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Web概述
本章节下载: 01-Web概述 (517.22 KB)
为了方便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H3C特推出了网络设备的Web网管功能。管理员可以使用Web界面直观地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
Web网管的运行环境如下图所示。
图1-1 Web网管运行环境
设备出厂时已经默认启用了HTTP服务,并且设置有默认的Web登录信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默认登录信息通过HTTP服务登录设备的Web界面。
采用Web方式登录设备的步骤如下:
(1) 连接设备和PC
用以太网线将PC和设备上的以太网口(缺省情况下,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 1)相连。
(2) 为PC配置IP地址,保证能与设备互通
输入IP地址(在192.168.0.1~192.168.0.254中选择除192.168.0.233之外的任意值)和子网掩码(255.255.255.0)。
(3) 启动浏览器,输入登录信息
在PC上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0.233”后回车,即可进入设备的Web登录页面,如下图所示。输入用户名、密码(用户名缺省为admin,区分大小写;密码缺省为空)和验证码,选择Web网管的语言种类(目前支持中文和English两种),单击<登录>按钮即可登录。
图1-2 Web网管登录界面
· 这里的PC是进行设备基本配置时使用的PC,不一定是Web网管终端。Web网管终端是登录Web网管时使用的PC,只需与设备路由可达即可。
· 用户登录到Web网管界面后,可以在“设备 > 用户管理”中创建新的用户,在“配置向导”或“网络 > VLAN虚接口”中配置要作为管理口的VLAN虚接口的IP地址,详细配置请参见上述各功能模块的Web配置手册。
· 在Web登录界面上单击显示的验证码图片,可以刷新得到新的验证码。
· 同时通过Web登录设备的最大用户数为24。
· 还可以通过HTTPS服务登录Web网管,但需要先在设备上启用HTTPS服务,并且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的地址需以“https://”开头,具体配置请参见“服务管理”。
在Web网管页面上单击右上角的<退出>按钮(如图1-3所示),即可退出Web网管。
退出Web网管时,系统不会自动保存当前配置。因此建议用户在退出Web网管前先设置保存当前配置。
通过直接关闭浏览器的方式,已登录到设备上的用户不能自动退出登录。
Web网管页面共分为:导航栏、配置区、辅助区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1-3 Web网管初始页面
(1)导航栏 |
(2)配置区 |
(3)辅助区 |
· 导航栏:以导航树的形式组织设备的Web网管功能菜单。用户在导航栏中可以方便的选择功能菜单,选择结果显示在配置区中。
· 配置区:用户进行配置和查看的区域。
· 辅助区:辅助区的左侧用于显示当前配置区的页面在导航栏中的路径;右侧提供<保存>按钮可以快速保存当前配置,提供<帮助>按钮可以查看Web网管的版本和帮助信息,并提供<退出>按钮可以退出Web网管登录。
Web网管用户的级别由低到高分四级:Visitor、Monitor、Configure和Management。高级别用户具有低级别用户的所有操作权限。
· Visitor:处于该级别的用户可以进行Ping和Trace Route操作,但不能从设备读取任何数据,也不能对设备进行任何设置。
· Monitor:只能从设备读取数据,而不能对设备进行任何设置。
· Configure:可以从设备读取数据,并对设备进行配置,但是不能对设备进行软件升级、添加/删除/修改用户、备份/恢复配置文件等操作。
· Management:可以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
Web网管功能的具体说明如下表所示。
下表中用户级别表示该级别或高于该级别的用户均可实现对应功能的操作。
表1-1 Web网管功能说明
菜单/页签 |
功能说明 |
用户级别 |
||
配置向导 |
IP设置 |
对设备基本业务进行快速配置 |
Management |
|
设备概览 |
系统信息 |
显系统基本信息、系统资源状态、近期发生的系统操作日志 |
Monitor |
|
设备信息 |
显示设备上端口的信息 |
Monitor |
||
设备 |
基本信息 |
系统名称 |
显示、设置系统的名称 |
Configure |
Web闲置超时时间 |
显示、设置Web的闲置超时时间 |
Configure |
||
设备维护 |
软件升级 |
设置从本地主机上传升级文件,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 |
Management |
|
设备重启 |
设置重新启动设备 |
Management |
||
电子标签 |
显示设备的电子标签信息 |
Monitor |
||
诊断信息 |
生成诊断信息文件,并将文件打开查看或保存到本地主机 |
Management |
||
日期和时间 |
日期和时间 |
显示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
Configure |
|
手动设置系统时间 |
Configure |
|||
时区 |
显示系统的时区和夏令时 |
Configure |
||
设置系统的时区和夏令时 |
Configure |
|||
网络时间 |
显示系统时钟的同步状态和网络时间的配置信息 |
Configure |
||
设置网络时间 |
Configure |
|||
日志管理 |
日志显示 |
显示、刷新日志信息 |
Monitor |
|
清空日志信息 |
Configure |
|||
日志主机 |
显示、设置日志主机的信息 |
Configure |
||
参数设置 |
显示、设置缓冲区容量和日志显示的刷新周期的信息 |
Configure |
||
配置管理 |
配置备份 |
设置将配置文件备份到本地主机 |
Management |
|
配置恢复 |
设置从本地恢复配置文件到设备 |
Management |
||
保存配置 |
设置将当前的配置保存到配置文件中 |
Configure |
||
恢复出厂配置 |
设置将设备恢复到出厂时的配置 |
Management |
||
文件管理 |
文件管理 |
对设备上的文件进行管理,包括显示、上传、下载、删除以及设置主用启动文件 |
Management |
|
端口管理 |
显示 |
按特性显示所有端口的相关信息 |
Monitor |
|
详情 |
按端口显示各种特性的相关信息 |
Monitor |
||
设置 |
设置端口的各种特性 |
Configure |
||
端口镜像 |
显示 |
显示端口镜像组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 |
新建端口镜像组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端口镜像组 |
Configure |
||
修改端口 |
配置端口镜像组中的端口信息 |
Configure |
||
用户管理 |
用户概览 |
显示Web、FTP和Telnet用户的概要信息 |
Monitor |
|
超级密码 |
设置用户从当前访问等级切换到管理级所使用的超级密码 |
Management |
||
创建用户 |
创建Web、FTP和Telnet用户 |
Management |
||
修改用户 |
修改Web、FTP和Telnet用户信息 |
Management |
||
删除用户 |
删除Web、FTP和Telnet用户 |
Management |
||
切换到管理级 |
切换用户当前的访问等级到管理级 |
Monitor |
||
监控管理 |
长距传输和供电 |
选择多个接口,增加接口的数据传输距离和供电距离 |
Configure |
|
红口功能 |
面板上标红的接口,对于通过该类接口流量,均会优先转发 |
Configure |
||
带宽资源 |
通过显示设备当前带宽使用情况及设备带因宽不足丢包数量统计信息,监控设备的带宽资源 |
Configure |
||
环回测试 |
环回测试 |
对以太网接口进行环回测试 |
Configure |
|
线缆检测 |
线缆检测 |
对以太网接口进行线缆检测 |
Configure |
|
流量监控 |
流量监控信息 |
显示端口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和发送的报文数、字节数和带宽利用率 |
Monitor |
|
RMON |
统计组 |
显示、新建、修改、删除统计表项的信息,查看RMON统计信息 |
Configure |
|
历史组 |
显示、新建、修改、删除历史表项的信息,查看RMON历史采样信息 |
Configure |
||
告警组 |
显示、新建、修改、删除告警表项的信息 |
Configure |
||
事件组 |
显示、新建、修改、删除事件表项的信息 |
Configure |
||
日志 |
显示RMON事件的日志信息 |
Configure |
||
绿色节能 |
绿色节能 |
显示、设置端口的绿色节能功能 |
Configure |
|
SNMP |
设置 |
显示、刷新SNMP的配置信息和统计信息 |
Management |
|
设置SNMP |
Management |
|||
团体 |
显示SNMP团体的信息 |
Management |
||
新建、修改、删除SNMP团体 |
Management |
|||
组 |
显示SNMP组的信息 |
Management |
||
新建、修改、删除SNMP组 |
Management |
|||
用户 |
显示SNMP用户的信息 |
Management |
||
新建、修改、删除SNMP用户 |
Management |
|||
Trap |
显示SNMP Trap功能的使能状态和目标主机的信息 |
Management |
||
设置SNMP Trap功能的使能状态,新建、修改、删除目标主机 |
Management |
|||
视图 |
显示SNMP视图的信息 |
Management |
||
新建、修改、删除SNMP视图 |
Management |
|||
接口统计信息 |
接口统计信息 |
显示、清除接口统计信息 |
Configure |
|
网络 |
VLAN |
选择 |
选择VLAN的显示范围 |
Monitor |
创建 |
创建VLAN |
Configure |
||
端口细节 |
显示端口的VLAN细节信息 |
Monitor |
||
细节 |
显示VLAN的成员端口信息 |
Monitor |
||
修改VLAN |
修改VLAN的描述和成员端口 |
Configure |
||
修改端口 |
修改端口所属的VLAN,以及端口的连接类型和PVID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VLAN |
Configure |
||
VLAN虚接口 |
显示 |
按地址类型显示VLAN虚接口的信息 |
Monitor |
|
创建 |
创建VLAN虚接口,并可以配置其IP地址 |
Configure |
||
修改 |
修改VLAN虚接口的IP地址和状态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VLAN虚接口 |
Configure |
||
语音VLAN |
显示 |
显示语音VLAN的全局和端口信息 |
Monitor |
|
设置 |
设置全局语音VLAN |
Configure |
||
端口设置 |
设置端口语音VLAN |
Configure |
||
显示OUI |
显示语音VLAN能识别的OUI地址信息 |
Monitor |
||
添加OUI |
添加语音VLAN能识别的OUI地址 |
Configure |
||
删除OUI |
删除语音VLAN能识别的OUI地址 |
Configure |
||
MAC地址 |
MAC |
显示MAC地址信息 |
Monitor |
|
新建、删除MAC地址 |
Configure |
|||
设置 |
显示、设置MAC地址老化时间 |
Configure |
||
MSTP |
MSTP域 |
显示MSTP域的信息 |
Monitor |
|
修改MSTP域 |
Configure |
|||
MSTP全局 |
设置MSTP全局参数 |
Configure |
||
端口信息 |
显示端口MSTP的信息 |
Monitor |
||
端口设置 |
设置MSTP端口参数 |
Configure |
||
链路聚合 |
显示 |
显示聚合接口的信息,以及聚合接口中端口成员的信息 |
Monitor |
|
创建 |
创建链路聚合组 |
Configure |
||
修改 |
修改链路聚合组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链路聚合组 |
Configure |
||
LACP |
显示 |
显示使能了LACP协议的端口的信息和对端端口信息 |
Monitor |
|
设置 |
设置LACP协议优先级 |
Configure |
||
LLDP |
端口设置 |
显示端口上的LLDP配置信息、本地信息、邻居信息、统计信息、状态信息 |
Monitor |
|
修改端口上的LLDP配置信息 |
Configure |
|||
全局设置 |
显示全局的LLDP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全局LLDP参数 |
Management |
|||
全局信息 |
显示全局LLDP本地信息和统计信息 |
Monitor |
||
邻居信息 |
显示全局LLDP邻居信息 |
Monitor |
||
ARP管理 |
ARP表 |
显示ARP表的信息 |
Monitor |
|
新建、修改、删除ARP表项 |
Configure |
|||
免费ARP |
显示免费ARP功能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免费ARP功能 |
Configure |
|||
ARP防攻击 |
ARP Detection |
显示ARP Detection功能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ARP Detection功能 |
Configure |
|||
IGMP Snooping |
基本配置 |
显示全局和VLAN内的IGMP Snooping配置信息,查看IGMP Snooping组播表项信息 |
Monitor |
|
在全局和VLAN内配置IGMP Snooping |
Configure |
|||
高级配置 |
显示端口上的IGMP Snooping配置信息 |
Monitor |
||
在端口上配置IGMP Snooping |
Configure |
|||
MLD Snooping |
基本配置 |
显示全局和VLAN内的MLD Snooping配置信息,查看MLD Snooping组播表项信息 |
Monitor |
|
在全局和VLAN内配置MLD Snooping |
Configure |
|||
高级配置 |
显示端口上的MLD Snooping配置信息 |
Monitor |
||
在端口上配置MLD Snooping |
Configure |
|||
IPv4路由 |
显示 |
显示IPv4激活路由表信息 |
Monitor |
|
创建 |
创建IPv4静态路由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IPv4静态路由 |
Configure |
||
IPv6路由 |
显示 |
显示IPv6激活路由表信息 |
Monitor |
|
创建 |
创建IPv6静态路由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IPv6静态路由 |
Configure |
||
DHCP |
DHCP中继 |
显示DHCP服务的状态和DHCP中继的高级配置信息,显示服务器组的信息,显示接口的DHCP中继功能状态,查看DHCP中继用户信息 |
Monitor |
|
设置DHCP服务的状态和DHCP中继的高级配置信息,设置服务器组,设置接口DHCP中继功能的状态 |
Configure |
|||
DHCP Snooping |
显示DHCP Snooping功能的状态,显示端口的信任属性,查看SHCP Snooping用户信息 |
Monitor |
||
设置DHCP Snooping功能的状态,设置端口的信任属性 |
Configure |
|||
DHCPv6中继 |
显示DHCPv6中继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配置DHCPv6中继信息 |
Configure |
|||
服务管理 |
服务管理 |
显示各种服务的启动情况 |
Configure |
|
设置是否启用各种服务,并设置相关的参数 |
Management |
|||
诊断工具 |
IPv4 Ping |
执行IPv4 Ping操作并显示执行结果 |
Visitor |
|
IPv6 Ping |
执行IPv6 Ping操作并显示执行结果 |
Visitor |
||
IPv4 Trace Route |
执行IPv4 Trace Route操作并显示执行结果 |
Visitor |
||
IPv6 Trace Route |
执行IPv6 Trace Route操作并显示执行结果 |
Visitor |
||
认证 |
MAC认证 |
MAC认证 |
显示MAC认证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设置MAC认证特性 |
Configure |
|||
802.1X |
802.1X |
显示全局802.1X和端口802.1X的相关信息 |
Monitor |
|
设置全局802.1X和端口802.1X特性 |
Configure |
|||
端口安全 |
端口安全 |
显示端口安全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端口安全特性 |
Configure |
|||
AAA |
域设置 |
显示ISP域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删除ISP域 |
Management |
|||
认证 |
显示ISP域AAA认证方法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ISP域的AAA认证方法 |
Management |
|||
授权 |
显示ISP域AAA授权方法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ISP域的AAA授权方法 |
Management |
|||
计费 |
显示ISP域AAA计费方法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ISP域的AAA计费方法 |
Management |
|||
RADIUS |
RADIUS |
显示、新建、修改、删除RADIUS方案 |
Management |
|
用户 |
本地用户 |
显示本地用户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修改、删除本地用户 |
Management |
|||
用户组 |
显示用户组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修改、删除用户组 |
Management |
|||
证书管理 |
PKI实体 |
显示PKI实体的信息 |
Monitor |
|
新建、修改、删除PKI实体 |
Configure |
|||
PKI域 |
显示PKI域的信息 |
Monitor |
||
新建、修改、删除PKI域 |
Configure |
|||
证书 |
显示PKI域的证书信息,查看证书的详细内容 |
Monitor |
||
创建密钥、销毁密钥、获取证书、申请证书、删除证书 |
Configure |
|||
CRL |
查看CRL |
Monitor |
||
获取CRL |
Configure |
|||
安全 |
端口隔离组 |
显示 |
显示端口隔离组的信息 |
Monitor |
端口设置 |
设置隔离组中的端口 |
Configure |
||
授权IP |
显示 |
显示授权IP的配置信息,以及所引用的IPv4和IPv6 ACL的规则列表信息 |
Management |
|
设置 |
设置授权IP |
Management |
||
远端环回检测 |
远端环回检测 |
显示、设置系统环回检测参数和端口环回检测参数 |
Configure |
|
QoS |
时间段 |
显示 |
显示时间段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新建 |
新建时间段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时间段 |
Configure |
||
ACL IPv4 |
显示 |
显示IPv4 ACL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 |
新建IPv4 ACL |
Configure |
||
基本配置 |
设置基本IPv4 ACL规则 |
Configure |
||
高级配置 |
设置高级IPv4 ACL规则 |
Configure |
||
链路层配置 |
设置链路层IPv4 ACL规则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IPv4 ACL或其规则 |
Configure |
||
ACL IPv6 |
显示 |
显示IPv6 ACL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 |
新建IPv6 ACL |
Configure |
||
基本配置 |
设置基本IPv6 ACL规则 |
Configure |
||
高级配置 |
设置高级IPv6 ACL规则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IPv6 ACL或其规则 |
Configure |
||
队列调度 |
显示 |
显示端口上的队列调度信息 |
Monitor |
|
设置 |
在端口上设置队列 |
Configure |
||
端口限速 |
显示 |
显示端口限速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 |
设置端口限速 |
Configure |
||
类 |
显示 |
显示类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 |
新建类 |
Configure |
||
设置 |
设置类的分类规则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类或其分类规则 |
Configure |
||
流行为 |
显示 |
显示流行为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 |
新建流行为 |
Configure |
||
设置 |
设置流行为的动作 |
Configure |
||
端口设置 |
设置流行为的流镜像和流量重定向动作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流行为 |
Configure |
||
QoS Policy |
显示 |
显示QoS策略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新建 |
新建QoS策略 |
Configure |
||
设置 |
设置QoS策略中类和流行为的对应关系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策略或其中的类和流行为对应关系 |
Configure |
||
端口策略 |
显示 |
显示端口上应用QoS策略的配置信息 |
Monitor |
|
设置 |
设置在端口上应用QoS策略 |
Configure |
||
删除 |
删除端口上的QoS策略应用 |
Configure |
||
优先级映射表 |
优先级映射表 |
显示优先级映射表的信息 |
Monitor |
|
修改优先级映射表 |
Configure |
|||
端口优先级 |
端口优先级 |
显示端口优先级和信任模式的信息 |
Monitor |
|
修改端口优先级和信任模式 |
Configure |
|||
PoE |
PoE |
显示 |
显示PSE信息和PoE接口信息 |
Monitor |
PSE设置 |
开启PSE功能 |
Configure |
||
端口设置 |
设置PoE接口 |
Configure |
表1-2 Web页面常用按钮和图标
按钮和图标 |
功能 |
|
用于使当前页面的配置内容生效 |
|
用于取消当前页面的配置内容,使页面跳转回相应的列表显示页面或“设备概览”页面 |
|
用于刷新当前页面的显示信息 |
|
用于删除列表中的所有项或清除所有统计信息 |
|
用于进入新建表项的页面 |
|
用于删除列表中被选中的表项 |
|
用于选中列表框中的所有选项或设备面板上的所有端口 |
|
用于将列表框中的所有选项或设备面板上的所有端口置为非选中状态 |
|
一般出现在配置向导的页面中,用于将当前步骤的配置缓存起来(不生效),并进入下一个配置步骤的页面 |
|
一般出现在配置向导的页面中,用于将当前步骤的配置缓存起来(不生效),并返回到上一个配置步骤的页面 |
|
一般出现在配置向导的页面中,用于使所有配置步骤的配置生效 |
|
一般出现在显示页面列表的“操作”列中,用于进入相应表项的修改页面,以便对该表项的详细配置进行查看或修改 |
|
一般出现在显示页面列表的“操作”列中,用于删除相应的表项 |
对于某些列表显示页面,Web界面提供了列表分页显示功能,如下图所示的列表的下方。当列表中包含较多表项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每页显示多少条信息,可以选择查看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的内容,或者直接跳转到要查看的页。
对于某些列表显示页面,Web界面提供了简单查询和高级查询的功能。当列表中包含较多表项时,用户可以通过查询功能使列表中只显示符合指定查询条件的表项,方便用户的查看。
在如图1-4所示的列表上方的文本框中输入查询关键字,选择要查询的标题项,单击<查询>按钮即可。如下图所示的例子为查询级别为“Information”的表项。
图1-5 简单查询功能举例
在如图1-4所示的列表上方单击“高级查询”,弹出“高级查询”的页面,如下图所示。设置高级查询的条件后,单击<确定>按钮,页面即可按照指定的查询条件来显示。
举例说明高级查询功能的使用:日志显示页面如图1-4所示,要查看属于SC模块,且包含Information级别的日志。进行如下操作:
(1) 单击“高级查询”。
(2) 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
(3) 单击<确定>按钮。此时,页面显示SC模块的所有日志信息。
(4) 再次单击“高级查询”。
(5) 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
(6) 单击<确定>按钮。此时,页面显示属于SC模块,且包含Information级别的日志,如下图所示。
对于某些列表显示页面,Web界面提供了简单排序的功能。当列表中包含较多表项时,用户可以通过排序显示功能使列表中的表项按照一定的顺序显示,方便用户的查看。
在列表中单击字体颜色为浅蓝色的标题项,可使列表按照该标题项中的内容的升序顺序排序显示。再次单击该标题项,可使列表按照该标题项中的内容的降序顺序排序显示。依此类推。
排序显示时的页面如下图所示,当前排序标题项的右边会出现一个箭头,箭头向上表示升序排序,箭头向下表示降序排序。
图1-10 简单排序显示功能举例(按时间/日期降序显示)
· Web网管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XP、Windows 2000、Windows Server 2003企业版、Windows Server 2003标准版、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Linux和MAC OS。
· Web网管支持的浏览器包括: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SP2至10.0版本、Mozilla Firefox 3.0及以上版本、Google Chrome 2.0.174.0及以上版本。
· Web网管不支持浏览器自带的后退、前进、刷新等按钮。使用这些按钮可能会导致Web页面显示不正常。
· 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防火墙会对TCP连接数进行限制,使用Web网管时偶尔会出现无法打开Web网管页面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关闭Windows自带的防火墙。
· 设备的软件版本变化后,在通过Web网管登录设备时,建议先清除浏览器的缓存数据,否则Web网管的内容可能无法正确显示。
· Web网管中,支持分页显示功能的列表最多只能显示2万条表项。
用户可以Ping通设备,可以通过Telnet登录到设备上,HTTP服务已经启用,并且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都符合Web网管的要求。但是,无法正常访问设备的Web网管。
· 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时,以下功能必须都处于启用状态,才能正常访问Web网管:对标记为可安全执行脚本的ActiveX控件执行脚本、运行ActiveX控件和插件、活动脚本。
· 使用Mozilla Firefox浏览器时,必须启用JavaScript,才能正常访问Web网管。
(1) 启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选择“工具 > Internet选项”菜单项。
(2) 单击“安全”页签,选中要访问的站点所在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1-11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设置(一)
(3) 单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弹出“安全设置”对话框。
(4) 如下图所示,设置启用以下功能:对标记为可安全执行脚本的ActiveX控件执行脚本、运行ActiveX控件和插件、活动脚本。
图1-12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设置(二)
(5) 在“安全设置”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1) 启动Firefox浏览器,选择“工具 > 选项”菜单项。
(2) 如下图所示,单击“内容”页签,选中“启用JavaScript”前的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图1-13 Firefox浏览器设置
设备支持WEB网管和CLI两种配置方式,不同的配置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设备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WEB页面来配置,并且提供了一些命令行作为WEB配置方式的一种补充,来帮助用户操作设备。
登录设备后,您将直接进入用户视图,本文中的所有命令都是在用户视图下执行的。
作为WEB页面的辅助方式,CLI提供了一些命令行来帮助用户操作设备。例如,如果您忘记了设备IP地址,并且没有通过WEB页面登录设备,此时,您可以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设备,然后通过summary命令查看设备的IP地址信息,如果设备没有IP地址,您可以通过ipsetup命令重新配置设备VLAN虚接口的IP地址再登录WEB页面。
本章节将描述通过CLI配置设备的具体操作。
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登录是登录设备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配置通过其他方式登录设备的基础。如图2-1所示。
图2-1 通过Console口登录设备示意图
使用配置电缆连接终端设备到交换机时,连接步骤如下:
· 将配置电缆的DB-9孔式插头接到要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的PC的串口上。
· 再将配置电缆的RJ-45一端连接到交换机的配置口(Console)上。
连接时请认准接口上的标识,以免误插入其他接口。
PC机串口不支持热插拔,当您需要连接PC到已上电的设备时,请先将配置电缆的DB-9孔式插头插入PC机的串口插座,再将RJ-45插头端插入设备的Console口中;当您断开PC和上电的设备时,请先拔出RJ-45端,再拔下DB-9端。
表2-1 通过Console登录设备需要具备的条件
对象 |
需要具备的条件 |
设备 |
缺省情况下,设备侧不需要任何配置 |
Console口登录用户 |
运行超级终端程序 |
配置超级终端属性 |
当用户使用Console口登录设备时,用户终端的通信参数配置要和设备Console口的缺省配置保持一致,才能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设备上。设备Console口的缺省配置如下:
表2-2 设备Console口缺省配置
属性 |
缺省配置 |
传输速率 |
9600bit/s |
流控方式 |
不进行流控 |
校验方式 |
不进行校验 |
停止位 |
1 |
数据位 |
8 |
2.1.3 通过CLI登录设备
登录设备需要用户名和密码,设备缺省的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
登录设备,键入<Enter>,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用户视图。
Login authentication
Username:admin
Password:
<Sysname>
【命令】
initialize
【参数】
无
【描述】
initialize命令用来删除设备存储介质中保存的下次启动配置文件,并以默认配置重启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执行该命令会将用户指定的下次启动配置文件从设备上彻底删除,设备重启后退回到出厂配置状态,请谨慎使用。
【举例】
# 删除设备存储介质中保存的下次启动配置文件并以空配置启动设备。
<Sysname> initialize
The startup configuration file will be deleted and the system will be rebooted.Continue? [Y/N]:y
Please wait...
【命令】
ipsetup { dhcp | ip-address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 [ default-gateway ip-address ] }
【参数】
ip-address ip-address:Vlan-interface1的IP地址,为点分十进制格式。
mask:Vlan-interface1的IP地址相应的子网掩码,为点分十进制格式。
mask-length:子网掩码长度,即掩码中连续“1”的个数,取值范围为0~32。
default-gateway ip-address:设备缺省网管的IP地址或者本设备报文出接口的IP地址,为点分十进制格式。使用该参数,相当于配置IP地址的同时,给设备配置了一条缺省路由。
【描述】
ipsetup dhcp命令用来设置通过DHCP方式为Vlan-interface1自动获取IP地址。
ipsetup ip address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命令用来手工为Vlan-interface1配置IP地址。
缺省情况下,设备使用缺省的IP地址。如果设备的IP地址或者Vlan-interface1被误删除,请通过该命令行重新进行配置。
【举例】
# 通过DHCP方式为Vlan-interface1自动获取IP地址。
# 指定Vlan-interface1的IP地址为192.168.0.233,缺省网关为192.168.0.1。
<Sysname> ipsetup ip-address 192.168.0.233 24 default-gateway 192.168.0.1
【命令】
Ipsetup ipv6 { auto | address { ipv6-address prefix-length | ipv6-address/prefix-length } [ default-gateway ipv6-address ] }
【参数】
ipv6-address:Vlan-interface1的IPv6地址。
prefix-length:前缀长度,取值范围为1~128。
default-gateway ipv6-address:设备缺省网管的IPv6地址或者本设备报文出接口的IPv6地址。使用该参数,相当于配置IPv6地址的同时,给设备配置了一条缺省路由。
【描述】
ipsetup ipv6 auto命令用来使能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功能,使接口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方式生成全球单播地址。
ipsetup ipv6 address命令用来手工为Vlan-interface1配置IPv6地址。
【举例】
# 使能Vlan-interface1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方式生成全球单播地址。
<Sysname> ipsetup ipv6 auto
# 指定Vlan-interface1的IPv6地址为2001::2,前缀长度为64,缺省网关为2001::1。
<Sysname> ipsetup ip-address 2001::2 64 default-gateway 2001::1
【命令】
password
【参数】
无
【描述】
password命令用来修改用户登录密码。
【举例】
# 修改用户admin的登录密码。
<Sysname> password
Change password for user: admin
Old password: ***
Enter new password: **
Retype password: **
The password has been successfully changed.
【命令】
ping host
【参数】
host:目的端的IP地址或主机名,IP地址必须为点分十进制格式,主机名为1~255个字符的字符串。
【描述】
ping命令用来检查指定目的端是否可达,并输出相应的统计信息。
在执行命令过程中,键入<Ctrl+C >可终止ping操作。
【举例】
# 检查IP地址为1.1.2.2的设备是否可达。
<Sysname> ping 1.1.2.2
PING 1.1.2.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205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1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3 ttl=254 time=1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4 ttl=254 time=1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1 ms
--- 1.1.2.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41/205 ms
以上信息表明,目的端可达,源端发出的ICMP回显请求报文均能得到回应,报文往返的最短时间、平均时间和最长时间分别是1ms、41ms和205ms。
【命令】
ping ipv6 host
【参数】
host:目的端的IPv6地址或主机名,主机名为1~255个字符的字符串。
【描述】
ping ipv6命令用来检查指定目的端是否可达,并输出相应的统计信息。
在执行命令过程中,键入<Ctrl+C >可终止ping操作。
【举例】
# 检查IPv6地址为2001::4的设备是否可达。
<Sysname> ping ipv6 2001::4
PING 2001::4 :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2001::4
bytes=56 Sequence=1 hop limit=64 time = 15 ms
Reply from 2001::4
bytes=56 Sequence=2 hop limit=64 time = 2 ms
Reply from 2001::4
bytes=56 Sequence=3 hop limit=64 time = 11 ms
Reply from 2001::4
bytes=56 Sequence=4 hop limit=64 time = 2 ms
Reply from 2001::4
bytes=56 Sequence=5 hop limit=64 time = 12 ms
--- 2001::4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2/8/15 ms
以上信息表明,目的端可达,源端发出的ICMPv6回显请求报文均能得到回应,报文往返的最短时间、平均时间和最长时间分别是2ms、8ms和15ms。
【命令】
quit
【参数】
无
【描述】
quit命令用来退出系统。
【举例】
# 退出系统。
<Sysname> quit
******************************************************************************
* Copyright (c) 2004-2019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Without the owner's prior written consent, *
* no decompiling or reverse-engineering shall be allowed. *
******************************************************************************
User interface aux0 is available.
【命令】
reboot [ slot slot-number ]
【参数】
slot slot-number:表示设备的编号。
【描述】
reboot命令用来使用指定启动文件重启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
· 重新启动会导致业务中断,请谨慎使用该命令。
· 如果主用启动文件损坏或者不存在,则不能通过reboot命令重启设备。此时,可以通过指定新的主用启动文件再重启,或者断电后重新上电,系统将自动使用备用启动文件重启。
· 如果设备在准备重启时,用户正在进行文件操作,为了安全起见,系统将不会执行此次重启操作。
【举例】
# 不改变配置时重启设备。
<Sysname> reboot
Start to check configuration with next startup configuration file, please wait.........DONE!
This command will reboot the device. Continue? [Y/N]:y
Now rebooting, please wait...
# 改变配置时重启设备。
<Sysname> reboot
Start to check configuration with next startup configuration file, please wait.........DONE!
This command will reboot the devic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lost in next startup if you continue. Continue? [Y/N]:y
Now rebooting, please wait...
【命令】
summary
【参数】
无
【描述】
summary命令用来查看设备的概要信息,包括设备Vlan-interface1下的基本IP配置、启动文件、系统版本等信息。
【举例】
# 查看设备的概要信息。
Select menu option: Summary
IP Method: Manual
IP address: 192.168.0.233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IPv6 Method:
IPv6 link-local address:
IPv6 subnet mask length:
IPv6 global address:
IPv6 subnet mask length:
IPv6 default gateway:
Current boot app is: flash:/main.bin
Next main boot app is: flash:/main.bin
Next backup boot app is: NULL
H3C Comware Platform Software
Comware Software, Version 5.20.99, Release 1105
Copyright (c) 2004-2017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H3C MS4100V2-28P uptime is 0 week, 0 day, 0 hour, 19 minutes
H3C MS4100V2-28P
128M bytes DRAM
32M bytes Flash Memory
Config Register points to Flash
Hardware Version is Ver.A
Bootrom Version is 110
[SubSlot 0] 24GE Hardware Version is Ver.A
【命令】
telnet remote-host [ service-port ] [ source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ip ip-address } ]
【参数】
remote-hote:远端系统的IPv4地址或主机名,为1~20个字符的字符串,不区分大小写。
service-port:远端系统提供Telnet服务的TCP端口号,取值范围为0~65535,缺省值为23.
source:指定Telnet报文的源接口或源IP地址。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指定源接口,发送的Telnet报文的源IPv4地址为该接口的地址。
ip ip-address:指定Telnet报文的源IPv4地址。
【描述】
telnet命令用于Telnet登录到远程主机,以便进行远程管理。
用户可以使用<Ctrl+K>组合键或quit命令来中断本次Telnet登录。
需要注意的是,本命令指定的源IPv4地址或源接口只对当前Telnet连接有效。
【举例】
# Telnet登录到远程主机(IP地址为1.1.1.2),并指定发送Telnet报文的源IP地址为1.1.1.1。
<Sysname> telnet 1.1.1.2 source ip 1.1.1.1
【命令】
telnet ipv6 remote-host [ -i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port-number ]
【参数】
remote-hote:远端系统的IPv6地址或主机名,为1~46个字符的字符串,不区分大小写。
-i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Telnet报文的出接口。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为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当目的地址是链路本地地址时,需要指定此参数。
port-number:远端系统提供Telnet服务的TCP端口号,取值范围为0~65535,缺省值为23。
【描述】
telnet ipv6命令用于IPv6组网环境下,Telnet登录到远程主机,以便进行远程管理。用户可以使用<Ctrl+K>组合键或quit命令来中断本次Telnet登录。
【举例】
# Telnet登录到远程主机,IPv6地址为5000::1。
<Sysname> telnet ipv6 5000::1
【命令】
upgrade server-address source-filename { bootrom | runtime }
【参数】
server-address:TFTP服务器的主机名(长度为1~20的字符串)或IP地址。
source-filename:TFTP服务器上的源文件名。
bootrom:表示使用下载的文件更新Bootrom。暂不支持该配置。
runtime:表示使用下载的文件更新系统启动文件。
【描述】
upgrade server-address source-filename runtime命令用来将TFTP服务器上的指定文件下载到本地设备,并将其设置为下次启动时使用的系统启动文件。
成功执行upgrade命令后,要使下载的系统启动文件生效,还需要重启设备。
【举例】
# 将TFTP服务器根目录下的main.bin文件下载到本地设备,并用其升级系统启动文件。
<Sysname> upgrade 192.168.20.41 main.bin runtime
【命令】
Upgrade ipv6 server-address source-filename { bootrom | runtime }
【参数】
server-address:TFTP服务器的主机名(长度为1~20的字符串)或IPv6地址。
source-filename:TFTP服务器上的源文件名。
bootrom:表示使用下载的文件更新Bootrom。暂不支持该配置。
runtime:表示使用下载的文件更新系统启动文件。
【描述】
upgrade ipv6 server-address source-filename runtime命令用来将TFTP服务器上的指定文件下载到本地设备,并将其设置为下次启动时使用的系统启动文件。
成功执行upgrade命令后,要使下载的系统启动文件生效,还需要重启设备。
【举例】
# 将TFTP服务器根目录下的main.bin文件下载到本地设备,并用其升级系统启动文件。
<Sysname> upgrade ipv6 2001::2 main.bin runtime
1. 组网需求
如图2-2所示,PC通过Console口连接交换机,通过GigabitEthernet1/0/1连接到网关。网关的IP地址为192.168.0.1/24,TFTP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10.1/24。网关和交换机均路由可达。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为192.168.0.233/24,通过TFTP服务器下载并升级设备的系统启动文件。
2. 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TFTP的配置
在TFTP服务器上运行TFTP工具,指定软件下载路径。(配置略)
(2) 配置交换机
# 配置设备Vlan-interface1的IP地址为192.168.0.233/24,缺省网关为192.168.0.1。
<Switch> ipsetup ip-address 192.168.0.233 24 default-gateway 192.168.0.1
# 下载TFTP服务器上的文件main.bin到交换机,并用其升级系统启动文件。
<Switch> upgrade 192.168.10.1 main.bin runtime
...
File will be transferred in binary mode
Downloading file from remote TFTP server, please wait.........................
................................................................................
TFTP: 12197888 bytes received in 105 second(s)
File downloaded successfully.
The specified file will be used as the boot file at the next reboot.
加载升级文件后,重启设备完成升级。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