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H3C服务器 AMD Milan平台基于不同场景的BIOS配置指南-6W102

01-正文

本章节下载 01-正文  (770.13 KB)

01-正文


1 简介

为满足用户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多样化需求,本文介绍了基于服务器上运行的业务来设置BIOS参数的配置指导,并描述了相关工作负载模式的适用场景和配置说明。

1.1  BIOS简介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固化在系统ROM中,是加载在服务器硬件系统上最基本的运行程序。BIOS在系统中的位置如图1-1所示,位于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用来初始化硬件,为操作系统运行做准备。

BIOS的主要功能包括:

·     POST自检。

·     检测输入输出设备和可启动设备,包括内存初始化、硬件扫描和寻找启动设备、启动系统。

·     提供高级电源管理ACPI。

·     配置RAID。

图1-1 BIOS在系统中的位置

 

1.2  适用产品

本手册适用于以下产品:

·     H3C UniServer R4950 G5 Milan

·     H3C UniServer R5500 G5 Milan

1.3  适用版本

本文适用于BIOS-5.61及以上版本。

1.4  文档使用说明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本文为产品通用资料。对于定制化产品,请用户以产品实际情况为准。


2 BIOS推荐配置

2.1  简介

应用场景配置模板是部署BIOS设置以适应服务器预期应用的配置选项集合,BIOS提供了多套配置模板,帮助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部署最适合的BIOS设置。模板中的配置参数为适用于各类应用场景的选项建议值。

2.2  各类工作负载模式推荐的BIOS参数配置

各类工作负载模式推荐的BIOS参数配置如表2-1表2-2表2-3表2-4所示,展示了应用场景配置模板关联的依赖项。“X”表示配置模板中对该选项没有要求,缺省为当前机型的默认值,不同机型中X值的含义有所不同。当重新应用了配置模板时,模板中的X值将被还原为当前机型的默认值。

说明

·     BIOS中可能没有显示下表中对应的所有选项,但使用配置模板时对应的选项设置也会默认采用下表显示的值。

·     选择除Disabled以外的配置模板后,配置模板对应的相关选项会置灰,无法修改;通过带外Redfish和带内SCE工具修改关联选项也不会生效。

 

各类工作负载模式的适用场景请参见3 工作负载模式介绍

表2-1 General-Purpose Workloads及应用场景配置模板依赖项

依赖项

CPU密集型模式

Java吞吐量密集型模式

Java延迟敏感模式

电源效率模式

3-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16Gbps

16Gbps

AUTO

4-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16Gbps

16Gbps

AUTO

xGMI Link Width Control

AUTO

AUTO

AUTO

AUTO

xGMI Max Link Width

X

X

X

X

xGMI Max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X

X

X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X

APBDIS

AUTO

AUTO

AUTO

AUTO

Fixed SOC Pstate

X

X

X

X

DF Cstates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NUMA Nodes per Socket

NPS4

NPS4

NPS2

NPS4

Memory Clock Speed

AUTO

AUTO

AUTO

AUTO

EfficiencyModeEn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Enabled

Determinism Control

Manual

Manual

Manual

AUTO

Determinism Slider

Power

Power

Power

X

CPPC

AUTO

AUTO

AUTO

AUTO

L1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AUTO

AUTO

Disabled

L2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AUTO

AUTO

Disabled

SMT Control

Enabled

Enabled

Enabled

Enabled

BoostFmaxEn

AUTO

AUTO

AUTO

1

Local APIC Mode

AUTO

AUTO

AUTO

AUTO

IOMMU

AUTO

Enabled

Enabled

AUTO

 

表2-2 Memory and I/O Intensive Workloads及应用场景配置模板依赖项

依赖项

内存吞吐量密集型模式

存储IO密集型模式

NIC吞吐量密集型模式

NIC延时敏感模式

加速器吞吐量模式

3-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4-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xGMI Link Width Control

AUTO

AUTO

AUTO

Manual

AUTO

xGMI Max Link Width

X

X

X

1

X

xGMI Max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Manual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X

X

X

2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Force

X

APBDIS

AUTO

1

1

1

AUTO

Fixed SOC Pstate

X

P0

P0

P0

X

DF Cstates

Disabled

Disabled

Enabled

Enabled

Disabled

NUMA Nodes per Socket

AUTO

AUTO

AUTO

NPS4

NPS1

Memory Clock Speed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EfficiencyModeEn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Determinism Control

AUTO

Manual

Manual

Manual

Manual

Determinism Slider

X

Power

Power

Power

Power

CPPC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L1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L2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SMT Control

Enabled

Enabled

Enabled

Enabled

Enabled

BoostFmaxEn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Local APIC Mode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IOMMU

AUTO

AUTO

Disabled

Enabled

Enabled

 

表2-3 Database and Analytics及应用场景配置模板依赖项

依赖项

RDBMS优化模式

大数据分析优化模式

IOT网关模式

3-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AUTO

AUTO

4-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AUTO

AUTO

xGMI Link Width Control

AUTO

AUTO

AUTO

xGMI Max Link Width

X

X

X

xGMI Max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X

X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APBDIS

1

AUTO

AUTO

Fixed SOC Pstate

P0

X

X

DF Cstates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NUMA Nodes per Socket

NPS1

NPS4

NPS4

Memory Clock Speed

AUTO

AUTO

AUTO

EfficiencyModeEn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Determinism Control

Manual

AUTO

AUTO

Determinism Slider

Power

X

X

CPPC

AUTO

AUTO

AUTO

L1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AUTO

AUTO

L2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AUTO

AUTO

SMT Control

Enabled

Enabled when 32 cores or less per server

Enabled

BoostFmaxEn

AUTO

AUTO

AUTO

Local APIC Mode

AUTO

AUTO

AUTO

IOMMU

AUTO

Enabled

Enabled

 

表2-4 HPC and Telco Settings

依赖项

HPC优化模式

OpenStack NFV模式

用于实时内核的OpenStack模式

3-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AUTO

AUTO

4-Link XGMI max speed

AUTO

AUTO

AUTO

xGMI Link Width Control

AUTO

AUTO

AUTO

xGMI Max Link Width

X

X

X

xGMI Max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X

X

X

xGMI Force Link Width Control

X

X

X

APBDIS

1

AUTO

AUTO

Fixed SOC Pstate

P0

X

X

DF Cstates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NUMA Nodes per Socket

NPS4

NPS2

NPS2

Memory Clock Speed

AUTO

AUTO

AUTO

EfficiencyModeEn

Disabled

Disabled

Disabled

Determinism Control

Manual

AUTO

Manual

Determinism Slider

Power

X

Performance

CPPC

AUTO

AUTO

AUTO

L1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Enabled

Enabled

L2 Stream HW Prefetcher

AUTO

Enabled

Enabled

SMT Control

Disabled

Enabled

Enabled

BoostFmaxEn

AUTO

AUTO

AUTO

Local APIC Mode

X2APIC

AUTO

AUTO

IOMMU

Enable

AUTO

AUTO

 


3 工作负载模式介绍

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设置应用场景配置模板:

·     BIOS Setup方式:在BIOS Setup界面中,应用场景配置模板对应的设置选项为Workload Tuning,位于Advanced页面中AMD CBS页签。

·     HDM导出BIOS的JSON方式:通过HDM,进入[远程运维->配置管理]页面,选择“导出配置>BIOS”导出当前BIOS的JSON配置文件,找到WorkloadProfileConfiguration,对应修改模板功能。具体配置请详见H3C服务器 HDM用户指南。

·     SCE工具方式:选择Disabled配置模板后,支持通过SCE工具修改配置模板的关联选项值。

 

本章节介绍各工作负载模式的适用场景和配置说明。

说明

本文中,不同应用场景下的BIOS配置方案为通用方案。对于特殊需求,请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配置。

 

BIOS提供了以下应用场景配置模板:

3.1  CPU密集型模式

CPU Intensive(CPU密集型模式),CPU密集型模式适用于需要大量处理器算力的应用场景。对于科学计算、图形处理和游戏服务器等都需要高CPU性能,要求使用多核CPU,同时配备高速缓存和高性能内存用来提高处理效率。

3.2  Java吞吐量密集型模式

Java Throughput(Java吞吐量密集型模式),Java吞吐量密集型模式适用于运行高吞吐量数据处理的Java应用程序的应用场景,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请求,完成复杂的计算或数据处理任务。常见的应用场景有Web服务、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多媒体处理等。

3.3  Java延迟敏感模式

Java Latency(Java延迟敏感模式),Java延迟敏感型模式适用于快速准确的响应请求的Java应用程序的应用场景,需要低延时的存储和网络传输机制,支持实时应用场景。通常应用于实时数据分析、在线游戏和医疗保健领域等。

3.4  电源效率模式

Power Efficiency(电源效率模式),电源效率模式适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虚拟化、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场景,旨在提供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基于实际需求和硬件设备考虑尽可能的提高服务器的能效。

3.5  内存吞吐量密集型模式

Memory Throughput Intensive(内存吞吐量密集型模式),内存吞吐量密集型模式适用于需要高内存吞吐量的应用场景,这些应用需要大量处理内存操作和数据处理。

通常的应用场景有大规模数据处理、实时数据处理和流媒体和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等,需要使用高性能和高内存吞吐量的硬件,还需要考虑软件架构和技术。

3.6  存储IO密集型模式

Storage I/O Intensive(存储IO密集型模式),存储I/O密集型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读写操作的应用场景。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数据库、视频处理和大数据分析等。需要高效的I/O系统的支持,保证数据处理的高效率和准确性。

3.7  NIC吞吐量密集型模式

NIC Throughput Intensive(NIC吞吐量密集型模式),NIC吞吐量密集型模式适用于需要高NIC吞吐量的应用场景,这类场景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I/O操作、并发操作和网络操作。应用场景通常有数据中心、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和视频流媒体等,需要高速和高吞吐量的网卡,以确保高速数据传输和高效的网络操作。

3.8  NIC延迟敏感模式

NIC Latency Sensitive(NIC延迟敏感模式),NIC延迟敏感模式适用于对网络延迟/响应时间有很高要求的应用场景。比如,实时视频内容传输、高频交易系统和在线游戏等,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请求的相应,出现任何延时情况都会对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9  加速器的吞吐量模式

Accelerator Throughput(加速器吞吐量模式),加速器吞吐量模式适用于需要大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网络加速等应用场景。该模式下,加速器能够以更高的速率处理和执行计算或操作,从而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加速器的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速度得以加快,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3.10  RDBMS优化模式

RDBMS Optimized(RDBMS优化模式),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通常是数据中心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等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组织,实现高效的RDBMS服务至关重要。RDBMS优化是针对这些应用场景,优化服务器的配置提高RDBMS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11  大数据分析优化模式

Big Data Analytics Optimized(大数据分析优化模式),大数据分析优化模式的应用中,需要满足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需求。针对该场景的特点,适当地调整服务器参数,实现大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性能提升。

3.12  IOT网关模式

IOT Gateway(IOT网关模式),物联网网关(IOT Gateway)是物联网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常用于实现物联网设备和云端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

3.13  HPC优化模式

HPC Optimized(HPC优化模式),高性能计算(HPC)用于密集计算的应用场景。此场景多用于处理多任务并发的场景,建议开启超线程技术。

3.14  OpenStack NFV模式

OpenStack NFV(OpenStack NFV模式),OpenStack NFV为电信网络提供了更高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安全性和集成性。它通过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将网络功能虚拟化,并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更先进的网络管理工具,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3.15  用于实时内核的OpenStack模式

OpenStack for RealTime Kernel(用于实时内核的OpenStack模式),用于实时内核的OpenStack模式,使用Real-time kernel是使在OpenStack上的应用程序更具实时性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快速地响应和处理实时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表现和实用性。同时,实时内核还能够保证更高质量的应用程序体验。

3.16  Disabled(关闭模式)

Disabled模式不使用任何工作负载配置文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选项设置进行修改。BIOS的默认配置请参见H3C服务器 AMD EPYC系列 Rome & Milan处理器 BIOS用户指南-5.XX。

 


4 设置模板

应用场景配置模板对应的设置选项为Workload Profile,位于Advanced页面中AMD CBS页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文所示。

4.1  进入BIOS Setup界面

(1)     在服务器上连接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或启动HDM Web界面的远程控制台。关于启动远程控制台的具体方法,请参见HDM用户指南。

(2)     启动或重启服务器。如图4-1所示,进入BIOS启动界面后,按DelEsc

图4-1 BIOS启动界面

 

(3)     如图4-2所示,如果出现输入开机密码对话框,请在对话框中输入开机密码。

图4-2 输入开机密码

 

(4)     (可选)如图4-3所示,如设置了BIOS管理员和用户密码,进入BIOS Setup时,需要先选择登录角色。

图4-3 选择进入BIOS Setup的角色

 

提示

仅BIOS管理员角色可设置BIOS选项。

 

(5)     输入对应角色的密码,如图4-4所示。

图4-4 输入BIOS密码

 

(6)     如图4-5所示,进入BIOS Setup界面。

图4-5 BIOS Setup界面

 

4.2  进入Workload Tuning页面

在BIOS Setup界面中,进入Advanced页签,依次选择AMD CBS > Workload Tuning,按Enter,进入Workload Tuning页面,如图4-6所示。

图4-6 Workload Tuning界面

 

 

4.3  选择配置模板

图4-7所示,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Workload Profile下拉框使用↑或↓键,向上或向下选择所需的工作负载配置模板。

图4-7 选择配置模板

 

 

4.4  重启生效

设置完成后,按F4,在弹出的提示框中选择Ok,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界面。设置将在服务器重启后生效。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