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版本中,MySQL集群支持部署在虚拟机和裸金属上。用户选择不同的集群模式,对应的集群配置不同,下面分别介绍创建虚拟机集群、裸金属集群的配置要求。
|
|
当资源模式选择“虚拟机集群”时,新建MySQL集群的步骤如下:
在集群管理页面,选择[集群列表]页签,单击<新建集群>按钮,跳转至新建MySQL集群页面。
新建集群包括3个配置步骤,根据提示配置对应参数项的值。
创建集群启动后,会跳转至集群列表页面,等待一段时间集群即可创建完成。
第一步:基础配置,包含基本信息和监控信息,参数说明如下:
基本信息
集群名称:自定义输入符合命名规则的集群名称。
资源模式:选择虚拟机集群。
集群描述:自定义添加集群的描述信息,以便于快速了解集群的相关信息。
数据库版本:支持安装5.6.51数据库版本、5.7.42数据库版本和8.0.30数据库版本。数据库版本5.7及以上支持MGR模式;仅5.6数据库版本支持SQL审计功能。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数据库版本。
表名大小写:当选择数据库版本为8.0.30时,用户需定义是否区分表名大小。
监控信息
开启监控:选择是否打开集群监控(默认状态为开启)。若开启监控,可监控数据库服务的状态和节点使用状态等,开启监控则需要设置监控周期。若关闭监控,则默认的告警设置会同步关闭。
监控周期:开启监控后能设置监控周期,通过设置监控周期修改监控数据的抓取频率。
开启慢查询:开启监控时,可选择是否开启慢查询(默认为关闭状态);若开启慢查询,可以查看执行慢的SQL,便于SQL调优。
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开启慢查询后可设置是否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若开启,则会对未使用索引的SQL进行记录,忽略查询阈值判断。
慢查询阈值:可修改大小,数据库以此记录超过此阈值的查询语句。
第二步:硬件配置,包含网络信息、配置信息、高级配置和数据库信息,参数说明如下:
网络信息
密钥对:配置密钥对后可实现通过密钥文件直接进行集群主机的免密登录。密钥对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云主机/密钥对]中进行准备。
网络:当未勾选高级配置中的独立数据库管理网络时,该项配置的是集群管理网络,需保证通过该网络创建的虚拟机和云平台之间网络互通;当勾选高级配置中的独立数据库管理网络时,该项配置的是集群业务网络。网络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经典网络]中进行准备。当所选网络下包含多个子网时,请确保各子网之间互通,否则可能导致集群创建失败。
配置信息
集群模式:支持单机、主从、MGR集群模式。
单机:只有一个主实例。
主从:一个主实例和至少一个从实例,从实例备份主实例数据。可开启故障自动切换和读写分离功能。
MGR:组复制模式,多个MySQLServer节点共同组成的分布式集群,每个Server都有完整的副本。数据库版本5.7及以上支持MGR模式,云数据库MySQL集群不推荐使用该模式。
节点反亲和:当虚拟化类型为“CAS”且集群模式为“主从”或“MGR”时可开启节点反亲和,开启反亲和后创建的虚拟机节点会调度到不同的物理机上。
集群节点数:该配置项用于指定集群节点实例的个数。
集群节点规格:用户根据业务需求,筛选符合要求的CPU、内存、磁盘规格,筛选后选中列表中规格,在列表下方显示当前选中的集群节点规格。
【说明】:节点在线更改规格须满足初始内存大于等于4G。
集群节点:集群节点为MySQL主实例。
节点类型:支持的MySQL实例。
单资源区域/多资源区域:配置集群节点的资源区域,可选择单资源区域或多资源区域,单资源区域表示集群的所有节点部署在同一个资源区域下,多资源区域表示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可以部署在不同的资源区域下。资源区域需提前在云平台的[资源/可用域/计算可用域]中进行准备。
虚拟化类型:当前版本中,支持CAS,CAS类型对应的云资源为虚拟机。目前不支持集群中的多个节点部署不同的虚拟化类型。
节点IP:节点的IP,未填写时将由系统自动分配节点IP。
复制模式:集群模式为主从模式或MGR时,复制模式有不同选择,如下:
(主从)异步模式:主节点接受写命令后,无需等待备节点同步数据,直接返回结果。
(主从)半同步模式:主节点接受写命令后,等待从节点同步数据后返回结果。
同步数量:当选择半同步模式时,可以定义从节点中属于半同步模式从节点的数量。【说明】:MySQL 5.6版本不支持配置同步数量。
(MGR)单主模式:group内只有一台节点可写可读,其他节点只可以读;主节点宕掉后,重新选择新的主节点。
(MGR)多主模式:group内的所有机器都是primary节点,同时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并且数据是最终一致的。数据库版本5.7及以上支持MGR模式。
高级配置
独立数据库管理网络:勾选此选项时表示启用集群节点双网络功能,需要设置独立管理网络。
独立管理网络:该项配置的是集群的管理网络,开启管理业务网分离功能后,需保证通过该网络创建的虚拟机和云平台之间网络互通。独立管理网络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经典网络]中进行准备。
独立数据云盘:勾选此选项时表示启用独立数据云盘功能。
独立数据本地盘:勾选此选项时表示启用独立数据本地盘功能。
故障自动切换(主从集群):勾选故障自动切换,数据库主节点宕机后,从节点作为主节点,对外提供服务。
读写分离(主从集群):勾选读写分离,客户端通过代理虚拟IP访问数据库时,读请求通过对应权重值分布到各从节点上,分担主节点压力。
独立管理网络:该项配置的是集群的管理网络,开启管理业务网分离功能后,需保证通过该网络创建的虚拟机和云平台之间网络互通。独立管理网络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经典网络]中进行准备。
硬盘类型:硬盘类型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云硬盘/服务配置/云硬盘类型]中进行创建。目前独立数据云盘支持厚置备和精简置备类型的硬盘,独立数据本地盘仅支持精简置备类型的硬盘。
数据云盘容量:启用独立数据云盘功能时,用于指定数据云盘的容量大小。
本地盘容量:启用独立数据本地盘功能时,用于指定本地盘的容量大小。
配额:表示用户所在组织可用的存储总容量配额。包含可用容量和总配额容量两部分。
资源区域:集群节点所在的资源区域。
虚拟化类型:集群节点所在的资源区域对应的虚拟化类型。
存储可用域:存储可用域提前在云平台的[资源/存储可用域]中进行准备。
存储池可用容量:集群节点所在资源区域对应的存储池可用容量大小。
申请容量:集群在某个资源区域下申请的存储容量总大小。
代理IP:可手动配置空闲的IP资源,当不填写时系统将自动查找可用的IP资源进行设置。代理IP作为高可用及读写分离的访问入口,当客户端通过代理虚拟IP访问数据库时,若开启读写分离,则读请求通过对应权重值分布到各从节点上,分担主节点压力。
代理端口:高可用及读写分离的访问端口,默认值为6033。
代理运维管理虚拟IP:指定数据库代理集群的运维管理虚拟IP,用于后台管理代理集群。
中间件节点规格:用户根据业务需求,筛选符合要求的CPU、内存、磁盘规格,筛选后选中列表中规格,在列表下方显示当前选中的代理节点规格。
中间件节点:根据需求,选择代理实例的资源区域类型和节点规格。
运维管理虚拟IP:用于后台管理集群,对业务无影响,需要用户提前规划IP资源分配。可自行规划,未填写时将由系统自动分配IP。
【说明】:若勾选了独立数据管理网络,则指定的虚拟IP是集群管理网络的IP;若未勾选独立数据管理网络,则指定的虚拟IP是集群业务网的IP。
自定义镜像:默认关闭,若打开自定义镜像的tab开关后,可在下拉框中选择所有用户上传并且可用的自定义镜像。若自定义镜像下拉框中无可选择数据,单击右侧<镜像上传>按钮,跳转至新建镜像页面,按照提示填写页面内容后上传镜像即可。当前上传镜像命名规则为:Dbaas-mysql-虚拟化类型(cas)-版本号,例如:Dbaas-mysql-cas-001。
【说明】:自定义镜像的制作依赖虚拟化平台(CAS),在CAS上制作后导出是qcow2后缀格式。
数据库信息
数据库用户:该用户为数据库超级管理员,拥有数据库所有权限,缺省为root。
密码:自定义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
确认密码:重复输入root用户密码,进行确认。
服务端口:默认3306。
第三步:确认信息,查看集群的基础配置、硬件配置的详细信息,若检查配置无误可单击<确认信息并创建>按钮启动创建集群,若检查配置有误可返回上一步进行修改。
| 在MySQL集群中,裸金属的节点规格根据硬件配置自动获取,规格数据来自云平台的[资源/裸金属资源池]中处于“可分配”状态的节点。 |
当资源模式选择“裸金属集群”时,新建MySQL集群的步骤如下:
在集群管理页面,选择[集群列表]页签,单击<新建集群>按钮,跳转至新建MySQL集群页面。
新建集群包括3个配置步骤,根据提示配置对应参数项的值。
创建集群启动后,会跳转至集群列表页面,等待一段时间集群即可创建完成。
第一步:基础配置,包含基本信息和监控信息,参数说明如下:
基本信息
集群名称:自定义输入符合命名规则的集群名称。
资源模式:选择裸金属集群。
集群描述:自定义添加集群的描述信息,以便于快速了解集群的相关信息。
数据库版本:支持安装5.6.51数据库版本、5.7.42数据库版本和8.030数据库版本。数据库版本5.7及以上支持MGR模式;仅5.6数据库版本支持SQL审计功能。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数据库版本。
表名大小写:当选择数据库版本为8.0.30时,用户需定义是否区分表名大小。
监控信息
开启监控:选择是否打开集群监控(默认状态为开启)。若开启监控,可监控数据库服务的状态和节点使用状态等,开启监控则需要设置监控周期;若关闭监控,则默认的告警设置会同步关闭。
监控周期:开启监控后能设置监控周期,通过设置监控周期修改监控数据的抓取频率。
开启慢查询:开启监控时,可选择是否开启慢查询(默认为关闭状态);若开启慢查询,可以查看执行慢的SQL,便于SQL调优。
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开启慢查询后可设置是否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若开启,则会对未使用索引的SQL进行记录,忽略查询阈值判断。
慢查询阈值:可修改大小,数据库以此记录超过此阈值的查询语句。
第二步:硬件配置,包含部署信息、配置信息、高级配置和数据库信息,参数说明如下:
部署信息
资源区域:配置集群使用的资源区域。资源区域需提前在云平台的[资源/可用域/计算可用域]中进行准备。
虚拟化类型:支持BareMetal类型,BareMetal类型对应的云资源为裸金属。
密钥对:配置密钥对后可实现通过密钥文件进行集群主机的免密登录。密钥对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云主机/密钥对]中进行准备。
网络:配置集群的管理网络,才可以分配IP资源。网络需要在云平台的[云服务/经典网络]中进行准备。当所选网络下包含多个子网时,请确保各子网之间互通,否则可能导致集群创建失败。
配置信息
集群模式:支持单机、主从、MGR集群模式。
单机:只有一个主实例。
主从:一个主实例和至少一个从实例,从实例备份主实例数据。可开启故障自动切换和读写分离功能。
MGR:组复制模式,多个MySQLServer节点共同组成的分布式集群,每个Server都有完整的副本。数据库版本5.7及以上支持MGR模式,云数据库MySQL集群不推荐使用该模式。
集群节点数:该配置项用于指定集群的节点总个数。
集群节点规格:用户根据业务需求,筛选符合要求的CPU、内存、磁盘规格,筛选后选中列表中规格,在列表下方显示当前选中的集群节点规格。
复制模式:集群模式为“主从”或“MGR”时,复制模式有不同选择,如下:
(主从)异步模式:主节点接受写命令后,无需等待备节点同步数据,直接返回结果。
(主从)半同步模式:主节点接受写命令后,等待从节点同步数据后返回结果。
(MGR)单主模式:group内只有一台节点可写可读,其他节点只可以读;主节点宕掉后,重新选择新的主节点。
(MGR)多主模式:group内的所有机器都是primary节点,同时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并且数据是最终一致的。
高级配置
故障自动切换(主从集群):勾选故障自动切换,数据库主节点宕机后,从节点作为主节点,对外提供服务。
读写分离(主从集群):勾选读写分离,客户端通过代理虚拟IP访问数据库时,读请求通过对应权重值分布到各从节点上,分担主节点压力。
代理IP:可手动配置空闲的IP资源,当不填写时系统将自动查找可用的IP资源进行设置。代理IP作为高可用及读写分离的访问入口,当客户端通过代理虚拟IP访问数据库时,若开启读写分离,则读请求通过对应权重值分布到各从节点上,分担主节点压力。
代理端口:高可用及读写分离的访问端口,默认值为6033。
代理节点数:该配置项用于指定代理的节点总个数。
代理节点规格:用户根据业务需求,筛选符合要求的CPU、内存、磁盘规格,筛选后选中列表中规格,在列表下方显示当前选中的代理节点规格。
数据库信息
数据库用户:该用户为数据库超级管理员,拥有数据库所有权限,缺省为root。
密码:自定义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
确认密码:重复输入root用户密码,进行确认。
服务端口:默认3306。
第三步:确认信息,查看集群的基础配置、硬件配置的详细信息,若检查配置无误可单击<确认信息并创建>按钮启动创建集群,若检查配置有误可返回上一步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