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金融业的服务模式正在经历着巨变,未来金融的新业态轮廓也在物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步明显。未来金融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打破传统金融业的运行和服务方式,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将银行服务不断下沉,打破与其他领域的桎梏和界限,渗透到生活每个角落。
大数据 新金融
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为代表的新IT模式,为传统金融带来巨大变革。数据,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在未来金融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数据的连接、反馈和揭示一方面可以使金融企业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另一方面通过获取客户的社交数据、交易数据、LBS信息等数据,可以帮助诸如银行、信用卡、保险和基金这样的金融领域增加风险评估维度。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互联网巨头BAT进行的小额信贷就是利用大数据实施风险评估和管理。金融企业获取这些数据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同移动大数据企业进行合作,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银行自行部署无线WLAN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WIFI来收集数据,把客户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银行构建便捷网络
为了提高网点用户体验,华三通信在银行网点部署WLAN网络,为客户提供WIFI服务,同时也作为移动营销的工具,通过移动终端向客户精准营销。华三提供一体化的BYOD解决方案,通过简单的定制开发,使账户系统、自助终端系统、WIFI服务系统联动,用户步入网点后通过自助终端刷银行卡获取WIFI密码,银行可在WIFI登陆页灵活的定制界面进行广告推送,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创新营销模式。
随着4G、5G时代的飞速到来,银行“快、准、狠”地抢滩无线网络将成抢占市场的攻坚利器。华三通信将不遗余力帮助银行建立起一个便捷、优质、免费、安全的网络环境,实现“金融创新服务在我的口袋里,在我的手机里”,让银行真正的拥抱4G时代,使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从系统走向生态,融入生活场景、融入商务服务过程,真正实现“随心、随行”。
此外,华三通信也助力金融机构数据中心的建设以适应多样的业务层变化,构建稳定的网络环境,真正适应多变的互联网+时代。在符合金融监管单位的相关安全标准及行业安全的标准下,华三通过全融合虚拟化架构、横向虚拟化IRF2等先进技术,独立承建了农信银行新一代数据中心以及行业级容灾云建设。
凭借着金融系统专属的解决方案和研究团队,华三已服务于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四大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等数十个大型数据中心;在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在全国20余万金融网点市场份额超过30%;农信行业市场份额超50%,排名靠前;WLAN市场占有率29.9%,排名靠前。
助力金融平台化建设
如果说“数据化”能够为银行创造直接的价值,为用户带来财富增值,那么,“平台化”则为数据化提供基础。平台化建设使金融企业以自身业务为核心向外扩展,完成业务生态系统建设,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
金融企业需要面临云计算与虚拟化、业务管理、商务智能、敏捷业务流程和物联网等诸多挑战。银监会适时提出了“安全可控”的意见和要求,并在2015年初制定和发布了银行业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年度推进指南文件。针对银监会提出的信息化安全可控的战略目标,银行业科技人员普遍认为,安全可控并不是简单的产品替换,实质上是进行新一代架构提升。要快速实现银行业信息化安全可控的战略目标,需要在平台化思路的指引下实施“基础设施的平台化、数据管理的平台化、业务流程的平台化、应用开发的平台化、运营监控的平台化、科技管理的平台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自主平台化”既是银行业信息化征程的最好概括和历史写照,也是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演进方法。华三通信助力银行建设具有平台化思维特征的新IT架构,以此来快速适配新业务、实现信息化安全自主可控。
华三通信以平台化思维,协助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以企业级、SOA、云计算为目标建立起统一集中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深度应用。并根据不同应用架构的定义,实现各类应用的分布式多活及主备灾容,协助银行实现“服务标准化、供给敏捷化、资源弹性化、管理自动化”,保证互联网业务的平滑扩展能力。
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形成共赢生态。传统金融机构引入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新兴技术与金融业务捆绑与整合实现金融企业自身的模式创新,拥抱互联网+时代。作为新IT基础架构的领先者和实践者,华三通信将继续为互联网+金融的变革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金融业务面向互联网化、平台化、数据化转型的过程中持续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