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图保存二维码

2、打开微信中的“扫一扫”

3、点击“相册”选择二维码即可关注

首页哈佛商业评论盘点智慧冬奥背后的科技之光——北京智慧地铁示范线

盘点智慧冬奥背后的科技之光——北京智慧地铁示范线

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而支撑起智慧冬奥的“黑科技”也成为街闻巷议的话题。或许你已经关注到了先进的转播技术,机器人领军的餐厨系统,绿色科技支撑的清洁能源技术……但你或许没有注意到,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在许多人日日出行都要乘坐的地铁上,科技之力也正在快速渗透。

2021年底,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正式开通运营,用于加强中心城区与冬奥场馆之间的联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而这条线路,也是北京首条智慧轨道交通示范线。

何谓智慧乘客服务?近日,北京协同创新轨道交通研究院副院长吴昊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采访时表示,“智慧乘客服务就是基于乘客画像,建设面向乘客全出行链的智慧化服务体系,让乘客能够获得全时全景的伴随式个性化服务。”

冬奥支线

在北京冬奥会体验智慧出行

冬奥支线启用了北京轨道交通APP、AFC2.0、96123客服热线等服务版块。具体而言,乘客可以通过北京轨道交通APP查询站点、线路、车辆满载率等实时情况,获取最优出行建议;基于北京轨道交通APP推出了“融合进站”功能,只要是在APP上注册过的常旅客,不带包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常旅客通道进站,无需安检;闸机实行健康码、支付码、体温三码合一的设计,方便乘客快速进站;支付方式上引入了数字货币、人脸支付;各个车厢的温湿度、拥挤度等都实时可见;通过站厅、站台和出入口换乘通道的大量召援按钮,乘客遇到问题可以直接联系综控室的运营管理人员;乘客也可拨打服务热线96123,会由专业的团队来解答。北京轨道交通站位在乘客的视角,诸多人性化、智慧化的设计,不仅让乘客进站更加便捷,也获得了更加个性化的舒适出行体验。

在这些便利应用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冬奥支线集智慧调度、智能运维、智能列车等基础设施于一体,可实现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同时构建了北京市第一个基于云平台的智慧乘客服务系统。

“前台很多跟乘客相关的应用,都是基于后台搭建的覆盖全网的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来支撑。”据吴昊介绍,在智慧城轨建设过程中,冬奥支线采用了新华三集团提供的全栈城轨云解决方案。从全国来看,冬奥支线城轨云平台是规模最大的城轨云平台,自设计之初就赋予平台20条线路以上的承载能力,目前已接入3条地铁线路;该城轨云平台也承载了最全的专业系统,包含地铁信号、通信、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等24个生产业务系统;此外,该城轨云平台覆盖了最多的线路类型,包括新建线路、改造线路都会陆续接入其中。

冬奥支线

智慧地铁的内涵是智慧运营与服务

实际上,对于北京来说,发展智慧地铁一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北京的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建设期,新线路建设和既有线路改造工程同步进行,对高效管理和有序规划线网资源有着显著的需求;同时,伴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市民对于城市的出行体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过往在乘客服务、调度指挥、运维、基础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今都正通过智慧地铁的建设加以解决,吴昊从这四方面逐一进行了介绍。

在乘客服务方面,原有的乘客服务多是碎片化的、同质化的,现在不仅能够基于乘客的全出行链提供全时全景的伴随式服务,还能根据不同的乘客类型进行服务功能改善,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在指挥调度方面,传统的调度指挥是以行车为核心,车流与客流不能完全匹配。现在强调人车并重的调度指挥,根据客流和车流的耦合来灵活调整行车编组,结合运行大站快车等有效措施,既提升了乘客出行的便捷性,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能降碳。

在运维方面,从传统的人工运维为主到现在以自动化运维和智能运维为主,从“事后维修”提升为“状态维修”,能够大大降低运维的成本。

而从基础平台的角度来看,在机房空间及硬件设备资源的利用上,云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大大减少建设初期的投资,也能够释放大量服务器存储空间和网络资源;另外,云平台也让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及虚拟编组的开展成为可能。

不过显然,面对如此多元和复杂的需求,智慧地铁的建设并非易事,全局、全域顶层规划的工作必不可少。为此,2020年1月,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牵头编制完成了《北京智慧轨道交通发展行动策划方案》,对北京智慧地铁的建设进行了详细完善的顶层设计,重点提出依托一个“智慧轨道交通中心”,构建数据中心、云平台、基础承载网络三类智慧地铁基础平台,打造五类智慧地铁应用体系,包括:面向乘客全出行链的智慧乘客服务、增强调度指挥高效协同能力的智能车辆或设备运行、提升维修维护效率的智能车辆或设备维护、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建设、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及乘客舒适度的智慧制造。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的研究和技术布局也在快速推进,AI、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与地铁应用场景深度耦合。而为了建设这样的交通“智慧大脑”,北京协同创新轨道交通研究院(简称“协同创新研究院”)挂牌成立。它由京投公司牵头,联合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紫光集团七家创新机构共同组建成立。新华三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在其中也充分发挥了自身云智原生与交通数字大脑的整体科技实力,共同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型通用技术落地。

以管理思维变革加速创新落地

智慧地铁的建设,表面上看是大量技术创新的集中应用过程。但透过技术看本质,它带来的是管理思维与流程的变革。在吴昊看来,这也是北京智慧地铁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冬奥支线

北京协同创新轨道交通研究院副院长 吴昊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对管理流程以及制度体系进行一些相应的修订,从而让技术更加落地化、实用化。”吴昊表示,“协同创新研究院将主要的任务聚焦在‘提需求、搭平台、促应用和定标准’这四件事上,通过管理思维的改变推动业务流程的变革,进而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落地。”

“技术创新带来的其实是管理的创新。很多创新之所以走不下去,落不了地,是因为管理的机制没有跟上,所以我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到技术加管理的双轮驱动上,这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吴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