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用户新建同步链路时,需要走流程审批,待组织管理员审批通过后才能触发新建同步链路的操作。管理员用户新建同步链路时,会直接触发新建同步链路的操作。 · 同步链路名称具有唯一性,在系统中创建多个同步链路时名称不能重复。 · 新建同步链路前,要求在云平台中已完成云资源的准备。云资源包括裸金属、虚拟机,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任选其一即可。在创建同步链路时,通过选择资源模式(虚拟机集群、裸金属集群)可以获取对应类型的资源区域,创建相应资源形态的同步链路。 · 新建同步链路,只能选择已在本云平台中正常运行的Redis实例作为源端,且该Redis实例的资源类型为虚拟机或裸金属。 · 同步链路硬件配置选择虚拟机时,虚拟机的节点规格最小为2*4*40(即2核CPU*4GB内存*40GB硬盘)。虚拟机的节点规格可以在云平台的[云服务/云主机]管理页面的左侧导航树中进入[服务配置/云主机规格/组合规格]页面进行自定义新增,超过最小规格要求的节点规格才可被识别到。 · 同步链路硬件配置选择裸金属时,裸金属的节点规格根据硬件配置自动获取,规格数据来自云平台的[资源/裸金属资源池]中处于“可分配”状态的节点。 · 当多个源端集群同步到一个目的端集群时,如果存在相同数据,可能存在覆盖或不被同步的风险,请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规划。 · 数据同步链路两端的集群不可以互为源端或目的端。 · 建议源端集群和目的端集群的集群模式保持一致。 · 若源端或目的端集群开启了白名单功能,则同步链路新建完成后,请将链路主机IP添加至白名单中,否则会导致链路状态异常。 |
新建Redis数据同步链路的步骤如下:
在数据同步页面,选择[同步链路列表]页签,单击<新建同步链路>按钮,跳转至新建Redis数据同步连接页面。
新建同步链路包括3个配置步骤,根据提示配置对应参数项的值。
第一步:基础配置,参数说明如下:
同步名称:自定义输入符合命名规则的同步链路名称。
源端集群信息
集群名称:选择需要同步的源端Redis的集群。
目的端集群信息
集群模式:目的端Redis集群的类型,包括单机、主从、集群。
集群别名:自定义输入符合命名规则的目的端Redis集群的别名。该别名用来区别于源集群相同名称的集群。
连接URL:目的端Redis集群的连接URL(IP:端口号)。
数据库密码:目的端Redis的访问密码。
确认密码:目的端Redis的访问密码。
测试连接:测试输入的目的端Redis的服务实例是否可用,只有测试通过才可以进行数据同步。
硬件配置:链路资源的硬件配置信息。
资源模式:可选择虚拟化和裸金属模式。
网络:若源端集群新建时未勾选高级配置中的独立数据库管理网络,该项配置的是集群管理网络,需保证源端集群、目的端集群与链路之间网络互通;若源端集群新建时勾选高级配置中的独立数据库管理网络,该项配置的是集群业务网络。
资源区域:配置集群使用的资源区域,资源区域对应集群节点的虚拟化类型。资源区域需提前在云平台的[资源/可用域/计算可用域]中进行准备。
独立管理网络:若源端集群新建时勾选高级配置中的独立数据库管理网络,则此处需配置此项。此项配置的是集群的管理网络。
虚拟化类型:当前版本中,支持CAS、VMware和BareMetal类型。其中:CAS、VMware类型对应的云资源为虚拟机,BareMetal类型对应的云资源为裸金属,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密钥对:配置密钥对后可实现通过密钥文件直接进行集群主机的免密登录。密钥对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云主机/密钥对]中进行准备。
链路节点数:节点数默认为1。
链路节点规格:用户根据业务需求,筛选符合要求的CPU、内存、磁盘规格,筛选后选中列表中规格,在列表下方显示当前选中的链路节点规格。
第二步:同步策略,参数说明如下:
同步类型:数据同步类型,“单向”指单向同步数据。
同步方式:全量+增量,指先同步源端所有数据,再同步源端的增量数据。
同步数据已存在处理方式:覆盖指覆盖目的端相同key的数据,忽略指目的端已存在相同key的数据,则不同步。
开启断点续传:是否开启数据同步断点续传。
同步方向:同步方向指源端到目的端同步。
选择同步的逻辑库
全部逻辑库:同步源端所有逻辑库。
自定义同步的逻辑库:仅同步选择的逻辑库。
第三步:确认信息,查看集群的基础配置、同步策略的详细信息,若检查配置无误可单击<确认信息并创建>按钮启动创建集群,若检查配置有误可返回上一步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