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08-系统分册

09-信息中心配置

本章节下载  (297.42 KB)

09-信息中心配置


1 信息中心配置

1.1  信息中心简介

1.1.1  信息中心概述

信息中心是系统的信息枢纽,它能够对所有的系统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为网络管理员和开发人员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和诊断网络故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信息中心的工作过程如下:

l              接收各模块生成的日志信息(log)、告警信息(trap)和调试信息(debug)。

l              根据用户设置的输出规则,将信息输出到信息通道。

l              根据信息通道和输出方向的关联,将信息输出到不同方向。

概括来说,信息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将3种信息,按照8个严重等级,分配到10个信息通道中,再输出到多个方向。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信息中心缺省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在信息中心开启时,特别是在处理信息较多时,由于信息分类、输出的原因,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1. 系统信息的分类

信息中心的系统信息共分为三类:

l              log类,日志类信息

l              trap类,告警类信息

l              debug类,调试类信息

2. 系统信息的八个等级

信息按严重性划分为八个等级,严重性由高到底的顺序依次为:emergencies、alerts、critical、errors、warnings、notifications、informational和debugging。根据信息级别输出信息时,将会输出信息级别高于或等于所设置级别的信息。比如,输出规则中指定允许级别为informational的信息输出,则级别为emergencies~informational的信息均可以输出。

表1-1 信息级别列表

信息级别

数值

描述

emergencies

0

系统不可用信息

alerts

1

需要立刻做出反应的信息

critical

2

严重信息

errors

3

错误信息

warnings

4

警告信息

notifications

5

正常出现但是重要的信息

informational

6

需要记录的通知信息

debugging

7

调试过程产生的信息

 

3. 系统信息的七个输出方向和十个通道

系统可以向以下七个方向发送系统信息:控制台(console)、监视终端(monitor)、日志缓冲区(logbuffer)、日志主机(loghost)、告警缓冲区(trapbuffer)、SNMP模块和日志文件(logfile)七个方向。

系统支持十个通道,缺省情况下,0~5、9七个通道已经定义了通道名、输出规则和输出方向。可以通过命令改变通道名、输出规则和输出方向,用户还可以在不改变七个通道缺省配置的情况下,配置6、7、8这三个富余通道,将他们与输出方向关联,以便对输出的系统信息实施配置的过滤规则。

表1-2 系统信息的通道和输出方向

通道编号

通道的缺省名称

通道的缺省输出方向

说明

0

console

控制台

可以接收log、trap、debug信息

1

monitor

监视终端

可以接收log、trap、debug信息,方便远程维护

2

loghost

日志主机

可以接收log、trap、debug信息,通常系统信息在日志主机以文件的方式存储,以便查询

3

trapbuffer

告警缓冲区

可以接收trap信息,是设备内部的一块缓存,用于记录信息

4

logbuffer

日志缓冲区

可以接收log和debug信息,是设备内部的一块缓存,用于记录信息

5

snmpagent

SNMP模块

可以接收trap信息

6

channel6

未指定

可以接收log、trap、debug信息

7

channel7

未指定

可以接收log、trap、debug信息

8

channel8

未指定

可以接收log、trap、debug信息

9

channel9

日志文件

可以接收log、trap、debug信息

 

七个方向的设置相互独立,但首先需要开启信息中心,其余的设置才会生效。

 

4. 按来源模块输出系统信息

系统由众多的协议模块、单板驱动程序、配置模块构成,系统信息可按来源模块进行划分,并过滤输出。系统支持的来源模块可以通过info-center source 命令的帮助信息获取。

5. 系统信息的缺省输出规则

缺省输出规则规定了各个输出方向可以输出的信息模块、输出的信息类型以及输出的信息级别,如表1-3所示。该表表明,缺省情况下:

l              允许所有模块的所有log信息发往日志文件;允许所有模块的高于或等于informational级别的log信息发往日志主机;允许所有模块的高于或等于warnings级别的log信息发往控制台、监视终端和日志缓冲区;所有模块的所有log信息不允许发往告警缓冲区和SNMP模块方向。

l              允许所有模块的所有Trap信息发往控制台、监视终端、日志主机和日志文件;允许所有模块的高于或等于warnings级别的Trap信息发往告警缓冲区和SNMP模块;所有模块的所有Trap信息不允许发往日志缓冲区方向。

l              允许所有模块的所有debug信息发往控制台和监视终端;所有模块的所有debug信息不允许发往日志主机、告警缓冲区、日志缓冲区、SNMP模块和日志文件。

表1-3 输出方向的缺省输出规则

输出方向

允许输出的模块

LOG

TRAP

DEBUG

开关

级别

开关

级别

开关

级别

控制台

default(所有模块)

warnings

debugging

debugging

监视终端

default(所有模块)

warnings

debugging

debugging

日志主机

default(所有模块)

informational

debugging

debugging

告警缓冲区

default(所有模块)

informational

warnings

debugging

日志缓冲区

default(所有模块)

warnings

debugging

debugging

SNMP模块

default(所有模块)

debugging

warnings

debugging

日志文件

default(所有模块)

debugging

debugging

debugging

 

1.1.2  系统信息的格式

系统信息的格式如下:

<priority>timestamp sysname module/level/digest:content

对应的中文格式为:

<优先级>时间戳 主机名 模块名/信息级别/信息摘要:信息文本

l    以上格式中的尖括号(< >)、空格、斜杠(/)、冒号(:)是必须的。

l    <优先级>前面会有百分号(%)或井字符号(#)或米字符号(*),分别代表该条信息是日志信息或告警信息或调试信息。这些符号与“<”符号间有一个空格。

l    该格式是系统信息的标准格式。信息发送到日志主机后,最终显示格式与使用的日志查看工具有关,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输出到日志主机的日志格式举例如下:

% <188>Sep 28 15:33:46:235 2005 MyDevice SHELL/4/LOGIN: Console login from con0

下面对每一个字段做详细说明。

1. 优先级

优先级的计算按如下公式:facility*8+severity。Facility表示工具名称,在设置日志主机相关参数的时候可以设置,参数取值为local0~local7,对应的十进制数值为16~23,缺省取值为local7。主要用于在日志主机端标志不同的日志来源,查找、过滤对应日志源的日志。severity(信息级别)的取值范围为0~7,信息级别具体含义请参见表1-1

优先级与时间戳之间没有任何字符。优先级只有在信息发送到日志主机上时才有效。

2. 时间戳

时间戳记录了系统信息产生的时间,方便用户查看和定位系统事件。用户可使用info-center timestamp命令设置是否带时间戳,以及所带时间戳的格式。发往日志主机的系统信息的时间戳不带毫秒信息,发送到其它方向的系统信息会精确到毫秒。

时间戳与主机名之间以一个空格隔开。

3. 主机名

主机名是本机的系统名。用户可使用sysname命令修改主机名(具体配置请参见“系统分册”中的“系统基本配置命令”)。

主机名与模块名之间以一个空格隔开。

4. 模块名

该字段表示产生信息的功能模块的名称。模块列表可以通过在系统视图下输入命令info-center source 查看到。

模块名与信息级别之间以一个斜杠(/)隔开。

5. 信息级别(severity)

系统信息的级别共分为8级,从0~7,它们的定义和说明请参见表1-1。各模块生成的系统信息的级别在开发阶段已经确定,用户不能更改,但可以使用info-center source命令选择指定级别的信息输出。

信息级别与信息摘要之间以一个斜杠(/)隔开。

6. 信息摘要

信息摘要是一个不超过32个字符的字符串,表示该信息的内容大意。

信息摘要与信息文本之间以一个冒号(:)隔开。

7. 信息文本

信息文本表示了该条系统信息的具体内容。

1.2  配置信息中心

1.2.1  信息中心配置任务简介

表1-4 信息中心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说明

详细配置

配置信息发送到控制台

可选

1.2.2 

配置信息发送到监视终端

可选

1.2.3 

配置信息发送到日志主机

可选

1.2.4 

配置信息发送到告警缓冲区

可选

1.2.5 

配置信息发送到日志缓冲区

可选

1.2.6 

配置信息发送到SNMP模块

可选

1.2.7 

配置信息保存到日志文件

可选

1.2.8 

配置同步信息输出功能

可选

1.2.9 

 

1.2.2  配置信息发送到控制台

1. 配置信息发送到控制台

表1-5 配置信息发送到控制台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开启信息中心

info-center enable

可选

缺省情况下,信息中心处于开启状态

为指定编号的信息通道命名

info-center channel channel-number name channel-name

可选

通道的缺省名称请参见表1-2

设置系统向控制台输出信息的通道

info-center console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使用0号(console)通道向控制台输出信息

配置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

info-center source { module-name | default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debu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lo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trap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请参见1.1.1  5.

设置时间戳输出格式

info-center timestamp { debugging | log | trap } { boot | date | non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log、trap和debug信息的时间戳输出格式均为date格式

 

2. 开启控制台对系统信息的显示功能

在配置将系统信息发送到控制台后,为了能在控制台上观察到输出的信息,还要开启控制台对相应信息的显示功能。请在用户视图下进行以下操作。

表1-6 开启控制台对系统信息的显示功能

操作

命令

说明

开启控制台对系统信息的监视功能

terminal monitor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控制台的监视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监视终端的监视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开启控制台对调试信息的显示功能

terminal debugging

必选

缺省情况下,控制台对调试信息的显示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开启控制台对日志信息的显示功能

terminal logging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控制台对日志信息的显示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开启控制台对告警信息的显示功能

terminal trapping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控制台对告警信息的显示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1.2.3  配置信息发送到监视终端

系统信息可以发往控制台,也可以发往监视终端。监视终端是指以AUX、VTY类型用户界面登录的用户终端。

1. 配置信息发送到监视终端

表1-7 配置信息发送到监视终端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开启信息中心

info-center enable

可选

缺省情况下,信息中心处于开启状态

为指定编号的信息通道命名

info-center channel channel-number name channel-name

可选

通道的缺省名称请参见表1-2

设置系统向监视终端输出系统信息的通道

info-center monitor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使用1号(monitor)通道向监视终端输出系统信息

配置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

info-center source { module-name | default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debu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lo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trap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请参见1.1.1  5.

设置时间戳输出格式

info-center timestamp { debugging | log | trap } { boot | date | non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log、trap和debug信息的时间戳输出格式均为date格式

 

2. 开启监视终端对系统信息的显示功能

在配置将系统信息发送到监视终端后,为了能在监视终端上观察到输出的信息,还要开启监视终端对相应信息的显示功能。

表1-8 开启监视终端对系统信息的显示功能

操作

命令

说明

开启监视终端对系统信息的监视功能

terminal monitor

必选

缺省情况下,控制台的监视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监视终端的监视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开启监视终端对调试信息的显示功能

terminal debugging

必选

缺省情况下,监视终端对调试信息的显示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开启监视终端对日志信息的显示功能

terminal logging

可选

缺省情况下,监视终端对日志信息的显示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开启监视终端对告警信息的显示功能

terminal trapping

可选

缺省情况下,监视终端对告警信息的显示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1.2.4  配置信息发送到日志主机

表1-9 配置信息发送到日志主机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开启信息中心

info-center enable

可选

缺省情况下,信息中心处于开启状态

为指定编号的信息通道命名

info-center channel channel-number name channel-name

可选

通道的缺省名称请参见表1-2

指定日志主机,设置系统向日志主机输出信息时的参数

info-center loghost host-ip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facility local-number ]*

必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不向日志主机输出信息。如果使能系统向日志主机输出信息,则系统默认使用2号(loghost)通道

配置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

info-center source { module-name | default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debu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lo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trap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请参见1.1.1  5.

配置使用指定接口发送日志信息

info-center loghost sour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可选

缺省情况下,将根据路由来确定发送日志信息的出接口

设置发往日志主机的系统信息的时间戳输出格式

info-center timestamp loghost { date | no-year-date | non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发往日志主机的系统信息的时间戳输出格式为date格式

 

1.2.5  配置信息发送到告警缓冲区

用户可以设置将log、trap和debug三种类型的信息发送给告警缓冲区,但告警缓冲区只接收trap信息,其它类型的信息将被丢弃。

 

表1-10 配置信息发送到告警缓冲区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开启信息中心

info-center enable

可选

缺省情况下,信息中心处于开启状态

为指定编号的信息通道命名

info-center channel channel-number name channel-name

可选

通道的缺省名称请参见表1-2

设置系统向告警缓冲区输出信息以及相关参数

info-center trapbuffer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size buffersize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使用3号(trapbuffer)通道向告警缓冲区输出信息,缓冲区可存储256条信息

配置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

info-center source { module-name | default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debu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lo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trap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请参见1.1.1  5.

设置时间戳输出格式

info-center timestamp { debugging | log | trap } { boot | date | non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log、trap和debug信息的时间戳输出格式均为date格式

 

1.2.6  配置信息发送到日志缓冲区

用户可以设置将log、trap和debug三种类型的信息发送给日志缓冲区,但日志缓冲区只能接收log和debug信息,trap信息将被丢弃。

 

表1-11 配置信息发送到日志缓冲区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开启信息中心

info-center enable

可选

缺省情况下,信息中心处于开启状态

为指定编号的信息通道命名

info-center channel channel-number name channel-name

可选

通道的缺省名称请参见表1-2

设置系统向日志缓冲区输出信息以及相关参数

info-center logbuffer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size buffersize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使用4号(logbuffer)通道向日志缓冲区输出信息,缓冲区可存储512条信息

配置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

info-center source { module-name | default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debu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lo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trap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请参见1.1.1  5.

设置时间戳输出格式

info-center timestamp { debugging | log | trap } { boot | date | non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log、trap和debug信息的时间戳输出格式均为date格式

 

1.2.7  配置信息发送到SNMP模块

用户可以设置将log、trap和debug三种类型的信息发送给SNMP模块,但SNMP模块只接收trap信息,其它类型的信息将被丢弃。

 

为了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通常会将Trap信息发送到SNMP网络管理工作站(NMS)。此时,首先需要将信息发送给SNMP模块,再设置SNMP模块Trap发送参数,对Trap报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详细介绍请参见“系统分册”中的“SNMP配置”)。

表1-12 配置信息发送到SNMP模块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开启信息中心

info-center enable

可选

缺省情况下,信息中心处于开启状态

为指定编号的信息通道命名

info-center channel channel-number name channel-name

可选

通道的缺省名称请参见表1-2

设置系统向SNMP模块输出信息的通道

info-center snmp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使用5号(snmpagent)通道向SNMP模块送系统信息

配置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

info-center source { module-name | default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debu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log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trap { level severity | state state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系统信息的输出规则请参见1.1.1  5.

设置时间戳输出格式

info-center timestamp { debugging | log | trap } { boot | date | non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log、trap和debug信息的时间戳输出格式均为date格式

 

1.2.8  配置信息保存到日志文件

通过日志文件(logfile)特性,用户可以将系统产生的日志信息,按照指定的频率保存到该设备的指定路径下,便于用户在本地随时查看历史操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日志在保存到日志文件前,先保存在日志文件缓冲区(logfile buffer)。系统会按照指定的频率将缓冲区的内容写入日志文件,频率一般配置为24小时,在设备比较空闲的时候(比如清晨)进行保存,用户也可以手工触发保存。成功保存后,保存前日志文件缓冲区里的内容会被清空。

表1-13 配置信息保存到日志文件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开启日志文件特性

info-center logfile enable

可选

缺省情况下,日志文件特性处于开启状态

设置自动保存日志文件的频率

info-center logfile frequency freq-sec

可选

设备自动保存日志文件的频率缺省值为86400秒

设置日志文件最大能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

info-center logfile size-quota size

可选

缺省值为1MB

设置存储日志文件的目录

info-center logfile switch-directory dir-name

可选

缺省情况下,存放日志文件的目录为CF卡根目录下的logfile目录

手动将日志文件缓冲区中的内容保存到日志文件

logfile save

可选

任意视图均可执行

缺省情况下,系统将按照info-center logfile frequency命令所设置的频率自动保存日志文件

 

l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info-center logfile size-quota设置的日志文件的大小最小不能低于1MB,最大不能超过10MB。

l    info-center logfile switch-directory命令通常用于日志文件的备份或者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其配置会在设备重启或主备倒换后失效。

 

1.2.9  配置同步信息输出功能

同步信息输出是指当用户在输入时有日志、告警、调试等系统信息输出,则在输出后会回显命令行提示符(在命令编辑状态回显提示符,交互状态回显“[Y/N]”字符串)和用户已有的输入。

此功能用于用户在进行操作(操作还没有完成)却被大量的系统信息打断时,回显用户的上一步操作,用户可以接着执行上一步的操作。

表1-14 配置同步信息输出功能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打开同步信息输出功能

info-center synchronous

必选

缺省情况下,同步信息输出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l    在当前命令行提示符下,如果用户没有任何输入,此时若有日志等系统信息输出,输出后将不会回显命令行提示符;

l    当处在交互状态,需要用户输入一些交互信息时(非Y/N确认信息),因为情况各异,所以若有系统信息输出,输出后不再回显提示信息,而只是将用户已有的输入换行打印出来。

 

1.3  信息中心显示和维护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配置后信息中心的运行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reset logbufferreset trapbuffer命令可以分别将日志缓冲区和告警缓冲区的统计信息清除。

表1-15 信息中心显示和维护

操作

命令

显示信息通道的信息

display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显示各个输出方向的信息

display info-center

显示系统日志缓冲区的状态和缓冲区记录的日志信息

display logbuffer [ reverse ] [ level severity | size buffersize | slot slotnum]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显示系统日志缓冲区的概要信息

display logbuffer summary [ level severity | slot slotnum ] *

显示日志文件缓冲区内容

display logfile buffer

显示日志文件配置

display logfile summary

显示系统告警缓冲区的状态和缓冲区记录的告警信息

display trapbuffer [ reverse ] [ size buffersize ]

清除日志缓冲区内的信息

reset logbuffer

清除告警缓冲区内的信息

reset trapbuffer

 

1.4  信息中心典型配置举例

1.4.1  日志发送到Unix日志主机的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l              将系统的日志信息发送到Unix日志主机;

l              日志主机的IP地址为1.2.0.1/16;

l              信息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信息将会发送到日志主机上;

l              允许输出日志信息的模块为ARP和IP。

2. 组网图

图1-1 配置信息中心组网图(Unix日志主机)

 

3. 配置步骤

配置前请确保Device和PC之间路由可达,具体配置步骤略。

(1)        设备上的配置

# 开启信息中心。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fo-center enable

# 将IP地址为1.2.0.1/16的主机用作日志主机,使用loghost通道发送信息(可选,系统缺省为loghost通道),使用local4作为日志主机记录工具。

[Sysname] info-center loghost 1.2.0.1 channel loghost facility local4

# 关闭loghost通道所有模块log、trap、debug信息的输出开关。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default channel loghost debug state off log state off trap state off

由于系统对各通道允许输出的系统信息的缺省情况不一样,所以配置前必须将所有模块的需求通道(本例为loghost)上log、trap、debug信息的输出开关关闭,再根据当前的需求配置输出规则,以免输出太多不需要的信息。

 

# 配置输出规则:允许ARP和IP模块的、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信息输出到日志主机(注意:允许输出信息的模块由产品决定)。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arp channel loghost log level informational state on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ip channel loghost log level informational state on

(2)        日志主机上的配置

下面的配置示例是在SunOS 4.0上完成的,在其它厂商的Unix操作系统上的配置操作基本类似。

第一步:以超级用户(root)的身份登录日志主机。

第二步:在/var/log/路径下为Device创建同名日志文件夹Device,在该文件夹创建文件info.log,用来存储来自Device的日志。

# mkdir /var/log/Device

# touch /var/log/Device/info.log

第三步:编辑文件/etc/syslog.conf,添加以下内容。

# Device configuration messages

local4.info    /var/log/Device/info.log

以上配置中,local4表示日志主机接收日志的工具名称,info表示信息级别。Unix系统会把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记录到/var/log/Device/info.log文件中。

在编辑/etc/syslog.conf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l    注释必须独立成行,并以字符#开头。

l    在文件名之后不得有多余的空格。

l    /etc/syslog.conf中指定的工具名称及信息级别与设备上info-center loghostinfo-center source命令的相应参数的指定值要保持一致,否则日志信息可能无法正确输出到日志主机上。

 

第四步:当日志文件info.log建立且/etc/syslog.conf文件被修改之后,应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系统守护进程syslogd的进程号,中止syslogd进程,并重新用-r选项在后台启动syslogd,使修改后配置生效。

# ps -ae | grep syslogd

147

# kill -HUP 147

# syslogd -r &

进行以上操作之后,系统就可以在相应的文件中记录日志信息了。

1.4.2  日志发送到Linux日志主机的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l              系统的日志信息发送到Linux日志主机上,日志主机的IP地址为1.2.0.1/16;

l              信息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信息将会发送到日志主机上;

l              所有模块均允许输出日志信息。

2. 组网图

图1-2 配置信息中心组网图(Linux日志主机)

 

3. 配置步骤

配置前请确保Device和PC之间路由可达,具体配置步骤略。

(1)        设备上的配置

# 开启信息中心。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fo-center enable

# 将IP地址为1.2.0.1/16的主机用作日志主机,使用loghost通道发送信息(可选,系统缺省为loghost通道),使用local5作为日志主机记录工具。

[Sysname] info-center loghost 1.2.0.1 channel loghost facility local5

# 关闭loghost通道所有模块log、trap、debug信息的输出开关。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default channel loghost debug state off log state off trap state off

由于系统对各通道允许输出的系统信息的缺省情况不一样,所以配置前必须将所有模块的需求通道(本例为loghost)上log、trap、debug信息的输出开关关闭,再根据当前的需求配置输出规则,以免输出太多不需要的信息。

 

# 配置输出规则:允许所有模块、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信息输出到日志主机。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default channel loghost log level informational state on

(2)        日志主机上的配置

第一步:以超级用户(root)的身份登录日志主机。

第二步:在/var/log/路径下为Device创建同名日志文件夹Device,在该文件夹创建文件info.log,用来存储来自Device的日志。

# mkdir /var/log/Device

# touch /var/log/Device/info.log

第三步:编辑文件/etc/syslog.conf,添加以下内容。

# Device configuration messages

local5.info    /var/log/Device/info.log

以上配置中,local5表示日志主机接收日志的工具名称,info表示信息级别。Linux系统会把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记录到/var/log/Device/info.log文件中。

在编辑/etc/syslog.conf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l    注释必须独立成行,并以字符#开头。

l    在文件名之后不得有多余的空格。

l    /etc/syslog.conf中指定的工具名称及信息级别与设备上info-center loghostinfo-center source命令的相应参数的指定值要保持一致,否则日志信息可能无法正确输出到日志主机上。

 

第四步:当日志文件info.log建立且/etc/syslog.conf文件被修改之后,应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系统守护进程syslogd的进程号,中止syslogd进程,并重新用-r选项在后台启动syslogd,使修改后配置生效。

# ps -ae | grep syslogd

147

# kill -9 147

# syslogd -r &

对Linux日志主机,必须保证syslogd进程是以-r选项启动。

 

进行以上操作之后,系统就可以在相应的文件中记录日志信息了。

1.4.3  日志发送到控制台的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l              将信息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信息发送到控制台上;

l              允许输出日志信息的模块为ARP和IP。

2. 组网图

图1-3 配置信息中心组网图(控制台)

 

3. 配置步骤

# 开启信息中心。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nfo-center enable

# 使用console通道向控制台输出日志信息(可选,缺省情况下系统向控制台输出信息的通道就为console通道)。

[Sysname] info-center console channel console

# 关闭控制台通道所有模块log、trap、debug信息的输出开关。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default channel console debug state off log state off trap state off

由于系统对各通道允许输出的系统信息的缺省情况不一样,所以配置前必须将所有模块的需求通道(本例为console)上log、trap、debug信息的输出开关关闭,再根据当前的需求配置输出规则,以免输出太多不需要的信息。

 

# 配置输出规则:允许ARP和IP模块的、级别高于等于informational的日志信息输出(注意:允许输出的信息模块由产品决定)。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arp channel console log level informational state on

[Sysname] info-center source ip channel console log level informational state on

[Sysname] quit

# 打开终端显示功能(可选,缺省已经打开了该功能)。

<Sysname> terminal monitor

% Current terminal monitor is on

<Sysname> terminal logging

% Current terminal logging is on

以上命令配置成功后,如果指定的模块产生了日志信息,信息中心会自动把这些日志发送到控制台,在控制台的屏幕上显示。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