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 关于我们

H3C IG530物联网网关 配置指导(R1113)-6W102

01-正文

本章节下载 01-正文  (3.37 MB)

docurl=/cn/Service/Document_Software/Document_Center/IoT/IOT_gateway/H3C_IG500/Configure/User_Manual/H3C_IG530_CG/202309/1934199_30005_0.htm

01-正文


1 登录设备

说明

本文档不严格与具体软、硬件版本对应,如果使用过程中与设备实际情况有差异,请以设备实际情况为准。

 

1.1  登录设备方式介绍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Console口登录设备进行配置,也可以通过SSH、Telnet或者Web登录设备,登录方式如下:

·     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登录时,需要连接Console口到终端,波特率配置为115200,数据位为8,然后通过终端仿真程序与设备建立连接,默认用户名为h3c,密码为admin。

·     通过SSH或者Telnet登录设备时,需要保证终端与设备网络互通,默认用户名为h3c,密码为admin。

·     通过Web登录设备时,设备出厂时已经默认启用了HTTPS服务,并且设置了默认的Web登录信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默认登录信息通过HTTPS服务登录设备的Web页面。默认的Web登录信息包括:设备的IP地址为https://192.168.0.2,密码为admin。

1.2  Web网管使用限制

·     Web网管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Linux和MAC OS。

·     建议使用如下64位浏览器访问Web网管:Microsoft EDGE 80及以上版本、Google Chrome 75及以上版本、Safari 14及以上版本、Firefox 70及以上版本,使用其它浏览器访问可能会不支持或显示效果不佳。

·     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防火墙会对TCP连接数进行限制,使用Web网管时偶尔会出现无法打开Web网管页面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关闭Windows自带的防火墙。

·     设备的软件版本变化后,再通过Web网管登录设备时,建议先清除浏览器的缓存数据,否则Web网管的内容可能无法正确显示。

·     建议同时只打开一个页面进行配置和管理,否则可能造成页面配置无法下发等问题。

1.3  登录Web网管

1.3.1  登录Web网管的准备

(1)     连接设备和PC,使用以太网线将PC和设备上任意LAN口相连。

(2)     为PC配置IP地址,手动修改PC的IP地址为192.168.0.0/24网段内的任意地址(除192.168.0.2),例如192.168.0.100,以保证与设备网络互通。

图1-1 配置PC的IP地址

 

说明

如果忘记设备的IP地址,可以通过Console口登录设备,在命令行下通过display ip命令查看当前IP地址。

 

1.3.2  登录Web网管

(1)     在PC上运行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设备地址(本文以通过Chrome 浏览器访问https://192.168.0.2为例),回车后点击“高级按钮”,然后点击“继续前往192.168.0.2(不安全)”,即可进入设备的Web登录页面。

图1-2 登录Web网管

 

(2)     在Web登录页面输入缺省密码“admin”,点击<登录>按钮,页面弹出“修改默认管理员密码”对话框。首次登陆需要修改默认管理员密码,点击<确认>按钮完成配置。

图1-3 修改默认管理员密码

 

说明

修改管理员密码后,Console口本地登录、SSH登录和Telnet登录密码也同时生效。

 

(3)     使用新的管理员密码重新登录设备,进入设备的Web网管主页。

图1-4 Web网管主页

 

 

(4)     在Web网管主页点击应用图标可以进入应用,设备默认显示“网管系统”和“自定义应用”两个图标。

¡     用户可以在“网管系统”应用中完成对IG530的管理。

¡     用户可以在“自定义应用”中上传.tar镜像文件和.yml配置文件,实现自定义应用的功能。

1.4  修改管理员密码

(1)     在图1-4Web网管主页,点击右上角图标,选择“修改密码”。

(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的管理员密码,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修改管理员密码后,请重新登录Web网管。

图1-5 修改登录密码

 

说明

修改管理员密码后,Console口本地登录、SSH登录和Telnet登录密码也同时生效。

 

1.5  查看设备制造信息

设备支持在命令行下通过display info命令和通过Web网管两种方式查看设备制造信息。

图1-4Web网管主页,点击图标,可以通过Web网管查看设备制造信息。

图1-6 设备制造信息

 

1.6  退出Web网管

图1-4Web网管主页,点击图标,选择“退出”即可退出Web网管。

图1-7 退出Web网管

 

 


2 配置网管系统

2.1  概览

2.1.1  进入概览页面

图1-4Web网管主页,点击网管系统图标,进入网管系统的概览页面。

图2-1 网管系统的概览页面

 

2.1.2  快捷方式

用户可以在快捷方式栏查看设备的网络配置、服务管理、诊断工具、日志信息、配置备份、重启和关机功能。点击快捷方式图标,可以跳转到配置页面进行配置,例如:点击网络配置图标,跳转到“网络配置”页面。

图2-2 快捷方式栏

 

2.1.3  设备概览

用户可以通过设备概览栏的组网图查看接入到物联网关的设备节点在线/离线信息统计。

点击云平台图标,可以在弹出的页面配置云端MQTT连接地址,该地址需要与部署的物联网平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一致。

图2-3 云端连接配置

 

2.1.4  设备信息

用户可以在设备信息栏查看设备的系统健康评估、当前告警信息统计、服务运行信息统计、当前系统时间、系统运行时间和IP地址信息。

·     鼠标放置于图标上,查看告警信息的具体内容。

·     鼠标放置于图2-1Web网管页面的图标上,查看当前告警信息的数量。

·     点击当前信息后的“紧急”、“危险”、“警告”和“报告”字样,可以跳转到“日志信息”页面,查看对应级别的告警信息,例如:点击“危险1”,跳转到“日志信息”页面,查看1条危险告警信息的具体内容。

·     点击服务信息后的“运行中”和“已停止”字样,可以跳转到“服务管理”页面,对设备的服务进行管理。

·     点击图标,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配置Internet时间同步或手动配置系统时间。

图2-4 设备信息栏

 

2.1.5  返回Web网管主页

图2-1Web网管页面,点击左上角图标,可以返回Web网管主页。

2.2  网络

2.2.1  网络配置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网络/网络配置],用户可以在“网络配置”页面查看LAN口信息、开启LAN4口对外供电、查看或修改设备的IP地址等操作。

1. 修改本机地址

(1)     点击<编辑>按钮配置设备的IP类型、连接类型、IP地址和子网掩码等参数,设备支持固定IP地址与自动获取IP地址两种连接类型。

图2-5 修改设备的IP地址

 

(2)     配置完成后,点击<确认>按钮完成操作。

说明

·     本机地址即设备的管理地址,默认的IP地址为192.168.0.2。

·     修改本机地址后,请使用修改后的IP地址重新登录设备的Web网管。

 

2. 配置LAN4接口的供电功能

用户可以打开或关闭设备LAN4口的供电功能,该接口目前仅支持对T320M或者T320MX供电。

注意

开启LAN4接口的供电功能时,接口可以输出24VDC,限流1A,开启前请确认连接的设备是否需要供电,以免损坏连接的设备。

 

图2-6 打开LAN4口的供电功能

 

2.2.2  网络服务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网络/网络服务],用户可以在“网络服务”页面配置设备远程连接开关和DHCP服务。

1. 远程开关

设备支持SSH和Telnet两种远程连接服务,用户可以打开或关闭远程连接服务,默认SSH为开启状态,Telnet为关闭状态,远程连接默认的用户名为h3c,密码为admin。

图2-7 配置SSH和Telnet远程连接服务

 

2. DHCP服务

设备默认关闭DHCP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打开或关闭DHCP服务,配置DHCP服务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在DHCP服务器栏点击<编辑>按钮,配置地址池起始地址、地址池结束地址、地址租期和网关等DHCP服务参数。

图2-8 配置DHCP服务

 

说明

·     物联接入地址和物联接入域名是设备的地址与域名,用于物联网设备通过MQTT服务接入设备,物联接入地址默认为192.168.0.2,物联接入域名默认为aiot.h3c.com。

·     当物联接入地址和物联接入域名同时存在时,物联网设备优先使用物联接入地址。

 

(2)     配置完成后,点击<确认>按钮完成操作。

(3)     打开DHCP服务器开关,开启DHCP服务。

(4)     用户可以在DHCP设备栏查看DHCP客户端的主机名、MAC地址、IP地址和DHCP租约到期时间。点击<刷新>按钮刷新DHCP客户端相关信息。

图2-9 查看DHCP客户端相关信息

 

2.2.3  诊断工具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网络/诊断工具],用户可以在“诊断工具”页面使用Ping工具或Tracert工具测试网络连通性。

1. Ping工具

用户可以通过Ping功能完成网络连通性测试。

图2-10 Ping工具

 

2. Tracert工具

通过使用Traceroute功能,用户可以查看IP报文从源端到达目的端所经过的三层设备,从而检查网络连接是否可用。当网络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使用该功能分析出现故障的网络节点。

图2-11 Tracert工具

 

2.3  业务

2.3.1  服务管理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业务/服务管理],用户可以在“服务管理”页面查看不同应用的服务的运行状态、运行时间等信息,并对服务进行重启、升级、删除和停止的操作。

1. 查看服务的运行状态

(1)     在“服务管理”页面查看服务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时间。

图2-12 查看运行状态与运行时间

 

 

(2)     点击服务列表中操作列的<查看>按钮,进入服务信息页面,点击“监控信息”页签,查看服务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和内存使用率等监控信息。

图2-13 查看服务的监控信息

 

(3)     点击“日志信息”页签,查看服务的日志信息。

图2-14 查看服务的日志信息

 

2. 重启服务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要重启的服务,点击<更多>按钮,在下拉框中选择“重启”选项,重启服务。

图2-15 重启服务

 

3. 升级服务

升级服务的操作步骤为:

(1)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要升级的服务,点击<更多>按钮,在下拉框中选择“升级”选项。

(2)     在弹出的“服务升级”对话框中上传服务的镜像文件或容器配置文件,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2-16 升级服务

 

说明

自定义应用的镜像文件和容器配置文件的详细信息请参见“配置自定义应用”。

 

4. 删除服务

删除服务的操作步骤为:

(1)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要删除的服务,点击<更多>按钮,在下拉框中选择“删除”选项,系统自有服务不允许删除。

(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2-17 删除服务

 

 

5. 停止服务

在服务列表中选择要停止的服务,点击<更多>按钮,在下拉框中选择“停止”选项,停止服务。

图2-18 停止服务

 

2.3.2  拓扑管理

1. 进入拓扑管理页面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业务/拓扑管理],用户可以在“拓扑管理”页面管理接入到IG530的物联网设备。点击右上角的图标切换为列表视图,点击图标切换回拓扑视图。

图2-19 拓扑视图

 

图2-20 列表视图

 

表2-1 IG530支持的网关设备

网关设备

工作节点

T系列网关

根节点

T系列接入单元

子节点

 

说明

·     建议IG530管理的根节点和子节点总数不超过500个。

·     目前IG530不支持连接IG系列网关。

 

2. 添加设备

(1)     添加设备前需要将物联网设备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IG530,配置IG530为网关设备的DHCP Server,物联接入地址指定为IG530的地址,物联网设备获取到IG530的地址后才能在IG530完成上线。

(2)     添加设备的操作步骤如下:

¡     在拓扑视图打开“自动上线”开关,或在列表视图的“节点”页签下打开“自动上线”开关,根节点设备可以自动完成添加与上线操作,为确保网络安全,5分钟后会自动关闭自动上线功能。

图2-21 拓扑视图下打开自动上线

 

图2-22 列表视图下打开自动上线

 

¡     在拓扑视图点击<添加设备>按钮,或在列表视图的“节点”页签下点击<添加设备>按钮,进入自动添加弹出的对话框页面,经过5秒的扫描时间后,会展示出当前网络内扫描到的未添加设备信息,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勾选相应的设备信息进行添加,添加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2-23 自动添加设备

 

 

¡     在拓扑视图点击<添加设备>按钮,或在列表视图的“节点”页签下点击<添加设备>按钮,再点击<手动添加>按钮,选择设备型号,手动输入设备名称和设备序列号添加设备。

图2-24 手动添加设备

 

¡     在列表视图的“节点”页签下点击<批量添加>按钮,在弹出的页面点击“模板下载”,根据模板样例输入网关的相关信息,然后点击<选择文件>按钮来批量添加设备。

图2-25 批量添加设备

 

¡     设备添加完成后,可以查看到网关设备已经上线。

图2-26 拓扑视图

 

图2-27 列表视图

 

3. 查看网关设备信息

(1)     在“拓扑管理”页面中,点击图标进入拓扑视图,如图2-19,查看网关设备信息的操作步骤如下,以查看根节点为例进行说明:

¡     点击T系列网关图标下的“请选择根节点”选项,在弹出的“选择根节点”对话框中选择要查看的根节点。

图2-28 拓扑视图

 

图2-29 选择根节点对话框

 

¡     节点的图标表示节点上的接口状态,接口对应设备的内置物联网模块或者安装在设备插槽上的物联网插卡,绿色表示在线,灰色则表示离线,点击图标,在下拉框中选择接口,进入“接口详情”页面,用户在“接口详情”页面可以对接口进行查看或配置。

图2-30 选择接口

 

¡     对于RFID和BLE插卡对应的接口,在“接口详情”页面中,可以查看接口信息。

图2-31 “接口详情”页面(RFID和BLE)

 

¡     对于ZigBee插卡和第三方插卡对应的接口,在“接口详情”页面中可以查看接口信息并修改配置,点击<重启>按钮可以对接口进行重启,支持配置接口的工作模式。

¡     选择配置模式为“链路配置”选项时,接口将继承网关的链路配置,在链路配置下支持通过<入网配置>按钮对设备下发允许入网的时间配置,该配置不会保存到配置文件,仅在配置后下发一次;

图2-32 “接口详情”页面(ZigBee)

 

¡     选择配置模式为“手动配置”选项时,用户可以自定义接口的配置,在高级配置栏中,点击<编辑>按钮,即可配置接口,接口配置的详情请参见“配置网关设备”,配置完成后,点击<确认>按钮完成操作。

图2-33 配置接口

 

¡     点击拓扑视图中,节点的图标,展开根节点当前链路视图,点击图标进一步展开子节点当前链路视图。

图2-34 展开当前链路

 

¡     点击图标弹出“节点详情”页面,用户可以查看网关设备自身的基本信息、接口信息和链路中的子节点信息。在页面上方可以点击<重启>按钮重启指定的节点,点击<升级>按钮对指定节点进行升级,关于升级的内容请参见“网关设备版本升级”,点击<闪灯>按钮控制设备指示灯持续闪烁,以便帮助用户寻找设备实物,通过指示灯开关可以控制设备指示灯。

说明

点击<闪灯>按钮后,指示灯状态为红色,1Hz频率闪烁,20秒之后恢复正常状态。

 

图2-35 “节点详情”页面

 

¡     点击接口信息后的<查看>按钮,进入“接口详情”页面,用户可以对根节点的接口进行配置。

¡     点击子节点信息后的<查看>按钮,进入“子节点详情”页面,用户可以查看子节点的名称、型号、状态和序列号等基本信息。在页面上方可以点击<重启>按钮重启指定的节点,点击<闪灯>按钮控制设备指示灯持续闪烁,以便帮助用户寻找设备实物,通过指示灯开关可以控制设备指示灯。

说明

点击<闪灯>按钮后,指示灯状态为红色,1Hz频率闪烁,20秒之后恢复正常状态。

 

图2-36 查看子节点信息

 

¡     在“子节点详情”页面中,点击接口信息后的<查看>按钮,用户可以对子节点的接口进行配置,接口配置的详情请参见“配置网关设备”。

图2-37 配置子节点的接口

 

¡     在图2-28拓扑视图下,点击T系列接入单元图标下的“请选择子节点”选项,可以直接查看子节点设备的信息,操作方法同上。

(2)     在“拓扑管理”页面中,点击图标进入列表视图,如图2-20,查看网关设备信息的操作步骤如下:

¡     进入列表视图,选择“节点”页签,节点列表支持查看所有链路上的节点统计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链路筛选框查看全部链路或某一链路的信息;通过节点类型筛选框查看全部类型节点、根节点或子节点的信息。

图2-38 通过筛选框查看网关设备信息

 

¡     在网关列表中选择要查看的根节点或子节点,点击<查看>按钮弹出“节点详情”页面,页面内容与拓扑视图一致。

¡     点击图标,可以在网关设备列表中展示全部展示列。

图2-39 展示全部展示列

 

¡     进入列表视图,选择“接口”页签,接口列表支持查看所有链路上的接口统计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链路筛选框查看全部链路或某一链路的接口信息;通过节点列表筛选框查看某个节点的接口信息。

图2-40 通过筛选框查看网关设备接口信息

 

 

¡     在接口列表中选择要查看的接口,点击<查看>按钮弹出“接口详情”页面,页面内容与拓扑视图一致。

¡     点击图标,可以在接口列表中展示全部展示列。

图2-41 展开全部展示列

 

¡     在接口列表中勾选要删除的接口,用户可以点击<批量删除>按钮删除接口,在弹出的“批量删除”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说明

在线接口不支持删除操作。

 

4. 配置网关设备

配置网关设备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在拓扑视图下,选择要查看的根节点,点击图标弹出“节点详情”页面,选择“链路配置”页签,或者在列表视图下点击<链路配置>按钮。

图2-42 “链路配置”页签

 

 

(2)     展开WIFI连接配置列表,用户可以查看根节点的默认国家/地区、SSID和密码,点击<编辑>按钮进行修改,配置完成后,点击<确认>按钮完成操作。

图2-43 WIFI连接配置

 

(3)     展开高级设置列表,点击“BLE/RFID/ZIGBEE/LORA”页签,点击<编辑>按钮,用户可以配置相应的功能,配置完成后,点击<确认>按钮完成操作。

图2-44 BLE配置

 

表2-2 BLE配置参数说明

配置项

说明

服务器地址类型

自定义,可选IP地址或域名

服务器协议类型

自定义,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仅支持IPv4

服务器地址/域名

BLE服务器地址/域名,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

说明

若服务器地址/域名发生变化,该配置项需要同步修改,否则数据无法上报至服务器。

服务器端口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65535

发送功率

自定义,取值为4、0、-4、-8,单位为dBm

射频报文RSSI过滤门限值

自定义,输入的取值范围为-127~20,单位为dBm

通告广播间隔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500~10000,且必须是100的整数倍,单位为毫秒

通告Measured Power

自定义,输入的取值范围为0~127,单位为dBm

通告Major ID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0~65535

通告Minor ID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0~65535

通告UUID

长度为32位的十六进制字符串

前导码列表

8~18位的偶数位十六进制字符串

说明

只有与配置的前导码相同的BLE报文才会被转发到服务器,否则,将直接丢弃该BLE报文。

 

图2-45 RFID配置

 

表2-3 RFID配置参数说明

配置项

说明

服务器地址类型

自定义,可选IP地址或域名

服务器协议类型

自定义,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仅支持IPv4

服务器地址/域名

RFID服务器地址/域名,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

说明

若服务器地址/域名发生变化,该配置项需要同步修改,否则数据无法上报至服务器。

服务器端口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65535

射频报文类型

根据实际支持的报文类型进行选择

报文长度

自定义,取值为6或8

说明

不同物联网终端支持的报文长度可能不同,Length字段的取值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终端的类型进行设置。

发送功率

自定义,取值为4、0、-4、-8,单位为dBm

射频报文RSSI过滤门限值

自定义,输入的取值范围为5~100,单位为dBm

通告广播间隔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500~10000,且必须是100的整数倍,单位为毫秒

通告Measured Power

自定义,输入的取值范围为0~127,单位为dBm

通告Major ID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0~65535

通告Minor ID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0~65535

通告UUID

长度为32位的十六进制字符串

 

图2-46 ZIGBEE配置

 

表2-4 ZIGBEE配置参数说明

配置项

说明

服务器地址类型

自定义,可选地址和域名

服务器协议类型

自定义,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仅支持IPv4

服务器地址/域名

ZigBee服务器地址/域名,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

说明

若服务器地址/域名发生变化,该配置项需要同步修改,否则数据无法上报至服务器。

服务器端口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65535

工作信道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1~26

说明

ZigBee插卡与标准ZigBee终端节点必须使用相同的工作信道才能完成连接。

端点标识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240

说明

ZigBee插与标准ZigBee终端节点必须使用相同的端点标识才能通信。

Profile编号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0~65535

说明

ZigBee插与ZigBee终端节点必须配置相同的profile编号才能通信。

网络密钥

自定义,配置规则为32位16进制数,网络密钥是ZigBee网络内部加密报文时使用的密钥

说明

与加密ZigBee终端节点通信时请打开加密开关,与不加密ZigBee终端节点通信时请关闭加密开关。

连接密钥

自定义,配置规则为32位16进制数,ZigBee设备入网时,加密协调器会传输给设备网络密钥报文,连接密钥用来加密该网络密钥报文

说明

与加密ZigBee终端节点通信时请打开加密开关,与不加密ZigBee终端节点通信时请关闭加密开关。

 

图2-47 LORA配置

 

表2-5 LORA配置参数说明

配置项

说明

服务器地址类型

自定义,可选IP地址或域名

服务器协议类型

自定义,跟随服务器配置类型,仅支持IPv4

服务器地址/域名

LoRa服务器地址/域名,跟随服务器配置类型

说明

若服务器地址/域名发生变化,该配置项需要同步修改,否则数据无法上报至服务器。

PUSH端口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025~65535

PULL端口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025~65535

链路保活间隔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5~100秒

统计上报间隔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20~600秒

GWMP协议版本

目前仅支持版本1和2

转发策略

LoRa报文转发策略:

·     default:只转发CRC校验正确的报文。

·     all:转发所有的报文。

·     crc-error:只转发CRC校验正确以及CRC校验错误的报文。

·     no-crc:只转发CRC校验正确以及没有进行CRC校验的报文。

 

(4)     点击“自定义”页签,点击<新增>按钮,用户可以针对第三方插卡进行配置,用户可以点击适配型号的下拉菜单,在输入框中输入型号名称后点击<新增>按钮创建型号,命名规则为:以数字、英文字母开头,长度为1~8位,只能包含数字、英文、特殊字符-._/。

(5)     完成适配型号选择后可以配置转发功能,配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2-48 自定义配置

 

表2-6 自定义配置参数说明

配置项

说明

服务器地址类型

自定义,可选地址和域名

服务器协议类型

自定义,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仅支持IPv4

服务器地址/域名

服务器地址/域名,跟随服务器地址类型

说明

若服务器地址/域名发生变化,该配置项需要同步修改,否则数据无法上报至服务器。

服务器端口

自定义,取值范围为1~65535

 

(6)     配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5. 网关设备版本升级

(1)     升级前的准备:在升级设备前,请将网关设备的升级文件拷贝到PC上,再将PC连接到设备,并登录设备的Web网管。

图2-49 网关设备版本升级组网图

 

(2)     在列表视图中的“节点”页签下,点击<一键升级>按钮。

图2-50 一键升级

 

(3)     在弹出的“一键升级”对话框中选择要升级的网关设备的型号,并上传网关设备的版本升级文件。

图2-51 上传版本文件

 

 

(4)     上传完成后,点击<批量升级>按钮,对所有对应版本文件的网关设备进行版本升级。

(5)     若要单独升级某一个网关设备,在版本文件上传完成后,关掉弹出的“一键升级”对话框。

(6)     在网关列表中选择要升级的网关设备的型号,点击<查看>按钮弹出“节点详情”页面,点击<升级>按钮,对网关设备单独进行版本升级。

图2-52 进行版本升级

 

(7)     返回列表视图,在网关列表中查看网关设备的版本号,确定网关设备升级成功。

6. 物联网插卡版本升级

(1)     在列表视图中的“接口”页签下,点击<一键升级>按钮。

图2-53 一键升级

 

(2)     在弹出的“一键升级”对话框中选择要升级的插卡型号,并上传插卡的版本升级文件。

图2-54 上传版本文件

 

 

(3)     上传完成后,点击<批量升级>按钮,对所有对应版本文件的插卡进行版本升级。

(4)     返回列表视图,在接口列表中查看插卡的版本号,确定插卡升级成功。

2.4  系统

2.4.1  基本信息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基本信息],用户可以在“基本信息”页面查看设备的告警信息、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磁盘使用率。

1. 历史信息

用户可以在历史信息栏查看告警信息的数量,点击告警信息图标可以跳转到“日志信息”页面,查看告警信息的具体内容。点击按钮可以刷新告警信息。

图2-55 告警信息

 

2. 设备状态

用户可以在设备状态栏查看设备当前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磁盘使用率。在设备历史状态栏查看设备1个小时内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磁盘使用率的折线图,点击图例取消或显示折线图上对应的参数,将光标置于折线上可以显示设备信息的数据标签。

图2-56 设备状态

 

2.4.2  日志信息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日志信息],用户可以在“日志信息”页面查看设备告警信息的内容。

图2-57 告警信息

 

可以按类型、级别、时间和关键字筛选告警信息,点击左上角<刷新>按钮可以刷新告警信息,点击<日志导出>按钮可以将告警信息导出Excel表格保存在本地。

2.4.3  配置备份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配置备份],用户可以在“配置备份”页面查看设备当前配置、导入配置、备份配置和恢复出厂配置。

1. 查看当前配置

查看当前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点击左上角<查看当前配置>按钮。

图2-58 查看当前配置

 

 

(2)     在弹出页面查看设备的IP地址与DHCP配置。例如:设备的IP地址为192.168.100.161,DHCP地址池中可分配IP地址的范围为192.168.0.3到192.168.0.5。

图2-59 IP地址与DHCP配置

 

 

说明

目前设备只显示网络配置与DHCP的配置信息。

 

2. 配置导入

配置导入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点击图2-58中的<配置导入>按钮。

(2)     在弹出的“配置导入”对话框中点击<选择文件>按钮,选择要导入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必须为“.json”格式文件。

图2-60 选择文件

 

 

(3)     打开上图中的应用当前配置开关,即表示要在配置导入后立即应用此配置,此时设备会自动重启,否则仅导入配置文件。

(4)     配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3. 配置备份

配置备份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点击图2-58中的<配置备份>按钮,在弹出的“配置备份”对话框中输入配置名称。

图2-61 备份当前配置

 

(2)     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备份当前配置,备份配置的名称会显示在配置备份列表中。

图2-62 备份配置列表

 

4. 查看备份配置

在配置备份列表中,选择要查看的备份配置名称,点击<查看>按钮查看备份配置的信息。

图2-63 查看备份配置

 

5. 导出配置

在配置备份列表中,选择要导出的备份名称,点击<导出>按钮将配置导出为“.json”格式文件。

6. 恢复配置

恢复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在配置备份列表中,选择要恢复的备份配置名称,点击<恢复>按钮。

(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认>按钮应用备份配置,恢复备份配置会自动重启设备,大约需要5分钟,期间请勿操作页面,设备重启后自动加载登录页面,使用管理密码重新登录Web网管。

图2-64 恢复备份配置

 

7. 删除配置

删除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在配置备份列表中,选择要删除的备份配置名称,点击<删除>按钮。

(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认>按钮删除备份配置。

图2-65 删除备份配置

 

8. 恢复出厂配置

注意

恢复出厂配置将清除所有现有的配置和数据,并重启设备,请谨慎操作,恢复出厂配置需要大概15分钟左右的时间。

 

设备支持在命令行下通过recover命令和通过Web网管两种方式恢复出厂配置,通过Web网管恢复出厂配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在“配置备份”页面,点击<恢复出厂配置>按钮。

(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认>按钮将设备恢复出厂配置。

图2-66 恢复出厂配置

 

2.4.4  设备维护

在网管系统应用中,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设备维护],用户可以在“设备关机”页面将设备关机,在“设备重启”页面重启设备,在“高级配置”页面管理版本和文件。

1. 设备关机

设备关机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设备维护],进入“设备维护”页面。

图2-67 设备维护页面

 

(2)     点击<设备关机>按钮,根据需求在弹出的“关机”对话框中选择是否关机。

图2-68 设备关机

 

(3)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2. 设备重启

设备支持在命令行下通过restart命令和通过Web网管两种方式重启,通过Web网管重启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设备维护],进入“设备维护”页面。

图2-69 设备维护页面

 

(2)     点击<设备重启>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否重启设备。

图2-70 重启设备

 

(3)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请等待设备重启之后重新登录。

3. 版本升级

(1)     升级前的准备:

¡     设备支持通过浏览器和U盘两种方式上传版本文件,通过浏览器上传版本文件需要满足接口达到100Mbps及以上的网络协商速率,如果网络条件无法满足建议使用U盘传输版本文件,操作方式请参见“文件管理”中的“通过USB将文件拷贝到设备”。

¡     通过浏览器升级设备前,请将设备的升级文件拷贝到PC上,再将PC连接到设备,并登录设备的Web网管。

图2-71 版本升级组网图

 

(2)     版本升级的操作步骤如下:

¡     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设备维护],进入“设备维护”页面。

图2-72 设备维护页面

 

¡     点击<高级配置>按钮,进入“高级配置”页面,点击<上传版本>按钮。

图2-73 上传版本

 

说明

版本文件将上传至版本文件存储目录,并覆盖原有版本文件,不占用设备用户空间。

 

¡     在弹出的“上传版本”对话框中点击<选择文件>按钮,选择事先准备在本地的升级文件,点击<确定>按钮上传版本文件,版本文件较大,请耐心等待5~10分钟。

¡     上传完成后,单击版本文件列表中的<升级>按钮进行版本升级。

图2-74 进行版本升级

 

¡     完成升级后,设备会自动重启,重启完成后请登录Web网管,点击页面右上角图标查看软件版本,确定系统软件是否升级成功。

¡     完成升级后,用户可以单击版本文件列表中的<删除>按钮将版本文件删除。

4. 文件管理

(1)     管理设备用户空间:

¡     点击左侧导航栏的[系统/设备维护],进入“设备维护”页面。

¡     点击<高级配置>按钮,进入“高级配置”页面,点击<文件管理>按钮,进入“文件管理”页面。

图2-75 “文件管理”页面

 

¡     在列表中选中文件名称,点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认>按钮将文件删除。

图2-76 删除文件

 

说明

删除文件夹会把目录中的文件一同删除。

 

(2)     创建文件夹的操作步骤:

¡     在“文件管理”页面,点击<创建文件夹>按钮,在弹出的“创建文件夹”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夹名与创建位置。文件夹只能创建在已经存在的文件夹下,“创建位置”是新创建文件夹前的目录,多级菜单使用“/”隔开。例如:在设备内部存储空间中的“IG530”/“设备相关”路径下新建“iot计划”文件夹。在“文件名称”列表中勾选文件夹,点击<创建文件夹>按钮,会自动将此文件夹填充为创建位置。

图2-77 创建文件夹

 

说明

创建位置输入"/"时表示在当前文件系统根目录下创建文件夹。

 

¡     配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3)     文件导入的操作步骤:

¡     在“文件管理”页面,勾选要导入的文件夹,点击<文件导入>按钮。如果不勾选文件夹,则文件导入位置为“/”,即当前文件系统根目录。

图2-78 导入文件

 

¡     在弹出的“文件导入”对话框中,点击“选择文件”按钮,选择要导入的文件。例如:将文件导入至设备用户空间中的“IG530”路径下。

图2-79 导入文件

 

¡     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     文件导出的操作步骤:在“文件管理”页面,在文件列表中选中需要导出的文件,点击<文件导出>按钮,文件会通过浏览器以.zip格式的压缩包下载至本地。

图2-80 导出文件

 

(5)     通过USB将文件拷贝到设备:

¡     将USB存储设备插入IG530设备。

¡     在“文件管理”页面,左上角下拉框中选择“USB”选项。

¡     在文件列表中选择要拷贝的文件,点击<拷贝到设备>按钮。

¡     在弹出的“拷贝到设备”对话框中,输入文件拷贝到设备用户空间的目录,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果拷贝文件为版本文件,则可以打开“版本文件”开关,此时无需指定文件存储目录,文件将被拷贝到版本文件存储目录,并覆盖原有版本文件。

图2-81 通过USB将文件拷贝到设备

 

 


3 配置自定义应用

3.1  配置自定义应用前的准备

3.1.1  准备容器的镜像文件

1. 开启buildx的实验特性

请使用19.03及以上的Docker版本,用户可以通过配置“~/.docker/config.json”文件或者设置环境变量DOCKER_CLI_EXPERIMENTAL来开启buildx的实验特性。

·     编辑“~/.docker/config.json”文件,并新增如下条目:

{

"experimental": "enabled"

}

·     设置环境变量:

# Linux/macOS开启buildx的实验特性。

$ export DOCKER_CLI_EXPERIMENTAL=enabled

# Windows开启buildx的实验特性。

$ set $env:DOCKER_CLI_EXPERIMENTAL="enabled"

2. 构建镜像文件

选择上述任意方式开启buildx的实验特性后,用户可以在Dockerfile的路径下,输入如下命令构建设备的镜像文件:

$ docker buildx create --name user

$ docker buildx use user

$ docker buildx build --load --platform linux/arm/v7 -t image:latest -f Dockerfile .

$ docker save -o image.tar image:latest

配置完成后,生成image.tar镜像文件。

说明

·     用户也可以在linux操作系统上使用armv7的CPU环境构建镜像文件。如使用树莓派4B+等设备,或在虚拟环境中使用docker build构建镜像文件,并通过docker save打包。

·     打包到镜像文件中的可执行文件需要通过交叉编译生成,运行环境为linux,CPU类型为armv7。

 

3.1.2  准备容器的配置文件

用户可以使用文件编辑器在本地编辑格式为yaml(.yml)的配置文件,对容器进行配置。配置文件示例如下:

container_name: helloworld  #容器名

image: hello-world:latest   #镜像

volumes:

  - /var/test:/var/test     #路径映射,“:”前为宿主机路径,“:”后为容器路径

network_mode: h3c           #容器网络模式,可以配置为h3c/bridge/host/none

ports:

  - 8080:8080               #端口映射,“:”前为宿主机端口,“:”后为容器端口;若要从主界面跳转到自定义应用,webserver需要监听8080端口并且容器名为app

command:

  cmd:

    - hello                 #启动容器后执行的命令

environment:

  TEST: FOR_TEST            #容器环境变量

restart:

  retry:

    max: 5                  #容器自动重启最大次数限制,不配置或者配置为0则不进行限制

  policy: always            #容器自动重启策略,可以配置为always/no/on-failure

resources:

  cpu:

    cpus: 2                 #容器cpu资源限制,限制使用的cpu的个数,不配置则不限制

    setcpus: 1-2            #容器cpu资源限制,指定使用的cpu的核心,配置格式为“1-2”,“1,3”,不配置则不限制

  pids:

    limit: 10               #容器进程个数限制,限制使用的进程的个数,不配置则不限制

  memory:

    limit: 157286400        #容器内存资源限制,单位为字节,不配置则不限制

    swap: 419430400         #容器内存swap资源限制,单位为字节,不配置则不限制

3.2  创建自定义应用

在Web网管主页中点击自定义应用图标,输入自定义应用名,上传.tar镜像文件和.yml配置文件,上传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3-1 创建自定义应用

 

若自定义应用支持页面访问,可以采用映射容器端口的方式实现页面访问功能:将容器配置的名称配置为app,配置HTTP服务器监听8080端口,配置URL前缀为/iot/app/,配置完成后,用户可以点击创建的图标进入自定义应用页面。

说明

对自定义应用进行管理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服务管理”。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