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容灾方式中,可以将数据中心称为站点。站点又分为本地站点和远端站点。通常情况下,本地站点是需要被保护的站点,管理生产资源的业务;远端站点是用来恢复业务的目标站点,管理灾备资源。如果发生灾难,本地的业务会恢复到远端站点的资源上。
在配置站点容灾时,需要增加本地站点和远端站点的信息。当本地站点和远端站点的存储阵列都支持SRA时,需要为站点增加对应的存储阵列管理器。当站点和存储阵列管理器增加完成后,需要同步存储设备的复制关系。站点容灾的配置可以在一个站点的管理平台统一完成,两端的配置数据是同步的。
站点管理包括增加站点、修改站点、删除站点、增加存储阵列管理器、修改存储阵列管理器、删除存储阵列管理器、同步存储设备复制关系和查看存储设备复制关系等功能。
当站点(保护站点或恢复站点)管理平台的密码中含有半角单引号(`)时,会导致无法使用存储复制容灾功能,请先修改密码。
磁盘备份容灾无需配置存储阵列管理器。
非系统管理员分组的用户不可以执行站点添加和配置站点等操作。
若一个UIS超融合管理平台已经配置了站点数据,则该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不能再被其它UIS超融合管理平台添加为远端站点。
若站点被保护组绑定,则不允许删除。
当站点对应的存储阵列不支持SRA时,站点不需要添加存储阵列管理器。
若站点中的主机不能访问被添加的存储阵列管理器,则连通测试失败。
若存储阵列管理器下存在设备配置了映射关系,则该存储阵列管理器不允许被修改或删除。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单击<增加站点>按钮,弹出增加站点对话框。
设置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修改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选择待增加存储阵列管理器的站点,单击<增加存储阵列管理器>按钮,弹出增加存储阵列管理器对话框。
设置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单击<连通测试>按钮,测试存储阵列配置是否正确。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修改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单击<连通测试>按钮,测试存储阵列配置是否正确。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单击<同步设备复制关系>按钮,弹出确认对话框。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云业务”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站点容灾/站点管理]菜单项,进入站点管理界面。
站点信息:
站点名称:容灾站点的名称。
站点类型:包括本地和远端。本地指当前UIS超融合管理平台;远端指其它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第一个增加的站点类型缺省为本地站点,后续增加的站点类型都缺省为远端站点。
IP地址:站点的IP地址。
用户名:连接站点所使用的用户名。
密码:连接站点所使用的用户名对应的密码。增加本地类型的站点时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使用登录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存储阵列信息:
存储阵列类型:站点所使用的存储阵列的生产厂商。
存储阵列名称:存储阵列管理器的名称。
IP地址:存储阵列的IP地址,此处需输入存储环境的管理IP地址。
用户名:连接存储阵列管理器所使用的用户名。
密码:连接存储阵列管理器所使用的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开启多路径:超融合部署模式下配置存储阵列时,需开启此选项,并输入多路径IP地址。
多路径IP地址:此处需输入存储环境的存储网IP地址,即增加存储池时填写的IP地址,可输入多个IP地址,存储侧会自动实现多路径。
查看存储设备复制关系:
源端存储LUN名称:源端LUN设备的名称。
复制方向:存储阵列管理器中LUN设备复制关系的方向。
对端存储LUN名称:对端LUN设备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