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用户新建集群时,需要走流程审批,待组织管理员审批通过后才能触发新建集群的操作。管理员用户新建集群时,会直接触发新建集群的操作。 · 集群名称具有唯一性,在系统中创建多个集群时名称不能重复。 · 新建MySQL集群需要提前对集群模式、节点数量进行规划。 · 新建集群前,要求在云平台中已完成云资源的准备。云资源包含裸金属和虚拟机两种,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任选其一即可。 · 在MySQL集群中,虚拟机集群节点的节点规格要求最小为4*12*80(即4核CPU*12GB内存*80GB硬盘),虚拟机的节点规格可以在云平台的[云服务/云主机]管理页面的左侧导航树中进入[服务配置/云主机规格/组合规格]页面进行自定义新增,超过最小规格要求的节点规格才可被识别到。 · 在MySQL集群中,裸金属的节点规格根据硬件配置自动获取,规格数据来自云平台的[资源/裸金属资源池]中处于“可分配”状态的节点。 · MySQL集群支持安装的组件类别和版本号,详情请以实际页面为准。 |
新建MySQL集群的步骤如下:
在服务管理页面的左侧导航树中选择[集群管理],进入集群管理页面。
在集群管理页面,选择[集群列表]页签,单击<新建集群>按钮,跳转至新建MySQL集群页面。
新建集群包括3个配置步骤,根据提示配置对应参数项的值,如下:
第一步:基础配置,参数说明如下:
集群名称:自定义输入符合命名规则的集群名称。
资源模式:选择集群的资源形态,包含虚拟机集群和裸金属集群。
集群描述:自定义添加集群的描述信息,以便于快速了解集群的相关信息。
数据库版本:支持安装5.7.26数据库版本和8.0.16数据库版本,推荐安装5.7.26版本。
开启监控:选择是否打开集群监控,默认状态为关闭,若开启监控,可监控数据库服务的状态和主机使用状态等,开启监控则需要设置监控周期。
监控周期:开启监控后能设置监控周期,默认周期为15秒,可设置的周期区间为1-300秒,以此修改监控数据的抓取频率。
开启慢查询:开启监控时,可选择是否开启慢查询,默认为关闭状态。若开启慢查询,可以查看执行慢的SQL,便于SQL调优。
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开启慢查询后可设置是否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若开启,执行的SQL未使用索引,会进行记录,忽略查询阈值判断。
慢查询阈值:慢查询阈值默认设置为10秒,可修改大小,数据库以此记录超过此阈值的查询语句。
第二步:硬件配置,参数说明如下:
资源区域:配置集群使用的资源区域。资源区域需提前在云平台的[资源/可用域/计算可用域]中进行准备。
虚拟化类型:当前版本中,仅支持CAS、VMware和BareMetal类型。其中:CAS和VMware类型对应的云资源为虚拟机,BareMetal类型对应的云资源为裸金属,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密钥对:配置密钥对后可实现通过密钥文件进行集群主机的免密登录。密钥对需提前在云平台的[云服务/云主机/密钥对]中进行准备。
网络:配置集群的管理网络,才可以分配IP资源。网络需要在云平台的[云服务/经典网络]中进行准备。
集群模式:支持单机、主从、MGR集群模式。
单机:只有一个主实例。
主从:一个主实例和至少一个从实例,从实例备份主实例数据。
MGR:组复制模式,多个MySQLServer节点共同组成的分布式集群,每个Server都有完整的副本。
集群节点:集群节点为MySQL主实例。
节点类型:只支持MySQL实例。
节点规格:根据需求选中节点规格,支持最小节点规格4*12*80,同一节点类型的节点规格必须完全一样,格式为“CPU*内存*硬盘”(CPU单位为“核”,内存单位为“GB”,硬盘单位为“GB”),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节点数:根据集群模式选择适合节点数。
复制模式:集群模式为主从模式或MGR时,复制模式有不同选择,如下:
主从异步模式:主节点接受写命令后,无需等待备节点同步数据,直接返回结果。
主从半同步模式:主节点接受写命令后,等待从节点同步数据后返回结果。
MGR单主模式:group内只有一台节点可写可读,其他节点只可以读;主节点宕掉后,重新选择新的主节点。
MGR多主模式:group内的所有机器都是primary节点,同时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并且数据是最终一致的。
数据库用户:该用户为数据库超级管理员,拥有数据库所有权限,缺省为root。
密码:自定义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
确认密码:重复输入root用户密码,进行确认。
服务端口:默认3306。
第三步:确认信息,查看集群的基础配置、硬件配置的详细信息,若检查配置无误可单击<确认信息并创建>按钮启动创建集群,若检查配置有误可返回上一步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