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正文
本章节下载: 01-正文 (982.36 KB)
目 录
H3C UniStor X10000 G3系列海量横向扩展存储是H3C自主研发的全新分布式融合存储产品,其先进的分布式体系架构和强大的存储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现在及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H3C UniStor X10000 G3通过在高性能服务器上部署Uni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简称UniStor),将多台X10000 G3设备组成一个存储集群,提供海量、无差别、统一的分布式存储服务。
H3C UniStor X10000 G3系列目前包含如下型号:
· H3C UniStor X10516 G3
· H3C UniStor X10529 G3
· H3C UniStor X10536 G3
· H3C UniStor X10326 G3
· H3C UniStor X10360 G3
若无特殊说明,本手册中的X10000 G3指代H3C UniStor X10000 G3系列中的任意一款型号。
X10000 G3产品的集群组网架构如图1-1所示。整个存储集群包含管理节点、监控节点和存储节点三种逻辑节点,各节点之间通过管理网络、业务网络、存储前端网络和存储后端网络进行互联。
图1-1 X10000 G3存储集群组网架构
X10000 G3存储集群中存在以下四种网络类型:
· 业务网:应用服务器通过业务网接入集群,使用集群提供的存储资源和服务。
· 管理网:管理员通过管理网接入集群管理节点,对集群进行操作管理。
· 存储前端网:集群内存储协议网关到存储集群之间的数据链路,用于将IO请求发送到OSD。
· 存储后端网:存储集群的内部网络,用于完成OSD之间的心跳与数据均衡。
X10000 G3集群中存在以下三种节点类型:
· 管理节点:即handy节点,安装handy组件,用于部署和管理整个存储集群的X10000 G3主机。通过浏览器访问管理节点的管理网IP地址即可登录集群的handy管理页面对集群进行操作管理。
· 存储节点:安装osd组件,提供HDD、SSD等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的X10000 G3主机。
· 监控节点:安装mon组件,用于监控和管理集群状态的X10000 G3主机。
管理节点、监控节点和存储节点是UniStor存储系统的三种逻辑节点类型,实际部署时,一台X10000 G3既可以专用担任其中某一种节点角色,也可以同时兼任多种节点角色。
X10000 G3集群软件安装流程,如表1-1所示。
序号 |
步骤 |
具体操作 |
说明 |
1 |
准备工作 |
检查操作PC的操作系统和Web浏览器是否符合要求 |
|
完成集群内各台X10000 G3设备间的物理连接 |
|||
对已连接的交换机进行配置 |
|||
配置节点主机名及IP地址 |
登录各节点操作系统,对各节点主机名及网卡IP地址进行配置(root账号缺省密码为Admin@123stor) |
||
2 |
安装UniStor |
安装UniStor软件 |
|
3 |
登录UniStor,创建集群 |
通过Web浏览器登录UniStor管理界面,按照部署向导创建集群 |
操作PC用于远程操作集群软件安装或直连存储设备查看配置信息等。操作PC需要满足如表2-1所示的配置要求。
项目 |
要求 |
操作系统 |
Win 2000/Win XP/Win 2003/Vista/Win 7/Win 8及以上 |
Web浏览器 |
Google Chrome:50.0及以上 Mozilla Firefox:53.0及以上 |
在进行网络线缆连接前,需要规划好各节点上用于接入集群管理网络、存储前端网络、存储后端网络和业务网络的网口。
集群物理环境搭建的基本原则如下:
· 将每台X10000 G3的管理网络网口,通过交换机千兆以太网接口互连,作为集群的管理网络。
· 将每台X10000 G3的业务网络网口、存储前端网络网口及存储后端网网口通过交换机万兆以太网接口互连,分别作为集群的业务网络、存储前端网络和存储后端网络。
· 为了避免单点故障,推荐设备均通过聚合接口接入存储前端网、存储后端网和业务网,且存储设备上聚合接口内的成员端口要求分布在不同的网卡上。如图2-1所示,以集群内1台存储设备的网线连接为例。
表2-2 组网举例描述
项目 |
说明 |
存储前/后端网络交换机 |
搭建集群存储前端网络和存储后端网络 使用2台,做IRF堆叠 |
管理网络交换机 |
搭建集群管理网络 使用1台 |
管理网 |
管理交换机、存储设备和存储集群 · 存储设备上的HDM口和千兆网口接入管理网 · 存储前/后端网络交换机接入管理网 · 用户交换机接入管理网 |
存储前端网 |
X10000 G3设备上的2个万兆端口聚合接入存储前端网络,2个万兆端口需分布在不同的网卡上 |
存储后端网 |
X10000 G3设备上的2个万兆端口聚合接入存储后端网络,2个万兆端口分布需在不同的网卡上 |
业务网 |
X10000 G3设备上的2个万兆端口聚合接入用户侧业务网络,2个万兆端口需分布在不同的网卡上 建议用户侧也使用2台交换机进行IRF堆叠,若未IRF堆叠,则存储设备使用1个万兆端口接入业务网即可。 |
配置业务网络交换机、存储前/后端网络交换机与管理网络交换机,确保集群内部各X10000 G3设备之间及集群与外部设备之间能互通。表2-3列出了基本的配置项,具体配置,请参见各交换机配套的配置指导和命令参考。
配置对象 |
说明 |
业务网络交换机 |
· 单台交换机情况 a. 规划并配置VLAN b. 将接入存储设备的端口加入VLAN中 · 2台交换机组建IRF堆叠情况 a. 配置交换机的IRF堆叠 b. 规划并配置VLAN c. 将接入存储设备的双端口加入聚合组中 d. 将聚合接口加入VLAN中 |
存储前/后端网络交换机 |
· 单台交换机情况 a. 规划并配置存储后端网VLAN和存储前端网VLAN b. 将接入存储设备上的双端口分别加入对应VLAN中 · 2台交换机组建IRF堆叠情况 a. 配置交换机的IRF堆叠 b. 规划并配置存储后端网VLAN和存储前端网VLAN c. 将接入存储设备上的两组双端口分别加入两个聚合组中 d. 将两个聚合接口加入对应VLAN中 |
管理网络交换机 |
a. 规划并配置VLAN b. 将接入存储设备的端口加入VLAN中 |
X10000 G3出厂时已自带UniStor安装包,若安装UniStor时,已有更新版本,建议获取更新版本的安装包进行安装(若更新版本要求升级内核,需先进行内核升级再安装更新版本)。
若需使用更新版本的安装包进行安装,请联系H3C技术支持获取。
请将获取的安装包拷贝至集群管理节点的待安装目录下,如果需要利用FTP协议上传/下载,请选择binary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以免损坏软件包。
下面以安装UniStor软件包“UniStor-E1219.tar.gz”为例进行介绍。
(1) 如图3-1所示,以root用户权限登录到UniStor软件包所在目录(出厂安装包位于/opt/onestor_packages路径下)。
图3-1 进入UniStor软件包所在目录
(2) 如图3-2所示,输入命令tar -vxmf UniStor-E1219.tar.gz,回车后解压UniStor软件包。
(3) 如图3-3所示,进入解压后的product目录,输入命令bash install.sh,回车后出现安装注意事项,输入yes,回车后开始安装UniStor。
· 请勿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其他操作。
· 若安装失败,系统会提示是否回退,输入yes并回车确认执行回退后,如无法回退或回退失败,请联系H3C技术支持。
安装过程请耐心等待,如图3-4所示,当安装界面提示“Installation complete!”表明UniStor安装成功。
· 安装完成后,可通过vi /var/log/shell_util/install.log命令查看安装日志。
· 安装完成后,可通过cat /opt/h3c/packages.info命令查看已安装组件的信息。
为避免集群故障,UniStor不建议多个管理员用户,或同一管理员用户在多个客户端同时登录系统进行操作。
UniStor提供了友好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登录。
(1) 打开客户端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UniStor_ip_address或https://UniStor_ip_address,进入UniStor登录界面,如图4-1所示。其中,UniStor_ip_address为存储集群管理节点的管理网IP地址或存储集群的管理高可用IP地址(当集群启用管理高可用时)。
(2) 输入UniStor超级管理员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缺省用户名为admin(即超级管理员用户),密码为Admin@123。
· 若用户名及密码连续输入错误超过3次,登录将被锁定1分钟,锁定状态下无法登录UniStor,需连续1分钟内不再进行登录操作才可取消锁定。
· 首次登录,系统会进入创建集群界面,如图4-2所示。创建集群的详细步骤请参见界面中的联机帮助。
· 已完成创建集群,系统会进入UniStor概览界面,如图4-3所示。
卸载UniStor会将存储集群的所有配置及数据全部清空,请务必谨慎卸载。在执行卸载之前请务必确保所有存储业务均已停止。
执行集群整体卸载,可将整个集群一次性全部卸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管理节点操作系统,输入onestor-cli probe 管理节点的IP地址,回车后开始探测集群中的节点,在界面中会显示所有探测到的节点IP地址信息,如图5-1所示。
(2) 确认图5-1中显示的节点信息与集群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然后在提示信息后输入yes并回车。
如探测到的节点信息与集群实际情况不符,请输入no并回车,然后根据提示信息手动修改cluster_hosts文件(一般位于/etc/onestor_cli/cluster_hosts),确保节点信息与集群实际情况一致,然后再执行后续操作。
(3) 输入onestor-cli destroy命令并回车,在警告信息出现后,如确认卸载,输入yes后回车,开始执行卸载UniStor,如图5-2所示。
(4) 当出现图5-3所示提示信息后,请确认是否一并删除授权key,输入yes或no并回车。当卸载界面提示“Finished to destroy Storage cluster.”表示UniStor卸载成功。
某些情况下,卸载集群后可能需要重启相关节点才可以重新进行安装部署,否则会导致重新安装部署失败。若遇需重启节点的情况,卸载完成时屏幕会额外打印重启节点提示信息,请按照提示对相应节点进行重启。
执行单节点卸载,仅卸载指定节点上已安装的UniStor软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管理节点操作系统,执行onestor-cli destroy --hosts 待卸载节点的IP地址命令(如需同时卸载多个节点,输入时各待卸载节点的IP地址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如图5-4所示。
(2) 当出现警告信息后,如确认卸载,输入yes并回车,开始执行卸载,如图5-5所示。
(3) 当出现图5-6所示提示信息后,请确认是否一并删除授权key,输入yes或no并回车。当卸载界面提示“Finished to destroy Storage cluster.”表示指定节点上的UniStor软件卸载成功。
安装失败后,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尝试解决软件安装失败的问题:
· 检查当前操作系统版本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 检查系统盘剩余空间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 如果是其他未知原因导致的安装失败,请联系H3C技术支持。
重新安装或升级UniStor后,需要先清除浏览器缓存再创建集群。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