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 关于我们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双模超融合最佳实践-5W105

手册下载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双模超融合最佳实践-5W105-整本手册.pdf 1 | 普通用户等级   (2.45 MB)

  • 发布时间:2023/10/24 22:14:33
  • 浏览量:
  • 下载量: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双模超融合最佳实践

 

 

 

 

 

 

 

 

 

 

 

 

 

 

 

 

 

 

 

 

 

 

 

 

 

资料版本:5W105-20231011

Copyright © 20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1 简介··· 1

1.1 功能简介·· 1

1.1.1 纳管VMware简介·· 1

1.1.2 VMware vSphere虚拟机迁移简介·· 2

1.1.3 备份容灾简介·· 3

1.2 版本使用限制·· 4

1.3 配置环境·· 4

1.3.1 服务器·· 4

1.3.2 软件·· 5

1.3.3 组网拓扑·· 5

2 统一纳管··· 5

2.1 注意事项·· 5

2.2 操作步骤·· 6

2.2.1 开启网卡vSphere Backup NFC开关(可选)·· 6

2.2.2 VMware集群添加至UIS·· 6

3 一键迁移··· 8

3.1 配置前提·· 9

3.2 注意事项·· 11

3.3 迁移虚拟机·· 12

3.3.1 创建、执行迁移任务·· 12

3.3.2 验证迁移结果·· 17

3.4 管理迁移任务·· 18

3.4.1 修改迁移任务·· 19

3.4.2 结束迁移任务·· 20

3.4.3 删除迁移任务·· 20

3.5 回迁虚拟机·· 21

3.5.1 创建回迁任务·· 21

3.5.2 管理回迁任务·· 23

4 备份容灾··· 24

4.1 备份外部虚拟机·· 24

4.1.1 立即备份外部虚拟机·· 24

4.1.2 配置外部虚拟机备份策略·· 26

4.2 还原外部虚拟机备份·· 29

5 外部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31

5.1 外部虚拟机生命周期相关操作·· 31

5.1.1 启动虚拟·· 31

5.1.2 重启虚拟机·· 31

5.1.3 暂停虚拟机·· 31

5.1.4 安全关闭·· 32

5.1.5 关闭电源·· 32

5.1.6 修改虚拟机·· 32

5.2 VMware vSphere虚拟机快照管理·· 32

5.2.1 注意事项·· 32

5.2.2 操作步骤·· 33

6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6

6.1 常见问题排查流程·· 36

6.2 常见问题·· 37

6.2.1 VMware虚拟机删除快照后迁移至UIS失败·· 37

6.2.2 VMware的用户名或密码长度过长,无法添加至外部主机集群·· 39

6.2.3 VMware虚拟机迁移时报错“删除快照失败”,导致迁移失败·· 39

6.2.4 VMware虚拟机迁移时,任务无法开始,一直处于存储迁移中的状态·· 40

6.2.5 VMware虚拟机迁移时,虚拟机兼容性处理失败·· 40

6.2.6 VMware虚拟机迁移后,UEFI引导的Linux虚拟机无法正常开机,卡在开机引导界面·· 41

6.2.7 VMware虚拟机迁移后,虚拟机可以正常开机,但界面黑屏·· 42

6.2.8 VMware虚拟机迁移后,兼容性未报错,但Windows虚拟机开机蓝屏或无法启动·· 42

6.2.9 在回迁虚拟机或者还原备份文件至VMware时,无可用网络·· 43

 


简介

1.1  功能简介

UIS双模超融合功能可以针对用户现有的VMware业务运行环境,通过纳管、迁移、备份容灾等功能帮助用户实现对于VMware的替代演进。

·     统一纳管:通过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统一管理VMwareUIS虚拟机。

·     一键迁移:VMware vSphere虚拟机一键迁移至UIS。必要时还可以将已迁移的外部虚拟机回迁至vSphere中。

·     备份灾备:备份VMware vSphere虚拟机,并可以还原至UISvSphere中。通过备份功能可以保护虚拟机数据,并在必要时应急接管。

1.1.1  纳管VMware简介

通过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的双模超融合(外部主机和外部虚拟机)功能对VMware vSphere虚拟机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支持对vSphere集群、宿主机、虚拟机多维度信息展示,支持对vSphere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丰富的资源监控:

·     虚拟化计算、存储、虚拟机资源概要。

·     宿主机、虚拟机性能TopN直观统计。

·     宿主机和虚拟机CPU、内存、网络、存储多维度监控。

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     虚拟机启动、关闭、关闭电源、重启、暂停等。

·     虚拟机规格修改,包括CPU、内存热添加,网卡、磁盘热插拔等。

·     虚拟机快照管理、模板克隆与部署等。

异构资源平滑替换:

·     迁移:虚拟机一键迁移至UIS,在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回迁操作。

·     灾备:虚拟机无缝备份还原至UIS,保护数据,应急接管。

1.1.2  VMware vSphere虚拟机迁移简介

通过UIS双模超融合功能将VMware vSphere虚拟机平滑迁移至UIS中,迁移过程无需安装代理、PE等工具,一键迁移,极大降低了迁移的操作复杂度,迁移速度快,业务中断时间短。

 

VMware环境调研:

·     建议vCenter版本5.5以上

·     vCenter开放443端囗(一般情况下默认开放)。

·     待迁移的VMware虚拟机的“硬件版本(Hardware version)”必须是7或更高版本(一般情况下符合该要求)。

·     待迁移虚拟机操作系统兼容性:可参考相应UIS版本的兼容性列表。

·     业务系统及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确认源虚拟机磁盘模式为从属模式(默认情况下为从属模式)。

创建迁移任务:

·     选择需要迁移的虚拟机。

·     配置迁移相关参数:包括增量数据迁移间隔、迁移结束方式、是否强制关闭源端虚拟机等。

·     配置虚拟机参数:UIS自动读取源虚拟机配置,包括CPU,内存大小,网卡MACIP地址等,默认保持不变,也可重新设置。

结束迁移任务:

·     安全关闭源端虚拟机;若选择强制关闭,则在安全关闭不成功时,直接关闭虚拟机电源。

·     兼容性配置:包括安装CAStools、注入驱动、以及配置网卡IP地址

业务检查:

·     虚拟机网络是否连通

·     安全配置是否正确,如防火墙规则等。

·     虚拟机业务数据完整性检测。

·     虚拟机业务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迁移流程:

·     UIS界面添加vCenter,通过vCenter 接口获取源虚拟机规格、网络等配置。

·     VMware虚机创建快照,基于快照对源虚机做首次全量数据迁移。

·     设置迁移周期,每个迁移周期内基于新快照迁移增量数据。

·     结束迁移任务,关闭源虚拟机,完成最后一次增量数据迁移。

·     自动安装虚拟机CAStools,自动处理虚机与硬件兼容性驱动,自动/手动启动目标虚拟机。

功能优势:

·     一键无代理迁移,操作简便,迁移过程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

·     支持设置增量备份间隔、迁移限速。

·     兼容性强,支持vCenter 5.05.56.06.56.77.0版本,支持主流操作系统。

·     迁移完成可继续保留源端虚拟机,用于应急回退。

1.1.3  备份容灾简介

通过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的双模超融合功能对VMware vSphere虚拟机无缝灾备,支持将vSphere虚拟机备份还原至UISvCenter中,满足跨平台灾备需求,无虚拟机数量限制。

 

备份、还原流程:

·     UIS添加vCenter,通过vCenter 接口获取源虚拟机规格、网络等配置

·     VMware虚机创建快照,基于快照对源虚机做整机备份,完成首次全量数据备份。

·     设置备份策略,设置全量或增量备份周期,每个备份周期内基于新快照备份增量数据。

·     一键还原虚拟机,在UIS平台自动创建还原虚拟机,导入VMware虚机备份数据,自动安装虚拟机CAStools,自动处理虚机与硬件兼容性驱动,自动/手动启动还原虚拟机,源虚机可继续运行或关闭。

功能优势:

·     一键备份VMware虚机,VMware虚机故障或误删时,在UIS平台快速还原恢复VMware虚机。

·     支持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定时备份,精确到分钟级;支持备份限速,控制备份时对存储池的压力。

·     支持业务虚拟机跨平台横向扩展,扩容切换实现业务不间断替换。

1.2  版本使用限制

UIS E0742P05及之后版本支持双模超融合相关功能,具体版本的支持规格存在差异,请以版本说明书为准。

1.3  配置环境

说明

本文所述的操作方法及参数说明以E0750P09版本为例,不同版本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面差异,但不影响功能使用,请参考对应版本的用户手册/联机帮助进行操作。

 

1.3.1  服务器

本文档不严格与具体硬件服务器型号对应,如果使用过程中与产品实际情况有差异,请参考相关产品手册,或以设备实际情况为准。本文档使用的服务器型号与配置如下表所示,该环境不作为实际部署时的强制环境或推荐环境,只需要服务器能够兼容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即可完成本配置。

配置项

说明

服务器 #1

VMware vCenter资源)

H3C UIS R590 G2

·     CPU410Intel Xeon  E5-4627 v3 @ 2.60GHz

·     内存:256 GB

注:其他服务器是否兼容请参考VMware官方兼容文档

服务器 #2

VMware ESXI虚拟化内核系统)

服务器 #3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UIS-Cell 3030 G3

·     CPU2*24*2Intel(R) Xeon(R) Platinum 8260 CPU @ 2.40GHz

·     内存:256 GB

服务器 #4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UIS-Cell 3030 G3

·     CPU2*24*2Intel(R) Xeon(R) Platinum 8260 CPU @ 2.40GHz

·     内存:256 GB

服务器 #5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UIS-Cell 3030 G3

·     CPU2*24*2Intel(R) Xeon(R) Platinum 8260 CPU @ 2.40GHz

内存:256 GB

 

1.3.2  软件

软件

版本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H3C UIS-E0750P09

VMware服务器虚拟化管理软件

版本 7.0.0 内部版本 14406112VMware虚拟机迁移还支持下列版本:5.0版本、5.5版本、6.0版本、6.5版本、6.7版本)

虚拟机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12 64

 

1.3.3  组网拓扑

图1 组网示意图

 

统一纳管

2.1  注意事项

·     不支持在多个管理平台中纳管同一个VMware vCenter,否则会导致执行迁移虚拟机等操作时失败。

·     输入VMware vCenter的用户名和密码时,最大长度为128位,如密码长度超出该限制,请参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章节进行处理。

2.2  操作步骤

2.2.1  开启网卡vSphere Backup NFC开关(可选)

纳管外部主机集群时,可配置迁移IP地址。

此功能需要使用vSphere 7.0及以上版本,并且开启vSphere Backup NFC。具体方法为:登录vCenter界面,配置迁移VMKernel适配器,将其“vSphere Backup NFC”选项设置为“已启用”。

说明

·     增加VMware集群时,在迁移IP地址处填写vCenter用于迁移的IP地址。

·     如果未配置迁移IP地址,则会默认使用管理网络进行迁移,也无需在VMware环境中执行上述配置。

 

2.2.2  VMware集群添加至UIS

(1)     系统管理员登录UIS超融合管理平台,选择顶部“主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主机集群管理]菜单项,进入外部主机集群管理页面。

图2 外部主机集群管理页面

 

(2)     单击<增加>按钮,弹出增加VMware vCenter资源对话框,增加机房 #1VMware vCenter资源。

图3 增加VMware vCenter资源到UIS

 

配置参数

含义

云资源类型

必选项。

选择云资源的类型,目前仅支持VMware vCenter

云资源名称

必选项。

输入云资源的名称,该名称会显示在外部主机集群管理的列表中。

描述

可选项。

用于描述VMware vCenter资源,最大支持128个字符。

管理IP地址

必选项。

VMware vCenter资源的IP地址,必须是符合标准格式的IPv4地址。

迁移IP地址

可选项。

可指定所使用的迁移网络IP地址,仅支持纳管VMware vSphere 7.0及以上版本的外部主机集群时配置该参数。业务主机通过迁移IPvCenter连通,vCenter中绑定迁移IP的网卡与配置了tagESXi主机网卡连通。超融合管理平台侧具体使用的虚拟交换机(如管理网或业务网虚拟交换机)是由管理平台、vCenterESXi指定tag的网卡的连接使用的网络所决定。

登录方式

必选项。

登录VMware vCenter资源的应用层协议,默认为https

端口

必选项。

通过httphttps方式访问VMware vCenter资源的应用层端口号,默认为443

用户名

必选项。

访问VMware vCenter资源的管理帐号,最大支持128个字符。

密码

必选项。

访问VMware vCenter资源的管理帐号对应的密码,最大支持128个字符。

 

(3)     成功连接新增加的VMware vCenter资源之后,界面显示如下图所示。

图4 成功增加新的VMware vCenter资源

 

一键迁移

VMware中的虚拟机迁移至UIS,目前支持如下三种方法。本章节介绍外部虚拟机迁移的操作方法,其他两种操作方法请参考《H3C UIS超融合产品云迁移方案最佳实践》。

·     外部虚拟机迁移:通过纳管VMware vCenter以迁移虚拟机,无代理迁移,推荐的迁移方式。

·     异构平台迁移:使用内置的异构平台迁移工具进行迁移,有代理迁移,在无法使用外部虚拟机迁移时可使用此方法。

说明

如果管理节点主机是ARM架构,则无法使用异构平台迁移功能。

 

·     通过OVAOVF模板迁移:在迁移时需要导入导出虚拟机模板,无法在线迁移,在上述方法迁移失败时可尝试该方法。

较为常用的迁移方法为外部虚拟机迁移和异构平台迁移,它们的差异如下。

·     双机热备支持情况:

¡     异构平台迁移需要部署在管理节点,当双机切换,管理节点切至备机后异构平台迁移不可用。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不受双机切换影响,可以正常使用。

·     操作复杂性

¡     异构平台迁移需要申请专用的license;需要在迁移虚拟机中安装客户端;创建特定镜像的虚拟机;手动安装驱动等。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只存在简单的页面配置,操作简单。

·     组网配置

¡     异构平台迁移需要每个待迁移虚拟机、目标虚拟机均与UIS管理网相通。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只需要UIS管理网络与VMware的管理网相通即可。

·     虚拟机网络配置差异:

¡     异构平台迁移需要在创建目的虚拟机前,登录VMware查询被迁移虚拟机的网卡个数与各个网卡对应的IP地址、MAC地址,人工保证目标虚拟机网络中IP地址、MAC与被迁移虚拟机的网络中IP地址、MAC地址一致。

被迁移虚拟机挂载多网卡时,需要在UIS上创建目的虚拟机时首先创建多个网卡,人工保证每个网卡上的IP地址、MAC地址与被迁移虚拟机网卡一一对应。但异构平台迁移按照接口查询出的网卡顺序进行迁移,不一定和虚拟机创建的顺序一致,会导致迁移后网卡VLAN不对应,从而网络不通。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可自动获取迁移虚拟机的网络信息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默认与源虚拟机一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手动修改。

·     目的虚拟机磁盘设置:

¡     异构平台迁移需要在创建目的虚拟机前,登录VMware查询被迁移虚拟机的磁盘大小与磁盘个数,需人工保证目标虚拟机磁盘大小不小于被迁移虚拟机的磁盘大小。异构平台迁移需页面设置被迁移虚拟机磁盘与目的虚拟机磁盘的对应关系,如虚拟机挂载了多个盘,创建目的虚拟机时挂载相同个数的磁盘,并在迁移任务时设置被迁移磁盘与目的磁盘的对应关系。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获取被迁移虚拟机的磁盘信息,通过页面就可以保证迁移后的磁盘大小设置与磁盘对应关系。

·     驱动安装

¡     异构平台迁移需要手动导出驱动信息,制作驱动文件,并导入驱动进行兼容性处理。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可实现自动进行虚拟机兼容性处理。

·     迁移虚拟机支持:

¡     异构平台迁移仅能迁移在线虚拟机。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支持迁移在线与离线虚拟机。

·     实施难易度:

¡     异构平台迁移逐一统计所有被迁移虚拟机的用户名和密码,增加迁移的难度。

¡     UIS外部虚拟机迁移无需统计待迁移虚拟机的用户名密码,操作简便。

3.1  配置前提

·     纳管VMware vCenter时填写的VMware用户应至少具有以下权限,否则会导致迁移失败。

 

·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与VMware vcenter虚拟化管理平台之间的网络带宽建议为万兆链路聚合或裸光纤直连,两个管理平台之间三层网络互通。

·     如果VMware虚拟机中存在类型为独立-持久或独立-非持久的磁盘,则不支持迁移。

·     在线迁移时待迁移的虚拟机需要安装VMwareTools,离线迁移时无此限制。

·     存在如下情况时,建议先升级到ESXi 6.0 3247720及之后的版本再进行迁移操作,否则可能导致迁移时丢失数据或迁移失败。

¡     VMware的版本为VMware ESXi 5.5及之前版本ESXi 6.0 2494585-3247720版本。

¡     待迁移虚拟机的VMware版本为VMware ESXi 6.0之前版本,并且进行过磁盘扩容。

·     待迁移的VMware虚拟机的“硬件版本(Hardware version)”必须是7或更高版本。

·     vCenter需放开放443端囗,ESXi服务器需放开902端囗。

·     如果VMware中的虚拟机配置了SR-IOV直通网卡,在迁移前需将网卡修改为其他类型。

·     当前版本仅支持迁移使用了SANiSCSI或本地磁盘提供的VMFS数据存储中的普通虚拟磁盘。如果不符合条件,您需要首先将虚拟机存储修改为满足条件的VMFS存储,然后再进行迁移操作。

·     在迁移VMware虚拟机前,请先关闭VMware源虚拟机的杀毒软件并清除安全策略,确保该虚拟机无任何权限安全防护规则,以避免在迁移过程中注入驱动、配置IP地址以及安装CAStools时出现异常。

3.2  注意事项

·     在线迁移VMware虚拟机的最后阶段,业务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需要在UIS启动虚拟机(如未设置“自动开启UIS虚拟机”)以及配置相关的业务服务,以便及时接管业务。建议在业务空闲时进行迁移。

·     在线迁移VMware虚拟机时,如果虚拟机IP地址为静态地址,则IP地址配置会保持不变;如果虚拟机IP地址为DHCP动态获取,则IP地址配置会由组网环境中的DHCP地址池分配。

说明

需要通过VMwareTools获取源虚拟机的网络配置。因此,离线迁移虚拟机时无法自动获取网络配置,需要在迁移完成后手动配置。

 

·     不支持将VMware中的虚拟机迁移至ARM架构的主机中。

·     迁移目标存储池容量不足会导致迁移失败,且不支持将虚拟机迁入RBD存储中。

·     迁移时请勿将VMware中的虚拟机设置为自动休眠或节能模式。由于虚拟机休眠时VMwareTools不运行,虚拟机无法自动关闭,将可能导致迁移失败或迁移数据不完整。

·     虚拟机迁移过程中禁止在VMware侧操作被迁移的虚拟机,否则可能导致迁移失败。

·     虚拟机迁移过程中禁止使用虚拟机控制台等方法启动虚拟机,否则会导致虚拟机异常。

·     如果源虚拟机在迁移过程中写入了大量数据,可能出现新增数据与原磁盘数据合并超时,此时会导致虚拟机迁移失败,但不会对源虚拟机业务造成影响。迁移过程中请避免对源虚拟机磁盘写入大量数据;或关闭虚拟机,进行离线迁移。

·     如果迁移过程中VMware源主机出现异常,会导致迁移任务失败。

·     VMware虚拟机迁移的详细操作系统支持情况请查看《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硬件兼容性列表》。

¡     目前不支持迁移使用SUSE操作系统的虚拟机。

¡     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虚拟机迁移后默认磁盘总线类型为IDE,在迁移完成后需要手动安装CAStools。并且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虚拟机的磁盘数量不能超过4个(包含软驱和光驱),否则会导致迁移失败。

¡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在完成迁移首次启动(自动或手动启动)后,需要执行一次重启操作,否则驱动程序不生效。

¡     Radhat 4CentOS 4(内核版本2.6.9-89.EL)及更早版本操作系统的虚拟机迁入UIS后,由于内核版本过低,无法自动安装CAStools,需要手动安装。

¡     部分操作系统的外部虚拟机(如CentOS 7.6),引导方式为UEFI时,可能出现迁移完成后,无法打开虚拟机控制台的情况,此时需要在修改虚拟机对话框中,将虚拟机显卡的设备型号修改为Qxl,并重启虚拟机,即可正常使用。

·     虚拟机迁移到管理平台后,磁盘预分配方式默认为精简。

·     在纳管VMware后,请不要在VMware平台中执行虚拟机生命周期操作,或开启、关闭、重启VMware主机等操作。否则会导致在UIS中进行VMware虚拟机相关操作时提示“系统错误”,无法正常进行操作。请参考外部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章节,在UIS中进行虚拟机生命周期相关操作。

·     VMware vSphere 6.7及以上版本中的虚拟机支持精简迁移。

3.3  迁移虚拟机

3.3.1  创建、执行迁移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Mware站点>/<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待迁移的外部虚拟机的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详情页。

图5 外部虚拟机详情

 

(3)     单击<迁移>按钮,弹出迁移VMware虚拟机到UIS对话框。

说明

还可以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迁入管理]菜单项,进入迁入管理页面。单击<创建迁入任务>按钮,弹出迁移VMware虚拟机到UIS对话框,选择需要迁移的外部虚拟机。

 

(4)     配置迁入虚拟机的基本信息,单击<下一步>按钮。

配置参数

含义

外部集群

选择需迁移的虚拟机所在的外部集群。选中外部虚拟机创建迁移任务时无需配置。

源虚拟机名称

选择需迁移的虚拟机。选中外部虚拟机创建迁移任务时无需配置。

目的虚拟机名称

输入迁移后的虚拟机名称。

预分配

存储卷的分配方式,包括精简、延迟置零和置零。虚拟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支持修改此参数:处于关闭状态、磁盘类型为文件且磁盘为单级镜像文件、没有快照。默认为“精简”。

·     精简:创建存储卷时,只为该存储卷分配最初所需要的数据存储空间的容量。如果之后存储卷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则它可以增加到创建存储卷时设置的最大容量。

·     延迟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创建时不会擦除物理设备上保留的任何数据,在虚拟机首次执行写操作时,将其置零。NFS网络文件系统类型的存储池不支持创建预分配方式为延迟置零的存储卷。

·     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在创建过程中会将物理设备上保留的数据置零,创建存储卷所需时间较长。

 

图6 迁入虚拟机基本信息配置

 

(5)     选择需迁入的主机,以及配置迁入虚拟机存储和网络信息。请根据迁移目标主机的CPU、内存等资源使用情况,为虚拟机选择合适的主机。

配置参数

含义

选择主机

选择迁移的目的主机。

目的磁盘容量

设置目标虚拟机的磁盘容量,需不小于源虚拟机磁盘的大小。

目的存储文件

设置目标虚拟机存储文件的名称。

目的存储池

选择目标虚拟机的存储池。

虚拟机MAC地址

设置迁移后虚拟机的MAC地址,默认为源虚拟机的MAC地址。

虚拟交换机

选择目标虚拟机的虚拟交换机。

网络策略模板/端口组

选择目标虚拟机的网络策略模板/端口组。

虚拟防火墙

选择目标虚拟机的虚拟防火墙。

 

图7 迁入主机选择

 

图8 迁入虚拟机存储信息配置

 

图9 迁入虚拟机网络信息配置

 

(6)     配置迁移任务信息。

配置参数

含义

自动增量迁移周期

在任务处于待结束状态时,会根据此参数设置,定时对源虚拟机进行增量备份。

迁移速度限制

输入限制的I/O速率大小,单位为MBps

迁移方式

选择迁移方式,分为全盘迁移和精简迁移。精简迁移时会跳过未实际分配的块,减少迁移数据量,但需要vSphere/ESXi 6.7及以上版本才可用;全盘迁移则不会跳过实际未分配的块。

加密传输

选择是否启用加密传输,默认不启用。启用加密传输后,会使用加密通道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均会进行加密。

并行加速

选择是否启用并行加速。启动并行加速会增加磁盘传输通道,以达到传输加速的目的。

运行配置

·     强制关闭VMware虚拟机:如开启该选项,在迁移过程中,正常关闭源端虚拟机失败时,会强制关闭虚拟机,此时虚拟机中未保存的数据可能会丢失。

·     自动开启UIS虚拟机:如开启该选项,在迁移完成后,会自动开启目标虚拟机。

·     自动完成迁移任务:不勾选此选项时,迁入任务不会自动结束,而是停留在带结束状态,并对源虚拟机数据持续增量迁移,直至用户手动结束任务,完成迁移;勾选此选项时,在增量迁移完成(增量迁移数据量小于阈值)后,会自动结束任务,完成迁移。

·     自动启动迁移任务:勾选此选项时,迁入任务创建完成后会自动启动;不勾选此选项时,迁入任务创建完成后,需要手动启动。

 

图10 迁移信息

 

(7)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迁移任务的创建。

(8)     选择顶部“主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主机集群管理/迁移任务]菜单项,进入迁移任务页面。

图11 迁移任务页面

 

(9)     在“迁移任务”页签,选择已创建的迁移任务,单击图标,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或者单击迁移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单击<启动>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

图12 启动迁移任务

 

(10)     单击<确定>按钮,启动迁移任务。

(11)     等待迁移任务完成后,在“迁移任务”页签,选择状态为“迁移中(等待完成)”的迁移任务,单击图标,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结束迁移任务;或者单击状态为“迁移中(等待完成)”的迁移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单击<结束>按钮,结束迁移任务。

3.3.2  验证迁移结果

(1)     UIS的任务台中,可以看到VMware虚拟机迁入UIS的进度,同时,在虚拟机迁入的目的主机上,可以看到被迁移的虚拟机已成功运行。

图13 迁入主机上查看虚拟机状态

 

(2)     确认迁入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与磁盘信息与迁移前一致。

(3)     单击<修改>按钮,弹出修改虚拟机对话框。

(4)     选择网络页签,勾选“CAStools配置”选项,输入迁入虚拟机的IP地址。如果迁入虚拟机未正确安装CAStools,请先手动安装CAStools

图14 配置IP地址

 

注意

请先确认迁移后的虚拟机及虚拟机中的业务运行无问题,再关闭或删除VMware中的源虚拟机。

 

3.4  管理迁移任务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迁入管理]菜单项,进入迁入管理页面。

图15 迁移任务

 

只要创建迁移任务,均会在该页面显示一条记录,根据迁移状态可以查询迁移是否结束,单击源虚拟机列中虚拟机名称进入详情查询迁移进度。可在该页执行下列操作。

3.4.1  修改迁移任务

仅支持修改迁移中或待结束状态下的迁移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迁入管理]菜单项,进入迁入管理页面。

(2)     在“迁入任务”页签,单击迁入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

(3)     选择需修改的参数,可修改迁移速度限制或自动增量迁移周期。

图16 修改迁移任务

 

(4)     单击图标,修改相应参数。

(5)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3.4.2  结束迁移任务

迁移任务为待结束或待兼容性处理时可进行该操作。

1. 结束单个迁移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迁入管理]菜单项,进入迁入管理页面。

(2)     在“迁入任务”页签,选择状态为“迁移中(等待完成)”的迁入任务,单击图标,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结束迁入任务;或者单击状态为“迁移中(等待完成)”的迁入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单击<结束>按钮,结束迁入任务。

2. 批量结束迁移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迁入管理]菜单项,进入迁入管理页面。

(2)     勾选状态为“迁移中(等待完成)”的迁入任务,单击<结束>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

(3)     单击<确定>按钮,结束迁入任务。

3.4.3  删除迁移任务

1. 删除单个迁移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迁入管理]菜单项,进入迁入管理页面。

(2)     在“迁入任务”页签,选择需删除的迁入任务,单击 图标,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删除迁入任务;或者单击需删除的迁入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单击<删除>按钮,删除迁入任务。

2. 批量删除迁移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迁入管理]菜单项,进入迁入管理页面。

(2)     勾选需要删除的迁移任务,单击<删除>按钮,弹出确认对话框。

(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3.5  回迁虚拟机

3.5.1  创建回迁任务

1. 注意事项

·     在进行回迁操作时,建议将虚拟机回迁至原VMware vCenter中。

·     高版本ESXi主机中迁移至UIS的虚拟机,无法回迁至低版本的ESXi主机中。

·     目前在进行回迁操作时,不支持选择VMware分布式交换机,需要使用标准交换机(若无则需先创建)。如果回迁完成后需要使用分布式虚拟交换机,则需要重新配置回迁后VMware虚拟机的网络设置。

2. 操作步骤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回迁管理]菜单项,进入回迁管理页面。

图17 回迁管理

 

(2)     选择“迁入虚拟机”页签,选择需要回迁的虚拟机,单击图标,弹出回迁UIS虚拟机到VMware对话框。

图18 配置回迁任务

 

(3)     设置回迁任务参数。

配置参数

含义

源虚拟机名称

选择要进行回迁任务的虚拟机,可选择的虚拟机为通过迁入任务迁移至UIS中的虚拟机。

外部平台

选择回迁任务的目的VMware vCenter平台。

数据中心

选择回迁任务的目的数据中心。

主机

选择回迁任务的目的ESXi主机。

目的虚拟机名称

输入回迁任务目的虚拟机的名称。

目的磁盘容量

输入回迁任务目的虚拟机的容量。

预分配

选择回迁任务目的虚拟机存储卷的预分配方式。

·     延迟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创建时不会擦除物理设备上保留的任何数据,在虚拟机首次执行写操作时,将其置零。NFS网络文件系统类型的存储池不支持创建预分配方式为延迟置零的存储卷。

·     精简:创建存储卷时,只为该存储卷分配最初所需要的数据存储空间的容量。如果之后存储卷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则它可以增加到创建存储卷时设置的最大容量。

·     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在创建过程中会将物理设备上保留的数据置零,创建存储卷所需时间较长。

Datastore

选择回迁任务目的虚拟机所使用的存储池。

虚拟机MAC地址

输入回迁任务目的虚拟机的MAC地址信息,默认与源虚拟机一致。

网络

选择回迁任务目的虚拟机所使用的网络。

自动增量迁移周期

在回迁任务处于待结束状态时,会根据此参数设置,定时对源虚拟机进行增量备份。

迁移速度限制

输入限制的I/O速率大小,单位为MBps

加密传输

选择是否启用加密传输,默认不启用。启用加密传输后,会使用加密通道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均会进行加密。

运行配置

·     强制关闭UIS虚拟机:如开启该选项,在迁移过程中,正常关闭源端虚拟机失败时,会强制关闭虚拟机,此时虚拟机中未保存的数据可能会丢失。

·     自动开启VMware虚拟机:如开启该选项,在迁移完成后,会自动开启回迁任务目的虚拟机。

·     自动完成回迁任务:不勾选此选项时,回迁任务不会自动结束,而是停留在带结束状态,并对源虚拟机数据持续增量迁移,直至用户手动结束任务,完成回迁;勾选此选项时,在增量迁移完成(增量迁移数据量小于阈值)后,会自动结束任务,完成回迁。

·     自动启动回迁任务:勾选此选项时,回迁任务创建完成后会自动启动;不勾选此选项时,回迁任务创建完成后,需要手动启动。

 

(4)     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回迁任务。

(5)     启动回迁任务,如勾选了“自动启动回迁任务”选择,则无需手动启动。

(6)     等待回迁任务完成后,在“回迁任务”页签,选择状态为“回迁中(等待完成)”的回迁任务,单击<结束>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或者单击回迁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单击<结束>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

图19 结束回迁任务

 

(7)     单击<确定>按钮,结束回迁任务。

3.5.2  管理回迁任务

1. 结束回迁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回迁管理]菜单项,进入回迁管理页面。

(2)     在“回迁任务”页签,选择回迁中(等待完成)的回迁任务,单击<结束>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或者单击回迁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单击<结束>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

(3)     单击<确定>按钮,结束回迁任务。

2. 删除回迁任务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回迁管理]菜单项,进入回迁管理页面。

(2)     在“回迁任务”页签,选择回迁成功的回迁任务,单击<删除>按钮,删除回迁任务;或者单击回迁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单击<删除>按钮,删除回迁任务。

3. 重试回迁任务

回迁任务失败时,可以尝试重试回迁任务,重新回迁虚拟机。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回迁管理]菜单项,进入回迁管理页面。

(2)     在“回迁任务”页签,选择迁移失败的回迁任务,单击<重试>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

(3)     单击<确定>按钮,重试迁入任务。

备份容灾

4.1  备份外部虚拟机

4.1.1  立即备份外部虚拟机

立即备份功能用于立即将VMware vSphere虚拟机备份至UIS主机已挂载的存储池。

说明

需要具有标准版增强包License,才能使用备份管理功能。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需要立即备份的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

图20 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

 

(3)     单击<更多/立即备份>按钮,弹出立即备份对话框。

图21 立即备份

 

(4)     配置基本信息及备份设置,单击<完成>按钮,开始备份。

配置参数

含义

备份文件名

输入备份文件的名称。

备份限速

备份任务执行时的最大速率,默认为不填写;0或不填写表示无限制。

备份类型

选择备份类型,目前仅支持整机备份。

加密备份

选择是否启用加密通道加密传输备份数据,默认为否。

备份目的地

选择备份的目的主机。

备份位置

选择备份文件在目的主机中存放的路径。

增量备份

选择虚拟机的备份方式。

·     全量备份:全量备份是对某一时间点之前的所有数据和应用的一个完整拷贝,能够提供最好的数据保护。

·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只备份与前一次备份(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相比被修改的数据。

 

(5)     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备份管理]菜单项,可以在”备份任务“页签,可查看正在执行的备份任务及进度。

4.1.2  配置外部虚拟机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可以周期性地批量备份虚拟机。当备份策略生效时,系统将在指定时间对应用了备份策略的虚拟机的整机或指定磁盘进行备份,并生成相应的备份文件。

1. 创建备份策略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备份管理]菜单项,进入备份管理页面。

(2)     在”备份策略“页签,单击<增加>按钮,弹出增加备份策略对话框。

图22 备份策略

 

(3)     设置基本信息。

配置参数

含义

策略名称

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

目的主机

选择备份文件存放的目的主机。

备份位置

选择备份文件在目的主机中存放的路径。

备份类型

选择备份类型,目前仅支持整机备份。

立即生效

选择备份策略是否立即生效,默认为否。

 

图23 基本信息

 

(4)     选择虚拟机。单击<增加>按钮,弹出基础信息页设置的VMware平台中的虚拟机。选择应用该策略管理的虚拟机。并设置虚拟机备份的主机与存储,可以对已经选择的虚拟机进行删除。

图24 选择虚拟机

 

(5)     设置备份计划。选择外部虚拟机后,需要设置备份计划,分为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首先需要设置全量备份计划,如果开启增量备份功能,则需要设置增量备份的频率和时间。

备份方式

配置参数

含义

全量备份

频率

执行全量备份的频率,默认为每月。

·     日期:频率选择“每月”时,需设置具体执行的日期,默认为每月1日。

·     星期:频率选择“每周”时,需设置具体执行的日期,默认为星期一。

开始/截止时间

·     开始时间:执行全量备份的开始时间。

·     截止时间:执行全量备份的截止时间。当截止时间小于开始时间时,截止时间为第二天的时间。若截止时间到达时仍未完成本次备份任务,则待正在备份的虚拟机完成备份后,系统将放弃此次备份任务,等待下次备份开始时间到达。

备份限速

备份任务执行时的最大速率,默认为00或不填写表示无限制。

加密传输

选择是否启用加密通道加密传输备份数据,默认为是。

增量备份

选择全量备份完成后,是否开启后续的增量备份。如果开启增量备份,则需要配置增量备份相关参数。

增量备份

频率

执行增量备份的频率,默认为每月。

·     日期:频率选择“每月”时,需设置具体执行的日期,默认为每月1日。

·     星期:频率选择“每周”时,需设置具体执行的日期,默认为星期一。

开始/截止时间

·     开始时间:执行增量备份的开始时间。

·     截止时间:执行增量备份的截止时间。当截止时间小于开始时间时,截止时间为第二天的时间。若截止时间到达时仍未完成本次备份任务,则待正在备份的虚拟机完成备份后,系统将放弃此次备份任务,等待下次备份开始时间到达。

 

图25 备份计划

 

(6)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操作。

2. 备份策略管理

·     修改备份策略。

a.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备份管理]菜单项,进入备份管理页面。

b.     在”备份策略“页签,选择需要修改的备份策略,单击图标,弹出修改备份策略对话框。

c.     可对备份的基本信息、备份计划、选择虚拟机进行修改。

d.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修改。

·     删除备份策略。

a.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备份管理]菜单项,进入备份管理页面。

b.     在”备份策略“页签,选择需要删除的备份策略,单击图标,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

c.     单击<确定>完成删除。

·     查看应用备份策略的虚拟机。

a.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备份管理]菜单项,进入备份管理页面。

b.     在”备份策略“页签,选择需要查看的备份策略。

c.     可在页面下方的“应用备份策略的虚拟机”页签中查看应用了该备份策略的虚拟机。

·     查看备份日志。

a.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备份管理]菜单项,进入备份管理页面。

b.     在”备份策略“页签,选择需要查看的备份策略。

c.     可在页面下方的“备份日志”页签中查看该本分策略相关的日志信息。

4.2  还原外部虚拟机备份

根据已经备份至UIS中的外部虚拟机备份信息和备份文件,在UISVMware vCenter上生成一台相同配置的虚拟机。网卡个数与每个网卡对应的IP地址、MAC地址、磁盘大小与个数等均与备份时保持一致。

1. 注意事项

·     目前将备份文件还原至VMware中时,不支持选择VMware分布式交换机,需要使用标准交换机(若无则需先创建)。如果还原完成后需要使用分布式虚拟交换机,则需要重新配置还原后VMware虚拟机的网络设置。

2. 操作步骤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备份管理]菜单项,进入备份管理页面。

(2)     在”备份任务“页签,选择需要还原的备份任务/备份文件,单击图标,弹出还原到UIS或还原到VMware窗口。

(3)     设置还原任务参数。包括基本信息、配置虚拟机、存储信息、网络信息和还原任务5个部分的参数。

类别

配置参数

含义

基本信息

-

当前仅支持“还原到新虚拟机”。

配置虚拟机

虚拟机名称

输入还原后虚拟机的名称。

 

描述

输入虚拟机相关描述,仅还原到UIS时支持该选项。

主机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所在的主机,仅还原到UIS时支持该选项。

预分配

存储卷的分配方式,仅还原到UIS时支持该选项。包括精简、延迟置零和置零。虚拟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支持修改此参数:处于关闭状态、磁盘类型为文件且磁盘为单级镜像文件、没有快照。

·     精简:创建存储卷时,只为该存储卷分配最初所需要的数据存储空间的容量。如果之后存储卷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则它可以增加到创建存储卷时设置的最大容量。

·     延迟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创建时不会擦除物理设备上保留的任何数据,在虚拟机首次执行写操作时,将其置零。NFS网络文件系统类型的存储池不支持创建预分配方式为延迟置零的存储卷。

·     置零:创建存储卷时就为存储卷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在创建过程中会将物理设备上保留的数据置零,创建存储卷所需时间较长。

vCenter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所在的vCenter,可选择已被纳管的vCenter,仅还原到VMware时支持该选项。

数据中心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所在的数据中心,仅还原到VMware时支持该选项。

主机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所在的主机,仅还原到VMware时支持该选项。

兼容性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的兼容性,仅还原到VMware时支持该选项。请选择与vCenter、数据中心、主机相符的兼容性选项。

存储信息

目的存储文件

设置还原后虚拟机存储文件的名称,仅还原到UIS时支持该选项。

目的存储池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的存储池,根据还原虚拟机所选目的平台及主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存储池。

网络信息

还原到VMware时,需要为还原完成后的虚拟机重新配置网络信息。

还原到UIS时,需配置网络信息

虚拟机MAC地址

设置还原后虚拟机的MAC地址,默认为源虚拟机的MAC地址。

虚拟交换机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的虚拟交换机。

网络策略模板/端口组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的网络策略模板/端口组。

网络参数

设置还原后虚拟机的网络参数,需要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主/DNS服务器信息,可以通过DHCP或手动方式进行配置,选择“无”则表示暂不配置网络参数。

虚拟防火墙

选择还原后虚拟机的虚拟防火墙。

还原

还原限速

还原任务执行时的最大速率,默认为00表示无限制。

 

开启还原虚拟机

还原完成后是否立即开启虚拟机,默认为是。

 

图26 配置还原任务

 

(4)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操作。

(5)     在”还原任务“页签可以查看还原进度及任务执行情况。

外部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5.1  外部虚拟机生命周期相关操作

5.1.1  启动虚拟机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待启动的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

(3)     单击<启动>按钮,启动外部虚拟机。

5.1.2  重启虚拟机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待迁移的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

(3)     单击<重启>按钮,弹出重启虚拟机确认对话框。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5.1.3  暂停虚拟机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待迁移的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

(3)     单击<暂停>按钮,弹出暂停虚拟机确认对话框。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5.1.4  安全关闭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待迁移的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

(3)     单击<安全关闭>按钮,弹出关闭虚拟机确认对话框。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5.1.5  关闭电源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待迁移的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

(3)     单击<关闭电源>按钮,弹出关闭虚拟机确认对话框。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5.1.6  修改虚拟机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

(3)     单击<修改>按钮,弹出修改虚拟机对话框。

(4)     可修改外部虚拟机的CPU、内存和磁盘的大小。

(5)     输入修改后的数值,单击<应用>按钮,完成操作。

5.2  VMware vSphere虚拟机快照管理

5.2.1  注意事项

·     为虚拟机增加快照后会影响虚拟机性能,导致虚拟机性能降低。

·     创建外部虚拟机快照时,请不要修改目标虚拟机的状态,否则可能会导致生成的快照和所配置的参数不一致。

·     VMware不支持对裸磁盘、RDM 物理模式磁盘或在客户机中使用 iSCSI 启动器的客户机操作系统的快照。

·     在执行快照之前必须关闭具有独立磁盘的虚拟机的电源。不支持具有独立磁盘的已打开电源或已挂起的虚拟机的快照。

·     静默快照要求虚拟机安装VMwareTools,并且需要虚拟机操作系统支持该功能。

·     PCI vSphere DirectPath I/O 设备不支持快照。

·     VMware中,配置了总线共享的虚拟机无法创建快照。如果需要同时使用总线共享和虚拟机快照,可考虑在虚拟机操作系统中运行备份软件。如果目前虚拟机已有快照,并且阻止您配置总线共享,请删除这些快照。

·     快照提供备份解决方案可以使用的磁盘的时间点映像,如果虚拟机磁盘文件丢失,其中的快照文件也会丢失,无法恢复快照。

·     如果虚拟机的硬盘大于2TB,则快照操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不建议对此类硬盘执行快照操作。

5.2.2  操作步骤

(1)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外部虚拟机/<vCenter站点>/<外部主机集群>]菜单项,进入外部虚拟机页面。

(2)     单击外部虚拟机名称,进入外部虚拟机概要信息页面。单击<快照管理>按钮,弹出虚拟机快照管理对话框。可进行创建快照、修改快照、快照还原、删除快照等操作。

图27 虚拟机快照管理

 

¡     创建快照。配置快照名称与描述,运行虚拟机可以设置“生成虚拟机内存快照”和“使客户机文件系统处于静默状态(需要安装有VMware Tools)”两个参数,离线虚拟机则不支持。

图28 创建快照

 

-     快照内存:是否对虚拟机内存进行快照,默认为否。

-     静默状态:开启该功能会暂停虚拟机操作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以保证所创建的快照和执行快照时的虚拟机状态一致。

¡     修改快照。可以对快照名称,描述进行修改。

¡     删除快照

-     全部删除会整合快照与先前增量磁盘状态之间发生的更改并将其写入基础父磁盘,然后将它们与基础虚拟机磁盘合并。

图29 删除全部快照

 

-     删除单个快照会将快照状态和上一个磁盘状态间发生的磁盘,更改写入父快照,删除单个快照会保留虚拟机的当前状态,并且不会影响任何其他快照。

图30 删除单个快照

 

·     还原快照。会将虚拟机的内存、设置和虚拟机磁盘的状况恢复为执行该快照时所处的状况。如果要在启动虚拟机时将其挂起、打开电源或关闭电源,请确保执行该快照时虚拟机处于正确的状况,单击快照名称,选择要还原的快照,单击<还原>按钮,弹出还原提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还原后的电源状态如下表所示。

执行父快照时的虚拟机状况

还原后的虚拟机状况

已打开电源(包括内存)

恢复为父快照,并且虚拟机已打开电源且正在运行

已打开电源(不包括内存)

恢复为父快照并且虚拟机已关闭电源

已关闭电源(不包括内存)

恢复为父快照,并且虚拟机已关闭电源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6.1  常见问题排查流程

如在纳管、迁移VMware虚拟机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按照如下步骤排查问题原因、尝试解决。

(1)     检查服务状态。查看下列服务是否为active状态。

¡     UIS管理节点:vmware-api-server

¡     UIS业务主机:vmware-agent

(2)     检查UIS管理平台与VMware vCenter之间的连接状态。

¡     检查UIS管理节点能否通过纳管vCenter时指定的管理IP、端口号连通VMware vCenter

¡     检查迁移目的端的UIS主机能否连通vCenter的管理IP/迁移IP(纳管时指定)以及端口(纳管时指定,默认为443),以及能否连通迁移源端ESXi主机的902端口。

(3)     检查VMware vCenterESXi之间的连接状态。

¡     检查VMware vCenter能否连通ESXi主机的902端口。

¡     检查VMware vCenter纳管ESXi时是否是使用域名进行纳管的。如是,则需要在UIS主机中配置DNS服务器。

(4)     查看日志定位问题。查看各服务日志来定位问题。例如:迁移时出现问题,并且vddk日志存在报错,可尝试根据错误码在VMware官方的故障处理网站(VMware KB)中查找解决方案。

表1 相关日志参考列表

日志文件

说明

/var/log/uis-core/uis.log

UIS前台服务日志,可初步定位问题。

/var/log/vmware-api-server/vmware-api-server-{date}.log

VMware纳管、迁移相关功能API服务日志,主要用于定位VMware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可初步定位VMware虚拟机迁移问题。

/var/log/vmware-agent/vmware-agent.log

迁移服务日志,迁移中的错误可通过查看ERROR级别日志快速定位。

/var/log/vmware-agent/vmware_vddk.log

VDDK服务日志,迁移无法开始或迁移过程中报错,可查看该日志进行定位。

/var/log/xconvertor.log

格式转换日志,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错误。

/var/log/caslog/cas_xs_virtio_driver.log

驱动注入日志,当UIS前台提示驱动注入失败时,可查看该日志进行定位。

 

目前已知的常见问题,大部分为VMware平台中的BUG导致的,其中6.1所描述的问题可参考VMware官网中的《为VMware vSphere 虚拟机重置块修改跟踪(2139574)进行解决;6.3所描述的问题可参考VMware官网中的《无法为虚拟机创建 VMware 静默快照 (1009073)进行解决;6.4所描述的问题可参考VMware官网中《禁用虚拟机中基于 VSS 静默应用程序的快照 (2146204)进行解决。

6.2  常见问题

6.2.1  VMware虚拟机删除快照后迁移至UIS失败

1. 现象

需要迁移的虚拟磁盘必须位于VMFS卷上,由SANiSCSI或本地磁盘提供支持。启用CBT时,虚拟机必须没有快照才能清空重启。由此可知,VMware虚拟机在删除快照后是可以迁移的,但是在迁移vCenter 6.0版本中已删除快照的VMware虚拟机时失败。如需迁移vCenter 6.0中曾经创建过快照的虚拟机,请先参照本章节的解决方法进行处理,再迁移虚拟机。

2. 原因

由于CBT问题导致,需要在虚拟机中重置CBT

3. 解决方法

单台虚拟机重置CBT方法:

(1)     登录vSphere Web Client

(2)     右键单击需要重置CBT的虚拟机,在菜单中单击<启动/关闭电源>按钮,关闭该虚拟机。

(3)     右键单击该虚拟机,在菜单中单击<快照/快照管理>按钮,进入快照管理器,确保没有活动快照。如果存在快照,请将其整合并提交更改。

(4)     右键单击该虚拟机,在菜单中单击<编辑设置>按钮。

(5)     选择虚拟机选项页签,展开常规选项,单击<配置参数>按钮。

(6)     ctkEnabled的值设置为false,禁用虚拟机的CBT

(7)     将附加到虚拟机的每个虚拟磁盘的scsix:x.ctkEnabled值设置为false,对附加的各个虚拟磁盘禁用CBT,其中,scsix:x是虚拟磁盘的SCSI控制器和SCSI设备ID

(8)     使用数据存储浏览器或ESXi shell打开虚拟机的工作目录。

(9)     确保虚拟机的工作目录中不存在快照文件(delta.vmdk)

(10)     删除虚拟机工作目录中的任何-CTK.VMDK文件。

(11)     vSphere Web Client中,在菜单中单击<启动/打开电源>按钮,开启该虚拟机,即可重置该虚拟机CBT

注意

如果虚拟机使用的备份应用程序利用CBT,则必须重新手动启用CBT

 

批量重置虚拟机CBT方法:

(1)     VMware官方网站中下载2139574_CBT-Reset.zip文件。

(2)     在压缩包中提取CBT-Reset.PS1文件并保存。

(3)     在本地系统上安装并初始化VMware PowerCLI

(4)     打开VMware PowerCLI

(5)     运行cd命令,将目录更改为保存CBT-Reset.PS1文件的位置如:PowerCLI C:\> cd C:\CBTreset

(6)     运行如下命令,允许执行未签名的脚本:PowerCLI C:\CBTreset> Set-ExecutionPolicy Bypass

警告

该命令执行后可运行任何未签名的脚本。请在完成本章节操作后后将其禁用。

 

(7)     运行如下命令连接到vCenter ServerPowerCLI C:\CBTreset> Connect-VIServer -Servervcenter-Userusername-Passwordpassword

¡     VcentervCenter Server的名称

¡     UsernamevCenterServer用户名

¡     PasswordvCenterServer的用户密码。

(8)     运行如下命令加载CBT-Reset.PS1脚本:.\CBT-Reset.PS1

注意

如果收到类似于以下内容的错误:由于此系统上已禁用脚本执行,因此无法加载文件.\CBT-Reset.PS1 (File.\CBT-Reset.PS1cannot be loaded because the execution of scripts is disabled on this system)。请检查步骤(6)是否正确执行。

 

(9)     该脚本提供了适用虚拟机的报告。而且同时列出了可以重置和不能重置CBT的虚拟机。

¡     列出可以重置CBT的所有虚拟机。

¡     列出了不能重置CBT的所有虚拟机(已关闭电源或具有快照的虚拟机)。

注意

运行该脚本时,将生成一个临时虚拟机快照。这样就无需重新启动虚拟机。

 

(10)     该脚本会提示确认执行并继续重置适用虚拟机的CBT

(11)     选择继续,将为没有快照的虚拟机重置CBT数据,此时虚拟机电源处于打开状态。

6.2.2  VMware的用户名或密码长度过长,无法添加至外部主机集群

1. 现象

在添加外部主机集群时,输入VMware的用户名和密码,由于长度过长,输入框提示不合法,无法添加VMware集群。

2. 原因

VMware中可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无长度限制,但是在加入UIS的外部主机集群时,有该限制导致用户名或密码字符超出长度限制。

3. 解决方法

可在VMware中新建一个字符长度符合要求的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账户,并使用该账户将VMware集群添加至UIS中。

(1)     使用原有管理员账户登录vSphere Web Client

(2)     单击<菜单>按钮,在下拉列表中单击<系统管理>按钮,进入系统管理页面。

(3)     选择左侧导航栏的[Single Sign On/用户和组]菜单项,进入用户和组页面。

(4)     在用户页签,选择正确的域,单击<添加>按钮。

(5)     输入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等参数,添加一个字符长度符合要求的账户。

(6)     新用户添加完成后,选择左侧导航栏的[访问控制/全局权限]菜单项,进入全局权限页面。

(7)     单击图标,弹出添加权限对话框。

(8)     选择正确的域和步骤(5)中添加的新用户,角色选择管理员,并勾选“传播到子对象”选项。

(9)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10)     在完成添加新管理员账户后,需退出当前管理员账户,使用新账户重新登录vSphere Web Client,以验证账户的有效性。

(11)     确认无误后,即可使用该账户将VMware集群添加至UIS中。

6.2.3  VMware虚拟机迁移时报错“删除快照失败”,导致迁移失败

1. 现象

迁移过程中,UIS中报错“删除快照失败”,并且VMware中报错“保存快照失败,无法静默虚拟机”。导致迁移失败。

2. 原因

需要解决VMware虚拟机无法静默的问题,才能继续迁移虚拟机。

3. 解决方法

请参考VMware官网中的《无法为虚拟机创建 VMware 静默快照 (1009073)文档,排查,解决该问题,再进行迁移。

6.2.4  VMware虚拟机迁移时,任务无法开始,一直处于存储迁移中的状态

1. 现象

迁移Windows Server2008201220162019等操作系统的虚拟机时,迁移任务无法开始,始终处于存储迁移中的状态。

2. 原因

在线迁移上述操作系统的虚拟机时,由于虚拟机中使用了基于VSS的静默快照,从而导致迁移失败。

3. 解决方法

使用vSphere Client禁用VSS应用程序静默。

(1)     通过vSphere Client登录到vCenter ServerESXi主机。

(2)     关闭虚拟机。

(3)     右键单击虚拟机,然后单击<编辑设置>按钮。

(4)     选择“虚拟机选项”页签,展开高级菜单。

(5)     在参数配置处,单击<编辑配置…>按钮,弹出配置参数对话框。

(6)     添加或修改disk.EnableUUID参数参数设置FALSE

(7)     单击<确定>按钮保存参数设置。

(8)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编辑设置对话框。

(9)     启动虚拟机。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需要从vCenter Server清单中取消注册/注册虚拟机。

(1)     关闭虚拟机电源。

(2)     将虚拟机的数据存储目录路径标记为.vmx文件。

(3)     右键单击虚拟机。

(4)     从清单中单击移除。

(5)     导航到虚拟机的数据存储目录路径,右键单击.vmx文件,然后注册,将虚拟机重新注册回清单。

使用VMware Tools禁用VSS应用程序静默。

(1)     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C:\ProgramData\VMware\VMware Tools\Tools.conf文件。

(2)     如果在上述位置不存在该文件,请创建文件。

(3)     将以下条目添加到文件中。

[vmbackup]

vss.disableAppQuiescing=true

(4)     保存并关闭文件。

(5)     重新启动VMware Tools Service

a.     单击开始>运行,键入services.msc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b.     右键单击VMware Tools Service,然后单击<重新启动>按钮

6.2.5  VMware虚拟机迁移时,虚拟机兼容性处理失败

1. 现象

UIS中报虚拟机兼容性处理失败。

2. 原因1及解决方法

原因

查看日志文件“/var/log/xconventor.log”,如有类似“write fail,offset:xxx,offset:xxxx”的错误,通常来说是VMware CBT接口提供至UIS平台侧的数据存在问题。该问题一般是由于在VMware中扩容磁盘导致的数据迁移异常。

解决办法

由于是源端提供的数据异常,因此无法使用本功能迁移虚拟机。建议采用异构平台迁移或离线OVF模板迁移方式。

3. 原因2及解决方法

原因

虚拟机操作系统为Linux,检查日志文件“/var/log/xconventor.log”为正常状态,但日志文件“/var/log/caslog/cas_xc_virtio_driver.log”存在报错。这种情况可能是虚拟机中的业务系统导致兼容性不适配。

解决办法

该情况可直接开机查看虚拟机是否正常。虚拟机引导盘采用ide的磁盘总线方式直接开机,观察能否进入系统。

4. 原因3及解决方法

原因

虚拟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检查日志文件“/var/log/xconventor.log”为正常状态,但日志文件“/var/log/caslog/cas_xc_virtio_driver.log”存在报错。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虚拟机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盗版或定制的ghost系统,修改注入注册表时出错。

解决办法

登录迁入虚拟机所在的UIS业务主机后台,将驱动注入脚本“/opt/bin/xc_virtio_driver.py”进行更名,例如执行mv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bak命令。然后在重新执行该虚拟机迁移任务,待完成迁移,兼容性处理失败后(此时无需处理该错误),尝试将磁盘以ide的形式启动,观察是否能够进入系统。

注意

待该任务执行完以后,需要还原驱动注入脚本,例如:执行mv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bak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命令

需要注意的时,该方法主要用于不注入驱动情况下的规避措施。

 

6.2.6  VMware虚拟机迁移后,UEFI引导的Linux虚拟机无法正常开机,卡在开机引导界面

1. 现象

虚拟机兼容性处理成功,但UEFI引导方式的Linux虚拟机启动时卡在开机界面,无法正确引导进入系统。

2. 原因

UEFI引导的虚拟机迁移后,UIS平台未记录nvram的引导顺序,导致引导开机的时候,未能找到正确的引导项,因此无法正常开机。

3. 解决办法

界面启动开机后,手动在控制台页面在刚进入系统引导界面时,按<F2>键进入UEFI,选择对应的启动项。进入虚拟机操作系统后使用efibootmgr命令修改引导顺序,将efi调整至前面。

6.2.7  VMware虚拟机迁移后,虚拟机可以正常开机,但界面黑屏

1. 现象

涉及的虚拟机主要为的CentOSRed Hat带图形界面的版本。

迁移完成后,通过VNC控制台登录虚拟机黑屏,无法正常操作。并且UIS的前台界面中显示CAStools状态运行正常,通过SSH的方法可以正常登录虚拟机操作系统。

2. 原因

图形界面gdm服务未能正常启动。

3. 解决办法

·     SSH登录虚拟机系统,执行命令查看gdm服务状态,根据gdm报错日志进行处理。

·     查看/etc/X11/xorg.conf文件中是否有关于VMware驱动依赖配置项,如果有则将driver配置为“vmware”的修改为“cirrus

·     可以排查或者修改虚拟机的显卡类型,尝试更改为cirrusqxl,重启虚拟机尝试解决问题。

6.2.8  VMware虚拟机迁移后,兼容性未报错,但Windows虚拟机开机蓝屏或无法启动

1. 现象

虚拟机正常迁移后未报任何错误,但Windows虚拟机开机时无法正常引导进入系统或出现蓝屏。

2. 原因

兼容性处理注入的驱动与用户业务软件可能存在冲突。

3. 解决办法

登录迁入虚拟机所在的UIS业务主机后台,将驱动注入脚本“/opt/bin/xc_virtio_driver.py”进行更名,例如执行mv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bak命令。然后在重新执行该虚拟机迁移任务,待完成迁移,兼容性处理失败后(此时无需处理该错误),尝试将磁盘以ide的形式启动,观察是否能够进入系统。

注意

待该任务执行完以后,需要还原驱动注入脚本,例如:执行mv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bak  /opt/bin/xc_virtio_driver.py命令

需要注意的时,该方法主要用于不注入驱动情况下的规避措施。

 

6.2.9  在回迁虚拟机或者还原备份文件至VMware时,无可用网络

1. 现象

在创建回迁任务或者还原备份虚拟机至VMware任务时,无可用的迁移网络供选择。

2. 原因

目前版本不支持使用VMware分布式交换机,仅支持标准交换机,而所选的ESXi主机中没有配置标准交换机。

3. 解决办法

VMware中,为目的主机创建标准交换机,即可正常进行操作。

(1)     VMware侧参考VMware官方资料,为目的主机新建一个标准交换机。参考路径如下:https://docs.vmware.com/cn/VMware-vSphere/7.0/com.vmware.vsphere.networking.doc/GUID-DAF824CD-104D-4ED7-8BA3-D769DF688CEB.html

(2)     新建成功之后,重新发起回迁或还原操作,选择目标主机之后,可以看到可选网络中能够查询到对应的标准交换机,选择该交换机进行回迁或还原操作。

(3)     回迁或还原结束之后,如需将VMware中的虚拟机的网络切换至分布式交换机,请在VMware侧编辑虚拟机设置,修改网络适配器为分布式交换机即可。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