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Flow日志配置
本章节下载: 16-Flow日志配置 (175.56 KB)
目 录
设备根据报文的5元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号)对用户访问网络的流进行分类统计,并生成用户流(Flow)日志。Flow日志目前主要用来记录用户访问网络所产生的NAT会话相关信息,包括5元组和发送、接收的字节数等。网络管理员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实时跟踪、记录、分析用户访问网络的情况。
Flow日志可以封装成UDP报文直接发送到日志主机,也可以发送到信息中心封装成系统日志,但由用户访问网络时会产生大量NAT会话日志,且系统日志传输格式为ASCII码,相比Flow日志的二进制格式传输效率低,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开发出Flow日志。
Flow日志根据日志信息所包含字段多少分为Flow1.0和Flow3.0两个版本。两种Flow日志的内容稍有不同,具体差别请参见表1-1和表1-2。
下表中介绍的字段是设备向日志主机方向发送的原始信息所包含的字段,可能与用户最终看到的信息格式有差异,最终显示格式与用户使用的日志解析工具有关,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表1-1 Flow1.0日志信息包含的字段
NAT转换前的源IP地址 |
|
NAT转换前的目的IP地址 |
|
NAT转换前的TCP/UDP源端口号 |
|
NAT转换前的TCP/UDP目的端口号 |
|
当Operator字段取值为6时,该字段为0 |
|
IP承载的协议类型 |
|
操作字,记录生成Flow日志的原因: · 0:保留不用 · 1:正常流结束 · 2:定时器超时老化 · 3:清除配置/配置变动引起的流老化 · 4:资源不足带来的流老化 · 5:保留不用 · 6:活跃流定期记录其连接情况 · 7:新的流创建触发强制删除原有流 · 8:流创建 · FE:其他 · 10~FE-1:以后扩充用 |
|
表1-2 Flow3.0日志信息包含的字段
IP承载的协议类型 |
|
操作字,记录生成Flow日志的原因: · 0:保留不用 · 1:正常流结束 · 2:定时器超时老化 · 3:清除配置/配置变动引起的流老化 · 4:资源不足带来的流老化 · 5:保留不用 · 6:活跃流定期记录其连接情况 · 7:新的流创建触发强制删除原有流 · 8:流创建 · FE:其他 · 10~FE-1:以后扩充用 |
|
IP报文版本 |
|
IPv4报文的Tos字段 |
|
NAT转换前的源IP地址 |
|
NAT转换后的源IP地址 |
|
NAT转换前的目的IP地址 |
|
NAT转换后的目的IP地址 |
|
NAT转换前的TCP/UDP源端口号 |
|
NAT转换后的TCP/UDP源端口号 |
|
NAT转换前的TCP/UDP目的端口号 |
|
NAT转换后的TCP/UDP目的端口号 |
|
流结束时间,以秒为单位,从1970/01/01 00:00开始计算 当Operator字段取值为6时,该字段为0 |
|
Reserved1、2、3 |
在配置Flow日志前需要通过nat log enable命令使能NAT日志功能,并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开启NAT新建、删除会话日志和活跃流日志功能,关于命令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中的“NAT”。
表1-3 Flow日志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Flow日志的版本 |
|||
配置Flow日志的源地址 |
|||
配置Flow日志的负载分担 |
|||
配置Flow日志输出方式 |
配置Flow日志输出到日志主机 |
||
配置Flow日志输出到信息中心 |
请根据日志接收设备的实际能力配置Flow日志的版本。
设备支持Flow1.0和Flow3.0两个版本,但同一时刻只能使用一个版本。所以,如果多次使用该命令配置版本,则最新的配置生效。
表1-4 配置Flow日志的版本
配置Flow日志报文的版本号 |
缺省情况下,Flow日志报文的版本号为1.0 |
Flow日志可以使用源地址来唯一标识报文的发送者,以便对Flow日志进行过滤。指定源地址后,当设备向日志主机发送Flow日志时,就使用这个唯一IP地址作为报文的源IP地址,而不是使用报文出接口的地址。
推荐将Flow日志报文的源地址配置为设备上Loopback接口的地址,以屏蔽某个物理接口状态改变对Flow日志报文的影响。
表1-5 配置Flow日志报文的源地址
配置Flow日志报文的源地址 |
userlog flow export source-ip { ip-address | ipv6 ipv6-address } |
缺省情况下,Flow日志报文的源地址为发送该报文的出接口IP地址 |
缺省情况下,每一条Flow日志会复制输出给所有已配置的Flow日志主机。
配置了Flow日志负载分担功能后,Flow日志按照会话源IP进行逐流负载分担,即源IP相同的会话对应的Flow日志始终发送到特定的一台日志主机。这样可以降低用户日志发送的压力,并减少冗余日志的处理。
在配置负载分担功能时请注意,如果配置的日志主机不可达,Flow日志仍会进行负载分担,但负载分担到不可达的日志主机的Flow日志将被丢弃。
表1-6 配置Flow日志的负载分担
配置Flow日志的负载分担 |
缺省情况下,Flow日志输出到所有已配置的日志主机 |
Flow日志有两种输出方式:
· 将Flow日志封装成UDP报文直接发送给网络中的日志主机。日志主机可以对Flow日志进行解析和分类显示,以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
· 将Flow日志输出到本设备的信息中心模块,再通过设置信息中心的输出参数,最终决定Flow日志的输出方向。关于信息中心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网络管理和监控配置指导”中的“信息中心”。
通常情况下,用户访问网络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NAT会话日志。系统日志传输格式为ASCII码,相比Flow日志的二进制格式传输效率低。所以,建议在日志量较小的情况下,使用输出到信心中心的方式。
Flow日志的两种输出方式互斥,同一时刻只能选择一种输出方式。如果同时配置了两种输出方式,则系统会自动选择输出到信息中心,而不会发送到日志主机。
表1-7 配置Flow日志输出到指定的日志主机
配置Flow日志输出到日志主机 |
userlog flow expor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host { hostname | ipv4-address | ipv6 ipv6-address } port udp-port |
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Flow日志主机的IP地址和UDP端口号 |
Flow日志输出至信息中心时,优先级为informational,即作为设备的一般提示信息。
表1-8 配置Flow日志输出到信息中心
配置Flow日志输出到信息中心 |
缺省情况下,Flow日志采用输出到日志主机的方式 |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配置后Flow日志的运行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reset命令可以清除Flow日志信息。
表1-9 Flow日志显示和维护
清除Flow日志的统计信息 |
reset userlog flow export |
如图1-1所示,用户通过在设备Device上的配置,从而实现在日志主机上(Log Host)对用户User的上网活动进行监控。
图1-1 配置Flow日志组网图
按组网图所示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并确保Device与User、Log Host之间路由可达。
# 开启NAT日志功能。
[Device] nat log enable
# 开启NAT新建、删除会话和活跃流的日志功能。
[Device] nat log flow-end
[Device] nat log flow-active 10
# 将Flow日志报文版本号设为3.0。
[Device] userlog flow export version 3
# 将Flow日志信息发送给Flow日志主机(地址为1.2.3.6:2000)。
[Device] userlog flow export host 1.2.3.6 port 2000
# 将2.2.2.2配置为承载Flow日志的UDP报文的源IP地址。
[Device] userlog flow export source-ip 2.2.2.2
[Device] quit
# 查看Flow日志的配置和统计信息。
<Device> display userlog export
Flow:
Export flow log as UDP Packet.
Version: 3.0
Source address: 2.2.2.2
Log load balance function: Disabled
Log host numbers: 1
Log host 1:
IP address/Port: 1.2.3.6/2000
Total logs/UDP packets exported: 112/87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