家/地区使用的电源线外观及参数不同,具体请参见设备实际情况,该示意图以中国标准交流电源线为例 |
PSR450-12A、PSR450-12A1和PSR450-12AHD:标配1根 |
所有机型 |
0404A00E |
直流电源线 |
PSR450-12D:标配1根 |
所有机型 |
0404A06R |
标配1根 |
所有机型 |
|
0404A1EE |
USB-to-RJ45 Console口电缆 |
选配1根 |
所有机型 |
在H3C系列交换机机箱盖的1个安装螺钉上封有H3C公司的防拆封条,当代理商对交换机进行维护时,要求所维护交换机的这个封条完好,所以,用户在打开交换机机箱盖前,请先与本地代理商联系,获得允许;否则,由于擅自操作导致交换机无法维护,将由用户本人负责。
安装方式 |
机箱装配完成总深 |
前后方孔条间距要求 |
机柜要求 |
|
前挂耳安装在端口侧 |
前挂耳+后挂耳正装 |
· 宽440mm · 高44.0mm(1RU) · 装配完成后总深:425mm ¡ 电源把手长度:25mm ¡ 机箱本体深度:400mm |
372mm~536mm |
· 前方孔条到前门有不小于130mm空间。如果不满足要求,可能由于走线空间不足影响机柜门的关闭 · 固定后挂耳的机柜方孔条到机柜门内侧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53mm,否则安装完成后,后挂耳会妨碍机柜门的正常关闭 |
前挂耳+后挂耳反装 |
214mm~378mm |
|||
前挂耳安装在电源侧 |
前挂耳+后挂耳正装 |
357mm~492mm |
||
前挂耳+后挂耳反装 |
200mm~335mm |
|||
前挂耳安装在端口侧 |
前挂耳+长滑道 |
634mm~793mm |
· 前方孔条到前门有不小于130mm空间 · 前方孔条到后门有不小于550mm空间 如果不满足要求,可能由于走线空间不足影响机柜门的关闭 |
|
前挂耳安装在电源侧 |
前挂耳+长滑道 |
634mm~728mm |
||
前挂耳安装在端口侧 |
前挂耳+超短滑道(导轨正装) |
397mm~505mm |
||
前挂耳+超短滑道(导轨反装) |
504mm~612mm |
|||
前挂耳安装在电源侧 |
前挂耳+超短滑道(导轨正装) |
343mm~440mm |
||
前挂耳+超短滑道(导轨反装) |
439mm~547mm |
|||
前挂耳安装在端口侧 |
前挂耳+延展滑道 |
690mm~890mm |
使用前挂耳+延展滑道安装交换机到机柜的过程,请参见《H3C SL-1U-SCABBARD 1U机箱延展滑道 安装指导》。
图2-2 通过前挂耳和后挂耳安装交换机到19英寸机柜的过程示意图
图2-3 通过前挂耳和滑道安装交换机到19英寸机柜过程示意图
如果机柜上带有托盘,还可以通过挂耳与托盘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具体做法是:将交换机放置在托盘上,根据实际情况和挂耳的安装位置,沿机柜移动交换机至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固定。
图2-5 后挂耳和承重螺钉外观示意图
(1): 承重螺钉 |
(2): 安装后挂耳到机柜立柱方孔条的螺钉孔 |
图2-6 1U长滑道及滑道导轨示意图
(1): 滑道导轨 |
(2): 长滑道 |
图2-7 1U超短滑道及滑道导轨示意图
(1): 滑道导轨 |
(2): 超短滑道 |
· M4螺钉推荐紧固力矩为12kgf•cm。
· M6螺钉推荐紧固力矩为30kgf•cm。
· 承重螺钉推荐紧固力矩为12kgf•cm。
采用前挂耳配合后挂耳的安装方式时,设备提供两处前挂耳安装位置(端口侧挂耳安装位和电源侧挂耳安装位),您可以根据安装环境的需要选择端口侧挂耳安装位或电源侧挂耳安装位。
(1) 安装前挂耳到设备时,将前挂耳的长边贴近设备,挂耳的安装孔与设备侧面的螺丝孔对齐,如图2-8和图2-9所示。
(2) 顺时针方向拧紧M4螺钉(标配),从而将挂耳固定到设备。
(3) 取出承重螺钉(标配)并将其安装到交换机侧面板上方的合适位置。当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的端口侧时,设备提供两处承重螺钉安装位置(如图2-8红框所示);当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的电源侧时,设备仅提供一处承重螺钉安装位置(如图2-9红框所示)。不同安装方式适用的前后方孔条间距不同,请根据安装环境的需要选择其一。
图2-8 安装前挂耳和承重螺钉到设备的示意图(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端口侧)
图2-9 安装前挂耳和承重螺钉到设备的示意图(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电源侧)
前挂耳和承重螺钉的安装以安装到交换机一侧为示意,另一侧的安装类似,不再重复描述。
选择交换机在机柜上的安装位置,用M6螺钉和配套的浮动螺母将后挂耳固定在机柜的后方孔条上。注意保证左右对应的浮动螺母在一个水平面上。后挂耳固定到机柜方孔条时,支持正向安装和反向安装两种安装方式,分别如图2-10、图2-11所示。M6螺钉和浮动螺母需用户自备。
机柜螺钉先不要固定过紧,使后挂耳可以左右活动,待下一步交换机安装到机柜后再拧紧。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检查并确保前挂耳和承重螺钉已固定在交换机的两侧,具体安装方法请参见图2-8和图2-9。
(3) 将浮动螺母(用户自备)安装到交换机安装位前方孔条的方孔上,注意保证前后立柱上对应位置的浮动螺母在一个水平面上。
(4) 一位安装人员用手托住交换机的底部,沿机柜移动交换机至合适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交换机推入后,要保证固定在机柜上的后挂耳的上沿和固定在交换机上的承重螺钉紧密接触,如图2-12、图2-13所示。
(5) 另一位安装人员通过M6螺钉(用户自备)配合浮动螺母将前挂耳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柜的前方孔条上,保证前挂耳和后挂耳将交换机稳定地固定在机柜上,如图2-12、图2-13所示。
图2-12 安装交换机到机柜示意图(后挂耳正装)
前挂耳及长滑道/超短滑道导轨的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1) 安装前挂耳到机箱时,将挂耳的长边贴紧设备,挂耳的安装孔与机箱侧面的螺丝孔对齐,然后顺时针方向拧紧M4螺钉,从而将挂耳固定到机箱。
(2) 安装长滑道/超短滑道导轨到机箱时,将滑道导轨贴近设备,使滑道导轨的安装孔与机箱侧面的螺丝孔对齐。
(3) 顺时针方向拧紧M4螺钉,从而将滑道导轨固定到机箱。
¡ 当挂耳安装在端口侧时,安装示意图如图2-14、图2-15、图2-16所示。
¡ 当挂耳安装在电源侧时,安装示意图如图2-17、图2-18、图2-19所示。
图2-14 安装前挂耳和长滑道导轨到机箱(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端口侧)
图2-15 安装前挂耳和超短滑道导轨到机箱(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端口侧,导轨正装)
图2-16 安装前挂耳和超短滑道导轨到机箱(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端口侧,导轨反装)
图2-17 安装前挂耳和长滑道导轨到机箱(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电源侧)
图2-18 安装前挂耳和超短滑道导轨到机箱(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电源侧,导轨反装)
图2-19 安装前挂耳和超短滑道导轨到机箱(前挂耳安装在设备电源侧,导轨反装)
挂耳及滑道导轨的安装过程,以安装到交换机一侧为示意,另一侧的安装类似,不再重复描述。
安装交换机到机柜前,需要先在机柜方孔条上安装用于固定挂耳和滑道的浮动螺母,并将滑道安装到机柜方孔条上。长滑道和超短滑道的安装过程类似,本节以长滑道的安装过程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 根据规划好的交换机在机柜上的安装位置,确定对应滑道在机柜上的安装位置。
(2) 将浮动螺母安装到滑道对应安装位的方孔条的方孔上。
(3) 如图2-20所示,将滑道两端的安装孔位与机柜对应侧的后方孔条方孔对齐,并用M6螺钉配合浮动螺母将其固定到机柜上。
(4) 用类似方法安装另一侧滑道(两侧滑道高度须保持一致,以保证滑道能滑入导轨)。
前挂耳安装在电源侧和端口侧时,安装交换机到机柜的过程相同,以下以前挂耳安装在端口侧为例进行介绍。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检查并确保前挂耳及滑道导轨已固定在交换机的两侧,具体安装方法请参见2.3.2 1. 安装长滑道/超短滑道导轨到交换机。
(3) 检查并确保滑道已固定在交换机安装位的后方孔条上,具体安装方法请参见2.3.2 2. 安装长滑道/超短滑道到机柜。
(4) 将浮动螺母安装到交换机安装位前方孔条的方孔上,注意与滑道保持水平。
(5) 一位安装人员用手托住交换机的底部,调整机箱方位,使机箱两侧的导轨正对机柜内侧方孔条上的滑道,然后水平缓慢的推动交换机,使两边的滑道平稳地滑入导轨,直到机箱挂耳紧贴机柜前方孔条。
(6) 另一位安装人员用M6螺钉将交换机通过挂耳固定在机架上,保证位置水平并牢固。
当使用长滑道与滑道导轨安装后,为保证设备安装后的稳定性,要求滑道的头部最少露出滑道导轨20mm;当使用超短滑道与滑道导轨安装后,为保证设备安装后的稳定性,要求滑道的头部进入滑道导轨的最小深度为110mm。
图2-21 使用长滑道安装交换机到机柜示意图
图2-22 使用超短滑道安装交换机到机柜示意图(超短滑道正装)
图2-23 使用超短滑道安装交换机到机柜示意图(超短滑道反装)
· 交换机地线的正确连接是交换机防雷、防电磁耦合干扰、防静电损害的重要保障,所以用户必须正确连接地线缆。
· 本节图示中接地端子位置仅供参考,请根据设备实际情况进行连接。
接地是为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通过接地线将设备与安装环境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接地的主要作用包括:防止人身遭受电击伤害、保护设备和线路免遭损坏、预防电气火灾、防止雷击、防止电磁耦合干扰、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根据设备所处的不同安装环境,请安装人员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
· 消防水管和大楼的避雷针接地都不是正确的接地选项,以太网交换机的保护接地线应该连接到机房的工程接地。
· 请使用设备随机提供的保护接地线连接交换机到机房的接地排,否则不能保证接地效果,容易导致交换机损坏。
接地螺钉推荐紧固力矩为12kgf•cm。
将交换机的黄绿双色保护接地线一端接至设备的接地孔上(设备的接地螺钉和接地孔位于设备后面板,并有接地标识),具体步骤如下:
(1) 取下交换机接地孔上接地螺钉。
(2) 将设备随机附带的接地线的OT端子套在设备接地螺钉上。
(3) 将套了OT端子的接地孔连接螺钉安装到接地孔上,并用螺丝刀拧紧。
连接保护地线到交换机时,请注意OT端子不能防碍风扇的安装和拆卸。
(1) 接地螺钉 |
(2) 保护接地电缆的OT端子 |
(3) 接地标识 |
(4) 接地孔 |
(5) 保护接地电缆 |
保护接地线一端连接交换机之后,另一端用户需要自行安装OT端子,然后与机房的接地排相连,具体步骤如下:
(1) 取下接地排上的六角螺母。
(2) 根据交换机与接地排的距离,截取合适长度的接地线缆。
(3) 制作接地线缆的连接头。如图2-25所示,剥掉约5mm长的绝缘胶皮,将露出的金属丝穿过绝缘保护套,插入OT端子尾部。用压线钳将金属丝与OT端子尾部加紧固定,并用绝缘保护套套在接触点部位,利用热吹风机对保护套进行加热,使其完全贴合在接触点,将其密封。
(4) 将制作好的连接头套在接地排的接地柱上,用六角螺母将接地线紧固在接地柱上,如图2-26所示。
(1): 接地柱 |
(2): 接地排 |
(3): 保护接地线 |
(4): 六角螺母 |
消防水管和大楼的避雷针接地都不是正确的接地选项,以太网交换机的接地线缆应该连接到机房的工程接地。
交换机上有多个风扇模块插槽,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散热,需注意如下事项:
· 交换机出厂时风扇插槽均为空,为保证设备的正常散热,用户必须满配相同型号的风扇模块,否则禁止交换机上电运行。
· 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确保所有可插拔模块插槽不能为空,请务必安装相应的模块或假面板。
· 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有多个风扇模块出现故障,在更换风扇模块过程中禁止同时拔出多个风扇模块,应按照拔出一个立即更换一个的方式进行,且单个风扇模块的更换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LSWM1FANSCBE-CP和FAN-40B-1-A-CP风扇模块具有防腐蚀能力,建议在楼道、地下室安装、化工车间附近、畜牧业及沿海地区使用具有防腐蚀能力的风扇。
风扇的安装和拆卸方法相同,本节以FAN-40B-1-A风扇的安装和拆卸为例进行讲解。
· 为了避免损坏风扇和背板的连接器端子,在风扇插入过程中动作要缓慢,如果插入过程阻力较大或风扇模块位置出现偏斜,必须先拔出风扇模块,然后重新插入。
· 请根据交换机与风扇模块的适配情况选择合适的风扇模块,可选配的风扇模块和规格请参见本安装指导的硬件描述部分。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从风扇模块包装盒中取出风扇模块,为了使风扇模块顺利安装到机箱风扇插槽中,插入前请注意风扇模块型号,确保风扇模块能和设备匹配。
(3) 操作者正对设备的风扇插槽,将风扇模块TOP标识朝向上方,用一只手捏住风扇模块把手,另一只手托住风扇模块底部,将风扇模块沿着插槽导轨水平插入,直到风扇模块完全进入插槽,并且与内部模块连接器端子接触良好(如图2-27中所示)。
图2-27 风扇模块安装示意图(以安装FAN-40B-1-A为例)
· 在设备运行状态下更换风扇模块时,请注意用电安全。
· 在设备运行状态下更换风扇模块时,请不要接触转动中的风扇,避免被旋转中的风扇划伤。
· 在风扇停止转动后,建议不要碰触风扇扇叶和旋转轴,以免损害风扇的动平衡,导致风扇运转时噪音加大。
为了更好的保护风扇模块,应将拆卸下来的风扇模块放到防静电袋中。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操作者正对设备的风扇模块插槽,用一只手捏紧风扇模块的把手,将风扇模块拉出来一部分;用另一只手托住风扇模块底部,同时沿着插槽导轨水平缓慢地向外拉出风扇模块。(如图2-28所示)
(3) 将拆卸下来的风扇模块放到防静电袋中。
图2-28 风扇模块拆卸示意图(以FAN-40B-1-A为例)
电源的安装和拆卸包括:电源模块的安装和拆卸、电源线的安装和拆卸。安装上电和断电拆卸过程应严格按照图2-29和图2-30顺序进行,否则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对人身造成伤害。
每个电源模块必须单独配置一个断路器。
PSR450-12A、PSR450-12A1、PSP450-12D和PSR450-12AHD电源模块的安装与拆卸步骤基本相同,本手册以PSR450-12A1电源模块为例介绍其安装与拆卸过程。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从电源模块包装盒中取出电源模块,确认电源模块的型号与所需一致。
(3) 选择安装电源模块的电源模块插槽,操作者正对受电设备的电源模块插槽。
(4) 保证电源模块上下方向正确(电源模块插入时,请保证电源模块上文字为正向,如果上下倒置,安装过程中将受到防反插的结构限制,不能顺利插入),用一只手握住电源模块上的拉手,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底部,将电源模块沿着电源模块插槽导轨水平插入,直到电源模块完全进入插槽。
· 插入电源模块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轻微的惯性将其插入机箱,从而保证电源后端与背板插口接触良好。
· 为了避免损坏或弯曲电源端子,在插入过程中,如果位置没有对正,请先将电源模块拉出,调整位置后,然后再重新插入。
· 若准备安装电源模块的电源槽位上有电源假面板,请先拆卸电源假面板。拆卸过程如图2-32所示。
S6880系列交换机采用1+1冗余备份方式进行供电,拆卸交换机上的一个电源模块不会影响整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交换机上只有一个电源模块,拆卸电源模块将会造成交换机断电。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拆除电源线与外置供电系统和电源模块的连接。
(3) 一只手握住电源模块上的拉手,用拇指向拉手侧掰动锁闩,同时沿插槽水平向外拉动电源模块,将模块拉出来一部分后,用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底部,将电源模块缓慢拉出。
(4) 将拆卸下来的电源模块放置到防静电垫子上或电源模块的包装袋中。
若电源模块拆卸完成后无须安装新的电源模块,请及时安装假面板。
请确保每路电源输入有独立的断路器。连接电源线时,请确保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PSR450-12A和PSR450-12A1电源线的连接过程相同,本手册以PSR450-12A1电源模块为例介绍其连接过程:
(1) 将电源模块附带的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到电源模块的输入插口上。
(2) 用可拆卸式扎带将电源线固定到电源模块的拉手处,以防止电源线脱落,如图2-34所示。
(3) 将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图2-34 PSR450-12A1电源线连接示意图(一)
图2-35 PSR450-12A1电源线连接示意图(二)
(1) 将防脱线扣扣到电源模块自带的固定带上,如图2-36所示。
(2) 将电源模块附带的电源线带插孔的一端插到电源模块的输入插口上,使用防脱线扣扣紧电源线线缆,以防止电源线插头松动,如图2-37所示。
(3) 将电源线的另一端插到外置供电系统的插座上。
图2-36 PSR450-12AHD电源线连接(一)
图2-37 PSR450-12AHD电源线连接(二)
· 选用机房-48V直流供电时,请使用电源模块标配的直流电源线。
· 与机房-48V直流供电系统连接时,请注意直流电源线的两根电缆上的正、负极性标签,避免出现连接错误。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用一字螺丝刀逆时针方向旋松直流电源连接器保护盖两侧的固定螺钉,并取下连接器的保护盖,如图2-38中1、2所示。
(3) 保证直流电源线插头上下方向正确(如果上下倒置,安装过程将受到电源模块直流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线插头特殊设计的结构限制,不能顺利进行),并将其插入到电源模块电源输入接口上,如图2-39中3所示。
(4) 用一字螺丝刀顺时针方向拧紧直流电源线插头两侧自带的螺钉,使电源线插头固定在电源模块电源输入接口上,如图2-39中4所示。
(5) 将直流电源线另一端与机房-48V直流供电系统相连。
图2-38 PSR450-12D直流电源线连接示意图(一)
图2-39 PSR450-12D直流电源线连接示意图(二)
在交换机安装过程中,每次加电前均要进行安装检查,检查事项如下:
· 检查交换机周围是否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机柜是否稳固;
· 检查保护接地线缆是否连接正确;
· 检查选用电源与交换机的标识电源是否一致;
· 检查电源输入电缆连接关系是否正确;
· 检查接口线缆是否都在室内走线,无户外走线现象;本系列设备不支持户外走线。
本系列交换机仅提供通过串行Console口电缆配置连接方式。
配置环境搭建(如图3-1):终端(本例为一台PC)通过配置电缆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相连。
DB9-to-RJ45 Console口电缆是一根8芯屏蔽电缆,一端是压接的RJ-45插头,插入交换机的CONSOLE口里;另一端则同时带有1个DB-9(孔)插头,可插入配置终端的9芯(针)串口插座,如图3-2所示:
表3-1 DB9-to-RJ45 Console口电缆连接关系
RJ-45 |
Signal |
DB-9 |
Signal |
1 |
RTS |
8 |
CTS |
2 |
DTR |
6 |
DSR |
3 |
TXD |
2 |
RXD |
4 |
SG |
5 |
SG |
5 |
SG |
5 |
SG |
6 |
RXD |
3 |
TXD |
7 |
DSR |
4 |
DTR |
8 |
CTS |
7 |
RTS |
通过终端配置交换机时,DB9-to-RJ45 Console口电缆的连接步骤如下:
(1) 将DB9-to-RJ45 Console口电缆的DB-9孔式插头接到要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的PC或终端的串口上。
(2) 将DB9-to-RJ45 Console口电缆的RJ-45一端连到交换机的CONSOLE口上。
连接时请认准接口上的标识,以免误插入其它接口。
由于PC机串口不支持热插拔,不能在交换机带电的情况下,将串口插入或者拔出PC机。当连接PC和交换机时,应先安装DB9-to-RJ45 Console口电缆的DB-9端到PC机,再连接RJ-45到交换机;在拆下时,先拔出RJ-45端,再拔下DB-9端。
· 通过USB-to-RJ45口电缆进行配置连接时,用户需要到H3C官方网站(http://www.h3c.com/.)下载对应的驱动程序,并将驱动程序安装到配置终端上。
· 驱动程序下载链接:http://www.h3c.com/cn/home/qr/default.htm?id=471。
· 请先安装驱动程序再连接配置电缆。若您安装驱动程序时,已完成配置线缆的安装,安装完驱动程序后,需要重新插拔配置终端侧的USB口。
以下以安装驱动程序到Windows系统为例进行介绍。安装驱动程序到其它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请参照驱动程序压缩包中对应文件夹(文件夹按照操作系统类型命名)内的相关的安装指导文档。
USB-to-RJ45 Console口配置电缆连接步骤如下:
(1) 通过点击驱动程序下载链接或者将链接拷贝到浏览器的地址栏,登录到USB-to-RJ45 Console驱动的下载界面,将驱动程序下载并保存在本地。
(2) 通过查看Windows文件夹下的“Read me.txt”文件,判断配置终端操作系统软件版本是否支持该驱动程序。
(3) 如果支持,请安装驱动程序“PL23XX-M_LogoDriver_Setup_v200_20190815.exe”。
(4) 在安装向导的欢迎页面,点击<Next>按钮。
图3-3 安装向导欢迎页面
(5) 驱动程序安装完成,点击<Finish>按钮,退出向导。
图3-4 安装向导完成页面
(6) 将标准USB接头连接到配置终端的USB口上。
(7) 将另一端RJ-45接头连接到交换机的CONSOLE口。
在通过CONSOLE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时,配置终端可以通过终端仿真程序(例如超级终端等)与交换机建立连接。用户可以运行这些程序来连接网络设备、Telnet或SSH站点,关于不同终端仿真程序的详细介绍和使用方法,请参见相关终端仿真程序的使用指导。
打开PC,在PC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并设置终端参数。参数设置要求如下:
· 波特率:9600
· 数据位:8
· 停止位:1
· 奇偶校验:无
· 流量控制:无
在上电之前要对交换机进行如下检查:
· 风扇模块插槽是否均已安装上了风扇模块。
· 电源线连接是否正确。
· 供电电压是否与交换机要求的一致。
· 配置电缆连接是否正确,配置使用的终端(可以是PC)是否已经打开,配置参数是否已完成设置。
在交换机上电启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进入设备的BootWare菜单。设备上电启动过程中BootWare的界面显示、菜单项的具体操作,均与设备正在使用的软件版本有关(不同软件版本间可能存在显示和操作的差异)。关于BootWare菜单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与软件版本配套的产品版本说明书。
交换机上电启动完成后,会进入命令行接口(CLI)界面。H3C系列交换机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视图,有关配置命令及命令行接口的详细介绍,请查阅交换机配套配置指导及命令参考。
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是H3C自主研发的软件虚拟化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多台设备虚拟为一台设备,从而将网络中的同层设备进行横向整合,减少复杂的拓扑带来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S688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支持IRF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在多台交换机之间进行物理连接,形成一个逻辑上的独立实体,从而构建具备高可靠性、易扩展性和易管理性的新型智能网络。
仅相同系列的交换机之间支持建立IRF。
设备搭建IRF的具体步骤如图4-1所示。
图4-1 IRF系统安装流程图
表4-1 IRF安装流程说明
编号 |
步骤 |
说明 |
1 |
规划IRF方案 |
进行IRF连接前,首先需要根据用户网络以及设备的实际情况规划IRF方案,具体规划的内容包括: · 确定IRF成员设备数量和安装位置 · 确定IRF各成员设备的角色和编号 · 选择IRF连接拓扑及成员设备间的连接方式 · 预留需要用于IRF连接的物理端口 · 规划线缆连接方案 |
2 |
根据规划安装IRF成员交换机到指定位置 |
安装各成员交换机到指定机柜或工作台的指定位置,安装方法请参见:2.3 安装交换机到19英寸机柜 |
3 |
完成交换机地线及电源线连接 |
|
4 |
交换机上电 |
- |
5 |
进行IRF系统软件配置 |
IRF功能的详细介绍请参见本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虚拟化技术配置指导” |
6 |
根据规划安装IRF连接线缆 |
在不同成员设备间进行物理连接 |
7 |
被选为Standby的成员设备重启 |
完成IRF建立 |
S6880系列交换机各机型能提供的交换容量不同,将多台设备组成IRF后,IRF能提供的交换容量为各成员设备的交换容量之和,请根据网络的接入和上行需求确定需要组成IRF的设备数量和型号。
完成机型和数量的选择后,请在机柜上预留出设备安装的位置。S6880系列交换机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案进行摆放:
· 集中式放置,即将IRF的所有成员设备放置在一个机柜内,提供大容量的集中接入方案,
· 将成员设备分别布置在各个机柜中,实现数据中心的Top of rack接入方案。
· IRF功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IRF搭建完成后,您也可以方便的向IRF中增加新的成员设备。
· S6880系列交换机支持IRF成员设备最大数量,请参见与软件版本配套的产品版本说明书。
IRF中的成员设备具有Master和Standby两种角色,只有一台设备可以成为Master,负责管理整个IRF;其余设备均为Standby,作为Master的备份设备运行。
· 各成员设备在IRF系统中的角色由角色选举产生,具体的角色选举规则请参见本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虚拟化技术配置指导”。
· 请根据实际组网需求确定Master设备,在后期软件配置时,可以通过修改相关参数使被选定的设备在选举中胜出,成为Master。
IRF在运行过程中,使用成员编号(Member ID)来标志和管理成员设备。请您在搭建IRF之前,统一规划各设备的成员编号,并在后期进行相应的软件配置,以保证IRF中成员编号的唯一性。
IRF成员设备间的连接状态和拓扑关系通过IRF端口的连接来体现。IRF端口是一种虚拟端口,IRF端口之间的连接是基于与之绑定的IRF物理端口之间的连接而建立的。每台IRF成员设备上可以创建两个IRF端口,IRF-port1和IRF-port2。在连接IRF成员设备时,必须保证一台设备的IRF-port1对应的物理端口与对端设备IRF-port2对应的物理端口进行连接。
IRF支持链形连接和环形连接两种拓扑,环形连接比链形连接更可靠。当环形链路中出现一条链路故障时,IRF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当链形链路中出现一条链路故障时,会引起IRF分裂,因此建议用户使用环形连接方式。
设备面板图以S6880-48Y8C为例,在下图及此后的图示中,设备上与两个IRF端口对应的物理端口位置仅作示例,并不表示唯一的对应方式。关于IRF端口与IRF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请参见表4-2。
图4-2 IRF链型连接方式及对应的拓扑示意图
图4-3 IRF环型连接方式及对应的拓扑示意图
S6880系列交换机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提供10GE/25G/100GE速率的IRF物理连接,具体请参见表4-2。
您也可以通过将多个IRF物理端口与一个IRF端口绑定的方式,来实现成员设备间的聚合IRF连接。聚合IRF连接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根据您选择的连接拓扑和连接方式,您需要在设备上预留相应数量的IRF物理端口,以便后期通过软件配置将这些IRF物理端口与IRF端口进行绑定。
在S6880系列交换机上进行IRF端口和IRF物理端口的绑定时,需要注意不同机型对于绑定关系的限制,请参见表4-2。
表4-2 IRF物理端口支持情况及使用限制
设备型号 |
IRF物理端口 |
IRF端口与IRF物理端口的对应方式 |
S6880-48Y8C |
前面板提供的QSFP28口和SFP28 |
· 如果一个IRF端口对应多个IRF物理端口,则这些IRF物理端口必须为相同速率接口 · QSFP28口和SFP28需工作在100G和25G速率模式下 |
S6880-48X8C |
前面板提供的QSFP28口和SFP+ |
· 如果一个IRF端口对应多个IRF物理端口,则这些IRF物理端口必须为相同速率接口 · QSFP28口和SFP+需工作在100G和10G速率模式下 |
不同类型IRF物理端口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块或线缆进行连接:
· QSFP28口:使用QSFP28光模块及光纤或QSFP28线缆进行连接。
· SFP+口:使用SFP+光模块及光纤或SFP+线缆进行连接。
· SFP28口:使用SFP28光模块及光纤或SFP28线缆进行连接。
其中SFP+/SFP28/QSFP28线缆长度较短,性能和稳定性高,适用于机房内部短距离的IRF连接;而光模块和光纤的组合则更加灵活,可以用于较远距离的IRF连接。
下面以使用QSFP28口为例,为您介绍几种IRF线缆连接方案。
· 下文中仅以使用同侧面板上的端口进行连接的成员设备进行举例,如果您选用的设备之间需要使用不同侧面板上的端口进行连接,请注意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计算或测量所使用线缆的长度。
· 建议用户使用环形拓扑进行连接,下文中仅介绍环形拓扑的连接方案。
· 下文中以4台设备为例进行线缆连接方案的介绍,实际组网中请参考进行连接。
如果IRF的所有成员设备都安装在同一机柜内,建议您选择使用以下连接方式实现环形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对应的是比较直观的环形拓扑,便于后期维护。拓扑连接关系如图4-5所示。
当IRF中的成员设备分别处于并排放置的多个机柜中时,建议您选择使用以下连接方式实现环形连接。
图4-6 Top of rack环形连接示意图
上述方式的实际拓扑连接关系如图4-5所示。
完成IRF成员设备的安装后,启动交换机。请分别登录各IRF成员设备进行IRF系统软件配置,配置的内容包括:
· 成员设备编号
· 成员设备优先级(用于帮助指定设备被选举为Master)
· IRF端口和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
· 登录交换机的方式请参见本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的“基础配置指导”。
· IRF系统软件配置的详细介绍请参见本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虚拟化技术配置指导”。
· 如果您选用接口模块扩展卡上的接口作为IRF物理端口,请首先安装接口模块扩展卡,再进行IRF端口的配置。
根据规划的网络拓扑和连接方式,准备并完成线缆连接。
在安装光模块和光纤时,请佩戴防静电腕带,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请参见《H3C光模块及线缆 安装指导》。
完成IRF的搭建之后,您可以通过IRF任意成员设备的CONSOLE口登录到IRF系统。在IRF上创建三层接口,为其配置IP地址并确保与终端路由可达后,您就可以使用Telnet、SNMP方式远程访问IRF系统,相关内容请参见本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的“基础配置指导”。
成功登录IRF系统后,您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查看IRF系统的运行情况。IRF显示和维护的方法如表4-3所示。
操作 |
命令 |
显示IRF中所有成员设备的相关信息 |
display irf |
显示本IRF中所有成员设备的预配置信息(预配置是指需要重启以后才能生效的配置) |
display irf configuration |
查看IRF的拓扑信息 |
display irf topology |
为了防止IRF链路断开导致的网络故障,在IRF搭建完成后,请为IRF配置多Active检测(Multi-Active Detection,简称MAD)机制。具体配置方法请参见本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虚拟化技术配置指导”。
S688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了可插拔电源模块。用户可以根据电源模块上自带的指示灯,来判断交换机电源系统是否故障。可插拔电源模块上自带指示灯的详细信息,请参见《H3C PSR450系列电源手册》。
电源系统工作正常时,可插拔电源模块上的电源模块状态指示灯应保持绿色常亮。否则请进行如下检查:
(1) 检查交换机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
(2) 检查交换机供电电源与交换机所要求的电源是否匹配。
(3) 检查交换机的工作温度,保证电源的良好通风。
当已确定选用的可插拔电源型号正确、电源与交换机接触良好、交换机工作温度正常后,若可插拔电源模块上的电源模块状态指示灯显示仍不正常。请联系代理商或当地用服工程师,进行问题的进一步定位处理。
当电源模块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可按照2.6 安装/拆卸电源模块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更换。
S688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了可插拔风扇模块。可以通过查看风扇模块上的指示灯来判断交换机的风扇是否出现故障。当风扇故障时,用户可按照2.5 安装/拆卸风扇模块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更换。
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风扇模块故障需要更换,应注意更换风扇模块的过程中禁止同时拔出多个风扇模块,应按照拔出一个立即更换一个的方式进行,且单个风扇模块的更换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
交换机上电后,如果系统正常,将在配置终端上显示启动信息;如果配置出现故障,配置终端可能无显示或者显示乱码。
如果上电后,配置终端无显示信息,首先要做以下检查:
· 电源是否正常。
· 配置口(Console)电缆是否正确连接。
如果以上检查未发现问题,很可能是配置电缆有问题或者终端参数的设置错误,请进行相应的检查。
如果配置终端上显示乱码,很可能是终端参数的设置错误。请确认终端的参数设置:
· 波特率:9600
· 数据位:8
· 停止位:1
· 奇偶校验:无
· 流量控制:无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