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 UIS 6.5爱数解决方案
配置指导
资料版本:5W100-20200113
Copyright © 20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它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在与爱数配合的备份方案中,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 在待备份的UIS主机上安装AnyBackup Client(简称AB Client),用于磁盘文件的读取和恢复。
· 选择一台服务器(物理机或虚拟机均可)安装AnyBackup CDM Server(即AB管理控制台),用于与UIS超融合管理平台进行交互,选择备份的数据源,发起备份任务等。AnyBackup CDM Server支持单机和集群两种部署方式。若采用集群部署,AnyBackup CDM集群至少需要3台x86服务器,最多32台,推荐使用3台服务器。
图1-1 UIS&爱数部署方案图
· 完全备份
将选定的数据源完全备份到指定目的地的备份集中。每次执行时,它通过执行内部快照操作,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虚拟机的所有磁盘文件备份到OFS介质中,完全备份后,合并内部快照,并产生一个时间点,用于记录备份的内容。
· 普通增量备份
基于虚拟机上一次备份(可以是完全也可以是增量)后,备份增量磁盘文件到OFS介质中,同时产生相应的时间点。
· 永久增量备份
初次备份对所有数据进行完全备份,之后只对新增加或改动过的数据做增量备份。UIS定时备份支持块永久增量方案,在备份结束以后,将对象的增量数据块与时间线上该对象的其他数据块进行合并,生成一个完整的对象,恢复的时候只恢复有效的数据块,有效缩短恢复时间。
UIS支持浏览恢复方式,可以将备份的虚拟机磁盘数据从OFS介质恢复到原UIS超融合管理平台或者其它UIS超融合管理平台。恢复时不覆盖原虚拟机,只支持新建虚拟机恢复,浏览恢复的恢复粒度为虚拟机级别。
数据备份时:
· AB管理控制台对所有任务相关的客户端(可以为多个UIS业务主机)发起进程。
· 目标虚拟机所在主机上的AB Client访问UIS API,对目标虚拟机创建快照(名称是Backup+时间点)。
· AnyBackup Client访问UIS API将获取虚拟机的配置信息和虚拟机的磁盘数据,备份虚拟机数据。
· 首次备份完成后,保留此次备份快照;后续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完成后,保留此次快照并删除上次备份保留快照。虚拟机始终保留一份快照。
图1-2 数据备份流程
数据恢复时:
· AB控制台对所有任务相关的客户端(可以为多个UIS主机)发起进程。
· UIS主机上的AB Client直接发起恢复:从备份位置中读取虚拟机磁盘块数据,并写入到新恢复的虚拟机的磁盘文件,直至恢复完成。对于启用永久增量的虚拟机来说,恢复的数据是完全备份+增量备份的整合数据。
· AnyBackup Client通过虚拟机的配置信息和恢复时的配置创建虚拟机。
图1-3 数据还原流程
表2-1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爱数定时备份恢复功能规格列表
一级规格 |
二级规格 |
支持 |
备注 |
备份 |
完全备份 |
|
|
增量备份 |
|
|
|
永久增量备份 |
|
|
|
自动发现 |
|
数据源为一个范围时,可自动备份该范围内新增加的虚拟机 |
|
备份粒度 |
|
云资源层级、主机池层级、集群层级、主机层级、虚机层级 |
|
策略配置 |
|
|
|
数据保留策略 |
|
|
|
重复数据删除 |
|
|
|
传输和存储加密 |
|
|
|
自定义脚本 |
|
|
|
客户端并发备份 |
|
设置范围:2-10 |
|
虚拟机并发备份 |
|
设置范围:2-10 |
|
IPV6 |
|
|
|
流量控制 |
|
|
|
数据压缩 |
|
|
|
备份自动重试 |
|
|
|
LAN-Free备份 |
|
|
|
恢复 |
原虚拟平台 |
|
|
异虚拟平台 |
|
支持同版本的其他UIS超融合管理平台恢复 |
|
挂载恢复 |
|
|
|
指定恢复虚拟机名称 |
|
支持恢复虚拟机时恢复为新虚拟机名 |
|
原位置恢复 |
|
支持原位置新建恢复 |
|
指定位置恢复 |
|
支持恢复虚拟机时指定主机恢复 |
|
指定磁盘存储位置恢复 |
|
|
|
指定虚拟交换机、网络策略模板恢复 |
|
|
|
批量恢复 |
|
可以选定几个虚拟机一起恢复 |
|
客户端并发恢复 |
|
设置范围:2-10 |
|
虚拟机并发恢复 |
|
设置范围:2-10 |
|
策略配置 |
|
|
|
自定义脚本 |
|
|
|
计划 |
|
|
|
IPV6 |
|
|
|
LAN-Free恢复 |
|
|
|
磁带归档 |
|
|
|
远程复制 |
|
|
|
云备份 |
|
|
|
告警 |
|
|
|
日志 |
|
|
|
· 不支持磁盘为raw高速格式的虚拟机的备份。
· 不支持磁盘为块设备格式的虚拟机的备份。
本文档中的配置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配置和验证,配置前服务器和软件的所有参数均采用出厂时的缺省配置。如果您已经对被测试对象进行了配置,为了保证配置效果,请确认现有配置和以下举例中的配置不冲突。
图4-1 H3C UIS&爱数备份融合方案组网图
表4-1 IP规划
对象 |
角色 |
操作系统 |
IP地址 |
VM1 |
爱数备份管理控制台AnyBackup CDM Server |
CentOS 7.5 64bit |
172.20.213.30 |
- |
爱数管理控制台集群VIP |
- |
172.20.213.7 |
- |
爱数管理控制台数据库VIP |
- |
172.20.213.8 |
VM2~6 |
要备份的虚拟机 |
UIS兼容的OS |
- |
- |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VIP |
- |
172.20.222.1 |
cvknode1 |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主)、业务主机 |
H3C UIS-E0711 |
170.20.222.2 |
cvknode2 |
业务主机 |
H3C UIS-E0711 |
170.20.222.3 |
cvknode3 |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备)、业务主机 |
H3C UIS-E0711 |
170.20.222.4 |
本文档使用的服务器型号与配置如下表所示,该环境不作为实际部署时的强制环境或推荐环境,只需要服务器能够兼容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即可完成本配置。
表4-2 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
配置项 |
说明 |
cvknode1 |
H3C UIS-Cell 3010 G3 · CPU:2*16*2核,Intel Xeon Gold 5218 @ 2.30GHz · 内存:256 GB |
cvknode2 |
H3C UIS-Cell 3010 G3 · CPU:2*16*2核,Intel Xeon Gold 5218 @ 2.30GHz · 内存:256 GB |
cvknode3 |
H3C UIS-Cell 3010 G3 · CPU:2*16*2核,Intel Xeon Gold 5218 @ 2.30GHz · 内存:256 GB |
表4-3 软件及版本
软件 |
版本 |
H3C UIS超融合管理软件 |
H3C UIS-E0711(KVM Kernel 4.14.0) |
爱数控制台管理软件 |
AnyBackupServer-Linux_el7_x64-7.0.7.0-zh_CN-contain_C |
爱数客户端软件 |
AnyBackupClient-Linux_el7_x64-7.0.7.0-zh_CN |
爱数CDM备份软件设置了五类角色: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巡检员和操作员。
表5-1 AnyBackup CDM 7角色权限说明
用户角色 |
权限说明 |
系统管理员admin |
负责 AnyBackup CDM 7系统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系统管理员、操作员用户管理,管理客户端、虚拟化平台、指纹池等资源,配置系统、存储等。 系统已内置admin用户,初始密码为“P@ssword123”。 |
安全管理员sadmin |
要负责AnyBackup CDM 7的客户端、虚拟化平台、指纹池等资源的分配。 系统已内置sadmin用户,初始密码为“P@ssword123”。 |
审计管理员audit |
只负责对系统日志、用户日志、任务日志、客户端日志的审计,不具。有数据保护或其他权限。 系统已内置audit用户,初始密码为“P@ssword123”。 |
巡检员riadmin |
巡检员是一个独立的角色,无论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还是审计管理员都无法管理此角色对应的账号。巡检员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查看备份服务器中的几乎所有信息,但不能修改,不能删除任何备份数据和管理数据。 |
操作员 |
操作员具有对已授权的客户端进行定时备份、浏览或高级恢复, 以及日志和告警管理的权限,无权限进行任何系统管理和维护操作。 |
用户首次登录需要初始化,系统会强制要求修改密码,密码有复杂度要求,8-16个字符,需至少包含英文与数字,不可与原密码相同,用户初始化完成跳转到登录界面,此时可以使用新密码进行登录。
新的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以及巡检员均可由相应的内置账号登录后进行创建,但操作员仅系统管理员有权限创建。新建的用户默认密码也是P@ssword123,首次登录也需要强制修改密码。
表5-2 服务器规格要求
指标项 |
最低要求 |
CPU |
逻辑CPU数≥8,即CPU至少是8线程的。 |
内存 |
若只实施副本数据管理任务,服务器内存至少需要16GB;若副本数据管理任务和定时数据保护任务均需要实施,服务器内存至少需要32GB;如定时数据保护任务需要开启重复数据删除,服务器内存至少需要64GB。 |
存储 |
· 系统盘:最好使用固态硬盘,至少需要两块,需配置为RAID1。 · 主存:服务器上有2个~36个硬盘可供AnyBackup CDM使用,主存的介质类型:SATA、SAS、SSD;若外接第三方存储,提供给AnyBackup CDM作为存储设备,必须通过稳定的FC-SAN或IP-SAN协议映射给AnyBackup CDM系统使用。 · 缓存:服务器上有0个~12个缓存供AnyBackup CDM使用,缓存介质类型:NVDIMM(Agiga 4G)、SATA SSD、SAS SSD、PCIe SSD。 |
网卡 |
AnyBackup CDM软件版所需要的网络平面为管理平面、存储平面和业务平面(例如iSCSI)。管理、存储和业务平面推荐使用不同VLAN隔离或者独立的物理网卡: · GE组网时,至少有两个千兆网口,其中至少1个网口用于存储平面。 · 10GE组网时,至少有两个万兆网口,其中至少1个网口用于存储平面。 · 网卡和网络类型:GE(TCP/IP协议)、10GE(TCP/IP协议)、8G(FC协议)、16G(FC协议) |
设备驱动要求 |
· RAID卡: ¡ 支持型号:LSI Logic / Symbios Logic MegaRAID SAS 2208,SAS-3 3108 ¡ 驱动版本要求:megaraid_sas >= 07.702.06.00-rh2 · HBA卡: ¡ 支持型号:QLogic 2562 ¡ 驱动版本要求:qla2xxx >= 9.x · 网卡:暂无限制。 |
操作系统 |
· 支持CentOS 7.5 64bit的系统,安装类型无要求。 · 内核支持3.10.0-862.el7.x86_64与3.10.0-862.14.4.el7.x86_64两种版本。 |
本文在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中创建一个虚拟机(CPU8核,内存64GB,系统盘80GB),使用虚拟机安装AnyBackup CDM Server软件作为爱数备份管理控制台。虚拟机操作系统为CentOS 7.5 64bit,配置虚拟机IP保证网络可通。
安装之前需要先修改sysctl配置,否则在安装过程中会报下面的错误导致安装失败。
(1) root用户登录虚拟机后台,使用命令vi /etc/sysctl.conf,在最后一行后面加入以下两条命令,保存。net.ipv6.ip_nonlocal_bind=1
net.ipv4.ip_nonlocal_bind=1
(2) 输入sysctl –p使配置生效。必须执行此步骤,否则安装时依旧会报错。
(1) 使用命令mkdir /backupsoft新建目录,使用chmod 755 /backupsoft对/backupsoft目录赋权。
建议在根目录下新建目录,不可以安装在/root、/tmp、/bin等系统目录下。
(2) 使用FTP工具将AnyBackupServer-Linux_el7_x64-7.0.7.0-zh_CN-Contain_C.tar.gz软件上传至/backupsoft目录下。
(3) 使用 cd /backupsoft进入目录,执行解压命令tar –zxvf AnyBackupServer-Linux_el7_x64-7.0.7.0-zh_CN-Contain_C.tar.gz。
(4) 解压后进入/backupsoft/AnyBackupServer目录。
(5) 执行./install.sh --help的命令,可以看到软件安装方法的帮助信息,如下图所示。
(6) 输入如下命令安装软件:./install.sh --product=CDM --server-type=MASTER --self-ip=172.20.213.30 --cluster-id=250 --cluster-vip=172.20.213.7 --install-db=yes --db-id=248 --db-vip=172.20.213.8 --language=Chinese --ntp-server=172.20.213.7 --ssl=no
· 上述命令只是举例,标红的参数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特别是集群ID和数据ID,需要确认未被同一网段内的其他集群使用。
· 执行安装脚本之前,还需要检测当前环境是否开启了防火墙,防火墙未开启会导致安装后无法访问VIP,可执行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命令查询,若状态为inactive,请执行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启用防火墙。
表5-3 主要参数说明
配置项 |
说明 |
--product |
此处需要输入CDM。 |
--server-type |
节点的类型:MASTER或SLAVE,默认是SLAVE。若是采用集群安装,第一个安装的节点必须选择MASTER,其余都是SLAVE。集群安装时必须分开安装,从主节点依次安装,主节点安装成功后,再装从节点,第一个从节点安装成功后,再装第二个从节点。 本文档AnyBackup CDM Server管理控制台采用单节点安装,选择MASTER。 |
--self-ip |
输入本机的管理IPv4地址,请根据实际配置输入相应的IP。本文档使用的是172.20.213.30。 |
--self-ip-ex |
输入本机的管理IPv6地址,请根据实际配置输入相应的IP。本文档未采用IPv6地址。 |
--cluster-id |
集群ID,为1~255的整数,且必须保证在同一网段内不同集群之间不能重复(集群ID不能和同一网段内不同集群间的集群ID、数据库ID相等)。已经使用的ID最好做个记录,下次安装时不再使用这些ID。若采用集群安装,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的集群ID必须相同。 |
--cluster-vip |
集群VIP,请输入未被使用的IPv4地址。若采用集群安装,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的集群VIP必须相同。 |
--cluster-vip-ex |
集群VIP,请输入未被使用的IPv6地址。若采用集群安装,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的集群VIP必须相同。 |
--install-db |
yes|no,是否在本节点安装数据库,数据库节点数最多为3个,MASTER节点必须安装数据库,安装前两个SLAVE节点时必须安装数据库(--install-db=yes),当部署超过3个节点的集群时,从安装第四个节点开始,安装命令选择不安装数据库(--install-db=no)。 |
--db-id |
数据库ID,为1~255的整数,且必须保证在同一网段内不同集群之间不能重复(数据库ID不能和同一网段内不同集群间的集群ID、数据库ID相等)。若采用集群安装,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的数据库ID必须相同。 |
--db-vip |
数据库VIP,请输入未被使用的IP。若采用集群安装,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的数据库VIP必须相同。 |
--language |
Chinese|English,不加此参数默认为中文版。 |
--ssl |
yes|no,是否开启ssl加密,软件默认会开启SSL,对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不需要开启,请在最后加参数--ssl=no,管理控制台开启ssl时,客户端也需要开启ssl。 |
--ntp-server |
指定NTP服务器的IP,若不加此参数,则默认将集群VIP设置为NTP服务器的IP。 |
(7) 执行上面的命令后,等待脚本执行完成返回Success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8) 显示Install success后,执行systemctl -a|grep AnyBackup的命令查看服务的状态,若全为running,则软件安装成功,如下图所示。
打开Google(58+)或者IE11的浏览器,访问https://集群VIP:9600,使用系统管理员账号密码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存储->节点管理”页签,能够查看到所有节点的状态等信息。节点图标状态显示绿色对勾,则表示节点状态正常。若节点异常,则显示红色感叹号。
UIS主机根据是否备份其上的虚拟机可选安装AB Client。只有在需要备份的UIS主机上正确安装AB Client后,才能在管理控制台对主机上的虚拟机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从而实现数据保护。
(1) root用户登录到待安装AB Client的UIS主机后台,在根目录下新建目录client,将AB Client的安装包AnyBackupClient-Linux_el7_x64-7.0.7.0-zh_CN.tar.gz上传到client目录下。
· 务必将客户端安装在指定的非系统目录下,因为客户端安装会修改客户端所在目录的权限,如果安装在系统目录下,系统目录的权限可能会被修改造成系统问题或者用户应用出现问题。
· Linux普通客户端安装时必须确认好系统环境位数,64位的系统不允许安装32位的客户端安装包。
(2) 使用tar -ozvxf package_name命令解压安装包,例如:tar -ozvxf AnyBackupClient-Linux_el7_x64-7.0.7.0-zh_CN.tar.gz。
(3) 执行命令cd AnyBackupClient/ClientService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4) 执行命令./install.sh进行安装,确定版权信息后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5) 安装流程如下:
a. 选择y确定版权信息;
b. 在“please Input Self IP Address”处输入UIS主机的IP地址,针对一个服务器有多个网卡的情况,通过输入此IP,可以使备份数据通过指定的网卡备份,同时在备份服务器中显示时,显示该IP地址。
c. 在“please Input Server IP Address”处输入备份服务器的VIP地址。
d. 在“please choose the setup Language”处4) 输入1或2选择安装的语言(Chinese或 English)。
e. 在“please Input the operator name ”处置空,直接enter确认。
f. 在“Do you want to enable SSL”处可输入y/n选择。注意,此处客户端的选择必须与管理控制台的配置保持一致。
g. 在“Do you want to support other Database?”选择是否要支持其他数据库类型,可输入y或n,普通客户端选择n即可。若要特殊支持 Oracle,Sybase,Domino,GBase,dameng,MySQL,PostgreSQL等7种类型数据库,在此步骤要选择y;否则选择n即可。
h. 在“Are you sure to install now?”处确认选择无误后,输入y,确认安装;如果之前选择有误,可以输入no退出安装,然后重新运行安装。
(6) 安装成功之后,执行systemctl status ABClientService.service查看客户端服务是否正常。如下图表示客户端已正常安装。
(7) 或者用户可以使用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管理控制台,在“资源->客户端->外接客户端”页面可以看到相应的客户端对应的IP。如果状态为在线,则代表安装成功。
在使用AnyBackup CDM 7.0管理控制台进行备份前,系统管理员admin须先激活授权才能使用。
爱数CDM 7.0软件授权分为正式授权和测试授权。正式授权的激活请联系爱数工程师。
本文档仅介绍测试授权的激活步骤。
(1) 获取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机器码信息。系统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存储->节点管理”页签,选择节点,在右侧节点信息对话框中能够查看到节点的机器码信息。
(2) 将获取的机器码信息发邮件给xuhanqi(工号14649,邮箱xuhanqi@h3c.com),申请爱数的授权码和激活码。
(3) 获取到爱数授权码与激活码之后,由系统管理员登录Server,进入“系统->授权管理”页面。
(4) 单击<授权码>按钮,选择[添加],弹出“添加授权码”对话框,输入一个或多个授权码,多个授权码请以“;”分隔,单击<添加>按钮完成添加。
(5) 在授权管理页面,单击<激活码>按钮,选择[激活],弹出“激活授权码”对话框。
(6) 输入该授权码相对应的激活码,确认无误后,单击<激活>按钮完成操作。
系统管理员检查节点状态为正常后,可配置对应节点的数据IP。数据IP为备份数据时数据传输所用的IP。定时数据保护需配置对象存储数据IP,副本数据管理及持续数据保护需配置快照存储数据IP。此IP需为服务端网卡已配置的IP,一般填写节点的self-ip,不可配置VIP、DBVIP为数据IP(DBVIP、VIP与self-ip是同一个时可添加VIP为数据IP)。
注:对象存储数据IP每个节点最多可配置20个,快照存储数据IP每个节点仅可配置1个。图中IP以实际为准。
UIS主机安装AnyBackup Client后,属于外接客户端类型,可在“资源->客户端->外接客户端”中查询。当外接客户端有专用的备份网络时,可将其备份网络的IP在此处直接添加为对象存储数据IP,添加后,备份数据会通过备份网络进行传输。如果不添加,则默认通过外接客户端的管理网传输备份数据。
爱数CDM备份软件需要配置如下三种类型的存储卷用于备份。
· OFS卷
OFS卷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块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备份的数据大小及需要保留的副本数大致估算需要的卷空间并创建对应大小的OFS卷。
注意:
设置保留副本数时,实际需要预留的空间为副本数+1的数据容量大小。
例如,一个副本数大小为10G,设置保留2个副本数,那至少需要预留空间为(2+1)*10G=30G。
· 元数据卷
元数据卷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元数据,包括两部分:GNS对象级别的元数据和数据块索引。元数据卷必须创建,否则执行数据备份会失败。
元数据卷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分配,一般建议OFS卷和元数据卷的大小是100:1的关系。例如,OFS卷可用空间为10TB,则元数据卷需至少配置100G。
· 重删卷
如果用户购买了重删功能的授权,则必须要创建重删卷。重删卷的作用是为了创建指纹库存放指纹,提高重删效率。
重删卷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分配,一般建议OFS卷和重删卷的大小是100:1的关系,且最低不能低于节点的内存空间大小。例如,OFS卷可用空间为10TB,节点的内存为64G,则重删卷的空间建议配置100G,最低不能低于64G。
建议一个节点仅创建一个重删卷。创建多个卷,指纹数据往此节点的指纹库中写入时,会扫描所有的重删卷,会影响重删任务的性能。
(1) 系统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在“存储->节点管理”页面中单击<配置>按钮,进入卷管理页面。
如果集群中有多个节点,则至少保证MASTER节点正确配置OFS卷、元数据卷和重删卷。
(2) 依次查看OFS卷、元数据卷、重删卷是否存在且状态可用,否则需要重新新建OFS卷、元数据卷、重删卷。
(3) 若系统中不存在OFS卷、元数据卷和重删卷,需要新建相应的卷。
(4) 新建OFS卷:选择“OFS卷”页签,单击<新建>按钮,输入卷名称,单击挂载路径项的<浏览>按钮,查看是否有可用的卷,若没有,请先为节点添加硬盘并挂载。
节点后台的挂载卷必须将文件系统、挂载点等信息正确写入到/etc/fstab文件中才能在界面获取到,且建议挂载卷的文件系统最好是XFS的格式,能支持存储更多的数据。
(5) 同理创建元数据卷和重删卷。
(6) 相应的卷创建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图5-1 OFS卷创建完成
图5-2 元数据卷创建完成
图5-3 重删卷创建完成
(1) 若需要开启重删备份,需要系统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在“资源->重删资源”中新建指纹池,勾选需要重删备份的节点。
(2) 安全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在“资源->重删资源”中选中已有指纹池,单击<分配>按钮,将其分配给对应的操作员。
(3) 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后,可在创建任务中开启重删,并选择已分配给他的指纹池。
(1) 系统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进入“资源->虚拟化平台”页面,单击<添加>按钮,选择[H3C CAS虚拟化平台]。
(2) 添加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依次输入名称、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的IP地址、端口号(默认为8080,加密模式可选择8443)、用户名(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的管理员账号,可输入admin)和密码(admin账户的密码)。
· 添加UIS超融合管理平台时,建议使用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上属于系统管理员组的操作员账号。
· 此处若使用域名添加UIS超融合管理平台,需要在管理控制台集群的每个节点及客户端均配置DNS信息。
· 一个IP地址只能用于一个UIS超融合管理平台。
(3) 单击<下一步>按钮,检查主机的客户端情况。通常情况,代理客户端会自动匹配管理控制台上相同IP的客户端。如果管理控制台中存在相同IP的主机客户端,但代理客户端没有自动匹配,需要用户手动选择,选择代理客户端建议配置相应IP的客户端,否则会备份失败。
如果没有为主机安装客户端,则不需要为该主机选择客户端,该主机上的虚拟机无法参与备份。
(4)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的创建。单击右上角的展开按钮可以查看虚拟化平台的详情。
安全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进入“资源->虚拟化平台”页面,选择已有的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单击<分配>按钮,分配给对应的操作员。
当操作员不需要管理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时,安全管理员可将已分配给操作员的虚拟化平台进行回收。
安全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进入“资源->虚拟化平台”页面,选择已有的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单击<收回>按钮,在弹出的提示框中单击<收回>按钮完成操作。
· H3C 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上对主机删除再添加后,需要在爱数管理控制台上重新编辑对应的虚拟化平台,旧任务不支持再备份。
· 虚拟机迁移主机或迁移存储后,不再支持增量备份,只支持完全备份。
· 不支持在备份过程中迁移,也不支持在迁移过程中执行备份。
· 不支持在虚拟机转换为模板的过程中进行备份。
· 虚拟机删除磁盘后不支持进行增量备份。
· 虚拟机配置了SR-IOV直通网卡,爱数备份后无法恢复。
· 不支持配置了GPU设备的虚拟机的备份。
· 配置了网络USB设备的虚拟机备份恢复后,恢复出来的虚拟机没有网络USB设备。
· 不支持配置了PCI设备的虚拟机进行在线备份,可以离线备份,但恢复出来的虚拟机没有PCI设备。
· 不支持配置了USB设备的虚拟机进行在线备份,可以离线备份,但恢复出来的虚拟机没有USB设备。
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模板”进入策略模板页面。单击<新建>按钮,输入策略模板名称,指定备份周期,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
(1) 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进入数据备份页面。单击<新建>按钮开始新建UIS定时备份任务。
(2) 选择要保护的对象为“虚拟化平台”
(3) 单击<下一步>按钮,逐层展开UIS超融合管理平台目录列表,选择要备份的虚拟机(此处展示的虚拟机的显示名称),备份层级可勾选云资源、主机池、集群、主机、虚拟机。若勾选了云资源、主机池、集群、主机层级,则对应的云资源、主机池、集群、主机下的新增虚拟机,可在下次发起备份时自动发现并备份。
(4)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备份选项配置页面,根据需要配置各个备份选项。
备份选项 |
参数说明 |
永久增量备份 |
默认关闭,永久增量包括块级永久增量和对象级永久增量,H3C UIS定时备份主要使用块级永久增量。每次永久增量备份结束以后,将对象的增量数据块与时间线上该对象的其他数据块进行合并,生成一个完整的对象,恢复的时候只恢复有效的数据块,有效缩短恢复时间。 开启永久增量后,每次增量备份均会保留一份副本,删除任意副本不会影响其他副本的恢复。 |
数据保留策略 |
默认关闭,开启后出现三种数据保留策略。 · 数据保留期限:用户指定一个数据保留期限,在期限内的数据可被恢复,过了期限的数据不可恢复。选定后,数值范围设置被激活,数值范围:1~999天,1~999周,1~999月,1~999年。默认1年。(删除时间点会在下次备份的时候进行,也就是说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数据保留期限过了之后,用户可以恢复过去的数据,但是下次备份时会删除时间点。) · 保留副本:用户指定一个完全副本数的保留个数,超过个数自动删除。选定后,数值范围设置被激活,数值范围1~1024个,默认2个。 ·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默认不开启,分为以下几种: ¡ 按天备份策略,副本保留个数:默认勾选;默认30个,范围1~99999个 ¡ 按周备份策略,副本保留个数:默认勾选;默认24个,范围1~99999个 ¡ 按月备份策略,副本保留个数:默认勾选;默认12个,范围1~99999个 ¡ 按年备份策略,副本保留个数:默认勾选;默认4个,范围1~99999个 注意:此策略仅控制由备份策略自动发起的副本保留数量,不包含手动发起的副本。若计划已应用备份策略,但此处未开启相同备份周期的副本保留策略,则默认保留备份策略产生的所有副本。“副本”仅指代完全备份副本。 |
传输和存储加密 |
默认关闭,开启后,有两种加密方式:AES256加密算法和SM4加密算法。 |
数据压缩 |
默认关闭,开启后,有两种压缩方式:快速压缩和强力压缩。 |
重复数据删除 |
默认关闭,对于满足重复数据删除条件的环境可以启用重删选项,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合适数据分块范围,任务创建后不可通过【编辑】任务更改此属性。具体请参见《AnyBackup Express 7.0.7.0 重复数据删除最佳实践.doc》。 |
客户端并发备份 |
默认开启,且默认并发数为2。根据并发数,可同时在N台主机上发起进程备份。可设置2-10并发数。 |
虚拟机并发备份 |
默认开启,且默认每个客户端中虚拟机并发备份数为2。可确保同一个主机上有N台虚拟机同时并发备份。可设置2-10并发数。 |
流量控制 |
默认关闭,开启后可有效控制备份流量。 |
备份自动重试 |
默认关闭,开启后可手动设置备份失败后自动发起完备的次数及发起备份的间隔。 |
(5) 确定好备份选项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填写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页面。
(6) 单击<完成>按钮,弹出任务信息确认表,可查看备份任务的基本信息。
(7)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UIS定时备份任务。如需要立即执行备份,可勾选“任务完成后立即执行”,任务在新建完成后会自动发起。
(8) 若需要周期性备份,则勾选定时备份任务,单击<策略>按钮。
(9) 单击<添加>按钮,选择策略模板,备份方式和发起时间,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操作员勾选需要启动的UIS备份任务,单击<启动>按钮,在启动任务面板中选择备份方式(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单击<启动>按钮,任务可立即执行。建议首次执行备份选择完全备份。
(1) 操作员勾选需要编辑的UIS备份任务,单击<编辑>按钮可编辑任务。
(2) “要保护的对象”和“要保护的数据源”不可修改,
(3) 要保护的数据可编辑,规则同创建定时备份任务。
(4)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备份选项中,“永久增量备份”、“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选项不可修改,其余均可修改。
(5) 单击<下一步>按钮,任务名称不能修改,任务备注可修改,单击<完成>按钮完成修改。
操作员勾选需要删除的UIS备份任务,单击<删除>按钮,删除定时备份任务。
· 不允许在UIS超融合管理平台上恢复同名虚拟机,若遇到同名虚拟机恢复时,则这台虚拟机会报错。
· 虚拟机恢复后,如果与该平台上的其他虚拟机有IP冲突,则需要手动更改该虚拟机IP后才可继续使用。
· 恢复出的虚拟机的网卡MAC地址与原有虚拟机MAC地址一致。若原虚拟机也存在,则需要手工修改恢复出的虚拟机的网卡MAC地址。
· 无论原虚拟机的磁盘簇大小的值是多少,恢复出来的虚拟机磁盘簇的值默认为256K。
(1) 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进入普通恢复页面。
(2) 单击<新建>按钮,备份介质默认选择本地OFS存储,选择要恢复的任务。
(3) 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待恢复的时间点和数据。
(4) 单击<下一步>按钮,配置恢复信息,选择要恢复的目的地、恢复方式和配置信息。
· 若恢复位置为“原平台”,则恢复方式默认为“原配置”,也可手动选择“指定配置”。
· 若恢复位置为非“原平台”,则恢复方式默认为“指定配置”,且“原配置”不可勾选。
¡ 配置方式为“原配置”时,可单个/批量配置虚拟机恢复后是否自动开机、恢复后的虚拟机名称(配置单个虚拟机为新名称,配置多个虚拟机可加后缀)。
· 原平台存在该虚拟机时,建议恢复配置为新名称(或加后缀),否则会恢复失败。
· 此处设置的虚拟机名称或后缀不能包含中文,否则会恢复失败。
图7-1 “原配置”下单个配置虚拟机
图7-2 “原配置”下批量配置虚拟机
¡ 配置方式为“指定配置”,可单个/批量配置虚拟机恢复位置,存储,网卡对应的虚拟交换机、网络策略模板,恢复后是否自动开机,恢复后的虚拟机名称(配置单个虚拟机为新名称,配置多个虚拟机可加后缀)。
此处设置的虚拟机名称或后缀不能包含中文,否则会恢复失败。
图7-3 “指定配置”下单个配置虚拟机
图7-4 “指定配置”下批量配置虚拟机
(5) 配置主机客户端并发恢复和虚拟机并发恢复。
· 客户端并发恢复:默认开启,默认并发数为2。
· 虚拟机并发恢复:默认开启,每个客户端中虚拟机并发恢复默认数目为2。
(6) 单击<下一步>按钮,任务名称为默认的rec-“备份名称”,填写恢复任务的任务备注。
(7) 单击<完成>按钮,查看恢复任务信息确认表,确认后输入YES,单击<确定>按钮发起恢复任务。
(8) 单击“详情”链接可查看任务详情和执行信息。
操作员勾选需要删除的UIS恢复任务,单击<删除>按钮,删除定时备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