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访问方式的详细介绍请查看管理功能中的访问方式。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添加服务>按钮,弹出添加服务窗口。
配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参数 | 说明 |
服务名称 | 为避免服务名称重复,系统会在应用名称后补充后缀自动生成一个服务名称,您也可以自定义修改。 |
访问方式/端口映射 | 配置容器集群的集群内访问、集群外访问和负载均衡的端口映射。其中负载均衡仅SDN网络支持。 说明:部署于Istio类型应用组的应用,配置访问方式时,端口映射的名称必须以“http-”开头(系统默认),除下述情况之外不可修改: 如果应用开启https类型的访问端口,端口映射名称必须改成“https-”开头,否则监控和认证会受影响(如出现无监控数据等问题)。 |
服务标签 | 服务标签(Service Labels)是用于在定义和管理服务时附加到服务资源对象上的标识性元数据。这些标签可以用来描述服务的各种属性,例如其用途、所属部门、环境等信息。服务标签能够帮助组织和管理Kubernetes集群中的服务,并且在实现自动化运维、负载均衡和服务发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服务发现和路由以及其他操作,这些标签也可以被用来筛选和分类服务。通过单击<添加>按钮添加标签,然后填写标签的键值。 |
会话保持 | 启用会话保持后可以保证在设置的会话超时时间内,来自同一IP的请求始终由同一pod响应。负载均衡不支持此参数。 |
网络 | 选择负载均衡的网络。 |
方式 | 分为“已有LB”和“自动创建LB”两种。
|
参数 | 通过键值配置负载均衡的参数。 |
| 有状态应用可以提供无头服务(Headless Service),即为每个Pod生成独立的域名,不采用负载均衡等功能提供服务。每个有状态应用只允许有一个无头服务。 |
| 删除服务会同时删除服务关联的应用域名。 |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待删除的服务操作栏的<删除>按钮,弹出删除确认窗口。
确认提示信息,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一个应用仅支持添加一个应用域名,且添加完成的应用域名不可删除,仅支持修改。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应用域名]菜单项,展开应用域名配置区域。
单击<添加>按钮,进入域名编辑页面。
配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参数说明如下表:
参数 | 说明 |
域名 | 外部应用可以通过此处配置的域名访问本应用,如example.com。 |
绑定实例 | 绑定在云容器引擎中创建的Ingress Controller实例。 说明:只有容器镜像部署的应用,且应用部署在独享集群,才能指定Ingress Controller实例来管理Ingress资源。关于Ingress Controller请参见【云服务指南-云容器引擎-管理插件-管理Nginx Ingress Controller实例】。 说明:对于Kubernetes 1.23及以上版本的容器集群,绑定实例非必选项且可以手动输入。 |
选择服务 | 指定该域名具体可以访问的服务,即添加服务步骤中创建的服务。 |
绑定集群内端口 | 配置本应用的端口号,外部应用对本应用的访问会占用此处配置的端口。 |
负载均衡 | 选择负载均衡算法,支持轮转调度、最小连接、散列求余算法三种。
|
启用安全路由 | 是否启用https访问模式。 |
启用sticky session | sticky session(粘性session),开启后,可保证来自于同一client的请求始终是同一pod进行响应。 |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应用域名]菜单项,展开应用域名配置区域。
单击<修改>按钮,进入域名编辑页面。
配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应用访问路径]菜单项,展开应用访问路径配置区域。
配置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应用访问路径:配置后,可通过“IP(域名):端口号/path”访问应用。
配置容器网络策略,可以指定远端应用对于容器端口的访问。同时,可以指定网段白名单,在白名单内的地址可以直接访问。还可以指定例外网段,即:在指定了大的网段可以访问容器端口时,例外网段内的地址不可访问。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网络策略]菜单项,展开网络策略配置区域。
“容器网络策略”默认为关闭状态,即任何应用都可以访问本端应用。打开“容器网络策略”开关,开启后,仅符合规则的访问可以访问本端应用。
单击<添加规则>按钮。
配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参数说明如下表:
参数 | 说明 |
方向 | 仅支持“入方向”,即其他应用访问本端应用的方向。 |
协议 | 支持对TCP、UDP协议的访问做策略限制。 |
容器端口 | 其他应用可通过此处配置的端口访问本端容器。
|
配置远端 | 选择允许访问本端应用的应用组或应用。 |
自定义网段 | 指定网段白名单,在该网段内的地址可以访问容器端口。 |
例外网段 | 指定例外网段,则在例外网段中的地址则不允许访问容器端口。 |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网络策略]菜单项,展开网络策略配置区域。
单击待删除的网络策略操作栏的<删除>按钮,弹出删除确认窗口。
确认提示信息,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访问方式]菜单项,展开访问方式配置区域。
单击<修改>按钮,进入访问方式编辑页面。
配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参数说明如下表:
参数 | 说明 |
暂不配置 | 即关闭访问方式功能。 |
应用域名 |
|
IaaS负载均衡 | 需配合IaaS服务均衡服务使用。
|
Cookie名称 | 在选择APP_COOKIE时,需要在此输入Cookie名称,不能包含全角字符(中文除外)以及括号中的英文字符(\ /:*?"<>|),并且不能以点"."开始和结束,长度1-32个字符。 |
单击[全部服务]图标,选择[企业应用/应用管理]菜单项。
在左侧导航树中单击[应用管理/应用列表]菜单项,进入应用管理页面。或单击[应用管理/应用组]菜单项,进入应用组管理页面,单击应用组名称进入应用组详情页面,选择“应用列表”页签。
单击应用名称链接,进入应用详情页面。
选择“访问方式”页签,单击[应用访问路径]菜单项,展开应用访问路径配置区域。
配置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应用访问路径:配置后,可通过“IP(域名):端口号/path”访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