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容器引擎

·          当开启容器时,系统才显示云容器引擎功能。关于开启容器的配置,请参见容器配置

·          云容器引擎功能需要使用admin操作员,请勿禁用admin操作员。

·          ARM架构主机暂不支持云容器引擎功能。

 

云容器引擎提供了云上高可用、可扩展的Kubernetes集群的搭建,整合了计算、网络、存储等。通过云容器引擎您可以一键式创建Kubernetes集群,无需自行搭建DockerKubernetes集群,配合故障恢复、自动扩容等能力,使得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可以在云容器引擎内高效完成,简化了用户对集群的管理和对应用的运维。

云容器引擎主要由两部分功能组成:集群和工作负载。

集群

集群(Cluster)是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集合,Kubernetes利用这些资源运行各种基于容器的应用。集群中各节点区分为控制节点和工作节点两种,控制节点是Cluster的大脑,它的主要职责是调度,即决定将应用调度在哪里运行。工作节点的职责是运行容器应用(Docker)。工作节点由控制节点管理,工作节点负责监控并汇报容器应用的状态,同时根据控制节点的要求管理容器应用的生命周期。

图-1 集群架构图

 

工作负载

用于展示与管理Kubernetes集群中的工作负载,支持应用中无状态容器、有状态容器、守护进程集、定时任务、普通任务、容器组的管理维护。旨在为用户提供全面的Kubernetes能力集可视化界面,降低容器管理的技术门槛,提供自动化&一键式管理容器的能力。

工作负载由PodsController组成,PodController都是Kubernetes中的概念。

图-2 工作负载架构图

 

其他集群管理能力

除以上三种功能外,云容器引擎还提供了例如命名空间管理、配置信息管理、Service配置、后端存储配置、自动扩容等功能,全面覆盖Kubernetes集群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如下图。

应用是以容器的形态运行的,而Kubernetes的最小调度单位是Pod,一个Pod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容器,因此,对于Kubernetes的管理本质上是对容器的管理。

图-3 Kubernetes能力集

 

1.      服务Service

ServiceKubernetes中工作负载提供服务的入口,是一个应用访问另一个应用的方式。Service代表一组Pod,由于Pod IP是随机的,且可能会因重启改变,因此不应该直接访问Pod IP。而集群IPService在集群中的具体实现,该IP地址一经创建便不会改变,Kubernetes负责建立和维护ServicePod的映射关系,因此用户只需要访问ServiceIP,无论后端Pod如何变化,对用户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Service提供了以下访问容器服务的方式:

图-4 Service架构图

 

2.      存储

存储卷PV(Persistent Volume)、存储卷声明PVC(Persistent Volume Claim)Kubernetes的存储池管理方案,用于为集群提供存储空间。

3.      配置信息

配置项(ConfigMap)和密钥(Secret)组成了Kubernetes的配置系统,将配置与容器分离,使配置信息不随容器的销毁或重启而消失或改变,容器创建后可直接加载使用,以实现最大化的可移植性;同时,通过统一的配置中心,也可以集中式的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维护。

4.      命名空间Namespace

用于实现应用间的逻辑隔离(节点和存储除外),不同命名空间的应用默认不可以互相访问。

5.      自动扩容

CPU、内存的使用率达到设置的阀值时,集群节点会自动进行扩容,共同分担访问压力,直至达到所设置的最大节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