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03-IP路由配置指导

09-二层转发配置

本章节下载 09-二层转发配置  (251.30 KB)

09-二层转发配置


1 普通二层转发

1.1  普通二层转发简介

如果设备接收到的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匹配三层接口的MAC地址,则通过设备的三层接口进行三层转发;否则通过设备的二层接口进行二层转发。

二层转发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然后将报文发送出去。

普通二层转发是设备默认启用的特性,不需要配置。

 

1.2  普通二层转发显示和维护

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二层转发过程中的统计信息,查看转发的结果。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reset命令可以清除二层转发的统计信息。

表1-1 普通二层转发显示和维护

操作

命令

显示二层转发统计信息

display mac-forwarding statistics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清除二层转发统计信息

reset mac-forwarding statistics

 


2 快速二层转发

2.1  快速二层转发简介

快速二层转发采用高速缓存来处理报文,并采用基于数据流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转发效率。

快速二层转发用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号、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VLAN来标识一条数据流。在二层转发过程中,会根据设备规则,对需要进行三层业务处理的报文,获取其IP地址等信息,生成IP快速转发表。当一条数据流的第一个报文转发后,会在高速缓存中生成相应的转发信息,该数据流后续报文的转发就可以通过直接查找快速转发表进行转发。这样便大大缩减了报文的排队流程,减少报文的转发时间,提高报文的转发速率。

快速二层转发是设备默认启用的特性,不需要配置。

 

2.2  快速二层转发显示和维护

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快速二层转发表信息。

表2-1 快速二层转发显示和维护

操作

命令

显示IP快速转发表信息

display mac-forwarding cache ip [ ip-address ] [ slot slot-number ]

显示分片报文快速转发表信息

display mac-forwarding cache ip fragment [ ip-address ] [ slot slot-number ]

显示IPv6快速转发表信息

display mac-forwarding cache ipv6 [ ipv6-address ] [ slot slot-number ]

 


3 直通转发

3.1  直通转发简介

直通转发是指设备接收到报文的前64个字节后立即转发。该功能可以节省报文在设备中消耗的时间,提高转发性能。

 

3.2  直通转发配置指导

配置直通转时,需要注意的是报文在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循环冗余校验码)接收前已经转发,因此设备也将转发CRC校验错误的报文。

 

3.3  配置直通转发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设备直通转发。

cut-through enable

缺省情况下,设备直通转发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4 Bridge转发

4.1  Bridge转发简介

Bridge转发是指用户创建Bridge实例后,根据Bridge实例中添加成员类型不同,实现报文基于端口的安全转发功能。

4.1.1  Bridge转发模式

根据报文的转发特征,Bridge转发有下列几种转发模式:

·     反射模式:报文从同一接口收发。

·     透传模式:报文从一个接口接收,从另一个接口发送。

·     黑洞模式:报文从一个接口接收,处理完后被丢弃。

4.1.2  Inline转发

反射模式Bridge转发、透传模式Bridge转发和黑洞模式Bridge转发统称为Inline转发。

Inline转发是在数据链路层对流量进行安全监控的一种技术。目前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安全产品上,在设备上配置lnline转发功能,使相关二层网络流量都经过安全业务处理后再进行转发。

1. 反射/黑洞模式Bridge转发组网部署

反射/黑洞模式Bridge转发中,Device B与Device A通过一个物理接口通信。对于反射模式Bridge转发,Device B通过同一接口完成报文的收发;对于黑洞模式Bridge转发,Device B收到报文后,先处理完安全业务,然后丢弃该报文。反射/黑洞模式Bridge转发一般适用于Device B旁挂的组网部署,Device A可直接接入网络。反射/黑洞模式Bridge转发如图4-1所示。

图4-1 反射/黑洞模式Bridge转发

2. 透传模式Bridge转发组网部署

透传模式Bridge转发中,Device B与Device A通过两个物理接口通信,即Device B通过其中的一个接口收报文,通过另外一个接口发报文。透传模式Bridge转发一般适用于Device B直连的组网部署,Device A通过Device B接入网络。透传模式Bridge转发如图4-2所示。

图4-2 透传模式Bridge转发

3. Inline转发报文处理流程

图4-1图4-2中,以VM(Virtual Machine,虚拟机)间的报文交互为例,Inline转发过程如下:

(1)     VM 1与VM 2的内部流量通过Device A转发,Device A将收到的报文引流到与之相连的Device B上。

(2)     Device B将收到的IP报文交给安全业务进行处理,其他报文直接返回给Device A。

(3)     Device B处理通过安全业务过滤的报文,根据报文信息建立对应的转发表项,并将报文返回给Device A。

 

4.2  配置Bridge转发

4.2.1  配置Inline转发

1. 配置限制和指导

透传模式Bridge转发实例可以通过命令行手工创建,也可以通过插入硬件Bypass子卡后由设备自动生成。

在安全设备上配置Inline转发时,需要关闭与其连接的交换机上对应互连口的MAC地址学习功能,否则可能造成MAC地址频繁迁移。

向Bridge转发实例中添加接口时需要注意:

·     每个反射/黑洞模式Bridge转发实例只能添加一个接口

·     每个手工创建的透传模式Bridge转发实例只能添加两个接口,且这两个接口的类型必须保持一致

·     对于自动创建的透传模式Bridge转发实例,设备在自动创建Bridge转发实例后,会自动将子卡上的一对接口添加到此Bridge转发实例中,且自动创建的透传模式Bridge转发实例不支持手工添加或删除接口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可选)配置Inline转发时忽略报文的隧道封装。

bridge tunnel-encapsulation skip

缺省情况下,Inline转发时未忽略报文的隧道封装。

(3)     手工创建不同模式的转发实例,并进入Bridge视图。

¡     创建反射模式Bridge转发实例,并进入Bridge视图。

bridge bridge-index reflect

¡     创建透传模式Bridge转发实例,并进入Bridge视图。

bridge bridge-index forward

¡     创建黑洞模式Bridge转发实例,并进入Bridge视图。

bridge bridge-index blackhole

缺省情况下,不存在手工创建的Bridge转发实例。

 

(4)     向Bridge转发实例中添加接口。

add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缺省情况下,手工创建的Bridge转发实例中未添加任何接口。

4.2.2  配置Bypass功能

1. 功能简介

在Inline转发模式下,配置Bypass功能,用户流量可以不经过安全业务或者安全设备处理,直接被处理。

Bypass功能是指用户流量经过安全设备Device,但不进行安全业务处理。安全设备会根据配置的Inline转发模式,选择对应的接口将用户流量直接转发或者丢弃。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多次配置bypass enable命令,最后一次执行的配置生效。

3. 配置内部Bypass功能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Bridge视图。

¡     进入反射模式Bridge视图。

bridge bridge-index reflect

¡     进入自动创建的透传模式Bridge视图。

bridge bridge-index

¡     进入手工创建的透传模式Bridge视图。

bridge bridge-index forward

¡     进入黑洞模式Bridge视图。

bridge bridge-index blackhole

(3)     配置内部Bypass功能。

bypass enable

缺省情况下,Bypass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4.3  Bridge转发典型配置举例

4.3.1  反射模式Bridge转发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Device A上VM1与VM2互相交换的报文需要经Device B过滤。Device B上通过一个接口GigabitEthernet1/0/1与Device A相连。在这个方案中采用反射模式Bridge转发技术,如下图所示。

2. 组网图

图4-3 反射模式Bridge转发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在Device A上配置QoS策略,将VM1和VM2间的流量引流到Device B。并关闭与Device B互连接口上的MAC地址学习功能。

# 定义IPv4高级ACL 3001,并为其创建如下规则:匹配源IP为1.1.1.2、目的IP为1.1.1.3的数据包。

[DeviceA] acl advanced 3001

[DeviceA-acl-ipv4-adv-3001] rule permit ip source 1.1.1.2 0 destination 1.1.1.3 0

[DeviceA-acl-ipv4-adv-3001] quit

# 定义类classifier1,匹配ACL 3001。

[DeviceA] traffic classifier classifier1

[DeviceA-classifier-classifier1] if-match acl 3001

[DeviceA-classifier-classifier1] quit

# 定义IPv4高级ACL 3002,并为其创建如下规则:匹配源IP为1.1.1.3、目的IP为1.1.1.2的数据包。

[DeviceA] acl advanced 3002

[DeviceA-acl-ipv4-adv-3002] rule permit ip source 1.1.1.3 0 destination 1.1.1.2 0

[DeviceA-acl-ipv4-adv-3002] quit

# 定义类classifier2,匹配ACL 3002。

[DeviceA] traffic classifier classifier2

[DeviceA-classifier-classifier2] if-match acl 3002

[DeviceA-classifier-classifier2] quit

# 定义流行为behavior1,动作为重定向Device B。

[DeviceA] traffic behavior behavior1

[DeviceA-behavior-behavior1] redirec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3

[DeviceD-behavior-behavior1] quit

# 定义策略policy1,并为类classifier1指定流行为behavior1。

[DeviceA] qos policy policy1

[DeviceA-qospolicy-policy1] classifier classifier1 behavior behavior1

[DeviceA-qospolicy-policy1] quit

# 定义策略policy2,并为类classifier2指定流行为behavior1。

[DeviceA] qos policy policy2

[DeviceA-qospolicy-policy2] classifier classifier2 behavior behavior1

[DeviceA-qospolicy-policy2] quit

# 将策略policy1应用到接口GigabitEthernet1/0/1的入方向上。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qos apply policy policy1 inbound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1] quit

# 将策略policy2应用到接口GigabitEthernet1/0/2的入方向上。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2] qos apply policy policy2 inbound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2] quit

# 关闭Device A上接口GigabitEthernet1/0/3的MAC地址学习功能。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3

[DeviceA-GigabitEthernet1/0/3] undo mac-address mac-learning enable

(2)     在Device B上配置反射模式Bridge转发。

# 在Device B上创建反射模式的Bridge转发实例,并向该实例添加接口GigabitEthernet1/0/1。

<DeviceB> system-view

[DeviceB] bridge 2 reflect

[DeviceB-bridge2-reflect] add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DeviceB-bridge2-reflect] quit

4. 验证配置

# 在Device B上执行display bridge cache ip inline命令可以看到反射模式Bridge转发创建的IP快速转发表信息。

[DeviceB] display bridge cache ip inline

Total number of bridge-forwarding entries: 1

SIP             SPort DIP             DPort Pro Output_If

1.1.1.3         470   1.1.1.2         0     1   GE1/0/1

1.1.1.2         470   1.1.1.3         2048  1   GE1/0/1


5 快速Bridge转发

5.1  快速Bridge转发简介

快速Bridge转发采用高速缓存来处理报文,采用了基于数据流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转发效率。

快速Bridge转发用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号、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VLAN来标识一条数据流。在二层转发过程中,会根据设备规则,对需要进行三层业务处理的报文,获取其IP地址等信息,生成IP快速转发表。当一条数据流的第一个报文转发后,会在高速缓存中生成相应的转发信息,该数据流后续报文的转发就可以通过直接查找快速转发表进行转发。这样便大大缩减了报文的排队流程,减少报文的转发时间,提高报文的转发速率。

快速Bridge转发是设备默认启用的特性,不需要配置。

5.2  快速Bridge转发显示和维护

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快速Bridge转发表信息。

 

表5-1 快速Bridge转发显示和维护

操作

命令

显示Bridge转发创建的IP快速转发表信息

display bridge cache ip inline [ ip-address ] [ slot slot-number ]

显示Bridge转发创建的分片报文快速转发表信息

display bridge cache ip fragment inline [ ip-address ] [ slot slot-number ]

显示Bridge转发创建的IPv6快速转发表信息

display bridge cache ipv6 inline [ ipv6-address ] [ slot slot-number ]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