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附录
本章节下载: 02-附录 (852.57 KB)
目 录
图A-1 设备前视图
1: 配置口(CONSOLE) |
4: 管理网口(0/MGT) |
2: 设备指示灯 |
5: GE Combo口 |
3: USB口 |
6: 接口板插槽 |
图A-2 设备后视图
1: 硬盘插槽 |
2: 电源模块插槽1 |
3: 电源模块插槽2 |
4: 接地螺钉 |
Bypass功能是指通过特定的触发状态(断电或死机)让通过Bypass接口互联的两个网络直接物理导通,不再经过网络设备。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设备失效而导致的网络单点故障。
当需要使用接口的Bypass功能时,接口只能工作在二层模式。如果接口工作在三层模式,则Bypass功能不生效。
ACG1000应用控制网关支持Bypass功能的款型及其Bypass接口如下表所示。
表A-1 支持Bypass接口的款型表
Bypass接口 |
设备型号 |
GE0和GE1、GE2和GE3 |
ACG1000 |
SecPath ACG1000应用控制网关支持扩展插槽的设备有ACG1000-X、ACG1000-P、ACG1000-E、ACG1000-AK180。
以ACG1000-E/P/X为例:支持接口扩展,有3个扩展插槽,支持的子卡类型有:
· MS-4Combo千兆接口卡
· MS-1SFP+万兆接口卡
· MS-4SFP+万兆接口卡
表A-2 外型尺寸和重量规格
设备 |
外形尺寸(宽×高×深) (不含脚垫和挂耳) |
重量(默认配置) |
ACG1000 |
440mm×86mm×415mm |
8.2KG |
表A-3 存储器规格
设备 |
存储器类型 |
规格 |
ACG1000 |
Flash |
4GB Nand Flash |
内存 |
· DDR4 · 8GB |
|
硬盘 |
1TB(B0以下版本) 2TB(B0以及B0以上版本) |
表A-4 功耗参数
设备 |
整机功耗 |
ACG1000 |
300W |
部分型号的设备支持可拆卸电源模块,具体规格如表A-5所示,注意设备不支持电源模块的热插拔,安装/拆卸时请先关闭电源并拔出电源线。
电源型号 |
项目 |
说明 |
FSP150-1Q01 |
适用设备 |
· ACG1000 |
额定输入电压 |
100V AC~240V AC |
|
最大输入电流 |
2A |
表A-6 接口和槽位规格
项目 |
说明 |
Console口 |
传输速率:9600bps~115200bps,缺省为9600bps |
USB接口 |
Host模式,A类型接口,硬件预留,软件暂不支持 |
固定以太网口 |
· 10/100/1000BASE-T以太网电口 · 1000BASE-X以太网光口 |
扩展槽位 |
仅ACG1000-E/P/X/AK180有3个扩展槽位,支持的接口板类型包括: · MS-4Combo千兆接口卡 · MS-1SFP+万兆接口卡 · MS-4SFP+万兆接口卡 · PCIE外置扩展槽位 |
表A-7 配置口属性
属性 |
描述 |
连接器类型 |
RJ45 |
接口标准 |
RS-232 |
波特率 |
9600bps~115200bps 缺省9600bps |
线缆类型 |
普通异步串行口线缆 |
传输距离 |
≤15m |
支持服务 |
· 与字符终端相连 · 与本地 PC 的串口相连并在 PC 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 · 命令行接口 |
设备提供10/100/1000BASE-T以太网电口,以太网电口属性如下表所示。
表A-8 千兆以太网电口属性
属性 |
描述 |
|
连接器类型 |
RJ45 |
|
接口标准 |
802.3、802.3u和802.3ab |
|
接口类型 |
MDI/MDIX自适应 |
|
线缆类型 |
5类或5类以上双绞线 |
|
传输距离 |
100m |
|
支持速率和工作方式 |
10Mbps自适应 |
半/全双工自动协商 |
100Mbps自适应 |
半/全双工自动协商 |
|
1000Mbps自适应 |
全双工自动协商 |
MDI(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是以太网的介质有关接口的缩写,一般网卡上的以太网接口多为此类型;另一种为交叉的介质有关接口,缩写为MDIX,常用于HUB或 LAN Switch。
设备提供1000BASE-X以太网光口。接口属性如下表所示。
表A-9 千兆以太网光口属性
属性 |
描述 |
连接器类型 |
LC |
接口光模块类型 |
SFP |
接口标准 |
1000BASE-X |
速率 |
1000Mbps |
工作方式 |
全双工模式 |
表A-10 1000BASE-X SFP光接口模块描述
千兆 SFP模块名称 |
中心波长 |
接口连接器类型 |
外接线缆规格 |
最大传输距离 |
SFP-GE-SX-MM850-A |
850nm |
LC |
62.5/125μm多模光纤 |
0.55km |
SFP-GE-LX-SM1310-A |
1310nm |
LC |
9/125µm单模光纤 |
10km |
SFP-GE-LH40-SM1310 |
1310nm |
LC |
9/125µm单模光纤 |
40km |
SFP-GE-LH40-SM1550 |
1550nm |
LC |
9/125µm单模光纤 |
40km |
SFP-GE-LH70-SM1550 |
1550nm |
LC |
9/125µm单模光纤 |
70km |
SFP-GE-LH100-SM1550 |
1550nm |
LC |
9/125µm单模光纤 |
100km |
设备提供的10GBASE-R以太网光口属性如下表所示。
表A-11 万兆以太网接口属性
属性 |
描述 |
连接器类型 |
LC |
接口光模块类型 |
SFP |
接口标准 |
10GBASE-R |
速率 |
LAN PHY模式:10.3125Gbps |
表A-12 SFP+光接口模块描述
万兆 SFP 模块名称 |
中心波长 |
接口连接器类型 |
外接线缆规格 |
最大传输距离 |
SFP-XG-SX-MM850-A |
850nm |
LC |
50/125µm多模光纤 |
300m |
82m |
||||
66m |
||||
62.5/125µm多模光纤 |
33m |
|||
26m |
||||
SFP-XG-LX220-MM1310 |
1310nm |
LC |
62.5/125µm多模光纤 |
220m |
50/125µm多模光纤 |
220m |
|||
100m |
||||
SFP-XG-LX-SM1310 |
1310nm |
LC |
9/125µm单模光纤 |
10km |
SFP-XG-LH40-SM1550 |
1550nm |
LC |
9/125µm单模光纤 |
40km |
表B-1 ACG1000指示灯表
指示灯 |
面板标识 |
状态 |
含义 |
系统指示灯 |
RUN |
灭 |
设备没有上电 |
绿色常亮 |
设备启动过程中 |
||
绿色闪烁 |
系统初始化完成,软件运行正常 |
||
电源指示灯 |
PWR |
灭 |
电源没有上电 |
绿色常亮 |
电源正常供电 |
||
RJ45端口指示灯 |
1000M |
灭 |
端口工作在10M或100M模式 |
橙色常亮 |
端口工作在1000M模式 |
||
RJ45端口指示灯 |
Link/ACT |
灭 |
端口没有link up |
绿色闪烁 |
端口link up并进行数据收发 |
||
绿色常亮 |
端口link up 且无数据收发 |
||
SFP端口指示灯 |
1000M |
灭 |
端口没有Link up或者工作在10/100M状态 |
橙色常亮 |
端口Link up 且工作在1000M状态 |
||
POE端口指示灯 |
Link |
灭 |
端口没有供电 |
橙色闪烁 |
端口正常供电 |
||
POE端口指示灯 |
ACT |
灭 |
端口没有连接 |
绿色常亮 |
端口进行数据收发 |
配置口电缆是一根8芯屏蔽电缆,一端是RJ-45连接器,插入设备的 Console 口;另一端则带有一个DB-9(母)连接器,插入配置终端的串口。
配置口电缆如下图所示。
图C-1 配置口电缆示意图
表C-1 配置电缆连接关系
RJ45 |
Signal |
Direction |
DB-9 |
1 |
RTS |
← |
7 |
2 |
DTR |
← |
4 |
3 |
TXD |
← |
3 |
4 |
CD |
→ |
1 |
5 |
GND |
- |
5 |
6 |
RXD |
→ |
2 |
7 |
DSR |
→ |
6 |
8 |
CTS |
→ |
8 |
以太网双绞线(Twisted-Pair Cable)由不同颜色的8根粗约1毫米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每两根导线按一定规则绞织在一起,共组成4对绞线对。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以太网双绞线主要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但也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特别适用于较短距离的信息传输,是目前局域网上常用的传输介质。以太网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100m。如果要加大传输距离,在两段以太网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则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m。
按照电气性能的不同,以太网双绞线可分为3类线、4类线、5类线、超5类线、6类线和7类线等类型,数字越大,级别越高、带宽也越宽。目前在局域网中常见的是5类线、超5类线和6类线。
表C-2 常见以太网双绞线介绍
双绞线类型 |
介绍 |
5类 |
适用于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 |
超5类 |
适用于最高传输速率为1000Mbps的数据传输 |
6类 |
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数据传输 |
以太网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Pair,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Pair,UTP)。屏蔽双绞线在双绞线与外层绝缘封套之间有一个金属屏蔽层。屏蔽层可减少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也可阻止外部电磁干扰的进入。虽然屏蔽双绞线在电磁屏蔽性能方面优于非屏蔽双绞线,但是屏蔽双绞线应用的条件比较苛刻,且价格较高。目前大多数局域网使用的是非屏蔽双绞线。每条以太网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将RJ-45连接器具有引脚的一面向上,塑料扣片向下,插入RJ-45以太网端口的一端向外,引脚从左向右依次标号为1-8,如下图所示。
图C-2 RJ-45连接器引脚序号示意图
设备的RJ-45以太网端口采用5类或5类以上以太网双绞线进行连接。
RJ-45连接器引脚序号与铜导线颜色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和568B。
· 标准568A:白绿--1,绿--2,白橙--3,蓝--4,白蓝--5,橙--6,白棕--7,棕--8。
· 标准568B:白橙--1,橙--2,白绿--3,蓝--4,白蓝--5,绿--6,白棕--7,棕--8。
白绿是指浅绿色,或者白线上有绿色的色点或色条,白橙、白蓝、白棕亦同。
根据线序的不同,以太网双绞线可分为直通线(Straight-Through Twisted-Pair Cable)和交叉线(Crossover Twisted-Pair Cable)。
· 直通线:双绞线两端的线序都为标准 568B,如图C-3所示。
· 交叉线:双绞线一端的线序为标准 568B,另一端的线序为标准 568A,如图C-4所示。
使用以太网双绞线连接设备时,应根据所连接的RJ-45以太网口类型选择以太网双绞线的类型。RJ-45以太网口分为MDI口和MDIX口两种类型,MDI和MDIX口各引脚功能分配情况如表C-3和表C-4所示。
表C-3 MDI口引脚功能分配
端口引脚序号 |
10Base-T/100Base-TX |
1000Base-T |
||
信号 |
功能 |
信号 |
功能 |
|
1 |
Tx+ |
发送数据 |
BIDA+ |
双向数据线A+ |
2 |
Tx- |
发送数据 |
BIDA- |
双向数据线A- |
3 |
Rx+ |
接收数据 |
BIDB+ |
双向数据线B+ |
4 |
保留 |
- |
BIDC+ |
双向数据线C+ |
5 |
保留 |
- |
BIDC- |
双向数据线C- |
6 |
Rx- |
接收数据 |
BIDB- |
双向数据线B- |
7 |
保留 |
- |
BIDD+ |
双向数据线D+ |
8 |
保留 |
- |
BIDD- |
双向数据线D- |
表C-4 MDIX口引脚功能分配
端口引脚序号 |
10Base-T/100Base-TX |
1000Base-T |
||
信号 |
功能 |
信号 |
功能 |
|
1 |
Rx+ |
接收数据 |
BIDB+ |
双向数据线B+ |
2 |
Rx- |
接收数据 |
BIDB- |
双向数据线B- |
3 |
Tx+ |
发送数据 |
BIDA+ |
双向数据线A+ |
4 |
保留 |
- |
BIDD+ |
双向数据线D+ |
5 |
保留 |
- |
BIDD- |
双向数据线D- |
6 |
Tx- |
发送数据 |
BIDA- |
双向数据线A- |
7 |
保留 |
- |
BIDC+ |
双向数据线C+ |
8 |
保留 |
- |
BIDC- |
双向数据线C- |
· Tx=发送数据
· Rx=接收数据
· BI=双向数据
为保证设备正常通信,对于相连的两台设备,一端设备端口的发送数据的引脚需对应对端设备端口接收数据的引脚。因此,当两端设备都为MDI口或者MDIX口时,需使用交叉线连接,当一端为MDI口一端为 MDIX 口时,需使用直通线连接。直通线或交叉线的使用情况可以总结如下:
· 直通线用于连接不同类型设备。
· 交叉线用于连接同种类型设备。
如果RJ-45以太网端口支持MDI/MDIX自适应特性,当MDI/MDIX自适应启用时,端口能自动适应不同线序(自动适应直通线或交叉线)。
设备的RJ-45以太网端口支持 MDI/MDIX自适应特性。
(1)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的双绞线长度。
(2)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并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并把这部分的保护胶皮去掉。(压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RJ-45 连接器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3) 将 4 个线对的 8 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4)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细导线顶部裁剪整齐,缓缓地用力把8条细导线同时沿RJ-45 连接器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并确保每一根细导线都已经紧紧地顶在RJ-45连接器的末端。
(5) 把RJ-45连接器插入压线钳的槽中,用力握紧线钳,直到听到轻微的“啪”一声。
(6) 使用测试仪测试。
光纤传输方式损耗低,传输距离远,在长距离传输方面具有优势。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SMF,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MF,MultiMode Fiber)。单模光纤的纤芯中只能传送一种模式的光,外皮一般为黄色,多模光纤允许在同一纤芯里面同时传送多种模式的光,外皮一般为橙色。
表C-5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特性
特性 |
单模光纤 |
多模光纤 |
纤芯特征 |
小芯(10微米或更小) |
大芯(50,62.5微米或更大) |
散射特征 |
很少散射 |
允许散射,所以存在信号丢失 |
光源及传输距离 |
用激光作光源,通常用于区域骨干网,距离达数千米 |
用发光二极管作光源,通常用于局域网内或园区网中数百米的距离 |
表C-6 光纤的最大拉伸力和压扁力
受力时间 |
拉伸力(N) |
压扁力(N/mm) |
短暂受力 |
150 |
500 |
长期受力 |
80 |
100 |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它的使用实现了光通道间的可拆式连接,使光系统的调测与维护更为方便。光纤连接器的种类很多,LC型光纤连接器外观如图C-5所示。
图C-5 LC型光纤连接器外观
· 当用光纤连接设备前,请确认光纤连接器的类型及光纤的种类是否与所采用的可插拔接口模块的类型相符。
· 设备的以太网光口只支持LC连接器。
· 使用光纤连接前,请用无尘纸沾无水酒精将光纤连接器插芯端面擦净,擦拭时只能向一个方向擦,同时也要擦拭与其对接的光纤接头端面。
· 请勿扭曲、弯折光纤。
· 连接时,如果光纤需要穿过金属板孔时,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加保护套或衬垫。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