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H3C服务器 FC卡用户指南-6W100

01-正文

本章节下载  (9.06 MB)

01-正文


1 Broadcom FC卡

1.1  适配的FC

说明

·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     对于本文档中没有介绍的网卡,请联系技术支持。

·     本文中展示的软件界面,以某个软件版本为准进行示例;由于软件会不定期更新,请以产品实际显示的软件界面为准。

·     本文为产品通用资料。对于定制化产品,请用户以产品实际情况为准。

·     本手册中,所有部件的型号做了简化。比如FC卡型号UN-HBA-16Gb-LPe31000-1P-1,代表用户可能看到的以下型号:UN-HBA-16Gb-LPe31000-1P-1-X。

 

本文档适用于如下型号的FC卡,关于FC卡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服务器兼容的部件查询工具

·     UN-HBA-16Gb-LPe31000-1P-1

·     UN-HBA-16Gb-LPe31002-2P-1

·     UN-FC-HBA-LPe32000-32Gb-1P

·     UN-FC-HBA-LPe32002-32Gb-2P

·     UN-FC-HBA-LPe35000-LP-32Gb-1P

·     UN-FC-HBA-LPe35002-LP-32Gb-2P


1.2  FC卡配置界面及参数说明

本节内容以UN-FC-HBA-LPe35002-LP-32Gb-2P网卡为例进行介绍。其他FC卡,请以实际界面显示情况为准。

1.2.1  BIOS Setup Advanced

图1-1图1-2所示,在BIOS Setup Advanced界面,通过PCIe设备的Slot Number和FC卡设备的Port Number对应的选项,进入FC卡端口配置Main界面。

图1-1 BIOS Setup Advanced图形化界面

  

图1-2 BIOS Setup Advanced文本界面

 

1.2.2  FC卡的配置主界面

FC卡的配置主界面如图1-3图1-4所示,主要包含FC卡的产品名称、FC卡速率和带宽、PCIe Bus地址等信息、设置SAN启动等。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1所示。

图1-3 FC卡配置图形化主界面

 

图1-4 FC卡配置文本主界面

 

表1-1 Main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Set Boot from SAN

设置FC卡从SAN Fabric启动

Scan for Fibre Devices

扫描光纤设备,最多可能花费30秒

Add Boot Device

添加启动设备,最多可能花费30秒

Delete Boot Device

删除启动设备

Change Boot Device Order

更改启动设备顺序

Configure HBA and Boot Parameters

配置HBA和启动参数

Set Emulex Adapter to Default Settings

将Emulex卡设成默认设置

Display Adapter Info

显示卡的信息

Legacy Only Configuration Settings

通过传统的Bios启动的配置设置

Request RESET or RECONNECT to Make Changes Active

请求重置或者重新连接以使更改生效。注:请求重新连接仅适用于UEFI 2.5和更高版本

Emulex Firmware Update Utility

Emulex固件更新实用工具

Emulex NXMe over FC Boot Settings

Emulex NVMe over FC 引导设置

 

1.2.3  Scan for Fibre Devices

Scan for Fibre Devices界面如图1-5图1-6所示,主要扫描到的光纤设备、返回配置菜单、显示连接状态等,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2所示:

图1-5 Scan for Fibre Devices图形化界面

 

图1-6 Scan for Fibre Devices文本界面

 

表1-2 Scan for Fibre Device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Go to Configuration Main Menu

转至配置主菜单

The Link is Down

显示连接的状态是断开还是连接

 

1.2.4  Add Boot Device

Add Boot Device界面如图1-7图1-8所示,主要扫描到的设备、返回配置菜单、显示连接状态等,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3所示。

图1-7 Add Boot Device图形化界面

 

图1-8 Add Boot Device文本界面

 

表1-3 Add Boot Device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Go to Configuration Main Menu

转至配置主菜单

The Link is Down

显示连接的状态是断开还是连接

 

1.2.5  Delete Boot Device

Delete Boot Device界面如图1-9图1-10所示,主要包含删除或保留启动设备,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4所示。

图1-9 Delete Boot Device图形化界面

 

图1-10 Delete Boot Device文本界面

 

表1-4 Delete Boot Device图形化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Discard Changes

放弃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Commit Changes

提交更改

注:选择提交会重新连接控制器并返回FC卡选择菜单

 

1.2.6  Change Boot Device Order

Change Boot Device Order界面如图1-11图1-12所示,主要为FC卡设置启动设备顺序的功能,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5所示。

图1-11 Change Boot Device Order图形化界面

 

图1-12 Change Boot Device Order文本界面

 

表1-5 Change Boot Device Order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Discard Changes

放弃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Commit Changes

提交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注:选择提交会重新连接控制器并返回FC卡选择菜单

Boot Device Order

设置启动设备的顺序

注:可以通过键盘上“+”和“-”来调整设备的启动顺序

 

1.2.7  Configure HBA and Boot Parameters

Configure HBA and Boot Parameters界面如图1-13图1-14所示,主要包含网卡iSCSI启动器相关的设置,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6所示。

图1-13 Configure HBA and Boot Parameters图形化界面

 

图1-14 Configure HBA and Boot Parameters文本界面

 

表1-6 Configure HBA and Boot Parameter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Discard Changes

放弃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Commit Changes

提交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Topology

设置FC卡的拓扑模式(FCHBA卡支持两种直连topology模式:point to point(Direct-Attach)和FC-AL(loop)。其中loop模式最高只支持到8Gbps,支持16Gbps及以上的FCHBA卡直连存储设备的时候,需要切换至point to point模式)

PLOGI Retry Timer

PLOGI重试定时器,端口登录重试间隔是plogi,因开环错误而失败时添加的延时,用以重试对目标的plogi

默认值是禁用,可设置为:50ms、100ms、200ms

Force Link Speed

强制设置链接速度

Maximum Luns/Target

设备发现过程中轮询到的最大LUN数,默认值为256,可手动输入更改

Boot Target Scan Method

选择用于扫描启动目标

-NVRAM目标的方法:仅发现在网卡的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NVRAM)中保存的LUN

-已发现的目标:发现FC端口连接的所有设备,在大规模扫描时,将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发现

-无启动路径:不执行启动设备发现

-EFU FC Scan Level:允许第三方软件通过操控EFI系统NVRAM变量在NVRAM与启动路径之间切换

Enable or Disable Brocade FA-PWWN

启动或禁止从运行FOS 7.2.0d或更高版本的Brocade交换机配置适配器WWPN

Enable or Disable Brocade Boot LUN

启动或禁用启动逻辑单元号,从运行FOS 8.0.1或更高版本的Brocade交换机启用或禁用Boot LUN Discovery(BootLUN)。

注:需要启用“从SAN设置启动”

Enable or Disable 16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启用或禁用16G前转错误更正支持

Trunking mode

链路聚合,2线路或4线路禁止链路聚合模式选项,如果此功能设置为2线路或4线路,则Fabric 架构指定的万维端口名称(FA-PWWN)不可用

 

1.2.8  Set Emulex Adapter to Default Settings

Set Emulex Adapter to Default Settings界面如图1-15图1-16所示,主要包含重置FC卡默认值功能,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7所示。

图1-15 Set Emulex Adapter to Default Settings图形化界面

 

图1-16 Set Emulex Adapter to Default Settings文本界面

 

表1-7 Set Emulex Adapter to Default Setting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Set Adapter Defaults

设置FC卡默认值

Return to Previous Page

返回上一页面

1.2.9  Display Adapter Info

Display Adapter Info界面如图1-15图1-16所示,主要包含FC卡的一些参数信息,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8所示。

图1-17 Display Adapter Info图形化界面

 

图1-18 Display Adapter Info文本界面

 

表1-8 Display Adapter Info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Go to Configuation Main Menu

转至配置主菜单

Segment

段号

Bus

总线号

Device

设备号

Function

功能号

Revision Id

修订编号

Link Status

连接状态

Boot from SAN

从SAN启动

Link Speed

连接速度

Topology

拓扑

Firmware

固件

EFI Boot

EFI启动

Trunking mode

链路聚合模式

 

 

1.2.10  Legacy Only Configuration Settings

Legacy Only Configuration Settings界面如图1-15图1-16所示,主要包含网卡iSCSI功能的通用配置项,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9所示。

图1-19 Legacy Only Configuration Settings图形化界面

 

图1-20 Legacy Only Configuration Settings文本界面

 

表1-9 Legacy Only Configuration Setting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Firmware

固件

Discard Changes

放弃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Commit Changes

提交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Enable or Disable Spinup Delay

启用或禁用加电延迟

Enable or Disable EDD 3.0

启用或禁用EDD 3.0

Enable or Disable Start Unit Command

启用或禁用启动设备命令

Enable or Disable Environment Variable

启用或禁用环境变量

Enable or Disable Auto Boot Sector

启动或禁用自动启动扇区

Auto Scan Setting

自动扫描设置

 

1.2.11  Request RESET or RECONNECT to Make Changes Active

Request RESET or RECONNECT to Make Changes Active界面如图1-21图1-22所示,主要包含FC卡请求重置或请求重新连接的设置,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10所示。

图1-21 Request RESET or RECONNECT to Make Changes Active图形化界面

 

图1-22 Request RESET or RECONNECT to Make Changes Active文本界面

 

表1-10 Request RESET or RECONNECT to Make Changes Active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Request RESET

请求重置

-请求系统BIOS重启系统以使配置更改生效

Request RECONNECT

重新连接

-断开然后连接此控制器以使配置更改生效,而无需重启

 

1.2.12  Emulex Firmware Update Utility

Emulex Firmware Update Utility界面如图1-15图1-16所示,主要为FC卡固件更新实用工具,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11所示。

图1-23 Emulex Firmware Update Utility图形化界面

 

图1-24 Emulex Firmware Update Utility文本界面

 

表1-11 Emulex Firmware Update Utility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Selected Firmware File

所选的固件文件

Active Firmware Version

现用的固件版本

Firmware Version On Flash

闪存中的固件版本

Firmware Version On File

文件中的固件版本

Start Firmware Update

开始固件更新

Update Status

更新状态

 

1.2.13  Emulex NXMe over FC Boot Settings

Emulex NXMe over FC Boot Settings界面如图1-25图1-26所示,主要包含NVMe over FC引导的配置项,具体参数说明如表1-12所示。

图1-25 Emulex NXMe over FC Boot Settings图形化界面

 

图1-26 Emulex NXMe over FC Boot Settings文本界面

 

表1-12 Emulex NXMe over FC Boot Setting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Discard Changes

放弃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Commit Changes

提交更改并返回上一页面

Enable or Disable NVMe over FC Boot

启用或禁用NVMe over FC引导。需要启用“设置从SAN引导”

Scan for NVMe over FC Devices

扫描NVMe over FC设备

Add NVMe over FC Boot Devices

添加NVMe over FC引导设备

Delete NVMe over FC Boot Devices

删除NVMe over FC引导设备

Delete the Linux HostNQN EFI Variable

删除Linux HostNQN EFI变量

Generate and use a Port Based HostNQN

生成并使用基于端口的HostNQN

SMBIOS System UUID Found at POST

在POST中找到SMBIOS系统UUID


1.3  FC卡信息查询

1.3.1  固件和驱动模块

1. Linux操作系统

首先,安装博通FC卡所需工具“elxocmcore”,安装完后可以查询到FC卡的Port WWN、驱动等信息,工具可从官网下载,选择对应系统的版本。

然后,使用“hbacmd HbaAttributes <Port WWN>”命令可查询FC卡驱动版本,如图1-27所示。(注:获取WWN可使用命令“hbacmd ListHBAs”)

图1-27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驱动版本

 

2. Windows操作系统

同时按下“Windows 徽标键+R键”,在弹出的“运行(Run)”窗口输入“devmgmt.msc”并按回车,调出设备管理器(Device Manager)

设备管理器(Device Manager中选择存储控制器(Storage Controllers,在该FC卡的属性页面(Properties中可查询FC卡的驱动版本信息(Driver Version,如图1-28所示。

图1-28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驱动版本

 

1.3.2  光模块信息

1. Linux操作系统

使用“hbacmd GetXcvrData <Port WWN>”命令可查询FC卡光模块信息,如图1-29所示。

图1-29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光模块信息

 

2. Windows操作系统

开启cmd命令行,使用“HbaCmd.exe GetXcvrData <Port WWN>”命令可查询FC卡光模块信息,如图1-30所示。

图1-30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光模块信息

 

1.3.3  WWPN和WWNN

1. Linux操作系统

使用“hbacmd ListHBAs”可查询当前FC卡WWPN和WWNN,如图1-31所示。

图1-31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WWPN和WWNN

 

2. Windows操作系统

开启cmd命令行,执行“HbaCmd.exe ListHBAs”可查询当前FC卡WWPN和WWNN,如图1-32所示。

图1-32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WWPN和WWNN

 

1.3.4  端口状态

1. Linux操作系统

使用“hbacmd PortAttributes <Port WWN>”命令可查询到该FC卡的端口状态,如图1-33所示。

图1-33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状态

 

2. Windows操作系统

开启cmd命令行,执行“HbaCmd.exe PortAttributes <Port WWN>”可查询当前FC卡端口状态,如图1-34所示。

图1-34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状态

 

1.3.5  端口速率

1. Linux操作系统

使用“hbacmd PortAttributes <Port WWN>”命令可查询到该FC卡的端口速率,如图1-33所示。

图1-35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速率

 

2. Windows操作系统

开启cmd命令行,执行“HbaCmd.exe PortAttributes <Port WWN>”可查询当前FC卡端口速率,如图1-36所示。

图1-36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速率

 

1.3.6  端口类型

1. Linux操作系统

使用“hbacmd PortAttributes <Port WWN>”命令可查询到该FC卡的端口类型,如图1-33所示。

图1-37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类型

2. Windows操作系统

开启cmd命令行,执行“HbaCmd.exe PortAttributes <Port WWN>”可查询当前FC卡端口类型,如图1-38所示。

图1-38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类型

 

1.3.7  端口类型

1. BIOS下查看

插上待测FC卡,进入BIOS-Advanced界面如图1-39所示,选择任意FC端口进入Main界面,选择“Configure HBA and Boot Parameters”选项进入配置界面,如图1-40所示。在配置界面选择“Topology”选项,如图1-41所示,即可查看FC当前支持的两种模式“Point to Point”&“FC-AL”,可手动切换模式并保存生效。

图1-39 BIOS-Advanced界面

 

图1-40 配置主界面

 

图1-41 Topology选项


1.4  网卡配置

1.4.1  Boot From SAN配置

1. 功能简介

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存储区域网络,所谓Boot From SAN就是通过SAN存储网络,在存储设备上启动操作系统。从SAN启动时,存储设备通常由其WWPN和LUN标识。通过扩展服务器系统BIOS,从SAN启动能力由服务器中Emulex适配器上包含的引导BIOS提供。如果适当地配置后,适配器就会永久地引导服务器从SAN上的逻辑单元(磁盘)引导,就像它是本地磁盘一样。

2. 配置准备

配置该功能,需要先在BIOS下使能“Set Boot from SAN”,准备FC交换机和外接存储设备(本文使用的是3PAR),连接好所需的设备,如3par存储设备、FC交换机。详细操作参考如下配置步骤。

3. 配置步骤

使能Set Boot from SAN

服务器插上FC卡,进入BIOS界面,进入FC卡Main界面,使能“Set Boot from SAN”,如图1-42所示。

图1-42 使能 Set Boot from SAN

 

创建host

在3par外接存储管理界面选择host并创建host,如图1-43所示。

图1-43 创建host

 

创建虚拟磁盘

在3par外接存储管理界面选择virtual volume创建虚拟磁盘,如图1-44所示。

图1-44 创建虚拟磁盘

 

绑定虚拟磁盘

将创建的host与虚拟磁盘绑定,如图1-45所示。

 

图1-45 绑定host和虚拟磁盘

 

说明

本节主要介绍了博通FC卡配置Boot From SAN的步骤,如需了解更多博通FC卡关于Boot From SAN的信息可以参考博通官网的文档。

 

4. 验证配置

挂载镜像

在BIOS界面挂载系统镜像,如图1-46所示。

图1-46 挂载系统镜像

 

选择挂载的镜像

BIOS选择挂载后的镜像进入系统安装引导界面,如图1-47图1-48所示。

图1-47 选择镜像

 

图1-48 系统安装引导界面

 

选择创建的存储磁盘安装系统

进入系统安装界面,根据需要进行系统安装,如图1-49所示。

图1-49 安装系统

 

成功进入系统

安装完毕,查看能够成功进入所安装的系统,无异常。如图1-50所示。

图1-50 进入系统



1.4.2  vport配置

1. 功能简介

Vport(虚拟端口)是一个数据对象,表示支持单根I/O虚拟化(SR-IOV)的网络适配器的NIC交换机上的内部端口。每个Vport对于网络适配的NIC交换机是唯一的。

2. 配置准备

需要连接好所需的设备,如3par存储设备、FC交换机,OS下需要先创建vport。

3. 配置步骤

创建虚拟磁盘

在3par外接存储管理界面选择virtual volume创建虚拟磁盘,如图1-51所示。

图1-51 创建虚拟磁盘


2 Marvell FC

2.1  适配的FC

说明

·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     对于本文档中没有介绍的网卡,请联系技术支持。

·     本文中展示的软件界面,以某个软件版本为准进行示例;由于软件会不定期更新,请以产品实际显示的软件界面为准。

·     本文为产品通用资料。对于定制化产品,请用户以产品实际情况为准。

·     本手册中,所有部件的型号做了简化。比如FC卡型号FC-HBA-QLE2742-32Gb-2P,代表用户可能看到的以下型号:UN-FC-HBA-QLE2742-32Gb-2P-F、 UN-FC-HBA-QLE2742-32Gb-2P、FC-HBA-QLE2742-32Gb-2P。

 

本文档适用于如下型号的FC卡,关于FC卡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服务器兼容的部件查询工具

·     FC-HBA-QLE2690-16Gb-1P

·     FC-HBA-QLE2692-16Gb-2P

·     FC-HBA-QLE2740-32Gb-1P

·     FC-HBA-QLE2742-32Gb-2P

2.2  FC卡配置界面及参数说明

本节内容以FC-HBA-QLE2742-32Gb-2P卡为例进行介绍。其他FC卡,请以实际界面显示情况为准。

2.2.1  BIOS Setup Advance

图2-1 图2-2所示,在BIOS Setup Advance界面,通过PCIe设备的Slot Number和FC卡设备的Port Number对应的选项,进入端口配置Main界面。

图2-1 BIOS Setup Advance图形化界面

 

图2-2 BIOS Setup Advance文本界面

 

2.2.2  FC卡配置主界面

FC卡的配置主界面如图2-3图2-4所示,主要包含FC卡的产品信息及相关配置项。

图2-3 FC卡配置图形化主界面

 

图2-4 FC卡配置文本主界面

 

2.2.3  Adapter Settings

Adapter Settings界面如图2-5图2-6所示,主要包含FC卡的设置项,具体参数说明如表2-1所示:

图2-5 Adapter Settings图形化界面

 

图2-6 Adapter Settings文本界面

 

表2-1 Adapter Setting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Enable Hard Loop ID

启用该设置,适配器会在循环初始化硬件地址阶段使用Hard Loop ID值以尝试获取其仲裁环物理地址

Hard Loop ID

在启用Enable Hard Loop ID时,适配器会在LIHA或循环初始化前一个地址阶段时尝试获取在此设置中指定的循环ID。ID取值范围为0~125

Reset Delay

重置循环后,固件会在此设置中指定的秒数内避免启动任何循环活动。该值取值范围为0~60

FC Tape

该设置启用FCP-2 恢复

Frame Size

此设置指定此适配器支持的最大帧长度。该值取值范围为:512,1024,2048

Connection Option

定义连接类型:

·     Loop only:仅循环(对于 8Gb速率)

·     Point-to-point:仅限点对点(对于8Gb和16Gb速率)

·     Loop Preferred,Otherwise Point To Point:首选环路,然后是对于 8Gb,16Gb和32Gb速率的点对点

Data Rate

此设置决定光纤通道传输率:

·     Auto:适配器自协商并确定速率

·     8Gb/s:适配器以8Gb/s速率运行

·     16Gb/s:适配器以16Gb/s速率运行

·     32Gb/s:适配器以32Gb/s速率运行

 

2.2.4  Advanced Settings

Advanced Settings界面如图2-7图2-8所示,主要包含FC卡的高级配置项,具体参数说明如表2-2所示。

图2-7 Advanced Settings图形化界面

 

图2-8 Advanced Settings文本界面

 

表2-2 Advanced Setting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Login Retry Count

指定软件尝试登录设备的次数。取值范围:0~65535

Port Down Retry Count

指定软件在向已关闭的端口重新发送命令之前等待的秒数。取值范围:0~65535

Link Down Timeout

指定软件等待链接出现的秒数。取值范围:0~65535

Luns Per Target

如果目标不支持Report LUN命令,则指定每个目标支持的LUN数量。多重LUN支持通常用于使用LUN来映射驱动器的RAID盒。取值范围:0~256

LIP Reset

此设置决定环路初始化过程(LIP)重置类型,操作系统初始化总线重置程序时使用此功能:

·     Enabled:驱动初始化全局LIP重置以清除目标设备保留

·     Disabled:驱动程序使用Full Login以启动全局LIP重置

LIP Full Login

此设置指示适配器在任意LIP后重新登录到所有端口

Target Reset

启用该设置,驱动程序会在发出 SCSI 总线重置命令时向环路中的所有设备发出目标重置命令。

Fabric Assigned WWPN

启用该设置,允许使用交换机分配的WWN来启用适配器端口,而不是物理适配器端口的WWN

D_Port

启用D_Port诊断模式将停止FC链路上的所有流量

BB_CR

缓冲区到缓冲区信用恢复,使两个FC对等端口(N_Port, F_Port, or E_Port)定期发送和接收传递的接收机就绪信号数量。启用该设置以允许对等端口通过有损连接从可能丢失的R_RDY信号中恢复。

BB_CR Count

指定端口维护的RX/TX帧数量,以跟踪接收到的r_rdy和帧。

FEC

前向纠错,可以提高性能和链路完整性,以通过自动从传输错误中恢复来支持更高的端到端速率。

Prefer FCP Support

该设置仅适用于支持FCP和NVME的存储设备。启用时登录存储设备的FCP存储卷。禁用时登录存储设备的NVME存储卷

USCM

通用 SAN 拥塞缓解

 

2.2.5  Boot Settings

Booting Settings界面如图2-9图2-10所示,主要包含FC卡启动相关配置项,具体参数说明如表2-3所示。

图2-9 Boot Settings图形化界面

 

图2-10 Boot Settings文本界面

 

表2-3 Boot Settings图形化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Selective Login

指定驱动器将使用WWN数据库作为适配器允许登录的设备列表。启用此选项将适配器设备搜索限制为在WWN数据库中匹配的设备

Selective Lun Login

使用选择性登录。

·     如果未启用此选项,那么将向UEFI提供任意已登录设备上存在的所有LUN。

·     如果启用此选项,那么将仅登录至与此设备相关联的WWN数据库中所指定的LUN。

Legacy BIOS Selectable Boot

在Legacy BIOS模式下控制启动驱动的选择。

World Login

指定驱动将登录到所有设备。启用时,此选项将覆盖所有其他的启动设置。如果有多个设备连接至适配器,那么全局登录将极大地增加启动时间。

Adapter Driver

用于启用适配器驱动。驱动必须能够从FC磁盘引导。当驱动被禁用时,系统将启动得更快。

Fabric Assigned Boot LUN

用于从fabric获取Boot LUN

 

2.2.6  WWN Database

WWN Database界面如图2-11图2-12所示,主要包含FC卡WWN的相关配置项,具体参数说明如表2-4所示。

图2-11 WWN Database图形化界面

 

图2-12 WWN Database文本界面

 

表2-4 WWN Database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Drive 0 WWPN

登录的存储端WWPN

Drive 0 LUN

登录的存储端LUN。取值范围为:0~65535

 

2.2.7  NVME Settings

NVME Settings界面如图2-13图2-14所示,主要包含FC卡NVME相关的设置,具体参数说明如表2-5所示。

图2-13 NVME Settings图形化界面

 

图2-14 NVME Settings文本界面

 

表2-5 NVME Settings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FC NVME

启用FC NVME存储支持

Host NQN

Host NQN用于NVME存储识别适配器。默认的Host NQN由系统UUID决定

Host ID

Host ID是32个十六进制数字的序列(不能使用费十六进制字符)

Storage 0

连接NVME存储的设备

Storage 0 WWPN

NVME存储的WWPN号

Storage 0 WWNN

NVME存储的WWNN号。若要适配所有的WWNN,可将此字段设为0

Storage 0 NQN

NVME存储NQN

Storage 0 Controller ID

NVME存储控制器ID。若要适配所有控制器ID,可将此字段设为FFFF

Storage 0 Namespace ID

NVME存储Namespace ID

 

2.2.8  Adapter Information

Adapter Information界面如图2-15 图2-16所示,主要显示FC卡固件等相关信息,具体参数说明如表2-6所示。

图2-15 Adapter Information图形化界面

 

图2-16 Adapter Information文本界面

 

表2-6 Adapter Information界面参数

界面参数

功能说明

Device Path

显示设备路径

WWPN

显示FC卡端口的WWPN号

WWNN

显示FC卡端口的WWNN号

Multiboot Version

显示FC卡的多重启动版本

UEFI Driver Version

显示FC卡的UEFI驱动版本

BIOS Version

显示FC卡的BIOS版本

FCode Version

显示FC卡的FCode版本

Firmware Version

显示FC卡的固件版本


2.3  FC卡信息查询

2.3.1  驱动版本

1. Linux操作系统

使用“modinfo qla2xxx”命令可查询FC卡驱动版本,如图2-17所示。

图2-17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驱动版本

 

2. Windows操作系统

同时按下“Windows 徽标键+R键”,在弹出的“运行(Run)”窗口输入“devmgmt.msc”并按回车,调出设备管理器(Device Manager)

设备管理器(Device Manager中选择存储控制器(Storage controller,在该FC卡的属性页面(Adapter Properties中可查询FC卡的驱动版本信息(Driver Version,如图2-18所示。

图2-18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驱动版本

 

2.3.2  固件版本

1. Linux操作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工具和配套的说明书可至H3C官网下载。安装完成后使用“qaucli -i”命令可查询FC卡固件版本,如图2-19所示。

图2-19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固件版本

 

2. Windows操作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工具和配套的说明书可至H3C官网下载。该工具默认安装在C:\Program Files\QLogic Corporation\QConvergeConsoleCLI\路径下,在该路径下打开cmd,执行qaucli –i查看FC卡固件版本信息。如图2-20所示。

图2-20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固件版本

 

2.3.3  光模块信息

1. Linux操作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使用“qaucli -pr fc -dm all general”可查询当前FC卡的光模块信息,如图2-21所示。

图2-21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光模块信息

 

2. Windows操作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使用“qaucli -pr fc -dm all general”可查询当前FC卡的光模块信息,如图2-22所示。

图2-22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光模块信息

 

2.3.4  WWN号

1. Linux操作系统

使用“cat /sys/class/fc_host/hostX/port_name”命令以及“cat /sys/class/fc_host/hostX/node_name”命令可查询到该FC卡的WWN号,如图2-23所示。

图2-23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WWN号

 

2. Windows操作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该工具默认安装在C:\Program Files\QLogic Corporation\QConvergeConsoleCLI\路径下,在该路径下打开cmd,执行qaucli –i查看FC卡WWN号,如图2-24所示。

图2-24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WWN号

 

2.3.5  端口状态

1. Linux系统

使用“cat /sys/class/fc_host/hostX/port_state”命令查看FC卡端口状态,如图2-25所示。

图2-25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状态

2. Windows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该工具默认安装在C:\Program Files\QLogic Corporation\QConvergeConsoleCLI\路径下,在该路径下打开cmd,执行qaucli –i查看FC卡端口状态,如图2-26所示。

图2-26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状态

 

2.3.6  端口速率

1. Linux系统

使用“cat /sys/class/fc_host/hostX/speed”命令查看FC卡端口速率,如图2-27所示。

图2-27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速率

 

2. Windows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该工具默认安装在C:\Program Files\QLogic Corporation\QConvergeConsoleCLI\路径下,在该路径下打开cmd,执行qaucli –i查看FC卡端口速率,如图2-28所示。

图2-28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速率

 

2.3.7  端口类型

1. Linux系统

使用“cat /sys/class/fc_host/host15/port_type”命令查看FC卡的端口类型,如图2-29所示

图2-29 Linux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类型

 

2. Windows系统

在系统下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该工具默认安装在C:\Program Files\QLogic Corporation\QConvergeConsoleCLI\路径下,在该路径下打开cmd,执行qaucli –i查看FC卡端口类型,如图2-30所示。

图2-30 Windows系统下查询FC卡端口类型


2.4  功能配置

2.4.1  Boot From SAN配置

1. 功能简介

Boot From San,从存储网络启动,是一种将SAN环境中的存储阵列的逻辑磁盘(LUN)作为启动磁盘的技术。服务器使用FC卡通过SAN网络连接到后端存储,而不是从本地内部磁盘或直接连接的存储中启动。

Boot From San可以简化系统管理,提供冗余存储路径,通过集中管理的FC阵列提供更高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器维护以及备份的时间。

2. 配置准备

FC卡与后端存储设备物理链路连接,后端存储设备可以扫到FC适配器的WWPN。

3. 配置步骤

(1)     进入BIOS Setup界面。

(2)     如图所示,选择Advanced页签 > Qlogic FC Adapter,按Enter,进入FC卡的配置界面。如图2-31图2-32所示。

图2-31 BIOS Advanced界面

 

图2-32 进入FC卡配置界面

 

(3)     如图2-33所示,选择“Boot Settings”,按Enter,然后设置“Adapter Driver”和“Fabric Assigned Boot LUN”选项为Enabled

图2-33 使能Adapter Driver

 

(4)     保存重启后安装系统,在选盘界面可以看到扫描到的后端存储逻辑盘。

(5)     如图2-34图2-35图2-36所示,若没有扫描到逻辑盘,选择“Add a disk”,添加后端存储。

图2-34 选择添加磁盘

 

图2-35 选择后端存储磁盘

 

图2-36 选择后端存储逻辑盘作为系统盘

 

(6)     选择安装到后端存储盘后,继续按正常的步骤安装系统。

4. 验证配置

服务器上电启动,在POST界面按F7进入启动界面。如图2-37所示,在启动菜单中选中启动项,按Enter从SAN存储中启动。

图2-37 从SAN存储中启动

 

说明

·     本节仅介绍FC卡Boot From SAN的配置,后端存储的配置可根据使用的存储设备查阅对应的配置手册。

 

2.4.2  NPIV配置

1. 功能简介

NPIV(N_Port ID virtualization)是一项虚拟化技术,单个物理FC端口(N_Port)支持多个唯一可寻址的逻辑端口的能力。使用NPIV,主机可以在一个物理FC端口上虚拟出来多个虚拟FC端口:虚拟机可以使用每个虚拟FC端口,每个虚拟FC端口都分配给一个虚拟机,并且在fabric网络中可单独识别。fabric网络中的连接和访问权限由每个虚拟FC端口的标识控制。

2. 配置准备

配置NPIV需要如下完成如下准备工作:

·     安装FC卡驱动程序:访问H3C官网,获取FC卡驱动。参照FC卡配套的版本说明书安装驱动程序。

·     安装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访问H3C官网,获取该工具。参考配套的版本说明书安装工具。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

(2)     如图2-38所示,在终端执行qaucli命令启动QConvergeConsoleCLI工具。

图2-38 启动QConvergeConsoleCLI界面

 

(3)     依次选择[2:Adapter Configuration] -> [6:Virtual Ports (NPIV)] -> 要配置的端口号进入NPIV配置界面,如图2-39所示。

图2-39 进入NPIV配置界面

 

(4)     选择[2:Create vPorts]进入vPorts创建界面,如图2-40所示。

图2-40 进入vPorts创建界面

 

(5)     选择[1:Options]设置要创建的vPorts个数,选择[2:Generate],如图2-41图2-42所示所示。

图2-41 设置vPorts个数界面

 

图2-42 生成vPorts界面

 

(6)     选择[3:Commit]完成配置并创建vPorts,如图2-43所示。

图2-43 保存创建的vPorts

 

(7)     后端存储设备(此处以3PAR为例)成功扫描到vPorts的WWPN号,如图2-44所示。

图2-44 后端存储扫描到vPorts

 

(8)     将扫描到的WWPN号添加到存储端主机并绑定虚拟磁盘,在服务器端可以成功扫描到存储卷。如图2-45所示。

图2-45 服务器端扫描到存储卷

 

(9)     若在服务器端没有扫描到存储卷,在/sys/class/fc_host/hostX目录下执行echo 1 > issue_lip,然后再执行lsblk查看扫描到的存储卷。

 

说明

·     本节仅介绍FC卡NPIV的配置,后端存储设备的配置可根据使用的存储设备查阅对应的配置手册。

 

4. 验证配置

(1)     执行“virt-manager”命令,运行虚拟机管理器,然后选择[File/New Virtual Machine],新建虚拟机,将vPorts添加进虚拟机,如图2-46所示。

图2-46 添加vPorts

 

(2)     选择图2-46中的Manage,点击图2-47中的+号创建存储池,为存储池命名,类型选择SCSI,Source Adapter选择vPorts在物理主机下的端口名,如图2-48所示。

图2-47 选择要添加的vPort

 

图2-48 物理主机下的FC端口名

 

(3)     将配置好的vPorts添加进存储,如图2-49图2-50所示。

图2-49 添加存储卷

 

图2-50 完成添加

 

(4)     虚拟机开机,存储卷成功添加至虚拟机,如图2-51所示

图2-51 虚拟机扫描到存储卷

 

 

图2-52 创建成功

 

创建vport

进入系统,使用“hbacmd createvport <Port WWN>”命令,创建虚拟口,如图2-53所示。

图2-53 创建虚拟口

 

创建host

在3par外接存储管理界面选择host并创建host,如图2-54所示。

图2-54 创建host

 

连接vport

在3par外接存储管理界面选择并连接所创建的vport,如图2-55所示。

图2-55 连接vport

 

绑定虚拟磁盘

将创建的vport与host绑定,如图2-56图2-57所示。

图2-56 绑定host和vport

 

图2-57 查看绑定成功

 

5. 验证配置

(1)     如图2-58所示,进入系统后,执行“rescan-scsi-bus.sh”命令,重新扫描盘。

图2-58 重新扫描盘

 

(2)     如图2-59所示,执行“lsblk”命令,查看系统识别到所创建的虚拟盘。

图2-59 识别虚拟盘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