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H3Care奥保SOHU局点实录

【发布时间:2008-10-09】

高端交换机产品线技术服务工程师

 

奥运闭幕当天,我最后一次来到了熟悉的Sohu  IDC机房,像这20天来一直做的那样,登录现网设备,察看运行状态:CPU正常、端口流量正常、路由协议正常……设备稳定运行,网络运行稳定。直至深夜,我合上电脑,走出了电信大楼,望着静寂下的黑夜长空,长舒一口气,17天的犹如打仗般的奥运保障工作终于结束了,整个奥运期间,公司设备在Sohu电信IDC机房稳定运行,工作正常。片刻停留间,我思虑万千,回想整个保障的过程,思绪不禁飘向今年的58日。

 

机会只有一次

5月,技术支持中心高端交换机产品线接到了重大任务,Sohu 奥运网络IDC电信机房网络改造项目,Sohu IDC电信机房网络是Sohu奥运网络的核心系统,承担整个Sohu奥运期间的新闻发布、视频点播、广告投放等等相关业务,网络核心部分使用了我司从交换机到路由器的全系列产品,由用户提出明确需求和大体改造思路,我们确认方案并进行详细验证及现场实施。

58日,和Sohu用户进行了现场交流会,就相关组网方案思路、配置等等进行了确认及协商,最终确定了改造实施方案,项目时间点,项目人员及职责等等,并由我们进行方案的详细验证后,提交完整的割接方案,用户确认后于515号实施。用户最后强调,由于割接断网时间要和电信每月一次的维护时间一致,而电信此IDC局点6月就将进行封网,那么我们的机会就只有一次,必须保证一次成功,并且给我们的时间也只有90分钟,否则将回退版本,取消方案。

 

精心准备,反复验证

几年来,我也是久经沙场,大网小网,割接无数,也算是见过市面,然而,这次的割接任务确实非比寻常。返回杭州后,立即召集内部会议,对用户的配置及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就其中的疑点及不明确点向用户进行了再次确认,讨论后决定由研发大拿曹娴按用户现场11环境搭建网络,进行方案验证,我随同跟进,最终输出割接方案由用户最终确认。三天的时间,方案验证完毕,我们对每一个技术细节进行了详尽的验证,每一个步骤进行了反复确认,我们要保证割接的顺利、一次性的顺利。三天后,我们将割接方案递交给用户,用户审核方案后通过,等待最后实施。

 

临危不乱,有惊无险

515号,用户IDC机房,我们进行割接前1个小时的例行准备工作。这时,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用户多台95交换机一共只有一块CF卡,这样加载新版本时就只能一台一台启动,与原先的多台备机同时重启后再分别重启主机的方案有一定偏差,而升级时长却不能改动,这样,之前定的升级时间就严重不足,每台设备必须一次割接结束,没有问题定位及回退时间。我们将割接难点向用户汇报,最后,用户领导拍板,“规定时间内必须搞完,我相信你们的设备和方案”。压力就是动力,精心的准备加上必胜的决心,我们准时开始,整个割接过程顺利进行,离规定时间10分钟,用户对于割接的各处网络均已测试完毕,胜利向我们招手。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奥运开始前,公司又召开了奥保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大家充分意识到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明确规定了值守工程师12小时在用户现场值守,其余时间随时待命,保持电话畅通。在备件方面,包括低端交换机、光纤、光模块等等体积较小的备件提前搬运至用户机房,高端交换机等等体积较大的设备,在本地备件库均专用预留。此外,公司还对值守工程师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各个产品线也下发了明确的故障处理流程。虽孤身一人在机房里,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保障过程非常顺利,在数据流量猛增,业务项目加大的情况下Sohu 网络在奥运期间没有发生一例问题。

 

对于漂泊在硕大的北京城,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异乡人而言,难免时常感觉自身的渺小,而当我思绪又回到2008年的824日凌晨时,我以一种近乎平静的口吻对自己说了声“好样的”。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