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模板的相关操作主要包括:
部署虚拟机:通过虚拟机模板来创建新的虚拟机。通过虚拟机模板部署的虚拟机与模板具有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分发虚拟机模板:将虚拟机模板拷贝到目的主机的目的存储池中。使用虚拟机模板部署虚拟机之前,建议先分发虚拟机模板,这样部署时可以直接使用目的存储池中的模板镜像,从而提高部署效率。
下载虚拟机模板:将虚拟机模板下载到本地。下载的虚拟机模板其压缩包的文件格式为.tar.gz。
完整性校验和来源追溯:完整性校验是指虚拟机模板文件的CRC校验,防止虚拟机模板在拷贝或传输过程中的篡改。来源追溯是指对虚拟机模板的来源和制作者进行记录,避免大量虚拟机模板带来的管理混乱问题。
修改虚拟机模板:修改虚拟机模板的配置信息,包括CPU个数与核数、内存容量、存储卷名称和容量。若已基于虚拟机模板快速部署了虚拟机,则不允许修改虚拟机模板的名称与存储容量。
删除虚拟机模板:删除虚拟机模板。若已基于虚拟机模板快速部署了虚拟机,则删除虚拟机模板时,模板文件将不被删除,继续保留在存储中。
导入虚拟机模板:将虚拟机模板的压缩包(.tar.gz格式)导入到UIS中。该功能只能导入通过UIS下载的虚拟机模板压缩包。
将已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克隆或转换为模板前,请先进入Linux操作系统内,手工将/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删除,否则用该虚拟机模板部署的虚拟机上无eth0网卡。
将已安装Linux系统的虚拟机克隆或转换为模板时,系统内的/usr目录不允许单独分区,否则通过此模板部署虚拟机时将无法正确配置新虚拟机操作系统的信息。
将虚拟机克隆或转换为模板前,请将其IP地址的获取方式修改为自动获取,否则通过虚拟机模板部署的虚拟机其网卡会残留源虚拟机的静态IP信息。
上传虚拟机模板的压缩包到UIS的过程中,请勿关闭浏览器和导入虚拟机模板对话框,以免上传失败。
导入虚拟机模板过程中,请勿长时间停留在配置网络策略模板页面。否则导入模板操作可能会因登录超时而失败。
对于使用虚拟机模板部署的虚拟机,如果虚拟机中的CAStools无法正常启动,请为虚拟机重新安装CAStools。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虚拟机模板]菜单项,进入虚拟机模板页面。
设置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虚拟机模板]菜单项,进入虚拟机模板页面。
设置相关参数。有关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虚拟机模板]菜单项,进入虚拟机模板页面。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虚拟机模板]菜单项,进入虚拟机模板页面。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虚拟机模板]菜单项,进入虚拟机模板页面。
修改虚拟机模板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修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虚拟机模板]菜单项,进入虚拟机模板页面。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虚拟机”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虚拟机模板]菜单项,进入虚拟机模板页面。
单击<导入虚拟机模板>按钮,弹出导入虚拟机模板对话框。
根据配置向导选择模板存储,上传虚拟机模板文件,并选择网络策略模板。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操作。
基本信息设置:
数量:一次性部署虚拟机的个数,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00。
当部署虚拟机的个数为1时,需配置虚拟机的显示名称。
当部署虚拟机的个数大于1时,需配置显示名称、显示名称前缀和起始编号。其中,显示名称是指虚拟机显示名称的配置方式,包括自动生成和手工配置。自动生成即按照指定的显示名称前缀和起始编号依次生成;手工配置即在详细信息设置中,以手工定义的方式或文件导入的方式进行配置。
快速部署:基于虚拟机模板的基础镜像文件部署虚拟机。若勾选“快速部署”选项,系统将会提高创建虚拟机的速度,节省服务器的存储空间。
立即启动:虚拟机部署完成后,是否立即启动。
配置操作系统:是否需要初始化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信息。当部署Windows或Linux系统模板的虚拟机时,才显示此配置项。若选择是,则需选择初始化方式并配置系统信息。初始化方式包括快速初始化和完全初始化。
快速初始化:通过CAStools对虚拟机的操作系统参数和网络参数进行初始化设置,不清除操作系统的SID(安全标识符)信息。快速初始化要求在虚拟机模板中安装CAStools,适用于支持CAStools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完全初始化:通过Sysprep(系统准备工具)对虚拟机的操作系统参数、用户账号信息进行初始化设置,并清除的操作系统的SID信息。完全初始化要求在虚拟机模板中配置Sysprep(系统准备工具),适用于Windows类型的操作系统。
主机集群设置:
IP地址:部署虚拟机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
CPU利用率:部署虚拟机的目的主机的CPU利用率。
内存大小:部署虚拟机的目的主机的内存大小。
内存利用率:部署虚拟机的目的主机的内存利用率。
存储信息设置:
目的存储文件:为虚拟机指定存储文件名称,主机集群信息中选择为主机需配置该项。
目的存储池:为虚拟机指定使用的存储池,单击“目的存储池”列表格,可以选择目的存储池位置。
磁盘格式:当未勾选“快速部署”选项时,需设置此项参数。磁盘格式包括不变、智能、高速,默认为不变。
不变:部署的虚拟机的磁盘格式与模板保持一致。
智能:设置部署的虚拟机的磁盘格式为qcow2。该格式的存储卷支持快照、快速克隆、在线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功能。
高速:设置部署的虚拟机的磁盘格式为raw。该格式结构简单,I/O效率高,缺点是不支持内部快照等功能。
网络信息:
手工定义:手工配置虚拟机所用的网络策略模板、虚拟防火墙等参数。(部署多个虚拟机时,才显示此项)。
从文件导入:通过导入相关配置文件的形式配置虚拟机的系统信息和网络参数。操作员可自定义创建文件,可以通过单击“模板文件”链接下载虚拟机配置信息文件的模板,依据“模板文件”来定义虚拟机的配置信息。支持txt及csv格式的文件。(部署多个虚拟机时,才显示此项)。
分隔符:虚拟机配置信息文件中各列信息之间的分隔符号,包括英文半角逗号(,)、英文半角分号(;)、Tab键、空格。选择分隔符时,需与虚拟机配置信息文件中使用的分隔符保持一致,否则文件将导入失败。(部署多个虚拟机时,才显示此项)。
导入起始行:从导入的虚拟机配置信息文件中指定导入数据的起始行数。(部署多个虚拟机时,才显示此项)。
虚拟交换机:指定虚拟机使用的虚拟交换机。
网络策略模板/端口组:指定虚拟机使用的网络策略模板以及端口组,新部署的虚拟机使用的是最新的网络策略模板,其配置的VLAN和QoS可能与虚拟机模板不一致。
网络参数:指定虚拟机的IPv4地址或IPv6地址分配方式,包括默认、DHCP和手工分配。选择“手工分配”时,需配置虚拟机的IPv4或IPv6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主/备DNS服务器、设置IPv4绑定或IPv6绑定。其中设置IPv4绑定或IPv6绑定表示将虚拟机的IPv4地址或IPv6地址与MAC地址绑定。
系统信息设置(“配置操作系统”参数选择“是”时,才显示此项):
计算机名:操作系统中计算机的名称。
隶属于:部署后的虚拟机属于的域或者工作组。当部署Windows系统模板的虚拟机时,才需设置此参数。
域/工作组:域或工作组的名称,当部署Windows系统模板的虚拟机时,才需设置此参数。
登录帐号:虚拟机操作系统的登录帐号。
登录密码:虚拟机操作系统登录帐号对应的密码。
密码确认:必须与登录密码完全一致。
本地组:虚拟机操作系统登录帐号所属的本地组,包括Administrators、Power Users和Users,默认为Administrators。当部署Windows系统模板的虚拟机时,才需设置此参数。
激活序列号:虚拟机操作系统的激活序列号。当部署Windows系统模板的虚拟机,并配置操作系统中选择“完全初始化”时,需设置此参数。若不设置此参数,则在虚拟机启动时必须输入符合操作系统版本的激活序列号。
覆盖同名存储卷:下发虚拟机模板时,是否覆盖目标主机的同名存储卷,默认为否。
名称:若已基于虚拟机模板快速部署了虚拟机,则不允许修改该虚拟机模板的名称。
CPU个数:通过虚拟机模板部署的虚拟机的CPU核数(即CPU个数与每个CPU核数的乘积)。
内存:通过虚拟机模板部署的虚拟机的内存容量。
存储卷名称:通过虚拟机模板部署的虚拟机的存储卷名称,默认与虚拟机模板名称一致,且不支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