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DS(Distributed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分布式关系型云数据库)是指物理上分散的多个关系型数据存储单元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服务。分布式事务数据库的基本思想是将原来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数据存储节点上,以获取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的并发访问量。
分布式关系型云数据库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组件说明如下:
计算节点:计算节点是DRDS Server(分布式事务数据库)集群体系的核心,承担所有数据库服务相关工作,是整个分布式服务的命脉所在。
管理平台:管理平台(DRDS Management,分布式事务数据库平台)可实现对计算节点数据库用户、数据节点、表类型、分片规则等信息的易用性配置,同时可提供计算节点服务状态监控、异常事件提醒、报表查看、任务管理等智能运维相关服务。
存储节点:实际存储数据的MySQL数据库,IP+端口+物理库可确定一个存储节点。另外,在DRDS Server集群体系中有一个虚拟的数据节点概念,数据节点用于管理具有复制关系的存储节点。
配置库:负责存储计算节点与管理平台相关配置信息。其中计算节点配置库可以为一组具有复制关系的配置库。
高可用组件: DRDS Server的计算节点可借助Keepalived高可用解决方案,实现主备模式的计算节点可用性检查以及高可用切换。
负载均衡组件: DRDS Server的计算节点集群模式可选择使用LVS等方式进行SQL请求的分发。应用端可借助LVS的VIP访问DRDS Server的计算节点服务,同时保证使用透明与服务不间断。也可使用其余负载均衡方案进行处理,例如F5加自定义检测;应用直连计算节点且发生异常时更换计算节点等方式。
DRDS Backup:分布式事务数据库备份程序,负责业务数据的备份。
数据库集群:集群通常指使用分布式事务数据库DRDS Server所需要搭建的整套架构组件的整体。一般包含计算节点、存储节点、配置库、管理平台、备份程序等。不同集群在业务上是独立的,管理平台中也可以同时管理多套集群业务。
集群模式:指计算节点的模式,包括单节点、主备节点和多节点三种模式。
分布式关系型云数据库适用于以下场景:
适用于海量数据、海量用户、高并发、高可用和高性能的业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