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 2019
精品栏目总汇
  • 战略&技术
  • 行业&案例
  • 服务故事
  • 职场&成长
  • 快乐生活
春天里
文/泊远

今年北京春天,很有些日子空气清新爽朗得让人惊喜莫名,举头望天空,四面都是深邃却也似透明的湛蓝,竟不着一丝云彩,凝望那样澄明的蓝,真有些不想移开目光。

有时风起,便尚觉春寒,虽是午后,却也寻思是否再添件春衫。但小孩子却并不理会,骑着单车,或干脆趁着春风奔跑,在阵阵欢笑声中,我甚至觉得,这明媚春天里,小孩子比身边的柳枝桃萼更肆无忌惮地拼命发芽。

坐旁一棵高树,细看来骤觉满枝花蕾,只一时还难知是桃花杏花?小孩子当然也看得兴奋,惊呼数声,恨不得一朝花开,看个究竟。我却有些为难,毕竟,花开往往只是须臾间,然这晴好天气却可遇不可求,待得这般晴朗,怕春花已是不堪看。对着孩子满脸期待的表情,我笑而不语。

未曾想,紧接着的周末竟又是个晴得让人舍不得占有,也舍不得放手的日子。午后,偶然的一次课外班停课,我骑单车带孩子回小区。而我心惦念着那株满是花蕾的高树,小孩子也是一般心思,于是便斜向小园曲径冲去。转过拐角,我和孩子都睁大了眼睛,原来那是一树粉白相间的山桃花,离近了还能闻到沁人心脾的甜丝丝的清香。

四顾一望,岂止山桃、柳条已青了,白玉兰和迎春花开到最盛,松软的泥土中也有小草冒尖,还有时而飞过的关关春鸟,连一丛随风摇摆的绿竹也显得多了几分青翠,这春色来的恰到好处。目光所及,皆可入画,我们更有幸作得画中人,不胜美妙。隔天恰是小孩子的八岁生日,这满园次第芳菲,便好似为他祝贺。

小孩子最是欢喜,这里瞧瞧,那边看看,伸手摸摸,探鼻嗅嗅,仿佛有发掘不尽的宝藏,仿佛每一步都是意想不到的惊奇。随即,拿过我的手机,跑到那些自认为不错的角度,调弄着焦距,一口气拍摄了许多,拍到得意处,更添了几张自拍照。

小孩子不仅仅看各色花朵,有一会儿,竟跑去阳光下一个缓土坡,蹲下去仔细观瞧几棵青草,又兴味盎然地拍些照片,我虽不解此间乐趣,却也只好静静待在一旁。

随处所见之花朵,凭着之前接触到的一点知识,便与小孩子讲起各种花的名目、花期、特征、以及典故。孔子曾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诚如斯言!

又往前走了一段,最醒目的是几棵白玉兰,这花每年与迎春花最早开放,开便如满树堆雪,大片的花瓣又如薄绸,开得彻底,开得决绝。只这东风扫过,却有数片应声而落,每棵树下早已堆积一层洁白花瓣。小孩子跑过去,抬头看看,又蹲下来仔细拾起一片最中意的花瓣,随手夹在了他的钢琴书里。我懂的,他是想把最美的春色留住不放。

春色大抵留不住的,能留住的,则是这段关于春天的记忆。

我笑着问他,要写点儿什么不?小孩子说,他最喜欢柳树,要写柳树的诗。我抚摸着他的头,又亲了亲他的脸颊。

又过了几天,小孩子真如约写了首小诗:

柳树

又细又长是柳枝,又绿又嫩是柳叶。

二月三月发新芽,柳絮飞在四五月。

以我这非著名古典诗词爱好者的眼光看来,诗还不错。我又不能输他,于是也提起兴致填了首《鹧鸪天》小词:

鹧鸪天

闲踏晴园不觉凉,依人绿竹几枝长。

东风有意欹啼鸟,春色无端出画墙。

木兰白,菜花黄,柳条初换舞衣裳。

明朝传语蜂和蝶,莫费粘香一日忙。

春天是属于诗人的,也是属于孩子的。

倏而春来,倏而春归,阴晴寒暖,花开花谢,长不由得人。小孩子的成长亦多在我们意料之外,生怕他长大得太快,生怕错过些什么,说不准某一天,他也不消得我去陪着,说着。念及此,我总禁不住觉得些伤感。

于是,自那以后,这春天里每到新花又发,只要有机会在一起,我便指向枝头,把手机递给他,告诉他这是桃花,这是海棠,这是碧桃,这是紫玉兰……

北地花迟春短,更难得几日水暖风和、清畅空气,然而更珍贵的则是忙里偷闲,陪伴孩子共度些许好时光,以及孩子在花树下的天真一笑。

分享到
版权所有 200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浙ICP备0906498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