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H3C ADWAN控制器 安装指导-5W105

  • 发布时间:2022/2/23 19:26:18
  • 浏览量:
  • 下载量:

01-正文

本章节下载  (3.13 MB)

01-正文


1 概述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分离网络设备的控制层面与转发层面,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集中和灵活控制,从而为核心网络及应用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1  SDN网络配置需求

在安装ADWAN控制器之前,建议您先根据具体需求规划好SDN网络,配置好将与ADWAN控制器连接的网络设备(路由器或交换机)。

2.2  服务器配置需求

2.2.1  硬件配置需求

ADWAN控制器所需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如表2-1所示。

表2-1 硬件配置需求

CPU架构

CPU内核

内存

所需磁盘空间

以太口

备注

x86-64(Intel64/AMD64)

8核、2.6Ghz主频及以上

64GB及以上

1TB及以上(根目录分区要求512GB以上)

2*10Gpbs及以上带宽

推荐配置

基于该配置可流畅使用控制器的所有功能

x86-64(Intel64/AMD64)

4核、2.0Ghz主频及以上

16GB及以上

1TB及以上(根目录分区要求512GB以上)

2*1000Mbps及以上带宽

最简配置

基于该配置仅可体验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说明

为保证ADWAN控制器正常运行,请将ADWAN控制器安装在物理服务器而非虚拟机上。

 

2.2.2  软件配置需求

目前ADWAN控制器仅支持在Linux系统部署,且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为CentOS 6.5 64位和CentOS 7.3 1611 64位。

说明

·     建议您使用CentOS 7.3 1611 64位版本的操作系统。

·     Linux操作系统可能包含漏洞(如Shellshock漏洞),请您关注官方发布的安全更新。

·     为了不影响ADWAN的性能,建议关闭服务器的睿频技术,关闭方式请参见所使用服务器的相关手册。

·     E2123之前的版本(不包含E2123)仅支持CentOS 6.5 64位版本的操作系统。

 

2.3  客户端配置需求

用户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使用浏览器即可访问ADWAN控制器。控制器支持的浏览器类型及版本为:

·     Google Chrome 58及以上;

·     Mozilla Firefox 54及以上;

·     Internet Explorer 11及以上。

2.4  安装环境确认

安装环境请参考表2-2中所示的各个检测项目,确保安装ADWAN控制器的条件已经具备。

表2-2 安装环境确认

检测项

检测标准

SDN网络

已经规划好SDN网络,配置好将与ADWAN连接的转发设备

服务器

硬件检查

请检查硬件配置是否符合要求(包括CPU、内存、硬盘、网卡等)

软件检查

请检查以下几点:

·     操作系统版本符合要求

·     IP地址已配置完成,且在安装ADWAN过程中,系统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

服务器系统中是否启动过ADWAN

如果系统中启动过ADWAN控制器,则不能启动第二个控制器,请使用命令adwan stop先关闭已运行的控制器

客户端

请确保浏览器版本符合要求

 


3 安装Linux系统

3.1  安装CentOS 6.5系统

本文以未安装过任何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为例,介绍如何在服务器上安装CentOS 6.5操作系统。通过ILO(Intergrated Light-Out,远程管理界面)加载ISO镜像文件,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1)     在系统安装界面,选择[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按<Enter>键进入下一步。

图3-1 选择系统安装

 

(2)     通过<Tab>键选择<Skip>按钮,按<空格>键确认,跳过系统检测并开始系统安装过程。

图3-2 跳过系统检测

 

(3)     在安装首页单击<Next>按钮,进入语言选择界面。在该页面选择安装语言为[English(English)],单击<Next>按钮,进入键盘布局选择界面。

图3-3 选择安装语言

 

(4)     在键盘布局选择界面选择[U.S.English],单击<Next>按钮,进入存储设备类型选择界面。

图3-4 选择键盘布局

 

(5)     在存储类型选择界面,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存储设备。如下以基础存储设备为例,请选择[Basic Storage Devices]选项,并单击<Next>按钮,进入计算机名称创建页面。当系统提示是否格式化磁盘时,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图3-5 选择存储设备类型

 

(6)     在计算机名称创建界面,请输入计算机名称(此处以缺省名称为例),同时还可以进行网络配置。配置完成后,单击<Next>按钮,进入时区设置。(注:网络配置可以在系统安装完成后另行配置)

图3-6 指定计算机名称

 

(7)     在时区设置界面,请通过下拉框或直接点击地图中的位置,选择时区为[Asia/Shanghai],并单击<Next>按钮,进入密码设置页面。

图3-7 设置系统时区

 

(8)     在密码设置页面可以设置root用户的登录密码。输入完成后,单击<Next>按钮。

图3-8 设置用户登录密码

 

(9)     在进入的系统安装方式选择界面,请选择[Create Custom Layout]选项以进行磁盘手动分区。选择完成后单击<Next>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Write changes to disk],进入磁盘手动分区页面。

图3-9 选择系统安装方式

 

(10)     在该页面选择空闲的磁盘并单击[Creat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tandard Partition]选项并单击<Create>按钮进入添加分区对话框。

图3-10 创建磁盘分区

 

(11)     在添加分区页面选择挂载分区为“/”分区(根目录),同时指定分区大小(此处以1TB为例)。配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完成根目录分区创建。

图3-11 添加磁盘分区

 

(12)     重复上述步骤,按照图3-12所示进行磁盘分区。其中配置swap类型分区时,需将[File System Type]选择为swap且无需指定[Mount Point]参数;您可选择最后创建/home分区并将所有剩余空间全部分配,如图3-13所示。配置完成后单击<Next>按钮,当提示是否进行格式化时,请选择<Format>选项。

图3-12 磁盘分区列表

 

图3-13 使用所有剩余磁盘空间创建分区

 

(13)     分区完成后,进入系统个性化配置界面。在该界面下方选择[Customize now]选项,单击<Next>按钮。

图3-14 选择个性化配置

 

(14)     在功能选项配置界面,分别勾选[Languages/Chinese Support]、[Servers/FTP server]、[System Management/SNMP support],单击<Next>按钮,启动系统安装过程。

图3-15 配置功能选项

 

(15)     安装完成后,单击<Reboot>按钮重启系统,完成CentOS 6.5系统安装。

3.2  安装CentOS 7.3系统

本节以未安装过任何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为例,介绍如何在服务器上安装CentOS 7.3操作系统。通过ILO(Intergrated Light-Out,远程管理界面)加载ISO镜像文件,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1)     系统重启后进入安装界面,在安装界面选择[Install CentOS Linux 7]选项,再按<Enter>键进入语言选择界面。

图3-16 选择系统安装

 

(2)     选择[中文/简体中文],单击<继续>按钮,进入安装信息摘要界面。

图3-17 选择安装语言

 

(3)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单击<日期和时间>按钮设置日期和时间;单击<网络和主机名>按钮设置IP地址;单击<安装位置>按钮进入安装目标位置配置页面,在该页面可进行磁盘分区操作。

图3-18 设置安装摘要信息

 

(4)     在如下页面选择[我要配置分区]选项,单击<完成>按钮进入磁盘分区页面。

图3-19 磁盘配置界面

 

(5)     在磁盘手动分区页面,单击右下角的<+>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挂载点为“/”目录(根目录)并输入磁盘容量(需指定容量单位,例如“GiB”、“MiB”,此处以1026GiB为例),然后单击<添加挂载点>按钮完成根目录分区设置。重复上述步骤创建其他分区,如图3-21所示。

图3-20 手动配置磁盘分区

 

图3-21 磁盘分区列表

 

(6)     分区配置完成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接受更改>按钮,完成磁盘分区并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继续单击<开始安装>按钮开始系统安装过程。

图3-22 完成磁盘分区

 

(7)     在安装过程中会弹出用户配置选项,请在该页面设置root密码,否则将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图3-23 设置root密码

 

(8)     安装完成后,单击<重启>按钮,完成CentOS 7.3系统安装。

图3-24 重启系统

 


4 glibc软件升级

说明

仅CentOS 6.5操作系统需进行glibc软件升级操作。

 

4.1  gcc软件安装

4.1.1  gcc软件及依赖包下载

在升级glibc并安装相应依赖包时,需使用gcc工具进行软件包编译,因此需首先安装gcc软件。请访问互联网下载gcc安装所需的软件包。所下载的软件版本需与如下版本保持一致,否则可能导致gcc安装失败。软件包名称及下载地址如下所示:

下载地址:http://vault.centos.org/6.5/os/x86_64/Packages/

软件包名称:

·     ppl-0.10.2-11.el6.x86_64.rpm

·     cloog-ppl-0.15.7-1.2.el6.x86_64.rpm

·     mpfr-2.4.1-6.el6.x86_64.rpm

·     cpp-4.4.7-4.el6.x86_64.rpm

·     gcc-4.4.7-4.el6.x86_64.rpm

·     libstdc++-devel-4.4.7-4.el6.x86_64.rpm

·     gcc-c++-4.4.7-4.el6.x86_64.rpm

4.1.2  gcc软件安装

将下载的所有软件(.rpm文件)拷贝至服务器的待安装目录下,或使用FTP等文件传输协议将软件包上传到待安装目录下。此处的待安装目录以/root/gcc为例。

说明

如果需要使用FTP、TFTP协议上传下载,请选择binary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以免损坏软件包。

 

进入/root/gcc目录,按照如下顺序安装相应的软件包。

[root@localhost ~]# cd gcc

[root@localhost gcc]# rpm -ivh ppl-0.10.2-11.el6.x86_64.rpm

[root@localhost gcc]# rpm -ivh cloog-ppl-0.15.7-1.2.el6.x86_64.rpm

[root@localhost gcc]# rpm -ivh mpfr-2.4.1-6.el6.x86_64.rpm

[root@localhost gcc]# rpm -ivh cpp-4.4.7-4.el6.x86_64.rpm

[root@localhost gcc]# rpm -ivh gcc-4.4.7-4.el6.x86_64.rpm

[root@localhost gcc]# rpm -ivh libstdc++-devel-4.4.7-4.el6.x86_64.rpm

[root@localhost gcc]# rpm -ivh gcc-c++-4.4.7-4.el6.x86_64.rpm

4.2  glibc软件升级

4.2.1  glibc软件及依赖包下载

请访问互联网下载glibc升级所需的软件包。所下载的软件版本需与如下版本保持一致,否则可能导致glibc升级失败。软件包名称及下载地址如下:

·     binutils-2.22.tar.gz

http://mirrors.ustc.edu.cn/gnu/binutils/

·     gmp-5.0.0.tar.gz

http://mirrors.ustc.edu.cn/gnu/gmp/

·     mpfr-3.0.0.tar.gz

http://mirrors.ustc.edu.cn/gnu/mpfr/

·     mpc-1.1.0.tar.gz

http://mirrors.ustc.edu.cn/gnu/mpc/

·     texinfo-5.0.tar.gz

http://mirrors.ustc.edu.cn/gnu/texinfo/

·     gcc-4.8.0.tar.gz

http://mirrors.ustc.edu.cn/gnu/gcc/gcc-4.8.0/

·     glibc-2.21.tar.gz

http://mirrors.ustc.edu.cn/gnu/glibc/

4.2.2  glibc软件及依赖包安装

将下载的所有软件包(tar.gz文件)拷贝至服务器的待安装目录下,或使用FTP等文件传输协议将软件包上传到待安装目录下。此处的待安装目录以/root/glibc2.21-upgrade为例。升级glibc前如已安装ADWAN控制器,需先使用adwan stop命令关闭控制器进程。

说明

·     如果需要使用FTP、TFTP协议上传下载,请选择binary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以免损坏软件包。

·     软件包安装过程可能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待。

 

1. 安装binutils-2.22软件

(1)     进入/root/glibc2.21-upgrade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root/glibc2.21-upgrade

(2)     解压binutils-2.22.tar.gz软件包。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tar -xvf binutils-2.22.tar.gz

(3)     进入解压后的binutils-2.22文件夹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cd binutils-2.22

(4)     创建build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root@localhost binutils-2.22]# mkdir build

[root@localhost binutils-2.22]# cd build/

(5)     执行软件配置。

[root@localhost build]# ../configure --prefix=/opt/binutils-2.22

(6)     执行软件编译及安装。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 make install

2. 安装gmp-5.0.0软件

(1)     进入/root/glibc2.21-upgrade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root/glibc2.21-upgrade

(2)     解压gmp-5.0.0.tar.gz软件包。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tar -xvf gmp-5.0.0.tar.gz

(3)     进入解压后的gmp-5.0.0文件夹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cd gmp-5.0.0

(4)     创建build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root@localhost gmp-5.0.0]# mkdir build

[root@localhost gmp-5.0.0]# cd build/

(5)     执行软件配置。

[root@localhost build]# ../configure --prefix=/opt/gmp-5.0.0

(6)     执行软件编译及安装。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 make install

3. 安装mpfr-3.0.0软件

(1)     进入/root/glibc2.21-upgrade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root/glibc2.21-upgrade

(2)     解压mpfr-3.0.0.tar.gz软件包。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tar -xvf mpfr-3.0.0.tar.gz

(3)     进入解压后的mpfr-3.0.0文件夹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cd mpfr-3.0.0

(4)     创建build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root@localhost mpfr-3.0.0]# mkdir build

[root@localhost mpfr-3.0.0]# cd build

(5)     执行软件配置。

[root@localhost build]# ../configure --prefix=/opt/mpfr-3.0.0 -with-gmp=/opt/gmp-5.0.0

(6)     执行软件编译及安装。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 make install

4. 安装mpc-1.1.0软件

(1)     进入/root/glibc2.21-upgrade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root/glibc2.21-upgrade

(2)     解压mpc-1.1.0.tar.gz软件包。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tar -xvf mpc-1.1.0.tar.gz

(3)     进入解压后的mpc-1.1.0文件夹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cd mpc-1.1.0

(4)     创建build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root@localhost mpc-1.1.0]# mkdir build

[root@localhost mpc-1.1.0]# cd build/

(5)     执行软件配置。

[root@localhost build]# ../configure --prefix=/opt/mpc-1.1.0 --with-gmp=/opt/gmp-5.0.0 --with-mpfr=/opt/mpfr-3.0.0

(6)     执行软件编译及安装。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 make install

5. 安装texinfo-5.0软件

(1)     进入/root/glibc2.21-upgrade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root/glibc2.21-upgrade

(2)     解压texinfo-5.0.tar.gz软件包。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tar -xvf texinfo-5.0.tar.gz

(3)     进入解压后的texinfo-5.0文件夹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cd texinfo-5.0

(4)     创建build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root@localhost texinfo-5.0]# mkdir build

[root@localhost texinfo-5.0]# cd build

(5)     执行软件配置。

[root@localhost build]# ../configure --prefix=/opt/texinfo-5.0

(6)     执行软件编译及安装。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 make install

6. 安装gcc-4.8.0软件

(1)     进入/root/glibc2.21-upgrade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root/glibc2.21-upgrade

(2)     设置环境变量。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export LD_LIBRARY_PATH=/opt/mpc-1.1.0/lib/:/opt/mpfr-3.0.0/lib/

(3)     解压gcc-4.8.0.tar.gz软件包。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tar -xvf gcc-4.8.0.tar.gz

(4)     进入解压后的gcc-4.8.0文件夹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cd gcc-4.8.0

(5)     创建build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root@localhost gcc-4.8.0]# mkdir build

[root@localhost gcc-4.8.0]# cd build/

(6)     执行软件配置。

[root@localhost build]# ../configure --prefix=/opt/gcc-4.8.0 --with-gmp=/opt/gmp-5.0.0 --with-mpfr=/opt/mpfr-3.0.0 --with-mpc=/opt/mpc-1.1.0 -disable-multilib

(7)     执行软件编译及安装。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 make install

7. 安装glibc-2.21软件

(1)     进入/root/glibc2.21-upgrade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root/glibc2.21-upgrade

(2)     设置环境变量。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export PATH=/opt/gcc-4.8.0/bin:$PATH

(3)     解压glibc-2.21.tar.gz软件包。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tar -xvf glibc-2.21.tar.gz

(4)     进入解压后的glibc-2.21文件夹

[root@localhost glibc2.21-upgrade]# cd glibc-2.21

(5)     创建build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root@localhost glibc-2.21]# mkdir build

[root@localhost glibc-2.21]# cd build/

(6)     执行软件配置。

[root@localhost build]# ../configure --prefix=/usr --with-binutils=/opt/binutils-2.22/bin

(7)     执行软件编译及安装。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DESTDIR=/tmp/stage install

[root@localhost build]# make install

4.3  检查glibc软件版本信息

通过如下命令检查glibc版本信息。当glibc链接指向2.21版本时说明glibc软件升级成功。

[root@localhost ~]# ll /lib64/libc.so.6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2 Feb 12 11:33 /lib64/libc.so.6 -> libc-2.21.so


5 安装ADWAN控制器

5.1  配置防火墙

安装ADWAN控制器前请关闭系统防火墙以保证控制器正常运行。具体请参见如下步骤:

5.1.1  关闭防火墙(CentOS 6.5

在CentOS 6.5系统的命令提示符界面,执行以下命令关闭防火墙。

(1)     临时关闭防火墙,但系统重启后防火墙将恢复。

[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op

(2)     修改防火墙配置永久禁用防火墙,避免系统重启后防火墙恢复。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iptables off

5.1.2  关闭防火墙(CentOS 7.3

在CentOS 7系统的命令提示符界面,执行以下命令关闭防火墙。

(1)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当前防火墙状态。

[root@localhost ~]# firewall-cmd --state

(2)     如防火墙状态为running,则需使用如下命令临时关闭防火墙。通过该命令关闭防火墙后若系统重启,则防火墙将恢复。

[root@localhost ~]# service firewalld stop

(3)     修改防火墙配置永久禁用防火墙,避免系统重启后防火墙恢复。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5.2  获取ADWAN软件包

请联系H3C技术支持工程师获取所需版本的软件包,并将软件包拷贝至服务器的待安装目录下,或使用FTP等文件传输协议将软件包上传到待安装目录下。

说明

如果需要使用FTP、TFTP协议上传下载,请选择binary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以免损坏软件包。

 

5.3  安装ADWAN软件包

注意

·     安装ADWAN控制器前请检查是否有其他ADWAN控制器已经启动。如有,请使用adwan stop命令关闭。

·     安装ADWAN控制器前请保证操作系统时间已准确设置。控制器安装完成后请勿修改系统时间,以免出现问题。

·     如组网中有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请放开控制器及ODL的端口通信限制,以免运行出现问题。关于涉及的端口信息,请参见“10.1  ADWAN控制器及ODL占用端口说明”。

·     请使用root用户权限安装ADWAN软件,以免权限不足导致安装失败。

·     ADWAN控制器安装过程可能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待。

 

(1)     进入ADWAN软件包(.tar.gz文件)的存放路径(以路径/root为例),解压ADWAN软件包。软件包的名称格式为WAN_APP1000_H3C-version.tar.gz,其中version为软件版本号。

[root@localhost ~]# tar -xvf WAN_APP1000_H3C-E2106.tar.gz

(2)     进入解压后的WAN_APP1000_H3C-version文件夹。

[root@localhost ~]# cd WAN_APP1000_H3C-E2106

(3)     执行setup.sh脚本启动ADWAN控制器安装向导。

[root@localhost WAN_APP1000_H3C-E2106]# ./setup.sh

(4)     如出现下图所示界面,则ADWAN控制器安装向导启动成功。在该界面输入“Y”进入ADWAN控制器安装选项选择界面。

图5-1 ADWAN控制器安装向导

 

(5)     如下图所示,在安装选项选择界面输入“1”,选择全新安装ODL和ADWAN。

图5-2 安装ODL和ADWAN(一)

 

(6)     如下图所示,选择“Y”启动ODL和ADWAN安装进程。控制器安装完成后,将自动进入ADWAN配置界面,选择“Y”对ADWAN控制器进行基本配置。

图5-3 安装ODL和ADWAN(二)

 

(7)     在网卡选择界面,指定对应网卡的IP地址作为ADWAN控制器流采集功能使用的IP地址。网卡选择完成后,进入控制器集群配置界面。

 

(8)     在控制器集群配置界面选择“N”跳过集群配置完成安装过程(暂不支持集群模式),如图5-4所示。

图5-4 跳过集群配置

 

说明

如上述步骤中出现配置错误或误选操作,请使用Ctrl+C组合键退出安装过程,并重新执行adwan-config.sh脚本进行配置即可,无需重新进行安装。

 

(9)     上述配置完成后,ODL将在10秒钟内启动,用户也可输入“Y”选择立即启动。当系统显示“All installation completed”时,表示ADWAN控制器安装完成。

 

5.4  查看ADWAN控制器是否安装成功

在Linux系统下,请使用如下命令检查ADWAN服务是否正常启动。如果显示Running,则表示ADWAN服务正常启动。

[root@localhost ~]# adwan status

Running ...

5.5  查看ADWAN控制器定时保存的数据库文件

说明

定时保存的数据库文件可在控制器出现问题时用于问题定位和故障诊断。

 

ADWAN控制器安装完成后,将自动开启定时保存数据库信息功能。当到达系统预定义的时间后,ADWAN控制器将自动保存当前ODL数据库的数据和配置并将文件存储在系统的/opt/BackupDataBase路径下。

当前系统缺省的定时保存时间为每天凌晨2:30,且只保留最近3天的数据库文件(E2119之前版本缺省保留最近7天)。文件名称命名规则为DataBase-date.tar.gz,其中date为文件保存时间,且精确到小时。例如名称为DataBase-2017080802.tar.gz,则表示该文件为2017年8月8日2点30分生成。


6 登录ADWAN控制器

ADWAN控制器不需要单独安装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以Chrome为例)即可进行登录和配置。

登录ADWAN控制器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

·     通过GUI登录

·     通过REST API登录

6.1  通过GUI登录

H3C为ADWAN控制器提供了友好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您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ADWAN控制器的GUI登录地址,回车后弹出如图6-1所示登录界面,使用操作员用户名和密码完成登录(缺省操作员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admin)。

登录地址格式为:http://controller_ip_address:80,如http://172.16.101.100:80其中:

·     controller_ip_address为ADWAN软件安装所在服务器的IP地址。

·     80为缺省端口号。

图6-1 ADWAN GUI登录界面

 

6.2  通过REST API登录

REST API是ADWAN控制器提供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界面,您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ADWAN REST API登录地址,回车后会弹出如图6-2所示REST API界面。

登录地址格式为:http://controller_ip_address:8080/apidoc/explorer/index.html

·     controller_ip_address为ADWAN软件安装所在服务器的IP地址。

·     8080为缺省端口号。

·     缺省的初始登录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admin。

图6-2 REST API首页

 


7 软件注册

ADWAN控制器在Linux系统中安装完成后,需要获取License授权才能正常使用。

注册ADWAN控制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取设备信息文件:登录到ADWAN控制器,获取设备信息文件。

(2)     申请License文件:登录H3C网站,使用授权码和设备信息文件申请License文件。

(3)     获取License授权:上传License文件至ADWAN控制器,获取License授权。

说明

申请License文件后,如果设备信息文件对应的服务器出现网卡变更(包括禁用网卡、新网卡启用、网卡更换、旧网卡损坏等)、CPU更换等硬件信息的变更,可能会导致License文件失效,请咨询售后技术支持人员。

 

7.1  获取设备信息文件

登录ADWAN控制器,依次单击[系统管理/License管理]菜单项,在该页面单击<导出DID文件>按钮获取ADWAN控制器的设备信息文件。

7.2  申请License文件

1. 输入授权信息

(1)     登录H3C License管理平台(网址为http://www.h3c.com/cn/License),进入“License激活申请”页面。

(2)     输入授权信息。H3C License管理平台支持通过以下方式输入授权码,请选择使用其中一种方式即可:

¡     逐个输入授权码后,单击<搜索&追加>按钮,获取授权信息。

输入授权码的时候,您可以通过复制粘贴或手工输入整个授权码字符串,也可以单击按钮,上传授权码的二维码图片(请确保上传的图片中包含了完整、清晰的二维码),由H3C License管理平台自动识别授权码。

¡     批量导入多个授权码。

单击<导入&追加>按钮,先“下载授权码Excel清单模版”,在模板中输入授权码后,上传Excel文件,一次导入多个授权码,获取多份授权信息。

(3)     选中需要激活的授权码。

(4)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绑定硬件设备页面。

2. 绑定硬件设备

(1)     输入设备信息。

¡     逐个绑定:单击按钮,逐个输入设备信息来分别将单个授权码和单台设备绑定。

¡     单击<批量录入设备>按钮将多个授权码和同一台设备绑定。

¡     通过<导出>、<导入>按钮批量将多个授权码和多台设备绑定。批量导入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选中授权信息并单击<导出>按钮,将所有选中的授权信息导出到一个Excel文档。

-     在Excel文档中录入设备信息。

-     单击<导入>按钮导入Excel文档,完成授权码和设备的批量绑定操作。

(2)     输入设备信息后,请阅读并勾选“我已了解:授权码与硬件设备绑定后,对应的授权就与硬件设备进行了绑定。进行绑定操作时,请确保输入信息的准确,以免因授权码与硬件设备的错误绑定,导致目标设备没有获得正确的授权。”。

(3)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用户数据录入页面。

3. 用户数据录入

执行该步骤输入用户信息,用于H3C License管理平台记录执行本次授权操作的用户信息。

请按照表7-1的要求输入用户信息,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确认并激活页面。

表7-1 用户信息描述表

参数名称

参数描述

是否必须填写

最终客户单位名称

使用授权的最终用户的单位名称

必填

申请单位名称

您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

必填

申请联系人姓名

您的姓名

必填

申请联系人电话

您的联系电话

必填

申请联系人E-mail

您的E-mail邮箱

注意

您的E-mail邮箱非常重要,用于接收H3C License管理平台生成的激活文件,请确保输入的邮箱地址正确并处于可用状态。

必填

申请联系人邮编

您所在位置的邮政编码

可选

申请联系人地址

您的联系地址

可选

项目名称

应用授权的项目名称

可选

验证码

网站显示的验证码,将网站显示的验证码直接输入即可,不需要区分大小写

必填

 

4. 确认并激活

(1)     请您核对授权信息和设备信息,确认无误后,阅读并勾选“已阅读并同意法律声明所述服务条款各项内容H3C授权服务门户法律声明”。

(2)     单击<确认并激活License>按钮。

(3)     再次核对授权信息和设备信息,单击<确定>按钮后,H3C License管理平台会自动生成激活文件,并将激活文件发送到“申请联系人E-mail”对应的邮箱。

(4)     获取激活信息,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激活信息:

¡     单击<获取激活信息>按钮,可将激活文件下载到登录PC。

¡     单击<批量获取激活信息>按钮,可一键获取本次申请激活操作申请到的所有激活文件。

¡     登录“申请联系人E-mail”对应的邮箱,查收激活文件。

提示

·     当您申请多个激活文件时,网站需要一定时间来生成激活文件,请根据H3C License管理平台的提示信息,通过“申请联系人E-mail”邮件获取激活文件,“确认并激活”页面将不再提供Web页面下载功能。

·     如果没有获取到激活文件,且使用授权码无法重新申请激活文件时,请联系H3C技术支持人员。

 

7.3  获取License授权

(1)     登录ADWAN控制器,单击[系统管理/License管理]菜单项,进入激活文件管理页面。

(2)     在该页面单击<注册License>按钮,在该页面单击<选择文件>按钮,选择保存在本地的License文件。

(3)     单击<确定>按钮,上传并安装选中的License文件。安装成功后在激活文件管理页面会显示所安装文件的基本信息,并可以通过“查看文件详情”了解文件所包含的授权资源信息。

(4)     License文件安装成功之后,ADWAN将自动获取所有授权信息。

 


8 卸载ADWAN控制器

(1)     卸载ADWAN之前需先关闭ADWAN控制器进程。关闭ADWAN控制器进程后用户当前业务会中断,请谨慎操作。

[root@localhost ~]# adwan stop

(2)     进入解压后的WAN_APP1000_H3C-version文件夹。version为软件版本号。

[root@localhost ~]# cd WAN_APP1000_H3C-E2106

(3)     执行uninstalladwan.sh脚本启动ADWAN控制器卸载向导。

[root@localhost WAN_APP1000_H3C-E2106]#./uninstalladwan.sh

(4)     在如下界面输入Y,确认卸载ADWAN控制器。当系统提示“ADWAN UnInstallation completed”时,表示ADWAN控制器卸载完成。

图8-1 卸载ADWAN控制器


9 升级ADWAN控制器

9.1  升级ADWAN控制器

请联系H3C技术支持工程师获取所需版本的软件包,并将升级软件包拷贝至服务器的待安装目录下,或使用FTP等文件传输协议将软件包上传到待安装目录下(以路径/root为例)。

说明

如果需要使用FTP、TFTP协议上传下载,请选择binary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以免损坏软件包。

 

(1)     升级ADWAN之前需先关闭ADWAN控制器进程。关闭ADWAN控制器后,持久化数据等仍然会保存在Datastore中,但是用户当前业务可能会中断,请谨慎操作。

[root@localhost ~]# adwan stop

(2)     进入ADWAN软件包(.tar.gz文件)的存放路径(以路径/root为例),解压ADWAN软件包。

[root@localhost ~]# tar -xvf WAN_APP1000_H3C-E2106.tar.gz

(3)     进入解压后的WAN_APP1000_H3C-version文件夹。

[root@localhost ~]# cd WAN_APP1000_H3C-E2106

(4)     执行安装脚本启动ADWAN控制器安装向导。

[root@localhost WAN_APP1000_H3C-E2106]# ./setup.sh

(5)     如出现下图所示界面,则ADWAN控制器安装向导启动成功。在该界面输入“Y”进入ADWAN控制器安装选项选择界面。

图9-1 ADWAN安装向导

 

(6)     如下图所示,在安装选项选择界面输入相应的选项(此处以2为例)升级ADWAN控制器,按照提示依次选择“Y”启动ADWAN控制器升级过程。升级过程中控制器会自动将原控制器的数据和配置备份保存到系统/opt/adwan-backup的相应目录下,且备份的文件将以备份时间命名。例如在/opt/adwan-backup目录下的adwan子目录中将保存系统备份的配置文件,备份文件可命名为20171206-11:38:40。两个安装选项的含义如下:

¡     选项1:在不卸载当前控制器的情况下对控制器进行不保留配置升级,升级后的控制器不会继承原控制器的配置。

¡     选项2:在不卸载当前控制器的情况下对控制器进行保留配置升级,升级后的控制器会继承原控制器的配置。

提示

·     系统不会自动清理备份文件。用户可根据需求到备份目录下手动清理较旧的文件以节省磁盘空间,在清理时建议保留最新的3~4个备份文件,以便控制器升级异常时可以及时进行配置恢复。如需进行配置恢复操作,请联系H3C技术服务工程师。

·     请不要在控制器升级过程中清理备份文件,以免导致文件备份失败。

 

图9-2 升级ADWAN

 

(7)     在安装路径选择界面,请输入ADWAN控制器安装的绝对路径,并按<Enter>键启动安装过程。如安装过程中未修改安装路径,请直接按<Enter>键。

 

(8)     在网卡选择界面,指定对应网卡的IP地址作为ADWAN控制器流采集功能使用的IP地址。网卡选择完成后,进入控制器集群配置界面。

 

(9)     在控制器集群配置界面,您可以选择使用原有集群配置以减少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当系统提示是否使用已存在的集群配置时,输入“Y”表示使用,输入“N”则需重新进行配置集群。

 

(10)     后续步骤请参照ADWAN控制器安装过程进行,当系统提示“ADWAN upgrading completed”时,表示ADWAN控制器升级完毕。

9.2  查看ADWAN控制器状态

在Linux系统下,请使用adwan status命令可以查看ADWAN状态。如显示Running,则表示控制器运行正常。

[root@localhost ~]# adwan status

Running ...


10 附录

10.1  ADWAN控制器及ODL占用端口说明

ADWAN控制器安装成功后,控制器及ODL会占用如下端口通信。当网络中存在防火墙等安全设备时,请注意放开端口限制,以免控制器运行出现问题。

表10-1 ADWAN控制器占用端口说明

端口号

协议类型

用途说明

80

TCP

用于Web页面服务

5555

TCP

用于控制器与License server通信

8185

TCP

用于Websocket服务

9992

UDP

用于Netstream协议

27017

TCP

MongoDB数据库占用

 

表10-2 ODL占用端口说明

端口号

协议类型

用途说明

161

UDP

SNMP

162

UDP

SNMP4SDN (only when started as root)

179

TCP

BGP

830

TCP

NETCONF SSH Southbound

1088

-

JMX access

1099

TCP

Karaf rmiRegistryPort

1790

TCP

BGP/PCEP

1830

TCP

NETCONF

2400

-

OSGi console

2550

TCP

ODL Clustering

2551

TCP

ODL Clustering

2552

TCP

ODL Clustering

4189

TCP

PCEP

4342

UDP

Lisp Flow Mapping

5005

TCP

JConsole

5666

-

ODL Internal clustering RPC

6633

TCP

OpenFlow

6640

-

OVSDB

6653

TCP

OpenFlow

7800

TCP

ODL Clustering

8000

-

Debug access

8080

TCP

OpenDaylight web portal

8101

TCP

KarafSSH

8181

TCP

MD-SAL RESTConf and DLUX

8383

TCP

NETCONF

12001

TCP

ODL Clustering

12345

TCP

BMP

44444

TCP

Karaf rmiServerPort

 

表10-3 其他端口占用说明

端口号

协议类型

用途说明

4004

TCP

进程监听

34343

TCP

XSQL

44285

-

进程监听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