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列表管理页面。
单击<创建应用>按钮,进入基础设置页面。具体配置步骤与参数,请参见基础配置。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应用配置页面,具体配置步骤与参数,请参见应用配置。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部署确认页面,确认部署信息,如需修改单击<上一步>按钮返回修改,如无问题单击<创建>按钮完成操作。
容器应用基础配置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 | 说明 |
应用名称 | 自定义应用名称,可包含小写字母、数字、-,且只能以小写字母开始,以小写字母或数字结尾,长度1-39个字符。应用名称应该具有自解释性,名称应能体现其对应的业务。一般建议与业务项目名称一致,以便现场运维人员可以根据名称部署应用包。 |
版本号 | 为应用指定版本号,当应用回滚时,可通过版本号选择回滚至哪一应用版本。版本号对于区分当前部署的应用版本有重要意义,因此部署升级应用时应重视版本号,建议与应用包的发布版本一致。若应用包无发布版本,一般根据业务特性来制定一套现场部署版本,版本应该能够体现跟业务相关的特性或者明确的时间序列。 |
应用组 | 应用所属的逻辑分组,即创建应用组中创建的应用组。若未创建,也可单击参数旁的<创建应用组>按钮进行创建。 |
应用描述 | 应用的相关描述,长度0-128个字符。建议增加应用描述,应用描述说明当前应用的业务功能及特性,以便进一步解释应用名称无法说明的问题。 |
软件包类型 | 包括容器镜像、Jar包、War包、Helm包、传统软件包和前端资源包等六种类型,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部署方式 |
|
资源类型
| 承载应用的资源所属类型,包括容器集群和主机两种资源类型。容器应用需选择容器集群承载应用。 容器镜像、Helm包、Jar包、War包和前端资源包部署到容器集群时,容器内部时间和容器集群时间将保持一致。 |
应用类型 |
|
资源配置 | 应用选择容器集群资源,包括共享集群与独享集群两种类型。
说明:
|
固定IP | 为应用绑定在Pod初始化时分配的IP地址。 |
|
|
应用配置-一般配置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 | 说明 |
配置方式 | 当软件包类型选择“容器镜像”,且资源配置选择“独享集群”时,支持两种应用配置方式:
注意: 部分业务容器需要初始化容器才可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编辑Yaml文件时需要配置初始化容器。业务容器只能使用Pod的存储卷,初始化容器只能使用业务容器的存储卷。因此Pod的存储卷名称必须包含业务容器的存储卷名称,业务容器的存储卷名称必须包含初始化容器的存储卷名称。关于包含初始化容器的Yaml部署应用,请参考附录Yaml部署应用示例二。 |
镜像安装包/应用安装包 | 根据选择的软件包类型此处展示对应参数。 选择镜像或应用包所在的仓库类型:私有仓库或者公有仓库。 单击<选择安装包>按钮,选择应用包或镜像名称及待部署的版本,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选择。 |
环境变量 | 用户自定义容器运行环境中的一些变量,方便部署后灵活变更容器配置。自定义环境变量不可与系统内置的环境变量重复,系统内置的环境变量如表-1所示。自定义环境变量支持如下配置方式:
单击<+添加>按钮,可以添加更多的环境变量配置;单击<快速添加>按钮,可以打开一个文本输入框,输入多行变量名和值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一次添加多个变量名和值。 |
容器规格 | 容器的启动限制和运行限制。启动限制参数应小于运行限制参数。
|
标签 | 为应用创建标签,可以通过标签来标识一类应用。 |
nginx版本 | 部署前端资源包,利用nginx做反向代理前端资源。当前仅支持1.20版本。 |
是否开启HTTPS | 部署前端资源包可见。如果开启,需要上传配对的公钥证书和私钥证书。 |
公钥证书/私钥证书 | 单击<上传>按钮,弹出窗口,将文件拖至窗口的对应区域,或单击<点击上传>,上传证书。 |
nginx配置 | 单击<上传>按钮,弹出窗口,将配置文件拖至窗口的对应区域,或单击<点击上传>,上传配置文件。 |
容器软件包类型 | 系统内置环境变量 |
WAR包 |
|
JAR包 |
|
容器镜像 |
|
在界面上单击<显示高级配置>,打开高级配置界面。
应用配置-高级配置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 | 说明 | |
服务访问设置 | 配置容器集群内/外访问、负载均衡访问的端口映射。 |
单击<+添加>按钮,可以设置多个端口映射。 |
标签 | 为服务创建标签,可以通过标签来标识一类服务。 | |
会话保持(集群内外访问时可以配置此参数) | 选中时,保证在设置的会话超时时间内,来自同一IP的请求始终是同一pod进行响应。 | |
选择负载均衡 |
| |
设置负载均衡参数 | 分别设置external:南北向LB、LB ID和LB的租户ID的值。 便于服务能通过这些参数值使用负载均衡。 | |
访问路由 | 配置容器共享集群的访问路由之前,需配置服务访问设置(参见配置应用访问方式),否则访问路由不生效。
说明:部署在独享集群上的应用,无须配置访问路由。 | |
应用访问路径 | 容器镜像、Jar包、War包、前端资源包可在此处配置应用的访问路径。应用部署成功后,可通过“IP(域名):端口号/path(即应用访问路径)”访问应用。 | |
启动命令 | 设置容器启动和运行命令。 | |
存储卷 | 给容器挂载额外存储,适用于需持久化存储,高磁盘IO等应用场景。如需使用,需提前创建存储卷。关于存储卷创建步骤请参考“初始配置-Paas服务-系统管理员配置-对接资源-配置存储卷”。 说明: 因各存储服务器对于创建存储的限制规则不同,所以请用户根据实际使用的存储服务器的规则,合理安排存储规划。
| |
配置项(ConfigMap) | 选择应用需要使用的配置项,即应用配置-配置项中创建的配置。
| |
密钥(Secret) | 选择应用需要使用的密钥,即应用配置-密钥中创建的密钥。
| |
节点亲和性(Node Affinity) | 一种容器的调度策略,通过判定规则、操作符、节点的标签之间的关系,用户可以约束Pod可以被调度到哪些节点。支持必须满足规则(硬需求)和尽量满足规则(软需求)。 | |
应用亲和性(Pod Affinity)/应用反亲和性(Pod Anti-Affinity) | 一种容器的调度策略,通过判定规则、操作符、命名空间、Pod标签之间的关系,决定工作负载的Pod和哪些工作负载的Pod部署在同一个拓扑域。亲和性主要解决的是应用实例分布问题,通过亲和性配置可以让实例在指定的节点上运行。通过应用亲和性配置让一些应用运行在一个网络拓扑中,让另外一些应用运行在其他的拓扑中。可根据组网需求进行此项配置。 | |
初始化容器 | 部分业务容器需要初始化容器才可正常运行。初始化容器可以为业务容器进行必要的配置。
| |
差异化配置 | 差异化配置用于为不同的成员集群配置不同的镜像安装包和环境变量。
单击<+添加>按钮,可以添加更多的环境变量配置;单击<快速添加>按钮,可以打开一个文本输入框,输入多行变量名和值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一次添加多个变量名和值。 | |
健康检查 | 用于判断容器和业务是否正常运行,包括如下检查项:
可使用的检查策略包括:
通用参数包括:
| |
容器权限 | 配置容器的权限。
| |
自动伸缩 | 配置自动伸缩阈值。当容器的CPU使用率或内存使用率超过该阈值,系统将执行自动伸缩策略,增减Pod实例的个数。部署完成后,支持通过应用空间对该参数进行修改,即重新配置自动伸缩阈值。 | |
回调函数 | 即Kubernetes中的postStart、preStop和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事件钩子(postStart和preStop)有两种配置方式:
| |
支持应用诊断 | 应用诊断指从业务应用全局视角,基于业务整体的健康度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控和统计,包括基础设施、微服务、基础中间件、服务网关、链路架构等,为企业运维人员提供指标分析型工具。当本系统已部署“应用诊断”云服务时,可配置本参数。
对于不同架构(X86或ARM)的容器集群,容器镜像开启接入应用诊断时,会自动根据目标集群架构类型使用适配的基础镜像进行实现,用户不需要针对不同的架构进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