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数据备份用于自动定时备份或手动立即备份系统相关配置数据,包括数据库、版本信息和配置文件等,生产备份文件。备份文件可保存于系统所在主机本地,也可保存于远端服务器上。用户可在备份历史中查看和下载备份历史数据,也可上传或导入系统备份文件。当系统故障时,可通过历史备份数据对当前的系统进行数据和配置文件的还原。
根据备份时间的不同,可将管理数据备份操作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自动备份:系统启动后,自动将当前的数据和配置文件保存到系统所管理的随机挑选的三台主机上。正常情况下,每天进行一次自动备份,每台主机上保留最近7次的备份文件。版本升级后,老版本的备份文件依旧保留。
定时备份:在管理数据备份配置中,启动定时备份功能,并设置备份频率和执行时间,系将统周期性地进行数据和配置文件的自动备份。
手动备份:完成管理数据备份配置后,手动触发数据和配置文件立即备份。
该功能用于配置保存系统备份文件的位置和是否启动自动备份功能。系统备份文件可保存到系统所在主机本地,也可保存到远端服务器上。系统会在指定备份位置下自动创建备份文件存放的目录。双机热备环境下,目录名称为:主服务器名_crm_备服务器名,例如host1_crm_host2;非双机热备环境环境下,目录名称为主机名称。
单击左侧导航树[系统/高级设置/管理数据备份]菜单项,进入管理数据备份页面,设置相关参数。
备份目的地:备份文件保存到目的地,包括主机本地目录和远端服务器。双机热备环境下,仅支持备份到远端服务器。
当备份到主机本地目录时,需设置如下参数:
备份位置:系统所在主机存放备份文件的路径。
当备份到远端服务器时,需设置如下参数:
IP地址:远端服务器的IP地址。
用户名:远端服务器的用户帐号。该帐号要求有可读写远端服务器的权限。若连接远端服务器的方式为FTP,则该账号必须为远端服务器FTP Server上创建的帐号;若连接远端服务器的方式为SCP,则该账号必须为远端服务器操作系统上创建的帐号。
密码:用户帐号对应的密码。
连接方式:将备份文件传输到远端服务器所使用的传输协议,包括FTP和SCP,默认为FTP。若选择FTP方式,则仅支持Server-U、VsFTP、IIS类型的FTP服务器。
备份位置:远端服务器上存放备份文件的路径。
服务器端口:访问远端服务器所用的端口号。当连接方式为FTP时,服务器端口默认为21;当连接方式为SCP时,服务器端口默认为22。
连接测试:对系统和远端服务器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查。
设置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管理数据备份配置。
单击<立即备份>按钮,立即备份系统数据。
该功能用于还原管理平台数据,删除历史备份文件。
完成管理数据备份配置后,通过立即备份或定时备份,生成备份文件。每完成一次备份操作,备份历史列表中将做一次记录。通过备份历史中的备份文件,可快速恢复系统,从而不影响虚拟化环境的使用。
· 在执行备份后,若删除虚拟机及其镜像文件,则通过备份文件恢复系统后,该虚拟机不能恢复。 · 为了确保数据还原后能够正常使用,需要执行如下操作:在还原数据之前,必须关闭所有集群的HA功能。在还原数据后,先执行“连接所有主机”操作,然后重新启用集群的HA功能。 · 还原数据时,必须确保当前主机、虚拟机、共享存储等相关资源的数量与备份时没有任何增减,以免发生还原错误。 · 还原数据时,将不支持其他管理员并发操作,即只能在当前管理员完成数据还原操作后,其他管理员才能进行管理操作。 |
单击左侧导航树[系统/高级设置/管理数据备份]菜单项,进入管理数据备份页面。
选择“备份历史”页签,进入备份历史页面。
在备份历史列表中选择欲还原的备份,单击<还原管理平台数据>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
单击<确定>按钮,开始管理平台数据还原操作。
单击左侧导航树[系统/高级设置/管理数据备份]菜单项,进入管理数据备份页面。
选择“备份历史”页签,进入备份历史页面。
可通过以下方式删除备份文件:
批量删除备份文件:在列表中选择一条或多条备份文件,单击上方<删除>按钮,弹出操作确认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