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下载
H3C光影方案 硬件安装部署指南-5W102-整本手册.pdf (8.50 MB)
H3C光影方案 硬件安装部署指南
Copyright © 20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本文中的内容为通用性技术信息,某些信息可能不适用于您所购买的产品。
在光电集成场景中,光电混合缆与两端光电混合模块的尾纤相接后,一端直接通过光电混合模块连接到FS5500-EI光主机的光电混合接口上,另一端连接到FS5100-EI影终端或AP设备的光电混合接口上。
图2-1 光电集成场景走线示意图
在19寸标准机柜中,光电集成主机安装需要1U空间,多路配线箱以及多路光电理线箱安装各需要1U空间,光电集成主机与多路光电理线箱建议相隔1U距离以及多路光电理线箱上方建议留出3U空间,用于机柜走线。
图2-2 机柜空间规划示意图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使用挂耳螺钉(M4螺钉)将挂耳固定到交换机侧面板。图2-3以安装挂耳到交换机一侧为示意,另一侧的安装方法类似,不再重复描述。
(3) 将浮动螺母(用户自备)安装到交换机安装位的立柱方孔上。
(4) 安装交换机到机柜,如图2-4所示。
a. 一位安装人员用手托住交换机的底部,根据实际情况和挂耳的安装位置,沿机柜移动交换机至合适的位置。
b. 另一位安装人员用M6螺钉将交换机通过挂耳固定在机架上,保证位置水平并牢固。
接地线的正确连接是设备防雷、防电磁干扰的重要保障,请使用设备随机提供的保护地线正确接地。设备连接接地线的步骤如下:
(1) 用十字螺丝刀将设备接地点上的接地螺钉取下并妥善放置。
(2) 将接地螺钉穿过接地线OT端子的圆孔,用十字螺丝刀顺时针方向旋转接地螺钉将接地线OT端子紧固在设备的接地点上。
(3) 将接地线缆的另一端(OT端子)套在接地排的接地柱上,用六角螺母将接地线紧固在接地柱上。
图2-5 连接保护地线到交换机
图2-6 连接保护地线到机房接地排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从风扇模块包装盒中取出风扇模块,为了使风扇模块顺利安装到设备风扇插槽中,插入前请注意风扇模块型号,确保风扇模块能和设备匹配。
(3) 正对设备的风扇插槽,将风扇模块TOP标识朝向上方,用手捏住风扇模块把手将风扇模块沿着风扇插槽导轨水平插入,直到风扇模块完全进入插槽,并且与背板连接器端子接触良好(如图2-7所示)。
(1) 请操作者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与皮肤良好接触,并确认防静电腕带已经良好接地。
(2) 从电源模块包装盒中取出电源模块,确认电源模块型号与所需一致。
(3) 选择安装电源模块的电源插槽并拉下假面板。安装过程中操作者需正对交换机的电源插槽。
(4) 保证电源模块上下方向正确(电源模块插入时,请保证电源模块上文字为正向),用一只手握住电源模块上的拉手,并按压卡勾,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底部,将电源模块沿着电源插槽导轨水平插入,直到电源模块完全进入插槽。
多路配线箱具体的走线步骤如下:
(1) 拉动多路配线箱前面板的两个旋钮,打开多路配线箱的保护前盖与上盖。
(2) 将入楼栋的光缆线段直接从多路配线箱后面板穿入LC多路配线箱。
(3) 将入楼栋的光纤与LC多路配线箱内的尾纤光纤端相接,一根一根做好熔纤。
(4) 确认连接好后,将光纤做好标记,再将熔纤段正确放置在卡位上固定。
(5) 走线盘纤,整理光纤后固定多路配线箱内部。
(6) 将多路配线箱的上盖和保护前盖重新安装好。
具体的入楼栋光纤走线如图2-11所示。
(1) 使用挂耳螺钉(M4螺钉)将挂耳固定到多路配线箱侧面板。图2-12以安装挂耳到多路配线箱一侧为示意,另一侧的安装方法类似,不再重复描述所示。
(2) 将浮动螺母(用户自备)安装到多路配线箱安装位的立柱方孔上。
(3) 安装多路配线箱到机柜,如图2-13所示。
a. 用手托住多路配线箱,根据实际情况和多路配线箱挂耳的安装位置,沿机柜移动多路配线箱至适当的安装位置。
b. 用M6螺钉将多路配线箱通过挂耳固定在机架上,保证位置水平并牢固。
将光模块安装至FS5500-EI设备的上行口,并将从多路配线箱中接出的尾纤头部放置到光模块旁。
如图2-16所示,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线段与光电混合模块尾纤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完成接续。其中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线段从多路光电理线箱后面板的线孔穿入,光电混合模块尾纤从多路光电理线箱前面板穿入。每六根光电混合缆使用一个多路光电理线箱后面板的线孔;每两根光电混合缆使用一个多路光电理线箱前面板的线孔。建议优先使用理线箱后面板两侧的线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光电混合缆剥线:多路光电理线箱内,光电混合缆推荐剥线总长最大为900mm,尾纤推荐剥线250mm左右,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推荐剥线650mm左右。
(2) 将光电混合缆的主缆与光电混合模块的尾纤进行光纤熔接操作。
(3) 确认熔接好后,将光纤做好标记,再将熔纤段放置在卡位上固定,走线盘纤。推荐走线方式如图2-17 ①、②所示;光纤卡位分四层,每层可支持24根光纤熔纤段固定,如图2-17 ③所示;熔纤段在卡位上固定效果如图2-17 ④所示。
(4) 将多余的供电线剪掉后,进行电缆端接,并将供电线端接部分放置在理线箱左右两侧。
(5)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光电混合缆连接。
(6) 使用扎带固定光电混合缆,如图2-18所示。
有关光电混合缆剥线、光纤熔接和电缆端接的详细操作步骤请参考6 附录 光电混合缆接续。
安装多路光电理线箱到机柜的步骤跟安装交换机到机柜步骤基本一致,请参见2.2 安装交换机到机柜。
将光电混合模块安装至FS5500-EI设备的下行口,并将从多路光电理线箱中接出的尾纤头部放置到光电混合模块旁。
用LC/LC跳线插入LC多路配线箱的LC适配口,在另一头接光功率计,测试查看线路是否连通,确认楼间光纤在多路配线箱中的熔纤操作无误,信号正常后,将各个LC/LC尾纤头部插入对应光电混合模块中,最后进行线路固定。
图2-19 主机安装部署正面图(以部分端口完成连接为例)
图2-20 主机安装部署背面图(以部分端口完成连接为例)
在光电分离场景中,光电混合缆主缆中的光纤与两端普通光模块的光纤尾纤熔接,普通光模块再插入设备;主缆中的电源线则不做端接处理,通过特殊的凤凰端子直接插入两侧设备来使主机侧设备为终端接入侧设备供电。
图3-1 光电分离场景走线示意图
在19寸标准机柜中,光电分离主机安装需要1U空间,多路配线箱以及多路光电理线箱安装各需要1U空间,光电分离主机与多路光电理线箱建议相隔1U距离以及多路光电理线箱上方建议留出3U空间,用于机柜走线。
图3-2 机柜空间规划示意图
光电分离FS5300-EI设备安装到机柜过程与光电集成FS5500-EI设备类似。
光电分离FS5300-EI设备安装交换机到机柜具体步骤可参见光电集成部署章节2.2.1 安装交换机到机柜。
光电分离FS5300-EI设备连接地线具体步骤可参见光电集成部署章节2.2.2 连接地线。
光电分离FS5300-EI设备安装可插拔电源步骤可参见光电集成部署章节2.2.4 安装可插拔电源模块。
光电分离主机场景下,多路配线箱处理的方法与光电集成主机场景相同,请参见光电集成安装部署2.3 多路配线箱处理。
光电分离场景下,主机侧不同的设备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的走线方向不同,本节将分别介绍FS5300-48US4X2Q-EI和FS5300-24UXS6X-EI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的走线。
如图2-16所示,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线段中的光纤与普通光模块尾纤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完成接续。其中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线段从多路光电理线箱后面板的线孔穿入,普通光模块尾纤从多路光电理线箱前面板穿入。每六根光电混合缆使用一个多路光电理线箱后面板的线孔;每两路普通光模块尾纤使用一个多路光电理线箱前面板的线孔。建议优先使用理线箱后面板两侧的线孔。
请注意,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中的电源线不需要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端接,直接通过后面板中央的线孔穿出即可。
图3-3 部分光电混合缆接续完成示意图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光电混合缆剥线:多路光电理线箱内,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推荐剥线650mm左右,光纤尾纤推荐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的长度为250mm左右。
(2) 将光电混合缆的主缆光纤与普通光模块的尾纤进行光纤熔接操作。
(3) 确认熔接好后,将光纤做好标记,再将熔纤段放置在卡位上固定,走线盘纤。推荐走线方式如图2-17 ①、②所示;光纤卡位分四层,每层可支持24根光纤熔纤段固定,如图2-17 ③所示;熔纤段在卡位上固定效果如图2-17 ④所示。
(4) 将电源线通过多路光电理线箱后面板中央的两个线孔穿出。
(5)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线缆连接或走线。
(6) 使用扎带固定光电混合缆、电源线和熔接好的光纤尾纤。
有关光电混合缆剥线、光纤熔接的详细操作步骤请参考6 附录 光电混合缆接续。
图3-4 出楼层光电混合缆走线示意图
如图2-16所示,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线段中的光纤与普通光模块尾纤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完成接续。其中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线段从多路光电理线箱后面板的线孔穿入,普通光模块尾纤从多路光电理线箱前面板穿入。每六根光电混合缆使用一个多路光电理线箱后面板的线孔;每两路普通光模块尾纤使用一个多路光电理线箱前面板的线孔。建议优先使用理线箱后面板两侧的线孔。
请注意,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中的电源线不需要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端接,直接与已经熔接好的光纤一一对应,从前面板线孔穿出。
图3-5 部分光电混合缆接续完成示意图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光电混合缆剥线:多路光电理线箱内,出楼层的光电混合缆推荐剥线650mm左右,光纤尾纤推荐在多路光电理线箱内的长度为250mm左右。
(2) 将光电混合缆的主缆与普通光模块的尾纤进行光纤熔接操作。
(3) 确认熔接好后,将光纤做好标记,再将熔纤段放置在卡位上固定,走线盘纤。推荐走线方式如图2-17 ①、②所示;光纤卡位分四层,每层可支持24根光纤熔纤段固定,如图2-17 ③所示;熔纤段在卡位上固定效果如图2-17 ④所示。
(4) 将电源线与熔接好的光纤尾纤一一对应好,通过多路多路光电理线箱前面板的线孔穿出。
(5)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线缆连接或走线。
(6) 使用扎带固定光电混合缆、电源线和熔接好的光纤尾纤。
有关光电混合缆剥线、光纤熔接的详细操作步骤请参考6 附录 光电混合缆接续。
图3-6 出楼层光电混合缆走线示意图
安装多路光电理线箱到机柜的步骤跟安装交换机到机柜步骤基本一致,请参见2.2 安装交换机到机柜。
将普通光模块安装至FS5300-EI设备的下行口,并将从多路光电理线箱中接出的尾纤头部放置到普通光模块旁。
用LC/LC跳线插入LC多路配线箱的LC适配口,在另一头接光功率计,测试查看线路是否连通,确认楼间光纤在多路配线箱中的熔纤操作无误,信号正常后,将各个LC/LC尾纤头部插入对应光电混合模块中,最后进行线路固定。
图3-7 主机安装部署正面图(以FS5300-48US4X2Q-EI部分端口完成连接为例)
图3-8 主机安装部署背面图(以FS5300-48US4X2Q-EI部分端口完成连接为例)
图3-9 主机安装部署正面图(以FS5300-24UXS6X-EI部分端口完成连接为例)
图3-10 主机安装部署背面图(以FS5300-24UXS6X-EI部分端口完成连接为例)
无论在光电集成场景还是光电分离场景下,FS5500V2-EI系列交换机(组合式主机)都可作为主机侧设备,在主机侧使用普通光模块、光电混合缆以及组合式光电合一尾纤为终端侧设备同时提供直流供电和光纤通信功能。
图4-1 光电集成场景走线示意图
图4-2 光电分离场景走线示意图
在19寸标准机柜中,组合式主机安装需要1U空间,多路配线箱以及多路光电理线箱安装各需要1U空间,组合式主机与多路光电理线箱建议相隔1U距离以及多路光电理线箱上方建议留出3U空间,用于机柜走线。
图4-3 机柜空间规划示意图
FS5500V2-EI设备安装到机柜过程与光电集成FS5500-EI设备类似。
FS5500V2-EI设备安装交换机到机柜具体步骤可参见光电集成部署章节2.2.1 安装交换机到机柜。
FS5500V2-EI设备连接地线具体步骤可参见光电集成部署章节2.2.2 连接地线。
FS5500V2-EI设备安装可插拔电源步骤可参见光电集成部署章节2.2.4 安装可插拔电源模块。
在使用FS5500V2-EI系列交换机(组合式主机)的场景下,多路配线箱处理的方法与光电集成主机场景相同,请参见光电集成安装部署2.3 多路配线箱处理。
在使用组合式主机的场景下,多路光电理线箱处理的方法与光电集成主机场景相同,请参见光电集成安装部署2.4 多路光电理线箱处理。
用LC/LC跳线插入LC多路配线箱的LC适配口,在另一头接光功率计,测试查看线路是否连通,确认楼间光纤在多路配线箱中的熔纤操作无误,信号正常后,将各个LC/LC尾纤头部插入对应光模块中,最后进行线路固定。
FS5500V2-EI系列交换机(组合式主机)安装完成,与集成式主机类似,请参见2.6 主机安装部署完成示意图。
FS5100-EI影子交换机在弱电箱安装场景下有如下注意事项:
· 禁止将设备直接裸露在室外。设备仅可以应用于室内场景。
· 严禁将光纤熔接点以及电缆端接处布放在弱电箱外。
· 禁止使用密闭弱电箱安装设备,弱电箱的进出风通道须保持畅通,便于受电设备散热。
· 弱电箱内的受电设备只支持安装1台,禁止水平或前后叠放安装
终端接入侧设备可使用三种类型的供电方式:
· 通过光电混合模块供电:推荐在光电集成场景下使用
· 通过转接凤凰端子供电:推荐在光电分离场景下使用
· 通过AC电源适配器供电:推荐在未使用光电混合缆的场景下使用
在该场景下,终端接入侧设备上行口使用光电混合模块和光电混合缆,无须其他供电线。
在该场景下,终端接入侧设备上行口使用普通光模块和光纤,同时使用DC转接凤凰端子供电。
在该场景下,终端接入侧设备上行口使用普通光模块和光纤,同时使用AC电源适配器供电。
· 光电混合缆需留出适宜的冗余长度,方便弱电箱固定架活动以及光纤走线盘纤。
· 弱电箱内部空间有限,所以需要额外关注光电混合缆的转弯半径,防止内部光纤断折。
· 弱电箱内外的光电混合缆请务必用扎带或其他方式固定住,防止外力扯断光电混合缆接续点。
(1) 打开弱电箱,将弱电箱内部的固定架拉出。
(2) 将FS5100-EI设备放入弱电箱固定架。
(3) 将光电混合缆主缆从弱电箱侧面的敲落孔插入,并从弱电箱正面门框拉出。
(4) 请将主缆与尾纤的光纤熔接后,将熔接点固定在弱电箱固定架背面的光纤保护壳。
(5) 将主缆和尾纤冗余部分的供电线裁剪至适当长度,使用黄绿色接线端子进行电缆端接。
(6) 在弱电箱固定架背面进行盘纤,将光电混合模块的一端留出适当的长度,使光电混合模块可以插入FS5100-EI设备的前面板。
(7) 将弱电箱固定架推入弱电箱,关闭弱电箱门。
图5-1 弱电箱场景安装步骤示意图(光电集成场景)
如果主机侧使用光电分离设备,则终端接入侧推荐使用光电分离的线缆接续方法。弱电箱中的走线方式如下图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弱电箱,将弱电箱内部的固定架拉出。
(2) 将FS5100-EI设备放入弱电箱固定架。
(3) 将光电混合缆主缆从弱电箱侧面的敲落孔插入,并从弱电箱正面门框拉出。
(4) 请将主缆与尾纤的光纤熔接后,将熔接点固定在弱电箱固定架背面的光纤保护壳。
(5) 将主缆冗余部分的供电线裁剪至适当长度,使用剥线钳剥除供电线4~6mm长度的胶皮,将裸露的铜芯插入特制的凤凰端子转接头中,然后将转接头插入适配的设备供电接口。
(6) 在弱电箱固定架背面进行盘纤,将普通光模块的一端留出适当的长度,使普通光模块可以插入FS5100-EI设备的前面板。
(7) 将弱电箱固定架推入弱电箱,关闭弱电箱门。
图5-2 弱电箱场景安装步骤示意图(光电分离场景)
如果实际应用场景中,没有使用光电混合缆,则终端侧设备推荐使用AC电源适配器进行供电。弱电箱中的走线方法如下图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弱电箱,将弱电箱内部的固定架拉出。
(2) 将FS5100-EI设备放入弱电箱固定架。
(3) 将光电混合缆主缆从弱电箱侧面的敲落孔插入,并从弱电箱正面门框拉出。
(4) 请将主缆与尾纤的光纤熔接后,将熔接点固定在弱电箱固定架背面的光纤固定槽位。
(5) 在弱电箱固定架背面进行盘纤,将普通光模块的一端留出适当的长度,使普通光模块可以插入FS5100-EI设备的前面板。
(6) 将AC电源适配器放入弱电箱内部,并将多余电源线固定在弱电箱右侧,如图5-3 ④所示。将AC电源适配器的供电插头插入适配的设备供电接口。
(7) 将弱电箱固定架推入弱电箱,关闭弱电箱门。
图5-3 弱电箱场景安装步骤示意图(未使用光电混合缆的场景)
在弱电箱的三种使用场景下的受电设备下行口接线基本没有差异,所以本节以光电集成场景下的下行口接线为例。具体走线方式如下:
(1) 从弱电箱上方的敲落孔插入线缆。
(2) 将接头插入受电设备的下行口。
(3) 将弱电箱固定架推入弱电箱内部。
(4) 关闭弱电箱。安装完成示意如⑤所示。
图5-4 受电设备下行口接线流程示意图
把终端接入侧接出的光纤连接上光功率计,测试多路光电理线箱和弱电箱内的熔纤操作是否无误,信号是否正常。信号正常后,将楼栋机房内的光电混合缆尾纤接头插入光电混合模块,同步在终端接入光纤的两端做好标注,最后进行线路固定。
终端接入侧设备可使用三种类型的供电方式:
· 通过光电混合模块供电:推荐在光电集成场景下使用
· 通过转接凤凰端子供电:推荐在光电分离场景下使用
· 通过AC电源适配器供电:推荐在未使用光电混合缆的场景下使用
在该场景下,终端接入侧设备上行口使用光电混合光模块和光电混合缆,无须其他供电线。
在该场景下,终端接入侧设备上行口使用普通光模块和光纤,同时使用DC转接凤凰端子供电。
在该场景下,终端接入侧设备上行口使用普通光模块和光纤,同时使用AC电源适配器供电。
(1) 首先对主缆以及尾纤的光纤进行熔接操作。
(2) 使用束线管、波纹管、明线槽或其他保护措施保护光纤熔接点和电缆接续点。
(3) 将尾纤接入AP设备上行口。
(4) 将AP设备壁挂在墙面,具体壁挂安装步骤请参见AP设备安装指导。
图5-5 AP设备安装与走线步骤示意图
(1) 首先对主缆以及尾纤的光纤进行熔接操作。
(2) 使用束线管、波纹管、明线槽或其他保护措施保护光纤熔接点。
(3) 将尾纤接入AP设备上行口。
(4) 将AP设备壁挂在墙面,具体壁挂安装步骤请参见AP设备安装指导。
(1) 首先对主缆以及尾纤的光纤进行熔接操作。
(2) 使用束线管、波纹管、明线槽或其他保护措施保护光纤熔接点。
(3) 将尾纤接入AP设备上行口。
(4) 将AP设备壁挂在墙面,具体壁挂安装步骤请参见AP设备安装指导。
在设备壁挂场景下,使用三种供电方式的AP设备下行口接线基本没有差异,直接将下行网线插头插入AP设备下行口即可,故仅以光电集成AP设备为例,安装完成图如下。
图5-6 AP设备下行口接线示意图
把终端接入侧接出的光纤连接上光功率计,测试多路光电理线箱和终端接入侧的熔纤操作是否无误,信号是否正常。信号正常后,将楼栋机房的光电混合缆尾纤接头插入光电混合模块,同步在终端接入光纤的两端做好标注,最后进行线路固定。
光电混合缆是集成了光纤和导电铜线的一种混合形式线缆,本文介绍的光电混合缆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6-1 光电混合缆横截面示意图
光电混合缆主要用于交换机与受电设备(交换机或AP设备)之间的连接,可同时实现直流供电和光纤通信的功能,减少布线成本。
一条完整的光电混合缆一般由三段组成:供电交换机侧尾纤、光电混合缆主缆以及受电设备侧尾纤,需要现场在接续点完成主缆和尾纤的接续。
图6-2 光电混合缆接续位置示意图
主缆的两根光纤一定要与尾纤光纤交叉熔接,建议在光电集成交换机侧将相同颜色的光纤进行熔接;在受电设备侧将不同颜色的光纤进行熔接。
用于接入交换机到光电款型的受电设备的长距离布线,长度可按需选择,其两端没有接头。
图6-3 主缆示意图
用于光电混合缆成端,两根光纤及两根铜缆分别对接光电混合缆主缆对应的光纤及铜缆,其只有一端具有光电混合接头。
图6-4 尾纤示意图
为保持机房内部走线的规范和美观,可选配光电混合缆跳线,其两端都具有光电混合接头。
图6-5 跳线示意图
光电混合缆光纤熔接需要以下工具,请用户自备。
工具清单:光电混合缆、酒精棉片、光纤切割刀、多功能剥线钳、绝缘胶带、电缆剥线钳、光纤剥线钳、美工刀、剪刀、熔接机、尾纤、酒精瓶
图6-6 熔接工具图
光电混合缆光纤熔接需要以下辅料,请提前准备。
涉及辅料:热缩套管、光纤保护套管(可选)
图6-7 辅料图
(1) 根据当前安装场景需要将胶皮保护套剥开适当长度。
(2) 从光电混合缆中分出光纤线缆和电源线缆。
(3) 使用绝缘胶带保护光电混合缆剥线末端的另一侧,防止光电混合缆的外胶皮继续开裂。
图6-8 光电混合缆剥线处理示意图
(1) 拿出剥线处理后的光电混合缆中的两根光纤。
(2) 将光纤保护套两出螺帽套入即将剥线的光纤中。
(3) 使用剥线钳剥去光纤外层胶皮保护后,剪掉芳纶填充物。
(4) 使用剥线钳剥除紧固套管层和第三层光纤保护涂层。
(5) 如果剥除保护涂层后有残留物,使用酒精棉片擦拭干净。
剥除紧固套管层和光纤保护涂层时,请分小段剥除,避免剥线时因用力过猛而扭断光纤芯。
图6-9 光纤剥线示意图
清理干净光纤芯后,为保证熔纤过程的顺利,需进行光纤端面切割。
(1) 打开光纤切割刀线位卡槽与切割刀上盖。
(2) 将光纤芯对准卡槽位置放置,盖上卡线上盖,盖上切割刀上盖。
(3) 向上推动光纤切割刀按键,打开切割刀。
(4) 打开熔纤机左侧光纤定位盖上盖,将处理好的光纤放入熔纤机左侧光纤定位管道中。盖上光纤定位上盖。
如观察到光纤断面并未切割平整,可重复光纤剥线处理,再次进行光电端面切割。
图6-10 光纤端面切割示意图
(1) 拿出剥线处理后的尾纤中的两根光纤。
(2) 将光纤保护套两出螺帽套入即将剥线的光纤中,接着将光纤热缩套套入光纤。
(3) 将第一层保护层去除,剪去芳纶填充物,接着剥除紧固套管和保护涂层。
(4) 剥除紧固套管和保护涂层后,使用酒精棉片擦拭光纤上残留物。
图6-11 尾纤剥线流程示意图
与主缆光纤端面切割操作相同,具体步骤请参见本章节3. 光纤端面切割。
(1) 打开熔纤机右侧光纤定位盖上盖,将处理后的尾纤对准线位中心位置固定,盖上光纤定位上盖。
(2) 关闭熔纤机上盖,开始熔纤。
(3) 此时观察熔纤机显示屏幕,当熔纤成功后,熔纤机屏幕显示图像如下图所示。
(4) 熔纤成功后,打开熔纤机上盖,打开光纤定位上盖,将光纤取出。
(5) 打开热缩管道上盖,将热缩套管移动至两根光纤熔纤后的中心位置,放入热缩管道,盖上上盖,等待“HEAT”红按键灯熄灭,则表示热缩完成。
图6-12 熔纤机操作示意图
熔接完成后,将热缩套管放入外部的光纤保护套管中。如果光纤熔接点有其他外部保护方式,例如弱电箱、理线箱等,则无须安装光纤保护套管。
图6-13 安装光纤保护套管示意图
电缆压接需要以下工具,请用户自备。
工具清单:光电混合缆、压线钳、裸压端子、剥线钳、美工刀、尾纤
图6-14 压接工具图
(1) 将尾纤进行剥线处理,露出红蓝电源线。
(2) 使用剥线钳将红蓝电源线进行剥线处理,此处注意剥线长度建议在9~10mm左右。
(3) 拿出光纤混合缆剥线处理后的两根红蓝供电线。
(4) 使用剥线钳将光电混合缆中的红蓝电缆线进行剥线处理,此处同样注意剥线长度控制在9~10mm左右。
光电混合缆和尾纤中的电源线剥线步骤基本相同,故只演示一端。
图6-15 剥线处理示意图
(1) 将处理好的光电混合缆电源线插入裸压端子左侧。
(2) 使用压线钳压紧裸压端子左侧。
(3) 将尾纤电源线的铜线部分插入裸压端子右侧。
(4) 使用压线钳压紧裸压端子右侧。
(5) 轻轻用力拉扯对接电源线两端,确认电源铜线没有暴露在外部,没有脱落现象,电缆端接完毕。
端口需根据线缆颜色进行对接,尾纤蓝色电源线接光电混合缆蓝色电源线,红色对接红色。
图6-16 压接步骤示意图
电缆端接需要以下工具,请用户自备。
工具清单:光电混合缆、常规接线端子、剥线钳、美工刀、尾纤
图6-17 端接工具图
(1) 将尾纤进行剥线处理,露出红蓝电源线。
(2) 使用剥线钳将红蓝电源线剥线处理,此处注意剥线长度建议在9~10mm左右。
(3) 拿出光纤混合缆剥线处理后的两根红蓝供电线。
(4) 使用剥线钳将光电混合缆中的红蓝电缆线进行剥线处理,此处同样注意剥线长度控制在9~10mm左右。
光电混合缆和尾纤中的电源线剥线步骤基本相同,故只演示一端。
图6-18 剥线处理示意图
(1) 使用常规接线端子,将端子四个长条卡扣向上推起。
(2) 将处理好的光电混合缆电源线和尾纤电源线的铜线部分插入接线端子口。
(3) 按压端子长条卡扣,固定对接位置。
(4) 轻轻用力拉扯对接电源线两端,确认电源铜线没有暴露在外部,没有脱落现象,电缆端接完毕。
端口需根据线缆颜色进行对接,尾纤蓝色电源线接光电混合缆蓝色电源线,红色对接红色。
图6-19 接线步骤示意图
请注意,所有的红蓝电源线铜线裸露部分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全部插入凤凰端子接线口。
(1) 使用剥线钳将红蓝电源线进行剥线处理,此处注意剥线长度建议在5mm左右。
(2) 按压凤凰端子的橙色按钮,同时将红蓝电源线裸露铜线部分插入凤凰端子的接线口。
(3) 电源线正负方向请参照终端侧设备PoE供电接口的丝印,“+”对应红色正极,“-”对应蓝色负极。
图6-20 凤凰端子使用流程图(一)
该凤凰端子仅适配导线横截面积小于0.5mm²的导线,如果想使用的导线横截面积大于0.5mm²,则推荐使用RJ45供电头来为AP设备供电。
(1) 使用剥线钳将红蓝电源线进行剥线处理,此处注意剥线长度建议在5mm左右。
(2) 按压凤凰端子的橙色按钮,同时将红蓝电源线裸露铜线部分插入凤凰端子的接线口。
(3) 电源线正负方向请参照终端侧设备PoE供电接口的丝印,“+”对应红色正极,“-”对应蓝色负极。
图6-21 凤凰端子使用流程图(二)
(1) 使用剥线钳将红蓝电源线进行剥线处理,此处注意剥线长度建议在5mm左右。
(2) 使用螺丝刀将凤凰端子的螺丝拧松。
(3) 按端子上的“+”“-”标识,将红蓝电源线对应插入接线口并拧紧螺丝。
图6-22 凤凰端子使用流程图(三)
请注意,所有的红蓝电源线铜线裸露部分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全部插入RJ45供电头接线口。
(1) 使用剥线钳将红蓝电源线进行剥线处理,此处注意剥线长度建议在5mm左右。
(2) 使用螺丝刀将RJ45供电头的螺丝拧松。
(3) RJ45供电头标识有“A”、“B”丝印,将红蓝电源线按照“红-A、蓝-B”的顺序插入接线口并拧紧螺丝。
图6-23 RJ45供电头使用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