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05-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

06-IP转发基础配置

本章节下载  (141.96 KB)

06-IP转发基础配置


1 IP转发基础

1.1  IP转发概述

1.1.1  IP转发简介

不同网络之间通常使用网络层地址(即IP地址)来进行通信。路由器收到一个IP报文后,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转发表,指导IP报文进行转发。

1.1.2  IP转发表

1. 简介

转发表,即FIB(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转发信息库)表。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选择路由,把优选路由下发到FIB表中,通过FIB表指导IP报文转发。FIB表中每条转发表项都指明了要到达某子网或某主机的报文的下一跳IP地址以及出接口。

说明

路由表的具体内容,请参见“三层技术-IP路由配置指导”中的“IP路由基础”。

 

2. IP转发表内容

通过命令display fib可以查看FIB表的信息,例如:

<Sysname> display fib

Destination count: 6    FIB entry count: 6

 

Flag:

  U:Useable   G:Gateway   H:Host   B:Blackhole   D:Dynamic   S:Static

  R:Relay

 

Destination/Mask   Nexthop         Flag    OutInterface    InnerLabel Token

192.168.1.0/24     0.0.0.0         U       Vlan999         Null       Invalid

192.168.1.40/32    127.0.0.1       UH      InLoop0         Null       Invalid

......(省略部分显示信息)

 

FIB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

·     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来标识IP报文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     Mask:网络掩码。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例如:目的地址为192.168.1.40、掩码为255.255.255.0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为192.168.1.0。掩码由若干个连续“1”构成,既可以用点分十进制法表示,也可以用掩码中连续“1”的个数来表示。

·     NextHop:转发的下一跳地址。

·     Flag:路由的标志。

·     OutInterface:转发接口。指明IP报文将从哪个接口转发。

·     InnerLabel:内层标签值。

·     Token:LSP(Label 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索引号。

1.2  IP转发表显示和维护

查看转发表的信息是定位转发问题的基本方法。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转发表信息。

表1-1 IP转发表显示和维护

操作

命令

显示FIB信息

display fib [ multiple-topology topology-name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 acl acl-number | ip-prefix ip-prefix-name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显示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的FIB信息

display fib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bandwidth-based-sharing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显示与指定目的IP地址匹配的FIB信息

display fib [ multiple-topology topology-name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2 负载分担

2.1  负载分担概述

对同一路由协议来说,允许配置多条目的地相同且开销也相同的路由。当到同一目的地的路由中,没有更高优先级的路由时,这几条路由都被采纳,在转发去往该目的地的报文时,依次通过各条路径发送,从而实现网络的负载分担。

说明

·     系统所允许的负载分担的路由条数为8。

·     目前支持负载分担有静态路由/IPv6静态路由、RIP/RIPng、OSPF/OSPFv3、BGP/IPv6 BGP和IS-IS/IPv6 IS-IS。

 

2.2  配置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

使能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功能情况下,如果转发时查到多个出接口/下一跳,则获取所有的带宽值,并计算出各个接口应该分配的报文比例;然后结合当前接口已经转发的报文数目来决定使用哪个接口将报文转发出去。

关闭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功能情况下,如果转发时查找到多个出接口/下一跳时,将简单的轮循所有接口,对报文进行发送。

表2-1 配置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配置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功能

bandwidth-based-sharing

必选

缺省情况下,关闭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功能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配置接口的负载带宽值

load-bandwidth bandwidth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接口负载带宽为接口的物理带宽

当指定参数为0时关闭当前接口的路由功能,该接口将不会被选择,但不对物理接口的其它状态产生影响

退回用户视图

return

-

显示基于带宽的负载分担的FIB信息

display fib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bandwidth-based-sharing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可选

display命令可以在任意视图下执行

 

2.3  配置负载分担方式

设备上存在多条等价路由时,可以根据报文中的信息(比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逐流进行负载分担。

表2-2 配置负载分担方式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配置负载分担方式(非IRF模式)

ip load-sharing mode { all | slot slot-number } { per-flow [ dest-ip | src-ip ] * | per-packet }

必选

配置负载分担方式(IRF模式)

ip load-sharing mode { all | chassis chassis-number slot slot-number } { per-flow [ dest-ip | src-ip ] * | per-packet }

 

建议用户在无流量的情况下更改负载分担方式,否则某些业务可能会受到影响。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