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 关于我们

第八十六期

查看往期刊物

印象·绍兴

文/意林

初夏时节,财经应付业务处团队前往绍兴游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大禹陵到到沈园、再到东湖,这是一次穿越古今、回味历史的旅程,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独特的江南风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夸张地讲,我们是读着鲁迅的文章长大的。来到鲁迅故居,仿佛从书本跳到了现实。鲁迅本性周,周家祖上显赫殷实,从其祖居便可见,庭院深深,各式房间难以数清,典型的官宦之家。鲁迅故居距其祖居不远,与祖居相比,规模略小,但格式布局,门庭装饰,考究依然。前房后房之间,多有小片的空地,青砖铺地,左边是檐廊,右边是高墙,站在空地上向上仰望,视野被四周的房墙所限,可以看到鲁迅笔下所述的“四角的天空”。在鲁迅故居的后面,便是鲁迅儿时迷恋的百草园。虽已时过境迁,但依然可以看到几株桑葚树,光滑的石井栏,和短短的泥墙根。

从百草园出来,走路不到半里,便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本是鲁迅老师寿镜吾的书房,后其在此坐馆教书。书屋的正中悬挂着松鹿图,下方是一老式木台几,台几的右侧摆放着寿镜吾的大幅照片,儒雅清瘦,正如鲁迅笔下所写“方正,质朴,博学”。鲁迅的座位在书屋左角,书屋被栏杆隔着,只能远远地看,最终也没能看到书桌右上角的“早”字。书屋的后面有一小园,院内有桂花树,腊梅树,屋外临小河,顺着小河朝西望去,两边的粉墙黛瓦遮住了小河的去向,几艘细瘦的乌篷船停靠在岸边,随着河水的波澜而晃动,仿佛时光依然停留在那个时代。

拜会大禹陵

大禹,曾为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传颂千年而不衰。进入陵园直行,迎面有一石碑立于亭下,上刻“大禹陵”三字。碑亭之后,建有享殿,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栋,巍然肃穆,两边各有三间配殿。在左配殿旁边,有一小门,穿过小门,可见上山之道。茂密的树林把山道覆盖的严严实实,空气中氤氲着潮湿的水汽,蝉鸣声在山间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们拾级而上,一鼓作气爬到山顶。山顶平台之上,有大禹巨型雕像,威武凛凛。攀上平台,视野顿时开阔,整个绍兴城已尽收眼底,城四周为山所抱,阳光的照耀下,明晃晃的或宽或窄的河道散落于城市之中,美不胜收。

初见沈园

沈园之所以能久负盛名,要归功于陆游与唐婉的动人爱情。园前有一石构牌坊,上有郭沫若题字“沈氏园”。入园后,便有一巨石矗立于前,细皱而多孔,为藤蔓所绕,上镌“诗境”二字。沿石板小道向前,左边翠竹掩墙,右边有半亩方塘,塘中碧荷满布,荷叶亭亭如盖,或白或粉的荷花从层层荷叶中冒出来,娇羞动人,让人想起陆游的《沈园二首》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意境。《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与“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肝肠寸断也铭记在沈园的石碑上,让人唏嘘不已。

东湖行

乘着乌篷船缓行于东湖之上,湖水清澈,山体险峻,峭壁悬崖,巧夺天工,山顶郁郁葱葱。船工摇橹前行,穿桥过洞,行至深潭处,抬头望天,被四周高耸的峭壁包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甚至有一线天的奇观。峭壁上的凝水如雨水般落下,砸在潭面上,呯呯作响。船下潭水呈墨绿色,深不可测,竟突然生出些恐惧感。驶出洞崖,船继续向前。看着澄碧的湖水,忍不住将手探于水中,湖水沁凉柔软,水中鱼儿成群漫游,让人有伸手可得的错觉。东湖之美,出乎我们的预料。

离开了东湖,绍兴之旅也告一段落,我们踏上回程,而绍兴带给我心灵上的舒适和宁静一直徘徊在心间。人文,美丽,闲适,这是我对绍兴的印象了。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