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正文
本章节下载 (1.26 MB)
SeaSQL DWS V2.0数据库是一款国产化集中式数据库产品,以高吞吐量和低延时处理海量高并发读写请求。它提供健壮的事务ACID保障,具备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SQL兼容性高、现代硬件融合等核心特性,主要适用于高并发、高可用、对一致性要求较高的业务系统,提供多种开箱即用的功能,满足企业级场景需求。
如图1-1所示,SeaSQL DWS V2.0架构由一主多备的多个对等数据库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通过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上的万兆网卡进行通信。
· 高可用
SeaSQL DWS V2.0数据库集群是高可用的数据库集群。只要集群中有任意实例存活,集群就可以对外提供完整的读写服务与只读服务。
¡ SeaSQL DWS V2.0数据库集群可以自动进行故障检测与主从切换,普通故障能在几秒到几十秒内自愈:主库故障RTO < 1min,只读流量几乎无影响,同步集群 RPO = 0 不丢数据。
¡ SeaSQL DWS V2.0数据库每个集群都分配有一个VIP,固定绑定至集群主库。当主库发生切换时,该VIP也会随之漂移至新的主库上。应用程序通过VIP访问集群的只读、读写等服务。当主库不可用时,VIP会随集群新主库漂移,流量也随之由新主库上的负载均衡器承载。
· 负载均衡
SeaSQL DWS V2.0数据库默认对外提供三种服务:primary, replica, default。
¡ Primary服务选择集群中的所有实例作为其成员,但只有健康检查/primary为真者,才能实际承接流量。在集群中有且仅有一个实例是主库,只有其健康检查为真。当集群发生故障切换时,新主库的健康检查为真,老主库的健康检查为假,因此流量将迁移至新主库上。业务方会察觉到约30秒的 Primary服务 不可用时间。
¡ Replica服务选择集群中的所有实例作为其成员,但只有健康检查/read-only为真者,才能实际承接流量,该健康检查对所有可以承接只读流量的实例(包括主库)返回成功。所以集群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承载只读流量。但默认情况下,只有从库承载只读请求。负载均衡器会根据各实例权重把只读流量按比例分配给各从库。只有当Replica服务中所有其他实例,即所有从库宕机时,主库才会开始承接只读流量。
¡ Default服务通过负载均衡器直连数据库主库,主要针对交互式的读写访问,包括:执行管理命令,执行DDL变更,连接至主库执行DML,执行CDC。
SeaSQL DWS V2.0适用于以下场景:
· 交易型应用
高并发、高可靠、以联机事务处理为主的交易型应用,如电商、公安、O2O、电信计费等,应用可按需选择不同的主备部署模式。
· 物联网数据
在工业监控和远程控制、智慧城市的延展、智能家居、车联网等物联网场景下,传感监控设备多,采样率高,数据存储为追加模型,操作和分析并重的场景。
· 本章节的部署前准备,仅适用于SeaSQL DWS V2.0集群中的主机。
· 数据库端口5432(数据库服务)、5433(集群读写服务(主库连接池)代理)、5434(集群只读服务(从库连接池)代理)、5436(集群主库直连服务(用于管理,DDL/DML变更))、38888(agent使用的端口),以上端口均不能被占用。
本文档仅针对SeaSQL DWS V2.0独立版本,介绍如何安装SeaSQL DWS V2.0软件包、如何安装Monitor、如何进行License授权等部署相关的操作指导。
部署SeaSQL DWS V2.0时,需要准备的软件安装包如表2-1所示。
软件 |
安装包名称 |
用途说明 |
获取方式 |
SeaSQL DWS V2.0安装包 |
H3C_SeaSQLMPP-<version>.rar |
用于部署SeaSQL DWS V2.0服务 |
由H3C提供 |
将H3C_SeaSQLMPP -<version>.rar压缩包解压后,可获得H3C SeaSQL DWS V2.0安装包:
· 压缩包解压后,得到2个子目录,分别针对不同的系统,取出对应的DWS V2.0安装包即可。
¡ H3Linux131系统:
- Monitor安装脚本:install.sh
- 数据库相关集成包:tos-console-4.5.0-hl131.tgz
¡ H3Linux202系统:
- Monitor安装脚本:install.sh
- 数据库相关集成包:tos-console-4.5.0-hl202.tgz
图2-1 SeaSQL DWS V2.0部署流程图
表2-2 部署流程说明
序号 |
步骤 |
是否必须 |
详细操作 |
|
1 |
开始 |
/ |
/ |
|
2 |
部署前准备 |
部署前规划 |
必选 |
|
部署前要求 |
必选 |
|||
3 |
操作系统准备 |
必选 |
安装前需要配置镜像源,按照不同操作系统要求配置镜像源,详情参见配置镜像源章节 |
|
根据磁盘规划要求挂载磁盘,详情参见磁盘挂载章节 |
||||
4 |
部署Monitor |
获取安装包 |
必选 |
解压产品包,获取SeaSQL DWS V2.0安装包和检验文件,详情参见获取Monitor安装包章节 |
安装Monitor |
必选 |
按照要求,上传安装包到相应目录下,详情参见上传安装包小节 |
||
按照不同操作系统要求,执行命令安装并启动Monitor服务,详情参见安装并启动Monitor服务小节 |
||||
完成以上步骤,即可登录Monitor界面,详情参见登录Monitor界面小节 |
||||
5 |
配置License |
必选 |
生产环境中,SeaSQL DWS V2.0需要经过正式License授权之后,才可永久使用。详情请参见软件授权章节 |
|
6 |
部署数据库集群 |
必选 |
了解部署前准备 |
|
访问Monitor界面进行数据库集群的创建,新建集群的配置不同,详情请参见新建集群 |
||||
7 |
安装后检查 |
可选 |
||
8 |
结束 |
/ |
/ |
进行SeaSQL DWS V2.0数据库部署前,需关注以下内容: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规划集群中的节点数目。
· 规划集群中的每个节点所在的子网、规划每个节点的主机名和IP地址。
· 部署数据库集群前,需要提前获知集群中各节点root用户密码,集群内所有主机的root密码必须保持一致。
· 规划集群中各节点的角色。
SeaSQL DWS V2.0集群规划机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尽量满足集群所有节点分开放置在不同的机架上。
节点数据少于3时,SeaSQL DWS V2.0集群不具有节点容灾能力,即当一个节点宕机时,集群无法对外提供正常服务。因此生产环境中,推荐集群节点个数大于等于3。
SeaSQL DWS V2.0推荐部署3个节点以上,最多不超过10个节点,当集群规模不满足上述要求时,集群整体性能将不能达到最优状态。
(1) 节点数目大于等于3的集群部署方案
表2-3 SeaSQL DWS V2.0集群节点部署规划
节点数目 |
部署方案 |
部署细节 |
建议与说明 |
3~10 |
方案1 |
node1:primary node2:replica node3:replica node4:…… |
集群节点部署在不同的机架上 |
磁盘挂载之后,必须在SeaSQL DWS V2.0集群的每个节点上,将挂载信息写入到/etc/fstab文件中,否则重启集群后,会导致服务不可用。
操作系统盘存在于所有节点,用来存放各节点操作系统,有固定的分区要求。SeaSQL DWS V2.0数据库集群内所有节点的系统盘磁盘分区规划均如表2-4所示。
· 安装操作系统时,如果不修改默认分区配置,后续容易造成系统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例如/var/log可能会占满系统分区等。
· 一个分区可以单独占用一个磁盘也可以是某个磁盘的一部分。当资源允许每个分区对应一个磁盘时,建议单独占用磁盘;当资源受限时,也必须要保证独立分区,以减少数据彼此之间的影响。
硬盘容量(GB) |
RAID类型 |
硬盘用途 |
分区目录 |
文件系统类型 |
分区容量 (GB) |
用途 |
≥600 |
RAID1 |
OS |
/ |
ext4 |
剩余磁盘空间,且容量至少≥400GB |
SeaSQL DWS V2.0系统相关软件及操作系统使用 【注意】:如果没有单独盘,此处空间建议大于1T |
/boot |
Xfs或ext4 |
≥500M |
系统启动引导 |
|||
/boot/efi |
EFI |
≥200M |
系统硬件初始化 |
|||
/var/log |
ext4 |
单独占用分区,建议容量≥200GB |
日志存储 |
|||
/usr/local/consul |
ext4 |
单独占用分区,建议容量≥200GB |
consul数据目录 |
|||
- |
swap |
内存大小的10% |
swap分区,当系统物理内存不够时,临时使用 |
数据盘空间主要由现场数据业务量决定,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SeaSQL DWS V2.0的数据目录为/data。
表2-5 节点RAID配置方案
节点类型 |
配置方案 |
RAID配置和挂载点说明 |
配置说明 |
适用所有节点 |
配置1 |
单独分配数据磁盘并做RAID5,挂载点为/data 【说明】文件系统推荐ext4 |
单独配置RAID5时,磁盘性能会优于操作系统盘,也能防止操作系统盘容量到达限额影响SeaSQL DWS V2.0数据库性能 【说明】建议使用该方式 |
因不同厂商的硬件服务器设置方式略有不同,这里仅说明部署SeaSQL DWS V2.0时配置RAID的建议,对于配置过程不做说明。
进行SeaSQL DWS V2.0数据库部署前,需符合以下要求,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要求。
表2-6 服务器硬件要求
节点类型 |
服务器硬件要求 |
所有节点 |
CPU:x86,>=32核 【注意】:为提高整个集群的性能,应尽量使用主频高性能好的CPU 内存:至少256GB 硬盘:2块600GB SAS硬盘,不少于6块1.2T SAS硬盘,转速不小于10000r/min RAID卡:1GB Raid0/5卡(带超级电容) 网口:2个千兆网口,2个万兆网口 |
· 操作系统版本不支持中文语言,安装操作系统时请选择英文语言。
· 服务器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由用户自己确定,H3C只保证推荐的操作系统与软件兼容。
· 使用开源操作系统,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系统层的问题由客户自行解决,H3C不提供操作系统相关故障问题的技术支持。
部署SeaSQL DWS V2.0集群时,支持的操作系统说明如表2-7所示。
操作系统 |
版本说明 |
架构 |
获取方式 |
H3Linux |
H3Linux 1.3.1(Kernel 5.10.38-21.01.el7.x86_64) |
x86_64 |
由H3C提供 |
H3Linux |
H3Linux 2.0.2(Kernel 5.10.0-60.18.0.50.1.hl202.x86_64) |
x86_64 |
由H3C提供 |
请在安装前做网卡聚合,在安装结束后,不允许修改。
· 建议SeaSQL DWS V2.0数据库集群的主机节点在同一网段。
· 集群中各节点之间不能跨越防火墙。
· 建议数据库集群的主机节点网卡做聚合,建议mode4。
· 网络带宽要求在10Gb/s以上。
浏览器的要求为:Chrome 97及以上版本(版本发版时的最新版本)。
规划好集群使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后,在各主机上安装支持的操作系统,并为各主机配置静态IP地址,确保各主机可以访问。执行下面的步骤,进行安装前准备。
在H3Linux2.0.2系统安装必须配置镜像源,H3Linux1.3.1系统不需要配置。
H3Linux2.0.2系统安装前需要配置镜像源,供SeaSQL DWS V2.0 monitor部署安装相关依赖包使用。
用户需在monitor节点上配置镜像源,其他节点如果不手动部署monitor,则不需要配置,镜像源配置方法如3.1.1 操作系统配置镜像源章节。
以H3Linux2.0.2为例
(1) 创建bak目录,备份.repo文件
cd /etc/yum.repos.d
mkdir bak
mv *.repo bak/
(2) 上传H3Linux-2.0.2-x86_64-dvd.iso到/opt目录下,并进行镜像的挂载:
mkdir -p /mnt/cdrom/iso_mirror
mount -o loop /opt/H3Linux-2.0.2-x86_64-dvd.iso /mnt/cdrom/iso_mirror
(3) 修改配置文件
在/etc/yum.repos.d目录下创建local.repo文件
a. 进入并打开文件
cd /etc/yum.repos.d
vi local.repo
b. 添加以下内容,保存退出
[local]
name=local
baseurl= file:///mnt/cdrom/iso_mirror
gpgcheck=0
enabled=1
(4) 配置文件保存后,需要更新源信息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根据2.4.3磁盘规划要求挂载磁盘。
将挂载信息写入到/etc/fstab,否则服务器开机自启动后,数据盘将不能自动挂载。比如将sdb挂载到/data,需要在/etc/fstab中写入以下内容:
UUID=c51eb23b-195c-4061-92a9-3fad812cc12f /data ext4 defaults,nodelalloc,noatime 0 2
解压产品包H3C_SeaSQLMPP-E0405.rar,解压后目录下有SeaSQL DWS V2.0的安装包,即可获取对应操作系统下的安装:
· H3Linux131系统
¡ monitor安装脚本:install.sh
¡ 数据库相关集成包:tos-console-4.5.0-hl131.tgz
· H3Linux202系统
¡ monitor安装脚本:install.sh
¡ 数据库相关集成包:tos-console-4.5.0-hl202.tgz
安装包必须放置到/opt目录下
将SeaSQL DWS V2.0的安装包上传到Monitor节点的/opt目录下,只需要在规划的Monitor节点上进行安装。
· H3Linux131系统:install.sh、tos-console-4.5.0-hl131.tgz
· H3Linux202系统:install.sh、tos-console-4.5.0-hl202.tgz
(1) 安装monitor
cd /opt
sh install.sh
图4-1 如在H3Linux131上安装成功
systemctl status monitor-console
图4-2 Monitor服务状态信息
启动Monitor后,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s://<Monitor节点的IP地址>:7443,登录Monitor后(默认用户名密码为admin/DB@Monit0r#123),如图4-3所示,即可进行SeaSQL DWS V2.0集群的部署,部署的主要步骤为:
SeaSQL DWS V2.0授权为集群节点数量型授权,对SeaSQL DWS V2.0集群节点数量进行管控。关于SeaSQL DWS V2.0授权详情请参见《H3C SeaSQL DWS V2.0 License支持情况说明》。
· 集群节点数量型授权:x86_64架构授权名称为“LIS-DM-MPP-1N-A”。
SeaSQL DWS V2.0需通过License Server获取授权,在进行SeaSQL DWS V2.0的License配置时,需提前完成License远程授权相关操作,详情请参见《H3C软件产品远程授权License使用指南》。
访问SeaSQL Monitor页面,成功连接到License Server的客户端后,SeaSQL DWS V2.0可以向License Server请求授权并将请求结果展示在页面上。
配置SeaSQL DWS V2.0的授权步骤如下:
(1) 访问Monitor管理页面。
(2) 在左侧导航树中选择[软件授权],进入软件授权管理页面。
(3) 软件授权管理页面可进行授权配置,配置完成后可查看授权状态。
图5-1 License配置
Monitor页面与License Server客户端授权状态如下:
· 状态:未配置+未连接、已配置+未连接、已连接。
· 逃生状态:正常、预维稳、维稳中。
License Server配置栏显示Monitor页面与License Server客户端连接时的配置信息,如下:
· 授权服务IP地址:License Server客户端所在主机的IP地址。
· 授权服务端口:License Server的服务端口号,默认为“5555”。
· 客户端名称:License Server客户端的用户名。
· 客户端密码:License Server客户端的用户名的密码。
图5-2 License Server配置
填写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连接到对应的License Server客户端。
· 申请授权
授权信息配置栏显示申请授权信息,单击<同步>按钮,同步授权信息。点击<申请授权>按钮申请所需数量的授权,申请成功后,在软件授权页面即可查看授权信息。
图5-3 授权信息
图5-4 申请授权
图5-5 授权成功
· 授权详情
当License授权状态异常时可能会存在无法使用的服务,此时需在License Server重新配置,然后单击授权信息列表左上方的<同步>按钮,即可获取最新的授权信息。授权信息的部分参数如下:
¡ 产品条码:授权成功后显示授权条码。
¡ 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获取产品条码。
¡ 授权数量:已授权的主机数量。
¡ 授权类型:预授权、临时、正式。
· License配置时填写的客户端名称和客户端密码必须为License Server中创建的客户端名称和密码。
· 单击<确定>按钮后,若无法连接到License Server,会弹出错误提示信息,此时则需要检查输入是否正确或者License Server是否正常运行。
· SeaSQL DWS V2.0为集群节点数量型授权,当可用授权不足时,会影响“新建集群”、“集群扩容”等操作,剩余授权数量可在License server上查看。
· 当用户维保过期或未配置时,页面上方会展示维保状态提示信息,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比如:若产品缺失维保文件,请及时在License Server中进行导入;若产品维保授权已过期,请及时续保。
按照2.5.2 操作系统要求,选择操作系统进行安装部署。要求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操作系统的版本一致,且各个节点root用户密码一致。
按照2.4.3 磁盘规划,对所有节点进行磁盘规划及挂载操作。
Monitor节点需要手动配置镜像源,配置方法请参考3.1 配置镜像源。
IP地址需提前规划并确定,集群不支持IP修改。
主要涉及以下几种IP:
· 虚拟IP:用于SeaSQL DWS V2.0集群访问高可用性,1个。需保证该虚拟IP未被占用。
· 节点IP:SeaSQL DWS V2.0集群节点IP,生产环境建议部署3个及以上节点。
通过Monitor新建SeaSQL DWS V2.0集群,新建集群可参考以下步骤:
(1) 管理员用户登录Monitor管理界面后,在Monitor页面的左侧导航树中选择[首页],进入集群管理页面。
(2) 在集群管理页面,单击<创建新的数据库集群>按钮,进入集群创建页面。
图6-1 Monitor管理界面
(3) 新建集群包括3个配置步骤,根据提示配置对应参数项的值。
第一步:选择节点
¡ 集群名称:填写集群的名称,名称格式需要符合自定义的要求
¡ 节点1 IP:填写主节点的IP地址,主节点有且只能有一个,填写完成后将自动进行连通性测试,IP必须是当前Monitor所在节点的IP地址。
¡ 节点2 IP:填写从节点的IP地址,填写完成后将自动进行连通性测试。。
¡ 节点3 IP:填写从节点的IP地址。默认情况下从节点数量最少为2个,可单击<继续添加节点>按钮,手动增加节点数量。填写完成后将自动进行连通性测试。
¡ root密码:节点root用户的密码,要求每个节点root用户的密码均需保持一致。
图6-2 选择节点
第二步:集群信息
¡ 集群模式
- 单机模式:单机模式中集群只包括一个数据库实例,单机模式仅适用于试验等对数据安全无要求的场景,不建议商业环境使用。
- 高可用模式:高可用模式中集群包括2个以上数据库实例。当集群个数为2时,集群没有节点容错能力;集群个数大于2时,集群具有节点容错能力。
¡ 数据库类型
- 事务型:针对常规OLTP业务进行节点参数与数据库参数设置。
- 分析型:针对OLAP业务进行节点参数与数据库参数设置(提高并行度,针对吞吐量进行优化,针对长时间运行的查询进行优化)。
- 关键事务:针对核心OLTP业务进行节点参数与数据库参数设置(针对安全性、数据完整性进行优化,采用同步复制、强制启动校验和)。
¡ 虚拟IP:配置该集群的虚拟IP,该IP对外提供服务,在设置过程中会自动验证合法性。配置完成后,可使用虚拟IP访问Monitor,以支持高可用功能。
¡ 数据库端口:配置数据库的访问端口,缺省为5432。
¡ 数据库管理员dbuser_dba密码:按照提示要求输入密码。dbuser_dba用户为执行日常管理操作与数据库变更的管理员用户。
¡ 确认数据库管理员dbuser_dba密码:重复输入dbuser_dba用户密码进行确认。
图6-3 集群信息
第三步:确认信息
查看集群基础配置、参数配置的详细信息,若检查配置无误可单击<确定>按钮启动创建集群,若检查配置有误可单击图标进行修改。
图6-4 确认信息
(4) 监控新建集群过程
新建集群完成后,在数据库集群状态列表操作栏,单击<查看操作日志>按钮,界面将打印出新建集群中的操作日志,可通过查看操作日志,监控新建集群过程。也可以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操作日志。
图6-5 集群操作日志
(5) 查看新建数据库集群状态
新建集群完成后,返回Monitor首页,可以查看新建数据库集群的状态。
图6-6 数据库集群状态
SeaSQL DWS V2.0集群部署完成后,通过Monitor可进行数据库集群状态和数据库实例详情检查。
登录Monitor,在首页可以查看到数据库集群状态:
· 安装成功后,集群状态将为“运行中”。
图7-1 检查集群状态
登录Monitor,在页面的左侧选择[首页],在数据库集群状态,集群名称列点击集群名称,在左侧导航树中选择[实例详情],检查某数据库实例详情,相关参数信息如下:
· 节点IP:节点的IP。
· 角色:当前实例的所属角色。
· 状态:数据库节点状态,包含运行中和已停止状态。
· 数据库节点操作
¡ 启动数据库节点:当前某个实例状态是已停止时,可以对该实例进行启动操作。
¡ 重启数据库节点: 数据库管理员判断某个实例的服务异常或者其他需要重启的时候,可以做重启操作。
图7-2 查看数据库实例详情
卸载SeaSQL DWS V2.0集群会导致数据库不可逆损坏,勾选删除数据会导致数据全部丢失,请谨慎操作。
对现场业务环境来说,卸载集群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操作,不仅会彻底损坏集群的运行,还会删除所有相关的数据和文件,所以在执行集群卸载操作之前,需要确认以下事项:
· 是否有客户业务正在运行。
· 是否有客户数据还没有备份或导出。
· 卸载操作是否获得客户的授权。
· 确认集群信息是否是要卸载的集群(集群IP,主机信息等)。
卸载数据库会造成数据库彻底损坏,数据丢失,请谨慎操作,多次确认。
卸载前一定要及时和所有使用到该集群的客户沟通,确保集群没有人使用。
勾选删除数据选项,会删除所有数据且无法恢复,请谨慎操作,多次确认。
与客户或相关人员沟通商议确定数据是否可以删除,如果客户数据不能删除,则需要卸载前将数据备份到其他位置。卸载后重装集群一定要保证数据目录下没有数据,否则会安装失败。
卸载操作不可逆,集群将彻底被销毁,数据无法恢复,请谨慎操作,多次确认,做好数据备份。
数据库正常运行时不允许卸载,必须先停止数据库。
图8-1 停止数据库
数据库停止之后,会显示卸载按钮,单击<卸载>按钮,即可进行卸载数据库操作。
图8-2 卸载数据库
这里需要手动输入“delete”字符串,如果数据确认过可以删除,可以勾选<删除数据>选项框,这样卸载的时候就会删除数据,默认不会删除数据。
图8-3 卸载确认
需要输入当前Monitor用户的密码,密码验证正确后,才会继续执行下一步卸载操作。
图8-4 再次确认
卸载集群完成后,当前Monitor所在的节点SeaSQL DWS V2.0的安装包以及Monitor目录并没有删除。
卸载数据库完成之后,Monitor没有卸载,此时可以继续进行安装新集群,再次安装新集群时需指定Monitor所在当前节点为primary。如果卸载的时候没有勾选删除数据,则还需要将数据迁移到其他位置才能重新安装集群成功。卸载Monitor,如果是要完全卸载掉集群,不再进行重新部署,则还需要把节点上的Monitor卸载掉。
执行下列命令卸载Monitor
bash /opt/monitor/bin/ uninstall_monitor.sh
图8-5 卸载Monitor
一个集群仅可以被一个Monitor管理。
当集群Monitor不可用时,可以在集群内其他节点重新安装Monitor,重新安装后在Monitor管理平台使用[导入数据库集群]功能,可以在Monitor管理平台继续进行管理。
如果操作系统是H3Linux 2.0.2的集群,需要在安装monitor的节点配置本地镜像源,配置步骤请参考3.1 配置镜像源章节。操作系统是H3Linux 1.3.1时,则无需配置。
将安装包及脚本上传到/opt目录下
· H3Linux131系统:install.sh、tos-console-4.5.0-hl131.tgz
· H3Linux202系统:install.sh、tos-console-4.5.0-hl202.tgz
(1) 安装monitor
cd /opt
sh install.sh
图9-1 如在H3Linux131上安装成功
systemctl status monitor-console
图9-2 Monitor服务状态信息
在首页导入已安装完成的SeaSQL DWS V2.0集群的步骤如下:
(1) 在Monitor页面的左侧导航树中选择[首页],进入首页。
(2) 在首页单击<导入已有数据库集群>按钮,进入导入数据库集群页面。
(3) 根据弹框提示配置集群参数项的值,如下:
¡ 虚拟IP:指要导入的已存在集群的虚拟IP。
¡ 集群ID:按照下列方式获取的集群名称括号中的一串字符串。
为安全起见,导入集群时需要输入对应的集群ID。集群ID可以通过ssh登录到虚拟IP后使用命令pg list|grep Cluster获取到,格式类似于:+Cluster: xxxx (7199079704177857902)
(4) 配置完成后,显示导入集群的所有节点信息,然后点击[导入]按钮。
(5) 导入完成后,可使用monitor管理集群。
单机模式中集群只包括一个数据库实例,单机模式仅适用于试验等对数据安全无要求的场景,不建议商业环境使用。
(1) 在新建集群-选择节点时,单击其他节点输入框后面的[删除]按钮,删除节点1之外的其他节点输入框。
(2) 删除其他节点后,单击[下一步]继续正常部署集群
单机模式不需要配置虚拟IP,完成数据库管理员dbuser_dba密码输入即可。
(3) 确认信息后,单击[确认],等待集群部署即可。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