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区域语言: EN CN HK

角色转变中的成长

 

吕琳

去年重新返回工作岗位时正值测试组结束设计,准备投入轰轰烈烈的验收活动中,本以为会围绕测试过程记录表展开所有工作,没想到一个人员变动改变了我的工作重心,变成了“双Q”。因此SQA工作成为我当时最大的挑战,虽然我也担任过软件开发工作近2年,但参加特性开发却并不多,对流程的理解尚停留在较肤浅的层次,现在突然要我引导项目开发过程,内心着实“惶恐”。

工作却容不得你准备充分,一股脑压过来,我还来不及“惶恐”就已经被丢进一堆“问题”中了。随之而来的周报、月报各种电子流处理实时性要求都很高,产品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不断讨论出台新规定,不断通过审计来监督落实更是让我喘不过气来。我以为只能靠提高个人工作效率来对付这些工作,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被误解的产品“需求”

我一开始承担了所有项目的度量表填写工作,我以为这为开发人员减轻了负担,应该会受到开发人员的欢迎,但是我错了,没有了填写度量表的要求,前期缺陷度量工作缺少了一个推动力,各交付件评审的投入、缺陷来源这些本应该开发人员自动完成的工作变成了靠审计来监督,返工、确认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本应是“自发主动”的活动变成了“被强迫”的要求。同时也挤压了我大部分时间,为了这项工作还不得不投入额外的精力去关注归档及时性、填写准确性等,以致偏离了工作重心,对缺陷密度、评审投入度的评估反而没有精力去深入了解,没有很好的发挥“QA”的作用,本应该做那个挖渠来引导水流的人,结果自己变成了那个渠,陷在里面出不来了。

QA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清楚工作角色定位,要把精力投入到质量意识培养、风险预测中,做QA该做的事,“渠”一定要产品部门自己构建,我想那应该就是“质量意识”。

本末倒置的重心

也许是写的报告太多了,报告中需要太多的数据,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度量数据当作了QA全部的工作,无论是测试还是开发,现在想想我忙的那些事儿,原来全都是为了获得某个“数据”,为了它,不断地优化度量工具,不断地审计填写规范性,对一些已经发生的问题,明显可预知的风险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去推动解决和规避。

写到这,不得不提到那本著名的《影响力》,我在0812月末才接受这本“心理学圣经”的洗礼,当时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要推动“人”去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影响力”,每次与责任人说问题时,产品人员说的最多的一个原因就是“人力不够”,这时我总没有太多的对策,只能用毫无说服力的“合理安排”这样的很虚的建议。更可怕的是这种事情发生多了以后就连自己也形成这种错误的惯性认识,认为这个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社会认同”因素在作怪,影响到QA的立场。唐Q说得很对,做事情前先想到目的,再考虑资源,最后得出方法。目的都没了,一切资源、一切方法都是“瞎指挥”。

治标更要治本

工作中做的、说的都是某个具体的特性、具体问题单、具体模块,现在想想,问题已经发生了的确是要就事论事才能解决,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搞定“人”,才能防患于未然。所以,优秀的QA一定要把每个人的能力度量出来,才能促进竞争、进步,只有把宣传、沟通、回溯做到“深入人心”,才能构筑人心里面的那道“渠”,研发无小事,没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谨慎态度,就做不好研发质量,推、拉、审计、威胁这些个治标的方法都不是王道,从某种意义来说,QA80%以上的精力都应该放在对“攻心术”的研究中,工作方法应该从这里面来。

所幸,我不是一个害怕尝试、害怕失败的人,经历了这些过程,我也悟到一点聪明QA的工作方法,今后的工作首先从以上三点开始转变,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感谢您对本刊物的关注,如果您在阅读时有何感想,请点击反馈。