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下载
U-Center AOM 2.0 IP地址智能化管理
配置举例
资料版本:5W114-20230927
Copyright © 20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 录
· IPv4地址管理:默认情况下IPv4地址管理中没有可进行管理的IP地址,需要用户通过增加IP地址、导入、分配IP地址或者启动区域扫描来增加IP地址。在IPv4地址管理中,用户可以对系统中的IP地址以及长时间处于离线状态而被回收的IP地址进行管理操作,也可以在基线管理模块对不同时间点的IP地址数据进行备份及管理操作。而IP规划、IP子网、IP使用图和IP分组是IPMS系统的核心成分。用户可对IPv4地址进行规划并对IP地址进行管理。在使用IPMS时,推荐先通过[IP地址管理>IP扫描管理>扫描任务配置]页面的扫描功能,配置、执行扫描任务。IPMS将基于内置的基础数据项逻辑规则,自动分析出相关已纳管至IPMS的设备所在子网和IP信息并录入系统,完成子网和IP的自动扫描及增加。
· IPv6地址管理:IPv6地址列表旨在帮助用户完成IPv6地址管理、IPv6地址规划及IPv6子网数据管理。
· IP扫描管理:IP扫描管理支持在[IP地址管理>IP扫描管理>扫描任务配置]页面中针对不同扫描区间执行扫描任务,进而获取区间中设备相关信息。
· IP汇总管理:汇总列表展示机构范围内IPv4以及IPv6地址、子网以及规划信息。
IP地址管理配置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IP地址管理配置流程图
IP地址管理组件与资源管理、采集器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IP地址管理组件与资源管理、采集器之间关系
IP地址管理(即IPMS)是网络运维重要工作之一,用户网络IP地址数量多、变化频繁,使用情况监管困难,IP地址违规使用和分配冲突导致的问题严重。IP地址管理不但可以自动分析现网IP子网和IP地址的相关信息,而且可以自动维护IP子网和IP地址的变化信息,从而实现IP地址管理的“帐实”相符,避免IP分配冲突,及时发现IP地址使用违规行为。
· IP地址管理的图形化页面及智能计算引擎让IP地址管理和维护更加直观、智能和准确。
· 自定义字段功能使得系统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导入导出功能结合Excel的运用,使得批量维护和统计工作更加便捷与自由。
· 正确安装部署U-Center AOM 2.0应用,请参见《H3C U-Center 2.0部署指导》。
· IP地址管理组件的安装和正确配置。
某企业内部的路由器和交换机非常多,分配的网段也是不连续的,导致产生非常多的子网,IP使用十分混乱且无法较好地管理。前期花了金钱与精力来做IP地址规划,然而一段时间发现实际分配并未按照规划执行。假设两个管理员独立维护IP地址Excel表,但是由于时效性非常低,IP状态信息不同步,导致重复分配了同一段IP地址,致使该段IP地址冲突,从而影响了业务正常运行。如果能快速掌握网络中某个B/C类地址被分成了几个子网、哪些子网和哪些IP地址已被使用以及还剩哪些子网和IP地址没有被使用,就能很好地管理现网IP。
根据企业的要求,需要对企业内部现网设备上的IP进行自动化扫描(审计),构建对应的现网子网,方便网络管理人员对IP进行管理和分配。为了满足企业的要求,可以使用智能运维平台IP地址管理组件,它在不影响客户业务的前提下,对网络中的IP地址进行全面的自动化分析,生成IP管理地址表、IP子网管理表,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定义IP地址管理表和字段,使用最小的网元管理权限,自填充IP地址信息基础字段。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将公司所有设备统一纳管到IP地址管理模块中,再对设备进行自动、定时的扫描审计,采集设备信息,分析采集结果,自动生成IP地址列表和IP子网列表,然后可以在IP地址管理和IP子网管理模块对IP和现网子网进行智能化管理。
(1) 单击[自动化>参数管理>采集器管理]菜单项,进入采集器管理页面,如图3所示。
(2) 单击<增加>按钮,进入采集器信息页面。
(3) 填写采集器基本信息,如图4所示。
¡ 采集器IP:填写部署采集器的服务器IP,本例采用“10.99.223.192”。
¡ 采集器端口:填写采集器的访问端口,本例采用“48100”。
¡ 采集器名称:自定义填写采集器名称,本例采用“IP地址智能化管理采集器”。
¡ 平台IP:填写部署AOM的服务器IP,本例采用“10.99.223.192”。
(4)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测试该采集器的连通性,测试成功表明配置正确,如图5所示。
该功能为网络监控资源模式下的同步资源功能。
(1) 单击[自动化>参数管理>资源纳管]菜单项,进入资源纳管页面,如图6所示。
(2) 在网络监控资源设备管理页面,单击<同步资源>按钮,弹出[同步资源]窗口。
(3) 选择调度类型,本例采用选择“实时任务”。
(4) 勾选纳管组件,本例采用勾选全部纳管组件:“巡检管家”、“配置合规”和“IP地址管理”
(5) 单击<同步>按钮,执行同步资源的操作,同步资源会生成相应同步记录,如图7所示。
该功能为网络监控资源模式下的测试资源功能,测试结束更新资源列表资源状态。
(1) 在网络监控资源设备管理页面,勾选所要测试的资源,单击<测试>按钮,如图8所示。
(2) 在下拉菜单中单击[测试所选项]或[测试全部]菜单项,对资源进行批量测试,本例采用单击[测试全部]菜单项。
(3) 在弹出的[确定]提示框中单击<确认>按钮,执行测试全部资源的操作,如图9所示。
该功能为网络监控资源模式下的纳管资源功能,会生成相应纳管记录及纳管结果。
(1) 在网络监控资源设备管理页面,勾选所要纳管的资源,单击<纳管资源>按钮,如图10所示。
(2) 在下拉菜单中单击[纳管所选项]或[纳管全部]菜单项,本例采用单击[纳管全部]菜单项,对资源进行批量测试。
(3) 在弹出的[增加纳管]窗口中勾选纳管组件,本例采用勾选全部组件“巡检管家”、“配置合规”、“IP地址管理”,如图11所示。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纳管资源的操作。
(5) 完成纳管资源后,将弹出[纳管详情]窗口,可进一步查看纳管详情,如图12所示。
(1) 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v4地址管理>IPv4规划]菜单项,进入IPv4规划页面,进行基础数据配置,导入IP地址规划信息,如图13所示。对管理区域建立IP规划,对规划内的IP进行分配操作。
执行扫描任务说明:配置并执行扫描任务,查看区域内IP使用情况,可根据使用情况及时修改规划。
图13 IPv4规划
(2) 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扫描管理>扫描任务配置]菜单项,默认为“扫描配置管理”页签,进入扫描配置管理页面。
(3) 单击<增加>按钮,进入扫描任务配置页面。
(4) 进行基础信息配置,如图14所示。
¡ 任务名称:必须输入填写,本例采用输入任务名称为“扫描任务”。
¡ 调度类型:选择“单次定时执行”或“周期执行”(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或配置完成直接单击<立即执行>按钮立即执行扫描任务,本例采用直接单击<立即执行>按钮立即执行扫描任务。
¡ 选择资源:支持对全部资源、自定义资源或资源分组进行扫描,本例采用选择“全部”,选择对全部资源进行扫描。
资源选择说明:
· 仅可选择已资源纳管且在IP地址管理中存在的资源。
· 全部:默认使用已纳管的全部资源。选择全部资源时,将针对全部资源执行IP扫描任务。
· 自定义:根据用户需求从已纳管的资源中选择。择自定义资源时,需单击<选择资源>按钮,在增加资源页面,勾选资源,单击<确定>按钮,将选择的资源增加到任务中,例如可选择已增加纳管的IP地址管理资源“10.99.223.207”。
· 资源分组:通过资源分组配置资源,分组中未纳管的资源不会进行IP地址管理。选择资源分组时,需单击<选择资源分组>按钮,在增加资源分组页面,勾选资源分组,单击<确定>按钮,将选择的资源分组增加到任务中。选择资源分组前,需要在[系统>系统配置>资源分组]页面,完成资源分组配置,资源分组配置请参见《U-Center 2.0联机帮助》。
¡ 采集方式:必填,支持配置CMD采集或SNMP采集或同时配置CMD和SNMP采集,本例采用选择“CMD采集”和“SNMP采集”。
¡ 扩展项配置:非必选,未选择的扩展项将不进行采集,按需勾选“IPv6采集”、“路由采集”或“MPLS VPN采集”,本例不进行配置。
¡ 扫描报告生成:默认关闭,开启时,需配置IP增加告警、IP回收告警、属性变更告警、规划冲突、IP冲突告警,否则任务无法提交。开启后任务历史记录生成扫描报告,并下载进行查看。本例采用选择默认“关闭”。
(5) 进行告警与回收配置,开启策略时,将生成相应告警信息或回收相应IP,如图15所示。
(6) 告警策略配置:设置生成哪些类型告警,支持配置IP新增告警、IP回收告警、属性变更告警、IPv4变更属性、IP使用状态变更告警、非法绑定告警、规划冲突告警和规划容量告警。本例中全部设置为“开启”。
¡ IP新增告警:扫描发现增加IP时,生成告警信息。
¡ IP回收告警:当IP达到IP使用期限或IP离线达到回收策略被回收时,生成告警信息。
· IP新增告警与回收告警说明:
· 达到IP使用期限:在[IP地址管理>IPv4地址管理>IPv4地址管理]页面通过手动配置IP使用期限,如设置2010.1.1,那2010.1.2时执行扫描任务,该IP就会被回收,生成回收告警。
· IP离线达到回收策略时间:根据最新的设备扫描时间和终端的最后活动时间差来判定的。这个时间差大于配置的回收时间时,将该地址识别为瞬态,予以回收。比如某个IP在1月1日00:00被扫描到,之后用户下线,该IP一直没有被扫描到。那么,到1月31日00:00时,满足回收配置时间的条件,系统会将该IP回收。
¡ 属性变更告警:扫描发现IPv4地址属性变更时,生成告警信息。支持选择的对比字段包括MAC地址、设备管理IP、接口和VLAN信息。
¡ IP使用状态变更告警:扫描发现IP使用状态发生变更时,生成告警信息。
¡ 非法绑定告警:支持IPv4基线对比和MAC端口对比方式。
非法绑定告警说明:
· 非法绑定告警中,只能触发IPv4基线对比告警以及MAC端口对比其中一个。
· MAC端口配置完成后,为全局配置,即在一个任务中配置或者修改MAC绑定配置数据,其他任意任务一旦开启MAC端口对比告警,配置信息一致。且该数据不涉及分级分权。
· IPv4基线对比:扫描发现IPv4信息与基线列表IPv4属性存在差异时,生成告警信息。支持选择的绑定关系包括IP地址、MAC地址、设备管理IP、接口和VLAN信息。绑定数据支持选择全部基线或自定义选择基线。
· MAC端口对比:扫描发现IP地址对应MAC信息与MAC绑定(接口、设备管理IP)不一致,生成告警信息。
¡ IP冲突告警:扫描发现设备端与设备端、设备端与终端存在IP冲突时,生成告警信息。
¡ 规划冲突告警:扫描发现存在未规划区间、预留区间或规划不可用区间的IP时,生成告警。
¡ 规划容量告警:扫描获取的IP使用量超出IP规划使用率阈值时,生成告警。
(7) 告警邮件发送:需配置邮箱地址,生成告警时将告警通知发送到指定邮箱,本例采用设置不通过邮件发送告警信息。
(8) 回收策略配置:设置回收哪些类型的IP,支持配置设备端IP回收、终端IP回收和IPv6地址回收,本例中全部设置为“回收”,回收时间都设置为“1天”。
¡ 设备端IP回收:支持配置设备端IP回收时间,当扫描到IP离线时间达到设置的回收时间,将回收该IP。
¡ 终端IP回收:支持配置终端IP回收时间,当扫描到IP离线时间达到设置的回收时间,将回收该IP。
¡ IPv6地址回收:支持配置IPv6回收时间,当扫描到IP离线时间达到设置的回收时间,将回收该IP。
(9) 扫描区间配置:单击<增加>按钮,配置扫描区间参数,将对设置区间内IP进行采集以及告警生成,如图16所示。
¡ IP范围:按照提示输入扫描区间IP范围,本例采用输入IP范围为“10.*.*.*”。
¡ 区间类型:设置区间类型,支持选择扫描区间、IP增加、IP回收、属性变更、IP使用状态变更、非法绑定、IP冲突、规划冲突或规划容量告警,本例采用选择“扫描区间”。
¡ 允许/忽略:设置是否在IP地址列表展示该范围的IP信息,允许时仅展示该范围IP信息,忽略时该范围IP信息不展示,本例采用选择“允许”。
¡ 启用标志:设置是否启用该IP范围策略,设置为不启用时该策略不生效,本例采用选择“启用”。
¡ 区间描述:按需填写区间描述,本例采用不填写。
(10) 扫描区间配置完成,如图17所示。
图17 扫描区间配置
(1) 执行如下操作保存或执行扫描任务:
¡ 单击<立即执行>按钮,立即执行扫描任务。
¡ 单击<定时执行>按钮,定时执行扫描任务。
¡ 单击<保存配置>按钮,保存配置。之后在操作列可单击立即执行按钮或定时执行按钮
,设置立即执行或定时执行扫描任务。
(2) 扫描任务执行完成后,会更新扫描历史、扫描日志、过滤IP、设备信息、IP地址信息、IP子网信息、路由信息和告警数据。
扫描历史记录:在[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扫描管理>扫描任务配置]页面,单击“扫描历史管理”页签,可查看生成一条任务记录,展示任务执行状态、任务是否异常以及任务执行日志相关信息。任务状态显示已完成,可查看任务产生的相关业务数据。任务存在异常,可根据任务日志初步排查原因,如图18所示。
扫描任务采集数据:在扫描历史管理页面,单击操作列中的按钮,下载当前任务的相关数据。任务采集数据保存条数,可在[自动化>参数管理>参数设置]页面中配置“IP地址管理保留采集结果的任务历史记录数”,支持配置保留最近5、10、15或20次历史采集结果。
扫描执行日志:在扫描历史管理页面,单击操作列中的按钮,查看扫描日志,如图19所示。
扫描设备记录:展示当前任务,设备采集成功或者失败统计。在扫描历史管理页面,单击资源数链接或单击<设备最新扫描纪录>按钮可查看设备扫描纪录,扫描状态纪录设备采集是否成功,如图20所示。
过滤IP:扫描任务配置范围外的IP地址信息。在扫描历史管理页面,单击<过滤IP>按钮可查看过滤IP列表,如图21所示。
设备信息(设备列表、接口表、ARP表、MAC表):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扫描管理>扫描结果信息]菜单项,进入IP地址列表页面,列表中展示的就是扫描审计分析出来的设备上的接口、MAC以及ARP信息,如图22所示。
IP地址信息: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v4地址管理>IPv4地址管理]菜单项,进入IP地址列表页面,列表中展示扫描审计分析的设备IP地址,可根据相应的IP业务需要进行增加、导入/导出、回收等操作,如图23所示。
图23 IPv4地址信息
IPv4子网信息: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v4地址管理>IPv4子网]菜单项,进入系统子网列表页面,列表中展示扫描审计构建的现网子网。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子网增加,支持导入导出,如图24所示。
图24 IPv4子网
路由信息: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v4地址管理>路由信息]菜单项,进入路由管理页面,列表中展示扫描审计分析的设备路由,可以进行高级查询以及导出查看,如图25所示。
IPv6地址信息:仅扫描任务中扩展项配置IPv6采集,会扫描IPv6地址。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v6地址管理>IPv6地址管理]菜单项,进入IPv6地址列表页面,列表中展示扫描审计分析的设备IPv6地址,根据相应的IP业务需要可进行增加、导入/导出、回收等高级操作,如图26所示。
图26 IPv6地址
IPv6子网:仅扫描任务中扩展项配置IPv6采集,会扫描IPv6子网。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v6地址管理>IPv6子网管理]菜单项,进入IPv6子网列表页面,列表中展示扫描审计分析的设备IPv6子网信息地址,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子网增加,支持导入导出,如图27所示。
图27 IPv6子网信息
告警数据:根据扫描任务配置告警策略,生成告警列表,单击[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扫描管理>告警管理]菜单项,查看告警信息,告警数据可进行确认以及忽略。被忽略的告警下次被触发,不会再显示在告警列表,如图2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