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设备是指在存储集群中创建的逻辑存储卷(LUN)。块设备上没有文件系统,就像一块全新未被格式化的硬盘,与IP SAN或FC SAN存储上划分的逻辑存储卷一样。
块设备可以以“共享文件系统”的方式挂载到主机上。挂载为共享文件系统后,该块设备的存储空间可以被多台主机同时并行读写,不会产生资源冲突。管理员可以在共享文件系统上创建文件作为虚拟机的磁盘。
块设备也可以通过“iSCSI网络存储”的方式挂载到主机上进而给虚拟机使用,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会将块设备识别为一块物理硬盘。操作系统对挂载的块设备进行分区、格式化后,才能正常使用块设备提供的存储空间。
块设备管理包括增加块设备、修改块设备、删除块设备、将块设备挂载为共享文件系统、查看应用指定硬盘池的块设备和查看应用指定数据池的块设备等操作。
块设备支持条带功能,条带是把连续的数据分割成相同大小的数据块,把每段数据分别写入到阵列中的不同磁盘上的方法。
创建的块设备所用硬盘池采用精简配置时,须保证所有块设备的实际已用总容量小于硬盘池实际可用容量,否则容量超配会导致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甚至存储集群崩溃。
创建的块设备所用硬盘池采用精简配置时,在扩容块设备时须保证实际已用总容量小于硬盘池实际可用容量,否则容量超配会导致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甚至存储集群崩溃。
删除块设备将同时销毁块设备中的数据且无法恢复,请谨慎执行该操作,请确认选择的存储卷是否正确,并确认不再使用该存储卷。
条带大小和条带数量必须同时设置,如果其中一个值为0,另一个值也必须为0。
在扩容块设备时:
如果此块设备已挂载为共享文件系统,扩容块设备时将同步扩容对应的共享文件系统。
如果此块设备未挂载为共享文件系统,则只扩容块设备本身。
选择顶部“存储”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块存储/块设备管理]菜单项,进入块设备列表页面。
单击<增加>按钮,弹出增加块设备对话框。
设置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存储”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块存储/块设备管理]菜单项,进入块设备列表页面。
选择待修改的块设备,单击<修改>按钮,弹出对话框。
修改相关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集群中引用了指定块设备所创建的共享文件系统的主机列表不能为空。
所有主机状态必须为正常,并且不处于维护模式。
所有主机的存储池状态为活动。
扩容后的容量必须大于扩容前的容量,扩容后的最大容量不能超过64TB。
选择顶部“存储”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块存储/块设备管理]菜单项,进入块设备列表页面。
输入扩容后的总容量数值,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存储”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块存储/块设备管理]菜单项,进入块设备列表页面。
选择待删除的块设备,单击<删除>按钮,弹出对话框。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存储”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块存储/块设备管理]菜单项,进入块设备列表页面。
设置相关参数,关于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参数说明。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选择顶部“存储”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块存储/块设备管理]菜单项,进入块设备列表页面。
在选择硬盘池下拉框中选择指定的硬盘池,查看应用该硬盘池的块设备信息。
选择顶部“存储”页签,单击左侧导航树[块存储/块设备管理]菜单项,进入块设备列表页面。
在选择数据池下拉框中选择指定的数据池,查看应用该数据池的块设备信息。
增加块设备:
所用数据池:块设备中存储的数据的备份方式依据所选数据池而定。
业务主机组:建立块设备与业务主机组的映射关系,只有属于该业务主机组内的业务主机才能发现此块设备,使用其对应的存储资源。
可用容量:创建块设备时,数据池实际可用容量。
容量:设置块设备的容量。当块设备所用硬盘池采用精简配置时,块设备占用存储空间的容量是按需分配的。创建块设备时,此处设置的容量可以超过数据池的可用容量;当块设备所用硬盘池采用厚配置时,创建块设备时就为该块设备分配最大容量的存储空间。此处设置的容量不能超过数据池的可用容量。
条带大小:设置条带的大小,条带大小指的是写在每块磁盘上的条带数据块的大小;条带大小与条带数量大小均为0时,表示不启用条带功能。
条带数量:设置条带的数量,条带数量等于RAID中的物理硬盘数量;条带大小与条带数量大小均为0时,表示不启用条带功能。
挂载共享文件系统:
业务存储:开启时表示系统自动向集群部署虚拟机时,可使用该共享文件系统,建议开启此项。
NAA:块设备的唯一标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