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区域语言: EN CN HK

慎重的“ok”

陈军

记不得处理过多少个流程,最近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每天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处理流程或者确认流程相关的内容。除了通常的问题单、评审电子流、物料往返携物出门,还有硬件的如待分析件、成熟度评估、各类实验申请流程,各项工程类委托设计流程,新器件认证、编码申请、项目状态维护、ECO、临技……

在审核各种电子流时,是不是每次都将流程内容仔细审核,前因后果确认清楚,确认各个环节没有遗漏没有问题后再点的确认,填的“ok”呢?这个“ok”表示你对这个事件的认可,从此成为责任主体。责任有大有小,一个问题单审核的“ok”可能是回归不通过也可以是错过一个潜在的隐患爆发网上问题;一次临技的审核可能只是漏焊了一个器件回来自己补焊一下,也可能引发批量生产质量问题,导致大量返工费用。

流程审批多了,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个“ok”的份量。随意翻出以前的质量案例,多是由于审核不严谨引起。一次器件替代测试流程,有两家厂家需要作验证,但测试报告只给出了厂家A的结论,流程审批”ok”,然后替代成功,流程结束。一年半后,替代的器件上量,厂家B器件和设备配合出现问题,导致生产加工无法正常进行。回头想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厂家A可以替代,厂家B确认没有测试的原因,写在流程里,而不是简单的“ok”误导后续环节操作。

键盘敲“ok”很简单,这“ok”背后的责任有大有小,不管如何,在“ok”之前,请再慎重的问一下,真的“ok”了吗?

感谢您对本刊物的关注,如果您在阅读时有何感想,请点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